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荚播精
(1)教育学原理: 王道俊、王汉澜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2第三版 这本书思路比较老套,但跟考纲结合比较紧密 ,重点参考。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7第一版 这本书比较基础,属于入门级的 ,对照参考。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6第三版 这本书观点比较新,虽然跟考纲结合得不紧密,必要时参考。 (2)教育史: 吴式颖 《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8第一版 本书和考纲结合紧密,分析详细,重点参考。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9第二版 本书比较详细,重点参考。 王炳照 郭齐家 何晓夏 高奇 刘德华 《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1第二版 本书可以弥补孙版中国教育史的不足 ,对照参考。(3)教育心理学: 冯忠良 伍新春 姚梅林 王健敏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12第一版 作为国内教育心理学的泰斗,冯老的书的确不错 ,建议重点参考。(4)教育研究方法: 这一部分比较简单,看看大纲解析就可以啦 。如果有问题建议参考: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裴娣娜著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 ,2001年8月第12次印刷 (5)大纲解析: 华中师大的大纲解析 比较精炼,有必要补充一些细节 北师大的大纲解析 教育原理及教育史编得很好,概括性强,分析很透彻 山东出版社的大纲解析太细了,不过练习题还不错。 不过你要是觉得看这些书太多了,而且很多对应试帮助不大的话,就不如买一本凯程的应试宝典了,配合着老师的讲解,对付考试就足够了,至于做学问,交给研究生阶段去做好啦。教育学考研,除了教育技术学、部分院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学校自主命题,其他专业都是全国统考,这对各位考生来说,增加了考试准备过程中的明确性和公平性,但由于国家命题的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没有指定参考书,给考生带来了一些迷茫。教育学教材种类繁多,备考的时间和精力却有限,参考书的选择直接影响备考的质量。如何选择备考教材?博仁教育中心在博仁名师和历届学员的推荐下,总结了一些重点推荐教材,供考生选择,你有问题,可以给这个机构打电话,还给资料。《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王汉澜 《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儒德、陈琦 或《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冯忠良、伍新春 《简明中国教育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炳照 或《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 《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式颖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 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学习其他教材。辅导书的话,高教版的大纲解析不错习题都很一般,你到书店选一本做做就行 认真看大纲和历年真题2011年的考生,可以以2010年的考试大纲为参考,了解教育学基础综合的考试形式、试卷结构、考试分值分布、各科考查范围等,对教育学考研有个基本了解。另外,在备考时,还要找到历年真题,至少分析一年真题的题目,对考题有个最直接的感受,总结出题特点,让自己在备考的过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四、备考初步复习建议(一)重视参考教材,认真研读在备考的初级阶段,首先要认真学习参考教材,在通读、精读的基础上全面的了解。不推荐只看大纲解析,大纲解析都是浓缩性知识点,不能提供全景知识。跨专业的考生尤其要重视教材的作用,首先要通读教材,初步全面了解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体系。在比较广的知识背景下,学习教育学理论会容易的多,答题的时候也会比较轻松,尤其是论述题,往往都要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等,如果只看大纲解析,思维广度不够,答题点必然狭窄,考高分是比较困难的。(二)总结考纲知识,做好笔记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整理笔记,归纳整体的知识框架,以利于以后的复习,也有利于大脑中知识体系的构建。在这里要强调,不要偷懒,有的考生从网上下载别人的笔记,自己不做总结,打算背背就可以了。这种学习态度是不可以的,别人的资料可以作为参考,但是笔记还是要自己总结和归纳,这样,大脑会有一个思考和加工的过程,理解深入,记忆也容易和深刻。考试的时候答题也会更容易一些。(三)对大纲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在复习过程中,不能偷工减料,应该踏踏实实,全面复习。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有所侧重,但是不要简略或刻意遗漏。尤其是教育研究方法这个科目,有的考生在备考时,认为它占得分值少,就选择直接略过,不作为复习科目,减少自己复习时的学习量,这种人为选择考试科目的结果,吃亏的是自己,教育研究方法必考30分,刻意不复习,就直接扔掉30分,你不复习,你的竞争者在复习,谁也不能保证剩下的题目自己能答的特别的好,或许,有些考生的最终失败,就败在自己人为的偷工减料上。重复强调一下,一定认真对待大纲里列出的每一个考点。(四)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首先,重视各科目之间的联系。教育学的各个科目联系紧密,如教育学原理中涉及到许多中外教育史的内容,也离不开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中国教育史中也涉及到外国教育史中的内容。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避免单纯学习一科,把各个科目之间的联系割裂。应该相互联系,思考着学习。其次,注意知识点之间的纵向联系。纵向联系就是从时间推移的角度来考察教育事件的过程及发展。如中国教育史的选士制度,经历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这样的延续和发展,这些选士制度是单独的,也是紧密联系的,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这样的纵向联系。再者,注意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横向联系就是将某一现象或思想与同一时期其他国家或地区出现的现象或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与中国古代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之间的联系,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提出和实施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教育的影响;现代时期的教育思想,杜威的教育思想和中国陶行知的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等。 (五)重视思考,关注现实在复习的过程中,最要避免的是死读书,读死书,书上的知识是有限的,切勿认为教育学就是把书背背就可以了。教育学感觉简单,挖深并不容易,涉及的面比较广,联系实际比较紧密。每一位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重视思考,关注当今世界和中国的教育现状、教育热点、发展趋势等,理论和现实相结合,唯有这样,才能理解深刻,轻松和快速的掌握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