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传媒研究》是核心期刊吗

小艾
天乎人乎
教育传媒研究Journal of Ecation and Media Studies基本信息主办单位:中国教育电视台出版周期:双月ISSN:2096-1626CN:10-1407/G2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邮发代号:80-624创刊时间:2016版信息专辑名称:信息科技专题名称:新闻与传媒出版文献量:154 篇总下载次数:4306 次总被引次数:2 次

《中国素质教育创新研究》这本杂志到底是不是国家级刊物啊~ 为啥网上

韩梅
消防犬
原文链接;网页链接原标题:在中国教育管理学会评个全国一等奖只要几百元?民政部:查无此组织  10月9日,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新传媒与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吴航行收到一封“全国素质教育教研成果大赛组委会”寄来的信函,没有报名参赛的他竟然被评为了“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他此前公开发表的一篇论文获得了一等奖。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调查发现,给吴航行颁奖的机构,背后其实是一家没有登记备案的“民间组织”。  这家名为“中国教育管理学会”的组织,至少吸纳了400多位来自教育界的会员,其中不乏高校校长、副校长、系主任,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联系了其中几人,均称早已不参与。  高校教师离奇获奖  个人信息是如何被泄露的?  吴航行发给记者的一份大赛组委会文件显示,他的论文《校园新媒体的发展探究》获得了第六届全国素质教育教研成果奖一等奖。记者查询发现,这篇论文2017年发表在了《新西部》杂志第16期上。公开信息显示,该杂志属于半月刊,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管、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    吴航行告诉记者,这些信件都在学校的收发处,学院不少老师也收到了这种信件,“没几个人会认领这东西,这奖也没任何价值。”  在吴航行看来,这种行为就是变相卖版面,“我肯定不会去领这个奖”。他告诉记者,这种现象现在并不少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到这里,他也有些无奈。  如果去领奖,需要缴纳多少费用呢?吴航行发给记者的回执图片显示,获奖者有征订不同册数,或申请成为副主编、编委等不同选择,“反正交钱就会出版,副主编最高2900元。”吴航行说。  吴航行的奖项到底是怎么来的?通过赛事主办方留下的电话,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联系到大赛组委会的一位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比赛采取投寄论文的方式参与评选,大部分作品是通过这种方式收到的,也有部分作品是学术刊物推荐的,吴航行的作品获奖应该属于后者。  吴航行的作品是否是由杂志社推荐?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联系上了《新西部》杂志社的一名舒姓编辑。“杂志社不会对外公布或泄露投稿作者的信息,也不会对外推荐作者的作品。”舒编辑向记者确认,杂志社没有任何人参与或成为该赛事的邀请评委,也不知道这个比赛的来路。    ▲领奖回执单截图  舒编辑说,“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获取到的信息。”她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杂志社只会按照要求,将论文上传到中国知网等正规网站,大赛组委会不可能通过杂志社的渠道获取到作者的信息。不过她也表示,通过作者所在学校的官网,倒是有可能获取他们的联系方式。  主办方频繁更换  大赛到底啥来头?  上述组委会的工作人员还向记者发来一份“领奖回执单”,回执单显示,本次获奖作品可发表到期刊,也可以入编至《中国素质教育创新研究》,该刊物为国家大型教育文献,出版后全国公开发行,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行业指导性,是晋级定职的重要参考依据。  根据记者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这本被冠以“国家级教育文献”头衔的《中国素质教育创新研究》的刊物,其实就是一本汇编的论文集。记者还注意到,当下有本名为《中国素质教育研究》的期刊,由中国素质教育研究协会主管,中国教育出版社主办,两者的名称非常接近。  从大赛组委会的文件来看,吴航行的获奖通知落款是“全国素质教育教研成果大赛组委会”和“中国素质教育创新研究编委会”。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在网上看到了不少相关报道,该赛事从2009年就开始采取类似的方式运作,但主办方却在不停地变化。  2009年6月,有搜狐网友在博客中写到,他收到“中国素质教育报告编委会”的来信,他爱人发表在《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的论文荣获“第二届中国素质教育教研成果奖一等奖”,并因此被授予“中国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信的落款盖有中国青年教师协会、中国素质教育报告编委会的公章。    ▲广东省高新技术技工学校对该校教师获奖的报道  无独有偶,广东省高新技术技工学校官网的报道显示,2016年7月,该校在第四届全国素质教育教研成果评选中荣获5项一等奖。荣誉证书的落款显示,比赛由中国教育管理学会、《中国素质教育创新研究》编委会联合举办。    ▲记者查询到的吴航行的获奖信息  记者登陆大赛组委会官网发现,该赛事到今年已经举办了六届,吴航行正是在第六届比赛中“获奖”的,通过获奖编号还可以查询到他获奖的信息。  一个细节是,2015年至2017年先后举办的第三、四、五届比赛,均由中国教育管理学会和中国素质教育探索编委会联合主办,第六届则是由中国素质教育创新研究编委会和全国素质教育教研成果大赛组委会联合主办,而这个编委会正是前文提到的《中国素质教育创新研究》的编辑方。  大赛组委会官网介绍,本次活动由中国素质教育创新研究编委会学术交流部专家团、中华教育研究交流中心各学科研究院(所)领导、专家团、教育部门领导、教育类杂志社主编及编辑专家团等担任评委,但记者注意到,评选启事和说明中并没有公示评委名单。  本次大赛将评出一二三等奖各200名,并从获奖者中择优授予“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但是奖项如何评选,先进工作者又如何授予,评选启事中并没有详细介绍。记者发现,如果按照最低费用档位,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推荐方案二简单估算,主办方从这场比赛中至少可获利23.7万元。    ▲全国素质教育教研成果大赛组委会、中国教育管理学会官网  学会的简介显示,中国教育管理学会成立于1999年9月,总部在北京。官网公示的学会章程显示,该学会是全国群众性教育学术团体、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接受教育部、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学会会长是刘政国,秘书长是郭方治。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今天致电大赛组委会,编委会一位黄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国教育管理学会属于民间社团组织,已经在民政部门备案,没有挂靠相关的政府部门,编委会由学会领导,组委会组织评奖需向学会报批。但记者在北京市民政局和民政部官网查询,均没有发现“中国教育管理学会”登记备案的相关信息。  会员中不乏高校校长、副校长  不少会员对奖项、学会存疑  记者注意到,该学会网站还公示了400多位会员的信息,这些会员主要来自全国各类中小学、幼儿园以及部分大专院校,会员中不乏高校校长、副校长、系主任,以及中小学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等,不少人还是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从组委会官网记者查到了会员张晓东的信息。张晓东是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几年前,中国教育管理学会给他颁发了奖项,他缴纳相关费用领取了奖项,并成为了学会的会员,不过他直言,这件事根本没放在心上。  “即使被骗也就是几百块钱的事情,但我后来觉得不规范,学会的性质存疑,我觉得(成为会员)也没有什么意义。”张晓东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自获奖以后,学会活动他没有参加,和这个组织也没有联系。  和张晓东的情况类似,2014年11月,天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张建新也收到了组委会发来的信件。信中写到他荣获第二届全国素质教育教研成果一等奖,以及2014年度“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张建新的会员信息  张建新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当时他并没有主动参赛,但有篇已发表的论文以函评的形式受到了主办方的认可,相当于组委会主动收集到论文并组织了评选。缴纳了相关费用后,他收到了两个证书和一本论文集。获奖的同时,他也加入了这个学会。  张建新说,加入学会后,对方会通过QQ发过来一些合作刊物可以发表论文的信息。在张建新看来,学会的运作不是特别正规,“几乎没有组织过会员去参加学术会议,那些会议的级别也不是太高。”此外,他也没有注意到会长、秘书长等学会高层管理人员的信息。当听到这个学会并没有进行备案时,他表示很吃惊。  其实当时获奖后学校是否认可,张建新心里也没底,他拿着奖到学校教务处咨询,工作人员反馈称,这个奖项介于校级和局级奖项之间,学校还算是认可的。  记者在张建新所在学院官网找到了他的简历,获奖情况一栏中也列出了上述两个奖项。他告诉记者,学院此前要求更新简历,他在新版简历中已经将这两个奖撤下,但网站管理员还没有及时更新。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查询发现,江苏一所高职院校的党委副书记也是该学会的会员,这位不愿具名的副书记告诉记者,他几年前收到过该学会寄来的获奖证书,不过由于时间久远,有些细节记不清了,“以前也听说过这个学会,但具体信息不是很了解。”他还表示,像这类奖项他还收到过很多,自己也都是一笑了之。

《教育》杂志属于什么级别

大而无用
华严经
《教育》杂志是国家级刊物,评职称是否管用要看单位的具体要求。一个刊物的级别可以上中国新闻出版署或是中国记者网去查询。打开这个刊物页面就会显示刊号、主管及主办单位。刊物的级别是由主管单位来决定的(中文核心及cssci刊物除外)。部级单位主管就是国家级,省厅及同级别单位主管就是省级。《教育》的主管及主办单位都是山西出版集团,因此是省级刊物。扩展资料:期刊分级存在的问题:1、能够参加期刊分级、评比的期刊太少,覆盖面过窄。全国有上万种期刊,其中,学术期刊近6000种,而国家的评比少则200种(百种社会科学期刊奖、国家期刊奖),多的也仅有千余种(“期刊方阵”工程)。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的激励力量(动力)的大小取决于个体某一行为的期望价值(效价)和个体认为将会达到其目标的概率之乘积的期望理论。任何一项管理措施的制定,确立的目标要适宜,适宜的目标才会给人以期望,使人产生心理动力。所以,国家应当加大评比的覆盖面。2、不宜将学术类期刊与消费类大众期刊相混淆,而国家的几次评比都将二者混为一谈。3、“消费类大众期刊”的比重远远超过了真正的学术类期刊。真正的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获奖率在全部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的比重,仅占其总数的1.5%,而“消费类大众期刊”占到了12%,几乎相差10倍。4、自然科学类比重远远大于社会科学类期刊。5、“核心期刊”的分级方法也有很大的缺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期刊分级

教育传媒这板块不太明白干什么的

白丝线
变形记
传播媒体或称“传媒”、“媒体”或“媒介”,指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可以是私人机构,也可以是官方机构。传播管道有纸类(新闻纸,杂志)、声类(电台广播)、视频(电视、电影)还有现代的网络类(电脑视频)。分类其实有多种说法。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文化教育传媒就是传播文化教育的媒体(大概在今天的市场走势中,权重股板块的走势普遍低迷,但教育传媒、网络游戏和旅游酒店等非主流板块的行情却如火如荼,尤其是教育传媒股在大幅下跌后的稳健走势引来市场关注,下面就对这一板块中可能存在的投资机会均等作一简要分析,希望能对投资者朋友有所裨益。 从行业基本面来看,可以说,2010年将是教育传媒行业获得加速发展的一年。首先,中国在经历了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率先实现经济的快速复苏和增长,这使我国的世界竞争力和经济政治地位得到了全面的大幅提升,而从“经济强国”到“文化强国”的转变将是我国获取长期可持续发展动力的必由之路。国家顺应这一趋势,在近期不断出台文化产业方面的振兴计划,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这将有力推动教育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最近国家推出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新闻出版总署出台的没有经过新闻出版总署前置审批并获得具有网络游戏经营范围的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企业,一律不得从事网络游戏运营服务这一网游运营新“戒律”等政策都将为行业实现规范化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环境。其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也为教育传媒行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市场空间。同时,科技水平,特别是信息技术行业的高速发展也为教育传媒行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的强大的技术支持,近期国务院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等方面相关政策和措施的推出及落实更是为教育传媒行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平台。在种种有利因素的推动下,教育传媒行业的成长空间巨大,前景可期。 从教育传媒板块的技术走势来看,由于阶段性的跌幅过大,加上政策方面催化剂事件的阶段性缺失,大盘走势趋弱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板块也在个半个多月时间里跟随大盘出现了较大调整,但在形态上来看,这一板块即将中线震荡上涨的趋势,因此投资者朋友可后市对这一板块以观察研究为主。

关于新闻传播学考研备考 期刊的选择

火焰驹
识知
期刊杂志的话主要看这几个《当代传播》《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报刊就看《南方周末》就可以了期刊肯定越早越好,注意总结,到考试时就晚了,如果期刊资源不全,传媒人论坛每个月都有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热点梳理,可以找到看看,特别是每年年中年底的热点总结都很有参考价值。出卷子时间一般在12月份之后吧,各个学校都不一样。希望能采纳!每个月的核心期刊只有热点梳理没有系统讲解么?我看过,有的,就是把热点论文的分析要点化了,答题可以直接用的那种。报刊就看《南方周末》期刊杂志《新闻记者》《国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研究》供参考:

《教育教学研究论坛》是中文核心期刊吗?

祥林嫂
龙拳天
  《教育教学研究论坛》不在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内。且cnki未收录,是一般的期刊。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河北出版集团主管,河北教育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协办的教育类学术期刊,是一本面向教育界、学术界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教育类学术刊物。主要面向教育界、学术界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刊物,国内刊号:CN 13-1399/G4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邮发代号:18-219。经查证, 《教育教学研究论坛》不在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内。且cnki未收录。体名称 教育教学论坛 单位地址 ​刊号 13-1399/G4 联系电话 ​类别 期刊 主管单位 河北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 河北教育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是什么期刊

露西亚
遂不受也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由河北出版集团主管,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主办,河北省电化教育馆协办,是河北省教育技术协会会刊。中文名称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外文名称 Contemporary Ecation Research and Teaching Practice 语 言 中文 类 别 教育 主管单位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 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 编辑单位 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 创刊时间 2014年1月1日 出版周期 月刊 国内刊号 CN13—9000/G 国际刊号 ISSN 2095—6711刊物内容规划为八大栏目版块,分别为“封面观察”、“政策纵览”、“知行有道”、“方圆微课”、“名师大讲堂”、“源点资源库”、“魅力教师”以及“教育微博圈”。刊物亮点在于“方圆微课”、“名师大讲堂”和“源点资源库”等栏目。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是正规杂志吗

敬闻命矣
萧琛
这个刊物没听说过,我只知道现代教育科学有高教版,有小学教师,有中学教师,审稿都比较严格。如果朋友有发表需要,本人可帮你推荐。

教育技术的视觉教育,视听教育,教育传播阶段各有哪些特点

兼怀万物
飞龙斩
视觉教育  17-18世纪,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等人倡导的直观教学主要采用图片、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来辅助教学。本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出现了许多机械的、电动的信息传播媒体。最早问世的如照相、幻灯和无声电影等,它们可以向学生提供生动的视觉形象,于是产生了所谓经验的视觉教育的概念。视觉教育与直观教育在理念上是完全接轨的,区别在于所涉及的媒体种类不同。最早使用视觉教育术语的是美国 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家出版公司,1906年,它出版了一本介绍如何拍摄照片、如何制作和利用幻灯片的书,书名就是《视觉教育》。1923年,美国教育学科建立了视觉教育分会。   视觉教育倡导者强调的是利用视觉教材作为辅助,以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化,主张在学校课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视觉教材,将抽象的概念作具体化的呈现。由此,也出现过视觉辅助和视觉教具的名称。1937年, 霍邦 (C. F. Hoban)等人在《课程的视觉化》一书中提出了视觉教材的分类模式和选用原则。如图1-1所示,作者提出了一个对视觉化教材进行分类的模式。   这个模式主要以教具为基准,按其所提供的教材的具体-抽象程度排列成示意图:从实地见习开始,它提供的教材最具体;越向上,具体性逐渐减少而抽象性逐渐增加;相对来说,言语最抽象。视听教育  30年代后半叶,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机先后在教育中获得运用,人们感到视觉教育名称已经概括不了已有的实践,并开始在文章中使用视听教育的术语。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的视觉教育分会改名为视听教学分会。   在诸多关于视听教育的研究中,堪称代表的是戴尔(E. Dale)于1946年所著的《    教育技术学教学中的视听方法》。该书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成了当时以及后来的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根据 (图1-2)。“经验之塔”的理论要点是:   1. 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各种教学活动可以依其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排成一个序列;   2. 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   3. 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   4. 位于“塔”的中间部位的那些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比上层的言语和视觉符号具体、形象,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下层各种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   从总体上看,视听教育的概念与视觉教育没有很大的差异,没有质的飞跃,主要是把原先的视觉辅助扩充成了视听辅助工具。然而至50年代初,有两种并行的新的理论观点开始渗入视听教育领域,那就是传播理论和早期的系统观念,它们逐渐引发了教育技术领域的一次质的飞跃。视听传播  进入50年代以后,西方学校中视听设备和资料剧增,教育电视由实验阶段迈入实用阶段,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风靡一时,计算机辅助教育开始了实验研究。这些新的媒体手段的开发和推广使用给视听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由H. D. 拉斯维尔等人在40年代创立的传播学开始向相关领域渗透,有人已将教学过程作为信息传播的过程加以研究。   1960年,美国的视听教育协会组成特别委员会,研讨什么是视听教育。1963年2月,该委员会提出报告,建议将视听教育的名称改为视听传播,并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另外,许多研讨视听教育的文章和著作,也都趋向于采用传播学作为视听教育的理论基础。   传播的概念和原理引入视听教学领域后,使广大专业工作者茅塞顿开,把眼光从表态的、单维的物质手段的方面转向了动态的、多维的教学过程的方面。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视听领域的实践范畴和理论框架,即由仅仅重视教具教材的使用,转为充分关注教学信息怎样从发送者(教师等),经由各种渠道(媒体等),传递到接受者(学生)的整个传播过程。又由于教学信息的传播是一个复杂的多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传播理论必然会与跟它差不多同时形成的系统馆观念汇合,共同影响“视听教育”向“视听传播”的过程。   至此,教育界利用视听媒体术语取代原来的视听辅助名称,并有了硬件和软件之分;视听教材被视为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而不仅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这时,比视听媒体术语更具包容性的名词教学资源暂露头角。学者们将关注的焦点从原先的视听教具逐渐转向整体的教学传播过程以及教学系统这一宏观层面。这种更新了的见解集中体现在伊利 (D. P. Ely ) 在1963年提出的一个模式中。如图1-3所示。教育技术  由于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理论观念的拓新,国际教育界深感原有视听教育的名称不能代表该领域的实践和研究范畴,因此,在当时美国视听教育协会主席J. D. 芬恩的建议下,由伊利领导成立了“定义和术语委员会”,致力于领域范畴、名称和定义的界定。该委员会在1963年发表的一份有关专题报告中坦露:“视听传播这一名称是为了方便起见而采用的,如果今后有比这更合适的名称的话,肯定会    教育技术学取而代之的。”果然不久,在该协会1965年出版的《视听教学》杂志上,出现了视听教育、教育传播、学习资源、教学媒介、视听传播、教学技术、教育技术等诸多名称同时并用的现象。1970年6月25日,美国视听教育协会经过大会表决,根据多数代表意见,决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简称AECT。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定名为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的名称确定以后,人们便开始探讨它的定义。1970年,美国政府的一个专业咨询机构教育技术委员会在给总编和议会的一份报告中指出:   “教育技术可以按两种方式加以定义。在较为人们熟悉的教育技术意义上,是指产生于传播革命的媒体,这些媒体可以与教师、课本和黑板一起来为教学目的服务……组成教育技术的部分包括电视、电影、投影器、计算机和其他‘硬件’、‘软件’项目……   第二种亦即不太为人们所熟悉的教育技术的定义超出了任何特定的媒体或设备。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技术超过了其各组成部分的总和。它是按照具体的目标,根据对人类学习和传播的研究,以及利用人力和非人力资源的结合,从而促使教学更有效的一种系统的设计、实施、评价学与教的整个过程的方法。”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简称AECT)对教育技术作了全新的定义:   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我们用图1-4来刻画AECT’94定义的结构,它明确定义了教育技术作为一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形态、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定义中没有直接描述媒体,表明教育技术已从硬技术进化到软技术,即以技术方法和方法论为主体的学科。当然,这并不排斥媒体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作用,它实际上是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的支撑技术。   我们注意到,这个定义将原来的“教育技术”(Ecational Technology)改为“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因为有人认为教育技术只关心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而教学技术可以包括技术在教学与培训中的应用;也有人认为教育技术的概念范围太宽泛,而教学技术则集中于教学问题。但在一般情况下,国际上将这两个术语作为同义词。并且国内也习惯于教育技术的称呼,因此,本书不拟刻意讨论它们的区别。   该定义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表述为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的提法,体现了现代教学观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传授知识转向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重大转变。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与信息、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各种信息和环境条件。新的教学理论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能积极进行信息处理的主动学习者,而教师要提供和创造能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和学习环境。从21世纪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需求出发,建造一个能支持全面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创造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大系统。    教育技术学结合AECT的94新定义,我们可以将教育技术的概念理解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包括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媒体与教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教学过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与开发、远程教学技术、教学评价技术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