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经济类考研各专业分院校排名

孔有
皇女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santiao西方经济学1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1.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1.南开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1.中国人民大学2武汉大学2.北京大学2.复旦大学2.武汉大学3北京大学4中山大学5南开大学6华中科技大学7厦门大学8复旦大学9东北财经10清华大学B+等(16个):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浙江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B等(16个):暨南大学山东经济学院青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福州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3.西南财经大学4.南开大学5.复旦大学6.上海财经7.中央财经8.中山大学9.厦门大学10.暨南大学11.湖南大学1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3.武汉大学14.西安交通大学15.上海交通大学16.东北财经大学17.南开大学18.中南财经政法19.清华大学20.同济大学21.B+等(30个):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辽宁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华大学苏州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上海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西南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新疆财经学院3.武汉大学3.复旦大学4.辽宁大

经济学考研的大学排名情况

克苏鲁
口彻为甘
中国大学经济学50强名单1、中国人民大学2、北京大学3、南开大学4、复旦大学5、厦门大学6、上海财经大学7、浙江大学8、南京大学9、西安交通大学10、武汉大学11、东北财经大学12、清华大学13、西南财经大学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5、中山大学16、暨南大学17、吉林大学18、中央财经大学19、湖南大学20、华中科技大学21、四川大学22、山东大学23、北京师范大学24、华东师范大学25、西北大学26、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7、江西财经大学28、天津财经大学29、南京财经大学30、浙江工商大学3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32、辽宁大学33、苏州大学34、上海交通大学35、东南大学36、华南师范大学37、浙江财经学院38、山西财经大学39、重庆大学40、陕西师范大学41、云南大学42、安徽财经大学43、武汉理工大学44、湖北大学45、上海大学46、河北大学47、兰州大学48、湖南师范大学49、华中师范大学50、北京交通大学

2019经济学考研院校在全国排名靠前的有哪些院校?

茨以生草
寮已吾志
对于2019经济学考研考生而言,经济学考研院校可分为5个梯队。第一梯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第二梯队:中国人民大学(覆盖整个北方,三大全经济学科重点学校之一,985)、南开大学 (覆盖整个北方但在北京处于弱势,不过也是三大全经济学科重点学校之一所以排第二梯队,985)、中央财经大学(覆盖整个北方,211,牌子响)、上海财经大学(覆盖整个南方,211,得益于上海金融中心优势)、厦门大学(覆盖整个南方但在上海处于弱势,不过同南开、人大一样是三大全经济重点学科学校之一);第三梯队:是区位稍差的211财经和区位稍差但经济还行的985,其中包括西南财经大学(就业覆盖西南地区和深圳地区,211院校,金融一批国家重点学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业覆盖湖北地区,211院校,金融二批国家重点学科)、兰州大学(区位处于劣势,但是区域经济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同时是985)、暨南大学(211,产业经济学全国第一,广州区位优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国贸是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区位优势)等;第四梯队:一些经济学科很弱的985学校或一些211学校以及一些不知名的地区性财经院校。如东北大学的经济学科不算强势,相对来说就业方面也没有很大的优势。第五梯队:其他普通院校。综合性大学凭借自己原有的优良资源,积极发展经济学学科建设,虽然起步稍晚,但在经济学与其擅长的学科相结合的交叉专业领域表现十分突出。另外,一些省内经济类院校在与当地经济相融合的领域也表现突出。这些院校的实力不可小视,对于那些发展目标明确的考生也是不错的选择。

经济学考研有哪些学校可以选?我的实力一般,谢谢。

臣以神遇
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群英荟萃,名 师云集。现有教授53人,副教授57人,海外一流大学博士占比超20%,5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受聘名誉教授。经济学院是中国最知名的培养政学商精英的摇篮,是有志于学习和从事经济管理事业的中国学子的最 好家园。在校学生规模逾2000人,其中本科生约1000余人,硕士生400余人,博士生近400人,海外学生约150人。2、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力量。学院现有全职教师、兼职教授、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00余人。拥有经济研究所、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中国保险与社会保 障研究中心、中国都市经济研究基地、产业与文化研究所、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信用与法律研究所、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精算发展研究中心、社会经济史研究所等17个校级、院级科研机构,承担着大量的重要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省部委和国内国际著 名机构委托的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对我国的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3、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在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取得了优卓成绩。学院创立了中加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生的“南开—约克模式”;与北美精算学会联合举办了全国第 一个得到国际认可的精算师考试中心;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诸多国家的著 名高校和知名学术机构都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受国务院委托举办过26 期中加联合培训中国对外开放领导干部班;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与国际名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并与美国、新西兰等国家一些高校进行学生交流互换、双学位培养等合作项目。近年来学院多次举办百人以上高规模国际会议,派出70 余人次教师出国访问和学习进修,每年接受30 余名外藉专家、教授来院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学院已实现从“经济学院的国际化”向“国际化的经济学院”的跨越,并向着“跻身国际一流经济学院之列”的目标坚实迈进。4、厦门大学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的教学科研条件优良,学术气氛浓厚,学术交流广泛,学院积极开拓和发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实施“学术品牌战略”。先后与欧美、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院校建立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国际学术资源,举办一系列高层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或论坛,特别是邀请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等在内的国际顶 尖经济学家参与,始终贯彻国际化这一主线,学院已成为中国经济学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高地,学术声誉日益增进。目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正昂首阔步朝着“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研究型学院”的奋斗目标迈进。5、中央财经大学6、复旦大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现设有:经济系、世界经济系、国际金融系、公共经济学系、保险系、世界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和金融研究院等八个建制单位,1个“985工程”创新基地,28个研究机构。全院教职工173人,其中教授50人,副教授49人。经济学院拥有强大的老中青结合的教学和科研力量,既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老一辈经济学家,又有近年来在国内理论界崭露头角的中青年经济学者,学术梯队完整,教研经验丰富,其整体实力在国内经济学界处于领先地位。7、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是学校办学规模最大的学院,也是学校综合实力领先、社会影响较大的学院之一。8、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30年代由著 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担任国立上海商学院教务长时,就设立了经济研究室。新中国成立后的上海财政经济学院设立了政治经济学教研室。1980年9月,复校两年多的上海财经学院成立了经济学系。2000年4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正式成立。9、西南财经大学我院有着悠久而光荣的历史和传统,为我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在商界、政府和学界等各行业有影响的优秀人才,是我国经济院系的领头羊之一,同时也名列西南财大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学院之中。我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全国经过大学院系调整后组建的四川财经学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最初由陈豹隐、刘诗白、罗像谷、李运元等教师组成,承担全院各专业政治经济学公共课程的教学研究任务。1956年经济史教研室成立。1959年设立政治经济学专业,在全国财经院校中率先招收政治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1960年成立政治经济学系(我院沿用此名直至1985年更名为经济学系),迈出了学院建设的坚实步伐。在我院的历史上,著 名经济学家、中国第 一个《资本论》中译本的翻译者陈豹隐教授,著 名经济学家彭迪先教授等都先后在政治经济学科从事经济学研究和教育工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早期研究和传播开展了重要的开创性工作。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由原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学系和国民经济管理系合并重组而成。现有教职员工74人,其中教授26人(含博士生导师23人),副教授19人,有中高级职称的管理、教辅人员1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职工52人;有24人曾经或正在国外学习、进修或从事合作研究。

经济学研究生高校排明

靓妹仔
变种人
经济学只有经济学1个学科类,4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2000年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经济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14.36%,经济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9.77%,经济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5.41%。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1999~2001年发布的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18409名博士生导师中,有641名是经济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3.48%。经济学是发展较快的学科。 排名 校名 1 中国人民大学 2 上海财经大学 3 复旦大学 4 南开大学 5 厦门大学 6 武汉大学 7 北京大学 8 南京大学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0 浙江大学 11 西南财经大学 12 西安交通大学 13 东北财经大学 14 吉林大学 15 西北大学 16 中山大学 1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8 四川大学 19 湖南大学 20 华中科技大学 21 江西财经大学 22 中央财经大学 23 天津财经学院 24 暨南大学 25 安徽财贸学院 26 山东大学 27 清华大学 28 华东师范大学 29 山西财经大学 30 兰州大学 31 河北经贸大学 32 北京师范大学 33 云南大学 3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35 辽宁大学 36 苏州大学 37 东南大学 38 山东经济学院 39 北京工商大学 40 福州大学 41 湘潭大学 42 浙江财经学院 43 安徽大学 44 重庆大学 45 东北师范大学 46 杭州商学院 47 北方交通大学 48 河海大学 49 华南师范大学 50 福建师范大学 51 上海大学 52 陕西师范大学 53 广西大学 54 河北大学 55 兰州商学院 56 长春税务学院 57 黑龙江大学 58 郑州大学 59 广东商学院 60 湖北大学 61 深圳大学 62 山东财政学院 63 华中师范大学 64 云南财贸学院 65 河南财经学院 66 南京经济学院 67 武汉理工大学 68 湖南师范大学 69 河南大学 70 新疆大学 71 南昌大学 72 扬州大学 73 电子科技大学 74 哈尔滨商业大学 75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76 中国农业大学 77 内蒙古大学 78 合肥工业大学 79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80 青岛大学 81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82 重庆商学院 83 西安财经学院 84 中南民族学院 8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86 青岛海洋大学 87 西南师范大学 88 宁波大学 89 山西大学 90 中国地质大学 91 上海交通大学 92 河南师范大学 93 华侨大学 94 安徽工业大学 95 天津商学院 96 北京物资学院 97 哈尔滨工业大学 98 海南大学 99 河北农业大学 100 南京理工大学 101 聊城师范学院 102 汕头大学 103 中央民族大学 104 南京农业大学 105 华东交通大学 106 东北大学 107 华南理工大学 108 南京师范大学 109 云南民族学院 110 华东政法学院 111 南京审计学院 112 山西师范大学 113 西南交通大学 114 集美大学 115 河北师范大学 116 新疆财经学院 117 宁夏大学 118 湖南商学院 119 福建农林大学 120 哈尔滨理工大学 121 烟台大学 122 外交学院 123 大连民族学院 124 嘉兴学院 125 西北政法学院 126 哈尔滨师范大学 127 广东工业大学 128 上海师范大学 129 同济大学 130 天津师范大学 131 广西师范大学 132 东华大学 133 华南农业大学 134 北京工业大学 135 重庆工学院 136 中南大学 137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138 山东工程学院 139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140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141 湖南农业大学 142 五邑大学 143 西南农业大学 14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45 昆明理工大学 146 北京理工大学 147 湘潭工学院 148 石油大学 149 长沙电力学院 150 云南农业大学 151 华东理工大学 152 兰州铁道学院 153 江西师范大学 15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55 石家庄经济学院 156 西北民族学院 157 浙江工业大学 158 江苏大学 159 中国矿业大学 160 中国煤炭经济学院 161 上海理工大学 162 沈阳大学 163 西安理工大学 164 贵州大学 165 沈阳农业大学 166 安徽农业大学 167 长沙交通学院 168 西南民族学院 169 贵州财经学院 170 太原理工大学 171 大连理工大学 172 湖北工学院 173 内蒙古财经学院 174 哈尔滨工程大学 175 西南政法大学 176 北京联合大学 177 武汉科技大学 178 曲阜师范大学 179 沈阳工业大学 180 西安石油学院 18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2 河北工业大学 183 辽宁工学院 184 上海海运学院 185 安徽师范大学 186 大连海事大学 187 华中农业大学 188 北方工业大学 189 江西农业大学 190 杭州师范学院 191 渝州大学 192 青海民族学院 193 上海外国语大学 194 郑州工程学院 195 四川师范大学 196 岳阳师范学院 197 江南大学 198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199 西藏民族学院 200 南京邮电学院 201 贵州工业大学 202 西北工业大学 203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204 西南科技大学 205 湛江海洋大学 206 河南农业大学 207 南华大学 208 北京邮电大学 209 三峡大学 210 成都体育学院 211 淮阴工学院 21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13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14 浙江工程学院 215 华北工学院 216 四川工业学院 217 佳木斯大学 218 华北电力大学 219 绍兴文理学院 220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 221 北京外国语大学 222 重庆三峡学院 223 徐州师范大学 224 甘肃农业大学 22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26 青海大学 227 延边大学 228 四川师范学院 229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230 浙江林学院 231 北京科技大学 232 北京广播学院 233 太原重型机械学院 234 重庆师范学院 235 鞍山师范学院 236 南通工学院 237 鞍山钢铁学院 238 东北农业大学 239 上海水产大学 240 北京化工大学 241 天津外国语学院 242 沈阳师范学院 243 北京林业大学 244 淮阴师范学院 245 石河子大学 246 抚顺石油学院 247 西安邮电学院 248 洛阳工学院 249 南方冶金学院 250 燕山大学 251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52 山东轻工业学院 253 四川农业大学 254 湖北师范学院 255 吉林化工学院 256 石家庄铁道学院 257 东北林业大学 258 西安工业学院 259 吉林工学院 260 南京工业大学 261 新疆农业大学 262 河北科技大学 263 河北理工学院 264 内蒙古工业大学 265 北京农学院 266 青岛化工学院 267 汉中师范学院 268 内蒙古农业大学 269 天津轻工业学院 270 北京服装学院 271 重庆邮电学院 272 武汉科技学院 273 中国药科大学 274 南京工程学院 275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27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77 长春大学 278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279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 280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281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282 沈阳化工学院 283 烟台师范学院 284 沈阳工业学院 28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86 郑州轻工业学院 287 常德师范学院 288 天津工业大学 289 吉首大学 290 沈阳药科大学 291 长安大学 292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293 焦作工学院 294 南京气象学院 295 南京中医药大学 296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 297 首钢工学院 298 西北师范大学 299 孝感学院 300 雁北师范学院 301 仰恩大学

大学排名 经济学专业十大名校 经济学专业哪所学校好

今天下暗
牧村
一、应用经济学其下设二级学科为: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  这其中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在当今社会成了超级热门专业。这些专业相比其他专业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选择这些专业的人数太多,如果学艺不精可能会消减掉这些专业优势。  统计学和数量经济学紧随其后,这两个专业的特点是能够学到一门纯熟的统计工具,能够对经济问题进行专业的数量分析。精确的量化分析恰好是现代经济的特征和发展方向,因此这两个专业对擅长数理的人是性价比很高的。  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产业经济学、国防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虽然属于应用经济学之列,但是在学习中理论性也较浓。  应用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院校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这些学校所有应用经济学下属的二级学科都属于国家重点学科。二、理论经济学  它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二级学科。  理论经济学中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最基本理论的学科,适合造就经济方面的通才,就业面宽阔,但是针对性不强,可能什么都可以做,但是又属于什么都不是特别对口的情况。这两个专业是理论经济学的热门专业,能够帮助学习者建立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如果有自己的其他特长,将会成为特别受市场欢迎的"综合能力强+特长鲜明"的高级人才。  经济思想史、经济史、世界经济以及人口研究性比较浓厚,相对容易考取,但是很多为了读研而读研的考生选择了这个专业后,因为缺乏兴趣而倍受煎熬。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一专业属于新兴的专业,如果能把握时机,学有所成,值得看好。  其中理论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院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这些学校所有理论经济学下属的二级学科都属于国家重点学科。可以发现两个一级经济学科同时都是国家重点学科的只有三所学校: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这三所大学基本上可以说其经济学院所有专业都是国家重点学科。三、院校选择  根据凯程艾老师的调研,总体来说,经济学考研院校可分为5个梯队。第一梯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第二梯队:中国人民大学(覆盖整个北方,三大全经济学科重点学校之一,98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国贸是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区位优势)、南开大学 (覆盖整个北方但在北京处于弱势,不过也是三大全经济学科重点学校之一所以排第二梯队,985)、中央财经大学(覆盖整个北方,211,牌子响)、上海财经大学(覆盖整个南方,211,得益于上海金融中心优势)、厦门大学(覆盖整个南方但在上海处于弱势,不过同南开、人大一样是三大全经济重点学科学校之一);第三梯队:是区位稍差的211财经和区位稍差但经济还行的985,其中包括西南财经大学(就业覆盖西南地区和深圳地区,211院校,金融一批国家重点学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业覆盖湖北地区,211院校,金融二批国家重点学科)、兰州大学(区位处于劣势,但是区域经济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同时是985)、暨南大学(211,产业经济学全国第一,广州区位优势)、等;第四梯队:一些经济学科很弱的985学校或一些211学校以及一些不知名的地区性财经院校。如东北大学的经济学科不算强势,相对来说就业方面也没有很大的优势。第五梯队:其他普通院校。综合性大学凭借自己原有的优良资源,积极发展经济学学科建设,虽然起步稍晚,但在经济学与其擅长的学科相结合的交叉专业领域表现十分突出。另外,一些省内经济类院校在与当地经济相融合的领域也表现突出。这些院校的实力不可小视,对于那些发展目标明确的考生也是不错的选择。

经济类考研有哪些热门院校?

其道大觳
恋之罪
经济类考研热门院校有哪些? 选择经济类考研方向的学生,每年都有很多,几乎总是各类考生人数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其实,这种现象也不难理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现代化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家对这方面的人才越来越重视,需求也越来越大,这样的结果就直接导致了考生对报考经济类院校的热衷。 经济类院校所开设的专业目前将有13大类的紧缺专业人才,其中包括金融、物流、会计、法律、保险、商贸、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等。选择报考经济类院校的同学不容小视。 而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院校,会对自己的将来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帮助。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创新平台建设已跻身国家高水平大学项目行列。特色学科:会计学、经济思想史、财政学厦门大学:近年来又有一批有海外留学经历、导师均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年轻名师加入,使得经济类研究生培养形成" 传统+现代" 相和谐的互补学习平台。特色学科:政治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专门史(经济史) 复旦大学:经济类学科在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1+1" 交换交流互补研究班就体现了精髓所在。特色学科: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浙江大学:积极汇聚政府、行业、产业等方面的资源,开创了" 企业实践+ 科研" 双向互动培养模式的先河。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南开大学:在经济类学科人才的培养中形成了" 中国+ 世界" 的独特视角,实行聘用国外著名学者客串带班制度,使得全球化在学科内部得以实现。特色学科: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金融学、经济思想史、区域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其地处西部经济中心成都的地理优势,使其经济培养又极具西部特色,深入调研农村经济的" 基地化" 培养模式将这一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特色学科:金融学、政治经济学。武汉大学:在经济类学科研究生培养中推进多元化导师队伍,实行复合导师制,这在众多经济类院校中独树一帜。特色学科: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金融学(含保险学)。 中山大学:经济学专业对学生的培养注重国际化,强调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全球观念,大力开拓对外交流的途径。采用双语教学。特色学科:西方经济学。吉林大学:教育特色可以概括为" 第一线、应用性、高素质、技能型、零距离".特色学科:数量经济学。湖南大学:经济类学科是在坚实的理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培养形式具有严谨的理性化色彩,授课方式具有模型化特色。特色学科: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是我国经济学学科领域重要的科研创新基地,按照" 优势突出、特色鲜明" 的原则,顺应专业的发展趋势,大力整合资源,力图培养创新型经济人才。特色学科:金融学、国民经济学、财政学。江西财经大学:结合江西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学习历史结合起来。特色学科:金融学、统计学、财政学、政治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深圳大学:养原则为" 宽学识基础,与就业零距离,应用学科与理论学科兼容,以应用学科为主".特色学科:政治经济学。山西财经大学:重点学科重点建设,一般学科统筹建设。特色学科:政治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浙江财经学院:以系列讲座" 学术沙龙" 为平台,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特色学科:财政学、产业经济学、金融学。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在经济类学科的建设中探索建立了" 以学院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 的管理运行新机制。特色学科: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文化中兼具浓郁的法治文化气息,用法治机理实行教学的" 法式管理" ," 厚基础、高素质、宽视野、强能力".特色学科:政治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类学科建设有三大优势:师资、影响力和农业优势,具有专业化、实用化、国际化的特点。特色学科:产业经济学。上海大学:科研实力在全国高校中处于先进水平,经济类学科培养模式和科技创新体系与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经济地位非常适应。特色学科: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南京财经大学:其经济类人才培养主要定位在" 一流化" 的使命和定位、" 名师化" 的文化底蕴、" 独特化" 的经济追求上。特色学科:产业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长春税务学院:是我国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税务本科高等院校。特色学科:政治经济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学、财政学。大连大学:经济类学科的培养模式主要有:服务面向定位,即面向辽宁、辐射全国的发散形式定位;主动服务与地方互动双兴的交流式培养;凸显旅游城市的经济特点,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经济型人才。特色学科:世界经济。集美大学: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罕见的" 地域化" 特色,专注于地方经济的研究。特色学科:国民经济学、财政学。华侨大学:在培养复合型创新经济人才方面形成自身" 华侨" 特色,内外兼修。特色学科:数量经济学。兰州商学院:是黄河上游甘、青、宁三省(区)唯一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高等财经类院校。特色学科:统计学、国际贸易学、金融学。西安财经学院:独特的"紧缺式" 经济类人才培养颇见成效,对以后经济类人才培养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特色学科:统计学、财政学。贵州财经学院:目前贵州省唯一的省级经济、管理类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特色学科: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统计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一、经济类的专业有些事大同小异。你想继续深造,建议选择以基础学科为主的专业,比如财政学、经济学等;应用型的专业就业范围较广,如会计学专业等;如果你对自己的分数没有信心,可以在边缘学科上选择,比如,今后想在金融学方面有所发展,可以选择财务管理。 第二、对近三年专业" 冷、热" 的了解。高校专业" 冷" 与" 热" 并不代表专业的好坏,更不能代表就业的冷热。因此,考生不要盲目跟风,最好作适当的规划,A、B、C 类地区的经济类院校或者专业都应该考虑,这样录取的几率会更大。 第三、社会发展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金融业、保险业、咨询业、会计审计业、法律服务业会迅猛发展,并有可能成为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龙头,这无疑会给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带来的就业机会。这一切带来了经济类人才的巨大需求。 第四、经济类专业非常诱人,其从业者多是" 白领" 或" 金领" ,工作条件好、收入待遇高,受人尊重和羡慕。但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看,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经济学、财政学、政治学、法学等专业初次就业率不足80% ,而且不少人并没有从事相关职业。当然,这也符合经济学原理,因为高回报必有高风险,要追求高收入的职业必然要承担找不到此类工作的风险。好专业势必报考者众,且该专业连续多年都是热门中的热门,积蓄的人才也日益饱和,考生在选择时要多加分析。 由此看来,专业以及院校的选择也要求了考生的预见性能力,要敢于冒险,又要稳中求胜。

经济类考研院校

无法无天
老两口
考财经类的啊1。中央财经大学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西南财经大学5。东北财经大学6。上海财经大学7。江西财经大学这些学校都不错的,就业也好,努力吧!经济类的,当然是那几个名牌大学了,象中财了,上财,中南财经等我哥他朋友中财研究生的,毕业直接在财政部工作了··

经济学一直是热门专业,国内哪些大学的经济学比较厉害?

红肚兜
三净
作为在北大学过经济的学生,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下。首先,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我们可以看一下2017年高考状元最青睐本科专业排行榜,经济学排在第二名,第一名的工商管理专业也与经济学有着很大的联系。你提问“国内经济学有哪些大学比较厉害”,这个问题我第一印象就会想到一些财经类大学,特别是211的财经类大学,比如,其一:上海财经大学,近些年来高考录取分数线逼近复旦上交,远超大多数985。这也与其地处中国的经济中心、国际大都市上海有关,又是上海唯一一所重点211财经类大学,学生们报考也是趋之若鹜。其二,中央财经大学,冠以“中央”知名,又地处北京,和上财同样的道理,经济学也很厉害。另外,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是所属地域唯一的211 重点大学,加上东北财经大学,这五所财经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是以前顶尖的财经高校。另外,综合类的大学,北大人大南开厦大武大南大等985高校,其经济学专业也非常强悍,都值得推荐。其次,我们看一下武书连2018中国大学经济学排行榜。其中文科商科强大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专业排在首位,综合类顶尖学府北京大学排在第二位,南开大学排在第三。从这张图表上我们能看到排在前20名大学基本都是985大学和211的财经类大学,除了东北财经大学。但是东北财经大学作为优秀的财经类大学,经济学专业作为它的王牌专业,排在第12位也是合理的,它当年没有被选入211工程大学也只是因为地域平衡问题。最后,我想提醒广大考生一点。财经类大学其地域属性加成比较严重,各自区域的财经大学在各地就业影响颇大,上财在华东、央财贸大在华北、西财在西南、中南财大在华中、东北财大在东北,在当地的财经金融类就业都有相当大的地域加成,想在当地就业的建议报考。综合类大学也是对应其地域属性有加成,当然比起财经类大学,综合类大学更面向全国化。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看法,希望你可以接纳,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