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张军博是中国国家画院哪个画院的画家?

子乐
极物而已
张军博,族名军波,字宸玮,男,汉族,1971年生于山东聊城冠县。先后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师承杨长槐,卢禹舜,范扬。曾先后任山东艺术设计学院教授,《书画》执行主编,中国德泰文化艺术出版社副社长。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画家,杨长槐山水工作室助理导师,班主任,教授。文化部青联美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荆浩艺术研究院副秘书长

张丽霞的人物生平

巴河镇
大混乱
张丽霞,一名葳蕤,乃黾翁王学仲先生赐号。七十年代生于河南获嘉,先后求学于河南大学、天津美术学院研究生班、中国国家画院。1996年8月参加河南省首届美术新人新作展,9月参加首届“孺子牛杯”全国书画大展。1997年6月获河南省第七届中国花鸟画展二等奖,8月获河南省第二届美术新人新作优秀奖。1999年7月参加河南省第九届美术作品展。2000年6月获2000年世界华人艺术展铜奖,作品被人民画报收藏,7月考入天津美术学院助教研究生班。2001年5月参加天津市首届花鸟画展。2002年11月获“奇迪杯”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收藏奖。2003年9月获河南省第二届中国画艺术展佳作奖2005年获河南省首届中国工笔画展优秀奖2006年1月出版《葳蕤小趣》张丽霞诗画小品集,9月获第十三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优秀奖。2007年4月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张丽霞工笔花鸟作品选》,9月入中国国家画院高卉民工作室。2008年5月聘为中国画院签约画家,出版合集《中国国家画院高卉民艺术工作室高研班作品集》。2008年9月任中国国家画院贾广健工作室教学助理。2009年5月参加“融·聚”中国国家画院学术邀请展,7月参加河南省第十一届美术作品展,同月参加温哥华举办的《北方水墨绘画展》,9月出版合集《中国国家画院贾广健工作室作品集》。2010年6月盛事收藏栏目组拍摄《淡然觅心迹葳蕤自生光》的电视专题片,7月参加中国国家画院学员结业展,作品被国家画院美术馆收藏,11月获2010年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12月获全国第二届线描艺术展优秀奖。2011年6月获2011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10月参加东方既白——中国国家画院建院30周年青年美术作品展。2013年7月参加庆祝建党92周年“喜看美丽新永清”国画名家采风展,9月参加《盛世欢歌》—荆浩艺术研究院首届院内书画家作品展。2014年元月作家出版社出版《无声》——张丽霞曲画文集,2月参加“大道无术”2014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7月参加河南省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展,8月参加河南省著名美术家走进鹤壁采风活动,同月获“焦裕禄杯”书画摄影展一等奖,10月参加中国国家画院教学十周年成果展,12月参加河南省第十三届中国画艺术展。2015年3月参加“庭前春早”贾广健师生中国画作品展,同月获河南省“廉政文化”作品展二等奖,4月参加“花正开”—上海壹号美术馆贾广健师生中国画作品展。

荆浩《笔记法》提出思与景的关系如何成为艺术史上重要的视觉命题之一?

卖身契
麋鹿食荐
《笔记法》是集以问答体式,阐述中国绘画的传统方法及其特点,要求画家用正确的形象表达对象的精神实质,“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画法上提出“气、韵、思、景、笔、墨”等“六要”,鉴赏以“神、妙,奇、巧”为评价标准,又解释笔有“四势”,即“筋、 肉、骨、气”等。 从理论上发展了谢赫“六法”论,系统地总结了山水画的构思,构图以至笔墨技法,对后世山水画发展,有积极影响。

画家荆浩的山水画理论是什么?

季路
祸福无有
五代时期,在思想准备系统化的基础上,首先进行革命集成的是画家荆浩。他一直隐居于太行洪谷,主要从自然秩序中发现绘画的秩序,是“以真为师”的思想流源的深入。“荆浩之变”堪称山水画的集成之变,其山水画艺术形式便有了一个稳固基础,是古代山水画演绎最为深刻的所在。荆浩提出了山水画的系统美学理论,其主要著作有《笔法记》和《山水节要》。在荆浩的论著中,他提出了很多理论,如“代去杂欲”的美德说以及“气、韵、思、景、笔、墨”的六要说等。荆浩提出了山水画的勾斫程式法则。荆浩不仅善于辨别山水画的真谛,也善于辩画法的真谛,对于有名的笔墨,他都能给予理性的判断,并使其成为自身的借鉴。这位伟大的山水画家,一变隋唐时期以来空勾无皴的单调画法,创造了以点、面为主的勾斫技法系统,使山水画第一次具有了程式法则上的复杂性与丰富性。详情官方电话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我国哪个朝画家荆浩有著名的山水画《匡庐图》传世

爱未知
而民不争
 古代著名画家荆浩,晚唐五代时隐居于太行洪谷,悉心山水画艺术,创作了不朽的传世名画《匡庐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完成了古代山水画论的奠基之作《笔法记》;其弟子关仝的山水画成就,更是青胜于蓝,史称“荆关山水”,标志了古代山水画体的完全独立与艺术成熟,荆浩因此被尊为古代山水画宗师。

荆浩的《笔法记》之谜

戒也
笛卡尔
古代著名画家荆浩,晚唐五代时隐居于太行洪谷,悉心山水画艺术,创作了不朽的传世名画《匡庐图》,完成了著名的山水画论《笔法记》与《画山水赋》(又名《山水诀》);其弟子关仝的山水画成就,更是青胜于蓝之誉,史称“荆关山水”,标志了古代山水画体的完全独立与艺术成熟,荆浩因此被尊称为古代山水画宗师。然而,荆浩隐居作画之太行洪谷,到底位于何处,其里籍又在何方,自北宋以来,说法不一,至今无人系通清理辩证,使之成为古代绘画史上一个千年悬案。其实,荆浩隐居作画的太行洪谷,就位于山西沁水中条山主峰历山东北麓之寺沟河谷,《沁水县志》、《泽州府志》、《山西通志》等,都有明确记载;沁水历山地区,又可以找到荆浩《笔法记》中所记几个地名;沁水历山地区民间,又保存有荆浩学画的传说。文献记载,地名落实,民间传说,三个方面的证据,足可论定荆浩隐居作画的太行洪谷,就位于山西沁水境内历山之下。《沁水县志》、《泽州府志》、《山西通志》皆明确具体地记载,荆浩隐居作画的太行洪谷,位于山西沁水境内。荆浩《笔法记》又记:太行山有洪谷,其间数亩之田,吾常耕而食之。有日,登神钲山四望,回迹入大岩扉,苔径露水,怪石祥烟,疾进其处,皆古松也。中独围大者,皮老苍藓,翔鳞乘空,蟠虬之势,欲附云汉。成林者,爽气重荣;不能者,抱节自屈。或回根出土,或偃截巨流。挂岸盘溪,披苔裂石。因惊其异,遍而赏之。明日,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明年春,来于石鼓岩间,遇一叟。因问具以其来所由而答之。叟嗟异久之,曰:“愿子勤之,可忘笔墨而得真景。”吾之所居,即石鼓岩间,所字,即石鼓岩子也。荆浩记洪谷山水环境:位于太行深处一峡谷中,有数亩之田,且有神钲山、大岩扉、石鼓岩等地名景观。峡谷中有山溪,两岸峭壁对立如门户,到处怪石,满山松柏等等。图为荆浩《笔法记》所记大岩扉依据《沁水县志》所记洪谷位置,《笔法记》所记洪谷山水特征,以及当地民间传说,荆浩隐居作画的太行洪谷,位于山西沁水西南约六十里的中条山主峰历山东北麓寺沟河谷中。中条山属太行山系。乾隆《济源县志》卷二《山川》记:“太行山,县北二十五里。山势绵亘数千里,虽各因地立名,其实皆为太行。”《禹贡》:太行,恒山,至于碣石。按:(黄)河北之山有三条,西为中条山,为王屋山,东为太行。中条山主峰历山又称舜王坪,即舜耕历山之地,满山松柏,多属原始森林;山多奇峰,孤立挺拔;峡谷中时见飞瀑,且多巨石。历山风景优美,为沁水名胜。寺沟河发源于历山东麓,由南而北流入南阳河,是个长约三十余里的大峡谷,寺沟河因峡谷中有青莲寺而得名。峡谷中每每山崖壁立相对,有如门扉,随处可见松柏悬挂崖岸。由南阳入峡谷,南行三五里,有一五六户人家的村庄,名石(寺)火庄;村南西向有一河谷,即洪谷;洪谷有山溪,奔泻而下,俗称洪谷河;洪谷河发源处,平时清澈,每遇雨季,水流混浊,洪谷因以得名。顺洪谷登山,山半丛林中有废弃古寺,即青莲寺,又名青禅寺;寺后山脊有一平台,名欸月台,俗名鸡冠豁。青莲寺背后山坡,较为平缓,约二三里处,突兀拔起几座山峰,高耸入云,最高峰名望谷峰。位于洪谷谷口的石(寺)火庄,便是荆浩隐居太行洪谷的结庐之地,村边恰有八九亩耕地。石火庄又名实和庄,村边舜庙存有一通嘉庆年《实和庄庙碑记》。青莲寺又名青禅寺,寺已废弃,今日乡民在寺中圈牛;寺东有塔亦毁,塔基仍见。光绪《沁水县志》卷九《祠祀》记:“青莲寺,内有欸月台。”为观月胜地。《沁水县志》卷十一《艺文》载有七首吟咏青莲寺的诗作。清代邑人王度《中秋青莲寺欸月台》诗云:“双峰突兀三千丈,孤月圆明万里天。人间红尘飞不到,白云深处老僧眠。”元代文臣王恽曾在沁水板桥村寓居,板桥距洪谷不远,王恽因有青莲寺之游,并作有《游青莲寺》诗。青莲寺存有嘉靖、乾隆两通碑刻,记青莲寺重建于嘉靖年间。据当地民间传说:青莲寺约建于唐代,荆浩父亲是个寺产管理人员;青莲寺在唐代曾遭遇兵火被毁。因青莲寺毁于兵火,故石火庄取意寺火之意。确定了荆浩太行洪谷具体位置,便可寻找荆浩《笔法记》所记神钲山、大岩扉、石鼓岩等地名。山西沁水境内太行洪谷之中,还真能找到荆浩《笔法记》所记神钲山、大岩扉、石鼓岩等地名,此有照片为证。先找神钲山:神钲山者,言其山势如鼓状。石火庄南入峡谷不远处,突然孤立拔起一座鼓状山峰,便是神钲山,又称独秀峰,俗称小寨上,绝顶有一处古寺院地基遗址,据说神钲山上古寺院地基遗址为唐代所建,因兵火而没有完工。次找大岩扉:大岩扉者,言其山崖状如门户。石火庄再南约五里历山东峡尽处绝顶,横卧一山崖,长达数里,高约百米,陡峭壁立如城墙。山崖中段,突然裂豁,宽约三十米,两边山崖直立,山崖由地而上六七十米处,中有天然石桥相连,景观非常奇特,远望犹如城阙,是为大岩扉。又石火庄西南六七里有下川村,村西里许有一山峰,峭立如壁。远望山壁,有一门阙图案,名石门山,乡民俗称石门门,也状如大岩扉。再找大岩石鼓岩:石鼓岩者,言一巨石状如鼓。石火庄再南约五里历山东峡,峡谷中到处奇石怪石,其中有一巨石,状如石鼓,应是石鼓岩。乡民传说荆浩便是在这一巨石前,遇其《笔法记》所记“吾之所居,即石鼓岩间,所字,即石鼓岩子也”之老叟,得山水画真传,作成《笔法记》,画出《匡庐图》的。巨石上刻有柳体“诉说”二字,且隐约有画,巨石之石纹线条,俨然酷似《匡庐图》画面线条,乡民便附会为《匡庐图》。如果有心者,有机会前往历山东峡,观赏这快巨石之石纹线条,你会惊愕的认为,这一巨石即《笔法记》所记石鼓岩,石鼓岩之石纹线条,便是《匡庐图》画面线条。你还会肯定的认为,荆浩太行洪谷确实位于山西沁水历山境内。同时,历山东峡中到处奇石怪石,几乎是石石似画,而且石鼓岩两侧陡峭山崖之石纹线条,也仿佛象《匡庐图》的画面线条。如果站在神钲山顶远望,整个洪谷山水布局,几与荆浩《匡庐图》中山水构图基本相似。洪谷山水布局也可分为三层。依据沁水地形图所标:峡谷中石(寺)火庄海拔1060公尺,位于洪谷东北约百米,村边约八九亩耕地,寺沟河流经石火庄,顺峡谷而出。石(寺)火庄应是荆浩《匡庐图》近景所绘河流与草庐。洪谷两侧各有一山,北侧山顶丛林中青莲寺海拔1110公尺,寺侧洪谷山溪在两山之间飞流而下。其山势水流,与荆浩《匡庐图》中景有石阶、丛林、矮峰、寺院,两山之间夹一飞瀑之构图,基本相似。青莲寺背后山坡较为平缓,约二三里处,突兀拔起几座山峰,高耸入云,最高峰名望谷峰,海拔高达1590公尺,便是荆浩《匡庐图》远景所绘几座高耸入云山峰。再联系洪谷附近有神钲山、大岩扉、石鼓岩等地名,并有关于荆浩的传说,给以人们的感悟是:山西沁水洪谷山水布局,以及神韵气派,与荆浩《笔法记》所载太行洪谷的山水环境基本相符,而且与《匡庐图》画面山水构图惊人相似。因此可以认为:山西沁水洪谷,便是荆浩隐居作画的太行洪谷;洪谷谷口的石(寺)火庄,即是荆浩隐居太行洪谷的结庐之处。荆浩是以山西洪谷山水为题材背景,作出不朽的传世名画《匡庐图》;又以中条山主峰历山一带的群峰崖岩、山间飞瀑、古松怪石之雄姿气势,作成《笔法记》的。古代美术史上,自北宋以来困扰古今学人的千年悬案,终于得以破解。

荆浩“废物象而取其真”的内涵

原原本本
摇摇晃晃
这跟佛学金刚经里的一句话很相似。"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一个意思。跟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也差不多。物象就是外在的感官上的形象。真就是内在的。可以理解为真谛精华这一类的。

著名的画家有哪些人

神无恶乎
1、张大千,出生于1899年,四川人,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他是20世纪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工,他走遍世界各地,被誉为“东方之笔”。代表作有《爱痕湖》、《长江万里图》、《四屏大荷花》、《八屏西园雅集》。2、徐悲鸿,出生于1895年,江苏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他善于画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尤其善于画奔马。代表作有《愚公移山图》、《八骏图》、《负伤之狮》、《田横五百士》。3、齐白石,出生于1864年,安徽人,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 ,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善于画花鸟、走兽、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4、达·芬奇,出生于1452年,意大利人,画家、科学家。达·芬奇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并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之一。他最出名的代表作是《蒙娜丽莎》,这幅画代表了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画中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5、克劳德·莫奈,出生于1840年,法国人,印象派画家。他被誉为“印象派领导者,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代表作有《日出·印象》、《卢昂大教堂》、《维特尼附近的罂粟花田》、《睡莲》、《干草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张大千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徐悲鸿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齐白石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达·芬奇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克劳德·莫奈

五代关仝关山行旅图的画家简介

土里土气
草木怒生
关仝,又名童或同,五代后梁山水画家。《画鉴》作“关童”,《五代名画补遗》作“关同”,乃为同一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工画山水,师从荆浩,刻意力学,遂自成一家,时人称“关家山水”。关仝不擅绘人物画,所以山间人物多为同时代人物画家胡翼所作。关仝特别擅于展现关陕一带山川的雄伟壮阔、苍茫荒疏,喜作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幽人逸事、渔村山驿,刻画极其精细。同南方山水画的开创者董源、巨然被画史并称“董巨”相似,关仝是北方山水的开创者荆浩的继承者,史称“荆关”。四人合为五代、北宋间的四大山水画家,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连接唐、宋绘画的重要人物,也是我国绘画发展史上的著名画家,成为后世历代画家学习的楷模。 他所作山水笔简气壮,景广意长,与李成、范宽齐名,在北宋号“三家山水”,成为北方山水画三大流派。主要传世作品有:《关山行旅图》、《山溪待渡图》、《秋山寒林图》、《秋山渔乐图》、《秋山观楼图》等。唐宋之交,史称“五代十国”,虽然时局不稳,政权更迭变换,但作为继承文明和审美品格的一种艺术形式,绘画拥有着晋唐以来的浓厚文化积淀,并出现了众星灿耀的大气象。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连接唐、宋绘画的重要人物,也是我国绘画发展史上的著名画家,成为后世历代画家学习的楷模。在这段时期,绘画的基本技法、构图程式及绘画理论趋于成熟,产生了不少堪称经典的旷世佳作。董源、巨然曾有师承关系,以细润画风描绘江南景物;荆浩与关仝亦是师承关系,画风雄伟凝重。关仝是荆浩的入室弟子,刻苦用功,深得荆浩的笔墨之法,将其师开创的全景山水以及勾、皴、擦、染、点的山水画技法推向了成熟,力逾其师。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载:“关仝,工画山水,师从荆浩,有出蓝之美,驰名当代,无敢分庭”。关仝作山水,笔简气壮、景广意长,富有生活气息。构图兼顾高远法与平远法,用笔简劲老辣,有粗细、断续之分,石木画法师出毕宏(唐代画家,擅画树石),树木有枝无干,落墨渍染生动,饶有气韵。有人评关仝之画曰:“盖仝之所画,脱略毫楮,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宋无名氏著《宣和画谱》)又有人评其画曰:“其画上突巍峰,下瞰穷谷,卓尔峭拔者,能一笔而成。其竦擢之状,突如涌出,而又峰岩苍翠,林麓土石,加以地理平远,磴道邈绝,桥杓村堡,杳漠能备,故当时推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