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樾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下面就方面进行探讨。一、巧设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的时候,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去探索。所以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巧设形象直观的实验情境,把学生引入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求知探究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神奇的电磁铁》一课时,教师一上课就告诉学生要做一个魔术表演,只见教师拿出一枚绕有电线的大铁钉,接上电池以后把大铁钉接近一枚回形针吸起来了。看到这种情况,学生不禁要问:大铁钉是没有磁性的,怎么会把回形针吸起来了呢?又如在教学《燃烧与灭火》一课,上课一开始,教师不说什么,只是让学生观察下列实验:教师在讲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用玻璃杯罩上。学生目不转睛地看着,发现蜡烛慢慢熄灭了。对于这个意外的发现,学生很想知道为什么罩上玻璃杯,蜡烛就会慢慢熄灭。在这个实验情境中,学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促使他们想尽快找到答案,这样学生想探究知识的兴趣就被激发了,教师也轻松自然地通过实验情境导入了新课。二、参与实验活动,满足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一个孩子都会在喜爱的学科或活动上毫无吝啬地倾注精力。因此,教师要尊重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渗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努力创造条件,指导全员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中,让学生细心观察,通过自主探究讨论,自行获取科学知识。例如,教学《不一样的电路连接》一课时,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实验器材,明白它们的用途以后,就要求学生人人组装一个有一节电池的电路,再组装一个有两节电池的电路。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一边观察,一边动脑思考,发现小灯泡的亮度发生了变化。教师再引导学生从实验器材的多少及小灯泡的亮度两方面去分析讨论。通过实验对比,学生自己找到了小灯泡的亮度与串联电池多少的关系。在教学有关串、并联电路这一知识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以下实验:用两节电池、两个小灯泡、一个开关、一些导线组装成一个电路,使开关能同时控制两个小灯泡的亮或灭。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连接方法有好几种,而且小灯泡的亮度也不相同。这几种电路所用的实验器材一样,那么小灯泡的亮度与什么有关呢?教师适时点拨,再把电路图展示出来,好奇心促使学生去分析、去比较,通过观察和实验对比,学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小灯泡的亮度与它们的电路中的排列形式有关。把两个小灯泡成串地连接在电路里,小灯泡比较暗;把两个小灯泡并列地连接在电路里,小灯泡比较亮。再如学习《平衡玩具》一课,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动手做一个不倒翁。学生在做不倒翁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教师不是急于教给学生具体方法,而是鼓励学生动脑筋去思考,找原因想法。最后再让学生把不倒翁仔细地观察研究一番,学生发现了不倒翁必须是上轻下重,底面是半球形的才能扳不倒。经过这一探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出一个扳不倒的不倒翁。教师利用实验这种启迪手段,使学生在观察、实验中自己发现知识,并通过讨论、分析、归纳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促使知识进一步内化,形成技能,满足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三、积极开展课外实验活动,提高探究能力课堂教学的时间有一定的限制性,而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巩固及运用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要以课内教学为重点,灵活多样地向课外延伸,拓宽实验渠道,让学生在异彩纷呈的大自然天地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情开展实验活动。例如学习《制作植物标本》一课时,教师提前告诉学生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要求他们到大自然中细心观察各种各样的植物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等,采集各种奇形怪状的植物叶子并制成标本。学习《蜗牛天地》以后,课外组织学生把自己抓到的蜗牛带回家饲养,有目的、有步骤地观察它们的外貌和活动特点并做好记录,定期到班上交流。再如在教完《电》这个单元以后,在强调安全用电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家里的电灯是怎样连接在电路中的,鼓励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广泛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开展这样的课外实验探究活动,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在实践中诱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既让学生掌握了科学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总之,教师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实验这一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励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创造,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世界,像科学家那样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开启科学的大门。参评组别:教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