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好吗

红掌
秦腔
1、是否考研要看各人取舍:就业可获取收入,积累工作和社会经验,将来也还可以读在职研究生,是多数人的选择。读研可以为将来就业增加机会,为评定职称提供条件。相信自己的选择并为之努力。2、如果考研建议报考学科教学(语文),培养师资,学制一般是2年,相对考取容易。大多是师范大学招生,去学校网站查看相关信息。首先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种乐趣,如果你真的很喜欢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在这方面努力下,毕竟人生可供自己选择的时候不多,以上所言仅参考下!你说的女孩子年龄大不好出于什么原因!

汉语言文学专业好考吗?

免瀑镇
亡之
汉语言文学考研难吗文学考研确实相对较难,这点直观表现为每年复试分数线较其他专业高。文学难考在于每年报考人数众多、录取人数较少、考试面较广。但不同学校的文学专业考研难度又不相同,有的学校则较容易考,有的则比较难,关键在于试题的覆盖面以及题目的难易程度。2汉语言文学专业简介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80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师范类大学要为中学语文教学培养教师开设该专业,综合类大学在中文系或文学院也普遍设有这一专业,即使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也设有中文系。一个多世纪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作家、记者、剧作家,对中国人文科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3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教育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3. 具有文学修养、鉴赏文学能力、较强的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4. 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 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6.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语言文字观点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协作能力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好考吗

匠者不顾
王曰
汉语言文学考研难吗文学考研确实相对较难,这点直观表现为每年复试分数线较其他专业高。文学难考在于每年报考人数众多、录取人数较少、考试面较广。但不同学校的文学专业考研难度又不相同,有的学校则较容易考,有的则比较难,关键在于试题的覆盖面以及题目的难易程度。2汉语言文学专业简介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80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师范类大学要为中学语文教学培养教师开设该专业,综合类大学在中文系或文学院也普遍设有这一专业,即使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也设有中文系。一个多世纪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作家、记者、剧作家,对中国人文科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3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教育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3. 具有文学修养、鉴赏文学能力、较强的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4. 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 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6.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语言文字观点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协作能力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方向?哪些好就业容易考?

三空
冲击波
我也是中文系的。我们老师说考对外汉语以后很有前途。但是英语要过6级。此外,你还可以去考文学史,也是可以的。希望你可以考研成功哦。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的话 考哪个方向比较好 ?

恶人湖
玫瑰园
汉语言文学考研可以有两各大类,一个是语言类,一个是文学类。语言类一般都考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的考得不多,因为太多泡沫,被吹得太热,比较难考。应用语言学也可以从事汉语教学。文学类的分类包括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等。其实还有很多专业分支,包括什么古典文献学,文字学,应用文体学等,不过考的人一般不多,大多是调剂过去的。其实学校可以凭自己的爱好,看看你们学校的学长学姐都有考上哪里的。语言学最好的是北京语言大学,但是极难考。文学类的最好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也是很难考,呵呵。比较好的大学有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南开,苏州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都有同学考上。其实这些大学无所谓好考难考,专业课的题目都是复习到的,南开语言学今年分数也就90多,只是好大学英语要得分比较高罢了。只要复习到了,专业课没受限的。先确定专业,不要盲目,现在很茫然,其实到考完就发现其实所有专业都差不多,不要盲目跟风。看学校的专业排名,别选了学校才发现你那个专业在该学校并不好,主要看专业好坏。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哪些专业的研究生好些

回初理
笔中情
我个人觉得还是考汉语言本专业研究生比较好我自己也是汉语言文学的在读本科生,原本我想考新闻学的,这个也有点跨专业,和你的历史差不多。但是后来很多人建议还是本专业的把握性大,研究性强,学起来更轻松一点。当然,你本人要是很喜欢历史,就是另一种说法了,要说哪一个好考一点还是本专业的,因为每年历史专业的本科生考研数量是比较多的,你和这些专业学生一起竞争,总要吃点亏的

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可以跨专业考研么?如果可以,考什么比较好,比较适合?

性情
甫田
考文科方面的专业比较合适。如法律。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哪个方向比较好?

张琳
避难会
语言类就业相比纯理科还是要强些,看你怎么看它了。专业这东西,只是块敲门砖,其实现在你说什么专业好?恐怕谁也回答不了你。。。所以在你所学专业内搞好专业知识,对你以后工作是很有利的。关于选择专业,我可以给你提些建议。我今年研一,中文系的,我考的是广电,本科是学数学的,呵呵。其实我选择专业时也很纠结,因为我从小到大就是数学特别好,直到现在我最喜欢的科目也还是数学。不过我从小爱好广泛,文学艺术,样样中意,而且才艺很多,比如钢琴,古筝,绘画,小提琴,手风琴,这都得感谢我妈的教育啊。但是数学的就业前景太恐怖了,我们数学系毕业时189个人,找到工作的只有3个,其中有两个还是上的农村教育硕士,就是不用考,去试讲一下选进去就可以上,先在那些指定的贫困县教3年学,然后开始上一年研究生,这种研究生不同于我们正常的研究生的,是专业硕士,最后一年就回到教学的学校,一边写论文一边教学,这样下来一共5年。所以我们系找到工作的也就1个人。。。。。。可怕吧,而中文系就不一样了,都不愁找工作,而且老师也可以帮学生找。。。而正如你所讲,中文系的文学类竞争实在太大,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英语要求太高了,我英语水平一般,不敢贸然去考。。。而广电的英语要求只比数学系的要求高4分,所以我比较有把握。果然,我的英语分只够中文系的民俗,文艺学和广电学,和古汉,现汉,新闻那些还差4分,汗哪,幸亏我没报那几门,险啊。。。这样下来,我的政治实在算低的,因为中文系人家都是文科,我这辈子最讨厌政治,考研就是硬着头皮学的政治。。。不过我专业课算很高了,因为读的书很多,无形中积累了好多好多知识。。。所以我考下来,在128名考生中排名第六~~~我高兴坏了,比我想象的要好多了,因为一共招16个,我当时想能考进16名就万事大吉,没想到一下冲到公费里了。。。嘿嘿。。。不知不觉有些跑题了,呵呵,原谅我这个半路出家的人哈~~~古汉其实就业很好的,不过你不喜欢就作罢了。新闻和广电可以算作一类,我们都是一起上课的,这两个时代性强,现在都是挺热门的,不过广电是新专业,所以竞争力没有新闻强,你可以考虑一下,而且上的课很有意思。民俗的研究生上起来更轻松,整天都往旅游景点跑,美其名曰考察,其实。。。嘿嘿,这个就业前景我觉得不行。现汉是老专业了,就业情况也没的说~~~我可以给你列一下专业哈,一般有这些: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新闻理论与新闻史,传播学,民俗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希望我的连篇废话可以帮到你哈~~~~~~~~

汉语言文学专业,想考研都有哪些方向

马龙
割也
汉语言文学可报考如下专业: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对外汉语、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等专业,其中前四个属于语言类,后三个属于文学类。文学类是很多人都会做的选择,但是考的人多,竞争压力会很大。而且往往是考文学类的会被调剂到语言类。语言类中对外汉语比较热门,但实际上是比较难找工作的。古代汉语算是冷门,但冷门往往更佳,少了竞争,如果是少数民族考的话更有优势。汉语言文学排名情况:1北京大学2复旦大学3北京师范大学4南京大学5浙江大学6北京语言大学7武汉大学8南京师范大学9华东师范大学10山东大学11暨南大学12华中师范大学13中山大学14四川大学15福建师范大学16南开大学17中央民族大学18中国人民大学19清华大学20厦门大学21湖南师范大学22湖北大学23上海师范大学24陕西师范大学25苏州大学b等(29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河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宁夏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湘潭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广西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北华大学b等(29个):湖北师范学院、郑州大学、汕头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上海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吉首大学、广西民族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鲁东大学、扬州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深圳大学、湖北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漳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