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财政研究杂志社联系方式编辑部投稿邮箱?

忌也出走
彦琮
wentaozhao2003@yahoo.com.cn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政策研究院网站怎么打不开

家贫居卑
局中局
可能处于修复中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的地理位置

舍者避席
论则不至
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

邓力平的主要成就

论则不至
北极光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国际财税、国际经贸、宏观经济。开设的主要课程和专题包括:财税理论前沿、税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税收研究、国际税收竞争研究、中国税制发展、国际经贸理论与实务、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研究、宏观经济专题研究。 中国税务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税务总局科研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税务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对外经济贸易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国际税收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对外开放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人民政府经济顾问《税务研究》、《涉外税务》、《东南学术》、《亚太经济》、《公共经济研究》等学术杂志编委 《美国财政理论与实践》(合编译)(1987)中国财经出版社《美国加拿大税制改革比较研究》(合著)(1991)中国财经出版社《当代西方通货膨胀理论》(著)(1992)厦门大学出版社《国际经济贸易的理论与实践》(主编)(1997)厦门大学出版社《中国对外贸易的经营和管理》(主编)(1999)厦门大学出版社《国际经济与贸易》(主编)(2000),科学出版社《入世:理性透视》(合著)(2000),安徽人民出版社《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税制》(合著)(2000),中国财经出版社《公共部门经济学》(主译)(200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迎接国际经贸新挑战》(主编)(2000),厦门大学出版社《经济全球化、WTO与现代税收发展》(著)(2000),中国税务出版社《成功税制改革的经验与问题》(主译)(200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澳大利亚税制》(合著)(2002),中国财经出版社《经济全球化、WTO与中国特殊经济区再发展》(合著)(2003),厦门大学出版社《财政理论与实践》(合译)(2003),中国财经出版社《国际税收竞争研究》(合著)(2004),中国财经出版社《中国税制》(2005),经济科学出版社《服务贸易的理论实践》(合著)(2005)高等教育出版社《国际税收学》(2005),清华大学出版社 国内论文“比较税制研究”,《涉外税务》,1996.1“对我国税制改革与借鉴西方税收理论关系的再思考”,《当代财经科学》,1996.7“浅谈中性与非中性出口退税制度”,《税务研究》,1996.11“当前应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有管理的可兑换”,《金融研究》,1996.11“诺贝尔经济学奖与优化税制理论”,《税务研究》,1996.12“发展我国外贸规模经营的若干思考”(合作),《国际商务研究》,1997.1“理想优化还是现实优化:新时期税制改革思路的选择”,《涉外税务》,1997.1“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与我国外贸发展”(合作),《中国经济问题》,1997.2“诺贝尔经济学奖、信息经济学与优化税制理论”,《涉外税务》,1997.3“效率、公平、主权、协调--对税收国民待遇的再认识”(合作),《涉外税务》,1997.9 “外贸代理制的信息经济学思考”(合作),《财贸经济》,1997.12“优化税制理论与西方税收新动向”,《税务研究》,1998.2“谈谈税费分流”,《涉外税务》,1998.3“税制改革与税制再建”(合作),《涉外税务》,1998.6“金融风险与深化改革”(合作),《金融研究》,1998.7“完善税收制度,强化税收征管”,《中国税务》,1998.5“关于优化税制理论” 《涉外税务》,1998.5“对当前税收收入形势的看法”,《中国税务报》,1998.7.15“知识经济、新增长理论与财政政策”(合作),《涉外税务》,1998.9“知识经济与税制优化”(合作), 《税务研究》,1999.1“不确定性与税收理论发展”,《涉外税务》,1999.4“森经济思想与财税理论发展”,《涉外税务》,1999.6“信息比较优势与国际贸易发展”(合作),《国际贸易问题》,1999.6“现代市场经济与西方税收理论研究新进展”,《税务研究》,1999.9“税收优化中的不确定性”(合作),《税务研究》,1999.10“曼德尔的财税思想及其启示”,《涉外税务》,1999.12“现代世界市场经济、西方税收理论发展与国际税收发展”,《涉外税务》, 2000.1“WTO与发展中国家税制改革”,《中国税务报》,2000.1.19“努力防范三个风险”,《经济日报》,2000.3.15“经济热点与税收”,《中国税务报》,2000.3.20“经济全球化与税收政策国际协调”,《涉外税务》,2000.3“经济全球化、WTO与我国税制改革”,《税务研究》,2000.4“对税收与西部大开发的几点认识”,《中国税务报》2000.4.14“WTO与中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涉外税务》, 2000.5“WTO与税制改革”,(合作),《金税》,2000.5“生态税收的现实观”,《涉外税务》, 2000.6“关于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几点看法”,《公共财政:经济学界如是说》,经科出版社“经济全球化下税收国际关系的考察”(合作),《财政研究》,2000.9“调整特区产业结构,促进厦门外贸发展”,《中国外贸发展与改革》, 第15集.“贸易结合度分析与出口战略选择”,(合作)《东南学术》,2000.5“WTO与中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 《中国加入WTO与税制改革》,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9“WTO下的中国税制:寻求中性与非中性结合的新形式”, 《福建论坛》, 2001.1“当前税负问题应该考虑的几个因素”, 《福建税务》,2001.2“国际税收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涉外税务》, 2000.6“2000国际税收回放”,《中国税务》, 2001.2“WTO反倾销反补贴与一国税制”,(合作) 《涉外税务》, 2001.5“世贸组织与中国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研究”, (合作), 《国际贸易问题》, 2001.4“税收政策实证研究新进展”, 《涉外税务》, 2001.6“税收热点的理性透视”,《中国税务》,2001.5“研究我国宏观税负的国际背景”(合作) 《亚太经济》,2001.4“西方国际税收竞争理论研究新进展”(合作),《税务研究》,2001.7“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预算制度变革的理论评析”,《中国财政理论前沿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6“跨国外部性、环境税与国际税收协调”(合作),《涉外税务》,2001.9“现实与原则之间:WTO与中国税制发展方向”,《福建税务》,2002.1“国际税收竞争与合理调整税负---兼议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税务》,2002.1“世界税制改革动向与入世后中国税制改革”,《甘肃税务》,2002.2“中国入世与经济特区再发展”,《特区展望》,2002.5“经济全球化,中国入世与经济特区再发展”,(合作)《国际贸易问题》,2002.8“世界税制改革动向与我国税负水平调整”, 《纳税人》,2002.3“诚信纳税与讲真话”, 《涉外税务》,2002.4“税收适当高于GDP增长是正常的“, 《中国税务报》,2002.3.15“把税收征纳行为建立在诚信基础上”, 《中国税务报》,2002.4.9“在经济全球化下研究税收问题”,《福建税务》,2002.6“WTO与SEA:兼论中国入世后特殊经济区的发展”,(合作)《国际贸易论坛》,2002.5“入世后处理涉台税收关系的原则和对策研究”,《21世纪初期海峡两岸经济关系走向与对策》,第14章,九州出版社,2002“中国入世后税收竞争对策研究”,《形势与对策》,中国外经贸出版社, 2002“国际税收竞争的实证研究”, 《涉外税务》,2002.7“预期与税制改革”,《涉外税务》, 2002.10“国际税收竞争下的我国税收对策”, 《中国税务报》, 2002.12.20.“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税收竞争:理论框架”,《税务研究》,2003.1“国外税收赦免的理论与实践(上/下)”,(合作)《涉外税务》,2003.2/3“不对称信息与税收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税务研究》,2003.5“论加入WTO后中国SEA的规范性”,(合作)《国际贸易论坛》,2003.2“政府间出口退税的博奕分析与制度优化”(合作),《福建税务》,2003.6“农村税费改革的现实优化观”(合作),《福建论坛》,2003.9“税收国际协调与会计准则全球趋同关系之辨析”(合作)《会计研究》,2003.9“美国税收赦免:联邦与州的抉择比较”(合作)《福建税务》,2003.9“政府公共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福建论坛》,2003.5“研究国际税收问题的全球化视角”,《公共经济研究》,2003.1“出口退税机制改革:中性与非中性的结合”,《中国税务报》,2003.11.19“辨证地看优化服务和依法治税”,《中国税务》,2004.3“论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对税收国际协调的基础作用”,(合作),《涉外税务》,2004.4“对税收赦免问题的几点看法”,(合作)《税务研究》,2004.1“用科学发展观为税改领跑”,《中国税务报》,2004.3.5“科学发展观与新一轮税改”,《涉外税务》,2004.5“现代市场经济下的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差异与协调”,《税务研究》,2004.9“后坎昆时代的国际税收研究”《涉外税务》2004.9“服务贸易壁垒规模的测量:文献回顾与评析”(合作)《国际贸易论坛》2005年1期“税制改革:基于税收与会计关系的理解”《涉外税务》2004.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税收思改”《中国税务》2005.5“反倾销税与反倾销补贴”(合作)《国际贸易问题》2005.5“浅谈和谐导向型的税制改革”《涉外税务》2005.6“会计信息失真的基本类型:税收视角的分析”(合作)《税务研究》2005.7“和谐社会和和谐税收”《中国财经报》2005.11“妥善应对贸易摩擦与财税政策运用”《中国税务报》2006.2.8“加快税制改革,应对贸易摩擦”《涉外税务》2006年3期“国际税收竞争的不对称性及其政策启示”《税务研究》2006年3期“十一五开局之年的中国税收”《中国税务报》2006.3.15“充分运用财税手段妥善应对贸易摩擦”《香港文汇报》2006.3.31“关于十一五时期税收发展的几点看法”《中国税务报》2006.4.1“对十一五时期我国财政税收发展的几点看法”《三明学院学报》2006年3期“纳税人遵从的演化博弈分析”《涉外税务》2006.5“关于制定税收基本法的几点建议”《全国人大经工委新疆会议》2006.8“税收辨证观运用的三个例证”《涉外税务》2006.7“再论反倾销税与反倾销补贴”《国际贸易问题》2006.10“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税收视角的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8“税收与会计信息失真治理:文献回顾与展望”《公共经济学评论》2006.12“税收制度理论与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中国―东盟贸易自由化中的税收竞争与协调”《涉外税务》2006.12“和谐世界新理念下国际税收关系研究”《中国税务报》2006.12.28“现代税收与会计关系研究”《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2006.10.9“市场经济下的绩效预算管理”《财政部/UNDP项目》(湖北会议主报告)2006.10.24“关于政府绩效预算评估体系的几点看法”《财政部/UNDP项目》(海南研讨会主报告)2006.10.24国际论文“Recent Development in Chinese Tax Law on Foreign Investment” , Proceedings of ABAC,ABAC,USA,1991,“Understanding the Controlled Currency the Chinese RMB Devaluation”, Proceedings of ABAC, Ont.,Canada,1991“Foreign Banks in China: Lessons for the 3rd-world Countries”, Proceedings of ASAC, Vol.3,No.2,1991,“Assessing Monetary Reform in Former CPEs: A Comment”, Proceedings of 7th Conference, PEA, PEA,USA,1992,“Managing Foreign Debt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Proceedings of 7th Conference, PEA, PEA,USA,1992,“Wage Determination in China and an Econometric Test on CT”, Proceedings of 8th Conference, PEA, PEA,USA,1993,“A Socio-political Perspective on JVs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IABS, IABS,CA,USA,1993,“Political Economy of Policy Changes Forward Foreign Enterprises in China”, Management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Cambridge Univ. UK., March,1994,“Interest Rate Management in China Macro Stabi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Third World Studies Journal and Review, Vol.6, No.2,USA,1994,“Two Lines of Development of Trade Theories”, Global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Strategy, Idaho, USA, 1994,“Globalization of Japan and Japanese Investment in China”, Japan Studies, Vol.1994, Denver, USA,“Japanese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An Empirical Analysis”,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 Journal, Winter 1995, USA,“Japan’s Office Development Assessment to China: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International Politics, 1996 No.2, Scotland,“Japan’s Trade in Services and Its Competitiveness in the World Market”, Proceedings of Japan Studies in Canada, Halifax, Canada, 1996,“Understanding Japanese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An Intercultural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 Sociology, USA, No.1, 1997

有关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的问题

存思
鏊乎大哉
有公费生,不过名额不多。是全英语教学。学费三年四万。财政学专业不是很清楚,我是今年刚录取的中财区域经济学公费生,不过听别人说这个学院难度不小,所以报的人不多。如果还有疑问我的邮箱:longyanshun2005@163.com中央财经大学创办于1949年11月6日,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新型高等财经院校。1952年8月与北大、清华、辅仁、燕京四所大学经济系合并为中央财经学院,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拥有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首批5个试点项目之一“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自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8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2012年,学校率先成为教育部、财政部与北京市共建财经院校。 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首批试点高校。地理位置: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办学宗旨: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Public Finance and Public Policy,简称 CAPFPP)是中央财经大学于2006年正式成立的一个集教学、科研、项目开发为一体的国际创新平台。研究院其宗旨是探索我国公共财政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科学定位,通过规范研究,解决中国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领域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为政府和公共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通过对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进行系统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分析工具的训练,为我国财税事业发展培养能独立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复合型的高端人才。研究院的研究涵盖公共财政理论、地方政府治理、税收政策、国家支出政策、政府绩效、区域经济、教育经济、卫生经济等领域。研究院成立伊始,便吸引了一批在经济学与公共财政领域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国际声望的顶尖经济学家、公共财政专家和海外博士,并成立相应的学术指导委员会来指导研究院开展科研和学生培养工作,委员会成员主要来自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在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领域全球知名的教授和专家学者。研究院在聘教师已经在国际重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具有较高影响的学术论文。研究院的研究、教学、科研和管理借鉴了世界著名大学的研究和教学体系,引进了世界一流的师资和教材,所有课程均采用原版英语教材。2006年,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已吸引了全国各大高校的考生报考,经过初试、复试和面试几轮严格挑选,首批29名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已列入了学院的“区域经济学”与“财政学”两个研究方向的培养计划,并开始接受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和优化理论等全英文授课的严格训练。我们正致力于使研究院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和财税领域高端人才培养基地。

核心期刊是哪个出版社的?怎么样才能在上面发表文章?哪位解释的具体点啊~?

万川归之
人皆取先
第一部分:CSSCI(2000)来源期刊一览表(共419种)1. 管理学 (22种)序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管理世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 科研管理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3 科学学研究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研所,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4 中国软科学 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中国软科学研究会5 中国科技论坛 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6 预测 合肥工业大学预与发展研究所7 未来与发展 中国未来研究会8 经济体制改革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9 科学管理研究 内蒙古软科学研究会10 经济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11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室,天津市科委12 管理工程学报 浙江大学13 外国经济与管理 上海财经大学14 管理现代化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15 研究与发展管理 复旦大学16 管理信息系统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17 中国管理科学 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18 中外管理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管理科学研究中心等19 企业管理 中国企业管理协会20 中国行政管理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1 管理科学学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2 国有资产管理 经济科学出版社2.马克思主义 (11种)序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编译局2 教学与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3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4 社会主义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5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哲学研究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6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7 当代思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8 国外理论动态 中共中央编译局9 毛泽东思想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10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11 高校理论战线 教育部高校社科发展中心,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3.哲学 (10种)序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哲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2 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3 自然辩证法通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4 哲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5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6 孔子研究 中国孔子基金会7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学会8 道德与文明 中国伦理学会,天津市社会科学院9 现代哲学 广东省哲学学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10 周易研究 山东大学,中国周易学会4.宗教学(5种)序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世界宗教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 世界宗教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3 宗教学研究 四川大学4 中国宗教 国家宗教事务局5 当代宗教研究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5.语言学(16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外语教学与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2 当代语言学(国外语言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3 现代外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4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上海外国语大学5 语言教学与研究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6 中国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7 中国翻译 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8 世界汉语教学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9 语言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10 民族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1 语言文字应用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12 语文研究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13 方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室14 外语学刊 黑龙江大学15 语文建设 语言文字报刊社16 古汉语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6.中国文学 (13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2 文艺争鸣 吉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3 中国比较文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4 文学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5 当代作家评论 辽宁省作家协会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北京现代文学馆7 新文学史料 人民文学出版社8 红楼梦学刊 中国艺术研究院9 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华东师范大学10 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11 明清小说研究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2 鲁迅研究月刊 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13 文学自由谈 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7.外国文学(4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外国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2 国外文学 北京大学3 外国文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4 当代外国文学 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译林出版社8.艺术学(15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中国音乐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2 文艺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3 新美术:中国美术学院学报 中国美术学院(杭州)4 音乐研究 人民音乐出版社5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中央音乐学院6 当代电影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北京广播学院7 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上海戏剧学院8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学院9 电影艺术 中国电影家协会10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京电影学院11 世界电影 中国电影家协会12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上海音乐学院13 世界美术 中央美术学院14 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家协会15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中央戏剧学院9.历史学(21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抗日战争研究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2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3 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4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5 当代中国史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所6 清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7 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历史研究所8 世界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9 史学月刊 河南省历史学会,河南大学10 自然科学史研究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11 历史档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12 史学集刊 吉林大学13 西域研究 新疆社会科学院14 史林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5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16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17 民国档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18 中国史研究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 史学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20 中国地方志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2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陕西师范大学10.考古学(6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考古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 文物 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3 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4 考古与文物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5 敦煌研究 敦煌研究院6 华夏考古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协会11.经济学(70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 改革 重庆市社会科学院3 会计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4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5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6 国际经济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7 经济学家 西南财经大学8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9 经济科学 北京大学10 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1 国际贸易问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2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13 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14 世界经济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15 中国农村观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16 财贸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17 财政研究 中国财政学会18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19 世界经济研究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会20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21 财经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22 当代经济研究(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会刊)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长春税务学院23 中国经济问题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24 中国土地科学 中国土地学会25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26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7 国际金融研究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国际金融学会28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29 南开经济研究 南开大学30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31 消费经济 湘潭大学,湖南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32 财经问题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33 宏观经济研究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34 当代经济科学 西安交通大学35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大学36 经济评论 武汉大学37 投资研究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投资研究所,中国投资学会38 国际经济合作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39 经济问题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40 税务研究 中国税务学会41 上海经济研究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42 城市发展研究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43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中南财经大学44 亚太经济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45 中国国情国力 中国信息报社,中国国情研究会46 林业经济 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经济学会47 经济纵横 吉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48 世界经济文汇 复旦大学49 中国技术经济科学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技术经济研究所50 经济与管理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51 生态经济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云南省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52 国际经贸研究(现改名:南开管理评论) 南开大学53 财经科学 西南财经大学54 农业技术经济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55 上海金融 上海市金融学会56 中国物价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市场与价格研究所57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58 中国流通经济 北京物资学院59 中国资产评估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60 生产力研究 中国生产力学会,山西省生产力学会,山西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61 金融科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62 中国投资与建设(改名:中国投资) 国家计划委员会63 港澳新经济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港澳研究中心64 对外经贸实务 中国对外经贸教育协会65 国际商务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66 经济问题探索 云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67 审计研究 中国审计学会68 经济与信息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学会69 现代日本经济 吉林大学,中华全国日本经济学会70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中央财经大学12.政治学(含:国际问题、台港澳问题) (32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美国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华美国学会2 欧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3 政治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4 求是 中共中央委员会5 青年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6 国际问题研究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7 东欧中亚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8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9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10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11 日本学刊 中华日本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12 党的文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13 当代亚太 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14 中国青年研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杂志社15 西亚非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16 台湾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台湾研究会17 台湾研究集刊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18 妇女研究论丛 中华妇女联合会妇女研究所19 理论前沿 中共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20 新视野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21 理论探讨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22 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23 东北亚论坛 吉林大学,教育部东北亚重点研究基地24 外交学院学报 外交学院25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中共中央党校26 理论学刊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7 东南亚研究 暨南大学28 今日东欧中亚 华东师范大学29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31 理论与改革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31 长白学刊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32 南亚研究 中国南亚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13.法学 (17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法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2 中国法学 中国法学会3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西北政法学院4 中外法学 北京大学5 法学评论 武汉大学6 法学 华东政法学院7 法学家 中国人民大学8 比较法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9 行政法学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10 著作权 国家版权局,中国版权研究会11 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中国政法大学12 法制与社会发展 吉林大学13 现代法学 西南政法大学14 知识产权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中国分会,中国许可证贸易工作者协会15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学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6 政治与法律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17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南京大学14.社会学 (8种) 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社会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 中国人口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3 人口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4 人口与经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5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山东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6 市场与人口分析 北京大学7 人口学刊 吉林大学,吉林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吉林省人口学会8 南方人口 广东省人口学会,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15.民族学 (11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民族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2 世界民族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3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中央民族大学4 黑龙江民族丛刊 黑龙江民族研究所5 广西民族研究 广西民族研究所6 贵州民族研究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7 中国藏学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8 回族研究 宁夏社会科学院9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中南民族学院10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云南民族学院11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广西民族学院16.新闻与传播学(13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编辑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 新闻与传播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宁波日报社3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北京广播学院4 国际新闻界 中国人民大学5 新闻大学 复旦大学6 编辑学刊 上海市编辑学会7 新闻记者 文汇新民报业集团,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所8 新闻界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省记协,四川省新闻学会9 中国出版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10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11 中国记者 新华社12 中国图书评论 辽宁人民出版社13 新闻战线 人民日报社17.图书、情报与档案学(18种) 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中国图书馆学报 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2 情报学报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3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4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京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5 图书情报工作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6 情报理论与实践 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中国兵器工业第210所7 图书情报知识 武汉大学8 图书馆杂志 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上海图书馆9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宁夏图书馆学会,宁夏图书馆10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11 情报资料工作(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会刊) 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12 图书与情报 甘肃省图书馆,甘肃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等13 图书馆论坛 广东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图书馆学会等14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天津图书馆等15 情报杂志 陕西省科技情报学会,陕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16 情报科学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吉林大学17 档案学通讯 中国人民大学18 档案学研究 中国档案学会18.教育学(29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高等教育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2 教育研究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华东师范大学4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5 教育发展研究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教学会6 教育研究与实验 华中师范大学7 外国教育资料(2001年改名:全球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8 教育与经济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9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10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清华大学11 教育理论与实践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省教育学会12 课程•教材•教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13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14 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学会15 外国中小学教育 上海师范学院16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等17 外国教育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18 教育科学 辽宁师范大学19 江苏高教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 中国高等教育 教育部21 中国大学教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2 中国高教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3 电化教育研究 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西北师范大学24 高等理科教育 兰州大学,全国高等理科教育研究会25 教育评论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福建省教育学会26 中国电化教育 国家教育部电化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中央电化教育馆27 上海教育科研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28 中国特殊教育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9 学前教育研究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湖南长沙师范学校19.体育学 (7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体育科学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3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上海体育学院4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成都体育学院5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武汉体育学院6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天津体育学院7 体育与科学 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20.统计学(3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统计研究 中国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2 数理统计与管理 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3 中国统计 中国统计出版社21.心理学(7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心理学报 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 心理科学 中国心理学会3 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4 应用心理学 浙江省心理学会5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6 心理学动态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7 心理学探新 江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心理学会22.社科总论(30种) 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2 战略与管理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3 天津社会科学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4 读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5 学术月刊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6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7 文史哲 山东大学8 百年潮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9 国外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10 学习与探索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11 江苏社会科学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12 社会科学战线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13 北京社会科学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14 社会科学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5 江海学刊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16 人文杂志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17 学术研究 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18 中州学刊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19 西藏研究 西藏社会科学院20 云南社会科学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21 南京社会科学 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共南京市委党校22 浙江社会科学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3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24 社会科学辑刊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25 社会科学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26 江汉论坛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7 中国文化研究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8 浙江学刊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29 探索与争鸣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30 求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23.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35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京大学2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北京师范大学3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武汉大学4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吉林大学5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中国人民大学6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 南京大学7 复旦学报(社科版) 复旦大学8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华中师范大学9 南开学报(哲社版) 南开大学10 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 南京师范大学11 思想战线: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云南大学12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厦门大学13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西北大学14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浙江大学1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华东师范大学16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蒙古大学17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安徽大学18 求是学刊 黑龙江大学19 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 中山大学20 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 四川大学21 暨南学报(哲社版) 暨南大学22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华南师范大学23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 东北师范大学24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西南师范大学25 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 清华大学26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天津师范大学27 齐鲁学刊 曲阜师范大学28 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兰州大学29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 陕西师范大学30 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河北大学31 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山西大学32 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 上海大学33 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 新疆大学34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郑州大学35 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湖北大学24.人文、经济地理 (7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旅游学刊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2 城市规划汇刊 同济大学3 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4 经济地理 中国地理学会,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5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河北省科学院、河北省计委地理研究所6 人文地理 西安外国语学院7 地域研究与开发 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计委地理研究所25.环境科学(9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自然资源学报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3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天津市环境保护局4 环境保护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5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地区研究委员会6 资源科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7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武汉文献情报中心8 农村生态环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9 上海环境科学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26、CSSI收录的境外华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名录二十一世纪(香港) 人文中国学报(香港) 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香港)中国研究(香港) 社会理论学报(香港) 亚洲研究(香港)信报财经月刊(香港) 香港社会科学学报(香港) 新亚学报(香港)族群研究论丛(香港) 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香港) 岭南学报(香港)中外论坛(美国) 澳门研究(澳门) 文化杂志(澳门)文化中国(加拿大) 南大语言文化学报(新加坡)核心期刊不是一种具体的杂志,而是在众多期刊杂志中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水平较高的杂志群。要发表论文,首先要上网查找相关的行业或学科有那些期刊,然后判断这些期刊中那些是核心期刊。比如:要发电力类论文,上网查找电力期刊,会搜索到许多杂志,然后再具体查找某一期刊的具体网址,网址上就有该期刊是否核心期刊。

问一下:公共财政与传统财政的区别?

风之歌
母亲们
1.传统观点:传统财政学是国家理财之学,是政府收支管理学。 2.现代观点:公共财政学是公共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或政府经济学,是研究政府资源配置的经济学。 3.传统财政学与现代公共财政学的联系:它们都可以统一在公共部门经济学的范畴里,传统财政学可称之为狭义公共经济学,现代公共财政学可称之为广义公共经济学。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区别:一般来说,某一领域特有的现象及特有的矛盾是某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毛泽东同志就曾从哲学的角度说:“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毛选第一卷第309页) (1)传统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政府的收支及管理行为,其特有的主要矛盾是收与支的矛盾。 传统财政学从研究对象所涉及的范围来看有大小之分,大范围包括国家预算、预算外资金、国家信用、国有企业财务及银行信贷等。(计划经济时代,大财政,小银行,财政范围包括银行)。小范围包括国家预算、预算外资金、国家信用和国有企业财务等。(改革开放后,银行从财政中独立出来,逐渐与财政平起平坐,财政不再包括银行。) (2)现代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或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其特有的主要矛 盾是公共部门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的矛盾。 现代财政学从研究对象所涉及的范围来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范围的仅包括国家预算控制下的政府活动领域。广义的包括公共部门活动所涉及的所有领域。与传统财政学相比,现代公共财政学的研究范围由政府收支及管理行为扩展到公共选择和公共管制等活动

人大公共财政管理专业的研究生今年招生是多少啊

兔罝
道理
150个

财政部会计方面的研究生怎么样?哪位老兄能介绍一下,谢谢了

败酱
安能治人
他们有专门网站:http://www.crifs.org.cn/你可以去看看仔细了解情况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简介 1956年 6月,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财政部要加强财政经济问题研究的指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下简称本所)正式成立。现为财政部直属事业单位,担负着财经理论政策研究和财政决策可行性分析以及培养高级财会人才的任务。财政部原副部长陈如龙同志为第一任所长,第二任所长为朱楚辛。此后,著名经济学家许毅、方晓丘、宁学平、何盛明同志先后任所长。现任所长为贾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其他所领导为:丛安妮副所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苏明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朝才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罗文光(研究生部主任、副研究员)、刘尚希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白景明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培养制度后,本所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即于当年开始,现每年对外公开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01年 3月设立了财政学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80年创办《财政研究》和《财政研究资料》(现改为《中国财经信息资料》)两刊。 本所的主要任务是:紧密结合我国各个时期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围绕国家财政中心工作,从事财经理论和政策研究,探讨客观经济规律,为国家决策提供咨询意见,为制定正确的财政方针政策和提高财政工作管理水平服务。研究方向和重点包括: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财政基础理论;收入分配;财政体制;政府预算;国家税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资本市场;国有资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政府会计;会计电算化;企业财务;审计理论与实务;投资;财政风险;社会保障;国债;国库管理;农村财政;城市财政;地方财政;区域财政;外国财经;财政史等。在各个研究方向上,我所都形成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 本所现有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专家学者72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68名。 本所内设综合财政、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区域财政、财政史、外国财政、税收政策、国有经济、金融研究室及科研组织处、珠心算、财经信息中心等10多个研究处室,有编辑部和图书资料馆两个专业机构,办公室、党办人事处、财务处三个行政后勤单位。中国财政学会秘书处、中国珠算协会秘书处也设在所内。 本所也是社会声望卓著的专门培养财政、会计、国民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等方面高级人才的机构,是国家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我国第一批从事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并具有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会计电算化博士点。本所研究生部(副司级单位)专门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所内教育科研力量雄厚,现有博士生导师37人、硕士生导师53人。1978年至2005年已招收了28届硕士研究生、24届博士研究生。多年来为我国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及科研教学单位培养了大量的高级人才,被业内人士称为财政界的“黄埔军校”。2004年本所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之一开展了MPAcc(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 本所编辑部主要负责《财政研究》和《中国财经信息资料》的编辑出版工作。《财政研究》是中国财政学会会刊(月刊),《中国财经信息资料》是本所主办的大型财经刊物,创刊于1999年,前身为《财政研究资料》。两个刊物主要反映和介绍财经动态、改革状况和财经理论成果,均为国家级核心期刊。 本所还编有《研究报告》、《财政研究简报》、《财经动态资料》、《科研内报》、《财经动态》等一些内部资料,不定期地向国务院、财政部和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供领导决策参考 中国财政学会秘书处是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会的办事机构,负责组织财政学会的学术活动,处理财政学会的其它日常事务。 中国珠算协会秘书处是中国珠算协会常务理事会的办事机构,负责组织珠算协会的学术及珠算、心算比赛活动,处理珠算协会的其它日常事务,承担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秘书处工作(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秘书处常设在中国)。 本所1998年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当时未设站,是招收的留学归国博士)。本所财政学专业(一级学科为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01年 3月正式设立。会计学专业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还未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可作为非设站点招收归国留学博士作博士后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本所与国外财政界的交往与合作研究日益扩大,所内科研人员多次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以色列、南非、埃及、印度、泰国、新加坡等国家考察、学习、参加研讨会,进行合作课题研究,并派出多批中青年科研骨干赴国外培训,学习外国财政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多次邀请和接待世界各国的财经专家、学者来华访问,进行学术交流。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二○○七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招 生 简 章 一、招生对象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四十周岁,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和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同等学力的考生(①同等学力考生: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与所报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二年以上的在职人员,并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一篇;②同等学力身份考生: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二、单位代码及通讯地址 单位代码:81601 单位名称: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通迅地址:(100036)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28号财科所研招办电 话:(010)88190324 88190380 网 址:http://www.crifs.org.cn三、考试 (一)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二)初试日期:2007年1月20日至1月21日,考试方式均为笔试。(三)初试科目:政治 外语 数学 经济学综合。(四)复试:初试合格者方可参加复试。(五)复试科目:专业(笔试、口试) 外语(听力、口语) 经济学综合(口试)以非本专业及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除参加上述几门考试科目外,复试须增加专业、经济学综合两门科目的考试(笔试)。四、初试目录及代码相关: http://www.crifs.org.cn/2006_09_13.asp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招收硕士研究生常见问题解答一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信息在哪些地方可以咨询? 答: 1.我所招生目录由北京市教育考试院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印制,刊登在《北京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上,考生可在当地图书资料部门查阅。2.报考阶段,考生可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了解我所的网上公告及报考要求。平时,有关招生信息也可登陆我所网站:http://www.crifs.org.cn并可通过财政部及中国政府网站链接我所:http://www.mof.gov.cn (财政部)http://www.gov.cn (中国政府)利用网络搜索引擎键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即可链接我所网站。3.欢迎全国考生来电来函咨询,我所研究生部招生办公室电话:010—88190380 010—88190324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28号新知大厦324室邮政编码:100036二、请问,硕士研究生报考的资格要求是什么?答:我所面向全国招生,考生须参加全国组织的统一考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年龄不超过40周岁,超过40周岁的须报考委托培养.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a.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b.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c.2005年9月以前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工作两年以上的在职人员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或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请注意,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还须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并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一篇。d.已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研究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三、请问,研究生的收费和待遇如何?答:我所目前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国家计划内学生是公费生,所有学生享受按规定发放的学生补助。欢迎全国考生报考我所。 四、请问,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及参考用书有哪些?答:a.初试考试科目:1.政治 2.英语或日语或俄语 3.数学四 4.经济学综合(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内容)b.复试专业笔试科目:专业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财政学 财政政策理论 财政理论、财政政策 国有资产管理 财政理论、财政政策 国家税收 财政理论、国家税收 宏观调控与财政 国民经济学、宏观调控理论、财政政策 投资与财政 国民经济学、投资经济、财政政策 税收征管信息化 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设计原理,系统 分析与系统设计,软件工程导论等 会计学 会计理论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企业财务管理、审计 国际会计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企业财务管理、审计 财务与会计 管理学基础和企业管理、企业财务 国有资本经营 管理学基础和企业管理、企业财务 会计信息化 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设计原理,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软件工程导论等 C.专业考试科目参考用书与资料: 财政学、会计学专业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本科本专业所用教科书;2、《财政研究》杂志、国家级财经类杂志等的重点文章;3、财政部财政科研所的历年考研试题。税收征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研究方向主要参考书目: 1、C程序设计(第二版) 作者: 谭浩强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7-302-03806-6出版日期:2003-01-01 2、软件工程导论(第四版) 作者: 张海藩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7-302-07321-X出版日期:2003-11-013、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 作者 彭澎 出版单位 华中科技(原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年版 ISBN :7-5609-2141-8经济学综合参考书目: 1、西方经济学参考用书:《西方经济学(上、下)》国家教委文教司组编,高鸿业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2、政治经济学参考用书:《政治经济学》国家教委推荐教材、社会主义部分、资本主义部分。吴树青等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3、其他参考资料:中共中央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文件,经济类报刊杂志有关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问题的文章。五、请问,贵所在办学风格上与其它院校有何不同?答:相比较而言,我所注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和分析与实务的训练,外聘很多学术界和各相关实际工作部门第一线的专家授课教学,在教学中结合理论研究提供丰富的案例供学生探索。我所毕业生工作后可以很快在岗位上进入角色,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六、请问,报考贵所研究生的录取比例及报考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我所录取比例根据当年报考情况每年不一,近几年大约为6:1左右。报考时应打好数学、外语、政治这三门公共课的基础,专业课范围较广,需把握热点,关注近几年内重大社会经济现实问题。参考资料:http://www.crifs.org.cn/MPAccHELP.asp说实话,考会计的人太多了,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