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清华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有哪些

逃于深蓁
谓也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华信医院)是集医疗、教内学、科研和预防容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是清华大学领导下的国家一类事业法人单位。院长为著名的心血管外科专家吴清玉教授。快速导航科室设置 医护团队 医疗设备 区位优势 学术优势医院介绍医院前身为国家信息产业部(前为四机部、机电部、电子工业部)的直属医院,创办于1959年2月,先后称为电子总医院、401医院、北京酒仙桥医院。1994年被北京市卫生局评定为三级医院和爱婴医院,1995年起被北京市列为大病统筹定点医院、公费医疗定点医院和首批医保定点医院。2003年4月划归国家教育部成为清华大学附属医院。医院多年被评为“首都公共卫生文明单位”。

安徽将建一座医学中心,这座县城迎来发展机遇,面积多大呢?

六重唱
理势
安徽的历史比较悠久,在古代就有一个词,就是徽商,一直到现在,徽商还被提起,安徽有历史文化知识,又拥有着不少名胜古迹,这几年,安徽的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省会合肥的发展,同时,合肥还是新一线城市,合肥成了一座网红城市,合肥这些年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它还有着霸都的称号,合肥是安徽的门面,综合实力自然很强。即使在合肥周边的县城,发展的依然不错,尤其是肥西县,它是国内百强县之一,合肥对肥西的投入很大,肥西也有不少新的项目,未来开展的话,肥西的机遇和潜力将无穷大 ,肥西又迎来好消息,将有一所医学中心 落户在肥西 ,它就是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项目。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项目正式落户在肥西了,位于肥西县水岸绿城,未来建成后,肥西县的医疗资源更加丰富,同时,能够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肥西县有了优质的医疗资源,对未来医疗有极大意义。据了解,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项目占地达到2000亩,规模很大,建设项目包括生物医学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口腔医学中心,康复中心等等,未来建成后,一些基本的设施能够满足3.5万学生的需求,将培养各种专业的人才,包括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还有基础医学等等。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项目落户肥西,对肥西未来发展有重大意义,建成后,将培养的医科人才,为医院提供优质的人才,同时,还会使床位达到8000涨到10000张,市民健康更有保障,项目周围小区的人有福了。安医大新医科中心项目将对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布局,加快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板块,采取“学院+中心”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模式,重点突破生物医学、重大疾病、公共卫生、人工智能、高新材料等方面研究瓶颈,推动医学科技创新,支撑我省大健康产业发展。项目占地面积2000亩,建成后可以增加8000—10000张医养结合床位,大大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医养结合床位不足问题。项目建成后,将采用“学院+中心”建设模式,把生物医学,重大疾病,公共卫生等作为研究方向,能够加大肥西的医疗水平,项目的建成,还会使周边区域的商业更快的发展,带动交通的发达。新医科中心项目是安医大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的重点基础工程,将充分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持续提升安徽医学教育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医学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以及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能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的研究中心

天下服矣
夫迹
科室简介全军肛肠外科研究中心是全军唯一一家肛肠专科中心,开展床位150张。中心是第二军医大学、新乡医学院博士、硕士培养基地,现有硕士以上研究生学历的占科室医生的90%以上。自1987年建科以来,中心开展大肠癌手术1万余例,病人来自除台湾以外的所有省市,尤其对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和会阴部人工肛门重建术有独到之处,此技术在国内外处领先地位;在胃癌、乳腺疾病、肝癌、胆道系统疾病、甲状腺疾病、腹膜后肿瘤等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以及利用微创技术治疗肝、胆、胃肠疾病有丰富的经验;1987年率先在河南省开展便秘诊断方法学和手术方法学研究,并有重大突破,手术后疗效达90%,在内国处于领先地位;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氏病,效果满意,另外在肛门疾病的诊治如肛瘘、痔疮有独到之处,效果可靠,价格合理。医学成果获军内外高层次医学成果奖3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全军医学科技大会二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三等奖22项,在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4部。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本项目3项、国家科委资助项目1项、全军计划指令性课题2项、全军重大及面上课题7项。 “全军军事训练医学研究所”于2001年1月22日经总后勤部卫生部批准,由原“全军训练伤防治研究中心”(1989年5月29日批准组建)晋升成立。(批准文号:[2001]卫医字第9号)。系总后卫生部批准的我军唯一专门从事军事训练医学的研究机构;与其它全军临床医学专科中心(所)在工作职能及运行模式上有所不同,其集预防、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以预防为主攻方向,以部队训练场为主战场开展工作。我所是第四军医大学,新乡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基地,1995年被总后勤部批准为研究生联合培养点,我所年接收军地进修学员59人次,其中军人年均25人次。研究所所长黄昌林教授为第四军医大学和新乡医学院博、硕士研究生导师;张莉为第四军医大学和新乡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左新成为第二军医大学和新乡医学院硕士生导师。研究所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12名,现在读博士生2名、硕士研究生9名。“十五期间”我全军军事训练医学研究所创建了我国军事训练医学理论体系。首先是创立了“军事训练医学”新学科,1999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专著《军事训练医学》,并随之开展了研究生及全军一类继续教育项目教育,同年还出版发行知识小丛书,以加强部队的普及教育,建立了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二是进行了军用标准《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的编制及应用研究,该《标准》于2001年发布全军执行,确立了体系的基本专业技术规定;三是首先提出军事训练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强调心理学干预的作用,并重点进行了新兵军事训练心理适应不良症的发生机制、特征及其防治研究,提出躯体化、焦虑、恐怖等心理因子是导致军训伤的重要因素;四是2002年在全军设立了10余个训练伤监测(控)点,建立了全军性的监控系统,这将有利于防治工作的监控,更利于现有预防资源的利用,并为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五是加快基础研究步伐,形成学科可持续发展趋势,重点进行了运动系统组织功能结构塑形改建及提高抗损伤能力的研究,提出了“强化循环训练法”、“创伤在运动中愈合,功能在训练中重建。”等理念;六是1999年正式成立了“全军军事训练医学专业组”,推动了本体系的学术交流和理论深化。据统计:军训伤的年发生率由1993年前的30%~45%,降低至近2年的10%左右。临床开展床位122张,下设四个病区。博士5名,硕士24名,学士8名,博硕士占军队主系列人数的70.7%。骨科在保持国内创伤骨科优势的基础上,经关节镜治疗骨关节疾病,经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胸、腰椎后路经椎弓根骨折复位内固定术,骨肿瘤保肢术,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具有河南省领先优势;治疗末端病,肌止点移位动力增强肩关节稳定性治疗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经腓骨下段截骨入路治疗距骨骨折脱位等在国内作为自主创新手术,具有明显优势。烧伤整形科在重度烧伤病人的救治、耳、鼻、乳房、和阴道(茎)再造等方面在本地区具有明显优势,同时积极开展医学整形美容等业务。康复理疗科自2001年成立以来,不断开展新业务,其中应用CYBEX-6000等速测试和训练系统进行骨关节康复训练取具有明显优势。医学成果:获得军内外高层次医学成果奖4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38项,在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4部。全军计划指令性课题2项、全军重大及面上课题6项。 150医院全军肿瘤诊疗中心是集肿瘤放疗、化疗、热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治疗、血液病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临床肿瘤内科。人才队伍中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50人,平均年龄30岁,其中放疗专业12人,化疗专业9人,血液专业4人,中医药专业3人,护理专业22人,本科以上学历占20%,其中博士生1人,硕士生5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7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10人。科室与设备技术中心设有3个临床科室和3个研究室:放疗科、化疗科、血液病科,放射治疗研究室,化疗热疗研究室、血液中医研究室。中心展开医疗病床120张,年收治病人约1500人次。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专科中心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在本地区乃至全军均有明显的专科优势,其中γ刀治疗病人4300例,χ刀治疗3900例,中子刀治疗病人78 例,热疗治疗病人3400例,均为全军之首,在全国亦有一定的影响和信誉。科研十几年来,肿瘤中心已吸引了多名高学历专科技术人员来科工作,并聘请了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诊疗中心顾问,在肿瘤综合治疗和设备应用方面,已有突出的疗效和自己的特色,目前已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四等奖8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数十篇。肿瘤中心人才结构合理,治疗设备齐全,专业技术全面,临床优势明显,已为全国各地肿瘤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和精湛的技术。中心现有固定资产1.2亿元人民币,具有向更深层次发展的条件和潜力。 基本情况济南军区第150医院信息化建设起步于1986年,1990年组建信息科,1997年为全军首批“军卫一号工程”(高级网络版)试运行单位之一。1998年被济南军区卫生部确立为军区信息管理研究中心,1999年被总后确立为全军医院统计与信息利用研究基地。基地现有专业技术干部15人,均为本科学历以上,其中,研究生4人,高级职称4人,平均年龄31岁。基地成立以来,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四等奖4项,发表论文百余篇。2000被总后卫生部评为全军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2001年被济南军区评为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基地紧贴医院工作实际,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提出了新时期医院统计信息职能部门应向“三个面向、一个支点”的服务模式转变(三个面向:面向管理者的信息服务、面向业务技术人员的信息息服务和面向病人的信息服务。一个支点: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为支点),以次拓展医院统计信息服务频道,建立科学高效的医院信息服务与利用体制。先后研发了面向管理者的《医院综合统计信息服务系统》、《医院统计信息简报》;面向临床的《医师绩效统计评价系统》、《整体护理统计信息系统》以及面向业务人员的《知识信息推送服务系统》等,其研究成果在军地多家医院推广使用。同时,先后对数十家军地医院信息化建设进行技术支持,地域遍布新疆、甘肃、西藏、四川、陕西、云南、河南、山东等十个多省市、自治区,为构建军队医院信息化建设和谐平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院党委高度重视医院信息化工作,1998年成立了医院信息管理委员会,院长任主任委员,业务副院长、医务处主任、信息中心主任任副主任委员,信息科、财务科、药剂科、器械科、统购科主任等为委员。2001年初,为了进一步落实分部党委《关于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医院党委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实际,下发了《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多次听取了信息中心的工作汇报,对任务目标、人员分工、经费预算等情况进行详细讨论和部署,提出了“贴近临床,延伸内涵,规范硬件”的信息化建设新目标,以合理的经费、较快的速度、高质量的水准,建设有150特色的医院信息化医院。为了落实分部指示和监督工作质量,医院信息管理委员会定期对信息中心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实行了阶段汇报与实地抽查相结合,工作站信息反馈与管理专家评价相结合,经费合理核算与实际运作效果相结合,确保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我们根据不同阶段转变不同的服务理念,在坚持“三个面向,一个支点”的服务理念(即“面向管理者的统计信息服务、面向业务技术人员的知识信息服务和面向社会及病人的寻医问诊信息服务;一个支点:既以现代电子技术为支点)过程中,又提出了面向未来高科技局部战争而准备的卫勤保障信息服务,选题立项,由此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拓展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层面。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国家倡导建设数字化学习型医院的新模式,我们快速转变信息基地各专业单元技术层面差异为优势技术整合,形成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统计、病案、图书、情报、远程医疗为服务窗口,使技术优势更加集中过硬,服务层面更加细化具体,保证了信息基地技术的稳步发展。 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人才队伍的建设,为了可持续发展,信息基地每年都要制订学科技术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一是鼓励技术骨干成才立业,为他们考研、进修创造好的学习机会。目前1位同志在外攻读研究生,1名同志在读研究生,以此,信息中心经过研究生培训达4人;二是加强与国内IT界精英强强联合,合理设计、开发和借鉴实用性强的医院信息系统;第三,分批外出学习,开阔视野。年初,信息中心制订的外出学习计划得到院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经过广泛调研,选择了信息化建设有特色有看头的医院为学习对象,以达到吸取之长,促进自身发展。四是坚持每周五的业务学习制度,由科室骨干轮流上课,包括数据仓库技术、Pb编程技术、统计学知识以及信息资源合理利用等,并把外语、计算机、文献检索学习作为科室全年基础学习计划。 目前,军队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经过了全面实施的初中级阶段,各家医院“军字一号”运行通畅。为此,我们深刻认识到,不能停留在“首批运行网络版”的功劳薄上吃老本,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技术优势,使全军医院信息管理研究基地的牌子名副其实。为此,我们深入临床调研、参与决策管理,以此了解医院管理者需要什么?临床一线需要什么?医院信息化建设如何走向等等。通过深入了解,需求分析,明确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一是不能花冤枉钱摆花架子;二是不能脱离临床不切实际;三是必须有整体目标技术内涵。为此,信息基地成立了技术课题小组,大胆改革创新,加大探索医院信息化建设新路子,创建医院信息化工作新格局。1、率先在全军开展PASS合理用药系统的试点任务,使临床医药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及时有效地掌握和利用医药知识,预防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实现了医嘱监测和药物信息的查询。2.依托医院网络信息资源,建立统计信息服务保障体系的数据仓库,通过对原数据抽取、转换、装载,运用联机分析处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来实现决策支持系统的系列应用,实现对各级各类业务人员工作、业绩的量化管理,达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3、进一步完善全成本核算系统,开发了《住院病人欠费及欠费收回查询程序》、《外投收入明细查询窗口》、《价表与医保项目代码对照设置窗口》,《医生接诊入院查询窗口》等程序;修改了《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系统》对军卫一号数据采集的接口程序,完善了军卫一号对成本和收入的采集,实现了医院两级计算机全成本核算。4、 实现了医院物资的全程信息化管理,物品流动网上监控。目前,我们结合医院需要和调研,和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开发新的物资管理平台,以此深化我们的物资管理水平。5、在全区实施了新版电子病历系统,以此完成监控时限、数据栏项目、病历树形结构、检验项目、ICD9编码和自定义库项目的设置,以及对医疗监控数据统计,首页及病历评分。6、开发电子医务系统,实现医院机关管理、办公自动化,加速医院管理现代化。并实行对机关各类人员的量化评价,达到末位淘汰的目的。7、采用卫星通信技术应用于远程教学、远程会诊和咨询。首批成为全军双向远程卫星网站之一,与国内100余家医院建立联系,会诊例数目前名列全军第二,建立了远程教学光盘资料库。8、 建立了网上图书馆,提供了《中国医院知识仓库》、《外文整合全文系统》、Medline、CBMdisc等多种数据库,实现网上视频点播、书刊阅览、文献检索等,实现广泛的信息资源共享。此外,近年来围绕医院深层次管理,相应研发了一系列软件:1、《医院综合统计信息服务系统》在全军推广使用,为军队医院信息资源利用提供了一个很好平台,为全军统计数据上报起到了规范作用。2、《整体护理管理系统》,为护理管理者提供了监督、检查机制的数据来源,使护理文书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3、《科技信息推送服务系统》,以此减轻了用户的认知压力,缩短查找文献的时间,净化网上知识信息环境,使知识信息随手可得。4、《病人选医生系统》,对医生以工作组为单位进行工作量考核和管理。5、《网络信息简报》,使管理者能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到医院整个医疗活动及不同时期的指标对比。6、《网上病历质量反馈系统》,以此提高病历的内涵质量和书写水平。7、《临床医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科学、客观的全面评价考核临床医生的数据。8.《医院ASP信息资源平台》借助医院信息系统平台,使医院办公管理走向自动化、有序化和正规化。

国外认可的中国医学院校名单

虽严不威
至矣
有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等。1、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首医大,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京港大学联盟、北京卓越医学人才培养高校联盟创始成员。2、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China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中国医大(CMU),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辽宁省沈阳市,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成为“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全国首批、广东唯一一所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广东省共建高校,首批开设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唯一开设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独立医科院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国家“111计划“、“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广东省“211工程”、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4、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TMU”,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牵头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为北京卓越医学人才培养高校联盟成员单位。5、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是首批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江苏省共建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333工程”培训基地,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创始成员。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的名单

旅程
大陆版
2009年授牌名单(高校版) 序号 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1 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四川) 四川大学 2 有色金属合金及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甘肃) 兰州理工大学 3 晶体生长设备与系统集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理工大学 4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及测量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工业大学 5 复杂煤气层瓦斯抽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重庆) 重庆大学 6 多肽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重庆) 第三军医大学 2010年授牌名单(高校版)待续2011年授牌名单(高校版) 序号 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1 新能源光电器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北) 河北大学 2 电子政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理工大学 3 空间光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发展改革委 4 长白山道地药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中医药大学 5 工程仿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吉林) 吉林大学 6 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与节能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吉林) 东北电力大学 7 寒地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 8 生物资源生态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 东北林业大学 9 高效切削及刀具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理工大学 10 寒区低碳建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 11 矿山互联网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 中国矿业大学 12 玄武岩纤维生产及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 东南大学 13 超声电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4 灾害监测技术与仪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 中国计量学院 15 绿色化学制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 浙江工业大学 16 汽车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17 高节能电机及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安徽) 安徽大学 18 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发展改革委 19 天然生物毒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福建) 福建农林大学 20 平板显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福建) 福州大学 21 种猪改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西) 江西农业大学 22 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 河南理工大学 23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北) 华中农业大学 24 化工过程模拟与强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南) 湘潭大学 25 中药粉体关键技术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南) 湖南中医药大学 26 临床医学分子诊断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 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27 数字家庭互动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 中山大学 28 人兽共患病防控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 华南农业大学 29 移动通信终端与网络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市发展改革委 30 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重庆) 重庆交通大学 31 喀斯特地区关键信息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贵州)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发展改革委 32 喀斯特山区植物资源利用与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贵州) 贵州大学 33 微波能工程应用及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云南) 昆明理工大学 34 藏文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西藏) 西藏大学、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 35 生态建筑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36 新型网络与检测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陕西) 西安工业大学 37 中药指纹图谱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8 冶金炉渣高效资源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青岛) 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市发展改革委 39 矿山安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青岛) 山东科技大学 40 海洋生物技术与工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宁波) 宁波大学 41 医学超声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 深圳大学 2013年授牌名单(高校版) 1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南) 湖南科技大学 2015年授牌名单 序号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名称主要依托单位1金属新材料检测与表征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北京)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公共安全应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北京)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新型疫苗研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北京)北京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中压大功率变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北京)北京森源东标电气有限公司5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和评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北京)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和评测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6中药先进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天津)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绿色制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天津)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8安防视频监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天津)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9抗生素酶催化与结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北)华北制药河北华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0循环流化床机组清洁发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山西)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11煤基聚合物改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山西)山西省化工研究所12矿山流体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山西)太原理工大学13煤基固废高值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内蒙古)内蒙古工业大学14蒙药现代提取工艺及制剂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内蒙古)内蒙古天奇药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5乳酸菌筛选与乳品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内蒙古)内蒙古农业大学16北方粳稻育种栽培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辽宁)沈阳农业大学17新能源通用飞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辽宁)沈阳航空航天大学18多语言协同翻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辽宁)沈阳格微软件有限责任公司19先进汽车用钢开发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辽宁)本钢集团有限公司20航空和轨道交通用铝材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辽宁)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21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与钻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吉林)吉林大学22长白山药用动植物活性多肽研究与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吉林)北华大学23生物质天然气与城乡固废处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吉林)吉林省昊海天际科技有限公司24中药新剂型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5快速响应小卫星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26老年性疾病干细胞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黑龙江天晴干细胞股份有限公司27环保磷系阻燃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江苏雅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8中成药智能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9海工装备与船舶数字化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江苏科技大学30射频集成与微组装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南京邮电大学31环保功能吸附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苏州大学32药物制剂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浙江大学33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通信与机电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4水生动物繁育与营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湖州师范学院35电气数字化设计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温州大学36稀土磁/光电功能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中国计量学院37作物抗逆育种与减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安徽)安徽农业大学38分布式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9数控锻压机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合肥合锻机床股份有限公司40热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1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安徽)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四研究所42数字电视智能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福州大学43海洋生物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福建)厦门大学44无损检测与光电传感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西)南昌航空大学45鄱阳湖流域水工程安全与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西)南昌工程学院46硅衬底氮化镓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西)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47新能源电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山东)山东华凌电缆有限公司48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动态硫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山东)山东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49酶制剂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山东隆科特酶制剂有限公司50重组蛋白基因检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山东)山东博奥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1静脉营养大容量注剂大规模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山东)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2纳米杂化材料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河南)河南大学53高端轴承摩擦学技术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河南科技大学54核苷生物及化学合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新乡拓新生化股份有限公司55移动医疗技术与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6动物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57磁电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北)宜昌东方微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58半导体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北)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59树脂基结构与功能材料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北)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60避孕节育新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北)华中科技大学61动物多肽药物创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南)湖南师范大学62报废汽车及电器产品资源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南)湖南万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3新型储能电池关键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南)湘潭大学64汽车泵类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南)湖南工学院65杜仲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南)吉首大学66数控系统及工业机器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67血管疾病诊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8汽车零部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华南理工大学69高性能金属耐磨材料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暨南大学70智能数字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东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1数字音视频信号宽频带传输技术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西)桂林市思奇通信设备有限公司72生猪良种繁育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西)贵港市扬翔股份有限公司73抗肿瘤药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广西慧宝源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4缓控释制剂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75仪器仪表传感器与测量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重庆市伟岸测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76化工过程强化与反应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重庆)重庆大学77基于北斗的多模式智能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四川)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78医学数字影像与通讯(DICOM)标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四川)成都金盘电子科大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79营养生长素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四川)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80成体干细胞开发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四川)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1功能型纤维素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四川)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82喀斯特地区优势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贵州)贵州大学83高性能特种线缆制造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贵州)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84分离膜材料及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贵州)贵阳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85金属先进凝固成形及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云南)昆明理工大学86红球藻种质培育与虾青素制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87三七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云南三七科技有限公司88金属增材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89黄姜皂素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山阳县金川封幸化工有限责任公司90过滤与分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西安宝德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91富硒食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陕西)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92矿渣综合利用环保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陕西)陕西理工学院93西北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甘肃省轻工研究院94特色药用植物资源高值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肃)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95低压电器智能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甘肃)天水二一三电器有限公司96高纯纳米氧化铝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青海)青海圣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97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青海)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98锂离子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青海)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99低阶煤清洁转化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宁夏)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0高原型配网开关设备制造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宁夏)宁夏力成电气集团有限公司101枸杞酒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宁夏)宁夏红枸杞产业集团有限公司102高分子建筑材料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新疆)新疆蓝山屯河型材有限公司103空间信息获取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新疆兵团)石河子大学104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机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新疆兵团)新疆科神农业装备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05节能电子及新能源发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新疆兵团)新疆希望电子有限公司106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大连)大连工业大学107制造管理信息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大连)大连理工大学108智慧航运与物流网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大连)大连大学109动物疫苗基因工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青岛)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10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青岛)青岛琅琊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1海洋生物制品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12水产品深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厦门)集美大学113下一代高速光传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14移动智能终端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115企业电商大数据服务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116低碳功能材料复合改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深圳市嘉达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117个体化细胞治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排名

上下有等
隆撒
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协3433626537和医学院、川大(华西医学中心)、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华科(同济医学院)、山东医科大学。排名第一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其医学部来源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海交大的临床医学学科和浙江大学一起被评为A+类,并列全国第一,一举超越曾经的霸主北京协和医学院。曾经医学界里的“四大诸侯”恰好排在6-9位,依次是川大(华西医学中心)、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华科(同济医学院)。山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民国时期的齐鲁大学医学院,由美国传教士建立,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一批医学院,实力也是非常强,在全国也是赫赫有名的,与前面所提到的四大医学院齐名。扩展资料:报考医学院的注意事项:1、认清自己首先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知。需要知道自己是否喜欢医学专业,适不适合医学专业,不要因为热门和父母或者是过来人的劝说而去选报专业。2、了解医学专业既然要选择医学专业,那么就要提前了解医学类专业,这样填志愿的时候才不会犹豫或者犯错。虽然自己喜欢的专业很重要,但是还是要考虑一下实际问题,想要报考的专业是否为该学校的王牌专业、特色专业等,综合实力的分析还是必要的。3、中国最好的临床医学专业并不是在医科大学里的,而是在一些综合性的985高校里面。因为这些985高校在21世纪初的时候,合并了中国最早、也是实力最强的一批医科大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在中国是知名的正规医疗机构吗

其魂不罢
猖狂妄行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皮肤病研究所)(以下简称“院所”)1954年创建于北京,始名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直属中央卫生部领导,1984年迁南京现址,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从事皮肤病、性病、麻风病,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唯一国家级专业机构,也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承担国家性病、麻风病防治任务。现有在职职工435人,其中高级职称78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2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为教育部重点学科,江苏省“135”工程重点学科;皮肤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现有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科技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各1个。专科特色显著,拥有国内最齐全的皮肤病性病学亚学科。少见深部真菌病、性传播疾病、大疱病、血管炎、皮肤肿瘤诊疗,重症药疹抢救,皮肤血管瘤放射治疗和皮肤病理诊断等技术国内领先,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百种自主研制的自制制剂疗效显著、价格低廉,广泛应用于临床,深受患者好评。现日均门诊量3000余人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医疗安全意识,优化就诊流程,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院所承担国家性病、麻风病防治任务,建立遍布全国的疫情监测网络,参与制定全国性病、麻风病防治规划、措施、标准和实施方案,开展对全国性病、麻风病预防与控制的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为我国性病麻风病预防控制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临床医学未来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姬莓
红外线
临床医学专业成为医学类专业属于高考报考中热门的专业!医学生是就读于医学院校的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是医学生中的一种,其他医学生专业还有药学、护理专业、针灸推拿专业、医学影像专业、口腔医学专业、中药专业等。高考报考医学类专业目前来说已经成为了热门中的热门了,因为如今社会的发展速度,人民生活步入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并且人类的进步永远离不开医学所以报考医学类专业的人数越来越多。临床医学专业作为医学类专业之一发展从古至今已经相当成熟,因此临床医学专业作为医学类专业报考的人数也是相当之多。一、临床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临床医学专业,顾名思义临床就是亲自到床边上,主要职责就是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然后从整体到局部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临床医学专业在医学上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专业,并且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当然临床医学专业作为综合型实践性专业也是需要很大的知识量的,一般临床医学专业的学制都是五年制的也就是学士学位,但是这并不影响在毕业以后从事医院中一份重要的工作。因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不可少所以它的就业前景是一片光明的。二、临床医学专业的相关小知识临床医学专业一般学校的录取分数是高于其他专业的,因为临床医学需要学习好的学生学习,这对日后从事相关职业也是做了铺垫工作的。临床医学专业在从医以后是需要诊治病人的,因此在学习和工作中都是不能疏忽的。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临床医学专业么?

学医哪些大学比较好

甘棠
虽虫能虫
中国现在共有普通医科类本科大学141所,其中综合大学医学院71所,独立设置70所。含中医类院校22所1全国最好的10所医科类大学一、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属唯一一所重点医科大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院校一体,是中国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北京协和医学院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捐资创办,1919年10月开办八年制医学本科,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医学院校。二、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和终身名誉校长。三、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是中国政府教育部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学校,1985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2000年4月3日,原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正式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2000年5月4日,北京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四、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原华西医科大学),2000年,华西医科大学,合并入四川大学。目前是四川大学华西校区。1914年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成立医学院,经过时代的变迁,先后更名为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目前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已经有114年的深厚底蕴。五、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是“111计划”入选高校,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共同建设。六、第三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坐落于中国美丽的山水都市——中央直辖市重庆,是一所有着光荣历史和鲜明军事特色的军医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全国重点大学,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正军级编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七、第二军医大学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直属的一所为军队培养医学专门人才及卫生管理干部的全国重点医科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是“2110工程”和总后“53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八、中国药科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药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是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九、南方医科大学,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广东省“211工程”省属重点大学,直属广东省人民政府,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同建设,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广东省一级园林式院校。十、天津医科大学是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一所研究教学型医科重点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国家最早批准试办八年制的医学院校,也是首批试办七年制的15所院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