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想考心理学专业,本科不是心理学。

水弗能溺
在梦中
心理学初试只考三门,政治、英语、心理学专业课,是不考数学的,所以你尽可放心。 至于心理学专业课,统考心理学主要考: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心理统计、社会心理学,虽然心理统计、测量中会有相应的数学知识,但数学好不好对于能不能学好统计、测量并没有直接关系,你尽可以放心去准备。 你想考东部沿海的大学,华东师大、浙大算是心理学全国排名靠前的院校了,当然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上海师范大学 虽然不是211,但心理学实力也是很强的,并不是非常难考。你是14年考研么?买齐参考书了么?别人都已经复习完一轮了,你要加油了,如果条件允许 可以选择报一个辅导班,可以大大节省你找资料和信息的时间,提高你的学习效率和考研成功率,你可以了解一下qinsi,我的好多同学都是报的这个。

跨专业考心理学研究生要怎样准备

此八疵者
优香
  很多人对本专业不感兴趣,想跨专业考研,可以说这是现在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其中,跨专业考到心理系的就了,这不仅仅是因为近几年人们开始关注心理学,还因为心理学本身的学科特点所导致的。它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比较好入门的学科,要求先前具备的知识也不是非常特异化,可以说大部分人都能很容易地通过看《普通心理学》等教材进入心理学的大门。  但是在作出跨专业考研的决定之前,至少要先了解这门学科研究的基本内容、这门学科的历史和发展,还有希望今后的就业去向等等。这些东西可以 通过和心理系的同学接触来获得,也可以通过阅读入门书籍来获得,如果有时间,也可以看一些这个领域的期刊,看看从事这个行业的人都在研究什么、关注什么、 有什么新发展。如果复习时间不多,你可以直接从考研的指定参考书入手,先看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史,再看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等。 不管最后决定是否要考,阅读这些心理学入门的书籍都会对生活有益。  下面就怎么备考和大家共同分享:  一、确定是否考研,以及是否考心理学专业。每个人考研的目的不同,但不管怎样,首先要明确自己是否要考。然后最好要把这个想法与朋友交流一下, 这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和周围那些也想考研的同学分享自己也许并不清晰的考研计划,有利于对考研动机的强化和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一些同学似乎更 加乐意把想法放在心里,这当然没错,但如果可以利用这种人际效应的支持与激励作用,考研之路会有一个较为轻松的开始。  二、选择正规的学校报名,其中要选择一些知名度高的、师资力量比较雄厚、通过率较高的学校,早点报名尽快复习,尽早取得硕士学位证书。  三、定计划。尽管有句话说的是“计划没有变化快”,但是如果没有计划,变化也就无从谈起。计划是一种对任务的规划,它能让复习不慌乱,也 能激发我们的动机,而且当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能获得成就感,用心理学的术语讲就叫“自我效能感”,特别是对于一边工作一边复习的朋友们,工作本身 就忙,考在职研是自己挤出时间来强化提升自己的,更应该制定个计划,不因自己忙找借口,耽误复习。  四、注重效率。依计划,计划是你定的,可以修改;身体和心理也是你的,有权给他们放假。效率优先原则,自己能保证完成当天任务的同事可以将当天的计划稍做修改。  五、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别因学习耽误了工作,工作是必须的,要有一副好的精神面貌去对待每一天的工作,对待每一位同事,同时,不能因为工作的事情耽误了复习,时间是靠挤出来的,参照第三条。  六、体育运动。它的用处不用多说,每天用点时间去做一些有氧运动,然后洗个澡,精神一定倍爽。可以约家人或朋友一起,不过最好自己能在没有别人陪伴的情况下坚持锻炼。时间不用太长,每天半小时左右就OK啦。  七、考研培训班。对于在职的,参加辅导的时间是宝贵的,大家所付出的人力,财力,时间成本都是宝贵的,所以保持良好的听课状态,课后及时复习巩固,会有一个好的效果的。  八、了解自己,了解导师,确定所报考的学校和研究方向。这个事情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考研的成败,也会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和研究道路,甚至人生,因此要相当重视。当然这个问题得分情况来看,如果考研只是为了就业甚至对所谓的研究根本就没有什么兴趣,那么建议只要在好好衡量了自己的能力后尽量报有名的心理学名校或者全国重点大学就行了,了解自己和导师这样的事就是多余的。但如果考心理学研究生是出于自己的爱好,确实想用自己的时间去做研 究,甚至到了不得不的地步,那么请一定去认真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性格,对心理学的那个分支更感兴趣等等。以此为基础去寻找合适的导师和学校。对导师的了 解可以看他写过的书和发表的文章,但是主要是看这位老师的人格特征,这是一个好老师的必备素质,当然还有他的研究能力。当然还可以通过自己熟悉并了解他 的老师和朋友去更进一步了解。  对于一些对于在职的人,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想进修的可以选择报读心理学在职研究生。最近几年报读在职研的人数一直持续上升。以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学在职研为例,安排的课程更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最后预祝不管是报读心理学研究生还是心理学在职研的学子们都能够顺利的拿到心理学硕士学位,学有所成。

非心理学专业可以出国留学读心理学研究生吗?

画下去
今休
可以。国外不少学校开设的心理学专业是有区分申请人的,一是面向心理学专业申请人,二是面向非心理学专业但有心学习该专业的申请人。

专业不是心理学,但是想考研学心理学,我要怎么办?

天下之水
得车数乘
先要准备笔试,除了政治英语,那就是心理学统考了,心理学统考的大纲每年都有的,你按照知识点复习就可以了。如果大纲还没出来,可以先看去年的,大同小异,早点自习起来。用大纲里推荐的书,不同的作者编写的,还是有差异的。等进了面试,再根据你报考的院校,你选择的导师,你选择的研究方向,去准备面试的内容。这个有各大学校的网研究生招考网上也有的。心理学其实是文科的东西占多数,所以一般跨专业考的人很多,不用担心太多,只要你认真复习了就可以了。每个学校专业课是不一样的,你可以去搜索心理学的高校专业排名,结合你自己的实际能力,想去的城市,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院校。学校的网站一般都有罗列考试要看的专业课书的。可以找找有没考上的自己学校的师兄师姐的,有的话更好。基础不是问题,只要想就去做。

非心理学大专生报考心理学研究生可以吗

何塘
大庆典
可以。1.慎重选择:不要轻易下决定不断地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是所有有求知欲的人们的美好愿望,然而,这同样会成为朝三暮四的借口。其实,很多考研人本来就存有逃避现实社会的压力,而选择继续呆在学校的心理;而在跨专业考研的人中,更有许多人根本就没有好好学过原来的专业,甚至从没认真考虑过是否自己适合它,只为了逃避,才选个看起来容易的专业去考。如果是这样,请先停下来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再说。因为一颗对待生活从不认真的心,是不会因为换了个专业就能有起色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也请三思。就因为一直认真,这次更要谨慎。首先,考研复习将是艰巨的历程。隔行如隔山——这句古谚将贯穿之后的整个求学过程。自己原来的专业,再不济也学了三四年,耳濡目染,基础知识一定比没学过的扎实,细节也许没钻研,但大的格局和概念、思维方式是存在于脑海中的,即使是每次考前一个月的突击,突击了四年,也不是没有用的。这就是本专业对于外专业的一大优势。反过来,即是跨专业者相对于本专业者的劣势。复习的时候,要花的时间在专业课上,使得基础课很容易就被搁置了,而任何一科的掉队,都会影响整个复习过程的心态和考试结果。其次,备考中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不熟悉专业试题的答题惯例,会莫名其妙丢掉不该丢的分。而且,笔试通过了,复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使跨专业者总是难以拥有“尽在掌握”的自信,而它确实也是难以“尽在掌握”的。考上之后学习中的困难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考上之后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不管是面对基本功扎实的同学们,还是面对有一定要求和标准的导师,还是面对也许让自己一时找不到坐标点的新求学生涯——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重拾自信,如何建立对新专业的“新感情”,如何规划以后的职业和人生,这都是需要付出比别人心力去克服的问题。所以,是否要转变方向,换一个专业,需要尖锐严格地审视自身,而不是盲目跟风,可以考虑以下几点:是否真正热爱将要为之付出心血的新专业?长远来看,这个新领域是否有自己的天赋和性格发挥的空间?是否可以肯定学习三年之后真能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不是剃头担子两头塌?最后也是最基本最当前的问题:基础课是否有自身优势?没有优势怎么拨得出的时间给专业课的复习?2.审时度势:了解自己,踏实去做

跨专业考心理学研究生,有什么要做的吗?

动物们
荷兰版
如果你确定自己确实是喜欢心理学的话,要考研的话,那么就尽早准备看书吧。因为心理学专业基本上都是全国统考。

非心理学专业怎么考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好校长
百姓悦之
1、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科目:外语:英、法、德、日、俄中任选一种,研究生课程班中几门学位课综合起来一张卷。考试时间:每年3月报名,5月考试。成绩查询时间:一般是在七月底八月初。2、GCT-十月联考一共有17个专业,考试科目:语、数、外、逻辑。考试时间:每年7月初网上报名,中下旬现场确认,10月末考试。3、一月MBA考试时间:1月。考试科目:MBA:英语和学科综合。4、单独考试考试科目:单独考试的初试科目均由招生单位自行命题,试题难易也与全国统考的水平大体相当。5、研修班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不属于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是在职人员进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一种非学历、非脱产的教学形式,不能直接与授予硕士学位挂钩,不允许发毕业证书。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员结业后,也不享受国家规定的研究生学历教育待遇。扩展资料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和人际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人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人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人的心智。心理学分为五个子领域,即:神经科学即想象(Neuroscience)、发展心理学即思维(Developmentalpsychology)、认知心理学即记忆(Cogntivepsychology)、社会心理学即语言(Societypsychology)、临床心理学即意识(Clinicalpsychology)这五个子领域。简单来说的话,神经科学研究通过观察人类大脑的反应来研究他们的心理;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是如何成长、发育和学习的一门学科;认知心理学是通过计算机方法来研究心理,即将心理比喻成计算机,看人类是如何游戏、辨别语言和物体辨认等。社会心理学则是研究人类的群体行为,怎样与他人交流;临床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心理学主要是帮助人们心理健康的一门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理学专业硕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理学在职研究生

北师大考研心理学专业有哪些

其殉一也
刀郎舞
  一、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是整个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其重要性通过考试大纲就可以看出来。普通心理学涉及到了心理学的各个分支,是认识整个心理学的前提,普通心理学把握扎实了,对其他学科如发展心理,教育心理都有很大的帮助。  普通心理的重点无外乎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人的信息加工有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意识和注意。第二部分是行为调节和控制,包括动机、情绪情感。第三部分是人的心理特性包括能力、人格。第一部分相对繁琐,包括了大量的零散知识点及零散的理论,但是每个章节都有统一的模式即:1、概念,分类,功能。2、相应的理论。其中知觉、记忆、思维是历年来命题的热点,记忆一章尤甚(北师大为例),跨考教育专家建议广大考生把第二、第三部分混合起来复习,因为这四章重点无非就是每章的理论学说,将理论学说吃透了,这几章也就搞定了。这四章最好列成一个提纲来复习,其中动机大约8个理论,情绪6个,能力7个,人格两大类型理论。近几年尤其以能力和情绪情感重要,有几年都重复出题。  二、发展心理学  这一门的复习,断不可分开孤立看待,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每个发展的阶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考生既要将这些阶段连续起来,同时也要看到每个阶段的年龄特征,其中后者一般是考试考察的重点,所以跨考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复习时应该是以一条线连下来。  当然,每条线上的点(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可以将其概况为1、动作,学习,活动的发展2、认知的发展(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3、情绪个性社会性的发展。然后每个下面再细分,把每个阶段的特点用表格的方式列出来加以比较分析是最好的复习方式。跨考教育专家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认为发展心理学中婴儿的语言,幼儿的游戏依恋,青少年的社会性活动为重点。近年来成年晚期的智力退化问题,即认知老化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值得考生们注意。  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从今年的统考大纲上看比以前的难度下降了不少,删去了后面的大部分内容,冯忠良的课本足以应付考试,陈琦编的更加深刻一些,更加难一些。教育心理与发展心理一样,所占分值并不多。对于教育心理的复习,考生可以把它分成三部分: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学习理论2、学习的动机3、学习的迁移。   教育心理学每部分列成一个提纲,主要有相应的1、理论学派,主要观点2、对教学的启示。因为是教育心理学,所以考生在复习时候遇到当今教育教学的启示问题一定要注意,尤其是近年来建构主义理论成了研究的热点。  四、实验心理学  先为考生介绍一下几本实验心理学的参考用书:第一本是杨治良的实验心理学,是所有实验心理学里叙述的最详细的一本,而且也很全面,建议初学者使用。第二本是朱滢的实验心理学,此书编的很不错的,编写的好像和国外的体例差不多,讲的也很透彻。第三本是孟老的试验心理学,这本是所有心理学里最难的一本了,很晦涩,里面有大量的心理数学计算,有点心理数学的味道,建议初学者慎用,当然对于继续深造的还是很有用的。第四本是坎特威茨的实验心理学,就水平而言应该是这些书里最高的,重要的是里面有大量的丰富、生动、有趣的范例,有助于理解,但是不适合考生现在的应试,因为考试时你会无所适从。第五本就是张学民的实验心理学纲要,主要是吸收了以上几本书的精华,而且最有特色的是有大量的心理学的实验,非常适合跨专业的考生看,可以提高对心理学实验的感觉。     实验心理学的大致内容归纳分为如下几部分: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实验设计,反应时,信号检测论,传统心理物理法等几部分,希望考生复习时一定要吃透原理。  五、统计心理学  统计心理学今年大纲看没有太大的变化,可以参照张厚粲老师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统计最好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脉络,这样答题时才会找对方向。大体分为两大部分描述性统计(集中量数,差异量数,相关系数),推论性数据的计算包括假设检验、卡方检验、多元回归分析、抽样调查和方差分析。建议考生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复习,知道为何运用此种统计方法题。如果是北大心理学的考生最好参考一下甘怡群老师的《心理与行为统计》,因为北大的历年统计题都是他在出。  六、心理测量学  有的院校以前不考心理测量学,可统考后也要看了,因为心理测量和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参考书看暨南大学戴本就足够了。不过如果对测量量表工具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北师《心理测量学》,那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授之以鱼。测量学无非包括基本概念,信度效度的分析,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测验的制作过程。最后,考生还要记住2-3个有代表性的量表。

跨专业考东南大学的心理学研究生..帮忙

则劝
孰纲维是
好,你有勇气!列表如下努力去搞!另外还给你加一份考试大纲便于对照复习!!参考教材: 1、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①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②教育心理学 冯忠良、伍新春等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心理统计与测量 ①心理统计学 张厚粲主编:《心理与教育统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②心理测量学 郑日昌等著:《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戴海崎等主编:《心理与教育测量》,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实验心理学 孟庆茂、常建华编著:《实验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杨治良著:《实验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 普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心理学考研大纲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录取,确保硕士研究生的质量。 I.考查目标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普通心理学 约100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约70分 实验心理学 约60分 心理统计与测量 约7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多项选择题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综合题 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Ⅲ.考查范围 普通心理学 【考查目标】 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测验法 4.调查法 5.个案法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 2.机能主义心理学 3.行为主义心理学 4.格式塔心理学 5.精神分析 6.人本主义心理学 7.认知心理学 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神经元 2.突触 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 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 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 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 (三)脑机能学说 1.定位说 2.整体说 3.机能系统说 4.机能模块说 三、意识和注意 (一)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的含义 2.意识的种类 3.意识的功能 4.睡眠与梦 3.注意的种类 (二)注意概述 1.注意的含义 2.注意的功能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1.注意的生理机制 2.注意的外部表现 (四)注意的品质 1.注意广度 2.注意稳定性 3.注意分配 4.注意转移 (五)注意的认知理论 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四、感觉 (一)感觉概述 1.感觉的含义 2.感觉的种类 3.感觉测量 4.感觉现象 (二)视觉 1.视觉的含义 2.视觉现象 3.视觉的生理基础 4.视觉理论 (三)听觉 1.听觉的含义 2.听觉现象 3.听觉的生理基础 4.听觉理论 (四)其他感觉 1.嗅觉 2.味觉 3.触觉 4.动觉 5.内脏感觉 五、知觉 (一)知觉概述 1.知觉的含义 2.知觉的组织原则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理解性 2.知觉整体性 3.知觉选择性 4.知觉恒常性 (三)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2.大小知觉 3.深度知觉 4.方位知觉 (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1.时间知觉 2.运动知觉 (五)知觉的信息加工 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 2.模式识别理论 (六)错觉 1.错觉的含义 2.错觉的种类 3.错觉产生的原因 六、记忆 (一)记忆概述 1.记忆的含义 2.记忆的过程 3.记忆的种类 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二)感觉记忆 1.感觉记忆的含义 2.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 3.感觉记忆的特征 (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1.短时记忆的含义 2.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 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 4.短时记忆的特征 5.工作记忆 (四)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的含义 2.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 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 4.长时记忆的特征 (五)遗忘 1.遗忘的含义 2.遗忘曲线 3.遗忘理论 4.影响遗忘的因素 七、思维 (一)思维概述 1.思维的含义 2.思维的特征 3.思维的种类 4.思维的过程 (二)概念 1.概念的含义 2。概念的种类 3.概念的形成 4.概念的掌握 (三)推理 1.推理的含义 2.推理的种类 (四)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含义 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3.问题解决的策略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五)创造性思维 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 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六)表象 1.表象的含义 2.表象的特征 3.表象的种类 4.表象理论 (七)想象 1.想象的含义 2.想象的种类 3.想象的功能 八、言语 (一)言语概述 1.言语的含义 2.言语的功能 3.言语的种类 (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1.言语运动中枢 2.言语听觉中枢 3.言语视觉中枢 (三)言语感知和理解 1.言语感知 2.言语理解 3.句子理解 4.语篇理解 5.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 九、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1.情绪的种类 2.情感的种类 (三)表情 1.表情的含义 2.表情的种类 (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五)情绪理论 1.早期的情绪理论 2.情绪的认知理论 十、动机、需要与意志 (一)动机概述 1.动机的含义 2.动机的功能 3,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 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 5.动机的理论 (二)需要 1.需要的含义 2.需要的种类 3.需要的层次理论 (三)意志 1.意志的含义 2.意志的特征 3.意志行动过程 4.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 5.意志的品质 十一、能力 (一)能力概述 1.能力的含义 2.能力、才能和天才 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1.能力的种类 2.能力的结构 (三)智力理论 1.智力因素说 2.智力结构理论 3.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四)智力发展的差异 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2.智力发展的差异性 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十二、人格 (一)人格概述 1.人格的含义 2_人格的特征 (二)人格理论 1.人格特质理论 2.人格类型理论 3.人格大五理论 4.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三)气质 1.气质的含义 2.气质的类型 3.气质的理论 (四)性格 1.性格的含义 2.性格的特征 3.性格的类型 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5.认知风格 (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考查目标】 1.理解和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2.理解和掌握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发展的年龄特征、相关理论及其经典实验研究。 3.能够运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个体发展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与相关问题。 发展心理学 一、发展心理学概述 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三)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横断研究 2.纵向研究 3.聚合交叉研究 4.双生子研究 (四)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1.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2.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3.维果茨基的文化一历史发展观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1.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 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3.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4.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三、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 (一)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 1.染色体、DNA和基因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3.有丝分裂和细胞增殖 4.显性和隐性基因 5.遗传疾病 (二)胎儿的发展与先天素质 1.胎儿的发育过程 2.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 四、婴儿心理发展 (一)婴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二)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1.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2.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三)婴儿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1.动作发展的规律 2.动作发展的阶段 3.动作发展的训练 (四)婴儿言语的发展 (五)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 1。婴儿感觉的发展 2.婴儿知觉的发展 (六)婴儿气质的发展 1.婴儿气质类型学说 2.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七)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1.婴儿的情绪发展 2.婴儿的依恋 3.早期同伴交往 五、幼儿心理发展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二)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1.幼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2.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三)幼儿的游戏 1.游戏理论 2.游戏种类及其发展 (四)幼儿言语的发展 1.词汇的发展 2.句子的发展 3.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五)幼儿认知的发展 1.记忆的发展 2.思维的发展 (六)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1.心理理论 2.幼儿道德认知发展 3.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 4.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5.同伴关系 六、童年期心理发展 (一)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二)童年期儿童的学习 (三)童年期儿童言语的发展 1.书面言语的发展 2.内部言语的发展 (四)童年期儿童认知的发展 1.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2.元认知及其发展 (五)童年期儿童的个性、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发展 2.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 3.品德发展 七、青少年心理发展 (一)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二)生理发育 1.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 2.第二性征与性成熟 (三)认知发展 1.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2.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四)自我发展 1.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 2.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五)社会性发展 1.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 2.反社会行为 (六)情绪 1.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2.常见情绪困扰 八、成年期心理发展 (一)成人期发展任务理论 (二)认知发展 1.成人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 2.认知老化的主要理论 (三)人格发展 1.自我发展理论 2.稳定性与可变性 (四)临终心理 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二、学习与心理发展 (一)学习的含义与作用 1.学习的含义 2.学习的作用 (二)学习的分类 1.学习主体分类 2.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 3.奥苏伯尔的学习性质分类 4.学习结果分类 (三)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学习与个体心理发展 2.学习准备与发展性教学 (四)学习风格与教育 1.学习风格的含义及其特点 2.学习风格的差异与教育 三、学习的主要理论 (一)学习的联结理论 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3.社会学习理论 (二)学习的认知理论 1.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2.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 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三)学习的建构理论 1.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3.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4.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四)学习的人本理论 1.罗杰斯的学习与教学观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四、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 1.学习动机的含义 2.学习动机的类型 3.学习动机的作用 (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1.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 3.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学习动机的培养 2.学习动机的激发 五、学习迁移 (一)学习迁移的含义与作用 1.学习迁移的含义 2.学习迁移的类型 3.学习迁移的作用 (二)学习迁移的主要理论 1.学习迁移的经典理论 2.学习迁移的现代理论 (三)学习迁移的条件与促进 1.学习迁移的条件 2.学习迁移的促进 实验心理学 【考查目标】 1.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过程 2.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技术与方法。 3.具备实验设计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 一、实验心理学概述 (一)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1.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 2.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 3.实验设计与实施 4.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研究报告的撰写 二、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 (一)心理学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 (二)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 1.自变量的种类与控制 2.因变量的种类与控制 3.额外变量及其控制 (三)实验设计 1.实验设计及评价标准 2.前实验设计与事后设计 3.准实验设计 4.真实验设计 (四)实验研究的效度 1.内部效度 2.外部效度 3.构思效度 4.统计结论效度 三、反应时法 (一)反应时概述 1.反应时的含义 2.反应时的种类 (二)反应时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 2.机体因素 (三)反应时技术 四、心理物理学方法 (一)阈限的测量 1.极限法 2.平均差误法 3.恒定刺激法及其变式 (二)心理量表法 1.量表的类型 2.感觉比例法与数量估计法 3.感觉等距法与差别阈限法 4.对偶比较法与等级排列法 (三)信号检测论 1.信号检测论的由来 2.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 3.辨别力指数dˊ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 4.信号检测论的应用 五、主要的心理学实验 (一)听觉实验 1.听觉现象的测定 声音的心理特性;声音的掩蔽;听觉疲劳与适应。 2.声音的空间定位实验 声音方向定位线索;听觉空间方向定位的实验方法。 3.语音知觉实验 语音及其声学特点;语音知觉的声学线索和语音知觉的范畴性。 (二)视觉实验 1.基本视觉现象的测定 明适应和暗适应的研究;视敏度的测定;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测定。 2.颜色视觉 视觉的颜色现象实验;颜色的知觉现象实验。 (三)知觉实验 1.知觉组织的实验研究 2.知觉恒常性的实验研究 经验和知觉恒常性实验;大小恒常性实验;形状恒常性实验。 3.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 空问知觉实验;运动知觉实验。 4.知觉与觉察实验 无觉察知觉的测定;盲视的实验。 (四)学习实验 1.条件性学习实验 2.认知性学习实验 (五)记忆实验 1.感觉记忆的实验 2.短时记忆的实验 3.长时记忆的实验 4.工作记忆的实验 5.内隐记忆的实验 6.前瞻记忆的实验 7.错误记忆的实验 (六)情绪实验 1.情绪的生理指标测量 2.面部表情的测量 3.情绪的主观体验测量 (七)注意实验 1.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分听实验 2.注意资源有限理论及其实验 3.双加工理论及其实验 4.注意的促进和抑制及其正负启动实验 5.注意的返回抑制实验 心理统计与测量 【考查目标】 1.正确理解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方法。 2.掌握有关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能正确解释统计分析结果。 3.掌握各种测量理论和各种测量指标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各种测验,并对其结果进行解释。 一、描述统计 (一)统计图表 1.统计图 2.统计表 (二)集中量数 1.算术平均数 2.中数 3.众数 (三)差异量数 1.离差与平均差 2.方差与标准差 3.变异系数 (四)相对量数 1.百分位数 2.百分等级 3.标准分数 (五)相关量数 1.积差相关 2.等级相关 3.肯德尔等级相关 4.点二列相关与二列相关 5.函相关 二、推断统计 (一)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 1.概率 2.正态分布 3.二项分布 4.抽样原理与抽样方法 5.抽样分布 (二)参数估计 1.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 2.总体平均数的估计 3.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估计 (三)假设检验 1.假设检验的原理 2.样本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 3.两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检验 4.方差齐性的检验 5.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四)方差分析 1.方差分析的原理与基本过程 2.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 3.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4.两因素方差分析 5.事后检验 (五)回归分析 1.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 3.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应用 (六)卡方检验 1.拟合度检验 2.独立性检验 (七)非参数检验 1.独立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 2.相关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 三、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 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2.心理测量的特征与分类 3.经典测量理论及其模型 (二)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1.测量的信度 信度的定义;信度系数的估计;信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 2.测量的效度 效度的定义;效度的估计;效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 3.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三)心理测量的误差 1.测量误差的定义 2.测量的随机误差来源及控制 3.测量的系统误差来源及控制 4.测量误差的估计 (四)心理测验的项目分析 1.题目的难度 2.题目的区分度 3.题目的综合分析和筛选 (五)心理测验的编制技术 1.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 2.测验目标与命题双向细目表 3.题目编制技术 (六)心理测验的施测 1.测验的设计 2.施测的程序和步骤 (七)测验常模 1.常模与常模团体 2.分数转换与合成 3.常模的编制 4.几种常用的常模 (八)标准参照测验 1.标准参照测验的定义与作用 2.标准参照测验的题目分析 3.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4.标准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 (九)心理测量理论的新发展 1.经典测量理论的局限 2.项目反应理论 3.概化理论 4.测验等值 四、心理测验及其应用 (一)成就测验 1.成就测验的定义 2.成就测验的编制 3.成就测验的标准化 (二)智力测验 1.智力测验的定义 2.个体智力测验 3.团体智力测验 (三)能力测验 1.能力倾向测验 2.特殊能力测验 3.创造力测验 (四)人格测验 1.人格测验的定义 2.自陈测验 3.投射测验 4.情景测验 (五)其他常用的心理测验 1.心理健康测验 2.态度测验 3.兴趣测验 (六)心理测验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