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夏
一边卖力吐槽着高校准入门槛的提高,一边仔细对照着公告要求优化报名表,这便是求职季里专属于博士毕业生的“大型真香现场”。曾几何时,进高校、做科研,是博士们顺理成章的选择,哪有人会“屈尊”跑去做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近几年,随着博士数量的几何级增长,高校教师的岗位越发供不应求,“辅导员”这个退而求其次的坑位开始变得抢手。在求职网站的“职位”专栏检索关键词“辅导员”,你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无论头部高校、重点高校还是普通高校,直接点名招收博士或优先考虑博士的比比皆是。这样的变化似乎更加印证了“学历贬值”的真实性。但求职从来都是双向选择,从提升教职工整体学历层次的角度来看,高校招聘辅导员并不新奇,可为什么有那么多博士、甚至理工科博士甘愿扎堆抢分这一杯羹呢?竞争力强从前说起博士,那是凤毛麟角的珍稀人才,每家单位都愿意高价抛出橄榄枝。但如今眼看博士招生数量突破10万大关,僧多粥少了,个人就业压力自然成正比地增加。想抢占高校的教学科研高地,却发现共同竞争的大佬们无处不在:论文总比别人少发那么几篇,第一学历也总没别人那么亮眼。咋办?只好加入到硕士大军里寻找些“优越感”。在报录比常常超过100:1的辅导员岗位上,比起硕士,同等条件下,博士终归是更容易被“百里挑一”的那个。面对找工作的重压,想想可以凭学历凸显竞争力,同时享受博士人才的待遇、干着相对轻松的活儿,又能暂时逃离科研,何乐而不为?“谁也说不好未来,那就先进高校再说吧,说不准可以‘曲线救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A同学表示。独享编制高校自带稳定、自由等诱人属性,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编制”。一般情况下,辅导员岗位都提供编制,虽然现在已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但比起硕士,博士学历目前还是能独享“铁饭碗”,这不,优越感它又来了!此外,辅导员岗位编制的约束力相对教学科研岗也弱一些,比如签订合同时,一般最多3年服务期,中间即使真的要离职,提前告知并交接好工作,便重获自由,个人违约损失较小,不会面临“非升即走”“索赔巨额违约金”等棘手情况。仔细盘点完辅导员岗位的种种优势,你就会明白博士为何也要抢占这个坑位了。搞科研、忙教学,在纯粹朴素的职业之路似乎越来越窄、越来越险之时,硕博进入高校工作,慢慢也就成了对二十余年求学生涯的一个安稳交待,至于什么岗位、什么初衷,暂时顾虑不上。仿佛只要在这个圈子里,一切就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