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建筑学想考研,听说很难,大二该准备些什么?

终南
季路
初试的考试科目有:英语 政治 建筑设计理论 6小时快题设计其中英语政治是全国统考,建筑设计理论和6小时快题设计是报考学校自主命题。建筑理论包括《公共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上下,《建筑物理》,《城市规划原理》,《建筑构造》上下,《建筑物理》。不过学校招不招收跨专业的这个就不好说了,要看当年的报考人数及录取名额,不过老八校基本是没戏的。复试的话除了同济清华天大这几个比较变态以外,其他几个学校的都差不多,首先是英语笔试(专业英语翻译)、专业笔试(3小时快题设计),然后就是面试了,面试也分英语面试(专业英语问答,运气好的话也会问你的家乡啊,为什么报建筑设计啊这一类的)和专业面试(一般先让你抽题,抽3答2,大部分题目都比较结合当代建筑和后现代主义建筑,然后再由老师提问,都是一些发散性的问题,这就要看平时的积累了)。

建筑学【考试必须看的具有权威的书】考研提前准备用。

冬之祭
狗仔队
建筑考研看你报哪个学校,报哪个专业,每个学校的要求可能都不一样,但建筑史、快题设计是每个学校必考的。 建筑史以教材为主: 1、《中国建筑史》,东南大学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清华大学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琬英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4、《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同济、清华、东大、天大四校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另外:《华夏意匠》李允鉌,《中国建筑美学》侯幼彬,《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如果有的精力,这三本书也可以看看。(不过这些书都好贵) 快题设计则看你报哪个学校的,好的学校像东大、天大,同济等自己都出快题的书,报哪个学校就买哪个学校的快题参考书,目前卖得比较火的是《快速建筑设计100例》黎志涛 东大出的。据说凡是建筑考研的人手一本。 其实快题设计往往考察学生的基本功:总体环境布局、功能关系和空间组合等,这些不是短期就能提高的,否则建筑学也就不用花5年时间来学习了,这方面推介你看《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张文忠,还有就是《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这些书也很贵,不过可以在网上下电子版) 快题设计的另一项基本功:钢笔画。主要是练习线条,流畅,准确。 钢笔画要靠时间磨练,每天都要练,一天不练,就会生疏,推介你看《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钟训正。照着图片临摹。有些学校会考建筑结构、构造、设备等,这些内容一般不超出教科书范围。有《建筑结构》何益斌,《建筑构造》上下册,《建筑设备》李祥平,闫增峰。如果你报城市规划专业则还要看《城市规划原理》同济、重建院等编,《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鸿,《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一般报建筑设计理论专业比较多,这个专业招生的人数也是最多,工作也好找)好了,以上说的内容,对于跨专业的会有帮助,如果你是学建筑学专业的,这些书你大概都是知道的,因为我是也学建筑的,今年也准备考研,写了这么多,希望对你有帮助。

建筑学考研,大学流程

孜孜不倦
既然你要决心要考研的话那就先想好报考哪个学校,那个学校要考的书有哪些。考研的时间就是大五的上学期12月份,看书的话越早越好,英语什么时候看都不算早,你甚至可以提前一年都没关系。大学期间尽量多去学手绘或者去报个手绘、快题班,专业还是根据你报考的学校的考试内容针对学习,建筑史每个学校都必考的。大一大二的素描、手绘得多画,对考研的快题帮助很大;大三大四除了建筑设计和建筑史外,设备、构造也是必看的,绝大部分学校也会考;规划和景观方面可以不看。至于实习最好还是免了

建筑学考研一般要从大几开始准备啊

老黄狗
你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学好数学和英语,尽早把四六级(至少四级)过了。然后再平时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看看自己是否对自己本专业有足够多的兴趣,一般来说不讨厌就可以。这个主要决定将来是否要跨专业考研。如果选择在本专业上发展,那么就按部就班的学好自己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是一般会是考研专业课,所以非常重要,像计算机中的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管理学中的管理学,西方经济学,这都是绝大多数学校相关专业必考的。所以一定要学好,基础弄牢。至于跨专业,最好能在大二的时候做出决定,以便你能比较从容的准备,这个等你决定了再问也不迟。另外送你一个妙方,现在或是过些日子都是大四毕业摆摊卖书的时期,所以你可以找到一个考过研的,并且健谈的师兄或师姐,买他(她)一本书,好好跟他(她)聊聊,从一般的公共课复习,到学校的选择以及专业课的复习,都是可以请教的,一般过来人(不管考上的还是没考上的)都是很爱述说这段难忘的经历的。要是觉得好的话,别忘好好谢谢人家啊!

建筑学考研的准备时间是怎么样安排的?

孔鲋
龙二
一般暑假开始准备复习。7/8月份开始复习英语和建筑历史。等考研辅导班开始的时候突击政治。最后2-3个月开始复习快题。每周或每两周一次。英语政治就不说了,不管考什么专业都一样的,过关就好。建筑历史考试范围每个学校不一样,但不外乎要看中、外建筑史及其图说这4本书。快题看悟性了。。。。

建筑学考研如何准备?

芒种
田鸠
看你要考哪里了,先搞清楚你要考的学校专业课是考哪几科,把你的笔记补充完整,这几科考试前老师给你们点的重点多半也是考研的重点,另外考前一定要和考试学校的同学联系,本校的学生其实是知道题目的,并不是说泄题,而是说他们的考试以及笔记里实际上就已经包括了所有考研的题了..... 手绘很重要,要了解你所考学校知名导师手绘的风格以及你自己到底善长哪种快题的模式,这个是靠累积的.... 公共课的话,对于工科的要求没那么高,英语我的经验就是做阅读,千万别去背词典,费力不讨好,不要误以为一开始就拿本考研词汇记下单词就行,单词只有在阅读里记下的才是真的记下了...如果你想英语拿高分最好从现在开始做阅读,不过可以减下量,我复习时是一天做五篇精读的,到考前基本上两三本厚的阅读书是要做完的.因为你还早,一周可以做五篇也差不多了,长期累积下来六七十分简直是发挥失常的分数....政治的话就简单多了,考前三个月开始背都来得及,报个可靠一点的班,按照补习班的要求完成他们规定的东西,只要智力正常绝对可以上六十分的.... 总之考研的话除了刻苦还要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多和所考学校的人交流,如果考本校的话就多和你准备报的导师交流,本校一般初试上线复试问题不大...

想考昆工建筑学的研究生,应注意什么?

魔术师
快板刘
一、建筑学专业到底都有哪些方向啊?建筑学专业(不论学硕或专硕)均包括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建筑技术(三大方向),那么学硕和专硕又有什么区别?不同的方向的教学设置有什么不同?①学硕、专硕都需要在学校呆满3年;②毕业证不同,学硕颁发工学硕士,专硕颁发建筑学硕士(昆工本硕均已通过评估);③学硕学费8000,,专硕学费12000,奖学金评定公平;④考试科目均一致,学硕历史方向和专硕的考试科目都一样,只是技术方向不考快题考建筑物理,专硕的英语也是考英语一。二、报考情况15年报考昆工的同学较少,调剂生源较多,但是从16年开始,昆工开始变得逐渐热门起来,2016年对外公布的只有四个调剂名额,17年一志愿报考更为火爆,只有学硕有两个调剂名额,专硕全部为一志愿考生,且上线比例高,进复试刷人的比例接近1:1.5,其中有很多同学初试分数不够高(低于300分),复试的快题又不及格,很容易会被直接刷掉。按照这个发展趋势,我个人预计到2018年昆工应该不会再有调剂名额了。昆工建筑学这两年大约有150-200人左右报考。从2017年的拟录取名单来看,学硕录了13人,专硕录了40个人,总共录取了53人(17年扩招,录取名额比往年都要多)。三、关于建筑学基础①建筑历史类:建筑学基础一共有六本指定教材,三本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历史的分值约占到30-40分,某种程度上这三本书废话太多,可读性不强,真正有用的文字少之又少。第一遍要熟悉一遍课本,对中建史和外建史的历史轴线要有一个清晰的把握,然后第二遍可以看中建史和外建史的精编讲义,这个资料网上都有,第三遍就是冲刺阶段背诵重点了。虽然说三本建筑史的内容特别多,但是其实昆工的出题还是很有规律的,重点清晰,历年真题重复出题的频率很高。②建筑技术类:建筑技术类有两本参考书,一本是刘加平编的建筑物理(第四版),一本是重庆大学的建筑构造上册(第五版),是的,构造只用看上册。技术每年约占到建筑学基础总分的30-40分,一般是两个名词解释,一道简答题,一道论述题,物理和构造这两门课最碎了,知识点太多,刚开始复习起来是挺头疼的。这两本书一定要把课本上的重点总结出来,我建议可以直接看往年学长学姐总结的笔记,然后再把历年出现过的真题背下来,基本上就没有多大问题了,这个每年都会有一个特别偏门的名词解释,不用太担心,大部分同学都不会。对于技术的复习,主要还是以真题为主,把往年真题答案背下来就行。我都是离考前1个月才开始看构造,构造就是死记硬背多学多得,一个月的时间足矣。③建筑设计类:从近几年来看,设计类的分值都在80分左右,所以说这一部分是重中之重,昆工的建筑设计原理教材是白旭老师编写的(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二版),里面包括公建和居建,知识覆盖面广,但是深度不够,往往需要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设计部分是比较好拿分的,因为没有标准答案,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回答都是根据个人建筑学素养的积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题的思维一定要发散,从多个维度来回答问题。设计部分历年真题重复出现的频率也很高,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在考前把历年出现过的真题全部背下来。昆工建筑学基础的历年真题的重复出现频率特别高,往往能占到总分的一半左右,所以说,虽然我刚开始看到昆工的参考书目有那么多,非常头疼,但是到后期把重点总结出来后,就感到越来越轻松,只要能把昆工近十年的真题掌握好,基本上就能拿到建筑学基础一半的分数,然后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积累,基本上可以拿到一个较为理想的分数,至少可以保证不拖你总分的后腿。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昆工建筑学基础这门课改卷特别压分,今年的最高分也只有107,过百的好像只有3个,大部分同学的得分都是在80-100之间,其实这一门课基本上是拉不开差距的。答题秘诀:一定不要让卷子空着,哪怕是瞎扯也要全部写满,否则空卷是不会给你分的。四、关于快题我上学的时候也没有专门练过,对于快题是很模糊的。黎志涛的《建筑快题设计100例》,这本书比较老了,造型也被大家抄烂了,而且书里面的造型很老,不推荐去抄。但是黎志涛的《建筑快题设计100例》被奉为一直奉为经典,考研过程还有很多人还使用的原因,首先是里面黎志涛所介绍解题思路和里面的平面图都是很不错的,其次是制图规范是很严谨的,不会像大家平时画快题那么随意。另外推荐大家多看下同济的一些手绘机构出的快题书,这些书无限接近昆工的快题风格,大家一定要多抄绘几套方案,因为昆工的效果图同样是要求画轴测图,和同济的风格很相似。每个学校有自己的侧重点,对于昆工而言,老师不会因为不喜欢你的风格就给分很低,昆工的老师更侧重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规范性,阅卷过程是比较理性的。所以大家在考昆工的时候,风格上中规中矩不犯错误就好。至于一些技巧,大家就自己练习吧,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喜欢的风格或者你能驾驭的风格。自己喜欢的风格,因为你喜欢它,你就有兴趣往下练。如果是你不喜欢的风格,肯定是练不下去的。至于自己能驾驭的风格更不必说,既然是自己能驾驭的,自己才练习的过程中才能如鱼得水,信心倍增。至于辅导班,我并没有去那些打广告打得满天飞的某些机构学习,而且选择找同学给我介绍了一个学姐辅导我。对于快题中的效果图部分,一定要坚持练习,保持手感,然后总结一个自己的套路,形成自己的快题风格。为什么叫套路,那就是什么考试题目都能套上,昆工的快题方案不会太难。所以,对于很多本专业本科学的不是很好的或者跨专业的同学来说昆工是比较适合的。PS:题目要求画的图必须画到,这是最基本的条件,最后一定要留15分钟左右检查试卷,看有没有漏项的,利用最后的一点时间查漏补缺,最后一条别忘了要把个人信息写清楚,自信地走出考场。五、关于复试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比例的40%。复试分为两部分,笔试和面试。1.笔试:笔试分为两部分:三小时快题和一小时英语翻译(可带字典)。①快题:复试快题非常重要,很多同学初试总分低于300分,复试快题又不及格(低于60分),大部分就直接被刷掉了。复试快题面积不大,难度不大,时间是3小时,题目一般为茶室、售楼处、住宅等小型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1000平方米。②英语翻译:这个虽然规定说可以带纸质字典,但是实际上是根本没有时间翻字典的,今年一共给了三篇短文,我翻译第一篇的时候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单词就去查字典,结果过了半小时了才发现第一篇都没翻完,后面果断就没有用字典了,碰到不认识的单词就直接跳过,一阵狂写,结果到最后还是剩了一小段没写完,不过这个倒无关紧要了,因为英语翻译的成绩只占复试成绩的10%。2.面试:面试是在老师的办公室进行,一般有5-6个导师坐在里面,然后我们按照排序一个一个进去,大概每个人有20分钟左右。首先必须要准备自己的个人作品集,进去把作品集分发给各位导师看。大家不用担心英语口试,因为很简单,我当时面试的时候,英语考官就是让我用英文进行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就结束了。然后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就像是和你普通聊天,比如你喜欢哪个建筑师呀,他都有哪些建筑作品呀,写了一些什么书呀等等,然后根据你的作品集体一些相关的问题,甚至会问到你的兴趣特长爱好等等。所以说面试的时候,你要学会主动出击,引导老师往你擅长的方向回答,一定不要冷场,一旦被面试老师引导节奏,这时候问题的难度就比较大了。 六、关于跨专业的问题首先专硕只接受建筑学本专业的学生报考,这一点虽然在招生目录没有写出来,但是专硕的大部分导师和研招办主任已经达成了共识,所以我建议本专业的同学去报专硕,跨专业的同学去报学硕,具体情况的话一定要给建筑学院的研招办的老师打电话咨询一下(0871-65902086,余老师),老师会告诉你怎么报的。歧视多少有那么一点点,但不是歧视,是怀疑。本科建筑学5年,你没有熏陶系统的学习,老师会怀疑你有没有能力来读这个研究生,所以肯定会仔细问问的。跨专业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准备下自己的作品集,哪怕是再差都做一个,一定要用你的诚意去打动老师。

建筑学考研复试都考些什么

其无私德
梦归人
考研复试有哪些注意事项?准备考研的同学,这些事情一定要提前知道。

【建筑学】考研的一些问题。

到不了
理也
你好,我来回答你建筑学考研初试的科目:1英语(100分),2政治(100分),3中外建筑史(有些学校只考外建史)(150分),4建筑设计(150分);复试的科目:1 英语口语,2. 4小时(分学校不同还有6小时8小时的)快题设计,3建筑构造,4建筑设计原理。 (不同的学校考的科目可能会有微小的出入,不过复试1天的时间就要把所有科目全考完并且在第二天出录取成绩所以大多学校几乎只看快题设计,剩下几科基本不看)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建筑学考研不考数学,而且复试刷人情况比较严重考研的初试的时间就是全国统一考试的时间,即10月报名,2月参加考试,通过考试的一般在4-5月份参加复试。当然,如果你准备报考名校,要做的准备会多些,首先要了解你要报考学校的考试内容及各种注意事项,而且你需要亲自电话联系老八校的老师关于学校是否会一视同仁对待每个学校的考生,还有就是 询问自己想报考的导师是否还有招收名额,因为部分导师的保送生名额就已经占满的招生计划。我的建议是从大2的时候着手准备,原因有2。首先,建筑学在本科期间课程很多,而在低年级则有的时间学习英语,以打下基础,而且从大3开始时间会很紧张,几乎没有时间学英语,而考研英语全国平均分只有30几,可见英语很关键。剩下的科目在大三期间着手准备;其次,考验对手绘能力要求很高,因此,要从建筑设计基础1开始就打下坚实的手绘能力,因为手绘的能力是随着长期培养训练出来的,每一个作业都要用心的去做。不过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同,我的只是建议,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希望能对你有用 你好,对你的补充是:在建筑学领域有老8校之说,即4所实力超强的高校: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实力与清华相平)、东南大学、天津大学以及4所老牌院校:重庆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上面这8所学校是建筑学专业考研的首选,不过难度也相对高一些。同样如果你足够优秀的话也可以考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不仅免全部费用(3年约4万)还有很多补助和奖学金。另外,还有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这种建筑学也比较强的名校。沈阳建筑大学近几年势头很不错,实力上升也快,却比较好考(但复试刷人严重)推荐的还有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央美术学院、青岛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建筑学考研常见的专业有:建筑历史、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园林、建筑构造、建筑技术每个学校的专业名称都不太一样,但基本是这几类考试科目一般是:政治100分、英语100分、建筑历史150分、快题设计150分如果是考建筑构造或是建筑技术的则要考数学和其他专业课报名时间是在考研前一年的10月份,先在网上报名,后去现场确认之前一定要清楚报考学校的招生简章和具体的时间安排如果是本专业、考本校的,一般从大三下学期暑假开始准备就可以若是跨专业的,或者考名校就要早一点动手准备 最好加入一个考研群 跟同仁交流资料或复习心得名校的历史有时考的比较偏 一定要看该校的学生笔记 平时也要注重扩充知识量打听该校老师喜欢的手绘风格 然后快题把一种表现方式练到极致 只练一种就够考本校 公共课争取不落分 专业课争取拿高分而考外校相反 专业课争取不落分 公共课争取拿高分最后一般在考研前夕 学校都会有不对外的小辅导班 一定要参加准备考研是个枯燥的过程 但是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