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求教育学原理硕士论文课题

储泳
万物毕罗
大众文化的批判与重构:当代中国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 关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探讨 共生教育:现代教育的向度调适 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论科学精神的缺失与现代教育的反思 实践哲学:教育迷惘中的选择 教育正负功能观的社会学分析 学生越轨行为的成因及防范 循序渐进原则指导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 洛温菲尔德的沙盘游戏治疗理论及其在幼儿园中的应用 论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道德教育中家庭和学校:对立与合作 从“行政选拔”走向“专业选拔” 本科学历小学教师角与角色学习 当前家长教养观念错位现象及纠偏策略 基础教育评价广延系统与督导式评价组织的构建——督导视野下的广延教育评价 教师学习团体的功效与机制初探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道德情感的培养 网络对我国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影响研究 课堂德育情境构建 初级中学德育活动实效性研究 隐性课程发挥德育功效的心理学基础研究 初中学生品德发展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主体发展性德育模式的构建 重庆市初中生“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的抽样调查及对策研究 广西西林县教育投资有效使用个案研究 应对新课程改革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策略研究 高职“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素质与培养的研究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美育思想流派对学校课程设置的影响 民族贫困地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试析幼儿园新教师的角色适应 苗族家庭教育研究 高等师范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 民办高校师资问题研究 重庆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问题与策略研究 高中学生学业成绩的性别差异及教育对策研究 试论中学教师激励机制的建构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行动研究 教育功能观的社会学分析 失落的声音 策略型学习者及其培养的相关研究 试论互联网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及对策——以延边大学学生调查为例 攀枝花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探讨 郑州市中小学择校问题研究 三门峡市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研究 河南地方职业大学问题与出路探讨 论中学生教育交往活动的价值 郑州市城市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山东省小学思品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教育公平 教育研究中的实践整合观初探 克里夫·贝克价值教育理论述评 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关系的尝试性建构 我国新时期私立学校运行机制探论 网络文化与教育 关于教育创新的理论探讨 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个性教育 论共同伦理教育 审美教育在生命和谐发展中的意义及其实施研究 现代中学生非智力素质的因素分析及其培养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初中教师职业压力研究 试论学习过程中学生心理自由及其教学促进 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 九江县农村小学教师院校培训中的主要问题研究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困境的原因与教育对策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评价的调查研究 创新学习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探微 反思与重构:教育交往中的言语问题研究 幼儿期道德的发生发展及其启示 论特殊儿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我国学校德育制度分析 论创造力的可教育性 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探索 论普通中学特色学校建设 高校扩招与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研究 欧洲中世纪大学教师与大学精神 体验与教育 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研究 美国校本管理实践的经验与教训 清末同文馆英语教育之研究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研究 中国研究生导师制研究 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探索——个案研究 权力的眼睛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教育人种志:概念与历史 从课程理念到课程实践 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思考 影响学习型家庭创建的家庭因素之探析 德育的可能与方法 初中生闲暇生活现状研究 美国双语教师培训制度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学校升旗仪式的人种志研究 美国特许学校教育绩效责任制初探 从校园走向社会 文化视野中的洋务教育 论教育学视野的惩罚 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构建初探 个人拟合指数~lz和ζ在教育诊断中的功能比较研究 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 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的非经济因素研究 新课程实施下的学校管理研究http://www.shlunwen.com/func/

教育学原理专业的论文比较新颖的有哪些话题

捕鼠者
小毖
1.观察生活,用心体会。2.随身携带笔记本,不错过任何一个小小的灵感,任何一个感动你,让你震惊的瞬间。3.从阅读中模仿人物的刻画,从阅读中汲取材料。(1)缺乏对人物的描写,使人物显得干瘪。(2)叙述太过平淡,不带情感,缺乏感人的力量,连自己都不能感动的作品是没有办法感动别人的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谁有教育学原理的学术性论文?

窦娥冤
逃于深蓁
你可以上中国知网下载或看你所在学校是否购买了中国知网。

教育学硕士出来只能当老师吗?而且是不是还不能做大学老师?

暮栖木上
其主君也
大学一般招聘教育博士,教育学硕士可以应聘的大学辅导员老师的岗位。一般大学对授课教师(科研岗)的要求是博士,(音体美专业可放宽至硕士)学历,并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对于这个要求,是针对绝大多数专业的,并不是教育学。教育学专业基本六大就业方向:一、新技术教育领域这主要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包括去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授教育技术学课程以及去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做教育技术人员及网络教育。二、普通高校这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的主要的去向,但现在硕士生进高校越来越难,基本上都要求博士学历,所以想考这些方向的研究生想去高校就要做好读博士的准备了。三、出版社、报社出版社、报社尤其是和教育相关的出版社和报社也是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去处,主要从事教育类图书的策划和编辑工作。四、政府单位还有一些毕业生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了教育行政单位,但要求教育类专业的公务员招考很少,想当公务员的同学可以努力一把, 但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竞争的激烈程度会超乎你的想象。五、特殊教育机构这是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特殊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毕业后主要在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六、中小学校现在全国中小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开展得轰轰烈烈,具有较强教育理论素养的人才特别缺乏,而且随着中小学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比较稳定,越来越多教育类专业尤其是课程与教学论的硕士毕业生开始进入中小学校,今年还出现了南京某中学几百个硕士竞争两个岗位的现象。拓展资料: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参考资料:教育学

教育学硕士和教育硕士有什么区别

黑屁股
就舍待命
教育硕士和教育学硕士的区别:教育硕士和教育学硕士是不一样的,前者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后者侧重理论研究。教育硕士是我国开设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之一,简称专业学位。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而教育学硕士是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拓展资料:教育硕士1996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决议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Ed.M),并于1997年开始招生试点工作。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的设置,为中小学教师获取研究生学位开辟了渠道。开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师可以系统地学习新知识,掌握学科的前沿,得到教育研究的培养。学位性质: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位,前者是职业性学位,在我国被称为专业学位,后者是学术性学位。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与学术性学位有所不同。学术性学位的培养方式以研究性为主,学位课程只要求学习三到四门,最后以研究论文为主要成果。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则以课程为主,同时也要求撰写论文,一般需要学习十二门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两大部分,公共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外国语。专业课依学科教学方向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学科教学——语文”的专业课为: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改革与研究、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汉语言文学研究。但两者在学位上处于同一层次。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多渠道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国务院学位办公室自1997年以来,逐步为在职人员设立了各种专业学位,已有MPA、法学硕士、教育硕士、MBA等 10多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证书都是由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统一印制的。硕士专业学位和统招研究生获得的硕士学位是等价的,只是类型不同。专业学位的硕士论文必须结合本专业的工作实际来撰写,属于应用性学位论文,统招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强调学术性和理论性,属于学术型学位论文。教育硕士培养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备较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的设置,为中小学教师获取研究生学位开辟了渠道。虽然我国早已建有教师进修制度和机构,但是这种进修往往是零星的、不系统的,开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师可以系统地学习新知识,掌握学科的前沿,得到教育研究的培养。参考百度百科资料链接:教育硕士

教育学硕士与教育硕士有什么区别?他们的就业前景分别如何?

汤将伐桀
水火
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位,前者是职业性学位,在我国被称为专业学位,后者是学术性学位。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与学术性学位有所不同。学术性学位的培养方式以研究性为主,学位课程只要求学习三到四门,最后以研究论文为主要成果;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则以课程为主,同时也要求撰写论文,一般需要学习十二门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两大部分,公共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外国语。专业课依学科教学方向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学科教学——语文”的专业课为: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改革与研究、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汉语言文学研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本人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生,想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博士。专业会不会跨的太大,以后就业呢?

不亦悲乎
要润
应该说是相近专业,跨度不是很大,当然不排除有些导师看重心理学学科背景,所以最好考前与导师沟通一下,毕竟现在导师招收博士生名额很有限,一般每年只招一个。从就业来看,心理学可能会好一些,但是现在哪个专业就业竞争都挺大的,关键还是你的实力。如果要到高校,多发论文就对了,而且要在高级别刊物发,或者在国外刊物发。

教育学和教育管理学国内比较好的导师

言乎
三言
太多了!吴康宁 男,1954年5月生,江苏盐城人,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兼任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学校教育专业,1986年获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同年因母校教学科研需要,主动中断留学,提前回国工作。历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2003年1月起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兼任中国教育学会理事、教育学分会常务理事、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与教育基本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先后承担“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课程的社会学综合研究”及“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与中国教育的转型”等科研课题,出版学术译著《非学校化社会》及学术专著《教育社会学》、《课堂教学社会学》等,在《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多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及荣誉称号。 张新平 男,汉族,1964年10月生,湖南沅江人,研究生学历,教育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带头人,教科院教育领导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全国教育效能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常务理事,全国教育管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客座教授,《教育管理研究》与《中小学管理》杂志编委。 198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原理硕士研究生班;1987年至1995年,在湖北大学教育管理系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学、教育学原理等课程的教研工作;199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科所,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教育组织与管理理论专题研究;2000年至今,就职于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其中,2005年3月至2005年8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从事访学研究。现开设《教育管理学概论》、《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及《西方管理与教育管理思想史研究》等课程。 专业研究方向为“教育系统的组织结构、领导与管理”,目前主要致力于教育组织管理理论的新近进展研究,以及“实地研究”在教育和教育管理研究领域的运用与实践探索。先后在《新华文摘》、《光明日报》、《教育研究》、《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版)》、《比较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已出版专著《教育组织范式论》(2001)、《教育行政组织的发展与创新——对基层教育行政的个案研究》(2003),译著《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合译,1988)、《学校经营管理》(主译,2003),副主编《教育行政组织原理》(1996),合著《教育政策论》(2002),另参与《中国教育类别与结构的研究》等多部著作的撰写。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各1项。另有1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2004年滚动项目在研。《美英教育管理理论的三种范式》等6篇系列论文曾获2001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通讯地址:中国江苏,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邮箱: xpzhang2908@yahoo.com.cn xpzhang2908@gmail.com 鲁 洁 女,1930年5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名誉院长。曾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多年。长期致力于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社会学、德育学等方面的研究。“七五”期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新时期德育基本理论研究”,“八五”期间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德育社会学”,主持国家教委社科司项目“德育社会化研究”,“九五”期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德育特点与规律研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工程项目“以完满人格为目标的教育学理论新体系”。负责编写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本人撰写前六章)为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广泛采用,曾先后获吴玉章基金一等奖、国家教委第一届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主编的《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是建国后受国家教委委托编写的该学科第一本高校教材,获全国第三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994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德育新论》1998年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年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优秀成果三等奖。多篇论文获国家级或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劳动模范,1992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1993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科带头人,同年获曾宪梓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一等奖,1995年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现兼任全国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专家组成员。戚业国 男,1965年2月生。 华东师范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现为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兼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领导研究中心主任。 戚业国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专长于教育规划与学校发展、学校改革与管理诊断、教育评价与教育质量管理、教育领导与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先后获得首届全国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论文、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出版《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课堂管理与沟通》、《课程管理与课程评价》、《走向高效能课堂》等多部学术著作。在《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构建”等学术论文140多篇。主持教育部社科博士点基金项目、全国十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上海市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等多项研究;承担教育部人事司等多项委托课题。现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项目专家,担任多项学术兼职。 通讯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内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陈永明,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1953年4月出生,53岁,男,上海人。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欧美同学会会长、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日本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日分会常务副会长、上海茨城友好联谊会会长、“中国在日学人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等等。不错哦

各位好友:教育学原理专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工作满三年可以参加中学语文一级职称评定吗?急,急,急。。

困肿中颡
六藏
你好:就多数地区而言,你的学历条件和工作年限已经达到要求,但由于评定职称还要涉及教学业绩和论文发表等多项内容,因此这里很难客观界定。建议对照所在地区具体规定逐一核对确定是否符合评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