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请教地理专业考研的方向,包括学校和前景

吴筠
肖前
考研方向以及一些学校专业和前景分析归纳:地理科学专业考研方向1:地理学科教学学科教学地理专业属于教育硕士,也就是专业硕士。相对来说,是一个就业前景相当不错的专业。由于地理专业中学需求量大,而河北师范大学地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同其它学科相比人数要少得多,因此竞争压力小,就业形势较为乐观。地理科学专业考研方向2: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空间分异特征、形成与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在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中,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一道,属于地理学的二级学科。作为一门课程,自然地理学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地理教育、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核心性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农学、林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等相关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之一。自然地理学专业培养具有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研究能力、坚定的爱国主义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质、朴实的作风与较深的文化素质修养的研究、教育、规划与管理专家。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到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地理科学专业考研方向3: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日益成为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毕业生可到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旅游、国土、资源环境、城镇规划等经济建设、管理工作。人文地理学相对来说涉及面要小偏向人文就业选择面也要小待遇可能不是很乐观。但也有好的去向如旅游局等旅游单位社会科学研究单位等。地理科学专业考研方向4:地理学地理学专业是一门古老的研究课题,曾被称为科学之母。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区域和国家进行描述。地球表面各种现象的任何空间变化类型都受到影响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地理学家必须熟悉生物学、社会学及地学等学科。考研地理相关的院校:北京大学  地理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地理学大类设在城市与环境学院。以出题宽泛+不指定参考书+名额特别少为特色。总分300-310左右。涉及考试科目自然和人文地理都要考高等数学。  北京师范大学  985工程,自主划线,但基本上在300左右,地理学强校之一。  初试科目: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自地/人地:数学三和自然地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  985工程,线划的相对低,地理学只招地信专业,人数较少。  中国农业大学  985工程,只有地信专业,初试考数学二和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11工程,国家线,地理学大类招生,考生选择范围有高等数学和地球科学概论,自然地理学。以上就是关于地理学考研方向和院校以及前景分析。

谁能告诉我,考研``经济地理学方面的历年分数线大概是多少啊??

阴阳刀
禅武心
http://e.sina.com.cn/kaoyan/2008kyfenshuxian/index.html今年各大学的分数线,自己去看看好吧~~

请问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考研都考些什么啊,谁有资料跪求分享

笨小孩
卢蒙巴
时光飞逝,转眼我已经是研二了,当初我也是在知道里面到处提问,但是等待答案真是的比较漫长,我喜欢即时解决问题,这样能节省宝贵时间,后来去了“考研梦”网站,找了几个专业咨询师,很快很多问题解决了,现在想想当初真是幸运,很多事情真的很难说O(∩_∩)O哈哈~,PS:“考研梦”下载中心有N多专业课真题免费下载,或许您有用的!不一样的学校肯定不一样啦,先选好学校,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一般都会考高数,自然地理学专业会考的专业课参考书要么是伍光和那本自然地理,要么是刘南威的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一般都用李小建那本书。

经济地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四封之内
非吾事也
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 以生产为主体的人类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是由物质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农场、矿场、工厂、乡村和城镇居民点、交通运输站点、商业服务设施以及金融等经济中心连结在一起而组成的一个经济活动系统。这一系列经济活动都是在具体的地域内进行的,因此,以地域为单元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和它的发展过程,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特殊领域。经济地理学发展简史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比较年青的现代科学,但它的发展过程渊源久远,从古代的经济地理资料积累、近代学科的形成和演化,到现代的经济地理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早在2000多年前,人类由于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需要,开始从各方面观察并记述地理环境、生产活动和各种有关现象的分布情况,逐渐积累经济地理知识。早期有关经济地理的记述,大多见诸历史学者的著作,如古希腊历史学家斯特拉波著有《地理学》17卷,描述当时欧洲人所了解的世界各地的自然特征、物产、居民、风俗习惯等,可说是西方最早的人文和经济地理志;中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叙述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的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东汉史学家班固主编的《汉书》中包括《地理志》和《食货志》,记述了全国各地的山川、物产、户口、城邑、田制、赋役、仓储、漕运、农业、牧业、手工业、采矿业和市场。以后历代正史编撰均承袭这一体例,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济地理资料。 到九世纪,在阿拉伯世界出现了区域性地志,记述西亚和地中海沿岸各地的物产、商业和交通情况。大致与此同时,中国的地方志也开始盛行,此后一千多年中,据估计全国各地先后刊行的各种类型的地方志超过一万种。其内容包括行政区沿革、山川、户口、农事、物产、水利设施、道里、交通、贡赋、城邑、关塞、灾异、民俗等,并附有地理图。 公元14~17世纪,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并伴有地理大发现的活动,从而开辟了新航道、发现了新大陆、向海外大量移民、掠夺殖民地资源、扩大世界市场。因此产生了对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经济生产、交通运输、商业中心和进口城市等的情况进行广泛调查研究,促进了经济地理学的前身——商业地理学的发展。 在此期间,中国由于明初以后的明、清封建政府多实行海禁,基本上未受地理大发现的影响,未向海外开放,以致经济地理著作仍停留于本乡本土的记述。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首先提出了“经济地理学”这个名称,指出研究国家经济必须结合地理条件来进行。1882年德国地理学家格茨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文,论述了经济地理学的性质及其构成。 经济地理学同以前出现的商业地理学相比,研究范围更为广泛,内容也比较系统化,标志着经济地理学已从地理学中分化,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在此前后,德国经济学家屠能于1826年提出农业区位论,韦伯于1909年提出工业区位论,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提出中心地学说,经济学家廖什于1940年发表《区位经济学》,逐渐充实了经济地理学的理论。 中国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接受西方经济地理学,主要通过欧美学者讲学和向欧美派送留学生。到40年代末,在10多所大学地理系内系统讲授经济地理学,其中以英国斯坦普为代表的统计记述学派影响较广泛。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地理工作主要是关于人口分布、土地利用、农业分区、边疆勘察和地区性考察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地理知识的普及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战后各国的经济恢复和建设,促进了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经济地理学的中心理沦是分布论,重点是研究地域差异,战后进入了区位论和景观类型论研究的现代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急剧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日益推广,社会生产力的强大和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迅速改变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环境,在经济活动所创造的地区布局方面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方面,都出现了一系列全球性或地区性的新问题。这种新形势向经济地理学提出了新课题,要求探讨社会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方向。 经济地理研究中的一个新特点是加强社会观点、经济观点和生态观点,把协调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看作中心任务。在研究方法上,出现了地理数量方法,计算机和遥感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也逐渐推广,并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方面引进有关理论方法,使经济地理学朝着数量化、经济化、生态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经济地理学在世界多数国家中已成为地理科学系统中最为发达的一门分支学科。经济地理著作在各国所发表的地理文献中占有较大比重。在各国许多类型的高等院校中,都开设了经济地理课程,并出现了专门的经济地理系和经济地理研究所。一些国家还在政府中建立了有关经济地理调查研究的业务机构。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内容 对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多年来一直是各国经济地理学者探讨的一个理论问题。在欧美各国,大致认为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包括生产、交换、消费的广义的经济活动,这种研究是在地区基础上或以一定的地区为单位而进行的;不仅研究经济活动的分布,而且联系到经济的空间结构;在联系有关因素时,把地理环境摆在重要地位,着重探讨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即包括各经济部门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规模和发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门结构的相互联系。因此经济地理学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具有综合性特征。经济活动必然发生在一定的地域内,与一定的地理环境相关,因此经济地理学又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条件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因此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工作具有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相结合的特点。经济地理学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联系一定地区的各种有关条件来论证经济活动的地域布局系统,有助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和经济建设。 由于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特殊领域具有自然、技术、经济相结合的特点,可以认为它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有着密切联系的社会科学范围内的边缘科学。 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同人文地理学的其他分支如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有互相交流观点、方法和资料的密切联系,研究领域也有部分重叠。经济地理学和新兴的国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科学(区域经济学)也有许多共同的研究对象。 此外,由于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要,现代经济地理学研究内容不断丰富,与有关学科互相渗透,在地理科学体系内部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边缘科学,如资源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建设地理学、数量地理学、发展地理学、预测地理学等。 经济地理学根据研究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综合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地理学3类主要是对经济地理学中一些带普遍性的综合问题和基本理论、方法论等问题进行规律性研究,如经济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自然资源的经济讦价、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远景需求及进行地区间平衡的可能性、生产布局的一般规律和原则,经济活动地域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经济地理学方法的革新、经济地理学史等。经济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 按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专门的研究,分别探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部门的生产布局理论、地域组织的形成、特征、结构、分类和分区,形成了以下几个分支: 农业地理学主要研究农业活动的地域差异和变化,而土地利用是这种现象最明显的反映,因此土地利用一向是农业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农业生产的地域布局和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行农业生产的各项资源的评价和合理利用以及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区的划分,等等。 工业地理学主要通过对影响工业生产地域布局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分析,来研究各工业部门的布局规律、工业地域综合体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等等。70年代以来,在工业地理学研究中出现了工业区位决策和工业地域系统的形成等新课题。 交通运输地理学主要研究各种不同类型运输业的地域布局,包括运输枢纽和综合运犏网的布局,运输活动和地理因素的空间联系,客流和货流的形成、流向和流量分析,运输枢纽和腹地的关系,运输区划及其变化等。由于城市化的发展,还出现了一些与城市地理学有关联的研究课题。 商业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物产分布商品集散的中心和范围、贸易联系、货运情况等。现代商业地理学着重研究商业的地域组织、市场区位、商业中心和腹地的经济联系、商品销售和居民的社会经济结构关系、商业活动的季节变化等。 此外,部门经济地理学也可根据第一产业(采矿、农业、森林采伐、水产捕捞、能源开发)、第二产业(加工制造)、第三产业(运输、商业、旅游、服务等)和第四产业(包括金融、保险、新闻出版、科技研究和情报以及行政管理部门)的划分而进行研究。此外,历史经济地理、旅游经济地理、经济地图等也属于经济地理学研究的范畴。 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区域经济地理学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在20世纪50~60年代,地理学的发展着眼于专业分化,区域地理学一度式微,到了70年代,地理学开始强调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紧密联系进行研究,使区域经济地理学日益受到重视。区域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地区综合开发问题,是现代各国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地理科学专业考研都考什么课目?

周昌
俗谛
地理科学是一级学科,地理科学考研可报考的相关专业为: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由于我国开设这3个专业研究生教育的院校较多,且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考试科目不同。以北京大学举例:人文地理学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53)法语/(254)德语;(601)高等数学(639)城市地理学;(878)经济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54)德语。(601)高等数学;(872)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53)法语/(254)德语;(301)数学一;(834)地理信息系统。拓展资料:地理科学专业地理科学专业包括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城乡规划、城市规划、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自然资源学原理、测量与地图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教学论、遥感概论等。本专业以重基础、重技能、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思想,在课程与课时设置上重视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强化学生的地理实践与地理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因学生而异开设选修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具体由于各个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而不同,详细可见各学校专业设置介绍。地理科学专业是一门从各种角度对地质、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研究地域与人们生活关联的一门学问。研究大致分为两大领域,即以地形、地质、气候、海洋等自然环境为对象的自然地理学和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为对象的人文地理学。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大量地理应用方面的研究,学习者会接触到有关地质、勘探、地图绘制、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等等多方面的知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地理科学专业

跨专业考地理研究生

生元
刘绚
学科教学一般都是专硕,属于教育硕士,看地理专业书是必须的,因为复试面试时老师可能问你地理方面相关问题。考地理教师资格证跟考研没关系。专业书我推荐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计量地理学

考研:人文地理学 or 区域经济学? 选哪个?

四牡
夺命船
选区域经济学较好:1、区域 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 应用科学。2、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和揭示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 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促进特定区域而不是某一企业 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以及如何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 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区域整体 经济效益,为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3、具体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包括区域特征分析,目标系吮与政策、手段, 产业结构演进,人口增长与移动,城市建设与布局,区域国土规划,区域联合与区际利益的协调,区域比例关系。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化与 城市经济问题、空间结构理论、区域 生产力布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经济、区带规划及管理、区域投融资等。

关于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学考研的问题

敝笱
羔羊
你这问的怎么这么怪异,要知道经济地理学只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而已,如果你考人文地理学,你有很多的方向可以选啊,经济地理学就是其中之一,很多比较知名的人文地理学导师都以经济地理学家自称,或者就研究经济地理学中的一个更细的方向,至于考哪个好呢,据我所知现在还没有经济地理学硕士点吧,如果有就恕我孤陋寡闻了。考什么科目就要看你的方向了,现在的人文地理学方向很多,各个学校人文考研的科目也不一样,比如有的会考经济地理有的则要考自然地理,而有的更偏重与城市规划方面,因而要求考城市规划理论,还有的偏重于地理信息系统,要考计量地理学和GIS的理论,反正不统一,自己根据需要选择就是,考上后的研究方向同上,对了还有旅游规划也是人文的方向之一。 在你看来怎样的学校是好一点的,一本,211还是什么,楼上的列了一些,自己根据需要挑吧,建议是跳起来摸得到的即可,不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还有一点就是如今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考研有风险,慎重。 其它的嘛就是地理这个东西,万金油样的,什么都懂一点什么又懂的不多,所以嘛跨专业考研不是不可以,如果选出题综合性很强的的学校就是自找麻烦。

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有哪些

猎云号
虫师
1) 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1) PRED 指标体系选定问题 (2) 区域发展质量的科学认定 (3) 微观尺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4) 区域生态型经济与循环经济系统的建立问题 。2.) 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3) 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4) 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5) 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