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学校教育教学调研报告

不争
出气筒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李刚随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我校的开展,通过科学发展观有关理论和知识的学习,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我校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建设特色学校,就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质量工程。因此及时进行了“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调查。本次调研范围:全校教职工、部分家长、学生;调研内容:我校教育教学的现状、影响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对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一、我校教育教学的现状  近些年来学校以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突破,坚持“学习、改革、发展、提高”的办学思路,坚持“立足人本,注重校本,为教师成功搭台,为学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唱响了“教学质量是从教之基,立校之本,扬校之根、发展之源”的主旋律,保证了学生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学有所成”。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但是,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当前我校教育教学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一)教学管理不规范、不细致  教务处忙于上传下达,对教学研究管理不深入,教学管理措施不完善或未落到实处,教学管理不规范、不细致、不科学,属“粗放型      

求 基层教育发展现状及建议 调研报告

固不待物
金丝猫
  在这个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里,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解决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将成为衡量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此,教育部新颁布实施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列入头一项工作,提出了“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坚决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可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将是今后一段时期里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宁夏启动第二轮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使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两会”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殷切关注,“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不仅使农村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感到了党的温暖,就连在中国西部偏远山区从教的笔者也开始了对农村教育发展之路的探索。  1.农村教育升学率并不低,甚至可以说相当多的地区还比较高。  例如:龙胜各族自治县,2004年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47%,高出广西平均水平20%多;中考各科成绩均超过了桂林市平均分,达到了12个县的中上水平且低分率最低。恭城瑶族自治县2004年初中升学率为84.34%%;高中升学率达到90.32%,其中升入普通高校本科的占52.64%。就连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三江侗族自治县2004年的高中升率还达到了89%。这表明,学生只要本人愿意读书,同时学生家庭经济上负担起,升学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升学是有望的。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本人不愿意读书的或学生家庭经济上承受不起的中途流失了,考前减少了许多学生;二是农村学生通过考上大学跳出农门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比较强烈,学习比较自觉、刻苦;三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农村中小学积累了丰富的应试教育教学经验,办学条件也有了较大的改善。  2.初步建立和形成了乡、村两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训网络,能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广泛开展职前职后科技培训和服务。  例如:三江侗族自治县建成了成人文化教育培训中心1所,在全县所辖16个乡(镇)都建立了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还建立了166所村级成人技术分校。恭城瑶族自治县和龙胜各族自治县也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乡、村两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训网络,其中恭城瑶族自治县还建成了1所自治区级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都能较好地完成人教育任务,发挥较大的作用,如恭城瑶族自治县在2004年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任务54000人,完成46937人,完成任务86.9%;农村致富骨干任务1900人,完成2536人,完成任务133.4%;“绿证”培训任务3200人,完成3269人,完成任务102.1%;新增劳动力职业资格培训任务1407人,完成1579人,完成任务107.4%;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2800人,完成2830人,完成任务101.07%;已转移劳动力〔乡(镇)企业职工及非农产业农民工在岗培训〕任务8400人,完成6536人,完成任务的77%。  3.计算机宽带网络已延伸到乡镇,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如恭城瑶族自治县为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统一添置了计算机、彩电、DVD等电教化设备。龙胜各族自治县大部分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2004年组织了22名中学校长参加了自治区电教馆举办的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培训班,全年编辑出版《教育快讯》,教育信息网的信息更换及时,内容新。为了促进全县教育资源建设,2004年该县还成功举办了全县首届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比赛。  4.师资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恭城瑶族自治县,现有小学教师1438人,其中中师学历998人,大专学历402人,本科37人,在读研究生1人;中学教师1167人,其中大专学历697人,本科学历335人,在读研究生11人,教师合格率较高。三江侗族自治县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98.7%;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9.8%;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3.3%。同以前相比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教职工编比、教师合格率、教学水平均有较大提高。  5.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十分突出。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工作已基本完成,把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把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农村税费改革的启动,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农村义务教育也出现了复杂的新情况。例如:“一费制”的实施,尽管国家和自治区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大幅度增加了教育专项投入和转移支付力度,但取消了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抽掉了维持农村义务教育运转的主要来源,造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量出现较大缺口。由于办学经费不足,有的学校因无钱买试剂,停止了化学试验;由于无法支付水电费,只得让学生在晚上点蜡烛或油灯上自习。即使配置了电脑教室的农村学校,由于不允许收取上机费,也被迫停止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的教学。投入不足也造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资助贫困学生等工作缺乏资金来源。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贫困学生资助等项目资金,主要靠农村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和收费解决。取消了这些收费后,学校基本上无力解决这部分资金来源。  6.辍学率居高不下,且有上升之势。  如三江侗族自治县2004年年报上的初中辍学率是404%,加上休学的学生数辍学率将高达7~8%,随着普及率增高,辍学率也会相应增高。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经济困难。现在对贫困学生实行“两免”还不够,还必须实行“一补”才能让学生读得下去,山区中学生80%为住校生,每天2元钱伙食标准,一个月也要家里供给60元。60元对于家庭条件好的算不了什么,但对那些温饱尚未解决的家庭就无法承受了。《中国青年报》2004年2月6日的一则报道指出,教育成了西部农民心头最大的痛。在甘肃民勤县,家中有一个高中生、一个初中生的,大多收入的60-70%交了学生的学费;土地少一点的人家,这个比例会更高。谁家如果有了孩子上大学,很快就可能变成贫困户。这种现象在我们广西民族地区农村不难见到。其次,是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农村蔓延。三是教师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课程偏多、教学内容偏难等多种原因造成学生厌学或失去学习兴趣等等。  7.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步履维艰,民办教育难以生存。  与众多农村孩子“无学可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尽管各县只有一所职业高中却仍然要“等米下锅”,很难维持下去。如恭城瑶族自治县职业高中,在校学生只有三个班:高一26名学生;高二35名学生;高三30名学生,学校为了生存已改办普通高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农村孩子上学的目的是跳“农门”、受制于家庭经济条件上不了学等因素外,城市职校敞开招生,城市职校的办学条件是农村职校无法效仿的,也是农村职校招不到学生的重要原因。再加上农村职校教育改革滞后于农村社会经济改革,办学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不能尽快融入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中,又不能为学生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等多种原因,从而导致了农村职业高中名存实亡。民办学校由于无利可图,因而也无法生存发展。  8.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改革和发展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在全区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透露:广西是以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大省,农村人口达到3600万,占全区人口总数的73%左右;农村人口素质不高,农业科技人员在农村人口比例不足万分之一。同时,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化、城市化程度低,工业化仅为1.6%,城市化也仅为23.5%,大大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由于农村人口多和素质低,造成现有70%左右的农业科技应用成果无法在农村推广,有大约1400万左右的剩余农村劳动力无法向城镇转移。在实地考察中我们了解到,三江侗族自治县科技人才总数为3638人,只占全县总人口的1.1%;恭城瑶族自治县科技人才总数为3638人,也才占全县总人口的1.4%,其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2601人,卫生技术人员524人,农林牧渔业方面的技术人员341人,交通运输技人员77人,工业企业管理技术人员52人,水利环保工程技术人员44人,科技管理人员23人。这反映出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依然十分薄弱,人才短缺现象非常严重。农村教育的不均衡性和滞后性决定着未来农民的综合素质并不能在短期内提高很快。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成长,农民收入将越来越多地依靠知识、技术、信息和资本集约的相结合,与文化素质的相关程度越来越显著。湖北省统计局2001年对全省农民文化程度与收入水平的关系进行过抽样调查,发现在中低收入水平的农民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39.7%,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0.3%;而在高收入水平的农民中,上述比例变成32.9%和67.1%。进一步分析某县农民收入情况后发现,户主文化程度与其家庭人均纯收入关系密切,户主文化程度为高中的,其人均纯收入为2342元;初中、小学及文盲的,其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110元、2035元和1890元,说明使农民增收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他们文化水平。反过来讲,正是因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整体偏低,造成了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规模低和效益低。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看农村教育仍然比较薄弱,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还比较大,而且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基层教育发展调研报告从哪几个方面写

大耳窿
召公
  Ⅰ.调查报告的写法  一、概念与特点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写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二)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三)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分类  调查报告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情况调查报告。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目的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二)典型经验调查报告。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  (三)问题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澄清事实真相,判明问题的原因和性质,确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为问题的最后处理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查报告。  三、写作,包括标题、署名、正文。篇幅:3500-5000字。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重庆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语三部分。  1.前言。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主要是对事实的叙述和议论。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语。结语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如何科学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调研报告

棫樸
俗谛
Addme教师吧,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做的很多比如优秀教师的评比,【加】也是很重要的【我】所以要调理清晰,见解独到。又有可操作性。要结合现实来写写。

我国教育事业如何发展?我们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这样的进步又是如何体现的?

蒹葭
穷达富贵
目前,我国有51.2万所学校,1578万名教师,2.65亿在校学生,各级各类教育规模均居世界首位;2016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比2012年提高12.9个百分点,达到77.4%,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4%,比2012年提高1.6%。义务教育高水平普及,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7.5%,比2012年提高2.5%,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比2012年提高12.7个百分点,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从2011年到2016年,16—59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7年增加到10.35年。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意味着我国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升,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意味着教育投入持续增加,教育发展保障条件的不断改善。2012年以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连续5年保持在4%以上,体现了中央优先保障教育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意志。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意味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教育公平不断迈出重大步伐。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实践经验课题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与经验研究”的调研,5年来,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加速,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教育资助体系实现学前到研究生教育全覆盖,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共资助学生4.25亿人次,资助金额达到6981亿元,财政投入达到4780亿元。与此同时,教育的难点热点问题被逐步解决:义务教育质量整体提高,让家门口就有好学校,努力从根本上解决“择校热”问题;随迁子女异地就学障碍逐步消除,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更重要的是,教育精准扶贫成绩斐然。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取得显著成效,这一国家工程覆盖全国2600多个县近22万所义务教育学校,被誉为“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史上中央财政投资最大的单项工程”,3年多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336亿元,带动地方投入2500亿元,过去学生自带课桌椅、睡“大通铺”、使用D级危房等现象基本消除。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实施,农村学生身体素质显著提高。重点大学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人数大幅增加,包括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在内,5年来共录取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27.4万人,农村孩子有了上重点大学、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关于社会教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调查报告

秦安
循循善诱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甘肃省的教育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黑荆棘
黄衣
甘肃省共有普通小学6172所、普通初中1468所、普通高中384所、中等职业学校209所、幼儿园7122所、普通高等院校44所(其中:本科17所,高职(专科)学校27所),另有独立学院5所。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大学行列,入选国家“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全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之一,经教育部批准建有研究生院。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是甘肃近代高等教育开端之标志,开启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先河。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5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1952年,被确定为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2001年,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2002年和2004年,原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有6个校区,校园面积3807亩。西北民族大学,位于甘肃兰州,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是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中央部属高校,也是“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入选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甘肃省共建。学校前身是1950年8月正式成立的西北民族学院。 2003年4月,经教育部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预科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国际教育等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权和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博士研究生权。学校占地2880多亩,分城关校区和榆中校区。

教育学产生和发展所经历的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

程颐
毛公
第一阶段从 1901年到 1919年(或 1915年)。他从翻译、介绍日本学者编写的教育学始,到国人自己编著教育学呈第一次高潮止。这是直接向日本“引进”以介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为主的发展阶段,是近代教育学在中国的初建阶段,也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研究与教育学科建设中断的始。 第二阶段从1919年到 1949年。这是中国教育学界由向日本学习转为向欧美学习的阶段,也是中国教育学界开始形成教育学研究的专门队伍和代表人物,同时出现结合中国教育实际与问题展开独立研究的阶段。这一阶段总体上可称为积聚和建设的阶段。就学科建设由向日本学转为向欧美学,并由此带来各学科在内容体系、形态上的变化而言,可视为是引进方向的第一次整体转向。 第三阶段从1949年到 1957年 (或 1956年)。这是教育学界批判杜威、批判解放前国内“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时期,也是全面引进苏联教育学科领域教科书的时期。中国教育学领域里发生了“引进”方向的第二次整体转向,由学西方转向学苏联。同时,使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学发展中断了与解放前的联系,构成了教育学发展史上的第二次中断。 第四阶段从 1957年到1966年。本阶段以1958年的“教育革命”为重要事件,出现了教育学作为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解释和毛泽东有关教育语录的诠释的独特意识形态化的现象。把此阶段独立出来,主要因为这是在意识形态强烈控制下,第一次出现的所谓“教育学中国社会主义化”的努力。这可称为教育学科由外学转为向内树的第三次大转向。 第五阶段从1966年到 1976年。“文化大革命”使教育学领域遭受毁灭性破坏,是十分严重的第三次中断时期。 第六阶段从 1977年至2000年。总体而言,这一阶段学科建设不断加强,学术观点趋向多元,学术视野日渐拓展,国际交流日益加强,且形成了教育学科的当代体系。尽管不同科目发展不平衡,但学科建设中的反思批判意识普遍增强,中国教育学科建设因“元研究”的出现而开始进入“自为时期”。总体来说,这是中国教育学科建设从恢复到繁荣并开始走向独立化的时期。

关于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苦身疾作
妃子笑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陈改林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XX年4月,市政协科技教育委员会组织部分教育界委员和教育界专家,由公方泉副主席带队,对全市职业教育重点是中等职业教育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市教育局和铜山县教育局的情况介绍,实地考察了市二职中、机械中专、农机中专、医药中专和铜山县职教中心等学校。从校园布局到教学设施,从教学管理到后勤管理,从班子建设情况到教职工队伍素质,委员和专家们在看与听的过程中,联系实际进行思考与探讨,发表了很好的见解。  调查结束后,委员和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座谈分析。认为近几年来,我市在职业教育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同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形势,特别是同“两个率先”目标的内在要求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职教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于今后形成人才智力优势,确保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造成潜在的危机,必须引起全市的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针对存在的问题,委员们坦诚直言,献计献策,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职业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职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市已拥有各级各类职校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重视普通教育、学历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情况较为普遍。甚至一些领导干部、教育部门内部也存在着轻视职教的现象。读普高、上重点、考名校,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