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关于建筑业企业的的调研报告有哪些

虽有寿夭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调研报告随着基础建设的加快,全国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太原市建设规模继2003年达到开工复工面积3000万平方米,2004年将达到3300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建设规模的高增长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机会,但是,随着建筑市场的开放,不仅外地建筑企业纷纷寻求在太原市场上分一块蛋糕,国外建筑企业携带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优势进入太原,建筑企业在抓住机遇的同时,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主导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市场、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人才的竞争上升到了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战略地位。为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科学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走访了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山西省建筑工程总公司、山西省建筑科学院等单位,对山西省建设行业的背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一.建筑行业人才基本现状我省建筑行业共有施工企业3400余家,从业职工约80万人。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与管理人员,绝大部分仅具备中职或中职以下学历。以我省最大的建筑集团企业山西省建筑集团总公司为例,职工总数为34770人,其中,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为6700人,占职工总数的19%;而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中高职和本科以上学历的占25%,只占职工总数的4.8%。全省建设行业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比例就更低,这个比例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山西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建筑队伍组织结构和对构建大型企业集团的资质要求有不小的距离。因此,近几年来企业需要补充大量的高层次的专业管理人员,以尽快提高本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资质水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挑战。建设部在全国建设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科教兴业”战略。随着建设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建设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中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大型工程的国际化招标,投标的推行,建筑市场逐步趋向规范化、国际化。这一战略性转移,促使我们必须迅速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应建筑市场的实际需求,以提高建设行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能力。为达到这一目标,建设部启动了以构建和实施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万——千万工程”,即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造就万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造就十万名建设技术业务骨干;培养百万名建设专门人才;培养千万名建设熟练技术工人和劳务人员。我省也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促进山西建筑业整体素质上台阶的“2324工程”即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要造就200名建设学术带头人;造就3000名建设技术业务骨干;培养2万名建设专门人才;培训40万名建设熟练技术工人和劳务人员。随着这项工程在我省的逐步落实,培养建设人才的任务十分艰巨。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建筑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已基本形成,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实行了项目负责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同时,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其理论研究也逐步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目前我省建筑市场急需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职业化的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队伍。然而,由于建筑类普通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过分专业化、学科化,现在社会上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又出现空档,中职教育层次偏低等原因,这样集专业、管理、经济、法律、税务、计算机等知识为一体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建筑人才变得紧俏起来。以发达国家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占整个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例,大多已达到20%~50%,而我国尚不足8%,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二.建筑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1、随着建筑行业整体向好,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趋旺。2、建筑工程、建筑学、电气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暖通工程、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工程造价、道路与桥梁是2001年至2003年建筑企业招聘大中职的前十位。3、建筑企业对这十大热门专业的需求量占建筑行业对毕业生需求量的80%,近年来还以增幅8%的速度稳步增长。4、高职成为建筑业招聘毕业生的基本学历要求。三.建筑行业人才的发展趋势1、随着行业的大发展和高增长,会拉动行业对人才需求。2004年建筑业的企业人才需求将较2003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预计增长幅度将超过25%;建筑业人员需求1.8万人。2、技术类专业人才成为建筑业招聘永恒的主题,行业的高增长将带来此类人才需求量的放大。2004年企业对技术类人才的需求将占到总需求的30%。3、2004年建筑行业人才竞争将更加激烈。太原市建筑市场正逐步全面开放,企业竞争的加剧必将带来人才的激烈竞争。4、2004年建筑行业企业招聘中、高职毕业生的十大热门专业是:建筑工程、建筑学、电气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暖通工程、工程造价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管理、道路与桥梁。建筑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一直是企业需求毕业生的热门专业。四.建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根据职业人才需求预测的调查报告,全省150多个专业归为40个专业类,按专业类进行统计显示:(1)社会人才需求量依次为市场营销,工商行政管理,机械,土建……,其中土建名列第四位。(2)土建类人才需求的顺序为工民建,工业电器自动化,给排水……其中工民建列土建类首位。由此看来,工民建专业有广泛的社会需求。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民建)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包括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质量监督站、建设单位、监理公司、工程造价咨询等部门。随着我国“十五”计划的实施,国家将鼓励房地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职工住房制度的改革,将会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国家制定宏观财政政策,用以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其目的就是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事实证明,这种带动作用无疑会增加建筑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我们对太原市建设委员会、市人事局、各设计院(所)、建筑施工企业等单位的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现状与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主要调查与分析结果如下:1、调查结果大型施工企业调查结果单位名称 统计年限 所需人数(人) 十三冶四公司 今后五年 1370 太原市建一公司 今后五年 913 河津建安公司 今后五年 400 共计 今后五年 2683三个企业职工总数为:19036名职工人均需求指数为:0.0532、同比例类推计算结果国有企业0.053x407075=21575人集体企业13158人408家建筑施工企业累计共需量37733人3、按单位发展规模推算(1)设计单位:乙级单位今后五年共需677人丙级单位今后五年共需1438人(2)施工企业:国有单位今后五年共需18637人集体单位今后五年共需12872人(3)建筑管理单位:市级单位今后五年共需1112人县级单位今后五年共需2127累计共需368633人上述预测较为保守,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太原市对土木建筑方面的人才需求会进一步的增加。但是对人才的需求不会只仅限于传统的房屋建筑工程方面,而是具有较为全面的土木工程基础知识的应用型人才。这对我们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综上所述,在未来的十多年中,建筑业将会有一个更大更快的发展,社会对建筑工程人才的需求将逐步转向高职高专培养出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本专业的教学改革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市建筑业行业运行情况分析调研报告

简单人
申老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三一企管     三一文库(www.31doc.com)/总结报告/调研报告市建筑业行业运行情况分析调研报告  xxxx年,xx市建筑业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抓住机遇,开拓市场,加快发展步伐,主要生产经营指标继续保持平稳上升趋势,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为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全市建筑业企业生产运行情况  全市xxxx年资质内建筑业企业73家,比去年同期增加8家。其中,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企业50家,具有劳务分包资质企业23家。全年建筑业企业在生产发展中呈现以下特点:  (一)生产形势良好,总产值稳步增长。xxxx年,全市完成投资施工项目472个,增长19.2%。固定资产投资为225.85亿元,增长了24.8%。其中,房地产投资为27.7亿元,增长了106.1%。由于投资总额和施工项目全面增长,推动了建筑企业生产稳步增长。xxxx年,全市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69898万元,比上年增长29.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14029万元,同比增长42.4%,占建筑企业总产值的主体地位;安装工程产值52217万元,同比增长23.5%。  (二)新签合同额快速增长,企业生产规模继续扩大。全市全年资质内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224184万元,同比增长49.2%。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170391万元,同比增长25.8%,占总合同额的76%。这主要源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增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大幅增长和城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新签订合同额的增加,使得土建工程量加大,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建筑行业现状分析

许行
灯塔情
我国建筑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建筑业10万家,达10.38万家;建筑业总产值达24.84万亿元,同比增长5.7%。2020年上半年,我国建筑业企业数量为10.27万家,实现总产值10.08万亿元。2019年中国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突破4亿平方米我国建筑业当前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以现浇建造方式为主的传统产业,传统建造方式提供的建筑产品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建筑产品的美好需求。为此,我国需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随着各地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项目落地,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规模不断壮大。据住建部数据显示,2016-2019年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逐年增长,2019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4.1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4.6%,近4年年均增长率为55%,占新建建筑面积13.4%。2019年中国装配式建筑依然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为主,在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中以剪力墙结构形式为主。2019年,新开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2.7亿平方米,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65.4%;装配式钢结构建筑1.3亿平方米,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30.4%;装配式木结构建筑242万平方米,其他混合结构形式装配式建筑1512万平方米。——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市场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怎样写建筑专业调查报告啊?

性善
贝多芬
我给你一个写作提纲吧标题:XX市房地产价格的调查一、XX市基本概况(人员、面积、人居面积、生活水平等)二、最近三年XX市房地产市场走势三、最近三年房屋竣工与成交情况四、最近三年房价市场分析五、影响XX市望到价格的主要因素六、最近几年房价的预计祝你论文写作愉快

求一份建筑业发展前景调研

皮弁鹬冠
上一当
  与传统的建筑领域相比,智能建筑行业绝对算得上是大建筑业里的“少壮派”:起步晚,发展快,而且以涉及专业多、配套产品和技术繁杂著称,可谓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建筑行业研究小组指出,对中国而言,智能城市的真正价值在于帮助向和谐城镇化转型。因为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得从农村到城市的平稳转变成为可能,并帮助中国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从投资型、出口型发生转变。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 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商对建筑智能化日益重视,高档商业楼盘、政府办公楼、智能化家居、体育场馆等建筑对智能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智能化功能的要求也更趋向多元化和综合化。与此同时,国家大力倡导的节能建筑、绿色建筑都与智能建筑联系密切。在市场自发需求和政策鼓励的推动下,我国建筑智能化市场前景十分乐观。2011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高达117734亿元,比2010年增长22.6%。2011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1933亿元,比2010年增长23.8%,扣除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6.1%。2011年我国新开工项目332931个,比上一年增长431个,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4.62亿平方米,增长19.5%,201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1740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住宅投资44308亿元,增长30.2%,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1.8%。按施工面积统计,房屋施工面积50.80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8.84亿平方米,增长23.4%。房屋新开工面积19.01亿平方米,增长16.2%;住宅新开工面积14.60亿平方米,增长12.9%。房屋竣工面积8.92亿平方米,增长13.3%;住宅竣工面积7.17亿平方米,增长13.0%。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35607亿元,比上年增长27.2%;中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3197亿元,增长25.5%;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2936亿元. 预计2012年,地方政府投资欲望强于中央政府,如海南国际旅游岛、安徽城市带、重庆两江新区和湖北 从长远来看,未来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95%以上。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预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起飞,也预示了建筑业更广阔的市场即将到来。据预测,2009年至2020年,中国建筑业将增长130%。其中,2018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占全球建筑业总产值的19.1%。智能建筑市场前景广阔,在2020年前,中国用于节能建筑项目的投资至少是1.5万亿。我国建筑节能蓝图蕴含着对节能材料和技术数万亿元的商机。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建筑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共十五章,首先介绍了建筑业的相关概念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建筑行业的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装饰业、绿色节能建筑业、智能建筑的发展。随后,报告对建筑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国内外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营销分析、行业竞争分析和投资潜力风险分析,最后对建筑业的未来前景与发展趋势做出了科学的预测。您若想对建筑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相关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报告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国内外相关刊物的基础信息以及建筑行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结合深入的市场调查资料,立足于世界建筑行业整体发展大势,对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主要细分市场、竞争格局、营销策略、国内外重点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进行了分析及预测,并对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研判,最后在前面大量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了建筑行业今后的投资策略。 本建筑行业分析报告,为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第一章 建筑业相关介绍 第一节 建筑业及建筑设计 一、建筑的概念阐释 二、建筑业的定义 三、建筑设计的定义 四、建筑设计及工作核心 第二节 建筑业行业分类标准 一、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二、建筑安装业 三、建筑装饰业 四、其他建筑业 第三节 建筑业企业 一、建筑业企业的定义 二、建筑业企业分类 三、建筑业企业资质分类 第二章 国际建筑业 第一节 国际建筑业 一、2011年世界建筑业发展概况 二、2012年对全球建筑业发展展望 三、新现代主义是世界建筑行业发展潮流的代名词 四、国际建筑业巨擘的发展路径 五、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第二节 欧洲建筑业 一、欧洲建筑市场总体概况 二、2011年欧盟建筑业发展分析 三、2011年德国建筑业发展分析 四、2011年法国建筑业发展分析 第三节 美国建筑业 一、美国建筑业概况 二、2011年美国建筑机械出口额 三、2012年美国建筑市场预测 四、美国建筑节能策略研究 第四节 日本建筑业 一、日本建筑业的现状描述 二、太阳能建筑在日本流行 三、日本建筑业的特点 四、2011年日本建筑业发展概述 第三章 中国建筑业 第一节 中国建筑行业概述 一、中国宏观环境向好支撑建筑业发展迅猛 二、中国建筑业市场进入健康发展轨道 三、金融危机下建筑企业的挑战、机遇与策略 四、中国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革之路 五、中国建筑业劳动力发展现状 第二节 2009年中国建筑业的发展 一、2009年建筑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2009年建筑业发展的特点 三、2009年建筑业特、一级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第三节 2010年中国建筑业的发展 一、2010年建筑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2010年中国建筑业十大新闻 三、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长 第四节 2011年中国建筑业的发展 一、2011年建筑业发展分析 (一)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二)建筑业总产值 (三)基建投资情况 (四)房地产投资 二、2011年中国建筑业十大新闻 第五节 2012年中国建筑业的发展 (一)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二)建筑行业景气持续回升 (三)基建投资情况 (四)房地产投资趋势良好 (五)原材料价格 (五)建筑业上市公司业绩总结 第六节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发展分析 一、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发展特点 二、2012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发展现状 三、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前景及问题与挑战 四、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发展建议 第四章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第一节 房屋工程建筑 一、房屋建设亟需推广阻燃建筑材料 二、国内以“总承包”提高房屋建筑企业竞争力 三、中国房地产建筑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四、2011年中国房屋建筑业发展概述 五、2012年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指标分析 (一)房地产景气指数分析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情况 (四)商品房建筑与销售情况 (五)全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六、住宅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土木工程建筑 一、土木工程概述 二、高新技术使中国土木工程到达新高度 三、中国促进土木工程发展的措施 四、土木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节 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 一、中国大规模铁路建设全面展开 二、2011年中国铁路建设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三、2012年铁路建设投资情况 四、中国公路建设的发展现状 五、我国隧道建设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第五章 建筑装饰业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建筑装饰行业定位 二、建筑装饰施工的特点 三、中国建筑装饰业分类 第二节 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的概况 一、中国发展建筑装饰业的重要性 二、国内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的特征 三、中国建筑装饰业的发展现状 四、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内部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论企业的做强做大与装饰行业的规模发展 一、建筑装饰企业的发展现状 二、建筑装饰企业规模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如何发展建筑装饰企业的产业规模 四、建筑装饰企业规模发展的现实问题 第四节 建筑装饰企业的成本分析与控制 一、企业成本及企业成本分析的概念 二、建筑装饰企业工程成本变动情况的实例分析 三、建筑装饰企业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第五节 中国“十一五”期间对装饰业主要发展措施 第六节 建筑装饰业的前景及趋势 一、中国建筑装饰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2012年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预测 三、中国建筑装饰业发展走向分析 第六章 节能建筑 第一节 中国建筑节能的必要性 一、中国建筑节能的发展势在必行 二、建筑节能关系到国计民生 三、建筑节能可以为中国节约40%的能源 四、中国发展建筑节能的影响和积极作用 第二节 中国建筑节能事业的推进 一、中国建筑节能的总体推进情况 二、建筑节能相关法规相继出台 三、中国采取措施力推建筑节能目标实现 四、中国大力推动民用建筑节能发展 五、中国加强新建建筑节能的全程监管 第三节 绿色建筑的发展分析 一、绿色建筑相关概念 二、绿色建筑发展的总体概述 三、中国绿色建筑成就斐然 四、中国绿色建筑应走出三大误区 第四节 建筑节能集成化发展分析 “一、集成化设计与管理”诠释建筑节能新理念 二、太古与清华太古与清华联手推进建筑节能 三、UTC打造集成化建筑解决方案 支持中国节能减排事业 第五节 推行建筑节能的困难与措施 一、推行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 二、中国民用建筑节能的问题 三、中国建筑节能发展的对策分析 四、构建全面的建筑节能服务体系 第七章 智能建筑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智能建筑的概念阐释 二、智能建筑的兴起 三、智能建筑的组成 四、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 第二节 国际智能建筑概况 一、世界智能建筑的发展 二、国际生态智能建筑简述 三、美国智能建筑设计时尚 四、日本智能建筑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中国智能建筑的概况 一、中国智能建筑主要内容 二、中国建筑智能化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三、中国智能建筑的发展现状 四、市场经济推动智能建筑智能化设计的发展 第四节 中国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国智能建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国内智能建筑专业人才稀缺 三、中国智能建筑市场问题与对策 四、发展智能建筑的要点分析 第五节 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一、中国智能建筑未来拥有广阔发展前景 二、中国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分析 三、立体绿化智能建筑是未来智能的发展趋势 四、智能建筑行业向整合应用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第八章 主要地区建筑业的发展 第一节 北京市 一、2009年北京建筑业发展回顾 二、2010年北京建筑业发展概况 三、2011年北京建筑业发展简况 四、2012 年北京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情况 五、北京市建筑业的发展策略分析 第二节 上海市 一、2011年上海市建筑业发展状况 二、2011年上海重大工程投资 三、上海建筑业受惠于两大“蛋糕” 四、上海建筑业的发展对策分析 第三节 重庆市 一、2010年重庆市建筑业发展状况 二、2011年重庆市建筑业发展状况 三、重庆市建筑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四、重庆市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 第四节 江苏省 一、2010年江苏建筑业发展分析 二、2011年江苏建筑业发展分析 三、江苏建筑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四、推动江苏建筑业科学发展的举措 第五节 广西省 一、2010年广西建筑业发展状况 二、2011年广西建筑业发展分析 三、广西建筑节能推广新技术效果明显 四、广西建筑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促进广西建筑业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六节 其他地区 一、福建省建筑业实现跨越性大发展 二、山东建筑业改革开放30年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三、2011年浙江建筑业发展状况分析 四、2011年哈尔滨市建筑业发展状况 五、2011年湖北省建筑业发展分析 第九章 中国建筑业竞争分析 第一节 国内建筑业竞争现状 一、中国建筑业:跨入世界顶级企业“俱乐部” 二、中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仍需提高 三、中国建筑行业过度竞争的分析 第二节 企业核心竞争力内容 一、市场营销能力 二、项目管理能力 三、服务创新能力 三、中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与自主创新研究 一、现阶段中国建筑企业的战略分析 二、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集约化模式——以建筑企业为例 三、基于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四、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第十章 建筑业营销策略分析 第一节 建筑市场营销 一、建设供应链与建筑企业市场营销 二、建筑业对营销认识过程 第二节 建筑企业营销环境分析 一、微观环境 二、宏观环境 第三节 品牌营销 一、建筑业构筑文化品牌 二、打造现代建筑业企业国际品牌战略 三、建筑企业品牌塑造“三步走” 第四节 我国大型建筑企业客户导向管理战略探讨 一、大型建筑企业客户导向管理的意义 二、大型建筑企业客户导向管理体系构建 三、客户导向管理实例研究 第五节 建筑企业市场营销策划 一、建筑施工企业的营销策略 二、论建筑施工企业的关系营销策略 三、网络营销策划 四、建筑市场营销的几点思考 第十一章 国外重点企业 第一节 万喜集团(VINCI) 一、公司简介 二、万喜的经营之道 三、法国万喜集团获高速铁路大单 四、2012年法国万喜集团考察本溪 第二节 布依格集团(BOUYGUES GROUP) 一、公司简介 二、法国布依格建筑获卡塔尔9.5亿欧元合同 三、2012年布依格集团经营状况 第三节 ACS集团 一、公司简介 二、2010年ACS集团经营状况 三、2011年ACS集团瞄准澳州10亿澳元太阳热能项目 第四节 霍克蒂夫公司(HOCHTIEF) 一、公司简介 二、2011年霍克蒂夫公司经营状况 三、HOCHTIEF:一站式服务,放眼海外 第五节 瑞典斯堪雅建筑集团(SKANSKA) 一、公司简介 二、2011年斯堪雅集团经营状况 三、SKANSKA:集中核心业务,走向国际 第六节 美国福陆公司(FLUOR) 一、公司简介 二、海油工程与美国福陆公司签署战略联盟协议 三、美国福陆公司与工程建设分公司寻求合作业务 第十二章 中国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2011-2012年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2011-2012年企业财务数据分析 四、2011-2012年企业最新发展动态与策略 五、2012年企业发展展望与战略 第二节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2011-2012年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2011-2012年企业财务数据分析 四、2011-2012年企业最新发展动态与策略 五、2012年企业发展展望与战略 第三节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2011-2012年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2011-2012年企业财务数据分析 四、2011-2012年企业最新发展动态与策略 五、2012年企业发展展望与战略 第四节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2011-2012年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2011-2012年企业财务数据分析 四、2011-2012年企业最新发展动态与策略 五、2012年企业发展展望与战略 第五节 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2011-2012年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2011-2012年企业财务数据分析 四、2011-2012年企业最新发展动态与策略 五、2012年企业发展展望与战略 第六节 上海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2011-2012年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2011-2012年企业财务数据分析 四、2011-2012年企业最新发展动态与策略 五、2012年企业发展展望与战略 第十三章 中国建筑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中国建筑业面对的问题 一、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化发展面临的困难 二、中国建筑业存在的税收政策问题 三、中国学校建筑边缘化的问题 四、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亟待政策扶持 第二节 中国建筑业发展的具体对策 一、加快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的思考 二、加强建筑业安全监管的措施 三、构建中国建筑市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四、推动建筑业企业实施国际化发展的对策 五、提升建筑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第三节 中国建筑业的产业组织与产业绩效研究 一、产业组织理论下的产业绩效研究 二、中国建筑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分析 三、中国建筑业提高产业绩效的对策与建议 第十四章 2012-2016年中国建筑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第一节 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前景预测 一、中国建筑业未来发展市场广阔 二、未来10年中国建筑业仍将保持持续增长 三、2012年中国建筑行业发展预测 四、2012-2016年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发展预测 五、2012-2016年建筑节能市场潜力巨大 第二节 2012-2016年中国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2012-2016年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二、2012-2016年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热点 三、2012-2016年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四、2012-2016年中国建筑四大发展走向 第十五章 2012-2016年中国建筑业投资策略探讨 第一节 投资环境 一、建筑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二、建筑市场新环境 三、建筑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第二节 投资机会 一、国内建筑业子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二、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市场发展潜力大 三、中国建筑节能市场蕴藏诱人商机 四、四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投资机会 五、2012年建筑业投资:关注铁路基建 装饰子领域机会 第三节 中国建筑业外资进入情况分析 一、中国建筑业利用外资状况 二、外商投资中国建筑设计及施工企业达1400多家 三、外商独资建筑设计事务所资质正式获批 四、外资眼馋中国地产低碳:蛋糕很大无从下口 第四节 建筑业企业经营风险详析 一、投标报价风险 二、垫资风险 三、合同管理风险 四、债权债务风险 第五节 建筑业企业经营风险的防范措施 第六节 建筑业挂靠经营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一、建筑业挂靠经营概念 二、建筑业挂靠经营的表现形式 三、建筑业挂靠经营的一般风险分析 四、建筑业挂靠经营诉讼实务分析 五、挂靠经营行为的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 第七节 其他投资风险 一、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使全球建筑业风险增加 二、建筑业企业管理风险及控制 三、建筑业企业财务风险及控制 附录 工业建筑节能减排与新业务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 通过《2012-2016年中国建筑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生产企业及投资机构将充分了解产品市场、原材料供应、销售方式、市场供需、有效客户、潜在客户等详实信息,为研究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产品特征、产品定价、营销模式、销售网络和企业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文章来源: http://www.chinairr.org/report/R04/R0402/201202/22-92772.html您还可以到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上找,有相当权威的调研报告。希望可以帮到您。

建筑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怎么写?

鳲鸠
菩提
上网查,很多的

建筑装饰材料市场调查报告

环保路
请致天下
材料调研价格一览表编号 名称 单位 单价(元)1 PVC板 3mm 张 352 PVC板 5mm 张 453 ABS板 2mm 张 854 亚克力板 2mm 张 855 三合板 3mm 张 256 防潮纸面石膏板 张 357 郎特阳光板2100*6000 4mm 张 458 郎特阳光板2100*6000 6mm 张 559 PC耐力板 张 13010 利莱牌铝塑板 3mm 张 13011 VCM覆膜铝方板 张 12012 PE岗纹板 张 13513 铝塑复合板 张 22014 多乐士底漆5L 桶 15815 多乐士利登玉磁漆 4L 桶 16516 联邦2000环保乳胶漆 6kg 桶 16517 爵士王水性封墙底漆 5L 桶 18018 生态白乳胶 15kg 桶 18019 花王漆地板漆 4.4KG 桶 18020 花王乳胶漆 19kg 桶 26021 联邦乳胶漆 18kg 桶 33822 高乐健康哑光白面漆 5kg 桶 27623 玉兰壁纸 卷 4524 合成革壁纸 平方米 1825 人造革壁纸 平方米 2326 织绒壁纸 平方米 25—3527 壁布 平方米 15—6828 温彻斯墙纸 平方米 30—60029 平板玻璃 3mm 平方米 1530 钢化玻璃 12mm 平方米 30031 夹丝玻璃 4mm 平方米 4632 茶色玻璃 5mm 平方米 4533 有机玻璃 3mm 平方米 7534 磨砂玻璃 3mm 平方米 2535 磨砂玻璃 5mm 平方米 3836 陶瓷地面砖 300*300 块 4037 陶瓷地面砖400*400 块 5038 渗花地砖300*300 块 6539 红木地板 600*93*18 平方米 11040 强化地板1285*191*8 平方米 14041 万兴牌玉檀木地板 平方米 15042 金不换漆地板900*90*18 平方米 15043 立邦美得丽亚光乳胶漆 5L 桶 16844 立邦三合一亚光乳胶漆 5L 桶 24545 进口机织工艺毯 平方米 102—18046 华源满铺艺术地毯 块 280—80047 华源PVC地方块地毯 平方米 80—15048 立邦时时丽内墙乳胶漆 18L 桶 14549 立邦抗污新一代内墙乳胶漆 18L 桶 36950 立邦金牌居彩内墙乳胶漆 5L 桶 220

有哪位朋友帮忙写一篇关于《就当前经济危机对建筑行业进行的社会调查的报告》

蓝浮
大白若辱
全球化经济危机对建筑行业的影响----复制自天工网 www.tgnet.cn 全球化经济危机很大程度影响着我们建筑行业的发展,而建筑业发展的方向在于与世界的沟通和联动。事实上,中国乃至世界的建筑业正是缺乏这种沟通和交流。我想,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建筑学会应该首先把行业内人士和企业的沟通和交流放在战略的位置上。 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大,奥运工程的招投标以及建设过程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经典的案例,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这种跨国和国际化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企业或者个人将会在竞争中更加关注建筑的成本和投资效益、关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关注企业全球化发展的机遇,这对整个建筑业发展本身是有帮助的。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去增加和建立这个沟通和交流,对于行业的人和企业是非常有帮助的。 举一个例子,香港和大陆的承包商由于历史的原因,各自的优势和弱势非常明显。香港的承包商在国际化观念、招投标的能力、索赔的能力、合同管理的能力,具备了长期在国际市场竞争和磨练的经验和能力,而这些恰恰是国内承包商缺乏的。对于内地而言,我们则具备更加优良的技术优势、相对低廉的成本优势。如果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就会产生优劣互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就会如鱼得水。 怎么样才能有效的结合联动起来?我认为,这是一个我们CIOB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CIOB拥有4万名会员遍布于全世界150个国家,这样一个具有优势的平台,相信会产生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记者:刚才您提到了目前在全球爆发了大面积金融危机,在这样的大形势下,建筑行业的企业和个人应该有什么样的作为?未来的前景又是怎么样的? 李世蓉:刚才提到金融危机,我认为,对于目前这场金融行业的危机而言,最直接影响的就是建筑行业。当然,危机当前有“危”也有“机”,现在包括东南亚、澳大利亚和欧洲在内的一些建筑企业正在计划或者已经开始和我们内地的一些建筑企业进行合作。在金融危机这种大背景下,我相信他们比我们更想寻找机会,同样,我们的机会也随之产生了。 我们国内的建筑企业更要通过这样一个会去提高自己。从国际惯例来看,金融危机是具有时间界定的,就是数学结构上的抛物线,有波峰就有波谷,当然不会有永远的危机。国际建筑企业或个人通常的做法是在这个时间内进行学习和调整。培训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即在这段时间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提升企业的结构和管理,当风暴结束的时候我们可以应对和承受更大的危机和灾难,所以说,金融危机也是一个机会。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金融危机的来临预示着原有的结构和模式将发生改变。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过去原有的融投资模式和经营模式必然受到冲击,原有的技术和管理也必然因此而发生变化。在技术方面而言,新的建筑技术、管理技术也会应运而生,比如说,节能环保、绿色建筑、风能等新技术的应用都会在这个时间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从金融危机的角度出发,企业应该是减少产能的投入,资金的投入使用也是拉紧闸口。但是目前,很多世界500强的企业都在这个期间进行充分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管理的创新提高,技术投入和资金使用不降反升。 从全球的角度看金融危机,我们会发现危机爆发后,的确某些地区、某些企业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出现了种种问题,但是仍然有一些地区和人是具备资金实力的,并且他们还在进行着投资和发展经济。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去思考,怎样把二者有机联动起来,也就是刚才我提到的寻找和提供一个平台,为企业和行业提供机会。 记者:您刚才提到,金融危机是相对的,也提到了寻找联动的机遇和平台。对于企业来说,怎样寻找这个机遇和平台? 李世蓉:刚才提到了有一些地区机构和个人是具备这种经济实力的。当然他们不会选择把钱放在口袋里,一定会投入到市场中去。问题是,什么时候投、选择哪个市场投是个关键。危机形势下,信心是最重要的。过去,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全世界都是机会,但是现在不行了,现在要选择在全球市场最好的地方投入这笔钱。我相信,目前很多国际承包商进入中国市场的目标,明确说明我们的机会正在一步步靠近。 我们的企业要去寻找和挖掘这些机会,关注市场的运动轨迹和资金流动方向,在危机时努力提高自身的实力和能力,当机会来的时候才能具备把握机遇和财富的实力和能力。 作为CIOB这个学会来说,我们也打算努力构建这样一个平台,鼓励和建立中国承包商和国际承包商沟通交流的机会。其实,我们鼓励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的口号已经很多年了,但事实上不仅我们对外国承包商和外国市场不够了解,外国承包商和市场对我们更不了解。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企业没有信心“走出去”。 虽然从政府和行业角度而言,各种政策和信息鼓励我们的企业“走出去”,但是鉴于国内市场本身的体量优越性,中国建筑业天生不具备海外生存的紧迫感和欲望,大概4000多万的中国建筑企业因此也缠绵于中国这个市场里面。 然而,不具备战略眼光的企业将更容易面临危机。这次危机的到来,从一定程度上对这些企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对国际市场没有打算的企业不会走的长远,那些坚持“走出去”的建筑企业会体会到危机到来后,海外市场为自己增加的生存空间,平台和机遇是留给这些企业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让世人眼前一亮,一些建筑企业参与了这场浩大的工程。我们很多企业具备了“世界”体育场馆的建设能力和经验,也充分地和国际定级建筑企业进行了良好的配合和协作。那么这些企业可不可以说,他们具备了承建2012年、2016年、2020年奥运会场馆的能力和经验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更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企业已经具备了参与国际建筑市场竞争的能力和实力。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2012年以及以后几届奥运会,目前,下一届伦敦奥运会的场馆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之中,我们中国企业有什么机会吗? 李世蓉:刚才我提到过,CIOB这个学会本身就是加强和促进国际建筑行业和企业沟通和合作的平台。本来这次在中国的年会是应该在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就召开的,会议的本意就是要总结和交流,促进和发展国内建筑企业的整体水平和实力,把奥运建设带来的成果和经验和大家共享。而下一步,我们也要和伦敦的会员们再召开一次经验和成果的分享会议。可想而知,这样就又构建起了一个平台,我们不仅可以把奥运场馆建设的经验带给他们,更可以把我们的建筑企业带给他们。 目前,伦敦奥运会奥运村项目建设的负责人就是一位CIOB的副主席。无论是从项目负责人的角度,还是CIOB副主席的角度,他更加愿意将建设的机会提供给全世界建筑企业,我们都知道,目前经济危机发展得非常厉害,欧洲更是重灾区,伦敦奥运会的投资已经在进行调整和减少。我们中国建筑企业不仅具备奥运场馆的建设经验,更具备非常大的成本竞争优势,可见,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的机会更大一些。 记者:从您的名片上可以看到三个头衔,第一个是李主席,第二个是李主任,第三个是李老式。您是怎样给这三个头衔排序的? 李世蓉:我想第一个应该是李主任。因为我现在是一名重庆的工作人员,我要为重庆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的动力来自对重庆、对建筑事业的热爱。第二个我认为是李老shi。因为过去我一直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对于市场和建筑本身的认识是根深蒂固的。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工作的变化,精力上已经很少投放在教学和研究上了,但是我不会放弃在这个领域里的学习,不会放弃去开展新的探索、寻找新的发现、进行新的研究。 刚才我也提到,CIOB这个学会本身是一个全世界建筑行业交流沟通的平台。作为这个平台的主席,首先我认为应该做好构建和促进这个平台发展的工作。为什么把这个称谓放在最后一位?我认为,无论是谁做主席,都会从服务于学会所有会员、促进整个建筑行业交流和发展的目标出发。作为一名中国籍的CIOB全球主席,也是第一名女性CIOB全球主席,我相信我会带领这个学会为中国和全世界的会员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同样也会带给中国建筑业和全球建筑业一个发展的契机和惊喜。 ----复制自天工网 www.tgnet.cn参考资料:http://g.tgnet.cn/HSHTBB/BBS/Detail/200902285141375153/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靓妹仔
则敬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深圳市盛世华研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十二月)2019-2025年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完整版】决策精品报告洞悉行业变化专业˙权威˙平价˙优质报告目录2019-2025年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第一章企业发展战略概述..........................................................................................................................11第一节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与特征..............................................................................................11一、有助于企业准确判断外在危机和机遇................................................................................11二、有助于明确企业核心竞争力................................................................................................11三、有助于优化整合企业人力资源,提高企业效率................................................................12四、有助于建立品牌形象,明确目标市场................................................................................12五、企业战略具有的特征............................................................................................................12第二节发展战略的基本类型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