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慕大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座落在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美丽的三灶岛上,是吉林大学珠海校区的主体办学单位。校园背靠峰峦叠翠的观音山,面对烟波浩淼的南海,紧邻珠海机场。校园占地339公顷,由著名的澳大利亚PTW公司按澳洲滨海建筑风格整体规划设计,已竣工并交付使用的建筑面积340,000平方米,已完成基本建设和教学基础投资9亿元人民币。学院是根据教育部教发[2003]8号文件《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由吉林大学申请,广东省教育厅审核,经教育部批准,吉林大学与珠海市华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在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合作建立的独立学院,是拥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本科教育层次的独立办学实体。学院目前设有涵盖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六大学科门类的艺术设计、动画、汉语言文学、广告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英语、日语、朝鲜语(韩国语)、应用化学、制药工程(生物制药)、药物制剂、建筑学等28个专业。学院的主要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以人才培养为主。人才培养包括: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海外教育和国际合作教育。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8,200人,2007年计划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收全日制本科新生3,600人。到2010年,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办学规模将达到18,000人。学院的办学理念是服务性,适应性,导向性。服务性——学院积极为区域和地方经济建设第一线服务,立足广东、面向华南、服务全国,在学院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合作、服务、双赢的互助办学关系,体现互助办学的核心是服务。适应性——学院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稳定要求,设置相应的学科专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导向性——在鼓励学院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的同时,注重以学生就业教育为导向,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率。学院的发展定位是多学科、应用性、教学型、开放式、有特色,突出教学型。多学科——设置学科专业的基本原则:既不能办成综合性,也不能办成单科性,而是办成多科性学院,既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又发挥吉林大学学科优势,积极稳妥地逐步发展。应用性——主要设置应用性专业,加强应用性课程建设,训练学生的应用技能。教学型——到2010年的办学前7年,把学院的主要目标、领导的主要心思、教师的主要精力、经费的主要投入放在本科教学上,同时也引导、鼓励和支持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提升自身的办学品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开放式——每个专业都能够与国内大型企业、行业协会合作办学,与境外知名高等学校、高等教育机构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有特色——找准学科专业设置与区域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效契合点,经过一个时期的建设、积累、沉淀和提高,逐渐形成学科专业建设特色和自身办学特色。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优秀的思想品格、良好的人文修养、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的专业技能,强烈的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具体目标可以概括为“第一线、应用性、高素质、技能型、零距离”。第一线——主要为国家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应用性——按需设置应用性专业,加强建设应用性课程,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高素质——在学科基础理论、专业基本知识和人文素养方面接近国家重点大学普通本科教育的质量标准;技能型——在专业技能培养和动手能力训练方面超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技术标准;零距离——尽力使学生缩短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过渡期,到工作岗位上手快,很快能独立工作,经过短期专门培训后便可一步到位。师资与管理队伍。为实现上述办学理念、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学院以吉林大学本部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依托,以本部教育资源为主,引进海外智力资源为辅,组建了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梯次有序、经验丰富、稳定的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专任教师中,36%以上具有高级技术职务,7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管理干部中,由吉林大学配备了一批在教育教学、行政事务、党务工作等方面经验丰富的管理骨干,保证了吉林大学严谨治学的优良办学传统和“求实创新 励志图强”的优良校风在学院的传承与发展。硬件条件。为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在加强队伍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教学硬件条件建设。目前,学院投入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4亿元人民币, UGS、摩托罗拉、联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向学校捐赠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3亿多元人民币,40多个大型阶梯教室、60多个中小型教室配备了现今国内最为先进的视频系统、网络教学系统等多媒体设备,可满足12000名学生同时上课需要;图书馆藏书61万余册,中外文报刊2,336种,电子资源数量可观,与吉林大学本部各大图书馆数据库实行数据链接,全面实现了图书管理现代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科学研究。在以人才培养为主的前提下,学院重视发挥教师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咨询服务作用,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学院的学科专业地位,服务经济建设。学院教师正承担的国家“863项目”、“985”项目、省部级科技进步基金项目、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22项,企业横向技术攻关项目5项。这些科学研究项目对相关学科建设与发展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合作办学。学院坚持开放式办学,加强学生实习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现已与美国UGS公司、澳门中国大酒店、澳门美术馆、港中旅(珠海)海洋温泉有限公司、中国珠海海外旅游有限公司、珠海市梅溪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天沐集团、清远连州爱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啤酒(珠海)有限公司、科龙公司、珠海南方软件园、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清华科技园(珠海)、工大集团珠海新经济资源开发港、珠海南方软件产品测试中心、欧比特(珠海)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创维模具(深圳)有限公司、广东威尔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国人通信公司、珠海珠光汽车公司、广东仪强科技有限公司等近60家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实行优势互补,共同培养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国际交流。学院依靠其良好的办学声誉,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目前已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分校、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美国荷晶学院、美国宾州州立洛克海芬大学、美国北密歇根大学、美国内华达州社区学院、加拿大卡普顿大学、英国格鲁斯特大学、瑞士酒店协会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瑞典耶夫勒大学、澳大利亚精英教育学院、澳门科技大学等国(境)外高校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选派本科在校学生赴国外学习和深造(攻读双学士学位、硕士学位),邀请国外大学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授课,为学生的成长进步和教师的对外学术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创新者和探索者,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同领域的众多学术大师、社会名流纷纷来校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专题报告。2006年秋季学期以来,38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来校讲学时种植的红木棉已蔚然成林。学生在感受浓郁校园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并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先后数十次组队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科技、文化、体育及其它专业类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连续三次参加全国无动力高台飞行大赛,共获得19项大奖,居全国高校参赛获奖之首;在广东首届大学生动漫设计和摄影比赛中,获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三项;在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赛区北京赛区及上海赛区决赛中获优胜奖,列全国非重点高校第二名;在广东省首届嵌入式软件创新大赛中获得优胜奖,……等等。众多的学生社团组织也积极开展以“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为主题的自我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锻炼适应社会能力,引领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后勤社会化。学院实行管后勤不办后勤、管办分离、由社会办后勤的工作模式,依法向社会公开招标引进优质后勤服务单位,学生食堂、百货超市、家电维修、美容美发、书店、邮局、银行等服务网点使师生员工足不出校园即可享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服务。学院加强对引进服务单位的监督、检查、指导,有效地保证了后勤服务工作优质、高效运行。今后若干年,学院在进一步加大基本建设力度,创新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完成规模扩张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将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社会服务方向全面进步。在人才培养上,除现有本科层次人才培养外,学院将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海外教育和更大范围的国际合作办学。自2007年秋季起,吉林大学在珠海校区设立的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将正式启动。未来五年,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教育、海外教育学生达到2,000人规模。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上,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以及激励机制,动员全校教职员工围绕国家、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和地方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高等教育服务,为国家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树立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优质教育品牌。2005年1月,教育部组织近百个专家组对全国249所独立学院中的238所进行了教育教学、办学条件、招生情况专项检查,在对学院进行检查时,专家们对学院的整体办学情况给予一致性高度评价,认为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实事求是;办学体制、运行机制符合教育部规定要求且有所创新;学院工作求真务实,发展势头良好,堪为独立学院规范化办学典型。目前,全院师生员工团结一致,意气风发,为实现学院2006-2010年“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把学院建成特色突出的多科性独立学院,使学院整体学科水平和部分优势特色专业进入全国重点大学独立学院前列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