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适合学校后勤征订刊物有哪些?

失败者
卑身而伏
适合学校后勤征订的刊物,可以在每年的征订刊物目录表中进行寻找。比如素质教育。中国机关后勤。国家级期刊高校后勤研究杂志等。

蔡续的简介?

彼教不学
一饮一啄
蔡续,男,汉族,1973年9月生,中国致公党党员,硕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高等教育管理、公共管理,主要讲授政策分析、大学生人文素质(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礼仪)等课程。 1997年7月毕业于桂林电子工业学院电子机械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大学四年制本科,毕业后留校,先后在学校总务基建处、后勤处、学生工作处等部门从事公共管理、项目规划、学生教育管理等工作。2001年参加桂林电子工业学院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职研究生班进行学位课程学习,2006年参加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班学习并获得工程硕士学位。2006年获得工程师职务资格,2011年获得社科研究系列高校副研究员职务资格。先后参与编写两部教材(著作),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6篇(全部为独著),CSSCI检索来源期刊3篇。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主持地厅级及横向科研课题7项,参与地厅级科研课题10项,先后多次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西人力资源管理学会、致公党桂林市委员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奖励。著作:1、《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校史(1960-2000)》(2000年,电子工业出版社);2、《大学生安全防范知识教程》(2011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学术论文:1、《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广西农产品出口策略》(独著,《农业考古》(双核心期刊)2010年第6期,2008年被评为广西人力资源管理学会优秀研究论文三等奖);2、《货币政策与汇率关联的实证研究》(独著,《特区经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11期);3、《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对策的研究》(独著,《中国经贸导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16期);4、《保护证券投资者的权益》(独著,《经营与管理》(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 第6期);5、《高校伙食成本管理分析与对策》(独著,《财政监督》(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第4期);6、《西部大开发中加强政府资金投入的思考》(独著,《商场现代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 第13期);7、《西部地区公共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独著,《江汉论坛》(北大中文核心期刊,CSSCI检索源刊),2007年第6期(增刊));8、《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初探》(独著,《生产力研究》(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增刊);9、《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独著,《教育信息化》(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11期);10、《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探析》(合著,排名3,《教育与职业》(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 第5期);11、《共青团服务于高校就业创业一体化教育新职能的探讨》(合著,排名2,《教育与职业》(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第30期);12、《高校学生公寓消防安全管理的探讨》(独著,《高校后勤研究》2009年 第3期);13、《创建节约型高校伙食的理论探析》(合著,排名1,《高校后勤研究》2006年第2期,2006年被评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14、《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货款遭拒付原因探析》(合著,排名3,《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5期);15、《人性假设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合著,排名3,《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16、《高校后勤管理理论研究的状况及问题》(独著,《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17、《高校后勤水电管理与维修制度改革的实践》(独著,《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2期);18、《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合著,排名1,《中国电子教育》2009年3期,2010年被评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党建论文);19、《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合著,排名2,《西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二十八卷);20、《论高校后勤管理与德育的内在一致性》(合著,排名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21、《我国银证合作问题初探》(合著,排名2,《广西财政》2002年第5期);22、《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动因及防范对策》(合著,排名2,《桂林航天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23、《SMT产品制造网格组织与运行模式的研究》(合著,排名1,《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年第10期);24、《SMT产品制造网格运行机制的研究》(合著,排名2,《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1期);25、《制造网格的服务等级协商描述研究》(合著,排名3,《广西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研究课题:1、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理论与实务 (主持,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课题);2、桂林亿天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员工培训体系的构建(主持,2010年,横向课题);3、桂林翔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治理模式的应用研究(主持,2009年,横向);4、桂林市五星酒业商行广告营销方案的策划(主持,2009年,横向课题);5、桂林软件行业服务外包项目市场营销对策的研究(主持,2009年,横向课题);6、广西高校教师人才多样化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参与,2006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7、广西城乡和谐发展研究(主要参与,2010年,广西哲学社科规划课题);8、高校国防生党建机制建设的研究(主要参与,2006年,广西教育厅课题);9、多校区高校学生党建机制建设研究(主要参与,2004年,广西教育厅课题):10、团体辅导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参与,2010年,广西教育厅课题);11、中小企业协同制造网格技术的研究(主要参与,2009年,广西青年科学基金课题);12、广西高校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能力提升的研究(主持,2010年,横向课题);13、学生社区环境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主持,2010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立项课题);14、驻桂高校电能源合同管理研究(主持,2011年,横向课题);15、广西信息产业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主要参与,2012年,广西信息产业发展研究基地重点研究课题)16、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主要参与,2006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立项课题);17、大学生党建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研究(主要参与,2007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立项课题);18、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主要参与,2008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立项课题);19、学生公寓管理与学风建设相关性的研究(主要参与,2010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立项课题);20、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习状况的研究(主要参与,2010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立项课题);

改革初期的“三个用工标准”(单位用工、社会用工、建筑用工)在哪里可以查到详情?

极盗者
恋之涡
自1999年国家推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高校后勤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化,传统体制下高校垄断后勤服务市场的局面逐渐被打破,给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带来巨大的影响,对高校后勤系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重大课题。内蒙古大学奥都实业发展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奥都集团),作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成果,自2000年初成立以来,便把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事关后勤改革成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以其强烈的时代感和与时俱进的独特优势,发挥了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平衡心态、化解矛盾的重要作用,被誉为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生命线”。本文结合新形势下奥都集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做法谈几点体会,谨供各位同仁参考。一、始终把提高后勤人的素质放在首位,努力提高后勤职工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人的素质。作为一个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转型组建而成的高校后勤服务企业,奥都集团职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计划经济体制陈旧观念相当严重,留恋于“大锅饭”,应对市场的信心明显不足。这些惰性和陈旧观念,严重影响了后勤的改革和发展。所以说,引导人们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促进后勤职工的素质全面发展,不仅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首选对策,也是高校后勤改革取得最终成功的关键所在。奥都集团紧紧抓住提高后勤人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这条主线,教育和引导人们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力的保障了后勤改革的顺利实施。(一)不断运用先进理论武装党员、教育群众,提高后勤职工的政治觉悟。长期以来,内蒙古大学把“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首要任务,认真组织广大后勤职工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先进理论,从而推动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进程。在改革之初,很好地抓住和利用了党和国家在推动高校后勤改革方面的方针、政策,教育和引导后勤职工充分认识传统体制下高校后勤的弊端,积极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愿景”,把“深化后勤改革”这一句简单的口号转化为广大后勤职工发自心底的呼声,使内蒙古大学后勤改革起步较早、动作迅速,改革成效极为显著。在2003年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走入低潮之后,奥都集团深入总结改革经验教训,加强改革理论研究,努力从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大政方针和经济转型中寻找高校后勤改革出路。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读出了党和国家破除行业壁垒的战略信心,读出了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性意义,从而坚定了深化后勤改革的信心。此外,还很好地利用2004年自治区第三产业工作会议、2005年事业单位改革动员大会勾勒出的自治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蓝图,鼓舞和动员职工努力工作。奥都集团不断从理论分析、政策趋向、运行情况等各个层面向后勤职工灌输高校后勤改革思想、灌输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灌输科学文化知识,不仅使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做起工作来“腰板硬”、“底气足”、能够服人,也使后勤职工从千变万化的改革“假象”中辨明了是非、找准了方向。(二)有效导入利益驱动机制,引导后勤职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践证明,观念背后是利益,必须把转变观念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新观念才能为群众所接受。在改革过程中,奥都集团组织和引导后勤职工深入挖掘校内消费市场,做大后勤实体的经济总量,提高了后勤职工的净收益,把市场和人们的利益联系起来,从而使后勤职工树立了市场观念;在后勤服务领域广泛引进社会企业参与后勤市场的竞争,使后勤职工在校内服务市场上与社会企业“短兵相接”,把竞争和人们的利益联系起来,从而使后勤职工树立了竞争观念;在企业内部实施经济目标责任制管理,把职工个人收益与企业整体收益挂钩,把效益和人们的利益联系起来,从而使后勤职工树立了效益观念,等等。在不断用物质利益引导后勤职工转变观念、投身改革的基础上,奥都集团还十分重视教育后勤职工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之间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之间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把职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与高校改革发展、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后勤职工从切身利益上关心生产经营和整个学校后勤事业的发展。(三)加强企业规章制度建设,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制度体系的融合。由于有些传统观念是几千年习惯势力和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具有很强的顽固性,转变起来十分艰难,且很容易出现反复。因此,奥都集团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尽量做到深入细致、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反复抓、抓反复。但是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需要健全的制度体系来加强和保证。在改革之初,奥都集团便先后制定了《行政会议制度》、《总经理议事规则》、《财务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物资采购制度》、《绩效管理制度》等等。这些制度、规定虽不尽完善,但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却发挥了重大作用,使企业管理工作更趋于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与良好的机制相结合,用转变观念推动机制转变,又用转变机制促进观念转变。用制度来约束人,虽带有强制性,但形成习惯后,其自觉性也就提高了,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自然也就提高了。二、努力调动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学校后勤改革服务、为后勤企业发展服务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改革必须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思想政治工作要为高校后勤改革服务,就必须抓住这个关键问题。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要指调动党员、干部和职工从事高校后勤改革、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应当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职工的积极性,一般不再是一种单纯刺激出来的简单动机所支配的行为,而是经过净化、升华的思想所支配的行为,它是职工主人翁觉悟、政治热情、劳动态度、工作责任感所在行为上的综合表现。所以说,调动群众积极性必须综合考虑,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工程中的各个方面的不同措施和方法互相配合,相互促进。奥都集团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探索。(一)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后勤职工积极性的内在因素,尽力帮助他们实现多种多样的需要。按照马斯洛对人需要理论研究,人多种多样的需要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物质生活的需要,即衣、食、住、行、用等物质消费资料的需要;第二个层次是精神生活的需要,即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文化生活的享受、被理解尊重信任的要求以及社会责任心、个人事业心的需求;第三个层次是劳动和社会交往的需要。调动高校后勤职工的积极性,就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权利,尽力创造条件把他们安排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使其各尽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改革初期,奥都集团在用工形式、岗位序列、分配机制方面大多沿袭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行模式,造成了企业内部多种用工模式并存、岗位序列不清、工效严重脱节、同工不同酬、激励约束失衡的现象,人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后勤改革的顺利实施。内蒙古大学奥都集团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人事管理、薪酬分配、培训开发等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一是根据工作性质、职责任务划分岗位类别和岗位等次。在对岗位进行抽象归纳的基础上,设置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工人系列三个类别,还将工人系列细化为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两个子类别。同时还依据职责任务、劳动强度对每类岗位划分了三到五个岗位等次。岗位类别和等次的划定,不仅使职工正确认识自己在企业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企业岗位序列中所处的位置,还是职工清楚地认识自己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积极开发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职工建立“工作愿景”、“生活愿景”,通过有针对性地培训开发,合理挖掘职工的潜力、积极发挥职工的特长。通过上述改革措施,有效激发了职工发挥聪明才智、努力实现奋斗目标的激情,充分调动了后勤职工参与改革、支持改革、努力工作的积极性。(二)切实解决好影响后勤职工积极性的外部因素,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发挥积极性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对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养成、工作积极性发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一个良好的管理者,从来十分注意员工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的发展变化,并有意识地不断整合优化外部环境。内蒙古大学就十分重视影响职工发挥积极性的外部因素,精心创造有利于群众发挥积极性的外部环境。一是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在集团内部创办内部期刊和企业网站,作为集团的“喉舌”,及时宣传高校后勤改革政策、及时展示后勤改革的成功范例,形成一个激励人们积极上进的社会舆论。二是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在集团内部建立扶贫帮困机制,开展群体性文体娱乐活动,引导企业与员工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竞赛、团结友爱,逐步建立员工对企业、对单位、对同事的信心和依赖,让他们在心情舒畅的环境下工作、学习和生活,企业的凝聚力明显增强。三是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机制,重视职工绩效考核、重视岗位工作性质、重视岗位劳动强度,打破了习惯势力下的“大锅饭”、“铁饭碗”,切实做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三)真心实意地相信和依靠后勤职工,切实保障后勤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实施高校后勤社会化以后,特别是后勤实体注册为独立法人后,后勤资产的产权关系发生了变化,由此导致后勤职工普遍存在主人翁失落感的思想状况,认为自己由单位的“主人”变成了“打工者”,不去关心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针对这种思想倾向,内蒙古大学奥都集团一是通过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组建企业工会组织、公布监督热线、设立意见箱,搭建职工与企业管理者沟通的桥梁,组织和引导职工对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并选派职工代表担任企业董事、监事,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在政治上确保了职工真正当家作主。二是对职工代表在履行职责时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进行登记造册,挂牌督办,将办理结果在集团内及时通报,尽量做到“件件有人抓、事事有回音”,并对产生积极效益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的提出人进行适当的表彰,使职工有当家作主的自豪感和光荣感。三是在企业内部分配上,适当提高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尽可能做到公平合理,让职工能够感受到企业在提高职工福利待遇上做出的努力。实践证明,只要职工亲身感受到自己的确是企业的主人,他们就会自觉地发挥出积极性,不断地把潜在的精神能量释放出来,成为参与改革和支持改革的强大动力。(四)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后勤各级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人的思想极其复杂,觉悟程度有不同,要调动其积极性,必须研究人们的思想,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内容,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要依靠自己的模范行动和表率作用,影响和激励群众。内蒙古大学奥都集团十分重视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一是抓廉政建设,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集团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凡涉及人事任免、物资采购、经营决策等影响较大的事项要定期进行公示,尽量杜绝“暗箱操作”、“提前内定”现象,赢得了民心。二是抓勤政建设,建立了行政效能监察制度,有计划、有目的地围绕安全生产、服务质量以及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效率、效能、效益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活动,变传统的事后监督为全过程监察,促进集团工作效率、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三是抓作风建设,建立了后勤服务承诺制度,牢牢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彻底转变传统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作风,在领导干部中树立“重学习、重创新、重服务”的新型作风。四是办实事见实效,把解决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矛盾比较突出、影响比较大的热点问题作为奥都集团的“民心工程”、“基础工程”,力争在办实事、办好事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在这几个方面,内蒙古大学奥都集团“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在工作中看到了实效,从根本上调动广大后勤干部职工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积极性。三、坚持做好弱势群体的安抚工作,为学校后勤改革事业创建和谐稳定、共谋发展的氛围新形势下,职工出现思想问题的原因很多,有的是思想观念跟不上,有的是没能正确理解有关的政策,有的是实际问题没解决衍生出来的思想问题,有的是正当要求通过不适当的方式反映而造成的问题,有的是由于干部处理问题时思想工作不到位、方法欠妥而激化的矛盾,……高校后勤职工的思想问题不仅体现在日常工作之中,而且较多地体现在享受政策、福利、分配、下岗、分流、解困等问题上。思想因素与实际问题相互纠缠,合理因素与非合理因素相互交织,形成了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特有的难度和复杂性。所以说,思想政治工作要突出要做好弱势群体的安抚工作,为学校后勤改革事业创建和谐稳定、共谋发展的氛围。(一)尽最大努力争取人们对后勤改革的理解和支持。改革必然会触及人们方方面面的利益,难免在心理上产生种种震荡,奥都集团时刻关注职工这种“震荡”式心理变化,及时疏导职工的不满情绪。在后勤转制初期,为减轻后勤企业的人员压力,奥都集团动员符合条件的老职工提前离岗,实行内部退养政策。职工离岗退养后,各项收入明显减少,特别是2001年实施校内津贴改革后,收入差距益发明显,均存有不同程度的失落感,情绪很不稳定。奥都集团十分重视这部分离岗退休职工的生活情况,每逢节假日集团领导都要到职工家中进行走访,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送去每人100元的节日慰问金和集团的殷殷祝福,听取他们对奥都集团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重新唤起他们对后勤改革和企业发展的理解和支持。2003年、2004年自治区连续为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普调工资,涨幅很高。由于奥都集团实行企业化管理,从社会招聘了大量临时用工,还有历史遗留下来的集体职工,统一调整工资显然很困难、也不可取。为安抚这部分人的情绪,集团除对这部分人的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了小幅度适当调整外,还向集体职工发放了每人每年200元的生活补助,及时化解了他们的不满情绪。(二)想一切办法帮助特殊困难职工渡过生活难关。长期以来,我校后勤职工工资普遍偏低,特别是集体职工、临时用工的工资收入基本上在呼和浩特市最低生活保障线上下浮动,这些家庭抗风险能力极弱,一旦遇有子女入学、生病住院等重大事件,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渡过难关。每逢这时,奥都集团总是及时派人探望,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为使这项工作常态化,奥都集团还研究制定了《职工互助基金实施办法》,在集团内部广泛募集职工互助基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利用大家的力量帮助这些困难职工渡过难关,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从而增强这部分人的单位归属感。(三)努力解除后勤职工生活和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社会临时用工工资低、生活没有保障,工作起来积极性自然不高,遇有好一点儿的工作岗位就“跳槽”走人,特别是熟练工人跳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留住有一技之长、工作积极努力的临时用工,奥都集团制定了《临时用工转聘遴选制度》,不断将在集团工作时间达到一定年限、工作表现突出、掌握熟练技能技巧的社会临时用工转为集团聘用职工,为他们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解除他们生产生活的后顾之忧,从而使他们安心工作。奥都集团还时常组织开展各类业务技能培训,将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提供给大家,鼓励他们学习文化理论知识、鼓励他们提高业务技能,在集团内部形成业务技能“赶、超、帮、带”的可喜局面,从而保障了集团技术主力和企业骨干队伍的稳定,彻底解除了因技术人员和骨干队伍不稳定给企业发展造成的后顾之忧。

河北地质大学的学术研究

利合
其一人恶
学术刊物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原为《河北地质学院学报》,创刊于1978年1月,《学报》被中国人文科学引文数据来源,《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检索刊物收录。2003年9月进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行列。2008年6月,在由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持研究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09—2010)中,《学报》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当代经济管理》原为《地质技术经济管理》杂志,创刊于1979年。为双月刊,大16开,逢双月中旬出版。 2008年起改为月刊,每月25日出版。主要栏目设有:“经济理论”、“管理科学”、“资源经济”、“环境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人力资源”、“财政与金融”、“经济与法”、“会计理论与实务”、“比较与借鉴”等。《高等教育研究》创刊于1988年,冠名为《河北地质学院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学院更名后冠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学院更名后冠名为《河北地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系内部出版的学术性刊物。设有“教学工作会议专栏”、“课程教学研究”、“教学研究与管理”、“高校管理与改革”、“德育教育研究”、“实验教育研究”、“高校后勤改革”、“学生工作”、“图书资料”等10余个栏目。刊物每期印刷600本,院内发放150余份,向兄弟院校赠阅、交流400余份。 馆藏资源 据2014年4月图书馆官网显示,纸质馆藏137.6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400多种、电子数据库16个。1980年代购得的全套上海书店影印版《申报》为馆藏珍品。根据学校教学与科研需要,订购的中外文数据库有CNKI、万方数据库、人民日报电子版、国研网等16个。另外还有随书光盘、研究生毕业论文等自建数据库。图书馆与河北省省内多个高校馆签署了文献互借协议,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建立了文献传递关系,2010年与国家地质图书馆深度合作,实现与该馆的资源共享。 河北地质大学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地质勘探大学、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等2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美国高校联盟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校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挪威、芬兰、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捷克、韩国等国家的2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学分互认、学历互授、学生互换、教师互访、科研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成功举办了第八届、第十三届、第十六届、第十八届凯洛林国际地质学术会议,第四届亚洲消费者与家庭经济国际研讨会,第一届国际创新与创业会议,第十届知识全球化国际会议,第七届工科和商科教育国际会议暨第五届创新创业国际会议。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和学生赴国外进行科技合作、学术交流和实践学习。

蔡续的简介?

纱希
和之至也
蔡续,男,汉族,1973年9月生,中国致公党党员,硕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高等教育管理、公共管理,主要讲授政策分析、大学生人文素质(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礼仪)等课程。 1997年7月毕业于桂林电子工业学院电子机械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大学四年制本科,毕业后留校,先后在学校总务基建处、后勤处、学生工作处等部门从事公共管理、项目规划、学生教育管理等工作。2001年参加桂林电子工业学院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职研究生班进行学位课程学习,2006年参加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班学习并获得工程硕士学位。2006年获得工程师职务资格,2011年获得社科研究系列高校副研究员职务资格。先后参与编写两部教材(著作),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6篇(全部为独著),CSSCI检索来源期刊3篇。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主持地厅级及横向科研课题7项,参与地厅级科研课题10项,先后多次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西人力资源管理学会、致公党桂林市委员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奖励。著作:1、《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校史(1960-2000)》(2000年,电子工业出版社);2、《大学生安全防范知识教程》(2011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学术论文:1、《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广西农产品出口策略》(独著,《农业考古》(双核心期刊)2010年第6期,2008年被评为广西人力资源管理学会优秀研究论文三等奖);2、《货币政策与汇率关联的实证研究》(独著,《特区经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11期);3、《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对策的研究》(独著,《中国经贸导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16期);4、《保护证券投资者的权益》(独著,《经营与管理》(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 第6期);5、《高校伙食成本管理分析与对策》(独著,《财政监督》(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第4期);6、《西部大开发中加强政府资金投入的思考》(独著,《商场现代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 第13期);7、《西部地区公共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独著,《江汉论坛》(北大中文核心期刊,CSSCI检索源刊),2007年第6期(增刊));8、《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初探》(独著,《生产力研究》(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增刊);9、《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独著,《教育信息化》(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11期);10、《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探析》(合著,排名3,《教育与职业》(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 第5期);11、《共青团服务于高校就业创业一体化教育新职能的探讨》(合著,排名2,《教育与职业》(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第30期);12、《高校学生公寓消防安全管理的探讨》(独著,《高校后勤研究》2009年 第3期);13、《创建节约型高校伙食的理论探析》(合著,排名1,《高校后勤研究》2006年第2期,2006年被评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14、《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货款遭拒付原因探析》(合著,排名3,《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5期);15、《人性假设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合著,排名3,《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16、《高校后勤管理理论研究的状况及问题》(独著,《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17、《高校后勤水电管理与维修制度改革的实践》(独著,《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2期);18、《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合著,排名1,《中国电子教育》2009年3期,2010年被评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党建论文);19、《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合著,排名2,《西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二十八卷);20、《论高校后勤管理与德育的内在一致性》(合著,排名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21、《我国银证合作问题初探》(合著,排名2,《广西财政》2002年第5期);22、《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动因及防范对策》(合著,排名2,《桂林航天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23、《SMT产品制造网格组织与运行模式的研究》(合著,排名1,《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年第10期);24、《SMT产品制造网格运行机制的研究》(合著,排名2,《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1期);25、《制造网格的服务等级协商描述研究》(合著,排名3,《广西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研究课题:1、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理论与实务 (主持,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课题);2、桂林亿天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员工培训体系的构建(主持,2010年,横向课题);3、桂林翔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治理模式的应用研究(主持,2009年,横向);4、桂林市五星酒业商行广告营销方案的策划(主持,2009年,横向课题);5、桂林软件行业服务外包项目市场营销对策的研究(主持,2009年,横向课题);6、广西高校教师人才多样化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参与,2006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7、广西城乡和谐发展研究(主要参与,2010年,广西哲学社科规划课题);8、高校国防生党建机制建设的研究(主要参与,2006年,广西教育厅课题);9、多校区高校学生党建机制建设研究(主要参与,2004年,广西教育厅课题):10、团体辅导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参与,2010年,广西教育厅课题);11、中小企业协同制造网格技术的研究(主要参与,2009年,广西青年科学基金课题);12、广西高校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能力提升的研究(主持,2010年,横向课题);13、学生社区环境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主持,2010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立项课题);14、驻桂高校电能源合同管理研究(主持,2011年,横向课题);15、广西信息产业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主要参与,2012年,广西信息产业发展研究基地重点研究课题)16、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主要参与,2006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立项课题);17、大学生党建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研究(主要参与,2007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立项课题);18、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主要参与,2008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立项课题);19、学生公寓管理与学风建设相关性的研究(主要参与,2010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立项课题);20、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习状况的研究(主要参与,2010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立项课题);

有盐城工学院的师哥师姐吗 谈谈这学校怎么样 最好全面点啊

反于大通
是谓天均
盐城工学院教学力量深厚、教学建设齐全、与国际高校合作。教学力量深厚:有教职工近1600人,专任教师13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700多人、博士500多人(含在读)、研究生导师140人。长江学者特聘专家5人、特聘教授24人,聘请兼职教授180多人。有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培养人选等180多人,省级教学名师、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18人。与国际高校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波兰、瑞典、俄罗斯、乌克兰、日本、韩国、立陶宛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等3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硕士等校际交流和科研合作项目。学校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美国底特律大学举办3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建设齐全: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2个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1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1个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1个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1个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站。扩展资料:盐城工学院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实施高校。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类)、3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10个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江苏省“卓越计划”专业、6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参考资料来源:盐城工学院官网——学校介绍

今年考研想报浙工大化材学院,希望得到学校的客观评价情况,录取情况,谢谢啦

国为虚厉
掠食者
本人是浙工大研一学生。工大的化学是其最强的专业,催化加氢首屈一指。综合排名全国75位,浙江第二位,省财政重点支撑院校。在省内声誉很好的,就业也不错。附:浙江工业大学概况(2008年12月) 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先后经历了杭州化工学校(1953年6月~1958年6月),浙江化工专科学校(1958年6月~1960年8月)、浙江化工学院(1960年2月~1980年10月)、浙江工学院(1978年2月~1993年2月)和浙江工业大学(1993年12月至今)等发展阶段,几易校址,数历分合。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杭州船舶工业学校、浙江建材工业学校分别于1994年、1997年和2001年并入浙江工业大学。经过几代工大人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奋斗,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 学校座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浙江省杭州市。学校设朝晖、屏峰、之江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200余亩,校园环境优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现有61个本科专业,学科涵盖理、工、文、法、农、哲学、经济、医药、管理、教育十大门类,设有21个学院2个部。学校现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MBA授予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权和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学校现有固定资产总值23.06亿元。图书馆面积6万余平方米,藏书(含电子图书)370余万册,中外期刊17000余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专任教师183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336人,副高级职称教师80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86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共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次、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入选各类国家级人才培养计划22人次、浙江省特级专家4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人、浙江省特聘教授6人。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学生3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2万3千余人;留学生400余人。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浙江、服务浙江、面向全国的办学宗旨,努力建设成为浙江省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开发基地。现有国家重点学科(培育)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全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4个、浙江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5个;浙江省级重点学科21个,其中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7个、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浙江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4个。学校先后有222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其中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2007年,学校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机构摘录的论文数分别为272篇、229篇、218篇,国内高校排名分别为第54、64和45位。2008年学校科研经费到款2.9亿元。 学校坚持“厚德健行”的校训,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培养能够引领、推动浙江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英人才。2003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近年来,学生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 学校对外交流活动日趋活跃,已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比利时、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荷兰、瑞典、奥地利等国家的5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学、科学研究等活动。目前,学校招收了来自33个国家、地区的留学生,学习汉语言、中国文化及本科专业课程。 学校校办产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学校科技成果为依托的校机械厂、化工设备厂、化工厂等企业是浙江省校办产业骨干企业。学校后勤顺应社会化改革潮流,组建后勤集团,模拟企业化运作,拥有全国高校“百佳”食堂,构建了适应和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获得“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分配先进集体”、“浙江省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浙江工业大学理应勇挑重担,努力建成国内知名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浙江经济腾飞、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潮王路18号邮政编码:310014电话问询台:86-0571-88320114

吉林大学 经济学院的寝室条件怎么样?

赵信
大磨坊
4人一间没有宽带可以办理校园网 下载东西比较快 而且可以登陆校内很多资源比如BT 比如期刊网 但外网有得站点浏览慢也可以办理网通宽带 400一年1M的 肯定是澡堂 不过比较便宜 而且很干净 一般一次也就1-2元东北没必要装空调 哥们应该是南方的 长春夏天不是很热 觉得不舒服 买个小电扇就OK寝室4个铺 我个人觉得 窗口的好一点 当然也有人喜欢靠门 看你个人了PS:公共澡堂怎么了?适应下就好了 没什么的现在寝室都是组合家具 就是上面是床 床下面是写字台和书架具体情况要看你分到哪个寝室4人一间独立卫生间的梦想就早点破灭吧快带是有的,至于速度要看你用什么网了,校园网下载快浏览网页慢。至于网通,那就看你办什么样的了1M,2M浴室是公用的,要用洗澡卡至于空调,就算了吧,当时我们也和楼下阿姨问过,答案是要后勤研究决定,极大目前无此先例,还有吉大是限电的上铺干净,下铺方便,有些寝室是壁橱,希望你不要分到最高层的,是要材梯子才能上去的,我就在最高层,还是准备自己买厨子吧,不算太贵南苑和文苑是一张桌子一个书架大学城等好一点的上面是床下面是电脑桌桌子和床铺的位置可以自己调整,没有人会查卫生的

我希望大家帮个忙,在四川招生的二本院校中究竟哪些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较好??

诚意
穿墙术
河南师范大学!! 等级相当于一本水平!!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北依巍巍太行,南滨滚滚黄河,位于京广、太荷铁路交汇处的豫北名城新乡市,坐落在广袤的牧野大地、美丽的卫水之滨。其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院系调整,学校先后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二院、河南第二师范学院、新乡师范学院。1985年始称河南师范大学。 八十四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师范大学以振兴中国教育事业为已任,坚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学校现设有17个学院,24个研究所(中心),10个省级重点学科,49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历史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学校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历史学、管理学和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省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黄淮水污染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工程研究应用中心,设有生命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命科学、化学、计算机和物理4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学校为教育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和河南省教师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基地;河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和河南省高中校长培训基地挂靠我校,拥有河南省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生物标本馆。学校占地面积1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3亿元,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200余万册,电子图书44万余册。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20000余人,教职工20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17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4人,设立省级特聘教授岗12个,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500余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河南省优秀专家24人,河南省教学名师2人。 河南师范大学尊师重教,唯才是举。建校以来,赵纪彬、李俊甫、姚从工、魏名初、樊映川、杜孟模、孙作云、黄敦慈、许梦瀛、毕列爵、卢锦梭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在校执教。近年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专家、学者层出不穷。河南师范大学以“厚德博学 止于至善”为校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形成了“明德 正学 倡和 出新”的校风、“修至学 立世范 启智慧 益品行”的教风和“尚诚朴 勤学问 重团结 养正气”的优良学风。 河南师范大学以校风淳、教风正、学风浓、本科教学水平高享誉省内外。2006年国家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结论为“优秀”。近年来,学校生源充足,本科招生第一志愿报考上线人数一直是招生计划的2倍左右,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稳定在25%以上。2007年,我校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等本科专业首次进入本科一批招生,学校社会声誉日益提升。 河南师范大学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在化学制药、电池材料、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等方面,学校转让的高新技术成果创造的价值达到数亿元,已成为促进河南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近三年来,先后承担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科研项目8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8项,出版各类教材、学术著作2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理论物理、物理化学、动物学、环境科学、细胞分化调控等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统计,河南师范大学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收录的数量,自1994年至2001年高校大规模并校之前一直居全国高校前50位,其中1995年曾名列第29位,全国师范院校第4位;2002年以来一直居全国高校前72位。SCI论文引证在全国排序自1995年以来一直居前51位,最高位次为第32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双双入选中文核心期刊,哲学社会科学版全文转载量跻身全国高校学报前7名。 河南师范大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的31所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友好协作关系,派出300余位专家、学者赴国外讲学、深造、进行学术交流。诺贝尔奖获得者柏诺兹、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端、汪尔康、吴祖泽、沈韫芬,著名作家二月河,美国生物化学家陈亨,德国社会学家史耐德尔等120余位国内外知名学者被聘为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学校还常年聘有美、英、德、日等国的外籍专家来校任教。 八十四年沧桑砺洗,蕴积涵育,一代代师大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严谨治学、甘于奉献,办学效益显著。在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省属高校毕业生追踪调查中,河南师范大学毕业生的政治表现和业务能力优良率均居河南省属高校前列。作为河南省人才培养的摇篮,建国以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各类毕业生11万余人,他们当中有的成为教书育人的典型,有的成为科学研究的带头人,有的成为发展经济的企业家,有的成为政绩卓著的党政工作者。他们以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骄人的工作业绩博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也为母校赢得了荣誉。 近年来,学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均取得了突出成绩,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毕业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优秀教务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全国教育工会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等院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连续17年被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五好党组织”、“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高校校风校纪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四五’普法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整合办学资源,加强学科“山峰”建设,突出办学特色,提高综合实力,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国内影响较大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千秋基业,教育为本。托中原文化之底蕴,乘改革开放之东风,河南师范大学正以崭新的姿态昂首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北依巍巍太行,南滨滚滚黄河,位于京广、太荷铁路交汇处的豫北名城新乡市,坐落在广袤的牧野大地、美丽的卫水之滨。其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院系调整,学校先后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二院、河南第二师范学院、新乡师范学院。1985年始称河南师范大学。 八十四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师范大学以振兴中国教育事业为已任,坚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学校现设有17个学院,24个研究所(中心),10个省级重点学科,49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历史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学校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历史学、管理学和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省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黄淮水污染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工程研究应用中心,设有生命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命科学、化学、计算机和物理4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学校为教育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和河南省教师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基地;河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和河南省高中校长培训基地挂靠我校,拥有河南省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生物标本馆。学校占地面积1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3亿元,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200余万册,电子图书44万余册。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20000余人,教职工20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17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4人,设立省级特聘教授岗12个,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500余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河南省优秀专家24人,河南省教学名师2人。 河南师范大学尊师重教,唯才是举。建校以来,赵纪彬、李俊甫、姚从工、魏名初、樊映川、杜孟模、孙作云、黄敦慈、许梦瀛、毕列爵、卢锦梭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在校执教。近年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专家、学者层出不穷。河南师范大学以“厚德博学 止于至善”为校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形成了“明德 正学 倡和 出新”的校风、“修至学 立世范 启智慧 益品行”的教风和“尚诚朴 勤学问 重团结 养正气”的优良学风。 河南师范大学以校风淳、教风正、学风浓、本科教学水平高享誉省内外。2006年国家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结论为“优秀”。近年来,学校生源充足,本科招生第一志愿报考上线人数一直是招生计划的2倍左右,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稳定在25%以上。2007年,我校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等本科专业首次进入本科一批招生,学校社会声誉日益提升。 河南师范大学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在化学制药、电池材料、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等方面,学校转让的高新技术成果创造的价值达到数亿元,已成为促进河南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近三年来,先后承担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科研项目8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8项,出版各类教材、学术著作2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理论物理、物理化学、动物学、环境科学、细胞分化调控等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统计,河南师范大学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收录的数量,自1994年至2001年高校大规模并校之前一直居全国高校前50位,其中1995年曾名列第29位,全国师范院校第4位;2002年以来一直居全国高校前72位。SCI论文引证在全国排序自1995年以来一直居前51位,最高位次为第32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双双入选中文核心期刊,哲学社会科学版全文转载量跻身全国高校学报前7名。 河南师范大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的31所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友好协作关系,派出300余位专家、学者赴国外讲学、深造、进行学术交流。诺贝尔奖获得者柏诺兹、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端、汪尔康、吴祖泽、沈韫芬,著名作家二月河,美国生物化学家陈亨,德国社会学家史耐德尔等120余位国内外知名学者被聘为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学校还常年聘有美、英、德、日等国的外籍专家来校任教。 八十四年沧桑砺洗,蕴积涵育,一代代师大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严谨治学、甘于奉献,办学效益显著。在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省属高校毕业生追踪调查中,河南师范大学毕业生的政治表现和业务能力优良率均居河南省属高校前列。作为河南省人才培养的摇篮,建国以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各类毕业生11万余人,他们当中有的成为教书育人的典型,有的成为科学研究的带头人,有的成为发展经济的企业家,有的成为政绩卓著的党政工作者。他们以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骄人的工作业绩博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也为母校赢得了荣誉。 近年来,学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均取得了突出成绩,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毕业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优秀教务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全国教育工会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等院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连续17年被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五好党组织”、“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高校校风校纪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四五’普法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整合办学资源,加强学科“山峰”建设,突出办学特色,提高综合实力,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国内影响较大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千秋基业,教育为本。托中原文化之底蕴,乘改革开放之东风,河南师范大学正以崭新的姿态昂首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介绍-------------------------------------------------------------------------------- http://home.htu.cn/zwx/ 2006年9月20日 文学院简介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其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中国语文系。学院现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五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学、广播电视新闻三个本科专业,并设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现在读研究生160人,本科生1182人,函授生2000多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校级名牌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为校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省级精品课程。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人,博士及在读博士20人。学院注重教学管理与改革,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后获国家、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近年来,文学院教师主持、完成省级以上科研课题38项,出版教材、专著60多部,发表论文500多篇,18人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资料室255平方米,藏书43000余册,期刊240余种,建设有多媒体教室,拥有一系列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成套的音像资料,充分为教师、学生服务。为了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办学水平,先后聘请《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徐放,语言学家张静、王宁、戴庆厦、陈黻;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詹福瑞、莫砺峰;现代文学研究专家王富仁、刘增杰等为兼职教授,请著名作家刘震云、二月河、张承志等来院讲学。 学院坚持师范教育的办学方向,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训练,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良好学风,成立有“跋涉文学社”,定期出版文学创造刊物《跋涉》和文学评论刊物《中文论坛》,为学生提供实践园地。学院把对师范生的各项素质要求分解到不同年级分步进行培训和考核,取得了良好效果。1994年在河南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达标中,我院名列全省第二,还连续三届获河南省大学生艺术节文学创作一等奖,年均发表各类体裁作品132篇,有不少学生还参加了院内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有的还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同时,在全校举办的“师范生技能赛”、“未来教育家评选”活动中我院学生均名列前茅。其中有5%的应届毕业生被评为省优秀毕业生,21%的毕业生考取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10%的毕业生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工作,8%的毕业生从事新闻或行政管理工作,绝大多数为中学语文教师。据追踪调查,这些毕业生中有82%已成为工作单位的骨干,30%成为县、市优秀教师,为振兴河南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参考资料:http://home.htu.cn/z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