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步
生物工程学院是荆楚理工学院较早实行产、学、研一体化,院企联合办学的一个示范学院,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单位、科研先进单位及就业先进单位等。我院现有学生1407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37人,其中教授5人(享受省政府专家津贴1人),副教授6名,讲师23人,其中在读博士4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21人,“双师型”教师比例高,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结构搭配合理、学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我院还组建了新农村科技学院,从2007年起承担了湖北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脱产班的教学任务,首批招收学员94名,2008年招生126名,2009年招生93人,直接面向社会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我院具备较强的科研和教学研究能力,承担有20项省、市级科研课题,推广应用科研成果5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3门,教师发表科研论文140余篇,出版参编学术专著和国家级规划教材60余部。国际交流渠道畅通,聘有3名美国、加拿大藉教授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合作。我院设有7个专业:生物制药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生物技术、园林技术、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是经教育部批准的本科专业。我院教学科研设备齐全,实习实训基地完善,能为社会培养急需的生物、园林、旅游等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适宜在生物制药行业、食品荆楚理工学院简介荆楚理工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位于素有“荆楚门户”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荆门市。学校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文化底蕴深厚。 学校占地面积21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58万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6亿余元,建有数控技术、电工电子、计算机网络、印刷工程、基础物理、基础化学、以及临床病理检验、口腔工艺技术等各类实训中心和实验室10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0多个。建有主校区、虎牙关校区两个图书馆,图书馆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阅览座位2193个,馆内建有电子阅览室。馆藏文献总量18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44.8万册,电子图书40万册,电子期刊8000种,非书资料12600件,电子资源数据库3个。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00人。其中教授56人,副教授318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8.66%。现有专任教师中博、硕士生48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9.17%;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2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的3人。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17000人。 学校设有16个普通教育教学学院、2个教学部,并设有成人教育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目前共开办普通专科专业58个、学科专业门类以工为主,涵盖理、工、农、医、文、法、教、管等学科门类。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正确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数控技术、印刷工程、小学教育、护理、口腔医学等几个较有特色的本、专科专业。 学校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秉持“丰富其知识,文明其精神,强健其体魄”的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实践“131”人才培养模式,重视体育和人文精神在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独特作用,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促进人文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建设。坚持以生为本,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质的教育教学,浓厚的人文氛围熏陶,培养出了众多优秀毕业生。刘芳艳同学“携盲母上大学”的事迹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共湖北省委领导关注,被列为2006年全国十大“中华孝亲敬老楷模”。 学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师生参与社会经济实践与科技产业化工作,建有“医药创新平台”、“化工研究中心”、“新农村发展与教育研究”、“湖北省社科院人文研究基地”等省市级科研基地6个。近年来,全校教师承担省市科研课题100余项,获省市科技成果等奖项20余项。出版著作及主编、参编各类教材260余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00余篇,被SCI、EI、ISTP、CA等收录300余篇。 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求稳定、强规范、入主流、谋发展”的思路,以“四大工程”(队伍提高工程、优势学科孵化工程、资产盘活与运营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为抓手,加强资源优化整合,推进学校内涵建设。按照“培育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的要求,积极开展“加强学习、抓好队伍、强化内涵、提高质量”活动,学校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学校坚持“三个面向”,“开放办学、特色办学、人才办学”,努力把荆楚理工学院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有特色、有影响的地方性本科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