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跨专业考研历史专业哪些学校好?

古今不代
红海龟
答:首先历史学作为一个专业,从现实的就业情况来说,即使不是最差的那一类,也算得上是出路不甚宽广的专业。如果你只是打算读个硕士然后找个工作,那么从我的经验来看,就业的选择恐怕比本科毕业还要狭窄,仅仅作为一块求职的敲门砖多少有点得不偿失。如果你打算继续深造并以学术研究为职业,同样从我的经验来说,那意味着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训练过程。如果你打算以学术研究为职业(还不说是志业的话),你先就要搞清楚“历史学”到底意味着什么,什么是学术研究或者做学问。苏珊·桑塔格曾说她看到图书馆里堆放的诸如《论伏尔泰作品中的“你”和“您”的用法》这样的论文的时候,就对学院式的生活感到失望。在你下决定之前,最好先去旁听一些历史学的课程,阅读相关的期刊专著(比如《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之类),了解什么是学术研究。历史学与其说是一种知识,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处理材料的方法。如果经过这个过程都还没使你打退堂鼓,那么跨专业考研本身并不是什么特别麻烦的事情。第一当然是要学好外语,历史学中的选拔考试,外语基本上是唯一用来筛选人的工具,常常是外语过线就能够进入复试(其他两门科目往往是比较容易过线的),而且外语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决定你日后的研究能到达什么层次的关键因素。第二,对于专业课,需要做的其实就一个原则:如何使自己专业化。现在的很多学校渐渐开始实行自主命题乃至申请考核制度,尽管应试有一套具体的技巧需要去了解(比如各校历年考题的风格和范围之类),但归根结底考验的是你的专业素养,即使你能通过初试考试,如果太缺乏专业素养在复试也会遭遇各种麻烦。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其实就是上面已经提到的那些,去旁听一些历史学的课程(网络课程比如北大那套中国古代史)和阅读参考书目(网上诸如豆瓣之类有很多这种书单),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进而阅读各类研究专著和期刊论文。

跨专业考历史类研究生很难?考历史类研的很多吗??

人之生也
端脑
跨专业考,不管是考什么都肯定是会难的。但是如果喜欢的话,肯努力1年,也就熬下来了。读研时的课程有几门公共课(无非就是语文政治外语),估计和本科的也不会有太大出入, 然后是专业课。考研的人应该是不少的,据统计吧,像他们一本一的院校,据说甚至能达到70比1的淘汰率, 不过大致的淘汰率应该是20到30吧,我也是刚才看别人统计的数字。但是这个比例应该是那些热的发烫的专业。 对于历史,虽然考的人还算比较多,但是相对来说录取率应该是比较宽松一些的。比例应该适中,每年都差不多。考的人多不多这是很现实的问题,答案是:当然多了。 中国人这么多。难不难呢,这个我就给你个参考的资料。据说,像他们好的院校的研究生,往往竞争非常大, 但是呢,有个现象就是,不是太好的院校的研究生,往往招不满,差很多。 这个数字应该是准确的。 以此来看的话,你可以很明显的就分析出,考研的人一般都是什么心理。 他们大部分人肯定是想,要不就不考,要不就考好的。 对吧。 所以说,不管是什么专业,只要是学校好,那么竞争肯定大。 所以这就得出一个结论,考研其实如果说难度的话,我觉得不应该以试卷来论,而应该以院校来论, 好的院校不管是什么专业,应该都没有冷热门之分的,因为学校好,不管考什么专业的,都往这个学校跑,比如北大 清华,不管是什么专业,都是万里挑一的选人。所以说考研和高考选大学是不一样的,选大学是退而求其次,能凑合就凑合,但是考研的人,往往是大部分都选好的,差一点点的,都估计不接受。就因为都这么想,所以才会有人说竞争大,其实这个相对问题,并不是绝对问题。既然你说,你不为就业的问题考虑。 呵。我倒是觉得你有个折中的办法可以考虑下, 你大可不必选太好的学校考,差不多就行,对不对,师傅领进门修行不是还得看个人吗? 我觉得你既然跨专业考,你就别往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城市的大学里钻,不然,非常辛苦,你想想,你只学一年,别人本专业的,学习4年,他就算一天学你学的四分之一,他也扎实些。这样就没法竞争了。因为起跑线不一样。既然是兴趣,那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学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就行,每个大学估计都能学到的,区别不在学校,而在自身。即,你是不是想学。你其实,可以选一些不是最好,但是也算是不错的地方来考虑,那样你考起来和读研的时候会轻松的多,比如说:你原本想选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城市,你或许现在可以考虑下选择苏州或者是杭州的大学,也都是一本,只是地方不同,像我就想的很开。 苏州读研,不但可以学习知识,而且可以丰富你对古园林的知识。杭州读研,你可以深入了解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对吧。就算是将来做作家,你肯定得实地考察之后,才能下笔有神。甚至你读历史,你可以选择西安,那是历史上有名的古城,比北京古的多了,自然而然西安的民俗也对于你了解历史是一个莫大的帮助。这样,考的难度降低了,不会担心考不上。 在读研的时候,偶尔还能欣赏欣赏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人情。 想想都不亦乐乎啊。 历史嘛,我也喜欢历史,但是我倒是没有考虑要跨专业考,因为我觉得当兴趣有时候更有意思,能得出历史学家们得不出的新观点。其实,读不读研系统的研究历史都没太大关系,你也可以考你的专业的研究生,然后在读的期间,自己自学历史不就行了嘛那样还能自由些,不受课本拘束,像我只要不看专业课,我就抱起二十四史读,非常有味道,如果真的是考历史的研究生,可能上课的时候,并不是你想要的那种感觉。反正,我们中国的历史都有现成的教科书对吧(正史,那么齐全) 大学里的哪一本教材不是根据正史写的呢? 我觉得没啥意义。因为课本上的历史相对来说,不太自由,历史学家们都已经把观点给你摆好了,你只要背诵就行了。

历史学跨哪个专业考研比较好?

砂月
火葬场
这个好字怎么理解,那么首先你要确定为什么要跨专业,如果是为了摆脱历史学就业不理想的状况,那么就是什么专业好就业就去靠,这个和专业无关。如果要兼顾就业和专业的关联性,那么这种情况一般有:法律史,这个就转到法律方面了;社会学,这个就转到社会学方面,现在是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很多,政府对社会问题研究比较注意;中文,就业面非常之广;民族学,现在民族问题很敏感,政府需要专业人员;宗教学,这也很敏感;经济史,这就转到经济学方面了;旅游管理,旅游尤其是人文旅游很多牵扯到历史古迹。如果这个好字理解为未来学术发展前景,那么只要是文科,很多都可以纳入其中,因为历史就是人类社会的过去,社会上有的,都能在历史里找到。

上海大学历史考研考哪些内容?本人非历史学专业。

海石湾
动画师
中国史: 3.313历史学基础    4.中国通史世界史: 3.313历史学基础    4.世界通史世界通史 《世界史》(最新版)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全球史》(第3版)本特利 齐格勒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 中国通史 《中国古代史》朱绍侯等主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1840-1949)》王文泉 刘天路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博物馆学基础》王宏钧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考古学通论》孙英民 河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邹逸麟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1840-1949)》(最新版)王文泉 刘天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中国现代史》(最新版)王桧林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邹逸麟编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0年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邹逸麟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1年 中国历史文选 《中国历史文选》周予同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

关于跨专业历史考研

偏令无出
樊逊
呵呵 我是学历史的 很高兴看到有人转投历史门下从下半年到第二年四月份,复习英语,记单词,练阅读,推荐星火单词书。练阅读看21世纪英语报和经济学人。暑假前夕尤其是暑假时,要着重历史的复习,对于历史学复习而言,7~8月份还是属于专业课复习的第一阶段,即全面复习阶段。对于6月份首先开始复习中国史的同学,7~8月份的复习任务应该是结束中国通史,并进入世界史的复习。具体而言,7月份复习中国现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8月份开始复习世界上古史和世界中古史;与此相反,6月份首先开始世界史复习的同学,这个阶段的任务则是结束世界通史,开始复习中国史。具体来说,7月份解决世界近现代史和世界当代史,并在8月份完成对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复习。相对于世界上古史而言,世界近代史的脉络并不是十分的明晰,无法理出一个大概的思路。几乎每本参考书都是按照各自的线索串联,每本书的内容都不同,这也更增加了理出大概知识框架的难度。因此,跨考最好根据大纲所列的框架来记。例如,世界近代史的大概框架:1. 16世纪的欧洲2. 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3.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 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5. 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6. 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7.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8.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9.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10. 第二次世界大战首先是熟悉框架,然后再往里面套具体的知识点,结合参考书来进行复习。基本教材全部细看不现实吧 主要是熟悉框架 结合山东人民出版社的历史学基础复习 以历史专业的课本作为补充 当然 如果你准备的早的话 不妨把教材当小说翻翻推荐吴于廑《世界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3卷本)》 (山东大学出版社)王桧林《中国现代史》(高教版); 郭大均《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总的来说 历史考研相对文学过线分要低不少 但要记的东西很多有志者 事竟成 祝你成功

非历史专业,考研考历史的话怎么准备

吾岂
诗音
[释义: (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或个人的经历。 (二)过去的事实,过时的事物。例:这件事早已成为历史。 (三)对过去事件的记载, 沿革, 来历; 大事记。 (四)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五)书名。即《希腊波斯战争史》。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著。全书共九卷,前四卷主要追述埃及、巴比伦、波斯、吕底亚、西徐亚及希腊本土的历史,后五卷叙述希腊与波斯战争的起因和经过,止于公元前479年。书上杂有许多神话传说,不尽可信。但此书为欧洲第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 (六)个人的履历;经历 (七)对形成未来的进程有影响的事件(八)历史记载,征服者美化自己的工具。(九)历史的真实,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演变。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朝 代 起 讫 都 城 今 地 夏 约前22世纪末—约前16世纪初 安邑 山西夏县 阳翟 河南禹县 商① 约前16世纪—约前11世纪 亳 河南商丘 殷 河南安阳 周 西周 约前11世纪—前771② 镐京 陕西西安 东周 前770—前256 洛邑 河南洛阳 秦 前221—前206 咸阳 陕西咸阳 汉 西汉③ 前206—公元25 长安 陕西西安 东汉 25—220 洛阳 河南洛阳 三国 魏 220-265 洛阳 河南洛阳 蜀 221-263 成都 四川成都 吴 222-280 建业 江苏南京 西晋 265-315 洛阳 河南洛阳 东晋 315-317 洛阳 河南洛阳十六国 东晋 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十六国④ 304-439 — — 南朝 宋 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齐 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梁 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陈 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北朝 北魏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洛阳 河南洛阳 东魏 534-550 邺 河北临漳 北齐 550-577 邺 河北临漳 西魏 535-557 长安 陕西西安 北周 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隋 581-618 大兴 陕西西安 唐 618-907 长安 陕西西安 五代十国 后梁 907-923 汴 河南开封 后唐 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 后晋 936-946 汴 河南开封 后汉 947-950 汴 河南开封 后周 951-960 汴 河南开封 十国⑤ 902-979 — — 宋 北宋 960-1127 开封 河南开封 南宋 1127-1279 临安 浙江杭州 辽 907-1125 皇都 (上京) 辽宁巴林右旗 西夏 1038-1227 兴庆府 宁夏银川 金 1115-1234 会宁 阿城(黑龙江) 中都 北京 开封 河南开封 元 1206-1368 大都 北京 明 1368-1644 南京 北京 太祖——思宗清 在公元1616年即明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国号金,建都于赫图阿拉,后迁都与沈阳,于1636改国号为清,1644-1912都城在 北京 中华民国 1912-1949 南京 江苏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附注:① 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殷,此后商也成为殷。② 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为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③ 包括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公元8年—23年)。王莽时期,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立了农民政权。公元23年,新王莽政权灭亡。公元25年,东汉王朝建立。④ 这时期,在我国北方,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汉(前赵)、成(成汉)、前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燕、夏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六国”。⑤ 这时期,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外,还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国”。 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史序号 |书名|作者|卷数1 史记 西汉 司马迁 1302 汉书 东汉 班固 1003 后汉书 南朝 范晔 1204 三国志 西晋 陈寿 655 晋书 唐朝 房玄龄等 1306 宋书 南朝 梁沈约 1007 南齐书 南朝 梁萧子显 598 梁书 唐朝 姚思廉 569 陈书 唐朝 姚思廉 3610 魏书 北齐 魏收 11411 北齐书 唐朝 李百药 5012 周书 唐 令狐德棻等 5013 隋书 唐 魏征等 8514 南史 唐 李延寿 8015 北史 唐 李延寿 10016 旧唐书 后晋 刘昫等 20017 新唐书 宋朝 欧阳修、宋祁 22518 旧五代史 宋 薛居正等 15019 新五代史 宋 欧阳修 7420 宋史 元朝 脱脱等 49621 辽史 元 脱脱等 11622 金史 元 脱脱等 13523 元史 明朝 宋濂等 21024 明史 清朝 张廷玉等 332注∶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历史学习方法历史科学习总的要求是讲求方法,提高效益。具体要求是打实基础,突出重点;独立思考,善于质疑;及时总结,触类旁通;循序渐进,效率第一。历史科学习要掌握三种知识:章节知识结构、专题知识结构和理论知识,其中,章节知识是基础。下面具体说一下学习的方法: 1、课文大、小字,是教材的主体内容,其中大字是学习的重中之重。掌握大字,首先是记要记“死”、背要背“硬”。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无疑是正确的,但理解不能代替记忆。其次,理解要深。理解知识,即掌握历史事件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区分历史事物的表层现象和内涵本质。如魏源的“师夷制夷”思想,字面表意是学习西方和抵御侵略,隐含的目的是“强国”;二是不同概念之间的隐性联系,洋务派继承了抵抗派“师夷长技”的思想,并扩大了学习西方的内容,但两派都不懂得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更不懂得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这一制度,这要挖掘的隐性联系。小字是对大字的延伸和补充,它更具体、详实,可视情况掌握:知识性记述,浓缩成要点;情节性描述,转化为理性认识;观点结论性分析,与大字同等掌握。 2、表格、地图和文献资料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地图掌握注意两点,一是与重大历史事件、现象相联系,能够反映时代特征和历史演变趋势的地图;二是对图中内容,首先掌握教材述及的内容。文献资料是复习时易忽略的内容,高考对教材文献资料的命题技术不断提高。对教材文献资料,一要读懂,二要分析与正文的关系,三要能说明反映了什么现象和问题。 3、注释不是章节知识学习的重点,可作浏览式掌握,但在某些专题知识的序列中有它的重要位置。如“奇怪战争”是注释内容,把它放到绥靖政策这个知识结构中,可以看出它是英法绥靖政策在战时的继续。总之,上述几种教材知识,学习时即要有轻重缓急次序,又要注意各自特点,不可偏废。总之,要记住基本史实,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注意将理论与史实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关于一个非历史专业的毕业生想考历史专业研究生的事,谢谢各位了

若果是也
谨奉千金
考研历史改革后其实非常有利于非历史专业考生选报。首先找到大纲,上面明确讲了考点和复习内容,而且历史大纲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明晰,每个考点清清楚楚地告诉你了,结合参考书目,复习起来事半功倍。另外就是和目标学校的老师联系一下,尽量多得到一些信息。2007考研历史大纲http://zdh1956.blog.hexun.com/6001298_d.html再推荐一个不错的论坛,注册一下看看吧http://bbs.freekaoyan.com/forum-149-1.html不告诉你

东北师范大学考研历史考研

赶尸人
祈父
东北师范大学的历史系有着悠久的传统,在之前的很多年历史系一直是东师最好的文科专业!20世纪80~90年代更是师大历史系名家辈出,最辉煌的时段!而东师历史最著名的专业就是世界史,你如要报考师大历史世界史,英语是必须准备的前提条件,但是英语不是最重要的条件,能准备的话尽量好好准备!师大现在的就业情况是只要你不太挑剔,条件不是很高,肯定就能就业,但也不排除运气成分,有可能你会签到一个比你预期更好的工作! 至于录取和世界史中专业的问题你尽量自己提前联系导师或者学院,有些细节不是很容易讲解清楚的。这里可以告诉的是,世界史中应该算是对两河流域的研究比较著名,但是该专业是在一般大学2年级时就从学生中抽取部分人脱离师范生进入该专业学习!可能要求会较高。具体别的事宜可以与学校或者学院联系,这里附上师大网址www.nenu.e.cn PS:如果你要考东师的研究生,你最好和你准备报考的专业的导师联系。我在该校历史文化学院就读。欢迎来到师大!

历史学中哪个专业考研容易些?有哪些学校

心王
无丧
我们学校分得是世界史专业、古代史专业以及近现代专业,这个每个学校教师所研究方向不同,设置的专业也有所不同,其实考起来都是差不多的。因为历史是国家统考科目之一,所以不管你是考哪个专业,都要考历史学基础一门课,现在最主要的是复习好专业课,专业问题主要还是看自己的喜好以及就业情况,一般来说近现代专业相对来说需求要大些。 至于学校的话,看你自己的实力水平还是意向了,英语相对较好的话就考个好些的学校吧,但是像北京这地方的学校就要慎重了,北京地区专业课卡的很严,学习好的专业课都有可能被卡,其他地方相对好些。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