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淳
宏观经济学来源于法国魁奈的《经济表》和英国马尔萨斯的“马尔萨斯人口论”。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现代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出版后迅速发展起来。凯恩斯把国民收入和就业人数联系作为中心进行了综合分析。“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来的。经济学中对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与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学派。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的《经济表》,就是经济学文献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初次分析。然而,在古典经济学家和后来的许多庸俗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对宏观经济现象和微观经济现象的分析都并存在一起,并未分清。特别是自所谓“边际主义革命”以来,经济学家大多抹煞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无视国民经济总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只注重于微观经济分析,以致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在一般经济学著作中几乎被淹没了。但随着传统庸俗经济学在二十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破产,随着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宏观经济分析才在凯恩斯的收入和就业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当代经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做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扩展资料经济学是一门建立在各种假设之上的学科。最开始经济学家们假设市场是竞争的,无摩擦的;马歇尔经典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是同质的。萨缪尔森在1947年出版的《经济分析的基础》一书写道:均衡体系建立在理性人的基础上,同质性,完全竞争,信息完全和确定性是经济学研究的假设。20世纪30年代,张伯伦提出“垄断竞争”,罗宾逊提出“不完全竞争”,逐渐放开了经济学的假设,让经济学的研究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冯·诺依曼和O·摩根斯坦在1944年发表《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后来阿罗和德布鲁提出经济学的不确定性,打破了经典的微观个体面临着确定性的环境假设,让经济学假设更进一步贴近现实。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信息革命,打破了经典经济学“信息完全”的假设,从阿尔洛夫的旧车市场,斯宾塞的劳动力市场信号,到霍姆斯特罗姆,哈特的契约合同经济学。经济学假设逐渐的贴近现实。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宏观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