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介绍

才士也夫
惩戒者
《教育研究与实践》是一份教师教育教学的指导刊物和新课程改革的研究刊物,本刊立足于教育课程改革,以服务基础教育改革为宗旨,以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重点,旨在通过本专业刊物为教育一线的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为教科研者提供交流成果的平台,充分发挥刊物媒介作用,连结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结合学习的理论和实践中的体会,谈谈你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

行者
舜有膻行
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但目前仍未取得根本的突破。学生负担过重,学习被动,缺乏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现象仍广泛存在。据调查,目前影响素质教育推进的有社会历史、就业压力、传统体制、队伍素质、办学条件、课程设置等因素。除课程设置外,其他均非短期内所能解决。所以就条件比较而言,当前基础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应该是课程改革。2001年出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推进课程改革的内容有九个方面。我认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应当是改革课程结构、教学过程和课程评价。  一、关于改革课程结构。“纲要”出台后,进入课改实验的中小学基本上限于按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开设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和选修课整体上没有得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建构主义告诉我们: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必须有学习者积极主动的活动。学习者完成建构还受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结构性经验背景”的影响,所以应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情境性,即强调在真实的社会和劳动技术环境中去加深体验。同时,建构主义还主张学习应在合作中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具有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结合社会、生活、生产实际进行综合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特征。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我认为应大力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并把握以下原则:1.突出研究性学习,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学习。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为了学得更好。研究性学习最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特征,所以应放在突出的位置。但是如果研究性学习仅仅是从理论到理论,便很难达到建构主义所要求的产生真实而深刻的体验的效果。所以应当把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结合起来进行。2.教学内容以任务型为主。应在社会和生活、生产实践中寻找适合的课题作为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去观察、调查或亲自操作,获得必须的素材。然后师生共同对素材通过理论的逻辑的分析处理从而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必然引导学生主动去手脑并用地学习探究,从而加深知识理解和拓展知识面,掌握学习、研究方法,培养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3.教学过程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体现师生、学生之间的充分合作。从资料的搜集、资源利用到探究步骤和方法都必须由师生共同探讨设计。教师不仅起组织引导作用,而且是参与者。4.为活动课提供课时保证。  关于选修课。目前少数重点学校在数理学科、艺术体育方面为少数学生提供了特长培训的机会,而多数学校包括重点校的多数学生却是千人一面地接受统一的课程。按照多元智能理论,无论哪个阶段的学生都具有不同类型的智能组合和特长。而开设选修课,正是用不同的课程结构去适应具有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1.对不同年龄段的所有学生都应分类开设选修课,而不只是针对少数学生。2.学校应提供丰富的选修课菜单。3.进一步精简国家统一规定的学科课程内容并降低难度,以腾出课时开设选修课。  二、关于改革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按建构主义的观点,现在的课堂教学明显存在学生被动接受,师生交流不畅,缺乏合作,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等问题;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参与的体验以及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的综合体验严重不足。按多元智能理论,现在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统一要求,缺乏个性发展的空间。为此,课堂教学改革应体现以下原则:1.情境性。应利用图表、资料、卡片、实验设备、实物以及现代教育技术或师生的人物活动等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必要时让学生深入现场,直接操作,加深体验,以激发学生的情绪和思维,使其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2.平等互动。建构主义强调的学生主动学习,绝不只看学生是否在教师的指挥下活动,而是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是否主动积极地进行体验和建构。因此,要求教师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观,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走到学生中去,发挥组织引导、调控点拨的作用;不仅允许学生说话,而且提倡师生平等对话,积极互动;不仅体现师生共识,而且体现差异,甚至对立和交锋;不仅学生受到教师的影响而改变,而且教师及教学过程也在学生的影响下改变。课堂教学目标和程序可以预设,但必须根据课堂活动的实际随时调整。3.交流合作。课堂应促进学生之间在学习上合作,整个教学过程要体现师生和生生之间畅通的信息交流。4.三维目标。由于学习过程不仅受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而且还受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所以课堂教学目标应是多元的。可以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堂教学过程应围绕三个维度开展,以利于学生进行综合的体验,促进建构的进行。5.个性化。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课堂教学应针对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关于改革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改革是推动课程改革最有力的杠杆。这里仅就如何通过课程评价改革推动课程结构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谈谈看法。目前课改推进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学校缺乏动力。而评价(包括考试)恰恰最能有力推动学校进行课程改革。评价和考试改革的取向,应促进学校进一步“精选双基”,从而减少统一学科教学的课时,腾出时间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和选修课;应促使学校在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中重视发展个性,自主学习、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以及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应促使学校重视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协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就学校的常规管理评价而言,1.要建立目标体系,对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和选修课在数量上提出明确的要求并纳入考核。2.要建立标准体系,对于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选修课以及课堂教学从资源的开发利用到过程的实施和产生的结果均有明确的评价标准。3.要建立经费保障和奖惩机制。为开设综合实验活动课、选修课和改革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和结果的奖惩提供经费保障。4.要建立展示平台。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选修课的典型课展示、观摩以及艺术节、科技活动月、学科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和课堂教学比赛等活动,让课程改革的过程和结果充分展示出来。  就考试改革而言,目前最关键的是改革高考。虽然早已明确了“三个有助于”的高考改革方向,但到具体的方案设置上仍争论不休。我的看法是,1.严肃会考,简化高考。会考应真正精选双基、降低要求,以统一为学生提供一个各学科全面发展,经过努力绝大多数都能达到的标准。会考应严密组织,确保结果可信。会考分应以适当的比例记入高考总分,以防止中小学在课程安排上偏科。在会考基础上,高考应分类要求,对多数学生总体而言应降低学科“双基”要求,而对个性特长、实践应用创新能力应加强考核。2.分类设科,分类组织。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属于不同的智能类型,所以文理分科的设置应坚持。对语言智能或数理逻辑智能突出的学生实行全国少数重点大学和其他大学的重点专业联考,科目设置可采用“3+小综合+1”模式。因为这是针对极少数学生设置的考试,所以要求既相对全面又体现特长。其他本科大学由各省统考,内容深度比前一类降低,科目按“3+1”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减少统考的科目并降低难度,让学校平时更注重会考和活动课、选修课。3.特殊录取,对于有特殊成果和才能的学生,大学有权力不经高考(但要会考成绩)直接录取。4.扩大面试,为了鼓励培养实践应用能力,根据大学的专业要求应扩大面试,面试的内容应是实际应用方面的,并且允许学生自由发挥。最后,高考录取应以综合素质测评为重要内容。综合素质测评应依赖于成长记录档案,而该档案应对学生参加活动课、选修课的数量提出明确要求。课程评价和高考改革如果能按这样的方式进行,相信能有力地推动中小学课程改革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试卷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试题及答案, 请网友速传!

过也
使目不明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考试试卷特别提醒:全卷共10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校本研究的基本含义 答:校本研究是指把教学研究的立足点放在学校,以解决学校在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主要目的一种研究活动,并注意吸收校内外的其他力量。这样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校本研究。更进一步说,“校本研究”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核心研究力量,理论工作者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开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研究制度。2.新课程中的教学观的基本内涵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没有师生的积极参与,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的基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自身得到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建构的过程。 案例的基本结构 答:案例的结构包括: (1)主题与背景。主题可以是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每个案例都应有鲜明的主题,它通常应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或者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典型事例,要富有时代意义,体现改革精神;应是对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和背景(例如,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等)的客观描述。 (2)情境描述。它应是环绕主题,剪裁情节,引人入胜。是案例的构成主体;撰写时要注意几点:描写要真实具体,有细节,不能从“预设目的”直接跳到“结果”;写作者要正视自己可能对描述对象存在的偏见,既要反映真情实感,又不能陷于感情宣泄;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案例,反映纵向的变化或横向的比较。 (3)问题讨论。写作者或研究者根据案例情境中隐含的问题或困境提问,以使读者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进而提出基于自己观点的解决方法。 (4)诠释与研究。这是案例的评析部分,是案例写作者或研究者从理性的角度对之进行总结和反思,也可以提出建议供读者借鉴或参考。应从多角度解读,回归到教学基本层面。4.学生发展的内涵 答:学生发展的内涵是指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这里的发展既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也包括过程方法方面的发展,既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包括形成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求知与开发智力无疑是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但不是惟一任务。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对于哪些因素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化进程,虽然没有定论,但是,良好的知能结构、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反思,成为优秀教师成长的关键要素。 良好的专业功底和 合理的 智能结构,一般是“底部宽厚(即有广博的文化功底)、中部坚挺(即有雄厚的专业功底和优良的从事任教基本功)、顶部开放(即具有良好的开放的观念意向和学会学习、不断获知的本领)”。 而一位新教师的成长,不仅需要自身的专业功底,而且有需要有一个合适的专业引领。有一个专业人士进行恰当的引领,更能加速新教师成长的步伐。 反思与交流的习惯、能力和机会,强调有优良的反思能力,尤其是,对自己做学生时期的体验的反思,对自己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经验及教训的总结与反思等。同时,强调与其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和适当机会,包括对自己在学生时期所受教育的良好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国内的相关研究也表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是反思教学。因为: 1.反思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反思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探究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3.反思教学中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教育行动研究法,也就是一种教师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的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研究。 4.反思教学也是教师的专业学习与全面发展的过程。 反思教学不及只是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教师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教师能够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可以逐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其中,支撑教师不断对教学反思的,是基于“关怀”的伦理观、社会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教学观等三种基本观念。2.如何理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简要阐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主要方法。 答: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般是指,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其核心在于教学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在这里,所谓“最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通常是指教学的实际效果至少不低于同类的一般水平。当前倡导的“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实际上在于倡导教学要有价值、有效果、有效率、有魅力。 在这里,有价值是回答了教学是否做了值得去做的事情,而教学的价值体现在是否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要;有效果回答了教学是否做对了应该做的事情,教学的效果体现在达成了学习者所要实现的目标;有效率回答了教学是否做到了尽可能的好,教学的效率体现在学习者用最少的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达成最佳的效果(至少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能有所增值,效果更佳);有魅力回答了教学是否有长久深远的感染力、穿透力与亲和力,教学的魅力体现在实际的教学能吸引学习者继续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主要方法:改善课堂提问体系,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师生的交流和互动,诱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原动力。强化师生积极互动的层次与 参与的质量,提高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和情感、意志、人格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活动时间,减少无效、低效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科思维的层次和水平。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全面提高。3.简要阐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答:1、 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 体现课程的均衡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和的现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果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提倡选修课。 3、 课程内容改革: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打好基础,注重学习的过程、方法和探究。 4、 学习方式的变化: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 评价功能的变化: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摆正教学与考试的关系,不能以考试来代替评价。 6、 三级课程管理:改变过去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4.如何理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点? 答: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像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对于这些知识我把它们改成学生课外学习研究材料,让学生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这些知识资料并通过书面形式打印出来供全班同学阅读。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阅读下面的案例,回答有关的问题: 有人搞了个别开生面的测试——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请被测试者回答这是什么。结果,当问到机关干部时,他们一个个面面相觑,都用求救的眼光看着在场的领导。领导沉默许久,说道:“没经过研究,我怎么能随便回答你的问题呢?”当问到大学中文系学生时,他们哄堂大笑,拒绝回答这个只有傻瓜才回答的问题。当问到初中学生时,一位尖子学生举手回答:“是零。”,一位差生喊道:“是英文字母O”,他却遭到了班主任的批评。最后,当问到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时,他们异常活跃地回答:“句号”、“月亮”、“烧饼”、“乒乓球”、“老师生气时的眼睛”、“我家门上的猫眼”……事后,老人给这次测试起了个题目:“人的想象力是怎样丧失的? (1)读完之后,简单描述你的所想、所感。 (2)这样的结果与我们的教、学方式有关吗?若有,是什么?并请思考这份材料对你的教学方式改变的启示是什么。2.下面的案例是一位初中教师的日记: 作为一个初中数学教师,我在十多年的教学过程中 一直兢兢业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认认真真地教好书,学生在统考中能取得好分数是我的自豪;课本给什么,我们教什么,自己并没有很强烈的创新意识。虽然“岁岁年年人不同”,但却“年年岁岁花相似”。 但是,课改来了,它以锐不可当之势席卷了中国教育界;大浪淘沙,我们别无选择。逃避、应付、穿新鞋走老路,似乎都无法应对。一卷五颜六色的新书攥在手上,很多从未谋面的新角色出现在眼前,有别于从前的任何教材的的呈现方式写在字里行间……。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编写组的报告似乎是“洗脑”的开始,也许两天的讲座所起的最大作用在于激活了很多人对“课改”两个字的思考;教研员或严肃或嬉笑地又具体化了许多的要求,愿听也好不愿听也好反正由不得你。正是夏末秋初,新一轮学生活跃在我们的“七年级”课堂上,摸着脚底的石头试着水深水浅小心翼翼地过河,逐渐注意到了自己的角色定位,慢慢地体会新课程的理念,细细地琢磨每一节课的切入点、呈现方式、情景设置,时不时发几句牢骚同时又甜蜜蜜地享受处心积虑地诱导下的学生们悄然发生的变化。我们也许没有意识到,我们已投身于中国教育的一场巨大的变革当中,我们一不留神成了可贵的“先行者”。 新课程刚刚实施不到两个月,实验区第一次研讨会在贵阳召开,作为贵阳地区代表,我带着自己稚嫩的一节课《从不同方向看》参加了会议,这节课后来进入了教育部北师大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正式出版推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光盘系列,获得光盘制作评比三等奖。在这次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实验区的老师们谈得更多的是教学中的困惑和对课本编写者的意见和建议,但我相信所有与会者都获益匪浅;2002年4月,我又有幸参加了在青岛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课改实验研讨会,这一次的规模、深度和收获确非第一次可比,教师在逐渐成熟,课改在逐渐深化,好多新的思维成果、漂亮的课、成功的做法展现在大家的面前;专家们的报告又一次给大家“洗脑”,从理论上又“升华”了一次;我的一篇粗浅的论文《课改成功的几个重要因素——经历与探索》在这次会议上获得了一等奖。在我看来,青岛会议较之贵阳会议,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标志着这套新教材已经拥有了一大批理解了课改的理念并积极投身于这项事业的日趋成熟的教师队伍——而这,对于中国教育正经历着的巨大变革来说,是多么可贵又是多么必须呀! 带着这些或耳濡目染的或潜心记录的东西,平凡的教学工作多了一个心眼,多了几分思考,多了一些目的性,也知道点滴总结自己的教学所得,记录学生的精彩表现(他们的确经常带给我许多惊喜)。就这样《意料之外——一堂没有完成计划的课》诞生了,这完全是某天一节真实的课堂实录,是我的学生们的精彩演绎,这篇文章让我在全市和全国的评比中都拿了一等奖,谢谢我的学生们。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逐渐地摸索到一些经验,在实践中锻炼自己,虽然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无论结局如何,我们都积累起一笔可贵的财富。课改给了我们一个平台,用以施展自己的才能;课改是一个契机,当挑战来临时,机遇也随之而来,重要的是迎接挑战的勇气和行动;我们不能墨守陈规,我们需要时时更新自己,这样,当挑战来临时,也就不那么被动了。 透过这个案例,你能获得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哪些信息?就此简要阐述你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的认识。

中国的基础教育为什么需要综合实践活动

再接再厉
猎天下
2004年1月4日,CCTV-2对话节目播出了耶鲁大学校长莱文博士和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教授的对话。主持人对两位校长提出了许多问题,两所世界著名大学的校长的回答,足能引起每一位中小学教师的思考。他们的回答究竟说明了什么问题? 1.每一个学生在进了大学之后,您认为最重要的三大任务究竟是什么? 莱文校长:①Question everything;②Study hard;③Think for yourself 许智宏校长:①做学问;②学会做人;③发展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2.如果对两个大四的学生进行选择和面试,您作为校长最想对他们提的三个问题是: 莱文校长:①你说过去你创办了杂志,什么杂志?②在学习中你觉得受益最大的是什么?③什么东西让你兴奋,能帮你成为老板? 许智宏校长:①你认为课程重要还是实践重要?②中国的教育体制使你失去了什么?③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师? 两位校长的回答都非常精彩,其中有一个令人深思的共同理解,那就是:教育需要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必须关注学生的实践学习。 五年来,仍然有许多人对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理解,说什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中考、高考无关,在这门课程上花时间不划算”,“综合实践活动不能帮助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国外引进的一门课程”等等。其实,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充分的依据,但最根本的有十大理由。 (一)时代拒绝“书呆子” 我国的基础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培养了一大批会考试的学生,很多中小学过于注重考虑把他们送入高一级学校或者送入大学。面对复杂的信息化社会、开放的时代、全球化浪潮,以及竞争激烈的生存环境,仅仅会考试,缺乏充分的问题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难以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我们对4所共400名大学毕业生中未就业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近几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中有25-30%的毕业生未能就业,其原因如下表:表1.1.大学毕业生未就业的原因 类别及比例认为主要是由于 重点大学% 一般大学%肄业 3 8学业考试成绩较差 18 27人际交往障碍或能力不足 2 8性别歧视 19 40缺乏实践经验 69 81没有发表任何文章 67 89依赖家长、教师安排 64 78不了解社会和职业 61 72这些大学毕业生为什么难以就业?可能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缺失有关。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缺失,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识局限,显然是与信息化时代、全球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时代的要求格格不入的,仅仅会考试的“书呆子”一走出学校,就会被社会所抛弃,一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这是教育的悲剧! 中小学教育不能仅仅把眼睛盯在眼前,要多一些对每个学生的一生负责的教育责任和教育行为方式,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完善课程结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赋予学生完整的发展机会。 (二) “处事”胜于“解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德洛尔报告”,即《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面对时代的挑战,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务必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和工作、学会生存”,并把这“四个学会”称为“基础教育的四大支柱”。 获得知识,善于解题,不是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品质;发展学生合群、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自主发展的愿望和能力,引导他们分享人类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并形成良好的为人处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越来越成为这个多元化时代对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 创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实践教育。 (三)实践出真知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诚教授说,在我国大学优秀毕业生中,90%以上都是在大学期间参与实践学习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较多的学生,在重点大学中,这一比例更高。世界著名大学,比如哈福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每年在中国录取的高中学生中,100%都是在普通高中阶段经常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且实践能力特别强的学生,这些学生绝对不是中国各地普通高中考试成绩最高的学生。 对学生而言,教育中传递的知识大多属于“公共知识”,惟有学生个人的体验、理解、感悟、思想才是他们的“个人知识”。“个人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质量与结构,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成功。 “个人知识”从何而来?从实践中来,从反思中来。在学校教育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渠道过于依赖教师的教授和书本知识的学习,缺乏自主思考、动手操作、实践学习,这是当前基础教育需要解决的人才培养方式问题。 (四)全人教育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活动,知识获取也不是教育的全部任务和职责,即使是知识,它也不仅仅是个科学的问题,而是与学生的命运、幸福有关的问题。教育指向的是一个整体的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学生的认知领域发展、情感领域的发展、动作技能领域的发展和人际技能领域的发展需要,是教育必须关注的。 学生是一个有待全面发展的活生生的人,不是一个知识的容器,正如古罗马教育家普罗塔克所说:“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面对多元化社会的需要,仅仅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仅仅把知识传授看作是教育的全部,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了。全面发展的人,需要全面发展的教育,需要处理好“正式教育(formal ecation)”和“非正式教 育(informal ecation)”的关系。对每个学生的发展而言,书本知识的学习、积累甚至训练是不可或缺的,同样,生活经验的积累、感悟与升华也是不可或缺的。 (五)生活是个大课堂 教育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已经成为一条教育的公理,同时,也是我国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因为生活时时有教育,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处处有教育,生活具有丰富教育的资源。 现实的基础教育必须关注现实生活的变迁。基础教育既是个体生活的需要,又是社会生活的需要。面对复杂的社会背景,基础教育应体现其对社会生活的简化、净化和平衡功能,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将中小学生融入现实的社会生活背景之中,体现教育的生活意义、生命意义。 教育本身不仅仅是一种生活,而且是儿童的生长与发展过程,是一种建构理想生活的活动,因而,基础教育不仅应使儿童体验到生活的乐趣,而且应关注儿童在基础教育中的生活方式,并从发展的角度建构儿童的生活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教育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仅仅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与训练,极端地强调认知性学习,忽视生活学习和实践学习这一重要的方式。单一的书本知识教育教学的方式,剥夺了学生在开放的社会背景、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发展的教育机会,导致高分低能、低分低能、缺乏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生动活泼、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远离生活的教育弊端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六)“学校不是鸟笼子” 开放的时代呼唤开放的教育!《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中小学“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中小学教育的建议。 多少年来,中小学过于封闭,学生的成长经历被局限在学校的围墙之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封闭的学校教育活动,导致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缺乏充分的整体认识和理解。在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已经呈现出多元化、全方位的特征,学校教育尤其应该具有开放的教育观念和开放的教育视野,超越学校空间对学生成长的局限性。 (七)经验就是财富 200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大作文题是“诚信”。江苏省教研室语文教育研究专家通过对考生的作文试卷分析发现,普通高中毕业生在作文中所列举的例子表明,他们的经验普遍存在着低幼化、虚假性等特点。生活经验、社会体验的缺乏,导致考生对“诚信”这一与社会现实联系十分紧密的作文话题,在作文中无话可说,说不到点子上,缺乏基本的理解和深度。据分析,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缺乏起码的社会生活经验,以及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真实的社会生活经验、社会体验的缺乏,成为我国中小学生发展中的普遍问题。 对每个人的成长而言,经验就是人生的财富,是发展中的过程性资源,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条件性资源。经验是认识的基础,是理解的条件,是观念表达的背景。对学生生长必须的人生智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与确立来说永远仅仅是一种“材料”,而不能成为一种“养料”。从公共知识到个人知识的转化过程,需要经验的参与,需要经验的改造过程,需要各种“实践学习”的过程。学生的“个人知识”不仅来源于对“公共知识”的转化,还来源于个人经验的升华。对学生的生长而言,如果我们把“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的过程称为“外在输血过程”的话,那么,学生个人经验的升华为“个人知识”的过程则是“自我造血过程”。丰富学生经验,积累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对人身甚至对文化的经验与感悟,成为我国中小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必须解决的难题。 (八)课堂教学不是主渠道 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多方面的,而课堂教学不是惟一产生作用的重要因素。OECD所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的数据分析表明,在参加PISA测验的OECD国家中,对于学生的阅读、写作成绩中,学校教学对学生成绩差异的解释率平均为36%。在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等北欧国家,学校教育行为对于学生成绩差异的解释率只有10%甚至更低。德国、奥地利、比利时等国家,学校对学生成绩差异的解释率约为60%。我国教育部“新课程学习质量评价项目组”通过应用模拟PISA测验建立的学生学习质量数据分析系统检测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等方面的学习成绩上,学校课堂教学的解释率为40%。 由此看来,多年来人们信奉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的所谓教学规律,值得质疑,需要重新阐释“课堂”、“课堂教学”的内涵,重新思考学生发展的途径和学习方式等问题。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反对单一的接受性教学,主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实质是对封闭的课堂教学、单一的接受性学习的超越。学习方式,是指反映的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方式。 (九)世界教育之势 开设活动课程、实践课程,并不是新课程的独创,而是面对时代发展和人类学习方式的变革的共同举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挪威、法国等国和我国台湾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都注重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但这种课程在各国和地区的课程标准中的称谓各不相同: 1.美国 在美国各州的课程标准中,没有统一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但各州都设计了具体的、不同类型的综合实践性活动的课程。主要有: ①自然与社会研究(studi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即STS)。通过调查研究和问题研讨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获得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的社会实践能力。②设计学习(project or design learning,简称PDL)。这种课程是一种应用性学习的课程,与课题的研究性学习相比较,设计学习更强调学生的自主设计和实践操作,如综合艺术设计、应用设计、产品设计、活动设计等等,强调对学生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解决。③社会参与性学习(social participating learning)。社会参与性学习的重点在于参与社会生活领域,接触社会现实,注重开展各种社会参与性的活动,如社区服务(包括参与养老院活动、社会公益性活动等)、社会调查、考察与访问(包括访问政府首脑或地方政府官员等)。社会参与性学习往往体现不同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方式和发展状况,它反映在不同学区的课程方案之中。[1] 2.英国、法国 英国国家课程标准关于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与美国各州中设计的综合实践类课程有相似之处,主要集中在社会研究(social studies)和设计学习(project or design learning)等方面。英国中小学的社会研究围绕公民的形成(becoming informed citizenship),以及突出的政治、精神、道德、社会或文化问题来设计实践和探究的主题。[2]设计学习则主要包括综合艺术设计、信息与交流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等。法国课程标准中设计了一类“综合学习”的课程,其基本规范表现在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综合学习需要跨两门或两门以上学习领域,要求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二是综合学习的活动方式应是多样的,涉及接受、探究、应用等基本学习活动方式。 3.日本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中小学课程中一直有一类课程:“特别活动”,它包括校传统活动、学生活动和班级指导活动三个方面。由于“特别活动”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发展的社会性需要。日本文部省在1998年12月和1999年3月颁布的《学习指导纲要》中增设了“综合学习时间”。“综合学习时间”的增设,使日本中小学课程结构由“必修学科”、“道德”、“特别活动”的三个板块变成了由“必修学科”、“道德”、“特别活动”和“综合学习时间”构成的四个板块。[3]“综合学习时间”重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致力于培养学生主动开展问题解决式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态度,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要求采取“综合体验性学习”和“课题研究性学习”等不同方式。[4] 4.我国台湾省 我国台湾省于1994年颁布了新的《国民小学课程标准》和《国民中学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中学设计了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课程标准中称为“综合活动”,它主要包括家政与生活科技活动、乡土艺术活动、辅导活动课程、团体活动等。[5] 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省所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在活动领域方面体现了“综合”的特征。但“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意味着任何一项活动都面面俱到,“综合性”是相对的。国外和台湾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的领域大致包括: 1.主题探究或课题研究 主体探究是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为中心,遵循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规范和步骤,展开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研究学习与设计学习具有内在的联系,学生通过对有关问题的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策略,如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课题研究学习,学生一般都要提出解决有关环境保护的对策。主题探究所涉及的问题领域包括: ⑴自然现象或问题的研究。自然探究领域十分广泛,主要涉及与人的存在环境相关的自然事物或现象的问题的研究,该活动领域的核心是人的现实生活的自然环境。日本宫城教育大学附属中学在1998年4月开始实施“课题研究学习”,规定设计“现实生活的环境”、“国际理解教育”、“信息”、“健康”四个领域,其中“现实生活的环境”是“课题研究学习”的主要领域。[6]表1.2国外中小学生的自然探究领域及问题自然探究领域 问 题 举 例粮食资源 粮食生产、农业、耕地保护人口与生存 地区或国家或世界人口增长、移民、承载能力、建筑空气质量与大气 酸雨、汽车尾气与空气污染、CO2、臭氧层衰竭、地球变暖水资源 废水处理、河口或港湾、水供应与分配、地下水污染战争技术 神经错乱性毒气、核发展、核武器威胁土地使用 水土流失、开垦、城市发展、森林砍伐、盐碱化能源短缺 合成燃料、太阳能、化石燃料有害物资 废物垃圾处理、有毒物品及其预防植物 城市植被与绿化、植物多样性遗传与保护动物 野生动物保护、动物特征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 传染和非传染疾病、噪声与健康、饮食与营养、锻炼、精神健康⑵社会研究。社会问题研究是各国中小学课题研究学习的基本内容,它涉及社会或社区的历史变迁、社区文化(如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的考察与探讨)、社会的经济问题(如证券与股票、产业结构研究等)、社会政治(如美国各州的社会研究课大多设有“美国政府”、“美国民族”等课题研究学习的内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探究、个人、群体与制度的探究等领域。[7]社会研究领域是围绕社会现实生活来展开的,这些活动领域与具有社会责任感、有见识的公民的形成直接相关。国外中小学生的社会研究领域可如下表(表1.3.)所示:表1.3 国外中小学生的社会研究领域社会探究领域 问 题 举 例历史探讨 社区和乡土历史 社区或故乡的地理变迁、历史考察民族和国家历史 国家与民族的形成(我的祖国)、重大历史事件研究经济探讨 产业 社区产业结构、新兴产业设计与开发、旅游业、生物农业、产业的竞争力、IT产业市场 证券与股票、电子商务、市场开发策略职业 性别与职业、职业的适应性、职业设计与选择政 治 探 讨 政府 政府结构调整、军事策略、国际关系民主制度 儿童利益、妇女问题、少数民族、新闻传媒与批评、法律、什么人能当总统、选举与生活决策 历史上的决策反思、战争问题文化 探讨 民族 文化 饮食文化研究、黑人音乐与经济、黑人音乐与政治、今天的印第安人文化、信仰、古代建筑、现代建筑艺术、文化遗产遗址研究文化交流 外国文化问题、理解外国(国际理解)社会危机探讨 政治危机 政治家丑闻、种族歧视、避免战争、地球村经济危机 经济萧条、失业问题、股市星期五生存危机 毒品问题、环境保护、AIDS预防、堕胎、校园暴力2.社会实践学习 社会实践学习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参与性,即,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参与到整个社会生活之中,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中去。其途径主要有社会服务活动、社会考察活动、社区公益活动等。 ⑴社会服务活动。我国台湾中小学的社会服务活动设计得较为齐全,包括社区服务、学校服务、老人服务、育幼服务、交通服务、生活纠察服务、环保服务、爱盲服务(即助残服务)等,而且有年活动时间标准。[8]美国大多数中小学也有类似的服务性活动课程,宾夕法利亚州南米德尔顿学区(the South Middleton School District)规定了学区各中小学一系列的学校服务、社区服务的活动,并纳入课程规划日历实施。[9] ⑵社会考察活动。社会考察具有社会调查的功能,一些国家的课程标准把社会考察活动作为“综合性体验学习”,通过考察,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如就社区或地方历史演进、环境保护问题、校园暴力问题的现状及政策进行调查研究性的考察、从了解政府对社会或社区发展的战略等。社会考察活动有专题考察,也有综合考察。日本中学综合学习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了中小学应开展“综合体验性学习”。 ⑶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有两种方式:学校组织学生群体活动、学生个人活动,如台湾课程改革中要求中学生参加各种“义工”(即义务工作)活动、学生个人随时进行敬老活动,并规定学生每学期参加义务工作的次数。美国中小学的社会公益活动一般由学区制定基本标准,由学校组织实施,如养老院公益活动、为非洲灾民募捐活动等等,以便培养学生的同情心、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3.生活学习 生活学习一直是国外中小学课程设计的基本领域之一。生活学习是与学生生活能力、适应能力相关联的实践性学习。国外中小学课程设计与实施中,生活学习的领域已报包括以下诸方面: ⑴生活技能的训练活动。美国学校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高中,都设计了程度不同的生活技能的实践活动。小学中低年级的生活学习中就有食品制作、缝纫、简单手工等活动,5-9年级学生(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的生活学习设计家政管理等领域的内容,如家庭理财、家庭投资、家庭生活文化设计等活动,以及生活环境适应活动,如野外生存。 ⑵生活科技与创造活动。为了增进学生在科技社会中生活调适、价值判断、问题解决和创造思考的基本能力,以及勤劳、合作、爱群和服务的积极态度,国外中小学开设了生活中的科技运用、设计与创造活动。如服装设计、居室装饰设计、生活建筑设计等活动内容。此类活动并非完全是技艺性的,其中包含着复杂的价值观问题,需要学生在设计与创造中进行价值判断。 (十)课程改革的公共议题 随着我国新课程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步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公共议题或中心话题,研究与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问题和实施问题,已经成为新课程的热点。大家普遍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的亮点,也是新课程的难点。下面一组数字值得我们思考: 1.全国各地几乎每天都有综合实践活动全国性、省级、地区和校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讨会。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2001年以来,连续组织了五届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研讨会,与会代表十分踊跃。 2.全国各地建立起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题网站148个;其中,“新思考·综合实践活动网”、“都乐网”、“嘉兴综合实践活动网”等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站每周的点击率超过30万人次;网络检索发现,各类网站中建立的“综合实践群组”超过600多个。 3.全国有18个省市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委员会”学术研究组织。 4.《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全球教育展望》《教育发展研究》等中文教育核心期刊以及各级教育刊物十分重视发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论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论文无以计数;全国出版了《综合实践活动》专刊杂志3份。 5.全国有超过100个地市将初中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纳入中考和普通高中招生指标予以全面考核。 6.普通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著名大学录取我国普通高中学生的人数由2000年不足100人,到2005年增长到2000多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和公共议题。经国务院同意,《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指南》被列为《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之一,予以实施。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非性命也
大管家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仙人指路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马塘小学曹爱东一、研究背景(一)根植于学校理念文化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智慧育人”和办学思路“智慧引领,科研兴师,科学育人,和谐发展”,并围绕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提出办学目标“构建和谐校园,造就科研型教师,培育智慧型学生”;办学特色“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校训“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重新整合了校风“教学相长,和谐共生”、教风“用智慧点燃智慧”和学风“博学、敏思、综艺”。优秀的学校文化理念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马小师生的实践行为,引领学校不断前行。(二)起步于课题研究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校从科研型教师研究转向智慧型教师研究。在“十五”期间,学校开展了市级课题《智慧型教师及其培养研究》,通过培养智慧型教师,打造一支科研能力强、业务能力精湛的教师队伍。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又开展了省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研究》,将研究的思路集中在课堂中,通过提升教师的课堂实践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由于有了这两个课题的研究为基础,我校在实施智慧化教育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由教师的智慧研究,走向课堂的智慧研究。前几年,我们围绕智慧课堂在多学科之间的整合课、双师型课堂、校本课程开发以及综合实践课开设等方面做了一些积极而有效地探索,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如何开展教育研究

藏其身也
毒草莓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泥越教学论文谈新教师如何开展教学研究  一位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教师,面临的第一项工作任务就是: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但如何才能教学生学呢?特别是如何才能教学生学得好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研究了。所以,教师的第二个任务就是:教学研究。那么,教师尤其是新走上岗位的教师,应该如何开展教学研究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和教研实践,谈谈几点看法,供老师们参考。  一、认识教学研究的性质和意义1.教学研究的性质。教学研究,顾名思义就是对教学工作的研究。我们认为,教学研究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科学。作为“工作”,它本身就是一项实践,有很强的实践性;作为“科学”,它除了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外,还必须以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以及教学管理学、教育统计学等教育基础理论作指导,有很强的理论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就是它最本质的属性。2.教学研究的意义。首先,教学研究是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的需要。教学研究不应只是教研人员和教育专家的专利,我们一线教师也应该而且能够开展教学研究。时代越来越需要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曾指出:“在今天,从教师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看,教师与研究人员的职责趋向一致。”这意味着教学需要具有科研素质的学者型教师,这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经历充分说明,要探索教学规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必须转变3.  4.2.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年第10期总第210期目录

黑短寿
出塞计
关于对小学劳技课实践性的再思考 姜春燕;(2)开展区域活动的几个误区及应对策略 张美娟;(3)浅谈二级管理体制下高职院校行政秘书的素质要求 夏玲雅;(6-7)浅谈农村中职校学生非正式群体及班主任辅导策略 刘菊美;叶青;(7-8)建模思想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潘海林;(9-10)提升警察出庭应诉技巧若干问题研究——兼论公安院校模拟法庭教学的改革和创 马啸晨;(10-11)虚拟现实艺术的艺术形态 吴成炎;(12-13)浅析高校公益社团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长三角地区首个减防灾社团为例 唐胜楠;(13-14)探究估算法在单级分压偏置电路分析计算中的运用 刘忠良;(15)浅谈基因工程中获取目的基因的几种方法 于丽丽;(16)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的实践探索——以湘菜产业特色专业群为例 谢军;周豫湘;(17-18)大专院校教师课堂有效教学探析 昝彪;(19-20)天津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知识现状及对策研究 崔树胜;(21)浅谈VI设计在新疆民族企业中的运用 古丽努尔·伊克然;(2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为主题汽车专业教学探讨 黄卫雄;(23)任务型教学法在对韩汉语口语教学上的研究与实践 冯铮;(24-25)高职英语教学中有效衔接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的思考 马淑俊;(26)基于新视野下的会计专业有效教学分析 邱建平;(27)中德双元制学徒职业素养教育对策研究 王小伟;(28)中职课堂“正能量”新模式的构建——以服装材料教学为例 沈悦;(29)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谢雅真;(30)高校转型期低碳化创新性开放实验室的构建 刘畅荣;(31-32)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 赵旭;(33)以理论学习型社团“国情学社”为依托开展承德城市精神传承发展研究的成果与 康丽滢;刘永生;(34)让数学课堂离儿童经验再近一些 薛仕扣;(35)浅谈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取得实效 陈红亚;(36)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三大策略 陈敏;(37)指导小学生写数学日记的尝试 段社玲;(38)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感培养 黄龙;(39)试析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素养的培养 黄素霞;(40)新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林淑芳;(41)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刘银梅;(42)积极探究 自主发展——《异分母分数加法》教学实践与反思 马劲;(43)浅析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引入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和实施对策 滕云飞;(44)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小学生数学学习情感培养策略运用之探析 田宏;(45)先学后教 给课堂减负 王顺清;(46)让数学课堂充盈文化蕴味 吴彩凤;(47)巧用插图 优化数学课堂——谈高年级数学课本插图的有效使用 吴明卿;(48)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吴秀婷;(49)试论数学游戏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袁继跃;(50)变“静”为“动” 让数学思维更开阔——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转化思 张华荣;(51)以有效提问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张金珠;(52)巧让“错题”生成“精彩”——谈小学数学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 张莉;(53)浅谈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赵桂英;(54)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钟义锦;(55)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探究 周丹菊;(56)从“数学的问题”走向“数学地思维”——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为例 周洪;(57)让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完美融合 周淑清;(58)追寻生活化的数学课堂 周瑶菁;(59)让良好的阅读习惯伴随学生数学学习 朱丽莉;(60)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现代信息技术下和美课堂教学技艺的研究 邹艳丽;(61)关注重点语段 领悟表达真谛 杨均;(62-6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读的艺术水平 林育华;(63-64)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新思考 陈慧敏;(65)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分析 顾欣;(66)吟诵古诗三百首 唇齿留香自然来——浅议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策略 黄圣德;(67)浅谈对小学语文开展童话创新教学的思考 蓝龙姣;(68)浅议如何突破小学生语文学习消极情感 马莉;(69)巧用小组合作,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马雪艳;(70)基于传统文化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潘叶煌;(71)浅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钱国强;(72)试分析小学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 秦荣国;(73)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的培养 唐蜜;(74)让学生徜徉在美的意境中——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审美策略 王宝双;(75)巧妙质疑,让深层主题放异彩 王海叶;吕新锋;(76)浅谈小学语文口语情景交际教学 徐敏;(77)探析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的整合教学 张慧琴;(78)积极评价,让课堂学习更有深度 张金花;(79)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的途径 周汝霞;(80)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 张志琳;(81)“问”出语文课堂的精彩 周海燕;(82)浅谈自然拼读法在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应用与思考 周林汐;(83)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郭秋玲;(84)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何小燕;(85)英语课堂教学中建构主义灵活运用 周静;(86)快乐学习 自由交流——小学英语和谐教学理念实施之谈 代琼;(87)培养小学生英语语篇整体阅读能力之尝试 陆佳佳;(88)对Story time板块教学的思考 闵敏;(89)“蘑菇城”里乐趣多——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汪艳丽;(90)将词汇融入语境 谱写更醉人的英语课堂 吴昕哲;(91)浅议律动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灵活运用 陈银银;(92)如何构建小学体育的高效课堂 汪宏海;(93)体育文化:“我锻炼”微课程实施的助推器 颜小琴;(94)浅谈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体育理论学习中的作用 周围;(95)浅论家长社会经济地位对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影响 孙琳;(96)巧设妙引 打造理趣课堂 惠花;(97-98)小学生态体验的教学实践研究 沈丽娟;(98-99)小学新教师培训需求与方式的调查与思考——以厦门市湖里区2014年入伍小学新 王维;(100-101)刚柔有度,严慈有心——浅谈如何树立良好的班主任形象 邓海兰;(102)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培养 李琳;(103)

如何开展教学研究

故群于人
消息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泥越教学论文谈新教师如何开展教学研究  一位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教师,面临的第一项工作任务就是: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但如何才能教学生学呢?特别是如何才能教学生学得好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研究了。所以,教师的第二个任务就是:教学研究。那么,教师尤其是新走上岗位的教师,应该如何开展教学研究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和教研实践,谈谈几点看法,供老师们参考。  一、认识教学研究的性质和意义1.教学研究的性质。教学研究,顾名思义就是对教学工作的研究。我们认为,教学研究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科学。作为“工作”,它本身就是一项实践,有很强的实践性;作为“科学”,它除了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外,还必须以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以及教学管理学、教育统计学等教育基础理论作指导,有很强的理论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就是它最本质的属性。2.教学研究的意义。首先,教学研究是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的需要。教学研究不应只是教研人员和教育专家的专利,我们一线教师也应该而且能够开展教学研究。时代越来越需要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曾指出:“在今天,从教师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看,教师与研究人员的职责趋向一致。”这意味着教学需要具有科研素质的学者型教师,这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经历充分说明,要探索教学规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必须转变3.  4.2.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是哪年提出的?

埃迪森
柳如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   本报讯(记者 李建平)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近日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它的颁布与实施,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推进素质教育产生重要、积极的作用。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宏观指导和统筹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部组织制定了《纲要》,明确提出本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并对课程改革有关方面提出具体政策性意见。 《纲要》历经4年多的反复酝酿、讨论,在对世界各国课程改革趋势和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对我国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集中了众多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经验。这一指导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集中体现了本次课程改革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根本指导思想,并将这一思想渗透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科目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政策中。 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一个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整个课程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因此,教育部要求,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好《纲要》,深刻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本次课程改革在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体系而努力。 《中国教育报》2001年7月27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