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有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报告吗?

赤壁上
盖公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营造氛围,形成解放思想、追赶超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共识;第二阶段讨论献策、查找短板,研究解放思想、追赶超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第三阶段理清思路、明确任务,谋划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如何高质量发展

盗墓者
本无
高质量发展需要:制定可持续长远的发展战略。要想高质量发展,比如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和设计,并且内容一定是可持续的,是有实际意义的。不管是传统型企业还是新兴企业,要想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可持续的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高质量发展需要: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打造高素质的人才团队。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离不开团队,作为企业,要不断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为企业量身打造高素质的人才团队,更好的完成各项任务和目标。高质量发展需要:注重效率,高效率的生产、营销和产品研发、内部管理等,都可以帮助企业获得的成绩,争取的时间。效率高了,企业的发展就更偏向于优质化和高质量。

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马莹
地有人据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axia414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其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深入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辩证统一的视角来入手:    一是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维度。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既包括宏观经济发展质量,也包括微观经济活动中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的“大质量”的概念。这是因为,宏观经济的高质量,离不开经济主体的高质量、技术的高质量以及高质量产品等微观高质量的支撑。近年来,我国技术进步成效显著,新技术加速向各领域扩散,为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推动产业发展质量水平整体跃升,实现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注重宏观和微观的结合。宏观层面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微观层面要完善产品和服务标准,实施品牌创建和精品培育工程,培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科技、 

谁谈谈高质量发展?

男人河
哈哈笑
正在举行的地方两会上,“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关键词。地方政府普遍提出了扎实举措,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部署2018年工作时,多地政府工作报告通过淡化GDP增长目标、强化科技创新和生态环保,表达了向“高质量发展”转换的决心,天津和甘肃政府工作报告分别将今年的GDP增长目标定为5%和6%。北京、上海均将今年的GDP增长目标定为6.5%左右。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是北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上海市市长应勇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8年上海的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进一步提高,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保持在3.8%左右,推动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加快形成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政绩考核。希望各地可以早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概述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谈谈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解

幻化
龙之日
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如下: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十分重要。从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信心明显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实施,改革开放继续有力推进。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开局良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全年经济工作,需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谋划与部署,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一、充分认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基础2018年,我国面临三方面严峻挑战。首先是深刻变化的外部环境,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其次是经济转型阵痛凸显,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再次是两难多难问题增多,要实现多重目标、完成多项任务、处理多种关系,政策选择和工作难度加大。尽管如此,我国经济仍然在高基数上达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2019年,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仍不乐观。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下调全球经济增长展望,把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降为3.5%。与此同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尽管如此,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这表现在:我国经济拥有足够的韧性。2018年在大幅度压减工业产能和严格环保督察的环境下,工业增加值突破30万亿元。在国内结构性去杠杆以及融资环境收紧的情况下,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2018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66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同时,受服务业需求持续扩大以及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服务业经营利润同样保持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1.4%,营业利润增长6.5%。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潜力。我国经济的需求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看,未来几年我国商品零售规模有望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零售市场。我国经济不断迸发创新活力。2018年研发(R&D)经费支出19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2018年日均新设企业超过1.8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亿户。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在经济运行层面,我们面临新老矛盾交织,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的双重风险。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在宏观调控上,推出调结构、防风险的政策措施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为此,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加大需求调控力度。特别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是,这些逆周期的宏观调控措施,决不意味着“大水漫灌”,更不意味着宏观政策导向的根本转变。2019年乃至更长远的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政策取向都将遵循“五个坚持”。1、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2、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出台更有效的措施,继续推动生动实践。3、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既要体现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上,还要体现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4、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采取改革的办法,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同时要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结构性去杠杆,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处理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5、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一方面要使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创新强身健体,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下大气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更好发展。同时要在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中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赋予微观主体更大活力。三、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10项工作任务,每项任务都很重要。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看,关键一环是要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要立足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基本途径是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提高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其基本规律大致包含以下三点:一是价值链上的横向升级。由制造环节向上游延伸,向研发、设计、创意、标准环节推进,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由制造环节向下游延伸,向品牌、渠道、物流、服务环节推进,如家用电器产业。二是价值链网络上的纵向升级。要使从事制造环节的企业由模块供应商上升为系统集成商,如高端船舶、重大技术装备产业。三是价值整合层面的创新。这主要包括制造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要超前布局新兴产业。深化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发展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应该看到,以数据为关键投入要素的数字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此,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还要看到,智能制造成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自动驾驶是智能制造最具商用前景的领域之一。我们需要着眼这些新兴产业,提前进行布局,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积聚力量。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改革攻坚。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集中于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上。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不优是当前发展不充分的主要表现,引入市场机制能有效解决供给不足、不优等问题。公共品既具有不同程度的福利性,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商品性,应恰当分类、区别对待、具体施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缓解政府投入资金的不足。这些特殊产业也带有普惠性特征,引入市场机制后不能以盈利为唯一目的,但需要解决投资回报和企业发展的商业利益问题。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要解决好知识经验短缺和资本积聚不足的问题。当前,不少中小企业感到忧虑和困惑,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新形势下,要依靠新动能发展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新产业,就超出了以往的知识和经验,以至于一些企业不知从何着手。还要看到,一些新产业需要的投资较大、需要的技术较高,大量中小企业缺乏相应的投资和运营能力。因此,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激发全社会对新知识的学习热情,推动新技能的普及,同时探索社会资本积聚的新模式。

企业如何增强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性?

卜商
方程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认为,党中央关于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判断和所提出的明确要求,不仅是政府做好宏观经济决策的基本遵循,对企业的战略制定和微观决策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张军扩指出,要进一步深刻认识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增强行动的自觉性。改革开放以来,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实现了接近10%的平均增速,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高速度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我国处在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转变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比较低,后发优势比较显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化,目前这些优势有的已经大大减弱,有的已经不复存在,有的甚至已经成为了发展制约因素。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如果不能更新比较优势、再造发展动力,我们的竞争力就会弱化,发展进程就会受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指出,当前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转换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企业更加自觉地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更加积极全面饯行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环境责任、道义责任在内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在生产的优质产品,提供的优质服务方面下更大功夫。“18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紧握时代脉搏、不断求变创新,才能持续提升企业的价值和社会价值。”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裁沙跃家表示,中国移动将在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普惠便捷的基础连接服务,推动数字化利用服务创新三方面持续努力,助力信息化驱动现代化的发展大局,促进中国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转变。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还要过哪些关?

耕也
梦舞鞋
转型中的挑战需要应对,以高速增长为导向的地方政府激励机制面临转型,发展中的风险要小心防范,6亿人口的乡村发展也亟待加力……这是一道并不容易的综述题。“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具体到我们现在这个阶段,这种转变要完成三个转型。”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25日说。当天,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8年年会在北京举行,王一鸣在会上首先发言。“首先要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王一鸣说,中国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完成了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填补“数量缺口”;未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则是要填补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质量缺口”。”此外,还要实现两方面转型: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如何认识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就是投入少、产出多、效率好的这么一种发展模式。”王一鸣说,为此,中国要攻克三大关口: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他认为,高质量发展要适合中国的发展阶段和国情。评判高质量发展不能简单以成熟经济体“标准结构”为依据,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大国特征、结构快速变动期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深化改革增强经济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白重恩看来,要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地方政府激励导向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白重恩建言,要建立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地方政府激励:更加强调居民消费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更加强调高效和可持续的公共服务,更加重视企业和居民的主观感受,为“大胆创新探索撑腰鼓劲”;要更加均衡各类企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要赋予居民更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要努力探索在现有制度框架下更好地发挥本地支持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那么,农村要怎么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认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突出亮点,是明确了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需要抑制城镇化。”韩俊说,2017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8.5%,今后10至15年城镇化速度不可能像过去20年这么快,“因为农村能出来的人少多了,农村的机会比原来也多多了”。现在一方面农村人口向外转移的趋势会继续,另一方面回到农村的人也会越来越多。乡村如果人口长期过度流失,农村都是老弱妇孺留守,一定会走向衰败。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防止农村人口的过度流失,不能等到城镇化达到成熟阶段再回过头建设乡村,这个路径是行不通的。“现在中国农村常住人口还有接近6亿、到2035年还有4亿多人,这些人的收入改善、乡村发展了,中国的发展质量才能真正提高。如果是越来越发达的城市、越来越衰败的乡村,那发展的高质量就无从谈起。”韩俊说。

如何切实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心愿
机械姬
大数据产业极具潜在价值 三大方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数据正处于快速推进期 三大方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具有巨大潜在价值的大数据成为新的矿产资源,正极大地影响并改变着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大数据不仅是世界各国抢占的战略要地,更是衡量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大力发展大数据,促进数据价值释放,可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集约化程度,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应加快构建以大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伴随着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数据资源。这种资源既能直接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也可以间接地带动或者服务于其他产业,成倍放大其价值作用。目前,我国大数据正处于快速推进期,相对于发达国家,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相关制度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度较低、驱动创新不够、政务数据开放程度比较低等问题比较突出,减缓了大数据的应用和发展。当前,应从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精准施策入手,大力发展大数据,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2018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分析预测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为3820.4亿元。预计2018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将达4974.2亿元。随着智慧城市、数字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转型升级等概念持续引领产业增长,预计到了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将超8000亿元,达到了8354.7亿元。1、要发挥大数据“加速器”作用,加快创新驱动创新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将我国打造成全球优质企业的聚集地,培育全球高端企业的福地,需要强有力的创新体系支撑。大数据作为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重要工具,辅助技术创新,掌握创新进度,记录和模拟创新过程,分析创新结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进一步增强以创新破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意识,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聚集创新型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使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主要动力,需要大力推动大数据采集、存储、分析、流通等各环节技术创新与升级。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加快大数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自主可控的大数据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系统。大力培育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推动数据处理加工交易、智能终端产品制造、电子商务等产业创新发展。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大数据在新材料、新能源、机器人、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建设大数据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提高制造业供应体系质量和产品附加值。要依靠大数据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制造业智慧化、生态化、个性化、服务化水平,培育新兴业态。要推动依靠大数据的创新能力,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从而提升发展质量。2、要发挥大数据“新动能”作用,推动融合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大数据是推动新旧发展动能转换的重要手段,大数据通过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贯穿于传统行业的生产、流通、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在生产过程中,大数据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把人从繁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以最少的劳动、资本、土地、资源等要素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在流通领域,大数据具有“跟踪器”的作用,可以让消费者和商家随时随地知晓产品的位置等信息;在人才建设方面,大数据具有“助推器”的作用,可以帮助企业选人、用人、培训等,培养大批研发人员和熟练的技术工人,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在消费市场,大数据具有“监听器”的作用,可以对市场加强监测,保护消费者权益,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安心、省心。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打破资源由低效部门向高效部门配置的障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促进区域协调。要坚持数据开放、市场主导,以数据为纽带,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培育造就一批领军企业,不断完善区域分工,优化空间布局,增强优势互补,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释放经济发展潜力,形成更加高效、均等的新格局,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3、发挥大数据“导航仪”作用,强化精准施策大数据是精准制定政策和实时监测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大数据可以促使政府决策者树立大数据思维,借助大数据手段,提高现代化治理能力。大数据能让管理者清楚地知道哪些产业产能落后需要淘汰、哪些产业需要扶持、怎样充分利用好宏观调控,以便科学地做出决策,使政府决策由过去的经验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借助大数据打造整体政府、开放政府、协同政府、智慧政府,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此外,大数据还有利于建立健全更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通过大数据构建评价体系,对高质量发展政策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政策,对高质量发展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同时,政府必须进一步提高政务数据开放程度,加强大数据在政府治理中的运用,加大大数据项目的投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时代背景

大营救
溜冰场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创新,模式创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种特色要求高,质量程度优,满足需求能力强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模式,是提升内涵式发展水平的科学选择.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体现了大学在新时代的新担当,大学应把"高质量发展"贯穿人才培养改革全过程,以此促动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大学发展内涵.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高等教育的发展重心已由"外延式"数量扩张向"内涵式"质量提升转型,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需求.通过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梳理.探寻在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及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了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我国必须要从经济的粗放发展阶段转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因此,深入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规律,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就变得尤为重要.另外,一个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地区的人才竞争力,人才的竞争力对一个地区科学技术及经济高质量的发展状况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