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相梁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什么要开展区域活动。因为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区域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了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规程》与《纲要》提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在完成每天的集体教学外,区域游戏是必来可少的,有效组织区域活动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了协商、合作的机会,有利于孩子社会性的培养。要让幼儿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想象与创造,区域活动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机会。但在区域活动组织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也使在组织区域游戏时产生了很多困惑和反思。一、在一些区域活动中的组织中,幼儿兴趣不高,部分幼儿在各个区域游走,以往在组织区域活动时,区角的布置不合理,材料投放后也没有考虑到材料的适宜性和趣味性。比如:数字角只投放数字卡及图片,结果是这一区域无人问津,而角色区却人满为患,孩子在各个游戏区域等待或游走,其活动效果大打折扣。二、在区域活动中游戏的常规培养较差,老师无指导重点: 在活动中,对孩子们的游戏常规培养并不是太注重, 这个造成的结果是老师要各个区角都要指导,效果不佳、疲于奔命。有时对某个区域进行指导,会忽略其他的区域,如有一天在活动中,花了大量的时间指导数学区的孩子按数取物和点数,等指导语言区的孩子时,发现孩子们已胡乱地翻看了很多本图书,其中有一个孩子一直是倒着翻书,书中有什么内容根本就不知道,而活动时间已经结束,这个活动虽然孩子们在图书角翻看了很多书,但却没有达到活动的效果。三、区域活动中无规则或规则不明确,材料单调、重复 每当一提到区域活动,大家想到的都是一番热闹的场景,孩子们在各个区域热火朝天地游戏着,但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这是一种假象,孩子们是在无序的游戏,孩子们的游戏是混乱而且无目的的,有的孩子在每个区角象蜻蜓点水地游了一圈,其实什么活动也没参加,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就是当投放的材料频繁而且单调,当游戏在无数次的重复后,这些区域活动似乎再也提不起孩子们的兴趣,虽然孩子们在游戏,但没有了游戏的快乐和兴趣。针对在区域游戏组织中的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寻找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一、重点指导区域与常规区域相结合,合理设置区域。为了保证每个孩子都能高效地参与到游戏中,调整了区域设置,每次区域活动开设 5-6 个区域,重点指导 1-2 个区 域,其余的设为常规活动区。在过去,每次都是把活动分成若干区域,遍地开花,目的是想让孩子多进入到各区域进行游戏,每次投放大量的材料,老师奔走在各个区域中进行指导,这边才顺利组织孩子进行角色游戏,那边刺绣区的孩子又被针扎了手指,老师如同救火员,每次活动时疲于奔命,而有些活动孩子却被热闹的游戏所吸引而无人问津。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有意识把活动区域进行划分,每次活动进行 5-6 个,加强幼儿游戏常规的培养,使孩子们在常规的区域活动中如结构区,每次活动老师只要给孩子一个主题,让孩子自由进行拼搭而不需要过多指导,幼儿又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拼搭,进行自建构,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培养的机会与空间,同时老师就可以在其它的区域进行指导,完成重点指导的教育任务。二、及时更新材料,不断激发幼儿的区域活动兴趣。很多老师都体会到,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要新颖才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所以将一些主题活动中的集中教学活动延伸到区域活动中作为重点指导区域。可以根据每个主题提供一些趣味性极强的材料,如在小班的主题活动“是健康宝宝”中在科学区提供身体各部位的拼贴图,在美工区,提供小手、小脚印画材料等,即和主题教育相吻合,又丰富了操作材料,提高了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光有新颖的材料还不行,还要对幼儿进行有效的组织,教师要了解幼儿具体 的操作过程,在指导中找出问题所在进行正确引导。有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游戏中即是指导者又是合作者,如数学区和科学区,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记录,并以记录表的形式呈现,这又为以后孩子学习记录打下了基础。三、教师有目的进行重点指导,充分挖掘区域活动的内在价值。在区域活动中,要充分挖掘区域活动的内在价值,每个区域活动都能培养孩子们的各方面能力,如角色游戏,通过孩子们对角色的扮演和模仿,能极大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活动中过多的指导、干涉会对幼儿的思维、幼儿对活动的投入程度起到消极的作用。所以,在区域活动的组织中,从组织、材料的投放及哪几种活动相配合都动了脑筋,如在小班的活动中,语言区是看图讲述:主题活动中有一个故事叫《小兔乖乖》,把这个故事以看图讲述的形式在区域中展现,先投放图片背景,加入立体的小兔形象,引导幼儿在背景中插入角色,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讲述,并引导幼儿编排图片次序,将几幅图片的内容有机结合进行讲述,让幼儿将图片内容完整地清楚地表达出来。在表演角里,让幼儿延续在音乐活动中学习到的律动《划船》,培养幼儿表演的兴趣。而这两个区域也是在这次活动中重点指导的区域,而另外组织的区域活动在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游戏常规后让幼儿自由进行游戏,如娃娃家、结构游戏、益智区等。而在另一个活动里指导的重点就放在建构区和语言区上,通过搭建房子,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让在合作中完成。感受合作的快乐。通过让幼儿用清晰完整的语言讲述故事,使故事的情节生动有趣。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小班区域活动一周活动安排: 活动主题:《爱上幼儿园》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活动区域 娃娃家、语言区、结构区、益智区、数学区、生活区 材料投放 娃娃家:娃娃家材料、废旧半成品材料;语言区:故事盒、故事图片;结构区:雪花片、积木;益智区:动物拼图板、串木珠;数学区:1 和许多操作板、图形分类操作板;生活区:钮扣小鱼、小牛 重点指导区域 语言区 数学区 语言区 数学区 语言区 指导目标 能用简单语言表述故事内容 能区分1 和许多 同周一 同周二 同周一 通过以上的对区域活动的有效组织,使在区域活动的指导和组织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也使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有效性有了极大的提升。四、建立游戏规则,充分发挥区域教育的功能。规则是幼儿顺利进行游戏活动的保障。只有在规则化的环境中,区域教育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因此需要将各类规则 隐藏在环境和材料之中,用环境和材料的隐性规则来暗示幼儿区域活动中应遵守的规则。1、制定规则控制各个区角的人数 在区域活动中往往发现有的区角人满为患,操作材料供不应求,而有的区角则无人问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对进入的人数进行规则提示,如理发室只能先进5 人,后来者不能再进入,要等有人出来才能进入。而棋类游戏而是按要求的人数进行,这样一来可以利用规则来控制各个区角的人数,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在集中教学活动中完成不够好的幼儿进行进一步的引导与指导,促使每个孩子都得到关注与指导。2、通过隐形规则,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在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不规定硬性规则,而是在根据游戏的要求让幼儿在游戏的环境中接受规则和要求。如“小超市”的营业员、营业员员本身就被赋予了一定的责任和内涵。再增加一个管理员的角色,管理员要负责这个游戏的全过程,而营业员要收钱不能随便离岗。对于这样的规则,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能够理解和遵守,这样一来增强游戏角色的责任感,确保了游戏规则的实施。3.划分区域、合理布置各区角 往往会发现,图书角的孩子跑到了结构区,而结构区的孩子又到了娃娃家,孩子们不知道他应该在哪,使游戏 活动非常混乱。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空间安排来设置区域,如柜子、挡板、桌椅、操作台等,幼儿能自觉地在这个范围内开展活动,而不至于越界。通过以上的探索与尝试,孩子们的活动兴趣也在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形成,班的区域活动越来越规范有序,促进了幼儿智力、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 ,幼儿通过使用多种多样不同的玩具和材料,从而认识和掌握各种物体的性能和用途,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因果关系,学会正确地处理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关系,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幼儿通过扮演角色,遵守角色本身的游戏规则,幼儿必须克服困难、约束自己,坚持完成角色所承担的任务,培养自信、独立的良好品质,尽最大可能挖掘幼儿潜能。通过区域活动的开展与思考,意识到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只要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探索与研究,就能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才能让孩子们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得到更大的发展,让孩子们自己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想象与创造,让孩子们的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