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个单位参加的临床试验叫不叫多中心研究

鬓眉交白
君火
飞速度CRO:或许 可以叫 双中心临床研究   哈哈   虚构国家规定多中心定义,楼上已经解释的很清楚。科普:单中心临床试验相比较于多中心试验,单中心试验指在一个研究者按试验方案在医疗机构进行的临床试验。客户提到了两个单中心试验,那就是在两个不同研究者按照同一试验方案在同一地点和单位同时进行临床研究。两个研究者同期开始与结束试验。2个单位参加的临床试验国家确实没有定义

临床试验为什么要设置多中心试验

超级爱
丽奈
飞速度CRO来也!补充一点:有的病例比较难找,多中心可以发散寻找病例。

什么是随机双盲多中心实验?

简单爱
大喘气
美国病毒基因公司在北京地坛医院非法试验治疗艾滋病药物一事,一年前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最近由于英国《自然》杂志做了报道,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见《北京科技报》2005年6月1日报道《艾滋病药物人体试验再受关注》)。病毒基因公司驻北京负责人向《中国新闻周刊》提供了一份据称由“第三方”做的临床试验报告。记者将该报告拿给我看,我看后指出,没有必要太深地去看它的相关实验数据,因为样本太小(仅34名患者),而且缺乏双盲的对照组试验,结果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要试验一种药物的疗效,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只要找一批病人,对他们用药,看看能不能把他们的病治好,不就得了?在以前,医生的确是用这种办法做临床试验的,有时也能够有很明确的结果。1885年7月6日,巴斯德做了一次被认为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临床试验,给一位9岁的男孩注射了狂犬病疫苗。这名男孩在两天前被一头狂犬严重咬伤。在随后的10天内,巴斯德给这名男孩共注射了12次疫苗。几天后,男孩便康复回家了。第二年3月1日,巴斯德向法国科学院报告了他对狂犬病的治疗结果,呼吁建立狂犬病疫苗中心。到1890年,世界各国许多地方都建立了狂犬病治疗中心。 由于人们在得了狂犬病之后必死无疑,死亡率百分之百,而巴斯德治疗的狂犬病人却活了下来,因此不难得出结论,巴斯德的疗法是卓有成效的。但是这个著名的试验也是一个很不寻常的事例。能够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极为罕见。药物通常只是用来减轻、消除症状,减少病痛,降低死亡的危险。对绝大多数疾病来说,药物疗效并不是非此即彼、要么有效要么无效没有中间状态那么简单。这时候,要判别药物的疗效,就困难得多。 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人们对药物疗效的认定。许多疾病都能够自愈,例如感冒、失眠症,不必治疗也会痊愈。甚至像癌症这样的所谓“不治之症”,也有一部分病人会自愈。还有许多疾病的状况受病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大,给病人服用并无药效的假药(“安慰剂”),也会出现一定的疗效,有时能达到30%甚至更高。有些慢性病,病情自己会时好时坏。而像心肌梗死、中风这种能致命的疾病,其死亡率与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波动很大,难以对个体做出预测。还有一些疾病的病情好坏,取决于病人的自述或医生的主观判断,其结果很容易受到病人或医生的主观愿望的影响而出现偏差。 为了避免上述因素,在临床测试一种新药的疗效时,就必须精心设计试验方案,进行对照试验。在对照临床试验中,一组病人接受新药治疗,其他组——对照组——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分成不接受任何药物治疗、接受安慰剂治疗、接受已有药物的治疗或不同剂量的新药治疗组,然后比较不同组的结果。其中最基本的对照组是安慰剂对照组,即使用外观应与试验的新药相同或相似,而又不含任何药理活性物质的制剂(其主要成分通常是淀粉或生理盐水),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心理因素对药物疗效的影响,是新药临床试验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在做对照试验时,为了尽量避免主观偏差,还需要遵循其他一些原则。在有可能影响药物效果的各个方面,新药组和对照组的病人都应该相同或相似,例如所有的病人都必须患有相同的疾病,或处于同一疾病的相同发病阶段。而且,新药组和对照组的病人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接受其他治疗的情况等各个方面也应该尽量相似。 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遵循“随机化”原则,即参加临床试验的所有病人被随机地分配到不同的组,病人将进入哪一组完全由随机产生的编号来决定,而不是人为地挑选哪些病人进入新药组,哪些病人进入对照组。如果参加试验的病人群体足够大,随机化分配的结果将会使新药组和对照组的病人有相似的特点。否则,如果由研究人员来挑选的话,就可能有意无意地把病情较轻的病人挑选入新药组,使得新药组的疗效过于显著。 在临床试验中,一方面,如果新药组病人知道自己吃的是新药而对照组病人知道自己吃的是无效的安慰剂,那么心理因素就可能对两组病人的疗效分别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人员为了能得到好结果,有意无意地可能会对新药组病人更精心护理或施加暗示影响病人,在判定疗效时,会倾向于更正面评价新药组病人,更负面评价对照组病人,只收集对新药有利的数据而忽视不利的数据等等。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偏差,在临床试验中还必须遵循“盲法原则”。 如果病人不知道但是研究人员(医生、护士和数据分析人员)知道谁服用的是新药谁服用的是安慰剂,这是“单盲”,但是如果研究人员和病人都不知道分组情况,则属于“双盲”。双盲是避免主观偏差的最好办法。在双盲的情况下,分组情况由第三方人员掌握,医生、护士在“盲态”下给病人使用药物或安慰剂,观察疗效和收集病人的数据,然后把资料交给同样处于“盲态”的数据分析人员去分析。只有在最后需要比较新药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时,才会解除“盲态”,让研究人员和病人知道分组情况。 有时候,通过其他方式(例如临床经验积累、仔细的观察)也能够发现药物的疗效,但是这样的发现往往是不可靠的,不足以得出科学的结论。随机的、双盲的、有对照的临床试验虽然不是发现药物疗效的唯一方法,却是能够确定药物疗效的最可靠的方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什么是多中心研究?平行对照?

以成
包小姐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赵雷在路上 什么是多中心研究? 多中心试验是由多个研究者按照同一个试验方案在不同试验点和单位同时进行的临床试验。此类试验者会由申办者指定一位主要研究者总负责,以协调各中心之间的工作。因此每个中心必须严格遵守试验方案的要求,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只有在一个试验中心不能在预计的时间内完成受试者入组时才会进行多中心试验。大型的多中心试验由研究者人数众多,必然增加了结果出现偏差的可能性。因此,召开全体研究者大会统一受试者入组和评估方法对于减少偏差的产生至关重要。由于每个中心的入组速度不同,为避免因有的中心入组患者太多而引起的偏差,每个中心应保证按所分配的受试者人数入组。平行对照试验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为标准的随机分组对照试验,最常用的设计是试验药A与对照药B进行随机对照比较,有多个药需同时进行比较.可以设多个治疗1}互相比较。亦可以设计几个治疗组与一个对照组或安慰剂进行比较。主要适用于以卜情况(1)一个疗程可以治愈的疾病(2)疗程需要较长;[3)后一种药物的效应l如在第一种药物治疗之后给药会有所不同(4)有多种药物需要比较;(5)试验所需的病例来源不困难;(6)有足够的研究力量与研究条件。[1] 随机试验是一个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在概率论中把符合下面三个特点的试验叫做随机试验:

医疗器械多中心临床试验至少要做几家,2家还是3家?临床试验备案表上写的至少3家

酱肘子
狗侦探
仅根据字面意思,多字就表示三及以上。2家不能算是多家。且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国家总局25号)第十一章附则中:多中心临床试验是指按照同一临床试验方案,在三个以上(含三个)临床试验机构实施的临床试验。

多中心理论的介绍

红眼病
琴乃
在全球化治道变革与学科交融的风云聚会中,多中心理论无疑是这个盛会上一颗闪着夺目光彩的明珠。多中心理论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政治理论与政策分析研究所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 Ostrom)夫妇共同创立。这一理论以严谨的理论关怀、实践关怀精神展示了其颇具现实解释力的理论风采,以严密的制度分析、理性选择的逻辑论证展示了其制度理性选择学派的独到魅力。

迈瑞DR参与“中国DR多中心临床研究”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介者移画
冬歇期
此次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会的专家团队和迈瑞DR科研团队和迈瑞DR设备核心用户团队携手合作,共同开展 DR 摄影规范化检查成像多中心临床研究,旨在探讨迈瑞DR摄影规范化检查成像的规范化、最优化摄影参数,获得基于迈瑞DR摄影设备、适合中国婴幼儿体型、并能够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DR规范化检查成像指南,期望通过此项研究可以使DR规范化检查成像成为常态,以造福广大患者。

审评中心对现阶段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的认识

且方将化
天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anxiang5108审评中心对现阶段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的认识 杨志敏,主任药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临床审评一部随着药物研发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和我国药物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近年来在我国开展的临床研究数量呈递增趋势。据统计,2005 -2010 年我国共有1 999项临床研究在美国 Clinical Trials.Gov 进行注册,其中 2005年为 144 个,2006 年为 198 个,2007年为 278 个,2008 年为 368 个,2009 年为 466 个,2010 年为 545 个,登记的研究中大部分为研究者或学术机构发起的临床研究(investigator-initiatedclini-cal trial,IIT)。从总体数量分析,除了以药品注册为目的的临床研究之外,由研究者发起的各类研究已开始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由于越来越多的临床单位参与或主导高水平的国际多中心研究,如IPASS 研究、INTEREST 研究、EACH 研究,获得国际学术界和同行的高度认可,更加激发了国内研究者开展临床研究的热情,从而不断探索和研究更好的治疗方案,获得更加充分和科学的研究数据,通过循证医学方法提升临床治疗水平,为患者带来临床获益。目前我国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的认识和监管工作刚刚起步,研究和借鉴国外的管理模式是现阶段必要的工作。为此,本文就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研究者发起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概要性介绍,力求为制定和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我国研究者发起研究的管理水平和研究质量

西施泰的研究报道

马永贞
不要脸
(一)透明质酸与膀胱灌注化疗并发症意大利 罗马 Finazzi教授等2009:将膀胱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 人,进行膀胱灌注卡介苗治疗。 A组:免疫治疗膀胱灌注卡介苗53 毫升+西施泰。 B组:免疫治疗膀胱灌注卡介苗53 毫升。本研究旨在验证西施泰与免疫疗法结合后减少膀胱灌注治疗过程引发的局部中毒症状和排尿频率的有效性。试验于2009年9 月底启动。 中国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那彦群教授等2010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术后西施泰与吡柔比星(THP)联合灌注减少灌注化疗引起并发症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临床试验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作为临床研究指导单位,主要指导者为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那彦群教授,主要研究者为候任主任委员叶章群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作为临床研究负责单位,全国共11 个中心参与完成,入组120 例验证西施泰膀胱灌注减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术后灌注化疗后引起并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西施泰的干预能明显改善膀胱灌注化疗患者VAS的评分状况,且能迅速、持续缓解病人的膀胱疼痛,明显改善患者的尿频与夜尿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西施泰与化疗药联合灌注安全、临床耐受性良好。该临床试验结果发表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1 年1 月第32 卷第1 期。 (二)透明质酸与PBS/ICNørdling 等 2001: 在1999 年Kallestrup 的实验后,接下来的3 年随访观察发现:19 例患者中的11 例 ,持续每月膀胱灌注西施泰3 年。2 例患者完全缓解并脱离治疗,另有2 例患者改用其它治疗方法,剩下的7 例患者在不间断的治疗期间,其症状改善持续时间平均为37 个月。 Riedl 等 2004: 对103 例IC患者进行每周一次40mg西施泰膀胱内灌注治疗后,经过VAS评估,其总的症状应答率>80% 。每周灌注直到症状改善到患者满意,之后灌注间隔可以逐渐延伸到2,3 周,最后到4 周,如果患者维持症状消失,或每月维持每月间隔,如果未灌注症状复发,也停止治疗。改良的PST实验阳性的IC患者只接受西施泰治疗。Kallestrup 等 2005: 20 例IC患者,每周灌注一次西施泰持续一个月,后每月一次持续2 个月。13 例对治疗有应答的患者继续每月一次灌注持续3 年。4 例完全应答者(30%)在治疗23 个月到31 个月时终止治疗。7 例继续治疗,3 年来结果良好(部分应答者)。而2 例患者因随访过程中对治疗无应答而停止灌注。除了5例在治疗初期(每周一次灌注阶段)出现泌尿系感染外,在耐受性良好的长期膀胱内西施泰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其它副作用。 Sanchez 等 2005:回顾性分析21 名接受西施泰治疗的IC患者。几乎70%的患者在研究结束时显示,改善程度最少2 分。最好的结果在治疗的第6 周末。参数改善最多的为尿急和尿频,改善最少的为盆区疼痛。没有恶化或者放弃治疗的患者。Imran 等 2007:研究观察全麻下水扩张联合膀胱灌注透明质酸治疗难治性间质性膀胱炎。23位患者中,17位症状立即改善,所有应答者,溃疡治愈,炎症消除。应答者麻醉下膀胱容量平均从492ml增至776ml。Riedl 等 2008 :按VAS评分标准,评估2001年到2003年70位接受膀胱灌注透明质酸治疗的IC患者。从灌注治疗到现在平均间隔5年,。22/45(50%)的患者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17 位患者的症状 VAS 评分为 0,30 位(66%)患者VAS 评分<3。17(37%)位患者再次接受灌注治疗以维持有效性,只有5 位患者需要持续不断的灌注治疗。13位(29%)患者用其他方法治疗膀胱症状;然而,5 位(11%)患者最初的症状仍未得到改善,VAS 评分为7到10。总的来说,除了Porru 报道的数据外,在每周一次的膀胱内西施泰灌注治疗的患者中,超过2/3 的PBC/IC 患者症状得到缓解。据报道,其症状完全缓解率在20~50%。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能彻底治愈PBS/IC,这样的缓解率已经很显著了。至少1/3 的有应答的患者需要继续进行每月一次的西施泰灌注治疗来维持长期的治疗效果(Kallestrup 认为至少3 年)。Riedl 等能获得非常好的结果(缓解率>80%)是基于纳入标准,要求一个阳性的修改过的PST 测试,为血-尿屏障紊乱的患者适宜膀胱内灌注西施泰治疗提供有力的证据。Gupta 也证明PST 检测阴性即尿-组织屏障缺损的患者对GAS替代物治疗无应答。另一方面,灌注治疗的灌注时间至少2 小时的标准,维持每周一次灌注直到症状消失,使用亲水导管适度减轻插管的不适以及灌注期间预防性抗感染,这些措施都来源于以上发现。(三)透明质酸与神经源性膀胱泌尿系感染Searles 等, BJU (2001): 对8 例患有神经原性膀胱炎和复发性尿路感染的儿童患者,给予50ml西施泰一周一次注射治疗,之后每月一次。其中7 例患者症状完全或部分消失。作者得出结论:对患有神经原性膀胱炎的儿童患者,西施泰灌注可以消除难治的细菌感染并缓解膀胱的持续症状。治疗的持续时间已经确定。 Manas 等, 2003: 因转移性癌脊髓压迫,并膀胱失去功能的患者,通过外科和/或放射治疗接触压迫。所有的病人都会持续导尿至少1 个月,在此期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在对照组(34 例患者)为76%,相比之下,37 例接受每周一次40mg西施泰预防性膀胱内灌注的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仅为14%。Rapidi C-A 等 2006:研究膀胱内灌注透明质酸溶液,在脊髓损伤(SCI)伴神经源性膀胱的20 位患者,预防复发性泌尿道感染(UTIs)的有效性。可以观察到UTI频率减少。治疗前UTI 的平均次数:2.1/2月;治疗后 UTI平均次数:0.65/2 月。且每月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天数显著减少,治疗前平均总天数为 12.44 天/每位患者;治疗后平均为 0.65 天/每位患者。 (四)透明质酸与复发性细菌性膀胱炎GAG 层可以保护尿路上皮免受细菌粘附和感染。有缺损的GAG 层容易导致细菌性膀胱炎,后者又会引起尿路上皮和GAG 层的损坏。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感染状态重复并持续。这样看来,有理由认为GAG 替代物可以减少复发性细菌性膀胱炎的发生;正如少数研究数据表明。Constantinides 等, 2004: 40 例平均年龄35 岁的女性患有复发性细菌性膀胱炎(12个月内发生尿路感染>3 次)的患者,给予每周一次40mg西施泰灌注,4-12 周治疗之后给予每月一次灌注4 次。治疗期间没有膀胱炎发生。之后的12 个月内70%再未复发膀胱炎。所有患者每年的膀胱炎复发次数从4.3 降到0.3(下降率为92.4%,p<0.001),且复发间隔时间增加5 倍(治疗间隔从96 天增加到498 天,p<0.001)。 Lianos 等 2005:20 名27 岁至40 岁的女性,均有复发性下泌尿道感染病史,接受透明质酸膀胱内灌注。评估透明质酸对慢性复发性细菌性膀胱炎患者膀胱粘膜上皮愈合和纤维化的影响。治疗4 周后再次活检,显示14 名患者(70%)膀胱粘膜上皮愈合加速,膀胱纤维化受抑。在6 名患者中没有相关的组织学增生。所有患者在治疗结束时均无复发。M.lipovac 等 2007:对20 名有复发性泌尿道感染(UTI)史的女性,每人在约 6个月的时间里接受9次膀胱内透明质酸灌注。在治疗前,在 36.2±6.2 周内,20 名患者泌尿道感染的总次数为 67 次,治疗后47周内感染次数为 10 次(P<0.001),13名患者(65%)直至治疗结束均未复发,有1例在治疗中复发,有 6 例(30%)在随访时复发。每年每位患者的感染次数 从4.99±0.92降至 0.56±0.82(P<0.001),在复发的患者中,治疗后复发时间为 178.3±25.5 天,治疗前复发时间为 76.7±24.6 天。(P<0.001)。 (五)透明质酸与放射性膀胱炎放射可能引起尿路上皮和GAG 层损害,导致急性或慢性放射性膀胱炎。两项实验证明,膀胱内西施泰治疗,能减少放射引起的膀胱症状。Perez 等, 2003: 90 例接受外照射和近程放射联合治疗的宫颈/子宫癌患者分为2组。45 例给予标准模式治疗,另外45 例在每周一次的近程放射治疗过程中给予40mg西施泰治疗。放射治疗过程中,毒性反应被看作细菌性膀胱炎的诱发因素,西施泰组使得放射引起的毒性下降了46%,使得大部分病人可以按照原计划完成放射治疗时间表。 Diamantopoulos 等., 2004: 20 例放射治疗后患放射性膀胱炎的患者,给予西施泰膀胱内治疗,每周一次连续4~6 周,之后每月一次持续1 年。治疗结束后80%的患者明显好转。而且临床改善与膀胱内镜检查一致。Gonzalez Patino E 等: 接受放疗的盆腔癌14 位患者使用透明质酸膀胱灌注,预防出现放疗诱导的膀胱炎。无一例发展成3 级膀胱毒性。有4 位患者发展为毒性2 级,2 位患者毒性1 级,毒性反应都在HDR近距离化疗时开始发生。在治疗结束后第二周无一例有膀胱毒性反应。没有不良反应。N.Salvador Garrido 等 2008:接受放化疗综合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膀胱内灌注透明质酸(西施泰)预防急性放射性膀胱炎(RIC)。只有一位患者(4.76%)有 IVA阶段疾病,在第一次插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后出现 3 级膀胱毒性,需要中断治疗一周。6 位患者(28.57%)出现 2 级膀胱毒性,3 位患者出现 1 级膀胱毒性。膀胱毒性 1-2 级的患者(42.85%)不需要中断治疗。没有患者发生与膀胱有关的泌尿系感染,所有的患者在治疗结束第二周均未出现膀胱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