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剪刀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1、分析汉服申遗的可行性。 2、宣传汉服文化。 3、指导成都汉服活动展开,为成都树立新文化标签。 4、为流行服饰注入中华血脉。 为避免课题过大,我们将保护汉服与申遗结合,并对成都进行定点研究。因社会影响力决定申遗结果,而其表现为群众基础和机构建。于是我们决定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形式,以群众了解度、学者认识度和政府认可度为指标衡量其群众基础。同时考察汉服团体机构建设,分析其是否满足申遗条件。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着眼于新文化现象,富有时代感。 2、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折射出当代中国人心理需求。 3、符合哲学逻辑。 4、与中国文化圈的构建模式联系,体现高度文化价值。 5、调研目标范围较广,获取信息较全面。标的选择科学,代表性突出,方法多样化。成果涉及面广,为今后调研奠定了基础。 6、将具有随机性、灵活性的访谈信息加以逻辑整理,确保信息完整可信。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宣传汉服。 2、敲响文化危机的警钟。 3、引起社会对汉服文化的重视,帮助早日实现汉服申遗,保护汉服文化。 4、挖掘汉服内涵,彰显道德礼仪。 5、为以后开展此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6、由于汉服外形精美、内涵丰富,经过申遗和宣传能使其进入人们的消费视野,成为继“国学热”后又一热潮。有利于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经济文化的发展。 7、促使我们关注财政支出的科教文卫部分。作品摘要 本调研采用文献查阅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有关申遗和汉服活动发展的资料,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汉服群体的组织机构建设不够完善,汉服文化的群众影响力不足,汉服尚不具备申遗条件。接着,通过对文化局非遗处相关人员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的访谈,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加强汉服群体的组织建设,只有使其成为一个能够引领文化持续传播下去的可靠组织,才能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汉服文化的...(查看)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无参考文献 [1]张辛可.论汉服的复兴[J].流行色,2006,(10). [2]郑巨欣.国服论[J].美术观察,2006,(03). [3]中新.汉服复兴:一种民族文化的自觉[J].科学之友,2007,(2). [4]陈英.关于当代汉服复兴的探讨[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5]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05,(1). [6...(查看)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书报刊物、文件、集体组织、自发等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虽然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汉服及其复兴运动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也是蔚为大观,但已有文献研究主要围绕汉服及汉服活动的发展史和作用等展开。以下是我们对所查阅的部分研究成果的简要分析。 ①张辛可在《论汉服的复兴》中认为汉服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历史阶段性的事件,而是一个在行业和理论界长期积聚后终于走向民间和知识界的、要求恢复和光大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运动的继续,他强...(查看)这个参考的起点太高,而且话说社团是针对于学校的,不可能说过于考虑的社会的问题,不过还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