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之歌
报告内容:每天放学时,各个中小学校门口的一些杂货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摊前挤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他们这些学生对正确消费观的理解有多深。让我们先从最小的最贴近生活的“零用钱”着手。请看我们的一些调查结果。寒假中及开学不久,我们对东台的主要学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一、中学生零用钱拥有情况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6%没有的仅占1.4%。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孩子身上放上一些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二、月零用钱数额调查数据显示:在初中生中,每月零花钱在50元以下的占了绝大多数,其比例为70.2%;而51-100元的占14.9%;101-200元的占6.4%;201元以上的占8.5%。而高中生零用钱的数目则相对平均,在不同的区间中所占的比例均比较接近。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201元以上,占30.4%。其次为151-200元的占26.1%;而100元以下和101-150元的零用钱均占21.7%。 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学习上的花费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与此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三、中学生零用钱主要来源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94.4%;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19.7%;其他亲戚给的占7.0%;以及其它的占4.2%。分析发现,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通过奖学金获得一些零用钱的比例略高一些。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于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也会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因此,绝大部分零用钱来自于父母。四、中学生零用钱的主要用途结果显示:零用钱用于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总数的47.7%;进行储蓄和买零食的均占46.5%;这三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游戏)的占25.4%;体育花费占14.7%;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占5.0%。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书籍是学生成长的养分现在的文化市场比较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家长对于孩子购书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有46.5%的中学生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我们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许多同学喜欢吃零食,因此,在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比例。中学生中的这些现象容易导致消费观上的偏差,因此,就需要学校进行较为全面的经济知识教育和消费教育,以及家长的配合。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美德及革命先辈和当代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因为,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家庭行为,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家庭的消费方式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极大作用。以上是我们根据调查情况得出的一些结论,仅供大家参考。(附研究过程及调查报告)2调查背景:现在中学生生活在信息通讯,科学技术发达的新技术。他们的视野可能比长辈们还要广阔,加上我国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有的中学生能正确利用好手上的钱,但是有的人却出现盲目消费的现象。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学生消费状况,揭露这一现象,警示有这种行为的人,并建议正确的消费途径,所以我们组选择这个课题。调查分析:如今的中学生的零用钱主要来源就是父母占95%.零用钱的数额每月在500以上的占35%,在300以下占30%,在300-400的占25%,在400-500的占10%.而认为高中生每月花费应在300-400占45%,在400-500占35%,在500以上占15%,在300以下占5%.大多数中学生认为自己消费状况一般.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中学生的零用钱数额还是相当大,500元相当于一个生活比较困难的农村家庭一个月的开支了.中学生的消费活动相对集中,其经常性独 立消费主要内容有:①服装(85%占被调查人数的比例,下同 )②娱乐(80%)③食品(75%)③其它类(45%)④上网(35%)⑤报纸杂志(40%)⑥学习资料(15%).⑦美发25%⑧化妆品(25%)⑨音像制品(10%).男生与女生相比,需求结构也有一些明显差异。把零用钱用于“健身器材”的男生与女生都为0,男生用于“娱乐”的比女生多50%,女生用于购买学习资料的人数为25%,而男生为0,女 生用于化妆品为25%而男生为0.大多数中学生在 消费时都考虑家庭经济状况. ⒈大多数学校存在攀比现象.⒉家长通常很少教育孩子理财,70%以上学生认为学校应就这一点开一门课程——如何理财 .对我们进行理财教育.⒊过一半的学生想自食其力,但行动缺乏.所以我认为学校可以适当介绍暑期工给同学.一方面学生可以自食其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少出去玩,减少结交不良青年的机会.减少在家或在网吧上网的机会.⒋在消费时中学生认为质量实用比较重要.⒌50%的学生做过”财政计划”.⒍75%的学生认为自己懂得理财.⒎30%的人经常用银行卡.并有银行卡.中学生应树立的消费观念首先,应树立适度消费观。适度,就是适家庭经济条件之度,适中学生正常需求之度。花钱要考虑到家庭的承受能力,不顾家庭生活条件而追求超前消费是不应该的。父母辛苦工作抚育孩子本已不易,怎么能以自己可花可不花的消费要求加重他们的负担呢?适中学生消费需求之度,这就是说,提倡同学们在为了自己成长方面该花的钱还是要花,但在享乐方面不过分追求。比如身体发育需要的营养饮食,培育智力需要的有益书刊,符合中学生身份的衣物,该买的就买。而追求时髦地去穿、去吃、去玩,互相攀比着花父母辛苦挣来的钱、是很不合情理的。中学生还是要继承前人所倡导的生活准则: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其次,中学生要防止盲目消费。盲目消费表现在不管有无好处,有无必要,是否适合自己而一味地追时髦,赶潮流。只要人家说声:“现在就兴这个”或“这东西国际正流行”,就非要人有我有不可。中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接受科学的消费咨询。多听家长、老师的意见,多思考消费的目的和效果,防止盲目消费。第三,中学生要抵制不利于健康的消费。有个城市对中学生作了一项调查,吸烟的占35%,饮酒的占38%、会打麻将的占70%。此外,还有同学进营业性歌舞厅、玩游戏机赌博,这都是不良的消费行为。抵制不良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审美标准与良好的生活方式。中学生应在修身、立志、促学、健体上下功夫,这样才是一个正派而有风采的青少年。消费方式反映着人的文明教养程度。中学生的消费方式应当是合乎社会的文明风貌、健康有益的。消费分为生存性的、享受性的和发展性的三个层次。在衣食不愁的基础上,中学生的消费应多投向发展性层次。例如,订购有益的书刊,学习电脑,参加促进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对有害的消费要时时保持警戒。防止在某种诱惑下误入歧途。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节俭美德总是受人推祟的,因为世界的资源有限。过去人们说“清贫之志不敢忘”,今天,仍要提倡勤劳俭朴的生活观。中学生应当从消费行为上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