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华大学在吉林算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方矢复寓
五性
北华大学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坐落在风景迷人的雾凇之都、中国魅力城市——吉林市。   学校现有东、南、北三个校区和一所附属医院,占地面积79.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4.3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4亿元,馆藏图书291.97万册。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318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104人,本科生20630人,专科生937人,留学生448人,预科生70人;有成人教育在籍学生16993人,其中本科生5538人,专科生11455人。  学校设有1个医学部、31个教学院(中心)〔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体育学院、文学院、外语学院、公共外语教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生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交通建筑工程学院、林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检验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工程训练中心〕;13个学术科研机构〔学报编辑部;高等教育研究所;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吉林省特色文化(吉林市文化)研究基地;吉林省长吉图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吉林省特色文化(长吉图旅游文化)研究基地;吉林省地方经济研究所;林业与生态环境实验室;木质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吉林省采育林科技创新中心;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吉林省科技创新中心、智能电力电子装备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5个教学辅助机构〔图书馆、档案馆、分析测试中心、教学质量督导办公室、就业工作督导办公室〕;4个附属机构〔后勤集团(友好会馆)、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校医院、教育基金会〕。  学校现有71个本科专业,涵盖11个学科门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现有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世界史、数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林业工程、风景园林、林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美术学),10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10个学科门类,现已招生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56个;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翻译、农业推广、临床医学、林业工程、制药工程);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森林培育);5个省重点学科(临床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林学、电气工程);6个国家特色专业(临床医学、机械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园林、医学检验、林学),13个省特色专业(临床医学、机械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园林、医学检验、林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工商管理、药学、护理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3个省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林业与生态环境实验室、吉林省木质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分子医学实验室);4个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吉林省特色文化(吉林市城市文化)研究基地、吉林省长吉图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吉林省特色文化(长吉图旅游文化)研究基地〕;1个省博士后科研创业基地;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智能电力电子装备吉林省高等教育工程研究中心、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采育林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创新中心);4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检验与测试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临床医学技能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机电集成技术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自动化技术创新实践基地)。学校是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学校、国家大学英语改革示范学校和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1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17人,博士、硕士858人,共享4名两院院士和189名高级专家作为学校的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学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高级专家3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0人,省拔尖创新人才17人,省优秀教师5人,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

有谁知道吉林省政治会考研究性试题的资料啊 八荣八耻的代表任务

那好吧
合则成体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尤其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这些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形成原因、带来的影响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等在理论和对策上作了许多有见地的分析和研究。本文试对此类问题作一较全面的梳理。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分析 (一)从总体上看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 学术理论界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总体描述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五等分法;二是基尼系数法。五等分法是将所要分析的居民按收入的高低依次排序分成五等份组,用20%的最高收入家庭与20%的最低收入家庭之比的倍数来说明总体收入差距程度。五等分法又称收入不良指数。这种测量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方式,目前在欧美国家中比较流行,我国也常采用。 最高档收入占全部国民财富比重越大,说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均等,反之,收入分配差距越小,收入分配越均等。 根据曾国安的统计来观察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最高收入组、次高收入组、中间收入组、较低收入组和最低收入组居民的收入分别占居民总收入的47%、22%、15%、10%和6%。(注:曾国安:《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现状评价与调节政策选择》,《经济评论》2002年第5期。)国家统计局2000年对全国4万个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情况的调查显示,20%的高收入者拥有42.5%的国民财富。(注:易锋杰:《“基尼系数”质疑》,《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4期。)另据其他部门统计的五等分结果,我国农村中20%的低收入人口与20%的富裕人口收入之比由1978年的2.9倍扩大到1994年的6.6倍,城镇居民则由1983年的2.3倍扩大到1994年的3倍。如果用城市中20%的高收入户的平均收入与农村中20%的低收入户平均收入相比较,1992年的贫富差距达11倍,1994年达到了13倍。由此可见,我国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以更快的速度拉大。(注:张雅光:《转轨进程中我国居民贫富差距的演变》,《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1期。)用基尼系数法来描述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是大多数研究者经常采用的方法。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基尼系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差距越小(收入分配越均等);基尼系数值越大,表明收入分配差距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均等)。因数据来源或计算方法的差异,学者之间的计算结果也存在着差异。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90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和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均在波动中呈现扩大的趋势。1990、1995、1999年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分别是0.23、0.28、0.295;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分别是0.309、0.341、0.336和0.336.就全国总体而言,1990、1995、1999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分别是0.343、0.389和0.397,接近0.4,2000年达到0.417.(注:国家统计局:《从基尼系数看贫富差距》,《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第1期。)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的调查,包括各种集体福利和非正常收入的差距在内,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45.而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我国基尼系数从1980年的0.33扩大到1988年的0.38,2003年已扩大至0.458,有的地区已经达到0.467.(注:李培林、朱庆芳等:《中国小康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世界银行2003年《中国经济报告: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指出,如果中国任由当前城乡差距和省际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的差距继续不断扩大,到2020年基尼系数将会上升到0.474.还有学者认为,0.45的基尼系数,仍可能低估了实际的收入差距水平。因为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往往被高估,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则通常会被低估。农民家庭有相当一部分收入必须用于来年的生产性投入,真正可供消费的收入实际上更低;城市高收入群体的住房等非货币福利收入所占比重仍然较大,且没有被统计到个人收入之内。(注:董建文:《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与对策》,《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第6期。) 综合以上观点,对全国基尼系数的判断,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不同的估计:低估计为0.4左右;中估计为0.45左右;高估计为0.5左右。虽然存在着差异,但结果差别不是很大。之所以出现不同的估计,在于计算范围的不同:第一种估计主要考虑货币收入,较少考虑实物收入,特别是补贴收入;第二种估计较多考虑了实物收入;第三种估计不仅考虑了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也考虑了非法收入和非正常收入。其实,无论是用基尼系数还是用五等分法来衡量,都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居民整体的贫富差距尚属比较合理,但近几年我国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如果任由当前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未来几年里将会急剧扩大。 (二)从分类上看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我国基尼系数拉大的问题,主要是由城乡差距拉大引起的。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值得警惕。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由缩小到扩大”的变化过程,近年来扩大速率加快。城乡居民的收入之比1996年为2.51∶1;1997年为2.47∶1;1998年为2.51∶1;1999年2.65∶1;2000年为2.79∶1.2001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90∶1,2002年更是上升到3.11∶1.(注:张雅光:《转轨进程中我国居民贫富差距的演变》,《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1期。)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近几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一倍多,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8%,2002年的城乡收入比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值。目前农村居民收入已不足城镇居民收入的1/3.(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下),《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30期第28页。) 其实,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的这一结论,即农村居民收入已不足城镇居民收入的1/3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估计。实际上,这乐观的统计结果和人们在实际中的感受并不一样,很难让人信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分别于1988年、1995年、2002年展开三次全国范围的住户调查,在最近完成的调查报告中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一个先上升后扩大的过程。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个人收入概念计算,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从1997年起又逐步扩大,2001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几乎是农村居民的三倍。但这个结论,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的差别。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涵盖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如果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医疗、教育、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费救济等等)考虑进去,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四倍、五倍,甚至是六倍。 2.地区居民收入差距 我国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特别反映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的扩大上。2000年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比1990年扩大了5.39倍,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比1990年扩大了6.07倍。(注:张雅光:《转轨进程中我国居民贫富差距的演变》,《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1期。)从分省的情况看,2003年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000元的省份全部集中在东部地区,分别是上海市(7416元)、北京市(7040元)、浙江省(6945元)、广东省(6499元)和福建省(5257元)。 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看,中部地区达9.9%,超过了东部地区的9.4,而西部地区只增长了6.1%,其增幅远远落后于全国9.0%的平均速度。(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下),《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30期第28页。)从地区收入差距贡献率来看,目前,我国地区之间收入差距贡献率已从7.5%提升为8.7%,表明了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相对贡献率来看,西部地区高达58.3%,东部地区为37%。越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就越加明显。(注:2004年02月25日,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news.com.cn.) 二、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现状的评价之争 学界普遍承认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事实,但是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程度是否已超过警戒线,是否导致两极分化有着不同的见解,对用基尼系数作评判居民收入差距的标准存在不同的见解。 (一)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临近警戒线,是否已进入两极分化状态? 国际上衡量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主要是基尼系数。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为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大于0.6为高度不平均,国际上通常用0.4作为警戒线。由于基尼系数给出了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和普遍采用。 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0.45甚至更高的基尼系数,表明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经过大,已超过“比较合理”的范围,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如不能及时正确地对待这一问题,就可能产生收入分配的“马太效应”,使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进而可能出现“失望阶层”,使他们走上懒惰、犯罪的下坡路。这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引发一系列的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注:董建文:《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与对策》,《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第6期。) 也有人提出,国家在不同的时期,收入差距的“警戒线”是不同的,不存在绝对的分界线。所谓“国际标准”并不是严格的标准,只能作为各国判别居民收入差距大小的参考。所以,居民收入差距并不存在固定的警戒线。同时,经验事实也没有提供0.4的基尼系数值作为居民收入分配的警戒线的充分证据。而且要确定出一个普遍适用的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绝对不可逾越的数量界限是很困难的,因为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处在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宗教背景,处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不同阶段,处在不同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相同程度的居民收入差距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所造成的影响并不相同。(注:曾国安:《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几个问题的思考》,《当代财经》2002年第6期。)因此,基尼系数“的指标,只能是有弹性的参考指标,而不是绝对指标。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差距在总体上,并没有超出社会成员的心理和经济承受的承界线,是比较”适度“的。(注:冯招容:《”基尼系数“评判指标之我见》,《理论前沿》2002年第2期。)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均质性很低的社会,客观上容许有较高的基尼系数,不必机械地、死死地守住0.4这条线。但突破这条线后,究竟放松到什么程度比较合适,需认真研究。(注:赵人伟:《关于收入分配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经贸导刊》2003年第22期。) 那么,当前的收入差距是否存在两极分化呢?对这一点学者们也有不同的认识。 一些人认为,如今人们常常谈到的一些储蓄、消费等方面的两极化现象等等,都反映了当前社会贫富分化的严峻现实。(注:秦晖:《关于基尼系数与社会分化问题与张曙光先生商榷》,《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5期。)另有学者认为,中国居民的正常收入的差别虽然持续扩大,但仍然大致适当,没有发生两极分化,无论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都不存在。不同的认识主要缘于两种观点考察的范围和口径及使用的数据资料不同。认为近期居民收入差别程度大致适当者,考察的主要是居民正常收入的差别程度;认为已经发生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的观点往往涉及到若干非法非正常收入及其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不过,居民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已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确实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二)用基尼系数指标作为评判居民收入差距的标准是否科学? 目前大多数学者考察我国居民收入的差距,都以“基尼系数”指标为依据,也有学者对基尼系数提出异议。那么,基尼系数是否科学?是否能准确反映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呢? 有学者坚持认为,我国是二元经济社会,城乡之间的收入有较大差别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只能分别计算城市或乡村的基尼系数,而不能合起来计算全国的基尼系数。不然,就会夸大我国的收入差距。(注:赵人伟:《对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若干思考》,《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9期。(19)海兵:《基尼系数批判》,《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3期。) 也有学者认为,“基尼系数”只是反映收入均等程度的指标,它没有也不可能综合反映我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水平、社会制度、社会承受力的基本状况。仅以“基尼系数”为评判依据,影响评判的全面性与客观性。(注:冯招容:《“基尼系数”评判指标之我见》,《理论前沿》2002年第2期。)更有学者提出,基尼系数反映的是收入分布的“均匀”程度,或差异(差距)程度,而不是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或“公正”程度。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布不均是正常的,所以,不应该用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即使能够使用,现阶段我国也并不具备使用的条件。因为,用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分布的均匀程度,甚至用它反映公平程度,必须有一个重要前提:收入必须是指全部实际收入,必须是真实统计。以我国目前的情况,可以说基本上无法满足这一条件。(注:海兵:《基尼系数批判》,《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3期。) (三)究竟可用什么指标来衡量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 有学者认为,基尼系数指标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在全世界得到广泛重视和普遍采用,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我国也可以用。不过可以根据我国的国情,修正0.4的基尼系数监控贫富差距的警戒线标准。从我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在单独衡量农村居民内部或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各自的基尼系数警戒线定为0.4;而在衡量全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警戒线上限定为0.5,实际工作中按0.45操作。(注:吴得民:《基尼系数理论及其实证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第4期。)有学者不认同上述观点,提出,虽然用基尼系数来反映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状况是可取的,但在我国基尼系数值非常混乱,对同一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机构、不同的研究者得出的基尼系数大不一样。并且在国际比较中,如果不排除不可比因素而进行直接比较,就不可能得出确切的结论。我们不必拘泥于基尼系数来根据“国情”修改“警戒线”,而应当根据当前的实际和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来提出我们的底线标准。(注:董全瑞:《简论贫富差距合理与否——怎样看基尼系数说明的贫富差距》,《长白学刊》2002年第1期。)有学者提出,国际上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很少采用单个指标。因为单个指标的分析很难全面地反映收入差距状况,并且单个指标存在的缺陷也影响到其反映的收入差距状况的准确性。可以通过采取不同类型收入差距分析方法、离差分析方法和分层收入差距分析方法等来尽量对分配状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注:牛飞亮:《近20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总体状况》,《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7期。)为了客观公正地分析评判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综合以上各家之言,可考虑将基尼系数作为一个单项的基本参考指标,同时设置一套综合指标体系作为评判收入分配差距的综合指标。这套指标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指标、经济体制改革指标、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标、社会安全与保障指标和社会稳定指标等几大类。不过全部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加大力度使统计资料尽可能贴近现实,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进一步探索研究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工具如何创新。 三、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深层原因 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形成和扩大的原因,学界从历史沿革、经济结构、政策因素、制度因素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虽然认识程度不一,表述不一,但基本上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历史沿革、资源禀赋及发展阶段的影响。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特征非常明显。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不同的发展政策以及城乡居民的不平等待遇,如“剪刀差”、“户籍制度”等的实施,加重了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另外,我国国土面积较大,由于各地区位置、自然资源条件等差别很大,造成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明显地呈现出东、中、西阶梯式发展的格局。加上改革开放以来采取由东向西的经济梯次推进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客观上拉大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这是导致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呈现出地区差别的直接原因。(注:马海涛、姜爱华:《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财政研究》2003年第7期。)此外,从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个人收入差距拉大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我国经济正处于由传统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过程中,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也会带来个人之间、行业间和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注:马海涛、姜爱华:《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财政研究》2003年第7期。) (二)经济体制改革及体制变迁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竞争的结果导致不同劳动者或生产要素拥有者之间的收入差别。(注:马海涛、姜爱华:《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财政研究》2003年第7期。)此外,在改革和体制变迁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我国采取了渐进改革的方式,在体制转轨中出现了双重体制并存的局面,再加上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使得经济改革或体制变迁中发生了许多无序的问题,集中到寻租和设租行为、内部人控制、垄断、腐败等方面,成为形成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注:赵人伟:《转型期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另一方面,在经济体制转轨期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市场化程度有差异,形成相应的收入差距也是必然的。(注:邢成、韩丽娜:《财政税收杠杆对我国基尼系数的主要影响》,《现代财经》2001年第9期。) (三)原有体制的政策惯性及部分宏观政策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在相当程度上同原有体制下的“政策惯性”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是原有体制下的一种政策产物。农产品的低价收购政策、限制农民进城政策、对农民的税收政策、对农民的税外负担政策、对城市居民的福利补贴政策,都是原有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以来,这些政策有所松动和改变,但离根本性改变尚有距离。(注:赵人伟:《转型期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的一些宏观政策也拉大了收入差距:一是城市化方向明显走偏,它不是将增加就业和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作为主要目标,而是将大量资金、土地等资源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方面,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二是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给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带来的机会不平等。依靠国债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对大中城市关注过多,对小城镇和农村关注不够。三是金融政策安排不当。“嫌贫爱富”的金融政策向城市偏斜,使农民贷款无门,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发展机会和增收空间。(注:马晓河:《宏观政策偏差拉大收入差距》,《经济参考报》2003年12月24日。) (四)制度的缺陷及政策制度不到位因素的影响。由于我国所进行的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的全面改革,一些制度的缺位不可避免。目前,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新旧体制并存、体制缺位、体制错位、体制虚设、法律政策缺位、法律政策本身的规制力度不够、政策规定有不周延的空隙、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不力或受到干扰等。正是这些体制和政策的缺陷为寻租活动设置了大量租金。应当说在体制转轨期间制度缺陷的存在是很难避免的,因而在我国近期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大量滋生是有其制度根源的。加上管理的疏漏和一些现行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不配套,非法收入与财产转移、灰色收入与灰色财产转移由此大量出现,特别是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严重腐败问题以及利用制假售假、走私贩私、偷税漏税、投机欺诈等各种非法手段获取高额收入的现象,造成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下),《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30期,第30页。) (五)社会保障乏力、教育机会不均等因素的影响。社会保障的功能在于它通过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方面的运作,缩小居民间收入差距,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面太窄,只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部分大型集体所有制职工享受,而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的中方员工却很少享受。这种在享受社会保险方面的不均等性,使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注:何莉:《库兹涅茨倒U 假说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国外财经》2001年第4期。)此外,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一项重要因素。现实社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未受过教育或受过很少教育的成员。我国目前教育投资明显不足,特别是农村地区、西部地区,由于本身收入水平不高,因此用于教育方面的投资不多,而教育投资的不足又会进一步加剧城乡之间以及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注:何莉:《库兹涅茨倒U 假说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国外财经》2001年第4期。) 四、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长期变动趋势 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分析,牵涉到库兹涅茨的“倒U 型”假说理论的争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1955年一篇经典论文中指出:“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演变趋势为“在从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极为快速转变的经济增长早期,不平等扩大;一个时期变得稳定;后期不平等缩小”。也就是说,在经济增长的长期阶段,个人收入分配不均的变动,是沿着一种“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 型轨迹进行的。这种“先恶化后改善”的整个过程大约需要50——100年时间。这就是著名的“库兹涅茨假说”(Kuznets hypothesis)。库兹涅茨的“倒U 型假说理论”是否适合中国,学者们持不同意见。 从文献考查看来,大多数的横向国别研究支持倒U 假设:时序资料分别证明了在经济发展初期收入差别扩大,而在发达国家收入差别下降的现实:微观分解资料也并不否认倒U 假设的成立。不过,我国这样一个处于转轨经济的国家,其收入差别的变动趋势是否符合库兹涅茨倒U 假设有待进一步验证。有学者认为,库兹涅茨效应具有普遍性。当然,各国库兹涅茨效应也会因其不同的历史、文化、体制等原因有不同的表现,如初期增长的时间长短可能不一致,收入分布差距的上限和下限也可能不相同。(注:刘萌芽:《对库兹捏茨效应及其成因的思考一兼谈我国当前分配政策的取向》,《衡阳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因此,库兹涅茨假说在中国存在,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扩大主要是由经济不平衡发展引起的。(注:郭熙保:《从发展经济学观点看待库兹涅茨假说—兼论中国收入不平等扩大的原因》,《管理世界》2002年第3期。)也有学者利用省份横截面数据对库茨涅兹“倒U 型”假说进行经验验证,从经验分析中得出库兹涅茨假说在中国不成立的结论,但认为,对于“倒U 型”假说,要持较为谨慎的态度,中国现在的数据不支持并不意味着将来的数据也不支持库茨涅兹“倒U 型”假说。(注:李实:《对收入分配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进一步说明——对陈宗胜教授评论的答复》,《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也有学者认为,虽然横截面的经验研究有其价值,但以横截面的经验研究来否定倒U 形变化的结论在方法上是有问题的。判定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是否呈倒U 形变化应该依据的是历史序列分析。(注:曾国安:《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几个问题的思考》,《当代财经》2002年第6期。) 总的来说,学者们比较认同我国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与经济改革的进程相关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向发达国家的过渡的长期过程中,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先恶化”、后改善的变动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我国目前正处于从起步阶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前期,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的完善、法律体系的健全,部分收入差距的不合理扩大将会得到纠正或缩小。因此,库兹涅茨“倒U 型假说”对我国的收入分配变动研究仍有借鉴意义。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正处在倒U 型曲线的前半部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会加大。我们应坚持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促进居民收入的变动及早走向倒U 的后半段,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五、关于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经济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 (二)加强法治建设是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的保障。 (三)必须注意实行正确的政策选择。 (四)发展教育、普及教育,使教育机会均等。 (五)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

中国市场学会的学会概况

使者致币
四大
中国市场学会主要职能包括研究市场营销、市场流通规律,促进市场营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1、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专题研究,包括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开展有关市场流通、市场营销、社会信用管理、企业权益保护等理论和实践的学术交流;接受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委托,开展政策性和对策性课题的调查研究,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和企业开拓市场提供研究咨询服务。2、组建专家团队提供研究咨询服务,为相关产业的改革与发展、为各类企业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提供研究咨询服务;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信用管理研究和法律咨询服务,为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提供维权调查与法律咨询服务。3、广泛团结全国官、产、学、研各方面力量,共同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促进海峡两岸企业合作交流服务。4、依靠相关部门支持和海内外华商机构合作,为中外企业和海内外华商经济技术合作和扩大贸易往来服务;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招商引资服务。5、大力开展培训工作。通过不同形式为企业培养各类管理人才,包括与权威的国家考试机构、国家主管部门职业培训机构合作,重点推出市场营销资格证书培训考试项目和信用管理师的培训及考试认证项目,为企业培训高中级营销管理和信用管理人才服务。6、创办《市场营销导刊》和中国市场营销网,为促进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服务。其中《市场营销导刊》经过10多年发展已成为深受营销学术界和实务界欢迎的学术刊物。 名誉会长陈锦华 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会长卢中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资深会长俞晓松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原会长、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原副主任理事长高铁生 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博导驻会副会长吴涤心国家(许昌)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规划建设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社人文干部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市长顾问秘书长林 旗 (法人代表) 中国社会科学院服务局局长常务副秘书长王春生 中国市场学会秘书处处长唐 珵 服务质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副会长单位名单(按姓氏笔划)丁俊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研究员马龙龙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方嘉德 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高级工程师牛树海 河北搏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方华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导,国务院学位办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王旭东 北京物资学院院长王国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王金辉 河南中原粮棉油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稼琼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教授、博导艾 丰 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席任兴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辰海 吉林省农特产品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延祜 中国企业联合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庄 耀 广东物资集团公司原董事长纪良纲 河北经贸大学校长、教授、博导纪宝成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教授、博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吴波成 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克明 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政府研究室)主任,党组书记吴梦生 嘉善国际木雕城总经理吴惠玲 广东珠江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宋乃娴 中房集团城市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寿建鸿 伊厦成都国际商贸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士传 中国国际企业合作公司总经理张永平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昭珩 威海蓝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重庆 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天飞 云南中烟副总经理李晓西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沈楚轩 惠州市国香沉香木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成义 上海禧徕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陈文玲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原司长、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杨俊生 北辰正方建设集团副董事长周 赤 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周志刚 甘肃省徽县金徽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济谱 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周小龙 广东金东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柳思维 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贺 涛 百联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董事赵凤梧 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司司长赵尔烈 北京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总经理夏春玉 东北财经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冬乐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博导荆林波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导徐 源 原江苏小天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从才 南京财经大学原校长、教授、博导,教育部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徐浩然 远东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品牌官贾宝军 中钢集团总裁高培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导高德康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五一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香港)有限公司驻京办事处主任廖进球 江西财经大学校党委书记、教授、博导裴长洪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博导潘美多 安徽大雄华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副秘书长名单副秘书长(按姓氏笔划)于干千 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与服务贸易学院院长、教授王先庆 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王晓东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艾家凯 中国市场学会直销专家委员会朱勇毅 中国市场学会商品批发市场发展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 飞 清华大学中国零售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乔 均 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汪 亮 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教授汪维武 中国市场学会农业科技市场发展委员会秘书长陈海全 暨南大学教授郑勇军 浙江工商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教授洪 涛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系主任、教授赵宏大 市场营销教育办公室、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高 峦 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主任常 义 中国市场学会发展部主任薛 旭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直属部门秘书处学会秘书处是中国市场学会下属的职能机构。主要负责学会各分支机构、专家委员会、业务部的横向沟通与协调;负责学会所有对外通知、文件的下发,以及学会对外各种合同、协议文本的签订等;负责学会总部日常事务处理,文书档案管理及学会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该处由会务部、财务部、网络部组成:会务部负责会员发展、联络与服务等;财务部负责学会所有往来账目的管理等;网络部负责“中国市场营销网”的内容审核、调整与更新等工作培训部主要依靠市场学会的专家团队优势,整合社会专业教育资源,本着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宗旨,面向社会开展市场营销、信用管理师等方面的培训工作。正在进行中的培训项目: 学会设有二级机构有:金融服务工作委员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中国市场学会直销专家委员会、中国市场学会商品批发市场发展委员会、农业科技市场发展委员会、中国市场学会商务策划专业委员会、服务质量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培训部。 中国市场学会是由国内从事市场流通、市场营销、信用管理、法学等理论与实务研究的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及经济管理部门的高层主管,根据自愿的原则联合组织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学会上级主管部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会会长由卢中原担任,秘书长由荆林波担任。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和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担任学会名誉会长。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卢中原、荆林波、俞晓松、高铁生、郭冬乐、安晓枫、唐成 信用工作委员会主要业务:  (1)文化传播。依靠著名信用管理专家,进行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出版高水准的读物。  (2)人才培养。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研发、创立了“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的培训,承担、鉴定考试的技术支持;开展了信用管理实务培训、征信技术培训、信用体系建设培训。  (3)咨询服务。发挥信工委人才优势,开展面向企业、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地区信用体系建设、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企业信用建设服务及诚信建设活动,提供信用管理专业咨询服务。负 责 人:陈 贵 信工委主任林毅夫 信工委学术委员会 主任林钧跃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信用管理师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机构:中国市场信用学术委员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信用管理师专业委员会、中国信用管理师之家 商品批发市场发展委员会商品批发市场发展委员会是中国市场学会下属分支机构(以下简称“批发委”),是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注册的跨地区、跨各类专业市场的商品市场行业的会员制协会组织。主要业务:(1) 利用网络在商品批发市场及其交易中的应用,能契合企业需求,提供专业的电子商务和招商咨询服务。  (2) 引进开发商品市场电子商务的资金及技术力量,为各企业提供管理及交易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建立全国商品市场数据库,开发设计功能强大的相关软件。  (3) 可为商品市场提供规划、招商、升级改造等理论支持和咨询服务。  (4) 利用专业化人才队伍,为商品市场的前期招商、中后期的持续营销、经营管理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目前该委员会已成功为数家市场作咨询策划及经营招商项目。中国市场营销资格认证 中国市场学会在与国际营销专业学术团体的交往中发现,国外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资格认证工作都由专业学术团体承担。如:美国市场学会开展的市场总监的资格认证,已成为美国乃至发达国家聘用企业高级营销管理人员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行业性学术权威组织在职业教育、职业开发、职业鉴定、资格认证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市场学会颁发的《中国市场营销总监资格证书》、《中国市场营销经理资格证书》、《中国市场营销经理助理资格证书》、《中国市场营销策划师资格证书》以及《中国销售经理业务资格证书》等是经过多方综合评审后对培训学员专业能力的认可,它既为营销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业务标准,使用人单位在社会上招聘营销管理人员时有了一个参考标准和依据;又可使市场营销从业人员正确地评价自己,并且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水平和创造业绩。为了确保本认证项目的客观性与公证性,中国市场学会负责项目的研发组织与认证工作;客观题考试、情景案例分析和案例研究报告三部分。客观题考试,采用国际通行的委托第三方进行的方式,严格实行考、培分离,充分体现了考试工作的严肃性。为了更好地与学员沟通交流,中国市场学会筹建了“中国市场营销教育网”,具备了网上报名、网上答疑、电子注册、营销论坛、会员互动等功能。中国市场学会理事长高铁生认为中国市场营销资格认证/销售经理业务资格培训认证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表示一定要常年做、坚持做、做出国际著名品牌。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育部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市场学会、教育部考试中心联合主办的社科奖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大学生免费参加的群众性、公益性竞赛,符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商学院等现在积极倡导的行动学习法;大赛为参赛学生提供了一个在真实商业环境和竞争行动中学习的机会。大赛深受全国高校师生和企业界欢迎,目前,已成功举办五届的大赛吸引了企业和211、985高校踊跃参赛 。大赛已建立了营销实务教学、以赛促学的机制,成为校企合作、学生创业就业问题解决的权威知名平台;目前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其权威性、专业性和公正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作为国内高校界品牌赛事,大赛已成为参与人数多、影响力广、规格高、奖励丰厚、活动时尚有趣的国家级营销类学科赛事。

核心期刊是哪个出版社的?怎么样才能在上面发表文章?哪位解释的具体点啊~?

陈蔡之隘
第一部分:CSSCI(2000)来源期刊一览表(共419种)1. 管理学 (22种)序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管理世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 科研管理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3 科学学研究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研所,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4 中国软科学 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中国软科学研究会5 中国科技论坛 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6 预测 合肥工业大学预与发展研究所7 未来与发展 中国未来研究会8 经济体制改革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9 科学管理研究 内蒙古软科学研究会10 经济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11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室,天津市科委12 管理工程学报 浙江大学13 外国经济与管理 上海财经大学14 管理现代化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15 研究与发展管理 复旦大学16 管理信息系统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17 中国管理科学 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18 中外管理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管理科学研究中心等19 企业管理 中国企业管理协会20 中国行政管理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1 管理科学学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2 国有资产管理 经济科学出版社2.马克思主义 (11种)序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编译局2 教学与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3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4 社会主义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5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哲学研究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6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7 当代思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8 国外理论动态 中共中央编译局9 毛泽东思想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10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11 高校理论战线 教育部高校社科发展中心,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3.哲学 (10种)序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哲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2 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3 自然辩证法通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4 哲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5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6 孔子研究 中国孔子基金会7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学会8 道德与文明 中国伦理学会,天津市社会科学院9 现代哲学 广东省哲学学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10 周易研究 山东大学,中国周易学会4.宗教学(5种)序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世界宗教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 世界宗教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3 宗教学研究 四川大学4 中国宗教 国家宗教事务局5 当代宗教研究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5.语言学(16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外语教学与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2 当代语言学(国外语言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3 现代外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4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上海外国语大学5 语言教学与研究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6 中国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7 中国翻译 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8 世界汉语教学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9 语言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10 民族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1 语言文字应用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12 语文研究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13 方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室14 外语学刊 黑龙江大学15 语文建设 语言文字报刊社16 古汉语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6.中国文学 (13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2 文艺争鸣 吉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3 中国比较文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4 文学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5 当代作家评论 辽宁省作家协会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北京现代文学馆7 新文学史料 人民文学出版社8 红楼梦学刊 中国艺术研究院9 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华东师范大学10 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11 明清小说研究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2 鲁迅研究月刊 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13 文学自由谈 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7.外国文学(4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外国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2 国外文学 北京大学3 外国文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4 当代外国文学 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译林出版社8.艺术学(15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中国音乐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2 文艺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3 新美术:中国美术学院学报 中国美术学院(杭州)4 音乐研究 人民音乐出版社5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中央音乐学院6 当代电影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北京广播学院7 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上海戏剧学院8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学院9 电影艺术 中国电影家协会10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京电影学院11 世界电影 中国电影家协会12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上海音乐学院13 世界美术 中央美术学院14 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家协会15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中央戏剧学院9.历史学(21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抗日战争研究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2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3 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4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5 当代中国史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所6 清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7 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历史研究所8 世界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9 史学月刊 河南省历史学会,河南大学10 自然科学史研究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11 历史档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12 史学集刊 吉林大学13 西域研究 新疆社会科学院14 史林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5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16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17 民国档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18 中国史研究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 史学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20 中国地方志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2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陕西师范大学10.考古学(6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考古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 文物 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3 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4 考古与文物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5 敦煌研究 敦煌研究院6 华夏考古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协会11.经济学(70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 改革 重庆市社会科学院3 会计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4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5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6 国际经济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7 经济学家 西南财经大学8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9 经济科学 北京大学10 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1 国际贸易问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2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13 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14 世界经济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15 中国农村观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16 财贸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17 财政研究 中国财政学会18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19 世界经济研究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会20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21 财经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22 当代经济研究(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会刊)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长春税务学院23 中国经济问题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24 中国土地科学 中国土地学会25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26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7 国际金融研究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国际金融学会28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29 南开经济研究 南开大学30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31 消费经济 湘潭大学,湖南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32 财经问题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33 宏观经济研究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34 当代经济科学 西安交通大学35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大学36 经济评论 武汉大学37 投资研究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投资研究所,中国投资学会38 国际经济合作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39 经济问题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40 税务研究 中国税务学会41 上海经济研究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42 城市发展研究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43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中南财经大学44 亚太经济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45 中国国情国力 中国信息报社,中国国情研究会46 林业经济 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经济学会47 经济纵横 吉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48 世界经济文汇 复旦大学49 中国技术经济科学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技术经济研究所50 经济与管理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51 生态经济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云南省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52 国际经贸研究(现改名:南开管理评论) 南开大学53 财经科学 西南财经大学54 农业技术经济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55 上海金融 上海市金融学会56 中国物价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市场与价格研究所57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58 中国流通经济 北京物资学院59 中国资产评估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60 生产力研究 中国生产力学会,山西省生产力学会,山西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61 金融科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62 中国投资与建设(改名:中国投资) 国家计划委员会63 港澳新经济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港澳研究中心64 对外经贸实务 中国对外经贸教育协会65 国际商务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66 经济问题探索 云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67 审计研究 中国审计学会68 经济与信息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学会69 现代日本经济 吉林大学,中华全国日本经济学会70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中央财经大学12.政治学(含:国际问题、台港澳问题) (32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美国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华美国学会2 欧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3 政治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4 求是 中共中央委员会5 青年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6 国际问题研究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7 东欧中亚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8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9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10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11 日本学刊 中华日本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12 党的文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13 当代亚太 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14 中国青年研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杂志社15 西亚非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16 台湾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台湾研究会17 台湾研究集刊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18 妇女研究论丛 中华妇女联合会妇女研究所19 理论前沿 中共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20 新视野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21 理论探讨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22 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23 东北亚论坛 吉林大学,教育部东北亚重点研究基地24 外交学院学报 外交学院25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中共中央党校26 理论学刊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7 东南亚研究 暨南大学28 今日东欧中亚 华东师范大学29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31 理论与改革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31 长白学刊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32 南亚研究 中国南亚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13.法学 (17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法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2 中国法学 中国法学会3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西北政法学院4 中外法学 北京大学5 法学评论 武汉大学6 法学 华东政法学院7 法学家 中国人民大学8 比较法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9 行政法学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10 著作权 国家版权局,中国版权研究会11 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中国政法大学12 法制与社会发展 吉林大学13 现代法学 西南政法大学14 知识产权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中国分会,中国许可证贸易工作者协会15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学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6 政治与法律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17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南京大学14.社会学 (8种) 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社会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 中国人口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3 人口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4 人口与经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5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山东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6 市场与人口分析 北京大学7 人口学刊 吉林大学,吉林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吉林省人口学会8 南方人口 广东省人口学会,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15.民族学 (11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民族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2 世界民族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3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中央民族大学4 黑龙江民族丛刊 黑龙江民族研究所5 广西民族研究 广西民族研究所6 贵州民族研究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7 中国藏学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8 回族研究 宁夏社会科学院9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中南民族学院10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云南民族学院11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广西民族学院16.新闻与传播学(13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编辑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 新闻与传播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宁波日报社3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北京广播学院4 国际新闻界 中国人民大学5 新闻大学 复旦大学6 编辑学刊 上海市编辑学会7 新闻记者 文汇新民报业集团,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所8 新闻界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省记协,四川省新闻学会9 中国出版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10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11 中国记者 新华社12 中国图书评论 辽宁人民出版社13 新闻战线 人民日报社17.图书、情报与档案学(18种) 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中国图书馆学报 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2 情报学报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3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4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京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5 图书情报工作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6 情报理论与实践 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中国兵器工业第210所7 图书情报知识 武汉大学8 图书馆杂志 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上海图书馆9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宁夏图书馆学会,宁夏图书馆10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11 情报资料工作(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会刊) 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12 图书与情报 甘肃省图书馆,甘肃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等13 图书馆论坛 广东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图书馆学会等14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天津图书馆等15 情报杂志 陕西省科技情报学会,陕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16 情报科学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吉林大学17 档案学通讯 中国人民大学18 档案学研究 中国档案学会18.教育学(29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高等教育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2 教育研究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华东师范大学4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5 教育发展研究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教学会6 教育研究与实验 华中师范大学7 外国教育资料(2001年改名:全球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8 教育与经济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9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10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清华大学11 教育理论与实践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省教育学会12 课程•教材•教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13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14 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学会15 外国中小学教育 上海师范学院16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等17 外国教育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18 教育科学 辽宁师范大学19 江苏高教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 中国高等教育 教育部21 中国大学教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2 中国高教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3 电化教育研究 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西北师范大学24 高等理科教育 兰州大学,全国高等理科教育研究会25 教育评论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福建省教育学会26 中国电化教育 国家教育部电化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中央电化教育馆27 上海教育科研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28 中国特殊教育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9 学前教育研究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湖南长沙师范学校19.体育学 (7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体育科学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3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上海体育学院4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成都体育学院5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武汉体育学院6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天津体育学院7 体育与科学 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20.统计学(3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统计研究 中国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2 数理统计与管理 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3 中国统计 中国统计出版社21.心理学(7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心理学报 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 心理科学 中国心理学会3 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4 应用心理学 浙江省心理学会5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6 心理学动态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7 心理学探新 江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心理学会22.社科总论(30种) 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2 战略与管理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3 天津社会科学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4 读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5 学术月刊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6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7 文史哲 山东大学8 百年潮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9 国外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10 学习与探索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11 江苏社会科学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12 社会科学战线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13 北京社会科学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14 社会科学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5 江海学刊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16 人文杂志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17 学术研究 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18 中州学刊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19 西藏研究 西藏社会科学院20 云南社会科学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21 南京社会科学 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共南京市委党校22 浙江社会科学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3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24 社会科学辑刊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25 社会科学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26 江汉论坛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7 中国文化研究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8 浙江学刊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29 探索与争鸣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30 求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23.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35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京大学2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北京师范大学3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武汉大学4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吉林大学5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中国人民大学6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 南京大学7 复旦学报(社科版) 复旦大学8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华中师范大学9 南开学报(哲社版) 南开大学10 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 南京师范大学11 思想战线: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云南大学12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厦门大学13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西北大学14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浙江大学1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华东师范大学16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蒙古大学17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安徽大学18 求是学刊 黑龙江大学19 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 中山大学20 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 四川大学21 暨南学报(哲社版) 暨南大学22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华南师范大学23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 东北师范大学24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西南师范大学25 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 清华大学26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天津师范大学27 齐鲁学刊 曲阜师范大学28 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兰州大学29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 陕西师范大学30 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河北大学31 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山西大学32 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 上海大学33 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 新疆大学34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郑州大学35 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湖北大学24.人文、经济地理 (7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旅游学刊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2 城市规划汇刊 同济大学3 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4 经济地理 中国地理学会,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5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河北省科学院、河北省计委地理研究所6 人文地理 西安外国语学院7 地域研究与开发 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计委地理研究所25.环境科学(9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自然资源学报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3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天津市环境保护局4 环境保护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5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地区研究委员会6 资源科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7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武汉文献情报中心8 农村生态环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9 上海环境科学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26、CSSI收录的境外华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名录二十一世纪(香港) 人文中国学报(香港) 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香港)中国研究(香港) 社会理论学报(香港) 亚洲研究(香港)信报财经月刊(香港) 香港社会科学学报(香港) 新亚学报(香港)族群研究论丛(香港) 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香港) 岭南学报(香港)中外论坛(美国) 澳门研究(澳门) 文化杂志(澳门)文化中国(加拿大) 南大语言文化学报(新加坡)核心期刊不是一种具体的杂志,而是在众多期刊杂志中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水平较高的杂志群。要发表论文,首先要上网查找相关的行业或学科有那些期刊,然后判断这些期刊中那些是核心期刊。比如:要发电力类论文,上网查找电力期刊,会搜索到许多杂志,然后再具体查找某一期刊的具体网址,网址上就有该期刊是否核心期刊。

2006吉林省高中会考政治试题

松浦
咖啡豆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尤其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这些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形成原因、带来的影响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等在理论和对策上作了许多有见地的分析和研究。本文试对此类问题作一较全面的梳理。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分析 (一)从总体上看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 学术理论界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总体描述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五等分法;二是基尼系数法。五等分法是将所要分析的居民按收入的高低依次排序分成五等份组,用20%的最高收入家庭与20%的最低收入家庭之比的倍数来说明总体收入差距程度。五等分法又称收入不良指数。这种测量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方式,目前在欧美国家中比较流行,我国也常采用。 最高档收入占全部国民财富比重越大,说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均等,反之,收入分配差距越小,收入分配越均等。 根据曾国安的统计来观察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最高收入组、次高收入组、中间收入组、较低收入组和最低收入组居民的收入分别占居民总收入的47%、22%、15%、10%和6%。(注:曾国安:《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现状评价与调节政策选择》,《经济评论》2002年第5期。)国家统计局2000年对全国4万个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情况的调查显示,20%的高收入者拥有42.5%的国民财富。(注:易锋杰:《“基尼系数”质疑》,《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4期。)另据其他部门统计的五等分结果,我国农村中20%的低收入人口与20%的富裕人口收入之比由1978年的2.9倍扩大到1994年的6.6倍,城镇居民则由1983年的2.3倍扩大到1994年的3倍。如果用城市中20%的高收入户的平均收入与农村中20%的低收入户平均收入相比较,1992年的贫富差距达11倍,1994年达到了13倍。由此可见,我国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以更快的速度拉大。(注:张雅光:《转轨进程中我国居民贫富差距的演变》,《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1期。)用基尼系数法来描述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是大多数研究者经常采用的方法。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基尼系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差距越小(收入分配越均等);基尼系数值越大,表明收入分配差距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均等)。因数据来源或计算方法的差异,学者之间的计算结果也存在着差异。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90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和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均在波动中呈现扩大的趋势。1990、1995、1999年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分别是0.23、0.28、0.295;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分别是0.309、0.341、0.336和0.336.就全国总体而言,1990、1995、1999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分别是0.343、0.389和0.397,接近0.4,2000年达到0.417.(注:国家统计局:《从基尼系数看贫富差距》,《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第1期。)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的调查,包括各种集体福利和非正常收入的差距在内,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45.而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我国基尼系数从1980年的0.33扩大到1988年的0.38,2003年已扩大至0.458,有的地区已经达到0.467.(注:李培林、朱庆芳等:《中国小康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世界银行2003年《中国经济报告: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指出,如果中国任由当前城乡差距和省际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的差距继续不断扩大,到2020年基尼系数将会上升到0.474.还有学者认为,0.45的基尼系数,仍可能低估了实际的收入差距水平。因为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往往被高估,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则通常会被低估。农民家庭有相当一部分收入必须用于来年的生产性投入,真正可供消费的收入实际上更低;城市高收入群体的住房等非货币福利收入所占比重仍然较大,且没有被统计到个人收入之内。(注:董建文:《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与对策》,《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第6期。) 综合以上观点,对全国基尼系数的判断,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不同的估计:低估计为0.4左右;中估计为0.45左右;高估计为0.5左右。虽然存在着差异,但结果差别不是很大。之所以出现不同的估计,在于计算范围的不同:第一种估计主要考虑货币收入,较少考虑实物收入,特别是补贴收入;第二种估计较多考虑了实物收入;第三种估计不仅考虑了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也考虑了非法收入和非正常收入。其实,无论是用基尼系数还是用五等分法来衡量,都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居民整体的贫富差距尚属比较合理,但近几年我国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如果任由当前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未来几年里将会急剧扩大。 (二)从分类上看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我国基尼系数拉大的问题,主要是由城乡差距拉大引起的。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值得警惕。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由缩小到扩大”的变化过程,近年来扩大速率加快。城乡居民的收入之比1996年为2.51∶1;1997年为2.47∶1;1998年为2.51∶1;1999年2.65∶1;2000年为2.79∶1.2001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90∶1,2002年更是上升到3.11∶1.(注:张雅光:《转轨进程中我国居民贫富差距的演变》,《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1期。)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近几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一倍多,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8%,2002年的城乡收入比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值。目前农村居民收入已不足城镇居民收入的1/3.(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下),《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30期第28页。) 其实,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的这一结论,即农村居民收入已不足城镇居民收入的1/3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估计。实际上,这乐观的统计结果和人们在实际中的感受并不一样,很难让人信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分别于1988年、1995年、2002年展开三次全国范围的住户调查,在最近完成的调查报告中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一个先上升后扩大的过程。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个人收入概念计算,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从1997年起又逐步扩大,2001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几乎是农村居民的三倍。但这个结论,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的差别。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涵盖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如果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医疗、教育、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费救济等等)考虑进去,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四倍、五倍,甚至是六倍。 2.地区居民收入差距 我国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特别反映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的扩大上。2000年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比1990年扩大了5.39倍,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比1990年扩大了6.07倍。(注:张雅光:《转轨进程中我国居民贫富差距的演变》,《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1期。)从分省的情况看,2003年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000元的省份全部集中在东部地区,分别是上海市(7416元)、北京市(7040元)、浙江省(6945元)、广东省(6499元)和福建省(5257元)。 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看,中部地区达9.9%,超过了东部地区的9.4,而西部地区只增长了6.1%,其增幅远远落后于全国9.0%的平均速度。(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下),《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30期第28页。)从地区收入差距贡献率来看,目前,我国地区之间收入差距贡献率已从7.5%提升为8.7%,表明了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相对贡献率来看,西部地区高达58.3%,东部地区为37%。越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就越加明显。(注:2004年02月25日,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news.com.cn.) 二、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现状的评价之争 学界普遍承认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事实,但是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程度是否已超过警戒线,是否导致两极分化有着不同的见解,对用基尼系数作评判居民收入差距的标准存在不同的见解。 (一)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临近警戒线,是否已进入两极分化状态? 国际上衡量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主要是基尼系数。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为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大于0.6为高度不平均,国际上通常用0.4作为警戒线。由于基尼系数给出了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和普遍采用。 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0.45甚至更高的基尼系数,表明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经过大,已超过“比较合理”的范围,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如不能及时正确地对待这一问题,就可能产生收入分配的“马太效应”,使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进而可能出现“失望阶层”,使他们走上懒惰、犯罪的下坡路。这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引发一系列的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注:董建文:《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与对策》,《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第6期。) 也有人提出,国家在不同的时期,收入差距的“警戒线”是不同的,不存在绝对的分界线。所谓“国际标准”并不是严格的标准,只能作为各国判别居民收入差距大小的参考。所以,居民收入差距并不存在固定的警戒线。同时,经验事实也没有提供0.4的基尼系数值作为居民收入分配的警戒线的充分证据。而且要确定出一个普遍适用的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绝对不可逾越的数量界限是很困难的,因为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处在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宗教背景,处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不同阶段,处在不同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相同程度的居民收入差距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所造成的影响并不相同。(注:曾国安:《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几个问题的思考》,《当代财经》2002年第6期。)因此,基尼系数“的指标,只能是有弹性的参考指标,而不是绝对指标。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差距在总体上,并没有超出社会成员的心理和经济承受的承界线,是比较”适度“的。(注:冯招容:《”基尼系数“评判指标之我见》,《理论前沿》2002年第2期。)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均质性很低的社会,客观上容许有较高的基尼系数,不必机械地、死死地守住0.4这条线。但突破这条线后,究竟放松到什么程度比较合适,需认真研究。(注:赵人伟:《关于收入分配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经贸导刊》2003年第22期。) 那么,当前的收入差距是否存在两极分化呢?对这一点学者们也有不同的认识。 一些人认为,如今人们常常谈到的一些储蓄、消费等方面的两极化现象等等,都反映了当前社会贫富分化的严峻现实。(注:秦晖:《关于基尼系数与社会分化问题与张曙光先生商榷》,《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5期。)另有学者认为,中国居民的正常收入的差别虽然持续扩大,但仍然大致适当,没有发生两极分化,无论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都不存在。不同的认识主要缘于两种观点考察的范围和口径及使用的数据资料不同。认为近期居民收入差别程度大致适当者,考察的主要是居民正常收入的差别程度;认为已经发生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的观点往往涉及到若干非法非正常收入及其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不过,居民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已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确实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二)用基尼系数指标作为评判居民收入差距的标准是否科学? 目前大多数学者考察我国居民收入的差距,都以“基尼系数”指标为依据,也有学者对基尼系数提出异议。那么,基尼系数是否科学?是否能准确反映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呢? 有学者坚持认为,我国是二元经济社会,城乡之间的收入有较大差别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只能分别计算城市或乡村的基尼系数,而不能合起来计算全国的基尼系数。不然,就会夸大我国的收入差距。(注:赵人伟:《对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若干思考》,《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9期。(19)海兵:《基尼系数批判》,《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3期。) 也有学者认为,“基尼系数”只是反映收入均等程度的指标,它没有也不可能综合反映我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水平、社会制度、社会承受力的基本状况。仅以“基尼系数”为评判依据,影响评判的全面性与客观性。(注:冯招容:《“基尼系数”评判指标之我见》,《理论前沿》2002年第2期。)更有学者提出,基尼系数反映的是收入分布的“均匀”程度,或差异(差距)程度,而不是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或“公正”程度。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布不均是正常的,所以,不应该用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即使能够使用,现阶段我国也并不具备使用的条件。因为,用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分布的均匀程度,甚至用它反映公平程度,必须有一个重要前提:收入必须是指全部实际收入,必须是真实统计。以我国目前的情况,可以说基本上无法满足这一条件。(注:海兵:《基尼系数批判》,《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3期。) (三)究竟可用什么指标来衡量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 有学者认为,基尼系数指标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在全世界得到广泛重视和普遍采用,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我国也可以用。不过可以根据我国的国情,修正0.4的基尼系数监控贫富差距的警戒线标准。从我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在单独衡量农村居民内部或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各自的基尼系数警戒线定为0.4;而在衡量全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警戒线上限定为0.5,实际工作中按0.45操作。(注:吴得民:《基尼系数理论及其实证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第4期。)有学者不认同上述观点,提出,虽然用基尼系数来反映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状况是可取的,但在我国基尼系数值非常混乱,对同一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机构、不同的研究者得出的基尼系数大不一样。并且在国际比较中,如果不排除不可比因素而进行直接比较,就不可能得出确切的结论。我们不必拘泥于基尼系数来根据“国情”修改“警戒线”,而应当根据当前的实际和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来提出我们的底线标准。(注:董全瑞:《简论贫富差距合理与否——怎样看基尼系数说明的贫富差距》,《长白学刊》2002年第1期。)有学者提出,国际上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很少采用单个指标。因为单个指标的分析很难全面地反映收入差距状况,并且单个指标存在的缺陷也影响到其反映的收入差距状况的准确性。可以通过采取不同类型收入差距分析方法、离差分析方法和分层收入差距分析方法等来尽量对分配状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注:牛飞亮:《近20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总体状况》,《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7期。)为了客观公正地分析评判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综合以上各家之言,可考虑将基尼系数作为一个单项的基本参考指标,同时设置一套综合指标体系作为评判收入分配差距的综合指标。这套指标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指标、经济体制改革指标、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标、社会安全与保障指标和社会稳定指标等几大类。不过全部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加大力度使统计资料尽可能贴近现实,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进一步探索研究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工具如何创新。 三、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深层原因 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形成和扩大的原因,学界从历史沿革、经济结构、政策因素、制度因素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虽然认识程度不一,表述不一,但基本上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历史沿革、资源禀赋及发展阶段的影响。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特征非常明显。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不同的发展政策以及城乡居民的不平等待遇,如“剪刀差”、“户籍制度”等的实施,加重了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另外,我国国土面积较大,由于各地区位置、自然资源条件等差别很大,造成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明显地呈现出东、中、西阶梯式发展的格局。加上改革开放以来采取由东向西的经济梯次推进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客观上拉大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这是导致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呈现出地区差别的直接原因。(注:马海涛、姜爱华:《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财政研究》2003年第7期。)此外,从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个人收入差距拉大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我国经济正处于由传统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过程中,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也会带来个人之间、行业间和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注:马海涛、姜爱华:《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财政研究》2003年第7期。) (二)经济体制改革及体制变迁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竞争的结果导致不同劳动者或生产要素拥有者之间的收入差别。(注:马海涛、姜爱华:《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财政研究》2003年第7期。)此外,在改革和体制变迁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我国采取了渐进改革的方式,在体制转轨中出现了双重体制并存的局面,再加上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使得经济改革或体制变迁中发生了许多无序的问题,集中到寻租和设租行为、内部人控制、垄断、腐败等方面,成为形成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注:赵人伟:《转型期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另一方面,在经济体制转轨期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市场化程度有差异,形成相应的收入差距也是必然的。(注:邢成、韩丽娜:《财政税收杠杆对我国基尼系数的主要影响》,《现代财经》2001年第9期。) (三)原有体制的政策惯性及部分宏观政策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在相当程度上同原有体制下的“政策惯性”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是原有体制下的一种政策产物。农产品的低价收购政策、限制农民进城政策、对农民的税收政策、对农民的税外负担政策、对城市居民的福利补贴政策,都是原有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以来,这些政策有所松动和改变,但离根本性改变尚有距离。(注:赵人伟:《转型期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的一些宏观政策也拉大了收入差距:一是城市化方向明显走偏,它不是将增加就业和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作为主要目标,而是将大量资金、土地等资源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方面,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二是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给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带来的机会不平等。依靠国债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对大中城市关注过多,对小城镇和农村关注不够。三是金融政策安排不当。“嫌贫爱富”的金融政策向城市偏斜,使农民贷款无门,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发展机会和增收空间。(注:马晓河:《宏观政策偏差拉大收入差距》,《经济参考报》2003年12月24日。) (四)制度的缺陷及政策制度不到位因素的影响。由于我国所进行的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的全面改革,一些制度的缺位不可避免。目前,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新旧体制并存、体制缺位、体制错位、体制虚设、法律政策缺位、法律政策本身的规制力度不够、政策规定有不周延的空隙、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不力或受到干扰等。正是这些体制和政策的缺陷为寻租活动设置了大量租金。应当说在体制转轨期间制度缺陷的存在是很难避免的,因而在我国近期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大量滋生是有其制度根源的。加上管理的疏漏和一些现行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不配套,非法收入与财产转移、灰色收入与灰色财产转移由此大量出现,特别是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严重腐败问题以及利用制假售假、走私贩私、偷税漏税、投机欺诈等各种非法手段获取高额收入的现象,造成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下),《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30期,第30页。) (五)社会保障乏力、教育机会不均等因素的影响。社会保障的功能在于它通过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方面的运作,缩小居民间收入差距,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面太窄,只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部分大型集体所有制职工享受,而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的中方员工却很少享受。这种在享受社会保险方面的不均等性,使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注:何莉:《库兹涅茨倒U 假说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国外财经》2001年第4期。)此外,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一项重要因素。现实社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未受过教育或受过很少教育的成员。我国目前教育投资明显不足,特别是农村地区、西部地区,由于本身收入水平不高,因此用于教育方面的投资不多,而教育投资的不足又会进一步加剧城乡之间以及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注:何莉:《库兹涅茨倒U 假说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国外财经》2001年第4期。) 四、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长期变动趋势 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分析,牵涉到库兹涅茨的“倒U 型”假说理论的争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1955年一篇经典论文中指出:“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演变趋势为“在从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极为快速转变的经济增长早期,不平等扩大;一个时期变得稳定;后期不平等缩小”。也就是说,在经济增长的长期阶段,个人收入分配不均的变动,是沿着一种“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 型轨迹进行的。这种“先恶化后改善”的整个过程大约需要50——100年时间。这就是著名的“库兹涅茨假说”(Kuznets hypothesis)。库兹涅茨的“倒U 型假说理论”是否适合中国,学者们持不同意见。 从文献考查看来,大多数的横向国别研究支持倒U 假设:时序资料分别证明了在经济发展初期收入差别扩大,而在发达国家收入差别下降的现实:微观分解资料也并不否认倒U 假设的成立。不过,我国这样一个处于转轨经济的国家,其收入差别的变动趋势是否符合库兹涅茨倒U 假设有待进一步验证。有学者认为,库兹涅茨效应具有普遍性。当然,各国库兹涅茨效应也会因其不同的历史、文化、体制等原因有不同的表现,如初期增长的时间长短可能不一致,收入分布差距的上限和下限也可能不相同。(注:刘萌芽:《对库兹捏茨效应及其成因的思考一兼谈我国当前分配政策的取向》,《衡阳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因此,库兹涅茨假说在中国存在,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扩大主要是由经济不平衡发展引起的。(注:郭熙保:《从发展经济学观点看待库兹涅茨假说—兼论中国收入不平等扩大的原因》,《管理世界》2002年第3期。)也有学者利用省份横截面数据对库茨涅兹“倒U 型”假说进行经验验证,从经验分析中得出库兹涅茨假说在中国不成立的结论,但认为,对于“倒U 型”假说,要持较为谨慎的态度,中国现在的数据不支持并不意味着将来的数据也不支持库茨涅兹“倒U 型”假说。(注:李实:《对收入分配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进一步说明——对陈宗胜教授评论的答复》,《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也有学者认为,虽然横截面的经验研究有其价值,但以横截面的经验研究来否定倒U 形变化的结论在方法上是有问题的。判定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是否呈倒U 形变化应该依据的是历史序列分析。(注:曾国安:《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几个问题的思考》,《当代财经》2002年第6期。) 总的来说,学者们比较认同我国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与经济改革的进程相关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向发达国家的过渡的长期过程中,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先恶化”、后改善的变动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我国目前正处于从起步阶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前期,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的完善、法律体系的健全,部分收入差距的不合理扩大将会得到纠正或缩小。因此,库兹涅茨“倒U 型假说”对我国的收入分配变动研究仍有借鉴意义。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正处在倒U 型曲线的前半部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会加大。我们应坚持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促进居民收入的变动及早走向倒U 的后半段,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五、关于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经济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 (二)加强法治建设是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的保障。 (三)必须注意实行正确的政策选择。 (四)发展教育、普及教育,使教育机会均等。 (五)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我看你要原题是不可能有,就算有也不敢在网上发,风险太大,利益太小,没事,会考简单,轻轻松松考,我原来也是你那样,考完才知道简单,你想上届的学生有没毕业的吗?就算天天旷课的也毕业了吧,学校有没毕业的学生会没面子,兄弟院校会说校长罩不住了,所以校长就会使劲了,当然这不能明说,老师会吓唬你,别怕!!

我是一名2011届的江苏高考生。请专业人士提供 最新的 关于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的详细信息。

天子之剑
唐僧
1、招生录取以各省区高考总分成绩排队,加分考生按加分后成绩排队。  2、以“志愿清”为原则进行投档;接收非一志愿考生,分数无级差要求。  3、进档考生专业确定采取“分数优先”方式。  4、招生录取个别专业受限科目及成绩要求:英语专业要求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编辑出版学专业要求语文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语文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要求数学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其它专业无单科成绩限制。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限招英语考生,其它专业不限语种。  6、录取男女生比例不限。  7、各专业招生身体健康状况要求详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其中旅游管理专业要求男生身高不低于1.70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  8、分省分专业计划、学费标准详见各省招生计划,学费标准如有变动按吉林省有关部门文件执行。  9、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以文化课总分为标准按招生计划的150%确定文化课控制线;文化课投档后以专业课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录取过程中,如果出现因专业课成绩相同需要取舍时,优先录取文化课总分较高的考生);对已进入各省艺术类文化课控制线、艺术专业考试成绩前三名者给予优先录取的待遇。  新生入学后,学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新生进行复查,如发现有舞弊行为的考生,取消其入学资格。我是现在大一的孩子。看你是选什么专业吧。。学校就业率很不错 。。但是吧 。、学校的硬件条件。。。。。。。就两个字:坑爹!~总的还是不错的 。愿君加入此庞大队伍、壮大工师力量!早些把小市场赎回。。。

哪种经济类杂志更适合大学生投稿,应该怎样投,什么类的文章更受欢迎?

而侈于德
始有
经济理论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2 经济评论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430072) 3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4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5 当代经济研究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 长春市人民大街长春税务学院(130021) 6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学院 江西财经学院(330013) 7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福建社会科学院 福州市小柳村(350001) 8 经济学家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610074) 9 南开经济研究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天津市八里台南开大学(300071) 10 财贸研究 安徽财贸学院 安徽省蚌埠市宏业路243号(233041) 11 经济科学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法学楼(100871) 12 学术研究 广东社会科学联合会 广州市黄华路四号之二(510074) 13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中南财经大学 武汉市武珞路114号(430064) 14 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5 探索 中共四川省委第二党校,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 重庆市渝州路160号(400041) 16 当代经济科学 陕西省财经学院 西安市纬二街(710061) 世界经济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世界经济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2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3 世界经济研究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497室(200020) 4 西亚非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非洲研究所 北京鼓楼西大街158号(100720) 5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北京1104信箱(100007) 6 东北亚论坛 吉林大学 长春市解放大路123号(130023) 7 经济学动态 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8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寺甲2号(100081) 9 东欧中亚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 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东院(100007) 10 当代亚太 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100007) 11 现代日本经济 吉林大学,中华全国日本经济学会 长春市解放大路123号(130023) 12 亚太经济 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 福州市柳河路18号(350001) 13 国际经济合作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 北京市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100710) 14 国际贸易 中国外贸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北京市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100710) 15 国际贸易问题 中国外贸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00029) 16 欧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493室(100732) 17 世界经济文汇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市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0433) 18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改名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江苏亚欧区域经济研究所 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210013) 19 国际经济评论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5层(100732) 20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中央编译局马列主义研究室 北京西城区西斜街36号(100032)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商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2 经济改革与发展(改名为:宏观经济研究)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月坛北街25号(100834) 3 管理世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北三环中路6号12层(100011) 4 特区经济 《特区经济》编辑部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沙咀西路椰数花园一栋二单元401室(518048) 5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6 经济体制改革 四川省社科院 成都市青羊宫四川省社科院(610072) 7 经济问题探索 云南省经济学会,云南省经济研究所 昆明市东风东路156号(650041) 8 经济学家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市外西光华村55号西南财经大学(610074) 9 经济问题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太原市并州南路282号(030006) 10 经济纵横 吉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 长春市文化胡同2号(130061) 11 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2 上海经济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505室(200020) 13 特区理论与实践 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广东省深圳市爱国路市委党校综合楼11层(518003) 14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福建社会科学院 福州市小柳村(350001) 15 江苏经济探讨 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210013) 16 湖南经济 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体改委 长沙市五一中路韭菜园新富城富安大楼四层一号(410011) 17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学院 南昌市庐山中大道江西财经学院(330013) 18 经济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9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中南财经大学 武汉市武珞路114号(430064) 20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京经济学院 北京市朝外红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内(100026) 21 南方经济 广东经济学会 广州市黄华路4号之二(510050) 22 浙江经济 浙江省计划经济委员会 杭州市省府路九莲村19号(310007) 23 中国劳动科学 劳动人事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中国劳动学会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100029) 24 港澳经济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港澳研究中心 广州市东山新河浦路6号之一(510080) 25 宏观经济管理 国家计划委员会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国家计委(100824) 26 经济评论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 武汉市武汉大学经济学院(430072) 27 经济改革 陕西省社科院,陕西省经济体改委 西安市陵园路南路7号(710061) 28 改革与理论 河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郑州市政三街1号(450003) 29 改革与战略 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西经济社会技术发展研究所 南宁市新竹路5号(530022) 30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31 中国房地产 天津市房地产管理局 天津市和平区南海路和安里6号(300050) 32 物资流通研究 辽宁省物资集团,了声物资流通协会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54号(110001) 33 城市改革与发展 成都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成都银丝街24号(610017) 34 北方经济 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委员会 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58号(010020) 35 财经科学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市外西光华村55号西南财经大学(610074) 36 财经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市国定路777号(200433) 37 中国物资流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中国物资流通协会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100834) 38 中国经济问题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内(361005) 39 经济经纬:河南财经学院学报 河南财经学院 郑州市文化路80号(450002) 会计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会计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财政部(100820) 2 上海会计 上海市会计学会 上海市山西路(宜山路口)2230号1415室(200233) 3 财会研究 甘肃省财政学会 兰州市东岗西路616号(730000) 4 中国审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路甲4号(100086) 5 财务与会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100036) 6 中国农业会计 农业部财务司,中国农业会计学会 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100026) 7 广西会计 广西会计学会 南宁市桃源路广西财政大厦(530021) 8 财会通讯 江西财经学院 武汉市武昌紫阳东路21号(430070) 9 四川会计 四川省会计学会,四川省财务成本研究会 成都市南新街37号(610016) 10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学院 南昌市庐山中大道江西财经学院(330013) 11 财会月刊 武汉市财政局 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19号大院内(430022) 12 审计与经济研究 南京审计学院 南京市北圩路77号南京审计学院(210029) 13 财贸研究:安徽财贸学院学报 安徽财贸学院 安徽省蚌埠市宏业路243号(233041) 14 审计理论与实践 辽宁省审计学会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路38-1号辽宁省审计学会(110032) 15 财经理论与实践 湖南财经学院 长沙市西河石佳冲湖南财经学院(410079) 16 山西财经学院学报(改名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山西财经学院 太原市南内环街339号(030012) 17 审计研究 中国审计学会,中国内部审计学会 北京市白石桥路甲4号(100086) 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2 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经济研究会 北京市西郊白石桥路30号(100081) 3 农业现代化研究 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长沙农业现代化所 长沙市马坡岭(410125) 4 农业经济 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 沈阳市东陵马官桥(110161) 5 中国农垦经济 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与技术开发中心 北京市西四砖塔胡同56号(100810) 6 农场经济管理 黑龙江农场管理学会,黑龙江省农垦经济研究会 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441号(150036) 7 经济问题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太原市并州南路282号(030006) 8 林业经济 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市安外胜古南星17楼(100029) 9 农村经济 四川省农村经济学会 成都市青羊宫社科院(610072) 10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福建社会科学院 福州市小柳村(350001) 11 农村经济导刊 浙江农村工作办公室 杭州市武林路戒坛寺巷25号宏昌宾馆写字楼一楼(310006) 12 江苏农村经济 江苏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农业经济学会 南京市北京西路70号7栋(210013) 13 中国农村观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14 江西农业经济 江西省农业厅,江西省农业经济协会 南昌市北京西路江西省农业厅大楼506室(330046) 15 世界农业 中国农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桥(100026) 16 南方农村 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广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 广州市五山白石岗(510640) 17 乡镇经济研究(改名为:乡镇经济) 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农村经济培训中心,合肥农村经济管理学院 合肥市西郊蜀山南(230031) 18 生态经济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 昆明市五华山省政府18工程办公室(650021) 19 农村发展论丛 中共江西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江西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 南昌市中共江西省委大院综合大楼二楼(330006) 20 农业技术经济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白石桥路30号(100081) 21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 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 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100026) 22 中国农业会计 农业部财务司,中国农业会计学会 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100026) 23 渔业经济研究 黑龙江省渔业经济学会,黑龙江省渔业经济研究所 哈尔滨市道里通江街178号(150018) 24 中国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北京市西城区安德路6号(100011) 工业经济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成门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2 经济管理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成门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3 煤炭经济研究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煤炭科学院总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和平里煤炭科学研究院院总院经济所(100013) 4 中外管理 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中心 北京市玉渊潭公园望海楼宾馆《中外管理》发行部(100038) 5 福建论坛.社会版 福建社会科学院 福州市小柳村(350001) 6 经济体制改革 四川声社会科学院 成都市青羊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610072) 7 企业经济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投资公司 南昌市洪都北大道255号(330006) 8 管理世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北三环中路6号12层(100011) 9 经济问题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太原市并州南路282号(030006) 10 经济工作通讯(改名为:中国经贸导刊)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甲3号(100037) 11 现代企业导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A2号中化大厦601室(100045) 12 经济纵横 吉林省经济学团体委员会 长春市文化胡同2号(130061) 13 浙江经济 浙江省计划经济委员会 杭州市省府路九莲村19号(310007) 14 上海企业 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上海企业管理协会 上海市延安中路988号(200040) 15 建筑经济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经济学术委员会 北京市西外车公庄大街19号(100044) 16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成门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7 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成门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8 经济问题探索 云南省经济学会,云南省经济研究所 昆明市东风东路156号(650041) 19 企业活力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郑州市文化路50号(450002) 20 外国经济与管理 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国定路777号(200433) 21 改革 重庆社会科学院 重庆市江北区桥北村270号(400020) 22 经济论坛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石家庄市裕华西路423号(050051) 23 企业管理 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100044) 24 管理现代化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北京海淀区民族学院南路5号(100081) 25 上海经济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505室(200020) 26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京经济学院 北京市朝外红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内(100026) 27 企业家 湖北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武汉市武昌民主路250号(430061) 28 工业技术经济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 长春市人民大街732号(130021) 29 经济师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太原并州南路282号(030006) 30 集团经济研究 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苏州企业集团研究会 江苏省苏州市胥江路45号(215002) 31 经营与管理 天津市企业管理学会 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路16号(300191) 32 国有资产管理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科学研究所 北京市三里河2区11号楼乙楼二层(100045) 33 经济改革与发展(改名为:宏观经济研究)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月坛北街25号(100832) 34 财经科学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市外西光华村西南财经大学(610074) 35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校内(100872) 36 邮电企业管理 人民邮电报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宛路11号邮电新闻大厦(100029) 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国际贸易问题 中国外贸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对外贸易大学(100023) 2 商业经济研究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北京复兴门内大街45号国家内贸局东楼(100801) 3 商业经济与管理 杭州商学院 杭州市教工路29号(310035) 4 价格理论与实践 国家计划委员会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院3号楼(100837) 5 国际经贸探索 广州对外贸易学院 广州市白云区大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510450) 6 国际贸易 中国外贸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北京市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100710) 7 中国物价 国家计划委员会市场与价格研究所 北京市月坛北小街2号(100837) 8 财贸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9 北京商学院学报 北京商学院 北京阜成路33号(100037) 10 价格月刊 江西省物价局 江西省南昌市二七北路317号(330006) 11 对外经贸实务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协会 武汉市武昌卓刀泉路198号(430079) 12 商业研究 黑龙江商学院 哈尔滨道里区通达街138号(150076) 13 财贸研究:安徽财贸学院学报 安徽财贸学院 安徽省蚌埠市宏业路243号(233041) 14 财金贸易 山西省经贸委 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山西省贸易大楼7层西端(030001) 15 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16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对外贸易大学 北京朝阳区惠新东街(100029) 17 商场现代化 国家国内贸易局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11号楼(100045) 18 江苏商论 江苏省贸易厅,江苏省商业经济学会 南京市中山北路101号(210009) 19 商业经济文荟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 广州市东山菜园东19号(510080) 20 国际经济合作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 北京市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100710) 21 国际商务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上海古北路620号(200335) 财政、国家财政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财政研究 中国财经学会 北京市复兴门外三里河财政部科研所(100820) 2 税务与经济 国家税务总局,长春税务学院 长春市人民大街102号(130021) 3 财经问题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省大连市黑石礁东北财经大学(116023) 4 财会研究 甘肃省财政学会 兰州市东岗西路616号(730000) 5 财贸经济 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6 财金贸易 山西省经贸委等 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山西省贸易大楼7层西端(030001) 7 湖北财政研究 湖北省财政厅调研室,湖北省财政学会 武汉市武昌洪山路省财政厅(430071) 8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学院 南昌广庐山中大道江西财经学院(330013) 9 四川财政 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财政学会 成都市南新街37号四川省财政厅内(610016) 10 财经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市国定路777号(200433) 11 税务研究 中国税务学会 北京市玄武区枣林前街68号(100053) 12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市西直门外学院路39号(100081) 13 财经科学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市外西光华村西南财经大学(610074) 14 上海财税 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九江路60号(200002) 15 税收与企业 山西省税务局,山西省地方税务局 太原市水西门大街64号(030002) 16 财经理论与实践 湖南财经学院 长沙市西河石佳冲湖南财经学院(410079) 17 财经论从 浙江财经学院 杭州市文一路西端浙江财经学院新址(310012) 18 外国经济与管理 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国定路777号(200433) 19 涉外税务 中国税务学会国际税收研究会,深圳市税务学会 广东省深圳市松园路11号(518008) 20 中国财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北京市万寿路乙27号北京187信箱(100036) 21 中国税务 国家税务总局 北京市宣武区枣林学街68号(100053) 货币/金融、银行/保险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金融理论与实践 河南省金融学会,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郑州市丰产路21号河南省人民银行(450002) 2 银行与企业 中国金融学会,中国人民银行武汉支行 武汉市武昌中南路69号(430071) 3 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8号华融大厦金融研究所(100037) 4 金融管理科学(改名为: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河南省金融管理干部学院 郑州市郑花路29号(450008) 5 国际金融 中国银行总行 北京市西交民巷17号(100818) 6 金融与经济 江西省金融学会,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 江西省南昌市铁街25号11楼(330008) 7 国际金融研究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国际金融学会 北京市区郊民巷17号(100031) 8 中国投资管理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北京市复兴路丙12号建行总行转(100810) 9 财贸经济 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0 农村金融研究 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村金融学会 北京市复兴路甲23号中国农业银行(100036) 11 财经理论与实践 湖南财经学院 长沙市西河石佳冲湖南财经学院新址(310012) 12 财金贸易 山西省经贸委等 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山西省贸易大楼7层西端(030001) 13 广东金融 广东金融学会 广州市沿江西路137号南楼4楼(510120) 14 中国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 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外小红庙南街3号(100055) 15 上海金融 上海市金融学会 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路18号银都大厦802,809(200120) 16 投资研究 中国投资学会,中国建设银行行政研究所 北京市金融大街25号中国建设银行行政研究室(100032) 17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 北京市西郊民巷22巷(100031) 18 上海保险 上海市保险学会 上海市九江路60号(200002) 19 证券市场导报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圳市深南东路5045号深圳证券交易所14楼(518010)需要人家帮你解决感情问题的话,投 知音、爱人、女友等都行,,,你自己写的感情故事/小说什么的文字的话,投 花溪、南风、女友、女报、爱人等比较好,不过,这些杂志社要的风格可能都略带小姿情调。。。青春类的一般在 漂流瓶、少女等上面比较好,,,你自己具体比照下吧。。根据自己的情况上网搜下可以知道得更详细。。祝你好运希望采纳

吉林省公务员考试:年薪20万是什么样的“低

孤儿院
天下
您好,中政教育为您解答:年薪20万元还算生活在底层?近日,有银行员工抱怨说,年薪20万生活压力依然很大,慨叹"生活在底层",在整个金融业,银行普通员工收入根本就是垫底的.这一言论甫一出炉便遭到网友炮轰,不少网友的怨气也被点燃,认为这是银行业员工在炫富,体现了行业收入差距悬殊.但也有网友表示认同,认为年薪20万元在京沪这些大城市算底层并不夸张.有专家表示,银行业收入过高的现状亟待改变.    员工炫富:年薪20万算底层    网友哭穷:年薪几万我在地狱?有媒体报道称,2011年,各家银行职工平均薪酬普遍有了较大提高,员工平均薪酬提升最大的深发展银行,其职工平均薪酬下由2010年的23.76万元提高到2011年的35.25万元,提升幅度高达48%.此外,其他银行平均员工薪酬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股份制银行员工平均薪酬几乎都达到30万以上,远远高于五大行员工20万元左右的平均年薪.然而,面对如此高薪,一家股份制银行员工抱怨,说年薪20万在北京生活压力依然很大.在整个金融业,银行普通员工收入根本就是垫底的.而且跟大行比起来工作很累,每到季末年末,更是通宵达旦地工作."如果年薪20万都算生活在底层,那我们年薪只有几万元的算生活在哪一层?算地狱吗?"有网友发出这样的感慨.网友"鱼丸粗面0508"说,年薪20万算是社会底层,那年薪10万的算是地狱一层……月薪1000的恐怕就要算是地狱十八层了!网友"牛琼Keyi"也说,我弱弱地问一句,我大学刚毕业,现在一个月1500,因为是搞工程的,一年最多工作10个月,加起来是1.5万元,我算哪层?专家:收入分配改革迫在眉睫对于银行业员工年薪20万仍然哭穷,广东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品安教授表示,在当前国内银行业收入普遍过高的现状下,这种现象并不奇怪.他表示,20万元的年收入对普通人来说是不低,但与一些银行业中层或高级管理人员来说,20万元实在是太低,据他了解,当前多数银行业管理层的年薪都不止这个数字,甚至多数在百万元以上."有些刚入职的银行业员工,比一些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教授工资还高,这正常吗?"他表示,银行员工年薪20万仍哭穷,这突出反映了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体系出了问题,各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尤其是一些垄断行业或大型国企,利用自己对国有资源的垄断,长期获得暴利,已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当前,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已迫在眉睫,这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蛋糕分配不均匀势必影响蛋糕做大." 有人赞同大城市里不出奇也有网友表示赞同,认为年薪20万元算底层并不出奇,如果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年薪20万元的确很穷酸,说生活在底层,一点也不夸张.知名评论员曹保印也表示认同,认为道理很简单:心理感受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策划人陈国庆也表示:银行应该是企业,但今天的银行受到政府的保护,欠银行的钱就是诈骗,但银行目无法纪,乱收储户的各种费用,却很难受到有效监督.更有甚者,一位银行的行长告诉我,20万元年薪的职员,在银行里基本上是搞卫生的,真正的职员年薪基本上在40万元左右,管理人员的薪水就不是这个数字了.   有人叫苦我"被代表"了有银行业内部人士站出来"喊冤",称自己的工资并没有那么高,自己"被代表"了.网友"啥都要实名"表示,年薪20万?完全胡说八道,银行底层最多不会过10万!网友"糖果betty1982"说,身边就有好几个在银行上班的,没见谁年薪20万,底层员工连10万都差了十万八千里呢!而一位自称深发展银行的员工在微博留言说,"我们的一个经理,年薪80万元.去年加上年终奖,我们支行的员工工资大约35万元".而在新浪微博进行的一项调查中,11627名受访者表示"年收入5万元以下",占62.9%.网友评论·微博评论踩 哭穷犯众怒@JaneChai_一鹤:20W是底层?敢情我一直活在地狱十九层啊.@李先权v:那么夏天在室外暴晒,冬天顶着严寒的农民工、打工者,那些老百姓算哪一层呢?@一叶小舟ABC:如果年薪20万是底层,那么一棵大白菜,一个番茄估计得一百元……@老秦爱养生:银行员工年薪20万还称在底层,请问普通老百姓又在哪一层呢?这就是社会分配不公.挺 赚这20万并不容易!@effie_汤圆:我觉得是很底层.每天早上8点就进了银行,晚上不到7~8点离不开.每季度做不完的任务,每天晚上不知道几点下班,约不到人吃饭玩乐,周末人家休息我在上班,工作日人家上班也没人约着玩……每天晚上做噩梦办错业务,白天要一丝不苟特别小心……哎.@葬1007:20万?有这么高么?我想问这是哪来的数据?你知道银行人员每天要做什么吗?20万?能拿到一半就很了不起了,全是乱说.@圆T头:就事论事,这个收入水平的确属于基础层的.@e_phone:底层有20万?可能北京有吧~但我们这里,最少折半啦~都被平均了~@布丁OO:在金融行业应该是,其他行业应该不是吧.金融行业的人偷着乐吧.

《吉林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上下囚杀
虞白
近日《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一经发出,媒体上立刻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截至到8月30日,包括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张可云、香港科技大学金融系副教授刘学文等在内的多位专家加入到这场讨论中,而对于各位专家提出的问题,林毅夫团队也给予了回应。思客认真梳理了这场争议的几个核心议题,以飨读者。林毅夫团队开出“吉林药方”8月21日,《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在吉林长春正式发布。针对“如何振兴东北经济”,经济学家林毅夫近日开出一剂药方:吉林省转型轻纺工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重工业继续发展。质疑一:东北适合轻工业发展吗?8月23日,原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撰文质疑林毅夫团队“扬长补短”的战略建议,他认为东北并不是轻工业适宜的转移目的地。他这样说道:孙建波:东北地区需要发展优势产业,而不是发展弱势产业。现在已经处于21世纪,轻纺等轻工业在我国江浙等地已经有很好的基础,这些对于东北是弱势产业,东北再发展这些产业,必然成本更高,竞争力更弱。此外,如果东北地区发展轻纺等产业成本过高的话,势必要依靠政府补贴。如果进行补贴的话,实际上也是把资源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影响优势产业的发展。在我看来,东北还是应该将优势产业做强。回应:吉林绕不过劳动力密集型轻工业发展阶段当日,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副教授、博导王勇于朋友圈对此进行回应,他提出吉林具备发展现代轻工业的禀赋优势。王勇:之所以我们提出吉林要发展劳动相对密集型的产业,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立足点是要素禀赋结构。吉林制造业所占就业比重才5%左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出口比例也非常低,大量劳动力还在农业上,但是吉林发展的思路却没有认识到这样的禀赋结构。从数据上看,过去几年,吉林的轻工业,比如从浙江大唐转移过去的辽源袜业就发展得非常好。而且,我们提出要发展的是现代轻纺工业,有“现代”二字,因此发展中并不拒绝对适宜进步技术的吸收和对高附加值的追求。同日,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吉林课题研究执行负责人付才辉也撰写文章,反驳了孙建波的观点。他提出,适龄劳动人口、农村人口比重较大,这样省情的吉林省,是绕不过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轻工业阶段的。付才辉:拥有超过一亿人口的东北地区,不同于一个区县市的情况。以重化工为主导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非常弱,为了解决就业利用劳动力资源禀赋,目前吉林省就需要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只要通过改善发展符合潜在比较优势产业的软硬基础设施,降低交易费用,就可以“使短板变长”。质疑二:只谈发展,不谈改革,很难让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提出,《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中,基本没有强调改革体制机制的问题,如果只谈发展,不谈改革和治理,是很难让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的。田国强:既然是产业政策方面的建议,那应该是在说要由政府来主导。不像个人和民企决策,提出具体产业政策,一定要小心、再小心,政府政策一旦出错,其影响是全面和长远的。所以,应该有风险意识和防火墙意识,让政府尽量减少在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同时,《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中,基本没有强调改革,体制机制的问题,如果只谈发展,不谈改革和治理,是很难让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的。与田国强的观点类似,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公司金融研究室研究员张跃文也指出,吉林经济问题源于非经济因素,需要政府通过“自我改革”为区域发展添加活力。张跃文:吉林目前最缺乏的是让关键生产要素有效结合并且发挥效益的土壤和环境,吉林经济问题源于非经济因素。政府作为积极行动的主体,在吉林经济振兴中需要发挥更主动的作用。这种作用不是要政府拿多少钱来办企业,也不是仅仅让政府出台多少政策减税降费。而是请政府加快“自我改革”,为企业和创业者松绑,为社会保障兜底,主动减政放权,裁减机构和冗员。回应:要结合产业发展,讨论制度改革的针对性举措8月29日课题组成员惠利撰写文章指出,认为报告没有论述制度改革重要性的观点,可能存在一定的误读。惠利:体制机制问题的确存在,需要不断深化改革,但指望体制机制改革,产业就会自发升级,不符合经验事实,有待商榷。至于上海财经大学田国强教授认为报告没有论述制度改革的重要性的问题,可能其存在一定的误读。事实上,我们在报告里专列一章来说明“助推五大产业集群谱系壮大的五大推手”,从企业培育、招商引资、投融资与产业引导基金、要素聚集与双创、宣传推广与跨区域合作五个方面来促进企业培育和产业发展,就是为了给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我们主张结合具体的产业发展来讨论对应的制度改革的针对性举措。质疑三:防止技术人员流失比“扬长补短”更关键8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张可云发表长文,提出东北如果不先解决人才流失的问题,优化经济结构就是空谈。张可云:吉林所在的东北地区而言,经济结构并不是振兴的关键症结。最值得注意的萧条病病症是技术人员的大量外流。这种技术人员的流失导致老工业基地大出血。大出血不止,优化经济结构就是空谈。由此可见,防止人口特别是技术人员流失比经济结构“扬长补短”更为关键。回应:吉林想要留住人才,就需要促进产业发展课题组成员惠利指出,一个地区不适合生存发展和人才“想留不能留”是有区别的,吉林想要留住人才,就需要采取大量措施促进产业发展,让人们看得到在当地寻求职业发展的机会。惠利:劳动力大规模背井离乡地单向流动,主要是因为在本地没有足够好足够多的产业可以吸纳这些劳动力。而现有的产业不能提供一定的“就业安全度”,因此又出现了为大多数人所诟病的“一编难求”、挤破头皮考公务员等现象。另一方面,健康的产业体系未形成,看看那些人口净流入地区(如重庆、杭州、武汉等城市),并不是没有体制机制问题,而是采取了大量措施促进产业发展,使得人们看得到在当地寻求职业发展的机会。质疑四:新结构经济学并不适合分析东北发展的短板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张可云在长文中表示,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的方法并不适用于区域发展。张可云:林教授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的增长甄别与因势利导不适合分析地区发展的短板。原因在于,这一分析方法强调的主要是微观企业层面与区域内禀赋的分析,而确定区域发展方向是一个战略分析,这种分析需要在超越区域本身的地理界限的大范围区域空间尺度展开。合理的区域发展战略设计虽然重视区域内部要素禀赋,但外部机遇的把握比内部禀赋分析重要得多。回应:林毅夫首发声——理论不用来指导实践,就永远不会被验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回应这一问题,他认为理论从实践中来,也要到实践中去,只有反复实践和认识,才能使社会科学的知识真能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标。林毅夫:现有的经济学理论尚在幼年时期,大多总结于发达国家的经验,而发达国家的条件和发展中、转型中国家大多不同,因此套用发达国家的主流理论,难免有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遗憾。但是,一个理论如果不用来指导实践,就永远不会被验证,难于不断完善。所以,为了达到“知成一体”的目标,我强调理论从实践来,也要到实践中去。在实践过程中,如果其结果不能论证,就要根据新的认识,来完善认知,并以新知来指导下一步的实践。只有这样的反复实践和认识,才能使社会科学的知识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标,就像要学会游泳,就只能到游泳池、河里、湖里、海里去学,不能纸上谈兵。质疑五: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和中国有何不同?香港科技大学会计系教授李系:现在的发达国家过去不也是发展中国家吗?绝大部分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和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情形有什么不同?而且我们很多经济研究方法不也来自西方吧?回应:“有效的市场”与“有为的政府”要有机结合对此,林毅夫回应道,新结构经济学提倡的是“有效的市场”与“有为的政府”两者的有机结合。林毅夫: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是都在追赶,不同的地方是美国在建国后开始追赶英国时,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已经是英国的70%,而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追赶美国时,其人均GDP只有美国的5%。我不赞成直接套用发达国家的经验,因为经验的适用性和理论一样,决定于其前提条件是否相似。新结构经济学提倡的是“有效的市场”与“有为的政府”两者的有机结合,而不是只强调“有为的政府”而已,遗憾的是许多人在谈新结构经济学时只提到“有为的政府”,然后其他人就认为新结构经济学只主张“有为的政府”并以需要市场的作用,来评论甚至批判新结构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