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似
教学调研是教研系统一636266直坚持的工作方式,是教研员日常工作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研究,是我们开展基层教学工作指导和教学管理决策咨询的基础。它要求广大教研员在基层教学观察或教育专题分析中,通过掌握较为丰富的事实和材料,来分析与解释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研究问题存在或产生的背景及可能原因,以揭示规律、总结经验、指导实践。教学调研的要素(1)调研主题与调研目的教学调研一般都应有目的、有主题。这是一次关于什么的调研?调研试图分析什么问题,试图解决什么问题?该调研在整体工作中试图发挥什么作用?在调研的策划中,我们对这些问题往往都要先有充分的思考。大部分的调研是专题化的,可以细到学科课堂教学的分析、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和学习结果,也可以指向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教学管理情况、教研工作的开展、师资队伍建设等。不过,也有一些调研是全景的,在全景了解的基础上,再专题深入下去。(2)调研对象教学调研往往是关于教育实践的研究。这里所指的调研对象可能是人,也可能是具体的实践活动。有些调研要覆盖全体调研对象,但很多调研则是以代表性取样,来减少调研工作量,提高调研的深入程度。(3)调研方法及过程调研结论必须基于证据。它可以是一些定性的描述性材料,也可以是一些定量的统计性的说明。证据获取方法的选择与设计是调研策划的关键。调研过程以及过程中所发现的,往往是调研方法所决定的。(4)调研的发现、结论与建议教学调研往往是基于客观发现的主观分析。它既要很客观地体现教育实践的实际情况,也要以深刻的思辩,形成对教育实践的基本判断。一项负责任的调研,还应有如何改进教育实践的建议。有些调研索性与后继行动紧紧相连。下表是从要素的角度对本书收录的6篇调研报告进行比较。6篇调研报告的比较调研报告题目调研主题与目的调研对象调研方法及过程推进校本教研的进展、困难与对策了解我省校本教研工作的进展与问题,酝酿下阶段的工作策略。是宏观层面研究工作思路的调研以五个全国项目基地为重点的专题观察资料整理努力构建立足学校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体系从教师工作现状、研修实效、教师管理等方面进行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调研,为改进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提供思路以教师样本的比较分析,反映整体的现状与需求问卷调查(百分比与频数等)关注教研员的工作智慧——教研员培训的调研与策划通过教研员研修需求的调研,直接为策划教研员培训提供依据。(报告中包括研修策划与研修策略)以浙江省基层全体教研员为样本问卷调查(百分比与频数等)进展、问题与建议——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样本观察总结高中新课程实施一年来的经验,分析实践中的问题,研讨工作对策三所高中样本学校新课程实践的全景观察座谈调查、资料整理、现场观察关注教学管理的改进:推进新课程的必须阶段——丽水市莲都区教学管理专项调研小结研究挖掘丽水莲都在改进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经验,分析学校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为进一步启动教学管理研究作准备以莲都的部分先行学校为样本的专题观察座谈调查、资料整理在整理中学会学习——温州实验小学整理课的实践与意义研究挖掘温州实验小学整理课的典型经验,分析实践背后的学习机制,为成果推广作准备对典型学校的专题观察现场观察、座谈调查教学调研的类型教研工作中的教学调研往往与教学指导活动(更确切的提法应该是一种帮助或援助)相结合。后者主要是现场的“输出性”的活动,而前者可能是“输入性”的获取资料与研究问题。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教学调研工作的内容与形式非常丰富,从调研目的看,有专题调研、典型调研、诊断调研、学习调研等。(1)专题调研专题调研是对某一重点工作的面上的调查与分析。它试图描述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包括正面的亮点和进展,负面的困难与问题。譬如,《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样本观察》和《丽水莲都教学管理专题调研小结》就是通过实践案例的分析来反映该专题工作的实际情况。《努力构建立足学校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体系》则是通过围绕主题的四大方面、十余个角度来立体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与对策。《推进校本教研的进展、困难与对策》则是以校本教研工作的特色与领域为纲,反映工作进展和问题。大部分调研报告都是专题调研的成果。(2)典型调研典型调研是对某一学校或区域的某项特色经验或成果的总结与研究。它通过对特殊意义的点的挖掘,形成对同行的启发。《在整理中学会学习》就是一份较有代表性的典型调研报告,它回顾了温州实验小学“整理课”的发展历程,解剖了“整理课”的操作要素,分析了“整理课”的学习意义,提出了推广“整理课”的思路建议。《丽水莲都教学管理专题调研小结》也是一项典型调研。它以莲都区部分先行学校的经验为线,呈现了改进学校教学管理的思路。(3)诊断调研诊断调研也是针对某一学校或区域的点的调研。在诊断调研之初,调研专题可能未必明确,或者已有大主题,尚无小专题。但在调研过程中,在亮点整理与问题发现中,深入调研的专题渐渐生成。诊断调研的重点在于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更好地帮助学校(区域)解决问题。教研室组织教研员深入学校的集中教学调研常常是诊断调研。大家通过听课评课、师生访谈、随机抽测和教学过程检查等方式了解学校教学情况,在发现一些成功经验的同时,诊析教学及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这类调研是各级教研室的重点工作,它一般分学科和综合两个层次。这类调研往往不易形成调研成果,在将点上的经验和问题转化为面上的指导上,较为欠缺。其实,《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样本观察》也可以视为一项诊断调研。调研之初是一个涉面很大的主题,但随着调研的深入,一个个具体的小专题便呼之欲出。(4)学习调研外出参观考察和参加会议都是一种学习。我们也将之衍化为一类调研。参观考察是对兄弟地区成功经验的调研,参加会议是从更大的视野了解某项工作的全貌。我们不能人云亦云地“流水式”地罗列他人的观点,而应从别人的做法、做法中可资借鉴的策略、以及今后的建议等方面进行“学习”、“整理”和“内化”,形成考察报告,撰写会议综述。我们可以将每一次考察总结的任务分解为每位参与者的“作业”。这种“任务驱动式”的学习考察才能让每位成员真实参与,充分共享。在台州期间,我就组织过好几次这样的“学习性考察”。《承前启后追求课堂教学的真正改进》是我2007年参加全国第四届校本教研项目研讨会后写的会议综述。当时,我们发动所有参会的浙江代表分别采写会议见闻和感想,让关心校本教研的同志与我们一起感受这次会议的影响。《教学改革的探索与走向课改经验的培育与发现》是我2009年参加“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题调研会(潍坊)后的收获整理。这一方面是给领导的书面汇报,另一方面也是自己独立思考的整理。这两份会议综述其实是我后来展开校本研修探索和课堂教学变革研究的重要基础。本书第七部分“澳洲考察笔记”也是一组学习调研的成果。难得有机会到国外学习访问,最吸引我的并不是异域的风情,而是他们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维。把每一次考察与重要会议都变成调研,可能就是我的工作风格。还有一些调研形式,我经历不多。譬如像教学情况的抽样检测也是教研部门的一种调研(主要以教学测验等形式进行)。目前,许多学校和教研部门比较重视测验的分数分布,以分数来“折射”教学工作的绩效。不过我们认为,过程性的教学测验的价值,在于对前阶段教学工作的诊断,量化的分数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不宜片面地放大分数的比较意义。我们主张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手段,借抽测来诊断学习问题,用测验命制的思路去导向基层的教学方向,而不应强化横向比较,以甄别代替诊断和改进。有一些教研室和教研员在这方面是清醒的,也有一些不错的调研分析报告。但是,的教研员仍然被功利的大势所裹胁。教学调研的关键环节教学调研的方法很多,有基于访谈、听课或案例(教案、成长经历、经验总结等)的定性分析,也有基于问卷调查、学生测验的定量分析。从调研方法出发,可以将教学调研分为:问卷调查、访(座)谈调查、观察调查(包括课堂观察)、文本分析(资料整理)等等。从组织实施的角度看,以下环节较为关键:(1)调研的事前策划组织实施教学调研,须事前进行以下分析:①调研专题的相关背景;②调研主题以及该主题的内涵和定位;③调研的目的与类型;④调研要素的架构;⑤调研方法与调研过程的计划;⑥调研对象以及取样设计。其中②与④是前期策划中的要点,是决定调研质量的关键。它反映策划者对调研问题的认识的深入程度。譬如在高中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调研中,我们设计了四个分析角度就很有意思。这四个分析维度是:关注教师的职业适应: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及素质差距(差距与适应);关注教师的工作现状: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状态与体验(现实的状态);关注教师研修的实效:对教师研修现状的估价及教师需求(提高的途径);关注教师管理与评价:促进教师研修提高的学校管理改进(环境与机制)。(2)问卷设计技术与统计分析方法这是组织问卷调查时必须重视的技术与方法。问卷设计中常见的题型有:有连续意义的单选题(用以进行等级估计)、题肢意义分散的单选题(用来进行总体的分布分析)、多项选择题(通过频度排序,发现聚焦点)、简答题(开放性征询意见)。在问卷设计时,应事先设计好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思路。主要分析方法有:百分比的分布分析、不同人群的相关分析、基于频数统计的排序、两个对立要素的对比分析(可从调研报告《努力构建立足学校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体系》中找到统计分析的实例)。问卷中还应有卷首说明(交代调查目的与调查承诺)、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用来进行相关分析,研究不同背景的人群的不同倾向)等,并要在排版时考虑怎样方便数据的统计。(3)课堂活动与学校工作的观察在调研中,现场观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它一般包括三个环节:一是现象描述,二是问题提炼,三是对策讨论。虽然现场观察的分析角度的结构性不如问卷调查,分析判断的主观性稍强,但其对现场的真实性描述,以及在信息获取上的全面性,是问卷调查无法比拟的。对于教研员来说,听课是最常见的现场观察。目前正在发展和推广的课堂观察技术是教研员应该掌握的方法。教研员同时还要增强关于学校业务工作的观察与指导的能力。(4)资料整理与文本分析在调研中,资料分析与现场观察一样重要。许多信息与经验往往从资料整理与文本分析中来。甚至有些典型的素材还可以以简明案例的形式,插入在调研报告中。一方面是佐证,另一方面提供操作性的启示。《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样本观察》和《丽水莲都教学管理专题调研小结》中就包含了许多这样的案例。(5)撰写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是教研员工作中常见的成果形式。撰写调研报告时应注意:①调研报告一定要尊重事实,有具体材料,并重视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结合,基于事实材料引出观点。②调研的价值是以方法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靠性为条件的。因此,调研方法要交待清楚,条理分明;调研结果的表述要形象生动、有图有表、图文并茂,有较强的说服力。③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不走极端,要注重理论提升。④材料收集后要深思熟虑,充分酝酿,先列好详细提纲,再动笔撰写。我们说,教研员是一个独立思考的观察者与处于辐射状态的行动者。教学调研是我们最重要的观察与思考的活动。不过,也有一些教研员对调研报告的写作有一定的“排斥”。他们认为,调研活动中课也听了,话也讲了,未必一定要写成报告,写出来的也往往是格式化的套话。这可能是关于“工作”与“写作”的理解误区。其实,调研总结的撰写并不只是写的过程,其关键在于思考与提升。要让点的思考转化为面的指导,要求我们把发现与思考记录下来。我们认为,教学调研的教学改革的前奏,而教学改革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熔炉”。教学调研已成为教研系统的良好工作传统。我们怎样将教学调研的传统衍化为研究性的工作风格,衍化为教学改革的策源,是当前深化教学研究工作,转变教研工作方式的要点。让教研员投入到能对教学实践产生具体指导意义的真实调研中去,让广大教研员从常规的事务性工作“腾挪”到针对性的教学中去,在教研系统中形成调查研究、及时反思的工作习惯。 选自《校本研修的实践嬗变——教研工作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