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经管类专业研究生院校哪些比较好?

林与夕
任德
这是数量经济学专业考研院校排名,你参考一下:1吉林大学A+6西安交通大学A11西南财经大学A2中国人民大学A+7南开大学A12暨南大学A3华中科技大学A+8复旦大学A13上海财经大学A4东北财经大学A9重庆大学A 5清华大学A10厦门大学A   B+等(21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山大学、华侨大学、湘潭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天津大学、辽宁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南昌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B等(21个):河海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河南大学、宁波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长春税务学院、山东经济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福州大学、新疆财经学院、合肥工业大学   这是各专业考研院校排名的地址,你看看: http://www.ky007.com/2011/0121/5679.html

经济类考研各专业分院校排名

迟暮
相即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santiao西方经济学1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1.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1.南开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1.中国人民大学2武汉大学2.北京大学2.复旦大学2.武汉大学3北京大学4中山大学5南开大学6华中科技大学7厦门大学8复旦大学9东北财经10清华大学B+等(16个):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浙江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B等(16个):暨南大学山东经济学院青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福州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3.西南财经大学4.南开大学5.复旦大学6.上海财经7.中央财经8.中山大学9.厦门大学10.暨南大学11.湖南大学1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3.武汉大学14.西安交通大学15.上海交通大学16.东北财经大学17.南开大学18.中南财经政法19.清华大学20.同济大学21.B+等(30个):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辽宁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华大学苏州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上海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西南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新疆财经学院3.武汉大学3.复旦大学4.辽宁大

考经管类研究生,全国比较好的学校有哪些啊?专业哪些比较有潜力啊?

千夏
股啊股
其实现在考金融倒是个好机会。1.危机来了,考金融的人肯定少了,这样竞争好了录取机会的2.金融危机不可能持续十几年的,呵呵。国内金融类人才还是缺少的,所以如果你毕业了,危机刚好过去的话,到时就业也不错。3.经济,金融专业的,最好选个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比较好。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

经济学考研有哪些学校可以选?我的实力一般,谢谢。

无丧
级大片
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群英荟萃,名 师云集。现有教授53人,副教授57人,海外一流大学博士占比超20%,5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受聘名誉教授。经济学院是中国最知名的培养政学商精英的摇篮,是有志于学习和从事经济管理事业的中国学子的最 好家园。在校学生规模逾2000人,其中本科生约1000余人,硕士生400余人,博士生近400人,海外学生约150人。2、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力量。学院现有全职教师、兼职教授、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00余人。拥有经济研究所、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中国保险与社会保 障研究中心、中国都市经济研究基地、产业与文化研究所、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信用与法律研究所、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精算发展研究中心、社会经济史研究所等17个校级、院级科研机构,承担着大量的重要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省部委和国内国际著 名机构委托的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对我国的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3、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在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取得了优卓成绩。学院创立了中加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生的“南开—约克模式”;与北美精算学会联合举办了全国第 一个得到国际认可的精算师考试中心;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诸多国家的著 名高校和知名学术机构都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受国务院委托举办过26 期中加联合培训中国对外开放领导干部班;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与国际名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并与美国、新西兰等国家一些高校进行学生交流互换、双学位培养等合作项目。近年来学院多次举办百人以上高规模国际会议,派出70 余人次教师出国访问和学习进修,每年接受30 余名外藉专家、教授来院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学院已实现从“经济学院的国际化”向“国际化的经济学院”的跨越,并向着“跻身国际一流经济学院之列”的目标坚实迈进。4、厦门大学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的教学科研条件优良,学术气氛浓厚,学术交流广泛,学院积极开拓和发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实施“学术品牌战略”。先后与欧美、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院校建立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国际学术资源,举办一系列高层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或论坛,特别是邀请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等在内的国际顶 尖经济学家参与,始终贯彻国际化这一主线,学院已成为中国经济学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高地,学术声誉日益增进。目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正昂首阔步朝着“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研究型学院”的奋斗目标迈进。5、中央财经大学6、复旦大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现设有:经济系、世界经济系、国际金融系、公共经济学系、保险系、世界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和金融研究院等八个建制单位,1个“985工程”创新基地,28个研究机构。全院教职工173人,其中教授50人,副教授49人。经济学院拥有强大的老中青结合的教学和科研力量,既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老一辈经济学家,又有近年来在国内理论界崭露头角的中青年经济学者,学术梯队完整,教研经验丰富,其整体实力在国内经济学界处于领先地位。7、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是学校办学规模最大的学院,也是学校综合实力领先、社会影响较大的学院之一。8、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30年代由著 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担任国立上海商学院教务长时,就设立了经济研究室。新中国成立后的上海财政经济学院设立了政治经济学教研室。1980年9月,复校两年多的上海财经学院成立了经济学系。2000年4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正式成立。9、西南财经大学我院有着悠久而光荣的历史和传统,为我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在商界、政府和学界等各行业有影响的优秀人才,是我国经济院系的领头羊之一,同时也名列西南财大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学院之中。我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全国经过大学院系调整后组建的四川财经学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最初由陈豹隐、刘诗白、罗像谷、李运元等教师组成,承担全院各专业政治经济学公共课程的教学研究任务。1956年经济史教研室成立。1959年设立政治经济学专业,在全国财经院校中率先招收政治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1960年成立政治经济学系(我院沿用此名直至1985年更名为经济学系),迈出了学院建设的坚实步伐。在我院的历史上,著 名经济学家、中国第 一个《资本论》中译本的翻译者陈豹隐教授,著 名经济学家彭迪先教授等都先后在政治经济学科从事经济学研究和教育工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早期研究和传播开展了重要的开创性工作。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由原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学系和国民经济管理系合并重组而成。现有教职员工74人,其中教授26人(含博士生导师23人),副教授19人,有中高级职称的管理、教辅人员1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职工52人;有24人曾经或正在国外学习、进修或从事合作研究。

【经管类考研择校求助】企业并购方面的研究生专业以及学校

使目不明
赶尸人
近几年,考生对经济学类专业报考需求偏大,而经济学也确实是考研的热门之一,其中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数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西方经济学等还是报考人数相对较多的。金融学是目前经济类考研中最火的一个专业方向。推荐院校: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财、天津财经大学等;财政学报考人数也是居高不下,竞争激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考虑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数量经济学是新兴专业,许多考生不是很了解,报考难度没有金融专业那么大。不过若想在经济学领域发展,又担心成绩不够理想怕考金融吃力,倒是可以考虑报考数量经济学专业,可以选择的院校中南财经、东北财经大学等;产业经济学实用性强,对就业很有帮助,但该专业的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竞争压力不小,可选择复旦大学、辽宁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西方经济学报考热度一般,一些学校的西方经济学专业上线人数和录取人数相差不大,是经济类专业中相对容易考的专业。因此,对经济学感兴趣而对自己实力不是很自信的考生可以考虑报考该专业。院校推荐西南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开大学等;国际贸易学,推荐院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等。要了解更详细的可以百度搜我的账号回答的挺详细,就是跟我的问题没太大关系-_-|||

三本经管类专业想考研,不会选学校,不会选学校!!谁来帮帮我!跪求大神指点!

翠菊
田子无让
这是我自己考研后的总结,供参考,学校不是唯一,更关键的是专业的选择,要选择自己有兴趣,社会需要,对自己、家人和社会都有贡献的专业,这样才能更加容易实现自己的价值。具体方法简介如下: 一、知己 知己的分析角度: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分析自己目前的能力、有信心突破但不高估 分析自己的经济情况 分析自己可以用于考研的时间 知己的分析方法: 自我评估 亲友参考 自信谦下 性格无好坏,皆有自己长处 性格可以改变 理论和经历结合 发展眼光看自己 二、知彼 了解家庭的需要 首先争取观念上的理解和支持 个人发展与对家庭尽责并无矛盾 了解社会的需要 了解国家的需要 了解职业发展的要求 了解可能取得的经济支持 若家庭不富裕,以经济独立为主,可先向亲友借支,考取后利用助学贷款等形式    8.了解所报考的专业    9.了解所报考的学校 越是适应和谐社会,有利于大众的专业和职业,越有前途(了解社会的需要, 了解国家的需要, 了解职业发展的要求) 三、整个过程中资料收集分析方法 多渠道 1)家人、师友、校友 2)网络搜索 3)书籍 4)平时见闻    2.全面性 1)收集权威意见 2)收集相反观点 3)注意不同观点的时间差异 4)注意不同观点的出发点和角度    3.客观性 1)不受自己个人的好恶所拘 2)不为他人非理性观点所误    4.适度的预测 1)三个考虑角度的建议 以实现财富自由为主要目的 以实现精神自由为主要目的 福慧双修,实现财富和精神自由为目的 2)适当了解先进国家在实现经济现代化中对职业的需求,作为预测参考   5.自依止 1)忠于自己,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2)理性而非感情用事   6.法依止 1)依于圣贤、经典、法律、道德、良好的风俗习惯 2)在大我中实现小我,恒顺众生,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自依止必以法依止为前提自依止无法依止则成感情用事,如南辕北辙,虽费力而事无成,法依止若无自依止,则人云亦云,方便不足,费力而难成。四、了解学硕和专硕的主要差异 学硕培养目标主要是学术研究,专硕培养目标主要是应用,根据自己的好要等情况确定。     2.统一和发展眼光看待差异,不必过于纠结 两者所学多有交叉,毕业后的发展可以自己调整,注意根据自己所考专业、历年国家线或学校分数线,注意两者分数差异。一般来说,学术型硕士的含金量要比应用型硕士的高一些,如在一些高校的招聘录用当中有优先招聘学术型硕士的。五、立愿 立愿要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 立愿心要大,取乎其上,纵不能全得,亦可得中,若仅取下,恐下也不能得 立愿可使信心坚定,定力具足,提高效率 六、起行 考虑是在职准备(或在校准备),还是辞职准备 与家人沟通,争取支持 准备适当资金 选择合适的场地备考 1)在家 环境熟悉,利于心定 生活方便,不为琐事费时 偶尔放松,享受天伦 若无配合,亲友干扰,费时费劲 2)在校 考友多,互相鼓励、借鉴监督 学习场所多,安静无干扰 不要人云亦云,盲目比较 需兼顾在校学业的完成 3)择地独居 绝外缘,除干扰 须自制,心能安 场所安静,兼顾安全 饮食有安排,困难之时有外援 总之,环境无好坏,好坏在于心,心静世界静,除心不如除境,若不能除心,亦不妨暂用除境,如孟母三迁 七、心态调整 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既立足于当下,又有前瞻性考虑现实可能性和理想可能性放下名利得失,功利心不要太强,反而更有利于就业最后,建议根据以上介绍,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充分评估自己和学校、专业情况,既要自信,又不盲目乐观,敢于挑战,又不要片面追索重点名校。如果要挑战自己,冲击名校,那么要作好两手准备,了解相关调剂的情况,一旦名校不录取,即可以调剂到其他学校。专业一定不要为了就业而选择自己所排斥的,学校也非一定要名校,关键都在于自己,同样学校出来的毕业生,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不要过于纠结。看您比较缺乏自信,给点信心,您是三本,而我是大专,您考本专业,而我是跨专业,但我三个月教材都基本没有读,把握整体和重点就通过了。所以,信心非常重要,一定要相信自己,加上好的方法,加上努力,一定成功。你好,刚开学,是否考研已到了最后的决择期了。我去年考研也曾遇到过同样的苦恼,因为缺乏对自己本身的正确认识。现在我想,虽然身在三本院校,说出来名不见经传,但考研就是一场在洗牌的游戏,所有的金牌 银牌是铜牌 铁牌,都有一次(也许是最后一次)类似于高考这样公平的竞争了。经管类的考研方向有两个,第一就是财经类大学,比如上海财大等等,难度非常大,失败率极高;第二就是综合类大学 34所或211,我本人更推荐211,比如南京理工 南农等这样的老牌高校,经管不是最抢眼的,但容易考上,性价比比较高。出来就业第一看学历,第二看学校,第三看专业或方向。基础差,但我相信谁都不笨,西方经济学好好踏踏实实地学,无论宏观还是微观,都很有意思的。 考研就是贵在坚持,也许不一定要一开始把所有的目标确定下来,就是要脚踏实地的好好学习,最后成绩只要过国家线就算可能上不了理想的学校也可以考虑调剂的,所以不要犹豫,时间才是最宝贵的。 建议你要是真的没有自信,先考虑一下211类高校,总之就是先坚持学习,进入考研状态。 我是南理工的产业经济学研究生,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哦。记得采纳下哈

经济学考研学校难度排名

女杀手
道之为名
暨南大学广东地区中山大学报考难度很大,所以大家可以考虑暨南大学,这所学校华侨比较多,去香港发展的机会也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所学校经济学大部分专业方向都值得推荐。西北大学西北大学虽然在全国高校中的排名不是很靠前,但与同地区985院校西安交通大学相比,经济学实力并不比西交大差,部分方向强于西交大。比如会计学的同学想要在西部地区选择一所实力不错的院校是很困难的,但西北大学确实值得推荐,370分左右就可以进入复试。北京师范大学想考北京地区的同学,如果觉的人大北大,包括对外经贸和中央财经都没有太大把握的话可以考虑北师大。北师大是985院校,综合实力全国排名前15,经济学专业实力虽然不是很好,但学校名号很不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财经领域实力相对不错,而且招生人数非常多,大部分财经专业350左右就可以进入复试。华东师范大学大家可以发现,只要是上海地区的名校,其经济学录取标准都很高。想要考上海地区的同学可以考虑华东师范大学,这所学校的经济学实力并不弱,但实际录取标准低于上海其他高校,甚至低于上海大学。四川大学考西南财经大学没有把握的同学可以考虑四川大学,四川大学经济学同专业录取标准比西南财经大学低10分左右。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的光芒可以说被浙江大学所掩盖,长三角地区的同学可以考虑。天津财经大学想在京津地区发展的同学,实力不是很强的话可以将天津财经大学作为保底的选择。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的录取标准比暨南大学略低一些。南京农业大学如果大家不受校名限制的话,长三角地区的同学可以考虑南京农业大学,其经济学实力还是比较强的,录取标准也不高,基本350分左右就可以进入复试。北京工商大学考北京的同学可以将其作为保底的选择。另外如江西财经和山西财经虽然不是211高校,但实力确实有口皆碑,录取标准也比较低。但考虑到个人发展因素,所以这两所学校可以说是留给本省同学的学校,不建议外省同学报考。

经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应该报考哪些学校

使口厉爽
兼爱无私
在国内经济管理专业比较有教学实例和声誉的学校主要有以下几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管理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实践,了解世界经济动态,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及其前身北大经济系,综合大学中最早建立的经济系科,是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最早的传播基地,学院有在职全职教师72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34人、讲师14人,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人数的87.5%,同时还拥有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81人。经济学院是全国最早设立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学院,是全国文科率先实行硕博连读制的学院,是国家教育、全国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评比唯一连续两次排名第一的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是复旦大学下属院系,是中国大陆同时通过AACSB和EQUIS两大全球管理教育顶级认证的三大商学院之一。设有8个系、14个跨学科研究中心(所),7个学士学位授予点;18个硕士学位授予点,9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含DBA),并设立了管理科学、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3个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复旦管院正式成为PIM(Partnership in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组织成员学院。管理学虽然是近几年增设的学科,但发展速度很快,已成为近几年来众多考生趋之若鹜的热门专业。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管理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9.18%,管理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4.64%.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981名是管理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58%.2005年,开设管理学专业的大学共561所。 一、专业介绍 管理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称其为“科学”是因为其有内在的规律性;称其为一门“艺术”是因为管理理念的掌握和个人天赋有关。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生产经营什么、生产经营多少、怎样生产经营的问题。 在高校设置的众多学科中,管理学类近年来受到考生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不过招生情况仍然很平稳,分数线没有明显的起伏变化。“管理学区别于经济学,又与经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是学科的侧重不同。” 尽管管理学在教学中涉及大量的经济学内容,但是管理学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管理学包括五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和图书档案学类,大家熟悉的工商管理、国际商务、市场营销、会计学、电子商务、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就属于这个范畴,近年来又增加了文化产业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新专业。 全国设有管理学类专业的本科一批院校很多,高分考生可以考虑清华大学的经管学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管理类学科招生上大多是文理兼收,究竟是偏文还是偏理,跟高校的自身特色有关。根据往年招生情况看,管理类学科的最低录取线基本处于各高校总体分数段的中等水平,而那些较为“热门”的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分数线稍微高些。 管理学毕业生的就业根据专业的不同有所区别,某些专业的就业率会相对高一些。但总的就业情况可能略逊于工科和理科,但要好于大部分的文科专业。 二、专业设置及招生院校 管理学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图书档案学5个一级学科,共有18个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现在全国共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146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 工商管理 下设会计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和工商管理硕士五个二级学科。共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南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9个一级学科招生单位。其中会计学有120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企业管理有213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旅游管理有78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技术经济及管理有106个二级招生单位;工商管理硕士有89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 公共管理 下设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五个二级学科。共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7个一级学科招生单位。其中行政管理共有 134个招生单位);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共 有146招生单位;教育经济与管理共有86个招生单位;社会保障共有 57个招生单位;土地资源管理共有58个招生单位。 农业经济管理 下设农业经济管理和林业经济管理两个二级学科。其中农业经济管理有61个招生单位。林业经济管理有22个招生单位。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下设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三个二级学科。其中图书馆学全国共有36个招生单位;情报学共有61个招生单位;档案学共有22个招生单位。参考资料:考研热门专业管理学具体分析

2019经济学考研院校在全国排名靠前的有哪些院校?

爱很大
牡蛎
对于2019经济学考研考生而言,经济学考研院校可分为5个梯队。第一梯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第二梯队:中国人民大学(覆盖整个北方,三大全经济学科重点学校之一,985)、南开大学 (覆盖整个北方但在北京处于弱势,不过也是三大全经济学科重点学校之一所以排第二梯队,985)、中央财经大学(覆盖整个北方,211,牌子响)、上海财经大学(覆盖整个南方,211,得益于上海金融中心优势)、厦门大学(覆盖整个南方但在上海处于弱势,不过同南开、人大一样是三大全经济重点学科学校之一);第三梯队:是区位稍差的211财经和区位稍差但经济还行的985,其中包括西南财经大学(就业覆盖西南地区和深圳地区,211院校,金融一批国家重点学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业覆盖湖北地区,211院校,金融二批国家重点学科)、兰州大学(区位处于劣势,但是区域经济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同时是985)、暨南大学(211,产业经济学全国第一,广州区位优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国贸是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区位优势)等;第四梯队:一些经济学科很弱的985学校或一些211学校以及一些不知名的地区性财经院校。如东北大学的经济学科不算强势,相对来说就业方面也没有很大的优势。第五梯队:其他普通院校。综合性大学凭借自己原有的优良资源,积极发展经济学学科建设,虽然起步稍晚,但在经济学与其擅长的学科相结合的交叉专业领域表现十分突出。另外,一些省内经济类院校在与当地经济相融合的领域也表现突出。这些院校的实力不可小视,对于那些发展目标明确的考生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