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求一遍幼师教育研究报告

秘鲁版
幼儿教师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去挑战以往教师说教,幼儿学说的填鸭型传统教育模式,运用一种轻松、活跃、自由的课堂气氛感染每个孩子,让各个层次水平的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走向成功、获得喜悦、体验快乐。 我觉得在实习期间,最大的收获还是来源于对孩子的观察。我始终有一个疑问,针对调皮而又思维活跃的孩子,我们教师是限制其活跃的行为还是引导其与听话懂事的孩子比较、顺序渐进,指引他们?这个就需要我们教师“应材施教”,引导这类突出而章显个性的孩子,而不能用粗暴的语言、严厉的态度和目光,扼杀孩子童心,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 我们崇尚和谐,这里包含着人文的和谐、自然环境与孩子的和谐等等的一切。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用那充满鼓励的目光和言语,激发孩子的自信,鼓舞他们的斗志,让他们从小在幼儿园体验的是幼儿教师柔和亲切的关爱,体验学习活动过程的快乐。由此我深刻体会到了幼儿教师需要有慈母般的爱,需要有感恩的心,需要有倾听的耐心,用温暖的语言对待每个孩子。 其实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转变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角色。教师所扮演的只是一个活动的组织者,一个学习过程的引导者,我们要遵循孩子的身长规律,让我们的孩子奇思妙想,让他们成为课堂上的主人,自由的但是也有一定常规约束的活动。 在实习的期间,我也感受到了保育教师的工作艰苦。这更加让我懂得了不管大人和孩子都因该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我觉得从小让每个孩子有礼貌,尊重他人是我们的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想我会把我以上的想法都带到我们自己的幼儿园,让我们的幼儿园能于区优秀幼儿园看齐(虽然这还需要有很多时间的磨合与成长)。 总之,我看到的是实验幼儿园上下团结一心,共同为了一个目标----“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而奋斗着。这种凝聚力是伟大的,我会带着这种团结奋进、蓬勃向上的凝聚力而继续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急急急 幼儿教育的现状及特点

父母心
爸爸
中国幼儿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挑战 导读: 中国的幼儿教育服务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学龄前人口,中国拥有超过1亿的0~6岁学龄前人口,占世界同龄人口的五分之一。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7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公布的数字,2004年全球幼儿教育毛入园率为37%,其中有四分之三的国家达到了75%以上,而中国仅为40.75%,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中国的幼儿教育服务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学龄前人口,中国拥有超过1亿的0~6岁学龄前人口,占世界同龄人口的五分之一。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7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公布的数字,2004年全球幼儿教育毛入园率为37%,其中有四分之三的国家达到了75%以上,而中国仅为40.75%,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l.幼儿教育的数量不能满足庞大的适龄儿童的教育需求。 中国的幼儿教育服务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学龄前人口,中国拥有超过1亿的0~6岁学龄前人口,占世界同龄人口的五分之一。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7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公布的数字,2004年全球幼儿教育毛入园率为37%,其中有四分之三的国家达到了75%以上,而中国仅为40.75%,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虽然2003年教育部《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到2007年全国3-6岁儿童受教育率达到55%,5~6岁达到80%;大中城市普及3~6岁幼儿教育;但是,基于中国庞大的学龄前人口基数,即使能够实现这一计划,徘徊在幼儿园大门之外不能接受幼儿教育的适龄儿童人数仍然十分巨大,先圣孔子“有教无类”的理想还远远未能实现。 2 .幼儿教育的质量不能满足受教育者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 首先,教师队伍严重不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7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认为,每个教师所教的学生人数是衡量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据2005年的统计,中国幼儿园的师生比平均为1:30.2,农村幼儿园甚至达到了1:36.1,远远超出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其次,作为教育者的教师质量不高。据《2004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统计,全国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幼儿园园长和老师仅占不到50%,边远农村地区更是不到30%,甚至还有4.86%的幼儿园园长和老师不具备高中学历,这一部分教师数在全国范围内达到了36909人。 另一方面,管理混乱、规章不健全,导致幼儿教育质量难以监管此外,还有资金缺口较大、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所造成的质量问题。 再加上有限的资源配置不均衡,在现阶段幼儿教育质量总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造成城乡之间以及城市的优质园千口薄弱园之间巨大的质量差异。因为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以及中国社会新兴的中产阶级对幼儿教育产生了更高的教育需求,因此,日益扩大的社会贫富差距也反映在幼儿教育领域。一些大城市的顶尖幼儿园(包括公立幼儿园)具有堪称世界一流的师资、设施、管理和课程方案,设施过度豪华,而相当数量的幼儿园,尤其是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幼教机构,其教育设施、师资力量则远不能达到国家标准。 3.作为幼儿教育核心的课程改革任务艰巨。 作为改革开放、学习西方先进教育思想的标志性成果,教育部2001年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这份政府文件表明,中国的幼儿教育已经初步具备了与当代西方教育思潮同步的课程理念。但是,从理论到实践、从理念到行动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全球各国概莫能外。即使在美国这样的教育发达国家,当幼儿教育经费不足时,也会通常变全天教学为半天教学,给教师发放最低工资或取消奖金,提高师生比,减少购买玩具,减少儿童活动草坪和艺术课程等,使良好的课程计划难以实施。而在中国,长期以来全国幼儿教育经费仅占全部教育经费的1.2~1.3%,投入严重不足,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尤其是农村幼儿园条件简陋、设施匮乏。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满足实施新的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各项条件,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更是任重道远。 不仅如此,新的课程理念对教师、教学设施、教学环境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要素不能满足时,良好的课程目标不仅难以实现,有时候甚至会产生更加消极、严重的后果。例如,我们鼓励幼儿的主动探索,不再提倡简单的老师教、幼儿学的灌输式的方法,应当说这是一个进步。但是,它需要一定的条件,需要有合理的师生比,需要为幼儿提供足够数量的可供探索的材料。就拿语言学习来说,需要为幼儿提供足够数量、各种类型的图书,让幼儿去反复阅读、理解和消化,需要教师对幼儿的个别关注,从而帮助幼儿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语言。因此,当教学的物质条件不够丰富,师生比过高,不足以满足幼儿探索的需求,不能给予适时的帮助时,就会影响幼儿学习语言的效率,也难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因此,如何将现代西方幼儿教育的课程理念与中国幼儿教育的现实条件相结合,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弥合而不是加剧由于幼儿的社会经济地位所带来的学习成绩差距,是一个十分重要而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中国幼儿教育的未来 如果说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它让我们用100年的时间来重新认识儿童,了解儿童的特质和需要,发现儿童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而在新的世纪,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了幼儿教育对于个人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性的、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 儿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如何创造更平等的教育机会、途径和形式为的学龄前儿童提供适宜的、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如何保障幼儿教育的质量,使之更加适宜并促进儿童和社会的发展?我认为,这是当代幼儿教育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也是中国和世界各国幼儿教育需要解决的共同的问题。 显然,基于中国庞大的学龄前人口基数,大力提高幼儿教育的入园率,为的适龄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是目前最为迫切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幼儿教育效率,挖掘潜力,提高城乡现有幼儿园的入园率,降低入园成本,使家庭能够负担入园费用。同时,拓宽办园渠道,扩大办园规模,积极鼓励社会各种力量以各种形式办园,除了正规的幼教机构以外,开展各种形式的非正规幼儿教育,为适龄儿童提供尽可能多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幼儿教育机会,加大对处境不利儿童幼儿教育的政策扶持,维护幼儿教育的公平性。 另一方面,教育改革的真正使命是确保所有儿童能够有公平的机会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因此,普及与质量是当前幼儿教育发展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切实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缩小城乡差别,追求教育公平必须在作为核心成分的课程上进行改革。研究表明,贫困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例如在美国,专业人士的孩子3岁时的词汇量大于那些父母要靠福利救济的同龄儿童。这就是说,幼儿教育的课程方案有责任和义务尽其所能来减少这样的差距,课程改革必须以政策为导向,充分考虑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需求,通过高效的课程弥合而不是加剧由于幼儿的社会经济地位所带来的学习成绩差。

幼儿基本情况分析

而果然乎
没礼貌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jimmyzxcvbnm19幼儿文明礼貌习惯分析文明礼貌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培养孩子文明礼貌习惯是幼儿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古今国内外教育家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无论是从幼儿个体自身,还是家庭、国家、社会出发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教育都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当前农村的幼儿,其父母或由于自身素质或由于工作等原因,无暇顾及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或者是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对幼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教育;而祖辈们则认为:只要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其余一切则让孩子顺其自然,无所谓什么习惯培养。而孩子由于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还认识不到好的行为习惯所带来的好处。孩子们卫生习惯有待改善;学习习惯欠缺(倾听习惯、回答问题的习惯不尽如人意);礼貌习惯欠缺(遇到生人不会主动打招呼、不主动问候老师和小朋友、不文明语言使用次数较多、与幼儿有冲突时,不能用语言很好的沟通解决);缺乏应有的思想品德和社会交际能力(缺少同情心和爱心,与同伴协商、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影响幼儿文明礼貌习惯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的,也有来自幼儿园、社会的,他们通过不同的侧面、各种渠道综合影响着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首先,成人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幼儿是否会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在问卷调查中对于幼儿具有文明礼貌习惯的主要原因,部分家长认为“教师的培养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道兼于天
黑短寿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Yamentkuang儿童发3433646432展与教育心理学第1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一、研究对象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包括: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两个心理学的分支。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儿童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1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是基础2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3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是目的2、研究内容五个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三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3、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一)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研究四、新手教师易存在的三类错误:(1)认为教学就是传递知识(2)认为具有某种学科的知识就能教授这门学科(3)认为学会教学仅仅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教师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新手水平、高级新手水平、胜任水平、熟练水平和专家水平专家型教师:学科知识专长、课堂管理专长、教授专长、诊断专长三、发展的关键期: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部分,它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超我反映儿童生长的社会所具有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良心

本人很喜欢小孩,业余研究 小孩教育方法 4年多,对小孩的心理也有一定量的研究和分析,希望我的一些方法能

其长如辕
方将不化
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呀?其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且实地的观察也是研究的一种基本途径,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就是在观察自己孩子学习基础上提出的,所以有心人应该有值得学习的见解。姆士说:“人性中最深切的3264653366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对于孩子来说,赞赏是心灵鸡汤,运用得好,它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引发兴趣,使智力得到提升;能愉快地接受批评,改正缺点;能完善人格和培养优秀品质。那么该如何赞赏才能获得以上功效呢?一、赞赏要有活动指向性。儿童心理学表明,年龄越小的孩子赞赏的效果越好。但如果孩子每每尝试一件事,家长总是空泛地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你真行!这最多只能肯定现在的水平,而没有暗示下一步的目标,而如果能在赞赏中带有某种活动指向,则能使孩子在原有发展水平上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比如,三、四岁的孩子都喜欢听妈妈讲故事,母亲就要留心他掌握的新词汇,如果哪天他说出一个从未说过的新词汇,母亲可故作惊讶地说:“咦!奇怪,你怎么会说这个“五光十色”这个词啊,一定是从故事书中听来的吧?那可是书上作家用的词啊,怎么就变成你的啦?我们来找找在哪本书上好不好,妈妈也要学。”这就可以和他一起找书来进行亲子共读,以便学更多的词汇,认更多的汉字。“你看月亮除了象圆圆的月饼,还象什么?……你说对了,还象镜子,什么?还像桔子?还像西瓜?你也太会想了吧,如果比赛的话,也许我输给你了。不过我还是不太信,我们来试试比赛怎么样?”这样,又可以和他玩比赛看谁用的比喻多的游戏,以发展他的语言能力。二、赞赏要有委婉批评性。陈鹤琴先生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可见,在赞赏中在委婉地批评比直截了当的批评使孩子更乐于接受。比如,孩子喜欢在墙壁上到处乱涂乱画。如果命令式地制止他,也许根本不听。如果这样说:“宝宝画的真好看呀,妈妈怎么看也看不够,能不能画在纸上,这样妈妈上班了也可以带到单位去,和阿姨一起欣赏你的画?再说画在墙上又不美观,就象把画画在宝宝脸上一样,再美的画也不好看了,你的脸也不好看了,对吗?”这样,又保护了孩子的作画兴趣,又明白了自己的错误所在。又比如,孩子懒于自己收拾房间,如果把“你看你房间多乱,什么时候都不知道整理一下。”换成:“今天有位叔叔来我们家,参观你房间,你知道他说什么吗?他说,你的孩子人长得白白净净的,人又是很勤快的样子,好可爱。可这房间却这么乱这么脏,你领我走错房间了吧?这一定不是他的房间。”孩子听了会觉得不好意思,不久会收拾起来。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改正了不良行为。三、 赞赏要有客观真实性。有些家长不管孩子的实际水平,盲目表扬,过度夸张,使赞赏显得虚假、不实在。现在的孩子心理成熟早,尤其是有了一定判断力的大孩子,他会从中揣摩父母言语中的真实性,如果赞赏失真,被他识破,赞赏就失去效力。因此,家长更要讲究措词得当,不过份拨高,要能表扬到他心坎上。就拿学习成绩来说吧,明明现实情况是考得不理想,你为了鼓励他,不打击他的自信心,仍说:“没关系,你考得不错的。”就显得不真实,没有份量了。倘若这样说:“你这次考试,我看出其实你的潜力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你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也还不是很多,如果下次再努力一点,你肯定会比现在考得更好。”这样既暗示了学习要努力刻苦,又不会让孩子灰心泄气,增添了新的动力。每个孩子都不可能样样精通,全才全艺的人毕竟是少数,孩子总有他的强项和弱项,对于弱项如何鼓励赞赏呢?比如,孩子明知道自己美术的不是很好,你也知道他没有绘画天赋,但你又不能扼杀他的这项喜好,希望能尽量画得好些,你可以这样说:“你的画虽然比不上人家的好,但比我小时候画得好多了,其实主要是你自己平时太少练习作画了,起步较晚,而别人在很小的时候就画了很多了。如果你现在开始坚持每天作一幅画,过不了多久,你也和他们画得一样好。”这样客观地帮他分析原因,并把原因归于努力的多寡,就不会失去真实性,又能让他信服你所说为实,并肯继续努力下去,从而也培养了刻苦学习、克服困难的优秀学习品质。可见,赞赏也要讲究策略和技巧。家长应该尽量少说重复性的、单调的赞赏语言,多揣摩富于变化的、真正能打动孩子内心的赞赏语言,学会这种指向性赞赏、批评性赞赏以及客观性赞赏。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赞赏的最佳功效,促进孩子各方面健康成长。把童年的快乐还给孩子我的童年是在70年代渡过的。那时孩子多,生活的艰苦使父母每日为生计而奔波,我就成了没人管束的野丫头。什么没玩过呀,夏天跳皮筋、踢键子、跳绳,冬天溜冰、滑雪、打雪仗……也不知是谁发明的如此众多的花样,总之,放学回来,书包一放,就往外跑,直到父母一遍遍的吆喝声从远处传来,才恋恋不舍地回家。周末、假期就更痛快了。多彩的游戏,学业的无压力,构筑了我欢乐而美好的童年。当我把我童年的故事讲述给我上小学的孩子听时,他天真的小脸露出羡慕的神情:“哇,妈妈,你真幸福,我们现在怎么这么多作业,我要是生活在你那个时候多好!”每个父母都是踏着童年的脚印走过来的,想想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我不禁为他们的童年感到悲哀:背唐诗宋词,学琴棋诗画,疲惫了原本轻松自由的心情;超负荷的书包,大量的作业,挤掉了原本游戏的时间。这一切都源于父母望子成龙的殷殷期盼,社会升学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父母理想的失落、面子的维护,迫使父母们用鞭子赶着“鸭子”上架,成龙就是成功,不断地、拼命地学习就是在提前支付成功。那么成功真是这么重要吗?真的到了要以牺牲童年游戏的快乐为前提的地步吗?想想也似乎有道理,如果把时间花在玩耍上,而不奋力拼搏,那么你将来的高考成绩就比别人少几分;如果现在不多学一种技能,那么你的将来就少一份机遇,现实就这么残酷。玩,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权利,父母却用根深蒂固的成龙观念去剥夺孩子的童年,用社会上流行的成功概念去扼杀了孩子的快乐,为了将来的成功,而让孩子交出童年的快乐,那么,这是更残酷的,更违背人性的!因为,孩子不是你手中的橡皮泥由你捏造,他的想象需要驰骋,他的思维需要锻炼,他的身体需要运动,他的能量需要释放;孩子不是学习的机器,他首先是人,是孩子,一个有玩耍权利、有快乐自由的孩子,一个有童心、有玩性的孩子。“物极必反”的道理告诉我们,若把为成功而奔跑的弦绷得太紧,总有崩断的一天,弑母、自杀、逃学、出走等等就是触目惊心的例子。整日被成功的榜样包围着,被学习的负担压迫着,就算你给了他玩耍的时间,他也不会玩了,因为他已经丧失了玩的能力!不是吗?如今都是独生子女,多住在火柴盒似的钢筋水泥构筑的房子里,上幼儿园时,父母忙于应酬,无伴的孩子只好与电视、电子游戏为伍,于是乎,患“孤独症”、“自闭症”等的孩子多了起来。上小学时,那永远做不完的作业,已无暇顾及玩耍,他们交往中人际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比起我们那个时代来正在弱化!就算周末父母开恩让他们疯玩一会儿,他们在游戏中体现出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思考能力等也正在弱化!我曾问过我孩子,他和同伴在一起时到底在玩什么,他的回答令我失望:不知道要玩什么,没花样。无伙伴无游戏不会玩的童年,是一片贫乏枯萎的荒原,快乐从何而来?抽掉游戏、没有快乐的童年,身心的健康成长岂不是一句空话?由此导致的孤独、自闭、敏感等社交恐惧症等心理障碍谁来关注?谁又重视?当他们长大成人,回忆只有书本、只有学习的童年时,还有美好可言吗?这里还是引用教育家陶行知的话:“解放孩子们的手,让他们尽情去玩;解放孩子们的脚,让他们到处去跑;解放孩子们的脑,让他们自由去想;解放孩子们的嘴,让他们随意去唱去说。”“救救孩子!”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至少老师们可以少布置点作业,多安排点丰富多彩的活动;当社会大氛围扭转不了的时候,至少父母们可以扭转家庭小氛围。御下所谓缥渺的成功吧,把童年的快乐还给孩子!借口自己工作忙,把养育孩子的任务交给老人,既放心又安全,既省心又省力。然而老人的教育观念多陈旧、传统、固步自封,他们大都无法承担早期智力开发的任务。而且,从非智力方面来说,由于祖辈容易娇惯、溺爱孙儿,易使孩子养成许多不健康诸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的品行。同时,祖辈抚养的孩子,他的情感需求由于得不到满足,易产生情感和人格的偏差,导致产生诸如心理和行为障碍、对人对物缺乏爱心、易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等问题,这样既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和关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眼下,持以上各种不正确的教育观的父母不在少数。看来,教育孩子还是要先从教育父母开始,及早树立正确的家教观,才能不误己子孙。也许是独生子女养尊处优的缘故,现在的孩子做事没有恒心毅力,缺乏自信心,害怕困难和失败。一有点小困难就想打退堂鼓。我的孩子也不例外,为这事我真伤透了脑筋。一直想不出什么能让他成功一次、增强信心的办法。机会终于来了。一次,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咨询我:“妈妈,我要参加校运会,报什么项目好呢?”我一听颇为高兴,可不,自他上学以来还从来没参加过什么运动项目呢。我忽然想起跳绳,这项目容易学,见效快,也许是体验成功的一次好机会。他却一脸沮丧地说:“我可不会呀,跳三下就死了”。我极力鼓励,并搬出榜样,告诉他上哈佛大学的刘亦婷姐姐当年如何在运动会上成为跳绳冠军的。在我的“怂恿”下,他勉强接受了我给他安排的跳绳计划。为增加跳绳的趣味性,我不顾自己身体疲劳,和他轮流跳。开始,他显得手脚不灵活,跳了几个就断了,泄气了。我说:“万事开头难,什么事一开始由于不熟练,当然难些,可是练到后面就容易了,这叫‘熟能生巧’。”在我不断的鼓励下,第一天总算坚持下来了。“坚持就是胜利,如果你能天天坚持,一定会成功的。”末了,我没忘记加上这句话。以后,我们轮流给对方掐算时间,看一分钟能跳几个,并记录下来,我偷偷地虚报数,让他觉得下一次总是比上一次跳得多,我规定当天的跳绳次数要打破记录。这样,既保证了练习时间,又让他实实在在地看到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八天过去了,他从一分钟只能跳10个到一分钟跳170多个。突飞猛进的成绩让他惊喜不已:““妈妈,我真的跳了这么多吗?”,看来孩子当初确实是缺乏信心,害怕困难。在我的不断鼓励下,他更有信心了,跳得更勤了。终于,终于拿回了全校跳绳比赛第二名的奖状。一张小小的奖状,在大人眼里并不算什么,然而对于一个从未亲自体验过成功的孩子来说,则是莫大的激励,是对他付出努力的最高奖赏。其意义远远超出了跳绳本身。亲身实践比空洞说教来得更有说服力,通过这次跳绳,锻造了他的恒心、毅力、培养了他的信心、耐心。每当他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困难、畏缩不前时,我就搬出他的业迹勉励。渐渐的,我他比以前更自信了,学习也更努力了,遇到困难也敢于去克服了……“什么事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如今,这句我告诫他的话贴在了他的床头,成了他的座右铭。应征《父母必读》问题征答:女儿总赖在别人家让家中的世界变得精彩孩子的心之所以在外面,原因是在他眼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有小伙伴玩,不会孤单。玩是孩子的天性,能锻炼孩子的人际协调、团结合作等处世能力,促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但玩得乐不思蜀也不好。如果父母能充当孩子的玩伴,做孩子的好朋友,她就不会总想往外跑了。言语中隐藏的伤害有这样一些不在少数的家长,总喜欢在人前说教自己的孩子,以为是在为孩子好;或者不回避孩子在场就谈论他们的缺点,以为孩子还小,听不懂成人说的话。殊不知这些言语中隐藏了对孩子的伤害,无意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等,对孩子的心理、学习造成负面影响,而自己却浑然不觉。笔者试分析几例:A例:一个抱怨地说:“我儿都4岁了,5加3还算不对,真伤脑筋。”另一个失望地说:“我的也是,一见到算术题,他心里就发怵。”或许家长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想通过交流来探讨家教问题,寻求答案,但这种把两个孩子越比越低的做法,却无意中给孩子贴上了自卑的标签,造成了心理伤害。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三、四岁的幼儿心理尚未成熟,还没有自我评价意识,家长一时的评价往往当成对自己永远的评价。消极、抱怨的语言只会损伤他的自尊,打击他的自信。孩子是越扬越高,越贬越低。说孩子计算不行,他还真认为自己不行,下次再做计算题时,自然想到家长的评价,“可能自己真的不行吧,不然怎么总学不好?”这种自卑感、不自信一旦产生,对数学的畏惧也从此开始了,那么要调动孩子学数学的积极性恐怕没这么容易了。 B例:明明爸爸带明明到小海家玩,一想起明明的成绩不如小海,便情不自禁地指着小海说开了:“你看小海这次又考这么好,哪象你呢,整天光知道玩,又没考好,这样下去怎么行?”当面拿自家孩子的缺点和别家孩子的优点比较,以为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其实只能越比越让孩子泄气,甚至连原有的一点兴趣也比没了。类似的话听多了,耳朵也起“茧”了,反会充耳不闻,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或产生抵触情绪,不但不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而且还容易起反作用,“反正我不如他,干脆破罐子摔碎算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而家长盲目地、笼统地攀比,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孩子没信心的表现,也没从儿童心理学或教育学角度认真研究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只是一味地羡慕别家孩子,斥责自家孩子,只能导致孩子对学习越来越消极,越来越没信心。C例:一个羡慕地说:“你儿子才上一年级就考这么好。”另一个谦虚地说:“不行啊,差远了,语文才考98分,数学也才97分。别人都拿双百呢。”中国家长受东方传统观念的影响,总爱表示一下自己的谦虚,否则怕别人说成骄傲自满,以为很了不起。当有人夸奖自己孩子时,虽然内心高兴,但表面上也要虚伪地表示一下谦虚的美德。然而孩子却是单纯的,他们并不懂成人世界里的“谦虚”,容易把这种“谦虚”理解成父母对自己成绩的不满意,认为父母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值,这样往往给孩子造成学习压力,觉得怎么努力家长都不满意,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容易因达不到父母的高标准而失去学习信心。此外,有些家长固守“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古训,以为表扬了孩子,他就会骄傲自满,不再努力。殊不知,对于低年级孩子,有了点滴成绩,最渴望得到的是赞美和肯定,有了赞美才有更浓的兴趣以及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孩子对于成人的言语和评价是非常敏感和在意的,孩子对心灵是脆弱的,经不起一次次的斥责和失意。只不过很多家长不知道罢了。因此,孩子在场,莫谈孩子的缺点;当着孩子的面,莫比孩子的弱势,否则,一个没有了自尊心、自信心的孩子将预示他将来很多方面是个失败者。母亲们,请注意你的言辞一次,我听几位母亲谈论各自的孩子。一个说:“我儿都4岁了,5加3还算不对,真伤脑筋。”另一个说:“我的也是,一见到算术题,他心里就发怵。”一个说:“你儿能认这么多字,真不错。”另一个说:“嗨,不就那么点字嘛,人家认的字更多呢。”“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母亲们在谈论孩子短长时,孩子就在一旁闪着一双晶莹的大眼睛似懂非懂地听着。也许母亲们是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在认真探讨教子妙方;也许为了在同伴面前表示自己的谦虚,或怕孩子从此变得骄傲;也许认为孩子还小,听不懂大人说的话。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地无意间的闲聊实际上已悄悄给孩子贴上了自卑的标签,造成了心理伤害,而她们自己还浑然不觉。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三、四岁的幼儿心理尚未成熟,还没有自我评价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父母一时的评价往往当成对自己永远的评价。消极、抱怨的语言只会损伤他的自尊心、抵消他的自信心(当然孩子不在场时谈论得另当别论)。如果母亲否定自己,渐渐地变成自己否定自己;如果母亲肯定自己,渐渐地变成自己肯定自己。孩子是越扬越高,越贬越低。说孩子计算不行,他还真认为自己不行,下次再做计算题时,自然想到母亲的评价,“可能自己真的不行吧,不然怎么总学不好?”这种自卑感、不自信一旦产生,对数学的厌倦也从此开始了,那么还谈得上什么对数学的兴趣?对数学水平的提高? 别人夸自己的孩子认字多,本是好事,自己更应该在此基础上,以赏识的态度、赞美的语言强化这种良性信息。恰恰相反,那位母亲或许是不满足于目前的识字水平,希望能有更大的提高,从而以这种不屑一顾的语言回应对方,殊不知,孩子有了点滴成绩,最渴望得到的是赞美,有了赞美才有更浓的兴趣以及学习的动力。太吝啬于赞美的母亲恰恰不懂得儿童这种心理特点。有句社会上流行的俗语用在这里倒是非常恰当:“说你行,你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孩子的优秀是表扬出来的,不是贬低出来的。父母的一言一语都在有意无意之中向孩子传递着肯定与否定的信息。俯视孩子 平视孩子 仰视孩子 如果有人问你,在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父母与子女是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呢?你把孩子当什么角色来看待呢?把他当大人还是当小孩?我们该以何种角度看待孩子?是俯视孩子、平视孩子、还是仰视孩子?要我回答的话,我会从这三种角度看待孩子。 一、俯视孩子,就是把孩子当孩子。刚生下来的婴儿,什么都不会,他需要学会走路吃饭,学会各种生活技能,于是我们能容忍他摔跌跤,犯错误,容忍他慢慢地学,因为——他是孩子。我们的眼神是宽容的、温和的,我们的面容是微笑的、慈祥的。可是随着孩子的渐长,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眼光带“刺”了,面容结“冰”了。“你看,别人都考100分,你为什么才考90分?”“这么笨,连简单的曲子都弹不好!不成器的东西!”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家长不再把他当孩子了,他应该捡回父母从前失落的梦,他应该承担父母的期望,总之他应该比别人强……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还有童年,还有少年,只要还在学习,还在成长,还比我们“矮”,孩子永远就是孩子。《教你如何赏识孩子》的作者周泓老师就说,永远要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可我们呢,却把打造孩子自信的武器——“赏识”过早地扔在角落里了。如果我们能一直俯视孩子,用孩子学走路的心态对待孩子,用疼爱的眼神爱孩子,那么孩子的希望还在我们手中,孩子的成功就在不远处。 二、平视孩子,就是把孩子当朋友。朋友关系是平等的,因此,如果家庭长期制造一种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家庭气氛,那么它将成为孩子人格健康成长的土壤。美国式的民主家庭能培养孩子思维活跃、敢做敢当、勇于创新、积极进取、不畏权威,敢于挑战的优秀品质,而我国的父母多承袭上一代人的传统教育观,“棍棒伺候”、“权威压制”的现象仍如狼烟四起。有的虽也赞成民主教育,但关键时刻又忍不住对孩子大发雷霆、拳脚相加,“凶相毕露”。据2003年7月《北京晨报》载,北京三所中学对2000余名学生调查显示,孩子告父母的三大“罪状”是:翻看孩子私人物品、训斥打骂子女、过分干涉子女行为。如果真的把孩子当成朋友了,能做得出来吗?对孩子哪有平等可言?目前许多家长说,越来越难以和子女沟通了,聪明的父母该从中找得到根源吧?这,该不是孩子的错。 三、仰视孩子,就是把孩子当大人。父母们也许会说,怎么能让孩子“骑”在老子头上?其实,仰视孩子就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做人权利。不要动不动就惩罚,和孩子交谈要用商量的口气,而不要用居高临下的口气,也不要为了长辈的面子而故做威严。父母做错了事,也要向孩子道歉。仰视孩子,就是相信孩子,高看孩子,相信他的办事能力和学习潜能,放手让他做他力所能及的事,以培养他的独立性。什么时候都不要对孩子失望,《我心中的理想的父母》的作者朱永新教授说:“父母对孩子的失望,意味着对教育的停止。”因此我们要有高看孩子的乐观心态。有篇在报刊上很有名的文章,叫《只有你才赏识我》,讲的是孩子小时候成绩并不好,但他母亲总是不断鼓励他,相信他有能力、有出息,最终他考上了清华大学。仰视孩子,就是要看到孩子的学习领域里的制高点,不要拿着放大镜审视孩子的缺点,而要抬头放眼看到孩子身上的“光芒”,把优点捧高、放大、强化,发挥所长,巩固兴趣。 如果父母们能以不同的视角欣赏孩子,以正确的心态看待孩子,那么你的家中将少了一个失败的孩子,多了一个成功的孩子。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他们是对生命本身充满渴望的儿女。他们是经由你来到这个世界,但不是出自于你。虽然他们和你在一起,但他们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但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他们的身体居住在你的屋子里,但是他们的灵魂却不是。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住在明日之屋,甚至在梦中你也无法前去那儿探访。你可以尽力使自己变得像他们,但是尽力不要使他们像你。因为生命不会倒流,也不会驻足在昨日。——纪伯伦每每读着纪伯伦的诗,品味着他对孩子的尊重、理解,对孩子的民主、自由的诠释,总有拿起笔想为所有母亲写点什么的冲动。——他们是经由你来到这个世界,但不是出自于你。是的,孩子是从你的生命中孕育的,如破茧而出的蛹,当听到第一声婴儿的啼哭,你的脸上洋溢着世界上最动人的幸福和喜悦。从此你的心被孩子掳去,为孩子之喜而喜,为孩子之忧而忧,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进一退都牵动着你的神经。

急~!!!儿童与儿童教育研究课程中的问题: 说说儿童的现代境遇??

桃太
机械工
我觉得现在的儿童教育问题是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现在的孩子教育陷入了一个深内深的容误区里,现在的教育形式必须改变。1.德育方面:一定要从小注重素质培养,可是咱们面临的口号喊得响,而做的差,是问问那家不是溺爱孩子,小错不管,打错管不了。2.文化知识:现在普遍存在让孩子学习,只要学的课本知识多,考试打100分,学的课外班多,家长就高兴,这样好像是家长的一张炫耀的资本。3.活动时间少,上了幼儿园就开始关进了教室,坐上了小板凳,而外面的蓝天白云去是孩子的奢求。儿童到底是谁? ——儿童的本然和原初儿童是否有自身的文化?何谓“儿童文化”?“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 的关系是怎样的? 急用,谢谢了。马上就要。 回答好了马上可以给分可以来博士蛋儿教网看看 比较中美之间英语学习的区别

、那一位教育家从事智能不足儿童教育的实验,并完成有关智能不足儿童之研究著作

伯夷叔齐
莫富于地
是A以下是转帖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870年8月31日,蒙特梭利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纳(Ancona)地区的基亚拉瓦莱(Chiaravalle),父3262363632亲是贵族后裔,军人,性格平和,保守;母亲博学多识、虔诚、善良、严谨、开明。作为独生女的蒙特梭利深得父母的宠爱,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 1882年,12岁,随父迁居的罗马,在此完成中等教育。中学毕业后,曾一度进入技术学校学习工程。不久,她对医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考入罗马大学医学院,立志学医。 1896年,26岁,获罗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罗马大学和意大利的第一位女医学博士。随即在罗马大学附属医院任精神病临床助理医生,诊断和治疗身心缺 陷儿童,开始对低能儿童的研究发生了兴趣。她深入研究和检验了伊他(Jean itard)和塞贡(Edward Seguln)的教育低能儿童的方法,在此期间,曾去巴黎和伦敦参观和访问有关低能儿童的教育机构。 1898年,在意大利都灵(Turin)的教育会议上讲演,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儿童心理缺陷的精 神病患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教育训练比医疗更为有效。”引起了医学界和教育界的强列反响。 1899年,在罗马创立国立儿童心理治疗学校。被任命为学监。同时在此校开办了低能儿童教育的教师培训班。 1901年,再次进入罗马大学哲学系深造、教育学、实验心理学和人类学。 1904年,受罗马大学之聘讲授人类学。在意大利杰出人类学家塞吉(Gulsepp e Sergi)的影响下从事教育人类学的研究,并到各中小学进行调查。 1907年1月,在罗马圣罗伦佐区贫民窟创办第一所“儿童之家”,接纳3至7岁儿童,将自己改进后的塞贡法运用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同年4月和11月第二、第三所“儿童之家”在该区相继建立起来。 1907年,发表《教育人类学》。该书是她在1904-1908年担任罗马大学教授期间,将人类学运用于教育研究的讲演集,是意大利第一本教育人类学著作。 1912年,发表《运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这是蒙特梭利论述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的第一部著作。是他在1907-1909年间在“儿童之家” 的实验、观察和研究的总结概括。 该书发表后,先是被译成二十多 种 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地。1912年她的美国学生安尼·乔治(Anne George)把它译成英文并首次在美国出版,译名为《蒙特梭利方法》,同年译为法文,译名为《蒙特梭利博士的科学教育方法——幼儿教育》;1913年被译为德文,译名为《幼儿期的自我教育》;1913年被译为德文,译名为《幼儿期的自我教育》;1914年由河野清丸译为日文,译名为《蒙特梭利教育法及其用》等等。其中英文版流传最广。 1912年,发表《高级蒙特梭利方法》。1919年从意大利文译为英文在伦敦出版。此书是《蒙特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的续集,作者为扩充其理论与方法使之运用于7至11岁的学龄儿童而写此专著。共分两卷;第一卷《教育中的自发活动》( Spontaneeux in Rcarion),着重论述在教育中必须珍视和鼓励儿童的自发活动,引导儿童在适当安排的教育环境中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促进儿童思维、想象、情感、意志、道德的发展,培养儿童独立自主和主动精神。本卷已译成中文收入《外国教育名著丛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二卷《蒙特梭利初等教具》(The Montessori Elementary Marerial)阐述如何就用教具 帮助儿童学习阅读、语法、算术、几何、音乐、诗歌、美术(包括绘画)等方法,促进初等学校儿童的多方面和谐发展。 1913年,第一次应到美国讲学,受到美国各界人士的欢迎,其中有知名人士发明家爱迪生,总统的女儿格丽特·威尔逊,亚历山大·格雷姆·贝尔夫妇,《麦克罗杂志》主编麦洛洛。当时美国总统威尔逊亲自接见并在白宫设宴款待。 1914年,发表《蒙特梭利手册》(Dr Montessorl's Own Handbook)该书是应美国教师、家长和教育家的请求而写作的。它不仅是运用蒙特梭利的方法和教具的指南,而且是指导教师设计和制作教具的参书。 1915年第二次访问美国。在旧金山开办国防培训班;在“旧金山博览会”展览示范教室。 1919年,去英国讲学。在伦敦开办国防培训班,以后每隔一年到伦敦为这个班讲课一次,一直延续到1937年。 1920年,到荷兰讲学。应邀到阿姆斯特丹大学讲演。在阿姆斯特丹办国防培训班。在伦敦出版。讲演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儿童的宗教教育。 1925年,国际蒙特梭利协会成立。蒙特梭利出席了协会的九次国际大会并担任大会主席。第一次(1929年)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第二次(1932年)在法国尼斯,第三次(1933年)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第四次(1934年)在罗马,第五次(1936年)在英国牛津,第六次(1937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第七次(1938年)在英国爱丁堡,第八次(1949年)在意大利的山瑞穆;第九次(1051年)在英国伦敦。 1926年,在日内瓦“国际联盟”会议上发言,呼吁和平,争取儿童权利。同年去柏林讲演,并举办教师培训班。 1929年,发表《教会中的儿童》(The Cheile in the Church)。本书系蒙特梭利于1922年写作有关天主教会儿童宗教教育文集的再版。 1934年,墨索里尼下令关闭意大利所有的蒙特梭利学校,查禁她的著作。她本人被迫离开祖国,逃往西班牙。因西班牙内战爆发前往英国。出版《童年的秘密》(The Secret of Childhood)。 1936年,在荷兰发表《家庭中的儿童》(The Cheild in the Family)。在荷兰为儿童创办一所新学校。在阿姆期特丹附近的拉伦(Laren)安家。后来在这里创办了一所教师训练学院。 1939年,到印度。在马德拉斯开设训练课程,培训幼儿教育师资。并到印度各地指导幼儿学校。在印度停留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4年前往锡兰(即现在的斯里兰卡)开办教师培训班。 1945年,在印度遮普尔参加首届“全印蒙特梭利大会”。 1946年,发表《新世界的教育》(Ecation for New world)。蒙特梭利离开印度回到荷兰。同年去伦敦和苏格兰讲学。在苏格兰教育研究院接受英国授予的荣誉院士。 1947年,意大利政府请她回国重建蒙特梭利学校。在罗马参加庆祝“儿童之家”创建40周年大会。在意大利,她所到之处都受到人民的欢迎和爱戴,并授予她当地荣誉公民的称号。 1948年,再次去印度,并建立示范学校(Model School)。发表《开发人类的潜能》(To Ecate the Human Pottential),论述一般教育哲学及6岁以下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 1949年,发表《有吸收力的心理》(The Absorbent Mind),该书是蒙特梭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印度各地开设训练课程的讲演集;《和平与教育》(Peace and Ecation)是她在多次国际蒙特梭利会议及世界和平大会上的演讲集;《人的形成》(Formation of Man),论述从出生到6岁的幼儿发展与教育,特别强调3岁前幼儿的教育。到巴基斯坦指导开设幼儿教师培训课程。同年到法国接受“荣誉军团”勋章。 1950年,发表《儿童的发现》(The Discovery of the child)。到挪威、瑞典讲学。不久又回到意大利,在培卢查开设和指导教师培训课程。 1951年,到荷兰,接受姆斯特丹大学授予的“荣誉哲学博士”称号。 1952年5月6日,逝世于阿姆斯特丹,享年82岁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197915.htm?fr=ala0_1_1

求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儿童意志品质 的开题报告(特别是研究意义和文献综述)

问政
森石
熊熊字符画,您好!  您的提问非常好!确实,现在很多家长、老师甚至孩子本身都存在类似这样家庭教育方面的疑问,都希望能找到最合适的学习教材和教育方法,培养好孩子的习惯,让孩子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达到培养孩子意志品质和综合素质的目的。然而孩子终归是孩子,孩子就好像一棵小树苗,不加以引导培育就很容易东歪西倒、难以成材,但凡是小孩身上总有些性格和行为上的缺点、偶尔犯一些小错误,的确会对他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其实有利于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你需要仔细考虑和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教材、建议也可选择观看适合自己的家教视频节目,这样综合起来才能对症下药、行之有效。看了以下分析和推荐的视频资料,相信您就能从中得到想要的答案了。  由于在现时的社会大环境、应试教育模式和接收西方开放式教育等重重因素影响下,我们的孩子就像生活在一个大染缸里一样,很容易就被染污了,沾染上某些不良习气,例如娇横任性、叛逆不听话、不诚实、上网成瘾、打架、厌学、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等问题,尤其是处于幼儿及青少年阶段的中学生情况更为严重!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正孩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由这些观念导致的各种错误行为。虽然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有的人采取虎妈狼爸式的教育,还说是“赢在起跑线上”,人的一生其实是马拉松式的长跑过程,即使赢了起跑线,能跑多远、坚持多久、谁笑到最后还是未知之数,往往是适得其反的,因而个别人所谓虎妈教育的事例无论他们成功与否,都不值得崇拜、学习模仿、甚至广泛推广,这样教育会给绝大多数孩子造成永久的、不可磨灭的心理伤害,不堪回首的童年就是这样形成的!如果打孩子进行体罚教育,后果可能相当严重,将来会报复到年老的父母和孙子那一代人的身上,所以暴力方式的教育害人不浅啊!相反,反而是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更显得重要。想要从根本上教育好孩子,培养孩子学习和生活上的良好兴趣和习惯,建议您赶快让孩子喜欢上《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多读一定能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和启发孩子的智慧)。您看,这真是一部“大孝经”、一位最好的家教老师!写得多好!琅琅上口,易读易教,网上还有很多视频故事教学素材,有多个版本适合各阶段孩子观看。作为父母,只要您愿意多些鼓励孩子和您一起观看(这个很重要,您喜欢看能带动他的兴趣一起看,孩子天生好奇、易受他人影响),一定能让您的孩子喜欢上她,如果能在现实生活当中努力去做、尽量落实里面的教诲,何愁不能教育好孩子呢?  同时,您的提问涉及到广大家长和老师都非常关心和渴望解决的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行为语言和学习成绩的家庭教育问题,家长的正确教育引导在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家庭日常生活中,诚挚推荐各位家长和孩子们观看陈大惠老师策划监制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大型公益论坛系列纪录片《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又名《弟子规说明书》),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关于德育与家庭教育的免费网络资源,能在快乐和感恩的氛围中感悟人生的真理,有助孩子提高健康成长学习进步,认识灾难事故因何发生,能做到趋吉避凶,真实不虚!能针对孩子身上的各种问题对症下药、是一剂治疗良方!当中一定有您需要的答案,也是我们做家长长辈学习的有力教材,的确是难得的家庭教育经典节目!这个节目里有许多精彩的事例分析,探讨解决孩子教育的种种方法,真是我们和孩子的一位最佳的、一对一的家教老师,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家庭教育网络资源,而且是完全免费的,对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极大的帮助。生活中,小孩甚至大人都容易出现没有恒心、悭贪、叛逆不听话、上网成瘾、早恋、依赖性强、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不是能从某个简单方法或措施就能从根本上教育改正过来,变成一个孝顺听话的小孩,而是需要我们全面而系统地进行家庭教育,从根本处下手才能治标又治本。这部片里面有很多专家、老师、家长亲身说法、以其独特的心得体会向大众汇报,启示家长的教育观念会直接地影响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所以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从小接受的家教会影响小孩子的终生,从中一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中有一句经典的警世名言:人是能教得好的!好人是教出来的,坏人也是教出来的!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是,当前我们面临的种种现实状况是:社会诚信严重缺失!各种媒体的夸张渲染、错误引导,孩子成长的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和染污,要做好家庭教育谈何容易呢!家长是越来越不好当了,说实话,很多家长也不会如何当家长,就将小孩出生到这个世上,将很多的教育责任都推给了学校和社会,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成长经验是需要家长言传身教的,推卸责任的话怎么能将小孩教育好呢?确实悲哀啊!而我们做子女的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和真实体会,只图自己的方便和享受,说实话,真是有点大逆不道啊!到哪一天我们都为人父母了,才能真正领悟这种感受,但往往悔之已晚,哎...很多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的所谓代沟,都是因为一代一代的接受的教育脱节了,没有很好的连贯所造成的,现在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只顾自己的享受而妄顾他人的感受。 我们必须知道,一切教育要从根本做起,就像树要有根才能长树干树枝和树叶,才能枝繁叶茂呀,如果丢弃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楼阁。在此,推荐各位有缘的朋友,无论看过或没看过的也好,都敬请尽量抽多些时间观看大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论坛节目: 《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可以在百度视频或者优酷土豆搜索播放),但愿看过的人都能够从中得到真实不虚的利益,并且继续利益他人,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创造和谐共存的社会大环境。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和启示。  衷心祝福您!

国内外经典的学前教育研究案例

岛谷
亡身不真
案例:  上午户外3339663361活动时间,幼儿园中班集中在户外大型玩具活动场地进行活动。当时带班教师在教室整理玩具,孩子们则有保育员和实习老师带领,自由玩耍。一个孩子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大哭起来,老师立即检查,发现其没有外伤,实习老师没有告诉班主任,便安抚继续活动;中午吃饭时,老教师发现该孩子不愿意自己吃饭,说是手痛,老师仔细检查询问,发现其右手腕有些肿。随即送往镇卫生院检查,医生建议马上到附近医院拍片检查。经检查,系手腕脱臼,之后,通知其父母,当家长接孩子时看到幼儿伤情,非常生气,要求领导解决处理。原因分析:第一,教师麻痹大意,在孩子们活动时没有合理分工,出现管理盲区,孩子们玩危险游戏时不能及时发现制止;这样的事件是个意外,但是教师就应该具备处理意外的能力。尤其是在室外活动时,由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自觉性差,对危险的意识不够,教师一定要合理安排活动内容、时间、节奏,使孩子们不脱离自己的视线,才能避免孩子们不做危险游戏,最大限度的保护孩子们的安全。第二,在伤害发生后,教师对幼儿的伤后处理方式太随意,不具备基本的保育、保健知识;在意外发生以后,教师对孩子受伤这件事情不够重视,处理太过随意,觉得只是摔了一跤,揉一揉就没事了。这是老师们应该重视的,孩子受伤其实是在所难免的,这一点大部分家长都可以理解,但是如果由于教师的疏忽而导致自己的孩子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家长是会追究的。所以对于每一个受伤的幼儿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仔细的检查;第三,幼儿园的规章制度不够细化。对孩子们在幼儿园学习、活动、休息时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都应该提前预想,认真制定各类预案、细则、各自责任,让每一位教师都树立以孩子为中心的思想,而不是出了事故后的补救或者推卸责任。对策:  以此事为契机,我园通过专题会议强调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要求每位教职工提高工作责任心。在开展各类活动时要提前设想各个细节,合理安排。又请村卫生所的医生对教职工进行了培训学习,使教职工深入了解了幼儿保健知识,提高了对各类伤害事故的及时救治能力;  通过学园领导小组集中讨论,结合幼儿园的特点,进一步细化了幼儿园规章制度,明确了幼儿园一日常规,各类活动细则,教职工各自职责。同时,对孩子们进行安全教育,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危险的,什么是安全的,怎么做是正确的,怎么做是错误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