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常用的英语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

反殉而天
彩云飞
可以的 教育学统考一般是没有指定参考书的,你可以参考一下以下几本: 教育学回原理: 《教育学答基础》 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主编 《教育学》 王道俊王汉澜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外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 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奇、刘汝德 北师大出版社出版 《教育心理学》 吴庆麟 《教育心理学》 冯中良、武新春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育心理学》 华东师大出版社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裴娣娜 白皮的,安徽教育出版社 《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 叶澜 上海教育出版社 《教育研究方法》 袁振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 辅导书籍: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复习指南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习题精编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详解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均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教育专著有哪些?

可谓至极
拖绅
不知道你说的具体的是哪类的。基 础 篇(30部) 1, 《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1980年版 2, 《学记评注》, 高时良编撰,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3, 《陶行知教育名篇》, 方明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爱弥儿》, (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 《大教学论》, (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 《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 (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 《教育漫话》, (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8, 《民主主义与教学》, (美)杜威著,王承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 《给教师的建议》,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 《和教师的谈话》, (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 《中国教育史》(修订本), 孙培青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4, 《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5, 《儿童发展》, (美)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6, 《教育社会学》, 吴康宁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7, 《德育新论》, 鲁洁、王逢贤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8, 《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 (美)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著 柯森主译,钟启泉审校,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9, 《有效教学方法》, (美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0,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美)杨雷迪斯•D•高尔著,许庆豫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1,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坎贝尔等著,王成全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22, 《终身教育引论》, (法)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年版 23,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4, 《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5,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 《国际教育新理念》,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27, 《素质教育学习纲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三联书店200年版 28,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师范司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9,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0, 《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拓 展 篇(50部) 31, 《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 华东师大、浙江大学教育系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2, 《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 华东师大、浙江大学教育系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3, 《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 任仲印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4, 《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 王承绪、赵祥麟编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5, 《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修订版), 陈学恂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6,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7,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论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8, 《中国教育家评传》(精选本), 沈灌群、毛礼锐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9, 《外国教育家评传》(精选本), 赵祥麟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0, 《爱满天下——陶行知文学传记》, 周毅、向明,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1,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 (俄)塔尔塔科夫斯基著,唐其慈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42, 《人的现代化》, (美)英格尔斯著,殷陆君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3, 《自我实现的人》, (美)马斯洛著,徐金声等译, 三联书店1986年版 44, 《宽容》, (美)房龙著,迮卫、靳翠微译, 三联书店1985年版 45, 《赏识你的学生》, 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46, 《伟大的笨蛋:中外名人的差生生涯》, 彭歌、陈敬著, 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 47, 《顺生论》, 张中行,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8, 《教师人文读本》, 张民生、于漪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49, 《教育哲学通论》, 黄济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0, 《中国的智慧》, 韦政通, 岳麓书社2003年版 51, 《西方的智慧》, (英)伯兰特•罗素著,马家驹、贺霖译,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52, 《教育的奇迹》, 朱永新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3, 《发现母亲》, 王东华,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4, 《窗边的小豆豆》, (日)黑柳彻子著,, 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 55, 《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 李洪涛,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6, 《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 刘军宁主编, 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 57, 《教育的未来》, 温世仁著, 三联书店2001年版 58, 《朱兰质量手册》, (美)朱兰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9, 《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 (美)拉里•博西迪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60,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美)奥格•曼狄诺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61, 《更新教育观念报告集》,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2,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叶澜,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3, 《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 朱小蔓,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64,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肖川, 岳麓书社出版2002年版 65, 《教师的情感与智慧》, 《教师博览》编辑部,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6, 《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 徐光兴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7,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皮亚杰著, 傅统先译, 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68, 《早期教育与天才》, (日)木村久一著,王传璧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9, 《教育过程》, (美)布鲁纳著, 邵瑞珍译, 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70, 《教育的经济价值》, (美)舒尔茨著,曹延亭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71, 《人的教育》, (德)福禄倍尔著,孙祖复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2, 《再论教育目的》, (英)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73, 《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 (瑞士)裴斯泰洛齐著,夏之莲等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4, 《学校无分数三部曲》, (苏)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75, 《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 (美)戴尔•H•申克著,韦小满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6, 《领导学:理论与实践》, (美)彼得;诺思豪斯著,吴荣先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7, 《科学家论教育》, 周川选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8, 《成功智力》, (美)R.J.斯腾伯格著,吴国宏、钱文译, 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79, 《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 (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0, 《第五项修炼》, (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 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实 践 篇(20部)81, 《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 高万祥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2, 《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 窦桂梅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3,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于漪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4, 《帕夫雷什中学》,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85, 《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著, 漓江出版社1995年版86, 《爱心与教育》, 李镇西, 四川少儿出版社1998年版87, 《向孩子学习》, 孙云晓主编, 晨光出版社1998年版88, 《向瑞吉欧学习什么》, 屠美如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89, 《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 毛蓓蕾,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90, 《教育诗》, (苏)马卡连柯著, 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91,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 (苏)巴班斯基著,吴文侃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92, 《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 (美)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9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理科教师手册》, 左雅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94,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95, 《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 (美)布鲁克菲尔德、普瑞斯基尔著,罗静、褚保堂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96, 《案例教学指南》 , 郑金洲,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97,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 李吉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98, 《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 陈向明,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99, 《青浦教育实验》, 顾泠沅,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00,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钟启泉等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基本特征

彼至人者
客形
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及3332623263特征 (一)实证方法 实证方法作为自然科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其基本规范就是“用经验材料证明或证伪理论假说”。这些经验材料既可来自研究者的现实观察或实验活动(直接经验),也可来自记录了前人观察或实验结果的历史文献(间接经验);这些经验材料在形式上可以是量化的也可以是非量化的,但都必须是可检验的。 实证方法包括教育测量法、定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内容分析法。 教育测量法是指根据某种规则或尺度,以数量化的形式描述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的某种属性。其中,包含着测量的三个要素:事物及其属性;数字或符号;法则。教育测量法的基本特点是根据一定法则,以测验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从而获得数量化的结果,并通过进一步分析获得相关结论。它可以把抽象、概括的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反映个体发展水平、教育发展状况的方便工具,并提供可靠的数据。 定量观察法是按照事先设计的一套明晰而严密的“计量系统”实施的观察,它也被称为系统化的、结构性的、标准化的观察。这套系统包括:明确的观察对象、有严密逻辑性的观察项目系统、确定的观察程序和记录单位,还有物化的观察记录工具。它的长处是能系统地、高效地获得大量真实的、确定的观察资料,容易进行观察记录,而且观察结果便于系统地定量处理和对比分析。它的短处是对观察设计人员和观察者的理论和技术要求较高,同时观察过程比较呆板,缺乏灵活性。 问卷调查法是研究者用严格设计的统一问卷,通过书面语言与被调查者进行交流,来收集研究对象关于教育问题的信息和资料的方法。它有如下特点:1.调查工具标准化;2.调查过程标准化;3.调查结果标准化;4.研究效率高。 教育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假设,有计划地控制教育活动中的某些因素,以引起其他因素朝着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的方向转变,然后检验假设,并由此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综合性研究活动。它的基本特点是:1.教育实验要揭示教育现象或教育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2.教育实验对因果关系的预先设想以假说形式表现出来,实验过程围绕假说展开操纵、控制等一系列干预活动,经观察、分析,最后检验假说。内容分析法是对教育文献的内容作客观而系统的量化分析,并加以描述,从而对相关的教育现象作出事实判断的研究方法。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的文献资料可以是:1.以文字记录的资料,报纸、期刊、教材等内容往往是专业研究者的研究对象。2.以声音记录的资料,包括:上课录音、学生谈话录音、竞选会现场的录音,与某个年段的教材配套的录音磁带。3.以影像记录的资料,包括:教学录像、电影、电视、幻灯片、图片。 内容分析法具有明显、客观、系统、量化等四个基本特点。1.明显的内容;2.客观的事实;3.系统的记录;4.量化的结果。 (二)质性方法 作为与实证研究相对的定性研究,有着独特的研究传统和研究假设,为定性研究所采用的质性方法,有着它的定义。陈向明先生给质的研究方法下了一个定义:“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性研究包括访谈调查法、定性观察法、叙事研究法。 访谈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进行交谈,以口头问答的形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态度和教育现象的一种调查方法。它有以下特点:1.调查过程灵活深入。2.获取信息完整真实。3.适用范围更为广泛。访谈调查法的主要局限有:1.样本小、费用多、时间长、效率较低。2.标准化程度较低,难以统计。3.调查过程容易产生偏差。4.访谈调查不能体现匿名的特点,不能完全消除受访者的心理顾虑,这往往会影响受访者所提供信息的客观性。 定性观察法是研究者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对被观察的人或事所作的开放性观察。它有以下几种特点:1.可以了解到更为真实的信息。2.可以获得更为完整的资料。3.可以进行多次观察。定性观察法也有局限:1.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影响。2.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不够高。 叙事研究法就是以叙述故事的方式来描述人们的经验、行为和生活方式,通过所叙述的故事来探究经验、行为的意义,及其蕴含的思想和哲理。在教育研究领域,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描述和分析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来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工作、事件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理念,从中发现教育问题,探究教育思想,揭示教育活动特点。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教育叙事研究具有:1.以质性研究方法为工具。2.以教育中的故事为对象。3.教育实践者成为研究主体。4.形成认识时采用归纳的方式。但也有局限性:1.外来研究者征得研究对象的配合相当耗时。2.不易了解到局内人的真正想法。3.研究者很容易受到叙事者故事的影响而偏离研究目的。4.叙事研究受到研究者个人倾向的影响。5.叙事研究对研究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系统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论的运用体现在研究主体身上,主要表现为系统思维。它的关键特点体现在运用系统科学原理考察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性质,并据此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性方法——既包括实证方法,也包括质性方法,以达到研究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及相关因素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研究,着重探讨研究对象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系统方法论及系统思维的特点:1.与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相比,系统思维具有清晰性和开放性。2.与自然科学的还原主义分析思维相比,系统思维强调系统的整体性。3.与以往任何一种研究范式相比,系统方法论提供了新的思维原则、模式、路线及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范例。 (四)复杂思维方法 复杂思维直面世界或事物本来具有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变化的生动丰富性。它考察事物及其运动变化的思维方式,是以非线性思维、关系思维、过程思维、情境思维为特征的。教育系统的复杂性体现在:1.教育活动组成因素的多样性和可变性。2.教育活动结构与功能、系统与部分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3.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性和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 (五)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依靠教育专家、学者的帮助,在教育实践中展开科学研究,并以研究的成果指导自身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的基本特点:1.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教师即研究者,课程即实验,课堂即实验室。2.强调参与、合做与交流。3.强调实践反思。 (六)文献法 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它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文献检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献检索是由文献贮存和文献检索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检索系统。狭义的文献检索则指根据检索课题,利用一定的检索工具把所需要的文献及其线索查出的过程。文献法有利于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现状,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科研成果,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有利于为教育科研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研究效益;有利于拓展研究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关于教育研究方法

小小不言
备用品
答案是D。我参考的《教育研究方法》课本。1、以科学的假设为前提。 实验法与其他观察法、调查法等显著的区别是,实验法要求在实验开始前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科学假设。实验假设是实验者在长期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对实验因素与教育效果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的产生,都是经过由科学的假说到实验和实践的验证才确立起来的。 教育实验是针对教育中存在的某种问题,提出有科学根据的设想和假说,然后付诸实验的检验,从而得出结论,接受或拒绝假设。例如,研究型学习与发展学生能力有什么关系,班队活动与班级集体的凝聚力有什么关系?师生关系对学生人格发展有哪些影响?某种教学方法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等,都可以提出不同的理论假设,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2、实验过程被施行严格的积极主动的控制 与观察法、调查法在自然状态下,消极等待研究现象的出现不同的是,实验法是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人为设置某种情境,积极主动地促使某些现象、性质特征的出现,进而揭示事物、现象发生的原因。 在教育实验中,自变量即实验因素,因变量即实验效果,是依赖于其他变量而变化的变量,是实验因素等变量作用下的反应,是实验的结果。如在教学方法改革的实验中,教学方法即自变量(实验因素),教学质量是因变量(实验结果),实验控制即控制除实验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如年龄、人数、智力、学习成绩、教师水平、教材、学生努力程度、教学时间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控制是实验法的本质特征和精髓,没有控制,也就称不上是实验。 3、探求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教育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求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因为实验过程中一切无关因素都已受到严格控制,而作用于因变量的只有实验因素。因此,这一结果是必然的,研究者可确定实验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如“小学美术深入尝试教学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实验因素是深入尝试教学法,因变量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对“尝试教学法”作出操作性定义后,分别在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中各选2个班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验,实验班学生每个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创作前进行深入尝试,而对照班学生在创作前不进行深入尝试,在严格控制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一学期下来,实验班学生的作品与对照班学生的作品相比,在运笔用墨和画面内容以及创造想象上更丰富,在画面构成上更饱满,在个性特征上更鲜明,而且整个画面都洋溢着活泼、朝气、童趣。由此揭示了深入尝试教学法与创新精神培养的因果关系。 要得出两类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共变关系。自变量和因变量向同一方向变化。如上例中,进行美术课的尝试教学法后,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提高了。说明两类变量间有共变关系。 (2)时间顺序。先有自变量的变化,才有因变量的变化。上例中,不能先有创新能力的提高,再进行尝试教学法。 (3)控制无关变量。上例中,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其他因素,如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原有基础、师资水平、学生学习态度等都是需控制的无关变量。 4、具有可重复性 所谓可重复性是指在同样实验条件下,可以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获得同样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本身就是经过长期艰苦反复的实验获得的。一旦某一因果关系确定后,可以肯定它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因此,如果在相同的实验情境下,施加同样的实验因素,控制好无关因素的干扰,按同样的方法加以操作,应该能够获得基本相同的结论。教育实验的可重复性,使得实验结果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推广价值。

第四节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特点

王曰
宫子
教育研究方法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7626132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一)实证方法 实证方法作为自然科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其基本规范就是“用经验材料证明或证伪理论假说”。这些经验材料既可来自研究者的现实观察或实验活动(直接经验),也可来自记录了前人观察或实验结果的历史文献(间接经验);这些经验材料在形式上可以是量化的也可以是非量化的,但都必须是可检验的。 实证方法包括教育测量法、定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内容分析法。 教育测量法是指根据某种规则或尺度,以数量化的形式描述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的某种属性。其中,包含着测量的三个要素:事物及其属性;数字或符号;法则。教育测量法的基本特点是根据一定法则,以测验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从而获得数量化的结果,并通过进一步分析获得相关结论。它可以把抽象、概括的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反映个体发展水平、教育发展状况的方便工具,并提供可靠的数据。 定量观察法是按照事先设计的一套明晰而严密的“计量系统”实施的观察,它也被称为系统化的、结构性的、标准化的观察。这套系统包括:明确的观察对象、有严密逻辑性的观察项目系统、确定的观察程序和记录单位,还有物化的观察记录工具。它的长处是能系统地、高效地获得大量真实的、确定的观察资料,容易进行观察记录,而且观察结果便于系统地定量处理和对比分析。它的短处是对观察设计人员和观察者的理论和技术要求较高,同时观察过程比较呆板,缺乏灵活性。 问卷调查法是研究者用严格设计的统一问卷,通过书面语言与被调查者进行交流,来收集研究对象关于教育问题的信息和资料的方法。它有如下特点:1.调查工具标准化;2.调查过程标准化;3.调查结果标准化;4.研究效率高。 教育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假设,有计划地控制教育活动中的某些因素,以引起其他因素朝着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的方向转变,然后检验假设,并由此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综合性研究活动。它的基本特点是:1.教育实验要揭示教育现象或教育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2.教育实验对因果关系的预先设想以假说形式表现出来,实验过程围绕假说展开操纵、控制等一系列干预活动,经观察、分析,最后检验假说。内容分析法是对教育文献的内容作客观而系统的量化分析,并加以描述,从而对相关的教育现象作出事实判断的研究方法。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的文献资料可以是:1.以文字记录的资料,报纸、期刊、教材等内容往往是专业研究者的研究对象。2.以声音记录的资料,包括:上课录音、学生谈话录音、竞选会现场的录音,与某个年段的教材配套的录音磁带。3.以影像记录的资料,包括:教学录像、电影、电视、幻灯片、图片。 内容分析法具有明显、客观、系统、量化等四个基本特点。1.明显的内容;2.客观的事实;3.系统的记录;4.量化的结果。 (二)质性方法 作为与实证研究相对的定性研究,有着独特的研究传统和研究假设,为定性研究所采用的质性方法,有着它的定义。陈向明先生给质的研究方法下了一个定义:“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性研究包括访谈调查法、定性观察法、叙事研究法。 访谈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进行交谈,以口头问答的形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态度和教育现象的一种调查方法。它有以下特点:1.调查过程灵活深入。2.获取信息完整真实。3.适用范围更为广泛。访谈调查法的主要局限有:1.样本小、费用多、时间长、效率较低。2.标准化程度较低,难以统计。3.调查过程容易产生偏差。4.访谈调查不能体现匿名的特点,不能完全消除受访者的心理顾虑,这往往会影响受访者所提供信息的客观性。 定性观察法是研究者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对被观察的人或事所作的开放性观察。它有以下几种特点:1.可以了解到更为真实的信息。2.可以获得更为完整的资料。3.可以进行多次观察。定性观察法也有局限:1.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影响。2.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不够高。 叙事研究法就是以叙述故事的方式来描述人们的经验、行为和生活方式,通过所叙述的故事来探究经验、行为的意义,及其蕴含的思想和哲理。在教育研究领域,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描述和分析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来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工作、事件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理念,从中发现教育问题,探究教育思想,揭示教育活动特点。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教育叙事研究具有:1.以质性研究方法为工具。2.以教育中的故事为对象。3.教育实践者成为研究主体。4.形成认识时采用归纳的方式。但也有局限性:1.外来研究者征得研究对象的配合相当耗时。2.不易了解到局内人的真正想法。3.研究者很容易受到叙事者故事的影响而偏离研究目的。4.叙事研究受到研究者个人倾向的影响。5.叙事研究对研究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系统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论的运用体现在研究主体身上,主要表现为系统思维。它的关键特点体现在运用系统科学原理考察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性质,并据此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性方法——既包括实证方法,也包括质性方法,以达到研究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及相关因素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研究,着重探讨研究对象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系统方法论及系统思维的特点:1.与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相比,系统思维具有清晰性和开放性。2.与自然科学的还原主义分析思维相比,系统思维强调系统的整体性。3.与以往任何一种研究范式相比,系统方法论提供了新的思维原则、模式、路线及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范例。 (四)复杂思维方法 复杂思维直面世界或事物本来具有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变化的生动丰富性。它考察事物及其运动变化的思维方式,是以非线性思维、关系思维、过程思维、情境思维为特征的。教育系统的复杂性体现在:1.教育活动组成因素的多样性和可变性。2.教育活动结构与功能、系统与部分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3.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性和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 (五)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依靠教育专家、学者的帮助,在教育实践中展开科学研究,并以研究的成果指导自身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的基本特点:1.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教师即研究者,课程即实验,课堂即实验室。2.强调参与、合做与交流。3.强调实践反思。 (六)文献法 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它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文献检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献检索是由文献贮存和文献检索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检索系统。狭义的文献检索则指根据检索课题,利用一定的检索工具把所需要的文献及其线索查出的过程。文献法有利于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现状,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科研成果,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有利于为教育科研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研究效益;有利于拓展研究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对教育研究方法这门课有什么看法

所常无穷
今未珠曰
《教育研究方法》这门课在本学期只有十次课,每次课是2个学时,另外有4个学时是撰写开题报告,实际上只有八次课而已,我认为课时是有些短,因而使这门课程的教学显得仓促了,学生需要在短时间把握较多内容,学习起来有些困难。这门课程分为九个专题进行讲授,从第一专题教育科研方法绪论、第二专题研究规划、第三专题查阅文献、第四专题文献综述、第五专题定量研究方法、第六专题定性研究方法、第七专题开题报告撰写、第八专题撰写开题报告到第九专题毕业论文的撰写。鉴于课时限制,老师进行重点教学,同时也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比如将第四章选择抽样、第五章实验研究、第六章调查研究作为第五专题定量研究方法的内容,将第八章个案研究、第九章行动研究作为第六专题定性研究方法的内容。在讲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老师突出教育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首先让我们初步了解教育研究方法概述,然后才讲授研究规划的内容,而选定研究规划的基本程序:一是发现研究课题;二是分析相关课题的研究背景;三是明确课题目标;四是确定研究方法;五是制定研究计划;六是撰写课题论证报告。老师根据后面的教学内容——查阅文献、文献综述、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的撰写,首先讲述研究规划的教材内容符合我们的学习特点,具有科学性。而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对于我们本科师范生来说至关重要,开题报告的撰写有选题依据及意义、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手段、参考文献目录、文献综述等几方面内容。学习《教育研究方法》,从短期目标来看具有实用意义,为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的撰写作好理论和初步的实践准备;从师范生今后从事教师岗位来说,学习教育研究方法,准确掌握相关教育科研和理论,逐渐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掌握一定的科研程序、方法与技能,形成主动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科研意识和科学素养,具备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等方面也具有长远的实际意义。

什么是课题研究基础

彼故知之
公心
课题研究基础指的是在某项课题上,前期做的工作或3366306431者具备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研究结果、研究人员、课题经费预算、硬件条件等。①研究结果指的是在该课题上曾经做过的类似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发表的文章、专利等。②研究人员是指从事研究该课题的试验人员,试验人员从事该课题研究时间越长,说明研究越深入,人员稳定,研究延续性好。从人员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上也能说明一定问题。③课题经费指的是能够在这项课题上的开销,包括开销的明细,能够说明对该课题有足够的经费支持。④硬件条件指的是研究该课题所需要用到的设备、设施等,能够说明具备课题研究的硬件能力。课题研究基础和条件保障包括以下内容:1.学术简历:课题负责人的主要学术简历、学术兼职,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积累和贡献等。2.研究基础: 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及社会评价等。3.承担项目:负责人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情况,包括项目名称、资助机构、资助金额、结项情况、研究起止时间等。4.与已承担项目或博士论文的关系:凡以各级各类项目或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的课题,须阐明已承担项目或学位论文(报告)与本课题的联系和区别。5.条件保障: 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等科研条件。扩展资料: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包括:准确表述研究问题和分解研究问题、将研究问题转换成假设、确定采用研究方法、安排研究计划及人员分工、课题研究的组织和协调等。(一)分解课题研究目标,抓准研究切入点。1.确定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方向或研究主题、总体目标。研究目标可分平行目标、层次目标和综合目标等。2.选定研究切入点:一是从基础性的、容易的、关键性的问题中选定;二是从已经成功的经验中去寻找;三是从学校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去寻找;四是从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去寻找;五是从教育科学理论中去寻找。(二)明确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1.理清研究思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正向分析、逆向分析和化归分析等方法,理清和形成研究思路。2.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有主法和辅法。主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反思研究法和质的研究法等等;辅法有统计法、测量法、和问卷法等等。3.课题研究方法的使用与选择。不同类型(内容、条件)的研究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选择研究方法。一是以研究过程的阶段为标准,按阶段研究任务确定方法。二是以研究对象的性质为标准,按研究对象确定方法三是以课题研究的延续性为标准,按延续方向确定方法。四是以研究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划分,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三)开展理论思维,提出研究假设。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将研究问题中的概念转变为能通过观察来计量的变数思考时预测的研究结果(也称“半成品”)。1.积极开展理性思维。2.掌握研究假设的基本标准。研究假设应有4条标准:一是能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二是研究者应有该假设是否值得检验的明确理由;三是假设应是可检验的;四是假设应尽可能简洁明了。3.明确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步骤。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步骤是:⑴提炼问题;⑵寻求理论支持、形成初步假设;⑶推演出理论性陈述,使假设结构化;⑷形成基本观点;⑸对基本观点再提炼,形成假设的核心。4.明确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条件。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条件:⑴要以科学观察和经验归纳为基础;⑵要以科学的思想方法为指导,通过类比、归纳、演绎等方法,做出合乎逻辑的某种命题;⑶研究者要有丰富的知识、经验。5.明确研究假设表述的方式。研究假设的表述应该是有倾向性的,可以是肯定式或否定式,而且所举的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能够操作,能够观察和验证。研究假设可分为描述性假设和解释性假设。(四)根据课题类型,搞好研究设计。1.应用性研究课题的设计。这类课题,重点是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技能、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教育科学知识同实际教育教学衔接起来,达到某种预定的实际目标。2.经验研究性课题的设计。经验研究性总结分为一般性经验总结和科学性经验总结两个层次。3.实验性课题设计。实验性课题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或假设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变量关系揭示教育规律的活动。

教育研究方法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教师如何正确运用观察法

天也
一、教育研究方法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有:  33396639661、目的性  教育观察是有目的的感知活动,如果没有明确目的,只能是一般感知,不能称为观察研究。一个明确的观察目的是研究者的行动指向,制约着研究者观察的前前后后。观察前,研究者确定观察任务,观察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给变量下定义;观察中,研究者尽量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收集能够回答观察任务的事实材料。  2、计划性  观察研究之前,研究者应根据需要有意识地制定研究计划,对观察的对象要有确定的范围、明确的指标,以求全面地把握观察对象的各种属性,即对观察的时间、对象、范围、仪器、记录方法、过程、注意事项、变通方法等都有事先的计划、安排,保证观察有计划地进行。周密的观察计划可以使观察的效率大大提高,增强所获得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选择性  作为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研究,由于有明确的观察任务、观察目标,不是一般地、随意地感知作用于我们感官的任何对象,在加上观察时间和精力的局限,在观察活动中,研究者必须根据观察需要去选择典型的观察对象。只有做到对观察对象有所甄别,才能获得符合观察需要的有针对性的观察材料。研究者要从复杂多变的现象中选择典型对象、时间,以获得有代表性的材料,才能解决特定问题。  4、自然性  强调在“自然状态”下,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和控制是观察的最突出特点。与实验法相比较,被观察者的行为比较自然。保证观察的自然性,因而能够获得真实可靠的材料,观察研究中,研究者应努力避免妨碍事件自然发生的一切因素。  5、客观性 由于在自然状态下不对观察对象进行干预和控制,因而能够保证所观察资料的客观性。观察的客观性是感性认识上升为正确理性认识的前提。观察所获得的事实材料,实质上是研究者对教育现象或过程的一种反映和描述,观察的客观真实性将直接影响观察分析的正确性。  二、教师正确运用观察法要做到:  1、上课  亲自为学生上课,是观察学生最普遍、最经常、最方便、最理想的观察途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观察,获取信息之准确、丰富是其他途径不能比的。很多教师已深有体会和备受其益。  2、听课  听课的目的是观察课堂教学中教师教的情况与学生学的情况,可以直接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的表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技能;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特征。此外通过听课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见解了解教师的备课情况。这是教学研究人员或管理人员研究课堂教学改革、评价课堂教学优劣经常采用的途径。  3、参加有关活动(参与观察)  如参加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身临其境”,考察师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校风、学风的情况。在参与观察中,不能让观察对象知道和察觉观察意图,这样才能观察到想要知道的本来面目。  4、实地参观考察  观察学校的自然环境、校舍建设、设备仪器和清洁、卫生、纪律制度、校风教风等,并观察学校教学、生活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运转情况,这是参观学习的外地人员或上级领导者经常采用的途径。 列席学校各种会议或召开座谈会,倾听学校领导、中层干部以及班主任、教研组长和学生的发言,观察会场气氛和大家的情绪;查看反映学校以前运转情况的各种资料,如计划、教案、作业、档案等,可以了解该校办学思路、办学水平、教改情况和团结情况等,这是教育督导人员经常采用的途径。  5、访谈  与观察对象访谈,可以直接观察和了解对象的个性心理特征、思想倾向、仪表神态以及身体状况等。访谈包括个别访谈和小组访谈。访谈时研究者要善于察言观色。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都有哪些?

爱人
去兵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基于案例的分析 ,实际调查分析,问卷分析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一)实证方法 实证方法作为自然科学中一种重要的内研究方法,其基本规范就是“用容经验材料证明或证伪理论假说”。这些经验材料既可来自研究者的现实观察或实验活动(直接经验),也可来自记录了前人观察或实验结果的历史文献(间接经验);这些经验材料在形式上可以是量化的也可以是非量化的,但都必须是可检验的。 实证方法包括教育测量法、定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内容分析法。 教育测量法是指根据某种规则或尺度,以数量化的形式描述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的某种属性。其中,包含着测量的三个要素:事物及其属性;数字或符号;法则。教育测量法的基本特点是根据一定法则,以测验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从而获得数量化的结果,并通过进一步分析获得相关结论。它可以把抽象、概括的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反映个体发展水平、教育发展状况的方便工具,并提供可靠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