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做B端用户的小程序开发,运营,这会是新的创业方向吗

过去篇
可形已信
小程序现在在各个行业都是很吃香的,给这些行业开发小程序都是必须的了,现在的潮流就是这样,大家都做一个小程序,你不做还跟不上,用户习惯已经养成在那里了,你不去拥抱这个趋势,哪里还有你的商业机会,所以商家企业个人都喜欢给自己做一个小程序。做B端用户的小程序开发,运营,这会是新的创业方向

互联网里面的B端用户和C端用户指的是什么?

化育万物
两部分
1、互联网里的B端用户:主要指的是企业端用户,即这里的B端就是说的是B2B(Business-to-Business)中的企业之间的网络营销!2、C端用户:C代表的是consumer(消费者)的英文缩写,所以C端用户指的是消费者,即产品的最终使用者。

现有研发技术调研

始作
煤气灯
(1)软件类型调研现有的软件类型大致可以分为3类:①不与互联网连接,独立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的单机版软件;②与互联网连接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客户端的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简称C/S)结构的软件;③与互联网连接不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客户端,用户使用浏览器即可操作的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简称B/S)结构的软件。这三类软件性能上并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只是面对的应用领域不同。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绝对的单机版软件现在只存在于需要严格保密的领域,应用面非常狭窄。因此在调研中将单机版软件定义为软件使用过程中并不是必须与互联网连接才能使用,即软件主要功能在离线的状态下也能正常使用,如OFFICE、CAD等软件;C/S结构的软件必须与互联网连接才能使用,用户使用前必须在计算机上安装客户端,例如QQ等软件;B/S结构的软件类似C/S结构,也必须与互联网相连才能使用,但不同之处在于不需要用户在计算机上安装客户端,用户使用常见浏览器如IE、FireFox等即可登录网站使用,例如目前流行的网页版游戏等。(2)开发语言调研目前软件开发语言虽然种类繁多,但主流的编程语言集中在C++、C#和Java之间。C++更接近计算机底层代码,具有无与伦比的灵活性和计算效率。用不同语言编写的同功能的程序比较时,C++语言的程序运算速度最快,并且计算量越大其速度优势越明显。但是C++相比C#和Java会大大增加程序员的工作量。C#属于面向对象的开发语言,以其极佳的封装性大大提高了程序员的编程效率,但同时也牺牲了一定的软件性能;Java语言同C#类似也属于面向对象的开发语言,相对于C++、C#等语言过于依赖WINDOWS系统的硬伤,Java语言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卓越的跨平台特征。在编程不仅仅只局限于WINDOWS系统甚至不局限于计算机的今天,Java的跨平台特征优势显著。对于不用的软件类型,程序员倾向使用的编程语言也不尽相同。对于单机版软件而言,大多需要涉及图像处理等问题,因此C++以其卓越的性能是程序员开发单机软件的首选。但近年来随着微软公司大力的推广,C#以其极高的开发效率正在威胁C++在单机软件领域的地位,但是相比C++,C#在性能上的缺陷使其在单机领域不足以抗衡C++;对于C/S结构程序软件而言,由于C++语言开发时网络尚未普及,因此C++并不擅长于对网络程序的编写。相反,C#和Java代码兴起时正是互联网繁荣的开始,因此两种语言都非常适合网络程序的编写。就目前而言,C#正以其极高的开发效率和卓越的网络性能逐渐向C/S开发首选语言靠拢;对于B/S结构的程序软件而言,同样是针对网络的程序编写,但与C/S结构不同的是由于需要在浏览器中实现功能,单纯靠C#或者Java都无法达到效果,因此B/S结构的程序软件大多使用C#或者Java和网页编程语言HTML、JS结合的形式编写。对比而言,B/S结构软件中目前最常使用的语言包括基于C#(C++)和html结合的ASP技术以及基于Java和html结合的JSP技术,另外近几年来新出现的PHP技术在B/S结构的软件编写中发展非常迅速。

产品经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哪些

受命于地
苜蓿
产品经理的工作,直接做成流程图,更直观,也体现了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并且把设计、研发等角色加进去,这样会比较想要,就像课上所说的那样:产品经理是个运筹帷幄的工作。  互联网公司谁最累?当然是产品经理,需求,思路,方案,验收,培训,资源,等关键节点,都需要产品经理来推动,这无疑是最累的一项工作。如何高效的有条不紊的来推动,最重要的 是有一套清晰的工作流程。  按照产品从需求到上线的线性路径来讲,这个路径就是产品经理的工作流程。工作流程中,可分为3大阶段13个芳点。前一个节点的结果将会影响到下一个 15点。因此,不仅节点的顺序不可更改,而且还需要产品经理把关好每一个节点。以下是对每一个阶段,每一个节点的详细介绍:一、你是做什么的  对于非互联网行业的人来说,我们往往拿捏不好这个回答的度。讲太多技术又怕人不懂,讲太少的话又怕人家认为自己是行政,讲不好还会被人认为是银行柜台里那个产品经理。所以异常心累。 二、产品设计阶段  产品设计阶段是指产品从搜集需求到立项通过中间的时间段,AAA教育在这个时间段产品主要的工作就是制定一份可落赋施的方案,技术可以着手编程开发的方案。  2.1、获取需求  需求决定着产品要做什么,因此需求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那么产品经理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取需求呢?首先产品经理可以通过竞品分析获取需求,看看竞品有哪些亮点,把别人的亮点拿过来放入到自己的产品中,这是一种获取需求的途径。其次产品经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向用户发放问卷调查获取用户反馈,在用户反馈中提取需求。最后产品经理的创新也是一种需求。如果产品是面向B端客户,那么B端客户会主动提出需求,产品经理只需要对B端客户提出的需求进行筛选即可。此外运营人员也会向产品经理提出需求,运营人员制定的策略有时 是产品无法实现的,此时也会把这类需求记录在案。  2.2、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就是对需求定性,紧急,不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然后根据状态来规划版本,重要紧急优先级最高,紧急次之,然后是不紧急,最后是不重要不紧急。在规划版本中,最终重要的就是梳理好版本的边界,只是看一条条需求是很难确定版本边界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据产品设计逻辑来进行划分版本。例如要做一个社区平台,第1版本首要的就是社区的基 本框架,基础功能,包括用户发帖,看帖,跟帖消息提醒,奖励设置,平台方帖子汇总,规则设置极大核心模块。用户成长体系,签到,内容审核等这些模块,都可以规划到后续版本迭代。因为社区平台刚开始建立,用户习惯未进行培养,用户认知不够,用户量也不大,用户体系,签到,内容审核没太大价值。所以第1版本的中心是基础核心功能的建设。  2.3、需求确认  需求确认通常是指产品迭代版本时,产品委员会对需求确认的一个过程(产品委员会可以是直接上级,上级的上级,几个产品总监)这一过程主要审查产品经理计划要做事情是否合理,方向是否正确,以此确保产品的正确性。在召集产品委员会确认之前,产品经理需要搏需求分析的结果整理成文案的形式,并说明为什么需要做这些事。  需求确认无误,接下来就是思路碰撞环节。  2.4、思路确认  思路确认是指产品委员会对产品经理设计的产品逻辑审查的一个过程。在审查前,产品经理将根据确认好的需求绘制出产品逻辑图,流程图。然后把设计思路,逻辑图,流程图整理成文案,发给产品委员会看。在思路确认过程中,产品经理讲出自己的思路,想法给产品委员会听。产品委员会听取后给出点评,建议,以便更加对产品进行完善。这是一个思想碰撞过程。  思路确认无误后,产品经理就可以绘制原型。需求清晰,思路清晰,画原型就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2.5、方案评审  方案评审是指产品委员会对产品经理原型审查的一个过程,产品经理向产品委员会讲解原型, 产品委员会对原型进行评审,或给出建议。这其实是在检查产品经理输出方案质畺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在这个节点都没能发现问题,后续发现了,将会是很丢产品部门脸面的一件事。  2.6、立项  走到此节点,代表产品经理的方案已经可以落地开发。但是还需要技术部门的配合。此节点产品经理将召集技术部的老大,产品部的老大,项目经理,前端经理等项目相关人员,一起看方案。技术部门将对方案进行评审提问,此时产品经理将向他们一一解答问题。立项的目的就是确定方案是否可行。立项通过后,剩下的事情就是技术部门排期开发。立项通过也是对产品经理成果的体现。三、项目跟进阶段  3.1、设计稿确认  设计师在拿到方案后,会根据产品经理的方案进行设计。产品经理将对设计师的设计稿进行确认,确认通过后才进入到开发。在这个节点,产品经理最关心的无夕点,1.设计稿与方案不一致,2.设计稿视觉效果差,3.设计稿漏掉了一部分。  当设计稿确认无误后,就可以交付给前端技术人员了。  3.2、前端静态页面验收  产品经理在此节点主要关注2个方面,1.前端页面是否与设计稿一致,2.是否存在兼容性bug 及交互体验问题。此节点验收通过后,将交付给后台开发人员了。  3.3、开发跟进  产品经理在此节点主要关注的是进度有没有偏差,当出现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延期什么的,此时产品经理将制定应对措施,通知内外部先关人员做好安排。  3.4、项目验收。  走到此节点。说明项目已经发开发和测试完毕,但是作为产品经理是不能马虎的,所有的功能都要过一遍,这样才会放心。四、项目发布阶段  4.1、内部培训  产品经理将对内部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如客服,市杨,运营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认产品,了解产品,缘练使用产品。  4.2、项目上线  项目上线的过程主要由技术来实现,因为产品上线是个重大的日子,所以产品经理必须要见证这一刻。  4.3、发布公告  项目上线后产品经理要发出公告,通知内部外部的人员,让他们知道新产品,新功能上线。还可以组织一个项目发布会什么的。  产品经理只有清楚了工作流程,才能有条不紊的推进工作歩一歩的达到目标。

怎样使B端客户成为我们的合伙人

青蝇
比于大泽
20%客户贡献了80%的销售,B端客户本身客户数量规模就不大,一旦其中的20%客户流失,可能导致用户或收入增长停滞甚至倒退。所以,如何更好地服务好于不同性质的客户,特别是20%的关键用户,精细化运营即客户分级管理对于提升运营效率与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客户分级体系的价值与意义通常,客户分级管理,目的当然是最大程度挖掘客户价值,为企业创造利润。B端的销售额由几个因素决定:客户量,购买量,复购量。销售额=新增客户量*转化率*购买量+存量客户*留存率*复购量不同的阶段,运营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通常软件客户会经历需求-合同-交付-运维-复购/流失几个阶段,也就是所谓的漏斗转化流程。运营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接触多的需求客户,通过有效的销售策略帮助销售赢得客户签订合同,交付满意的产品及服务,稳定高效的运维服务,提升客户复购率,减少流失率。 不同阶段客户占比所以,结合不同阶段的客户来看,客户分级管理的价值可以体现在如下四点:价值1:增大流量:例如通过明确目标客户群体属性,并针对这一行业特征客户进行精准化销售活动,从而达到拉新目的,即增大流量。价值2:提高购买量:例如如果客户等级有普通升为价值客户,那么可享受订单折扣力度更大,SLA服务保障等级更高等服务,那么客户很有可能更换其他供应商而集中选择一家。价值3:提高复购量: 对于不同等级的客户提供不同等级的技术支持,运维服务,及其他增值服务,客户满意度会得到提高,从而增加续约率。价值4:降低流失率:通常客户在服务期内的故障率过高,每一次的服务请求未能得到及时响应的话,客户对于企业的整体实力会产生质疑,那么流失的风险就会加大。通过分级体系管理,实施差异化服务,从而降低流失率。二. 客户分级体系设计需求点分析1.客户角度高价值的客户希望对于服务商的权威性,专业性,可靠度要求高,对于产品性能及服务品质要求较高,甚至希望与企业合作,能够带来品牌价值,平台合作,企业效益的大幅提升,所以对于高价值客户,企业应该抽调最优质的人力与物力来进行服务维护。而对于普通用户,他们更关注价格是否比其他服务商更优惠的时候,我们即可以通过价格去吸引。通过设计灵活的销售激励手段来激励购买。2.产品角度公司产品多达几十种,遍布于全国各地,往往采取统一管理措施,通过将客户分级管理之后,对于不同级别的客户的产品需求进行归类分析,我们会发现,二八原则依然适用于产品,20%产品贡献了80%的销量。例如,金字塔顶端的用户,往往需要的是现金流产品,增值服务类产品,对于新品的接受程度也相对较高。而一些小客户,由于价格敏感趋于保守,他们愿意选择以往非常成熟的产品,因为产品成熟,开发成本低,价格较低,但是而这一类的运维成本高,故障率高,是需要逐渐淘汰的。以我所在的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领域产品管理为例:现金流产品:往往是一线城市T3+以上级别数据中心,因为绝大多数互联网企业业务都覆盖在一线城市,但是北上广深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越来越多同质化机房涌现时,产品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优化运维服务,降低故障率,如开发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来提升用户体验,通过实现资源设备的实时监控与按需调配,让用户实现对整体资源的全局掌控,从而保持住客户的高度粘性。增值服务类产品:如针对互联网客户业务发展特征,提供跨境专线服务,光纤专线,高防安全防护产品,往往业务分布广,对用户支付安全较高的金融,游戏行业客户需求量较大,那么就可以结合这两个行业客户特性提供有针对性的增值服务产品。维护成本过高的产品:比如一些年代较久的老机房,设施稍微老旧故障率高的数据中心,应根据不同层级客户需求进行相应的新品资源开发,来实现逐步转移的策略。新品:比如新建云数据中心,安全防护产品升级,SaaS运维平台服务,根据客户业务形态的新升级来实现产品的升级。三.如何设计客户分级体系?首先明确这套客户分级体系希望达到的目的:希望通过实现客户分层管理,降低客户流失率,特别是高价值客户,挽留老客户提高销量;希望通过客户分级体系,让销售团队了解,公司产品定位与发展方向,希望开拓哪种类型客户;明确不同层级客户权益,提高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水平。那么,结合现有业务特征,客户体量,我们可以尝试定量+变量的方式来分级,如:定量指标评估表通常,以贡献值来定义客户等级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我们也不能唯贡献值而论,毕竟有些客户短期内订单额不大,但是未来的成长性高,所以还应该关注客户整体经营,包括需求的多样化,关系,经营水平等其他角度来评估,以达到综合评定的效果。变量评估指标表通过客户订单额评定基础等级,然后通过变量的加分项及减分项做整体评定,如A客户订单额为50w,基础分为10分,等级为E类普通客户,但是,通过对客户整体经营水平调研发现,客户有成功推荐过2个客户,同时业务需求种类丰富,作为一家非上市公司但是估值较高,未来潜力较大,所以我们通过加分项,客户最终价值得分为35分,那么客户等级就可以上升为D级潜力客户, 相应的服务等级也要进行升级。那么,有了等级评定的基础规则后,还要定期跟踪各等级客户的变化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更新,并调整当前的客户等级评定指标,总之,客户等级评定要始终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与公司产品战略走向。四.权益设计与C端产品的会员体系不同,不是通过登录,购物,评价,晒单累计成长值而实现会员等级的成长与升值,从而享受不同的权益。B端客户分级管理体系主要是围绕客户量,购买量,复购量来设计,对于客户的评定,主要是综合客户的总体购买行为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所预示的增长潜力来设计。同时,不同客户等级的权益,也是围绕转化漏斗:需求-合同-交付-运维-复购/流失这几个关键步骤来设计,将每个关键节点可以促进转化的点列出来,并通过不同服务等级来驱动转化。客户权益表实际上,目前很多B端企业并没有完善的客户分级管理体系,这分级方法,我们也是在企业内试行,目前从半年的试行结果来看,客户流失率相较于上一年度,降低了15%,客户运维服务团队的整体效率提升了30%。每一种客户分级管理办法的设计,都需要结合企业发展状况与产品所处阶段来设计,并且根据变化不断更新,以确保有效驱动客户增长。

B端是什么意思,人群是企业里的员工用户算是B端吗

类人猿
过山车
货运市场分为B端和C端,B端是business的意思,代表对应的是企业客户群体,包括企业对物流的需求。目前1号货的专注于非计划性小B客户,就是面对这批发市场、建材市场等地的B端客户。

建立B端客户用像,怎么做?

川村
剪刀男
1 .列举基础数据基础数据是构建企业用户画像的前提,采集数据前,根据企业用户画像使用目的,从宏观层、中观层、微观层的角度,列举构建企业用户画像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宏观层,指企业用户的行业属性,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市场结构、运作模式、运行规律。通过行业特征,了解目标企业用户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观层,指企业用户的企业属性,如企业成立时间、企业规模、人员规模、收入规模、活跃用户、使用评价等。通过企业特征,了解目标企业用户的现状;微观层,企业用户画像不仅仅是企业属性的特征,同时还要考虑企业内部角色属性的特征,即决策链角色特征,可分为:决策者(老板、高管)、使用者(员工),决策者和使用者的关注点和需求存在很大差异。2.调研对象列举基础数据后,就要确定调研(采集)数据的对象了,只有在决策链上的角色,才有调研价值。如现有一款“企业福利系统”的B端产品,作用是协助企业建立正向的激励制度,解决员工福利采购成本高、发放难、员工满意度低等问题。3. 调研方法明确了调研对象后,就可以展开调研了。企业用户调研可使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式。定性分析,指研究者通过访谈、洞察等方式,并根据行业研究报告、过往经验等挖掘企业用户的行为动机、需求、变化规律等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指基于数据和可能性的研究,对企业用户进行各项指标、特性、相互关系的比较和分析,用数据检验某些假设的研究方法。

河南省国土资源遥感及空间数据快速浏览系统建设研究

默剧团
俟命
8.4.1 概述随着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和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均不同程度地积累了海量的、不同格式的、基于不同平台的数据资源,主要包括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矿产资源规划数据、矿产资源现状数据、遥感监测及卫片执法监察数据和地政、矿政等行政审批业务数据,目前,各数据之间难以共享和进行叠加分析,严重制约了国土资源信息数据整体效益的发挥。为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尽可能地发挥已积累数据资源的多重利用价值,促进国土资源信息开发利用和数据共享水平,在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构建了以覆盖河南全省的空间分辨率为 2.5 m 的卫星遥感数据为底图,叠加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执法监察数据等专题数据的河南省国土资源遥感及空间数据快速浏览系统(图 8-23)。图 8-23 河南省国土资源遥感及空间数据快速浏览系统主界面8.4.2 数据源情况覆盖河南全省的 SPOT 5_2.5 m 遥感影像为 2005~2007 年时相,全省共 78 景,影像数据分布情况如图 8-24 所示。覆盖河南全省的卫星遥感数据采用单景融合、分区域整体正射纠正和镶嵌处理,纠正后单景影像控制点残差中误差及各景影像数据时相、纠正控制点数量详见表 8-3。表 8-3 单景控制点残差的中误差续表8.4.3 系统结构设计(1)系统体系结构。系统采用 C/S 结构(客户端 / 服务器)和 B/(S浏览器 / 服务器)相结合的体系结构,各部分充当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任务。C/S 结构完成的工作主要有数据采集整理、数据提取、数据压缩编码裁切等数据处理、应用数据库以及系统后台维护管理等。B/S 结构完成的工作主要采用快速发布浏览机制,实现国土资源遥感及空间数据快速浏览系统和元数据发布。(2)系统网络体系结构。本系统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对遥感及空间数据进行发布、查询、浏览、显示等功能。空间数据类型复杂,它不仅具有地理目标的空间位置,而且还有空间关系和属性信息;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权威性要求高,并叠加矿产、土地、规划等各类专题数据等,涉及面广,数据关联性强。图 8-24 SPOT 5 影像数据分布示意图系统数据具有保密性。国土资源遥感及空间数据快速浏览系统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与制作,生成的发布数据与原始数据物理分离,且发布数据抹去了原始数据中的敏感信息,保证了相关数据的安全。8.4.4 数学基础(1)平面坐标系统:1980 西安坐标系。(2)投影方式: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全省统一投影转换到 38°带,中央经线统一采用东经 114°)。(3)高程系统:1985 国家高程基准。(4)极值坐标:Xmin:110.0°、Xmax:117.3°;Ymin:30.9°、Ymax:36.7°。(5)图层比例尺:第一层:1∶5000000;第二层:1∶2500000;第三层:1∶1250000;第四层:1∶625000;第五层:1∶312500;第六层:1∶156250;第七层:1∶78125;第八层:1∶39062.5;第九层:1∶19531;第十层:1∶9765。8.4.5 数据加工8.4.5.1 数据加工工具及其功能在系统建设中引入了目前在国际上技术相对成熟的 Gridmap 技术,使用预处理的图片金字塔作为地图快速浏览数据源,大大提高了系统响应速度,数据的发布与 GIS 平台完全脱离,具有安全可靠的保证。Gridmap 数据加工工具主要功能如图 8-25 所示。图 8-25 数据加工工具主要功能8.4.5.2 数据加工(1)图片金字塔创建。利用 Gridmap 软件平台下 GridmapApp 工具,将在 ArcMap 下生成的展示数据的 *.mxd 工程文件建立 GridmapApp 工程,生成 *.xml 工程文件,并设置生成图片放大级别范围,创建图片金字塔。(2)详细设置。包括 AOI(展示区极值坐标范围)设置、过滤图层设置、放大级别设置、图片颜色及透明图层设置等。(3)图片生成。图片生成工具(GridmapApp)采用“四分法”,即以 AOI 坐标的范围为起始的第一张图片,横、纵各经过一次切分,生成出 4 张图片(第 1 级),每张图片再经过上述切分生成出第 2 级图片,依次类推。如图 8-26 所示。图 8-26 图片裁切示意图(4)图片优化。在不影响图片浏览质量和精度的前提下,利用 GridmapApp 中图片优化功能,通过文件压缩,减小图片文件大小,以节省存储空间,提升数据浏览速度。(5)透明图片处理。透明图片处理是将指定图片的某种颜色设置为透明。将不希望出现的颜色设成透明,在多个图层叠加显示的时候,设置为透明的部分会显示下一层图片的内容,可以根据需要使图片更加完美地展现。(6)属性索引建立。通过 GridmapApp 工具,建立属性索引,可以使网格地图具有空间和属性查询功能。(7)数据发布。数据发布分为集中发布和分布发布两种方式。集中发布是将各类图片数据集中管理,统一发布,发布数据与原始的地理空间数据彻底分离,增加了数据的安全性,方便统一管理;分布发布是将各类图片数据分别存储在各自分中心,由各分中心自行管理数据,主中心不存放任何数据,在分中心的数据发布时与原始的地理空间数据彻底分离,同样可保证原始数据的安全性。8.4.6 系统功能8.4.6.1 多方式浏览功能(1)单一数据浏览功能。单一数据浏览功能提供了一个单一数据的浏览窗口,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所要浏览的数据。如图 8-27 所示。图 8-27 单一数据浏览功能界面(2)双窗口数据对比浏览功能。双窗口数据对比浏览提供了系统内任意两种数据之间相互对比的界面,用户可以选择要对比的数据进行同步浏览。如图 8-28 所示。图 8-28 双窗口数据对比浏览功能界面(3)数据叠加浏览功能。数据叠加浏览提供了系统内任意两种数据之间叠加浏览功能,用户可以对其中一种数据进行透明度设置,以突出所要浏览或查询的关键数据。如图 8-29 所示。图 8-29 数据叠加浏览功能界面8.4.6.2 地图平移、放大、缩小、漫游功能浏览系统提供了基本的地图平移、放大、缩小、漫游功能。8.4.6.3 距离、面积量算功能通过系统提供的距离和面积量算工具,可以方便地实现不同显示范围和比例尺下距离和面积量算。8.4.6.4 属性信息查询功能通过系统提供的属性查询工具,可以对系统内相关数据进行属性信息查询。8.4.6.5 自定义图形绘制和属性编辑功能通过工具栏中相关工具,可以在地图上进行标记,也可以通过导入已知的坐标组合,将点、线、多边形等矢量数据添加到系统中,并可以对矢量数据编辑属性,并保存到自己的数据库中,方便浏览和修改。8.4.7 结论河南省国土资源遥感及空间数据快速浏览系统采用“以空间置换时间”的设计理念,通过网格地图技术和缓存技术,使网络用户能够在瞬间访问海量的国土资源遥感和空间数据信息,实现了在厅机关内网快速查询、浏览服务,并通过省政府办公资源网,为省直部门提供了迅捷的远程访问服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数据资源共享。

腾讯成立AI lab,究竟有什么优势

逞颜
见王不拜
五年前,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或许还列属专业词汇。但五年后的今天,个性化信息推送,人脸识别,语音操控等,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入侵’到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并决定性地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  BBC预测,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1190亿元人民币。此外,由AI带动的云服务、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产业的迭代与发展规模更是不可估量。  走在互联网最前端的BAT自然不会错过此等机遇。为此,笔者筹划三期特别报道,全面解析BAT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版图与最新进展。  今天,从已经通过微信、等产品‘绑架’数亿用户的腾讯帝国说起。  在BAT中,腾讯的AI布局相对较晚,的是业务驱动,随后逐渐加大投入、全面开花,主要围绕三条路径展开:  1、基于腾讯的核心产品和技术优势,形成不同的业务体系在人工智能方面突破。  2、秘密组建专注于底层基础的研究团队与实验室,做长线技术积累。  3、闷声收购和投资一批优秀公司的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公司。  一、出钱圈地:偏向海外在腾讯庞大的投资并购单中,多以泛文娱、医疗健康、游戏、汽车交通为主,针对AI类初创属于较小篇幅,但与主体领域交叉较密切。投资项目偏向海外地区,投资轮次多以天使、A轮早期为主。  近两年,腾讯披露的AI领域投资项目如下:  1)Diffbot  Diffbot是一家位于湾区的数据公司,成立于2012年,主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让‘机器’抓取网页关键内容,并输出软件可以直接识别的结构化数据。今年,腾讯与硅谷风投机构Felicis Ventures领头了Diffbot 1000万美元的A轮。  2)iCarbonX  iCarbonX中文名为碳云智能,由前华大基因董事合伙人王俊创立,其业务领域延续了华大基因的健康医疗,定位于生命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创建的数字生命生态系统的研究。  今天4月,碳云智能完成近10亿元的A轮融资,腾讯、中源协和及天府集团为主要投资方。  3)CloudMedx  CloudMedX是一家医疗健康数据收集和分析服务提供商,从众多实时收集不同病患的数据,经处理分析后向医疗机构提供符合 HIPAA(健康保险流通与责任法案)的健康预测和分析。CloudMedx 将原始病患数据经过分析后可以反映一些病症的发展趋势、发生模式、偏差以及预测可能性结果,从而为临床治疗和早期检测诊断提供非常有借鉴意义的参考。  2015年5月,腾讯向CloudMedx注入630万美元天使轮投资。  4)Skymind  Skymind 是由Adam Gibson于2014年6月份创建,主要业务为开源项目DeepLearning4j。Skymind公司主要是为那些使用 DeepLearning4j的公司提供支持服务,同时将深度学习整合到Hadoop系统,用户存储、处理、以及分析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  2015年 4月,腾讯向Skymind注入数百万美元天使轮投资。  5)ScaledInference  Scaled Inference成立于2014年,由两位前谷歌工程师创立。是一家面向所有个人的云计算服务。开发类似Google等公司内部使用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并把它发展成一种任何人都可使用的云计算服务。  2014年7月,腾讯投资Scaled Inference。  6)搜狗  这一桩投资案可追溯到2013年。腾讯以4.48亿美元战略入股搜狗,并将旗下的搜索和输入法并入搜狗现有的业务中,新搜狗将继续作为搜狐的子公司独立运营。  腾讯当时的投资更像是3Q大战的延续,以及基于自家搜搜业务不见起色的背景。但在随后几年的发展中,搜狗也逐步由搜索和输入法的产品公司,衍生为语音智能和大数据公司。  此外,腾讯高级副总裁姚星曾对外表示,他和腾讯的投资并购部已经达成共识,开始大量考察美国的机器学习平台类创业公司。一则中国这类技术公司不多;二则收购这种公司可以快速补足腾讯在算法领域的不足。  二、基础研究:分散各地在基础研究领域,腾讯结合微信、、金融等主要业务优势与领域方向,配设了不同的实验室与业务团队。在服务自家业务的同时,还推出了相关领域的行业产品。  1)香港:WHAT LAB  相比北京、杭州云集的高校资源,更为年轻的深圳稍显单薄。在去年底,腾讯跨海牵手港科大,低调地成立了‘微信-香港科技大学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英文简称WHAT LAB。以人工智能为主要研究方向,旨在改善用户的生活服务体验,借助大数据拓展机器学习的边界。  此外,腾讯会捐赠了1000万元在推进香港科技大学科研创新,并透过双方的深入合作搭建产学研沟通互动的有效平台,共同推进应用成果转化。  2)上海&合肥:优图实验室  腾讯优图隶属于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2012年逐步成立,分设在上海与合肥两地。专注于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和业务落地。  经过数年发展,腾讯优图逐步积累了人脸检测、五官配准、特征提取比对及活体检测等世界顶级的人脸技术。结合语音、唇语及面部表情,‘优图人脸识别’可对照片、视频及人头模型等攻击进行立体化防范。  6月,在国际权威人脸识别数据库LFW上,优图以99.65%的成绩刷新纪录,超过Linkface、Face++、Facebook及Google等顶尖团队。  上海团队已为腾讯超过五十个业务提供图像技术支持,技术主要服务空间、水印相机、天天P图等产品落地。合肥团队的相关技术则主要为天天P图、魅拍等产品中服务,擅长图片美化、人像美容美妆、图像识别和各种滤镜技术。  3)北京:微信模式识别中心  在推动微信新技术和功能研发的核心团队主要是两个。一个是位于北京的研发团队,其源于原腾讯研究院,腾讯研究院解散之后,一部分人归入到微信部门。外界的认知是这是一个做‘模式识别’研究的团队,最早于2010年9月成立,现在叫微信北京研发中心。  团队研究方向有语音识别、图像分析、语义理解、微信大数据挖掘等,其研发成果广泛应用于微信和腾讯其他产品中。对外提供的服务有微信语音识别、图像分析、音频指纹、微信语义客服机器人等,日服务量达到数千万。目前致力于创建微信对话机器人的平台,更智能连接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  实际上,这个团队所做的事情,大部分微信用户都用到过,比如微信里面的语音转文字、声纹识别、电视节目中的摇一摇等。  ‘虽然这些新功能看似比较简单,但背后的技术沉积需要挺长的时间’,一位前腾讯员工称,‘底层技术要沉寂几年的时间,应用层的实现则会短很多。’  4)智能计算与搜索实验室  腾讯智能计算与搜索实验室成立于2015年,据介绍,专注于搜索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四大研究领域。  实验室主要组织了技术与工程事业群里有学术志向的员工参与研究工作,同时与哈工大,中科大等高校展开合作,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微信、、音乐、视频等产品中。搜索部门主要关注自然语言识别。通过腾讯云,该实验室的两大产品云搜和文智已经开放给行业使用。不过,近期该试验室对外披露的项目与进展较少,官方网页无法打开。  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腾讯人工智能研究院将于近期成立。  三、落地业务:自家产品与行业用户  BAT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以商业需求驱动,腾讯也不例外,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漫无目的研究和不必要的失败,但其技术与产品也难以实现较大程度的创新和突破。1) 微信:前封杀‘小冰’ 后推出‘小微’  微信事业群主要围绕人机互动领域的拓展,同时也植入了图像和语音识别等技术。  一年前,微信上曾因‘泄露隐私、诱导用户拉群、注册垃圾账号’等为由封杀微软小冰聊天机器人。微软写过多封公开信表示强烈不满。双方剑拔弩张,一度还传出了‘微软要在平台上封杀’的谣言,但是最后事情不了了之。  一年后,微软‘小冰’回归了微信平台。此外,微信也推出了智能机器人‘小微’,用户可以用自然语言与之沟通,解决此前语音助手智能机械应答的短板。  据官方介绍,与普通语音助手相比,‘小微’与用户沟通不再是一问一答形式。借助微信平台近6亿的日活跃用户资料,‘小微’可以结合用户个人特点和社交好友及日常习惯来给出更贴近用户的结果。  此外,小微还和微信支付功能‘牵手’,试图将微信平台上的购物、支付、打车等服务全部牵连在一起形成一个O2O的闭环商业体系。  当然,微信中语音转译文字,翻译等功能的实现也不乏背后语音智能技术的支撑。  2)云搜和文智  云搜和文智是前文提及,腾讯智能计算与搜索实验室的两块主要B端产品。  云搜可对公司内部各大垂直搜索业务进行高度抽象和整合,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的数据定制服务。同时,它还具有联想词推荐、高级纠错、人工干预、按域检索、个性化分词等附件组建功能。  文智中文语义平台,则拥有较强的中文语义分析功能。基于它提供的API,用户可进行搜索、推荐、舆情、挖掘等语义分析应用,也能定制具有产品特色的语义分析解决方案。  3)其他业务  此外,优图人脸识别已应用至金融、安防与身份识别等领域。其中,在腾讯征信、微众银行、财付通的应用,让它可以结合消费、社交等情况对用户进行信用评估,加固身份验证的安全防线。这一技术甚至得到了官方认可,优图已牵手公安部所属的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开展下一步布局。  四、硬件平台:合作为主在硬件的产品布局中,腾讯则主要通过自身平台的用户与流量优势,吸引合作为主,主要包括物联、微信智能硬件、TOS+战略等三个平台。  1)物联  如果说微信、等产品旨在连接人,那基于设备端的物联则是腾讯在连接‘物’上的努力与布局。  物联是一个硬件的SDK,通过SDK或芯片模组,可实现设备的快速联网。2015年,物联启动了‘亿联计划’将投入20亿的资源,在资金、流量、服务、培训、营销等方面针对合作对象进行扶持。利用腾讯全国20个创业基地和成熟完善的OPEN创业服务体系,通过接入、推广、免分成、云成本减免、物联硬创投资等方式。  此前,物联已与英特尔开展合作,联合发布了智慧居家养老照护平台,改变着传统养老医疗模式。今年初,与李宁、达芙妮推出了儿童蓝牙定位跑鞋。  2)微信硬件平台  实际上,早在2014年,微信就小试牛刀,试验过接入可穿戴设备。2015年8月,微信正式推出了空调、玩具、路由器、家居、电视、充值、健康、穿戴等八大行业的‘微信硬件行业解决方案’。  硬件厂商通过微信扫码即可连接设备,而用户通过微信服务号就能实现对设备的管理。目前,微信硬件平台已接入2400多个硬件厂商,设备激活量达到2500万。  3)‘TOS+’战略  TOS+战略由腾讯在2015年提出,分为‘TOS’和‘+’两个部分,TOS其实就是个基于Android,腾讯出品的手机ROM。  关于TOS已经不是新鲜新闻,早在2015年1月份,腾讯就已经开始邀请用户内侧这个ROM;据说3月份的版本仍然是基于Android 4.3开发。  而关于腾讯做手机ROM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2010年,几经辗转徘徊,中间经历了MIUI的兴起、也经历了点心OS这些玩家的陨落,用一位网友的话说这次腾讯再次操刀做TOS的原因只有四个字‘我不死心’。  从2010年到2015年,腾讯先后推出过 Service手机、TITA手机系统,一直没有做起来。  TOS+中的‘+’正是让手机与智能硬件底层打通的一个延展OS,其关注的领域包括智能手表、微游戏机、虚拟现实产品三个领域。  TOS+的野心更像是做‘连接器’,而像血压仪、体脂仪以及智能家居的一些长尾产品已经分别由‘微信智能硬件’和‘物联’这两个平台完成连接,只要打通标准,根本不需要腾讯再定义解决方案规则。  一方面,TOS+与二者共同构成了腾讯在智能硬件领域的布局,另一方面,它将改变不同智能硬件设备之间,因缺乏底层连接而相互独立的局面。物联与微信硬件也将被整合在一起,走并行发展的道路。  五、结语  从公开的数据看,微信目前有超过6亿的活跃用户,每天还在产生大量的数据,转化为搜索和电商的用户,同时与用户行为匹配,庞大的用户基数与数据资料让腾讯成为一个具有极大的需求和可开发的AI‘金矿’。  通过不断发展自身业务、进行底层研发储备推进学研合一,让技术与数据快速得到验证,产生经济价值,同时通过加快对优秀公司的收购和合作步伐补足自身短板,快速进入赛道。  通过与百度、阿里的对比,腾讯的在人工智能的布局与技术优势仍缺乏较高的护城河,基于社交和通讯的生命线,在微信上的数据挖掘以及技术落地或许是腾讯的有利机会。  所以总的来看,腾讯在人工智能方面所干的事,还是辅助现在的产品和业务,比如在微信、移动支付等功能上加入人工智能的元素;基于人工智能本身憋一个大招的产品,还没有这样的典型产品,对腾讯来说,人工智能技术是润物细无声的产品体验进化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