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实不入
柘城县位于商丘市西南部,地处北纬33°55′343361623255″~34°16′35″,东经115°02′18″~115°32′02″之间,辖21个乡(镇),496个行政村,人口100万,土地总面积104145.39公顷。2010年柘城县荣获省级园林城、省级卫生城、省级林业生态县。2010年柘城县城镇化率达到32%,被河南省命名为产业集聚区发展“十快县”;2010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4亿斤,再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李伟峰 党组书记、局长张辉 党组成员、副局长郭雨 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松梅 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白海彬 党组成员、副主任科员陈传仲 党组成员、副主任科员邢思海 副主任科员李伟峰简介:1965年6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1989~2004年,在柘城县县委办公室任干事、秘书、秘书科长、副主任;2005年元月,任中共柘城县委委员、慈圣镇党委书记;2009年5月至今,任柘城县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机构设置】柘城县国土资源局现有干部职工201人,内设办公室、用地审批股、土地利用管理股、人事股等9个行政股(室),下设柘城县土地监察大队等15个事业单位,其中,2010年,柘城县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升格为正科级单位,柘城县土地监察大队、柘城县土地整理中心分别升格为副科级单位;局下辖城关、伯岗、岗王、安平、皇集、胡襄、陈青集、惠济、老王集、张桥、梁庄、申桥、大仵、远襄、慈圣、洪恩、牛城、马集、邵园、李原、起台、产业集聚区22个国土资源所。【土地资源】柘城县土地总面积104145.39公顷,其中,耕地69623.06公顷,园地89.08公顷,林地6690.94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8879.01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928.65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863.47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88.14%。【耕地保护】一是柘城县政府下发了耕地保护考核办法,明确了耕地保护的责任,完善了耕地保护的监督机制。县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了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书,将商丘市政府下达给该县的71549.52公顷耕地和630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层层分解,具体到每个地块和农户,明确了保护责任人和保护措施。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各界监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二是严格落实占补平衡制度,加大耕地补充储备力度。积极调查摸底,查清耕地后备资源家底,建立台账,及时制作补充耕地资料并立项上报,认真实施补充耕地项目。2010年在全市率先完成补充耕地101公顷(1515亩),占市国土资源局下达任务的120%。同时,及时组织上报了2011年补充耕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获得批准并实施后,可补充耕地2130亩。【国土资源规划管理】完成了柘城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并获得商丘市政府批准。【土地利用管理】一是2010年共依法公开出让国有土地54宗,土地面积为878.193亩,为城市发展提供3.0051亿元资金。年度列入保障性住房用地75.79亩全部供应,供应率100%。完成征收实施并移交的国有建设用地609亩,供地率达到85%。同时,按照市国土资源局统一部署,对批而未用土地进行了彻底的专项清查,共清查出批而未用土地12宗,面积598亩,全部处置到位,为市局下达全年处置批而未用土地148亩目标任务的404%。二是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原则,凡工业项目一律向产业集聚区集中,不准在乡镇占用耕地。县国土资源部门为产业集聚区报批土地4800亩。截至2010年底,县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投入24亿元,建有98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三是以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为契机,使节约集约用地活动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柘城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县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订了《柘城县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县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节约集约用地监管格局。以清理工业用地为突破口,建立了闲置土地、低效用地清理处置机制。第一批5个企业(伊阳面业、玉龙超硬、瞳森养殖、泰昆饲料、快活林酒店)因其土地部分闲置或者低效利用,已从产业集聚区被清理出去;原以县新华书店名义圈占的土地被收回并重新出让。同时,在供应土地上,提高进入产业集聚区门槛。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厅规定的标准对项目的投资强度、容积率、建设工期等节约集约用地指标进行核查,并对批后土地全程跟踪监管,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地籍管理】一是完成了503宗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发证率100%;完成了21.8万宗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发证率88%;二是完成了柘城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农村数据库建设,年底可以完成城镇数据库建设;二次调查成果的确认、验收、汇交工作正在准备。三是做好了测绘市场的管理工作,先后完成了两家测绘资质的初审、上报工作。【建设用地管理】在柘城追赶型发展态势下,用地的压力特别大。为此,县国土资源局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克服种种困难,抓紧报批土地。2010年共上报土地报件15个批次,面积7134亩,保障了柘城县产业集聚区和城市建设项目及时落地。【五项机制提升队伍素质】柘城县国土资源局党组把加强队伍建设、提升部门形象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抓手,形成了“抓班子,带队伍,聚人心,昂士气,树形象”的良好机制。一是抓班子。坚持周一例会制度,主要内容:汇报上周分管工作进展情况,安排部署本周工作,集中学习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通过交流,增强班子成员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班子成员的水平逐步得到提高。二是带队伍。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严肃工作纪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约束人的良好工作机制;适时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业务考试,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三是聚人心。不断改善办公条件,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如:在全市国土资源系统率先开展拓展训练,通过“同舟共济”、“共度难关”等8个项目的训练,熔炼了团队,增强了国土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四是昂士气。按照县委统一部署,全局先后扎扎实实开展了“追赶型思路大讨论”和“两树一争”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达到了激发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目的。五是树形象。通过在全局开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创建活动,全面提高了全局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了国土资源部门的良好形象。【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一是采取“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国土搭台,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较好地推动了项目实施。2010年涉及的3个试点村,新村已经建成,安平镇史洼旧村拆迁完毕并复耕,申桥乡的袁西和胡襄镇的殷洼旧村均拆迁80%,新增耕地面积610亩。二是县政府要求每个乡镇要启动不少于一个村进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经过筛选,确定了10个省、市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村,并经省政府、市政府批准。实施后,新增耕地面积198.56公顷,可腾退建设用地指标93.91公顷。【矿产资源】根据“河南省商丘地区胡襄煤普查”结果,柘城县赋存煤层厚度0.78~9.82米,埋藏深度800~2050米。煤类主要为中等变质一高变质程度的焦煤、瘦煤和贫煤。通过已施工地震和钻孔资料,估算柘城县境内煤炭总资源量为39亿吨,其中1500米以浅(以上)23亿吨。主要分布在慈圣镇、胡襄镇、伯岗、牛城、老王集、大仵、申桥、岗王、邵园、梁庄10个乡镇。【执法监察】2010年,柘城县国土资源局大力开展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一是健全了县监察大队、国土所、村协管员三级土地监察网络,明确了工作职责及奖励措施。二是坚持动态巡查制度,明确了巡查职责、巡查的重点及频率、巡查的目的以及制止、报告和查处等问题。2010年,县、乡国土资源部门共巡查达6000余次,发现土地违法523起,及时制止了395起,立案查处83起,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83个,并及时依法进行了移交。三是开展了对违法违规行为集中整治活动。根据商丘市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领导组文件精神,柘城县委、县政府于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整治违章建筑、严厉打击私搭乱建行为的统一行动。成立了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政委,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任指挥长,主管副县长任副指挥长,国土、公安、住建、规划、监察、执法大队及21个乡镇的乡镇长为成员的领导组,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用地和私搭乱建行为。清查期间,所有非农业建设项目(县重点项目除外)一律停工待查。对于没有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在建建筑物、构筑物,一律拆除;对于已建成的违法违规用地项目,区分情况,依法处理。全县共拆除违章建筑407处,面积5万多平方米。【信访工作】柘城县国土资源局,时刻绷紧确保全县涉土信访稳定这根弦不放松,定期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先后排查不稳定因素43起,及时化解26起,对17起实行局领导分包制度,限期解决。综合运用法律、民调等手段,认真解决接访和排查问题,确保大事不出县、小事不出村,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全年共办理省厅、市局交办信访案件2起,结案率为100%。受理群众行政确权案件7起,结案率为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吴玉法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