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方生方死
万民苦之
截至2014年底,全所共有职工461人,其中在职职工249人、离休人员14人、退休人员198人。在职职工中,管理人员30人,专业技术人员215人,工勤人员4人。专业技术人员中,两院院士5人,研究员及教授级高工70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52人,中级职称及以下88人。在职职工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58人、硕士学位的31人,本科37人,大专及以下23人。内设5个职能处室、11个专业研究室;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3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全国地质编图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与古生物中心、《岩石矿物学杂志》和7个学术机构挂靠在地质所。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273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194篇(其中国际SCI论文121篇),核心期刊论文79篇。出版大型图册/图件1套,专著5部,取得专利7项。国内引用率列全国科研机构第14位。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排名第2),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2014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2项。领导班子由4人组成,所长、党委副书记侯增谦,党委书记、副所长何长虹,副所长高锦曦、卢民杰。所长、党委副书记侯增谦(右二),党委书记、副所长何长虹(左二),副所长高锦曦(右一),副所长卢民杰(左一)年度重要科研成果编制完成一系列重要图件。编制完成1∶250万月球地质图、1∶300万《中国及邻区地质图》、1∶5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中国西部蛇绿岩构造图、1∶500万中国大地构造与含油气盆地分布图及中国油气大区与主要含油气盆地图等,其中部分图件已经出版;承担新一代《中国区域地质志》的编制,完成了11个省(区)地质志;参与“全球地质一张图·中国”(One Geology China)开发与建设,获得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前寒武及变质作用研究进展突出。首次在华北克拉通划分出三个2.6Ga前的古陆块;厘定胶北地体陆壳生长、重大地质事件与重大岩浆事件序列;提出华北克拉通双向俯冲折返模式;古元古代Columina聚合事件、中元古代裂解事件的研究,对全球Columbia超级大陆边缘古—中元古代向外增生—裂解历史的对比研究及Columbia超大陆重建具有重要科学意义。重要造山带及构造研究取得系列成果。提出新的定义和分类方案,对中国大陆显生宙大型变形构造和变形系统进行了划分,并据此对中国大陆显生宙不同地质时期的地球动力学环境进行了重建;首次提出高喜马拉雅热碰撞造山带的新的3D挤出模式;发现北东帕米尔的古特提斯弧根构造:提出了印度/亚洲俯冲碰撞的两种可能的模式“空间差异性俯冲碰撞模式”和“时间差异性俯冲碰撞模式”;确定了新元古代时期华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推测在华夏南缘存在一条“隐没了的”Grenville期造山带;构建了华北北缘古生代构造演化模型;确定阿拉善地块在早古生代是一个位于东冈瓦纳大陆北缘的地块,与华北地块最终拼合时代为晚泥盆世。新版1∶300万《中国及邻区地质图》参与的“全球地质一张图·中国”(One Geology China)开发与建设获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地层古生物研究有多项发现。提出“全球中元古界底界年龄值1700百万年”的方案建议;建立了目前全球最为完整的单剖面埃迪卡系碳同位素变化曲线及疑源类生物地层,初步提出埃迪卡拉纪年代地层划分方案;贵州铜仁首次发现圆盘状完整的似Kulingia碳膜化石;通过牙形石研究在革吉县文布当桑发现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汝阳巨型蜥脚类恐龙动物群,填补了我国同期恐龙动物群的空白;河南南阳淅川县发现恐龙蛋化石群,对研究恐龙的生殖行为,生活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江西赣州发现霸王龙类新属种——中国虔州龙;热河生物群发现今鸟类新种——甄氏甘肃鸟;发现最古老的史前爬行动物产后亲代抚育行为化石记录。中国虔州龙的头骨和下颌地球物理及深部探测获得重要进展。揭示出青藏高原边缘山脉与外围克拉通岩石圈(地壳与地幔)构造转换深部过程,获得华北克拉通向青藏高原东北缘楔入的岩石圈地幔行为的地震学证据;获得青藏高原腹地巨厚地壳莫霍面,对羌塘地体的地壳结构给出新的约束;龙门山剖面研究认为青藏高原东缘大型走滑断裂限制了地壳逆冲作用;揭示了古亚洲洋沿索伦缝合带关闭、陆陆碰撞和碰撞后地壳增生深部过程;发现华南大陆东南缘存在薄岩石圈(60~70千米)的地震学证据。同位素技术应用及标准物质研究有新进展。(U-Th)/He低温热年代学技术在含油气盆地应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制了玄武岩钛同位素标准物质、多种钕同位素标准物质,通过了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评审;首次运用新兴的铁、镁同位素技术对矿化元素本身和赋矿层的主量元素进行了直接示踪。沉积盆地与资源能源研究服务找矿取得突破。国内首次开展水合物三维地震探测,钻探结果与预测结果一致;开展了地质、测井、地球物理三位一体的系统研究,为云南勐野井地区固相钾盐矿床及青海柴达木盆地液态卤水地球物理预测奠定扎实基础;建立松辽盆地嫩一段的有机质保存模式和嫩二段的生物生产力模式;提出利用统计类比法评价大型坳陷盆地油页岩潜在资源;开展了冀西北晚中生代陆相盆地的地质调查填图。岩石矿物学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影响巨大。原位金刚石发表,获得好评并被国际上写入野外手册;在全球6个蛇绿岩带中发现金刚石、碳硅石、柯石英等深部矿物,认为是蛇绿岩大洋地幔橄榄岩的一个普遍现象,需重新审视大洋地幔的物质成分和地幔的运动等经典概念;金刚石中发现新类型超高压矿物,实验岩石学表明,这些超高压矿物来自下地幔深度。这些发现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新问题和挑战,需重新审视蛇绿岩和铬铁矿的浅部成因理论。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SCI 最新 收录期刊

崔丝塔
懂得爱
SCI 2007收录中国期刊一览收录库 刊 名 刊 期 ISSNSCI ACTA CHIMICA SINICA《化学学报》(中文版) Semimonthly 0567-7351SCI 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学报》(英文版) Bimonthly 0567-7718SCI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 Monthly 1671-4083SCI ACTA PHYSICA SINICA《物理学报》(中文版) Monthly 1000-3290SCI 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英文版) Bimonthly 1001-0602SCI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CHINESE《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文版) Monthly 0251-0790SC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中国化学》(英文版) Bimonthly 1001-604XSC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Monthly 0366-6999SCI CHINESE PHYSICS《中国物理》(物理学报一海外版) (英文版) Monthly 1009-1963SCI CHINESE PHYSICS LETTERS《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Monthly 0256-307XSC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英文版) Semimonthly 1001-6538SCI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 Monthly 0253-6102SCI EPISODES《地质幕》(英文版) Quarterly 0705-3797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MATHEMATICS《中国科学A辑》(英文版) Bimonthly 1006-9283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CHEMISTRY《中国科学B辑》(英文版) Bimonthly 1006-9291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C辑》(英文版) Bimonthly 1006-9305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 Monthly 1006-9313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中国科学E辑》(英文版) Bimonthly 1006-9321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G-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中国科学G辑》(英文版) Bimonthly 1672-1799SCI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香港) Monthly 0929-6646SCI BOTANICAL BULLETIN OF ACADEMIA SINICA (台湾) Quarterly 0006-8063SCI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台湾) Bimonthly 0577-9073SCI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 (台湾) Quarterly 0304-4920SCI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台湾) Bimonthly 0009-4536SCI 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台湾) Bimonthly 0368-SCI STATISTICA SINICA (台湾) Quarterly 1017-0405SCI TAIWANESE JOURNAL OF MATHEMATICS (台湾) Quarterly 1027-5487SCI TERRESTRIAL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 (台湾) Quarterly 1017-0839SCI ZOOLOGICAL STUDIES (台湾) Quarterly 1021-5506SCI-E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中文版) Monthly 0582-9879SCI-E ACTA BOTANICA SINICA《植物学报》(中文版) Monthly 0577-7496SCI-E ACTA CHIMICA SINICA《化学学报》(中文版) Semimonthly 0567-7351SCI-E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地质学报》(英文版) Quarterly 1000-9515SCI-E 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学报》(英文版) Bimonthly 0567-7718SCI-E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 Quarterly 0894-9166SCI-E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金属学报》 Monthly 0412-1961SCI-E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海洋学报(英文版) Quarterly 0253-505XSCI-E ACTA PETROLOGICA SINICA《岩石学报》(中文版) Quarterly 1000-0569SCI-E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 Monthly 1671-4083SCI-E ACTA PHYSICA SINICA《物理学报》(中文版) Monthly 1000-3290SCI-E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物理化学学报》(中文版)) Irregular 1000-6818SCI-E 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 Bimonthly 1671-4083SCI-E 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植物分类学报》(中文版) Bimonthly 0529-1526SCI-E ACTA POLYMERICA SINICA《高分子学报》(中文版) Bimonthly 1000-3304SCI-E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 Bimonthly 0256-1530SCI-E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 Monthly 0253-4827SCI-E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亚洲男性学》(英文版) Quarterly 1008-682XSCI-E 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英文版) Bimonthly 1001-0602SCI-E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CHINESE《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文版) Monthly 0251-0790SCI-E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英文版) Quarterly 1005-9040SCI-E CHINA OCEAN ENGINEERING《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 Quarterly 0890-5487SCI-E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 SERIES B《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 Quarterly 0252-9599SCI-E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Monthly 1001-8417SCI-E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中文版) Monthly 0253-3820SCI-E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天体物理学报》(英文版) Bimonthly 1009-9271SCI-E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催化学报》(中文版) Monthly 0253-9837SCI-E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 Bimonthly 1004-9541SCI-E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化学物理学报》(中文版) Bimonthly 1003-7713SCI-E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中国化学》(英文版) Bimonthly 1001-604XSCI-E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电子学报》(英文版) Quarterly 1022-4653SCI-E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CHINESE EDITION《地球物理学报》》(中文版) Bimonthly 0001-5733SCI-E 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无机化学学报》(中文版) Bimonthly 1001-4861SCI-E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有机化学》(中文版) Monthly 0253-2786SCI-E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高分子科学》(英文版) Bimonthly 0256-7679SCI-E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结构化学》(中文版) Bimonthly 0254-5861SCI-E 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Monthly 0366-6999SCI-E CHINESE PHYSICS《中国物理(物理学报一海外版)(英)》 Monthly 1009-1963SCI-E CHINESE PHYSICS LETTERS《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Monthly 0256-307XSCI-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英文版) Semimonthly 1001-6538SCI-E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 Monthly 0253-6102SCI-E EPISODES《地质幕》(英文版) Quarterly 0705-3797SCI-E FUNGAL DIVERSITY《真菌多样性》 Tri-annual 1560-2745SCI-E HIGH ENERGY PHYSICS AND NUCLEAR PHYSICS-CHINESE EDITION《高能物理与核物理》(中文版) Monthly 0254-3052SCI-E 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cts Research《亚洲天然产品研究杂志》(英文版) Quarterly 1028-6020SCI-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 Quarterly 1005-9784SCI-E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Bimonthly 1000-9000SCI-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 Bimonthly 1001-0742SCI-E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红外与毫米披学报》(英文版) Bimonthly 1001-9014SCI-E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无机材料学报》(中文版) Bimonthly 1000-324XSCI-E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 Semiannual 1006-706XSCI-E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材料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 Bimonthly 1005-0302SCI-E JOURNAL OF RARE EARTHS《中国稀土学报》(英文版) Bimonthly 1002-0721SCI-E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北京科技大学学报》(英文版) Bimonthly 1005-8850SCI-E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材料科学版)》(英文版) Quarterly 1000-2413SCI-E PEDOSPHERE《土壤圈》(英文版) Quarterly 1002-0160SCI-E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英文版) Bimonthly 1009-0630SCI-E 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中文版) Bimonthly 1000-3282SCI-E PROGRESS IN CHEMISTRY《化学进展》(中文版) Bimonthly 1005-281XSCI-E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中文版) Bimonthly 1002-185XSCI-E RARE METALS《稀有金属》(英文版) Quarterly 1001-0521SCI-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MATHEMATICS《中国科学A辑》(英文版) Bimonthly 1006-9283SCI-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CHEMISTRY《中国科学B辑》(英文版) Bimonthly 1006-9291SCI-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C辑》(英文版) Bimonthly 1006-9305SCI-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 Monthly 1006-9313SCI-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中国科学E辑》(英文版) Bimonthly 1006-9321SCI-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F-INFORMATION SCIENCES《中国科学F辑》(英文版) Bimonthly 1009-2757SCI-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G-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中国科学G辑》(英文版) Bimonthly 1672-1799SCI-E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中文版) Bimonthly 1000-0593SCI-E NEW CARBON MATERIALS《新型炭材料》(中文版) Bimonthly 1007-8827SCI-E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香港) Monthly 0929-6646SCI-E ASIAN JOURNAL OF CONTROL (台湾) Quarterly 1561-8625SCI-E BOTANICAL BULLETIN OF ACADEMIA SINICA (台湾) Quarterly 0006-8063SCI-E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台湾) Bimonthly 0577-9073SCI-E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 (台湾) Quarterly 0304-4920SCI-E JOURNAL OF MECHANICS (台湾) Quarterly 1727-7191SCI-E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台湾) Bimonthly 0009-4536SCI-E 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台湾) Bimonthly 0368-SCI-E 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 (台湾) Quarterly 1021-9498SCI-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台湾) Bimonthly 1016-2364SCI-E ZOOLOGICAL STUDIES (台湾) Quarterly 1021-5506SCI-E STATISTICA SINICA (台湾) Quarterly 1017-0405SCI-E TAIWANESE JOURNAL OF MATHEMATICS (台湾) Quarterly 1027-5487SCI-E TERRESTRIAL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 (台湾) Quarterly 1017-0839备注:以上为SCI收录期刊源。论文是否被SCI收录以登陆SCI数据库能够查到检索资料为准。参考资料:gLhttp://www.medsci.cn/sciif.asp没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全的了,包括了所有最新收录的。如外面传的中文期刊只有95种,实际上是147种,这里全收录了查询时,甚至可以用中文查询、简称,全称均可以查询,十分方便。

强化地质调查服务

岛谷
桔梗花
一、地质调查工作必须更加主动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质调查工作是一项融调查与研究、产品与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知识密集型工作,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先行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从事地质调查工作的地质调查机构也属于服务型机构,主要任务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地质基础信息支撑。美国等国家地调机构自遭遇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生存危机”的艰难时期之后,逐渐认清自身的使命就是要为政府管理与决策、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公众生活提供及时、公正、可靠的地学信息。地调局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适应整个社会需求的能力,必须保持同广大用户更好的联系,因此整个地质工作逐渐由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其中地质调查机构服务意识的转变最为明显,一切以用户为核心、服务优先的意识不断增强。可以说地质调查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其生存之本,成果得以应用是检验地质调查工作成效的试金石。近年来,我国地质资料的社会化服务工作虽已起步,服务的领域也逐渐从传统的地矿领域扩大到了城市规划、农业、旅游、教育等领域。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地质成果服务现状基本上还处在传统、自发的水平上,社会化服务的意识亟待加强,地质调查产品信息的公益性服务不到位,与社会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按照新的“三定方案”,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职责就是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地质基础信息资料,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这就是说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生产地质调查产品只是完成其最终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深入研究地质调查产品的扩散与服务的途径和方式,研究用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开发满足不同用户的系列产品,更加主动地做好服务工作。新时期,中国地质调查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缓解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约束、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对涉及资源、环境、生态、自然灾害等重大问题的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006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明确指出“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部署、组织实施中央政府负责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强化相关技术、质量、成果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和全球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投资环境信息服务系统”。因此,当前的地质调查工作要以满足国家需求为目标,确定地质调查工作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地质调查工作超前性、全程性和广域性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使地质工作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国家宏观发展战略服务,为人民群众生活服务,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服务。二、树立“用户优先、服务第一”的地质调查服务理念既然地质调查属于服务业,地质调查局属于服务机构,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又要求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更及时、更主动的服务,因此,当前地质调查必须树立“用户优先、服务第一”的服务观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提高提出的新要求为基点,及时了解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坚持以用户为核心,通过业务调整和领域拓宽,不断提高产品的实用性并致力于提供优质服务。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讲,“服务”即是以劳务来满足顾客的需求,任何能提高顾客满意程度的项目都属于服务。服务即关心顾客,是在营销过程中了解顾客心理,采用有效的方式为顾客提供多种服务或劳务,满足其物质或精神的需要。对于地质调查工作而言,其核心也是要提供能准确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服务,要在项目立项之初就强调以政府管理工作需求、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公众的需要为出发点,把满足需求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准,由此要充分考虑到地调成果的可利用程度和社会化服务程度,才能实现地质调查工作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三、地质调查服务内容丰富化地质调查工作既有调查,又有研究,本身不产生物质财富,但它产生知识或信息,为社会和政府提供的是信息产品或服务。从世界地质调查发展的情况可以发现,地质调查服务的内容相当丰富。美国地调局可以提供的产品包括:按照学科,分为地学、生物学、制图学和水资源产品;按照产品载体,分为摄影产品、出版物、软件和其他产品。在美国地调局的网站上,可供下载和在线浏览的地图、数据、影像和信息产品超过7.5万份,各种技术标准、成果报告和出版物超过30万份。目前,我国地质调查服务内容主要是以纸质的基础地质资料为主,网上也提供了一些目录服务,以及科普和少量的信息服务,但是还远远不够。为了从国家宏观决策到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都能感受到地质调查工作,需要提供各个地区、各个类别、各个专业和多个比例尺的地质产品。从专业角度看,地质调查要能提供区域地质、水工环、海洋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影像、专题产品和综合类产品等十几大类产品;从类型看,地质调查要提供大数据量的地质图件、地质书籍和指南、空间数据、矿产出版物、摄影产品、文献报告、期刊杂志、地学软件、教育和休闲产品等;从产品的获取渠道看,要从传统的面对面的馆藏资料,变为数字化产品和在线网络信息产品,还应提供数据处理、分析服务、咨询及培训服务等。四、地质调查服务形式通俗化地质调查成果服务的对象不仅包含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还包括本国的企业、社区、一般公众等。纳税人出资开展的公益性地质工作,就必须为社会公众服务,而且要把地质工作成果转化成社会公众能够使用、适合他们需要的成果。要提高地质调查自身的贡献力和影响力,以取得更广泛的支持和信任。必须改变所谓的“公益性地质成果锁在抽屉里、藏在脑子里、挂在墙上、写在纸上”的状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计投入地质勘查工作的经费已达4000多亿元,全国形成了数十万种成果地质资料,还有大量的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上世纪90年代以来,建立了几十个国家大型地学基础数据库。然而,这些资料数据主要服务对象还是行业内部,能够提供政府、社会直接应用的产品缺乏。许多数据库急需进一步整合、加工,才能满足社会直接利用;大量资料数据需要围绕国土资源规划、矿业权管理、区域经济发展、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以及普通公众的需要,进行深度开发。要着重在地质调查成果的表达方式上下功夫,比如要尽快出版一种使广大公众能看懂并能利用的地质图,把很专业很深奥的地质图加以简略化、通俗化和实用化。这方面,国外的地质调查机构有值得借鉴的做法。加拿大的普通百姓可以买到一种1:25万的地质图,它通俗易懂,社区居民从地质图中可以了解到,居民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历史上有无发生过地震、有无活动断层、该地地下水水位及水质、地下岩石的性质等等,这样的地质图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服务公众的意识和成果通俗化的做法。五、地质调查服务手段多样化1.网络在线中国地质调查局要扩展地质调查产品社会化服务的方式,除加强资料馆藏服务外,还要增强网络在线服务功能,大力推广应用基于互联网的动态连接技术、目录查询检索系统、WEB编图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三级网络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纵向连接局、大区和地调院,横向连接国土资源骨干网,逐步形成以单位、专题、区域、服务类型等为主线的“一站分布式服务”,进而覆盖全国,为用户提供在线信息发布、在线查询、在线销售和在线订购等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享受便捷的查询、购买和定制服务。2.对外宣传要让国家和社会地感知地质工作的多元服务及其效用。加强成果的综合研究和集成,深入挖掘分析成果的应用价值,并及时向社会发布。要大力宣传公益性地质工作的社会效益,通过组织专家研究分析,发布有关评估结论,并以公开出版发行、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专题报告会、成果发布会、展览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地质科学和信息成果。建立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新闻发布制度,将其常规化、制度化,定期由指定代表进行口头或书面发布,遇有重大议题,要举行专门的记者招待会或安排权威媒体作深度专访。还可以建立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鼓励机制,吸取国外社会化服务的先进经验和教训,加快资料社会化服务的步伐,以满足国家对外开放和商业性矿产勘查开发对地质调查产品的需要。3.地质科普要通过地质科学知识的普及,来提高公众对地质事业的关心和认识,促进地质事业的发展。中国地质调查局可以向广大学生开设地学科普网站或印刷一些科普读物,内容可以包括:化石聚焦、假日地质指南、你眼中的岩石、假日地质图、地质年代图表、科普推广和网上地质专家答疑等。从地质研究、生物研究、地理研究、水文研究等多个专业,以多种形式为学生、老师和地学爱好者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以达到传播地学知识和信息的目的。4.地质教育要注重地质教育,从小学、中学、大学建立起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的教育体系,在中小学教学中增加地球科学方面的内容,大力发展地质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地调局可以和一些地质院校提供合作培养,如合作培养野外地质学专业,为高校学生创造相应的环境和条件。同时,还可以开展大量的培训教育工作,聘请地质专家授课,内容涵盖地质调查、矿产资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预防、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地质文献检索与科技查新等等,还可以培训普通大众如何使用MapGis、MapIfon、ArcInfo和ArcView等软件。地质教育培训工作应制度化、经常化、系统化和多样化。六、用地质文化的力量感染公众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地质事业的发展相结合,铸就了中国地质文化的风骨,它可以潜移默化而又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活信念。因此,要提高地质调查成果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就必须传播地质文化,加大地质成果、地球科学知识向社会转化的力度,充分利用文化的手段和形式,让地质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弘扬行业精神、树立行业形象、普及地学知识为主要任务,加强文化宣传教育、文化产品制作、文学艺术创作、科学知识普及等工作,推出一批具有地质特色的影视、科普、文学、艺术等文化精品,提高地质文化的生命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可以像《侏罗纪公园》、《龙卷风》、《后天》等电影把科学家对大自然的认识搬上银幕一样,将以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为代表的地质先驱们推动中国近代地质事业发展的历史拍成电影、电视剧激励后代;将第四纪冰川的发现、燕山运动的创立、玉门石油的发现、攀枝花铁矿的早期勘查、北京人头盖骨的发掘与研究等一部部改写中国地质科学的拓荒史制作成纪录片或参加展览会;将国家地质公园的美丽而奇特的景色、南极科考的摄影照片印成画册;将世界各地发生的地震、海啸等各种地质现象的新闻报道即时而快速地附上从地质视角的原理解释;将深受大众喜爱的各类宝石的地质成因、鉴定方法等有关知识普及于众,等等。这样不仅可以使大众了解到自然的奇特、地质事业的伟大和保卫地球责任的重大,而且可以将地质文化的精华渗透到大众的日常工作习惯、思维习惯中,将地质文化作为全民文化大力普及,使广大人民群众在了解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和掌握地学基本知识的同时,深受地质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以科学文化的力量感召人们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地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总之,提高地质工作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和多重服务功能,就要进一步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促进科研与调查的结合,提升地质工作的技术含量,缩短地质成果转化的周期,努力使地质调查成果既深厚丰富,又生动形象;既充满科学内涵,又通俗易懂,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对地质知识和地质信息的需要,实现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方位的结合。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求一篇【地质科学进展】论文

是信情乎
唯不饮酒
中国地质科学院盘点2007年地质科学进展1月23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在京评选出2007年度十大科技进展。经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地震局、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等32位专家认真评选,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十大科技进展分别是:一、深源地幔新矿物发现,震动国际地质学界。杨经绥等研究人员在我国西藏罗布莎铬铁矿中发现呈斯石英假象的柯石英和锇铱矿中金刚石原位包体,并发现罗布莎矿、曲松矿、雅鲁矿、藏布矿等4个深源地幔新矿物,在俄罗斯极地乌拉尔铬铁矿中再次发现了金刚石等地幔深部超高压矿物,成果在Geology发表,并在美国AGU年会上作报告,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二、大陆碰撞带成矿理论体系新框架确立。侯增谦研究员等主持的“973”项目“印度与亚洲大陆主碰撞带成矿作用”,创建了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新框架,首次提出大陆碰撞带发育三大成矿作用类型和大陆型斑岩铜矿新理论,论证了冈底斯铜矿带的巨大资源潜力,推动了找矿突破。这一新成果发展了大陆成矿学理论,是近年来区域成矿学研究的突出成果。三、第四纪湖泊研究揭示青藏高原20万年来环境变化和气候变迁。郑绵平院士通过对青藏高原第四纪湖泊沉积进行长期详细调查研究,探索建立了以第四纪湖盆研究为基础,阐明青藏高原20万年以来环境变化、气候变迁规律的新途径。四、晚侏罗世东亚板块汇聚与多向造山新模式。董树文研究员提出晚侏罗世东亚构造体制重大转换——多向汇聚与多向造山新观点,刻画了东亚大陆运动学过程,揭示了多向陆内造山的机理,重新厘定了“燕山运动”的定义。这是我国近年来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的新成果,深化了对东亚大陆动力学过程的认识。五、我国获得第九颗“金钉子”。侯鸿飞研究员等通过持续20多年的国际合作研究,在我国广西柳州碰冲剖面取得了精湛的研究成果,2007年底经国际石炭纪地层委员会全票表决通过,确立了国际石炭纪维宪阶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这是我国在全球地质年表中的第九个“金钉子”。六、“解剖青藏高原”获新进展。赵文津院士主持的国际合作项目“青藏高原深部结构探测与地壳活动特征”,发现东昆仑南部渐新世晚期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揭示了青藏高原腹地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整体隆升至海拔约4000米高度,促进了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的发展,受到国际地球科学领域的关注。七、南极地质研究证明泛非运动为碰撞造山事件。刘晓春、胡建民研究员在南极埃默里冰架—格罗夫山进行的综合地质调查与研究,详细刻画了泛非运动的精细过程,证明泛非运动是一个碰撞造山事件,并在普里兹湾—格罗夫山内陆形成连续的造山带,是对南极地质考察的重要贡献。项目还首次编制了我国第一张南极大陆1:5万地质图。八、联合国在桂林建立国际岩溶中心。自1990年以来,袁道先院士先后主持了“IGCP299地质、气候、水文与岩溶形成”、“IGC379岩溶作用与碳循环”和“IGCP448岩溶地质及其相关的生态系统全球对比”3个国际地质对比项目,合作推动了“IGCP513有关岩溶含水层与水资源的研究”,获得了丰硕的前沿成果,积极推动了联合国2007年在中国桂林建立国际岩溶中心。九、蓟县剖面SHRIMP锆石年龄重大突破。由于缺乏关键层位高质量的同位素年龄数据,我国华北中、新元古代地层(蓟县剖面)一直在竞争国际晚前寒武纪地层层型剖面“金钉子”中受到影响。2007年高林志等首次获得了蓟县剖面锆石SHRIMP测年1368Ma,实现了蓟县剖面年代学研究的新突破。十、内蒙古宁城发现中侏罗世蜀兽科哺乳动物化石。季强研究员等人的这一发现,不仅进一步支持了哺乳动物中“三磨楔齿形臼齿趋同演化”的假设,而且以古生物证据证明这套地层为中侏罗统,对我国北方东部地区晚中生代陆相地层精确划分、对比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发表于2007年11月1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地震地质的杂志《地质地震》

世必笑之
夏目
《地震地质》是由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1979年创刊。每年3、6、9、12月出版,每期约23万字。以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报道地球科学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地球科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地震地质》期刊从2013年起将被Ei收录。重点反映构造地质与活动构造、地球内部物理、构造物理、地球动力学、地球化学、地质年代测定、地下流体、地震预报、工程地震学、减轻灾害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本刊由北京报刊发行局向全国发行,邮发代号:82-809。需要本刊2004年期刊的读者,可通过当地邮局订阅。2006年每期定价20元,全年90元(含邮费),增刊赠阅。订户也可随时向本刊编辑部订阅。新华网成都11月23日电(记者 杨皓、陈健)中国地质调查局23日组织地质专家来到“5·12”地震所处的龙门山地震带,对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承担的龙门山地震带1∶2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填图工作进行质量检查。专家认为,项目完成情况较好,达到预期效果。据四川省地质调查院院长冯健介绍,四川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特别是“5·12”地震时,山崩地裂、破坏巨大,引发了大量的地震地质灾害、次生地质灾害,后续影响巨大、持续时间长。这一调查项目的完成,将为四川地震灾区灾后发展、找矿突破、旅游发展与规划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专家介绍,龙门山构造带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与扬子陆块接合部位,属松潘——甘孜造山带前陆逆冲带,西接青藏高原东部,东临四川盆地成都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地震活动带之一。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基础部主任付小方教授说,于2008年底启动的龙门山地震带1∶2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修测工作,修测总面积达78560平方千米,全部属于“5·12”地震极重灾区或重灾区。这一区调项目重点调查北川——映秀断裂、茂县——汶川断裂、平武——青川断裂等重要断裂和汶川地震同震断层特征,探讨龙门山脉的新生代隆升过程及地震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地质灾害发育、分布及其与区域地质构造条件的关系;调查汶川地震地质遗迹及地震对原有地质遗迹的破坏。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说,本次检查主要集中在地质定位点是否准确、描述是否符合实际、原始资料是否真实可靠3个方面。目前已完成的各项工作均经过了自检、互检和抽捡三级质量检查。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肩之所倚
茨冈人
截至2013年底,地质所共有职工456人,其中在职职工243人、离休人员15人、退休人员198人。在职职工中,管理人员29人,专业技术人员210人,工勤人员4人。专业技术人员中,两院院士5人,研究员及教授级高工71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43人,中级职称及以下91人。在职职工中有博士学位147人,硕士学位29人,本科37人,大专及以下30人。内设机构包括5个职能处室、11个专业研究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3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全国地质编图委员会,核心期刊《岩石矿物学杂志》、4个中国地质调查局业务中心和7个学术机构挂靠在地质所。2013年3月成立人事教育处,安全生产管理处挂靠人事教育处。2013年,地质所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230篇,其中SCI、EI检索刊物论文145篇(其中国际SCI检索论文70篇,国内SCI检索论文68篇),核心期刊论文83篇,其他论文2篇。公开出版专著1部;获专利5项。国内论文引用率排名进入全国前20名,两篇国际论文入选2012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地质调查成果一等奖2项,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2项,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1项。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获2013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翟庆国获2013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所长、党委副书记侯增谦(右二),党委书记、副所长何长虹(左二),副所长高锦曦(右一),副所长卢民杰(左一)领导班子由4人组成,所长、党委副书记侯增谦,党委书记、副所长何长虹,副所长高锦曦,副所长卢民杰。年度重要科研成果出版新的图件,影响力不断增强。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IGMA5000)正式出版。完成全国油气基础地质编图,包括1∶500万中国大地构造与含煤盆地分布图、1∶500万中国早古生代板块构造图、1∶1200万中国古生代重点含油气层系岩相古地理图、1∶1200万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烃源岩和储集层分布图等。完成海南、福建、山东、辽宁、安徽、陕西、湖南、江西、贵州、河北、宁夏等11个省(区)区域地质志、系列图件的编制和数据库建设工作。完成评审验收9个省(区)系列地质图件(包括1∶50万、1∶100万地质图、地质构造图、岩浆岩地质图、变质岩地质图、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图、航磁异常图、重力异常图、岩相古地理图等)共计72幅。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青藏高原及周边造山与成矿研究获得新进展。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及资源环境效应研究取得系列成果。提出的“青藏高原是一个由巨型造山拼贴体组成的造山的高原”的论点获得大量新的证据。进一步论证蛇绿岩的深地幔成因,并提出“蛇绿岩型金刚石”新类型和深地幔动力学模式。揭示青藏高原东南部基底经历5期重大事件。建立了高喜马拉雅三维动力学模式。提出青藏高原东南缘古新世中期至中新世早期形成的“抽屉式滑脱—转换”逃逸新机制。突破探测技术瓶颈,获取了青藏高原腹地巨厚地壳Moho的强反射信息。天山—兴蒙造山带研究取得系列成果。天山—兴蒙造山带计划项目顺利完成,提出了该区地壳构造单元划分的新方案,对阿拉善—敦煌地块构造属性等问题提出了新认识;修正了崇礼县红旗营子乡红旗营子群等一些地质体的时代;按照大陆演化旋回的观念,编制了中国北方及邻区地壳构造格架图和构造分区图。系统总结研究天山—兴蒙造山带花岗岩与成矿背景。编制完成亚洲中生代花岗岩图,揭示多种构造背景。“兴蒙造山带主要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与能源潜力综合调查研究”将研究区中生代沉积盆地划分为五个演化阶段;识别出两个巨型陆相沉积盆地;提出晚中生代东亚地区存在一个大的以恐龙为主的脊椎动物群,中、晚侏罗世研究区存在适宜脊椎动物等生物群生存、繁衍的理想古生态环境。地层学、古生物学研究有新突破。发现多瘤齿兽类哺乳动物化石,在《Science》报道;发现一新的基干镰刀龙类恐龙化石,成果发表在《PLOS ONE》;发现目前已知个体最小的窃蛋龙类化石,命名为迷你豫龙,并在《Nature》发表;在贵州省紫云县火花乡发现一条新的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剖面,建立了中国不同相区的泥盆—石炭系界线标准;提出全球中元古界底界年龄统一为1700Ma的方案,解决了中元古界地层划分对比年代不统一的“世界性难题”;在内蒙古发现了晚古生代末—中生代早期枕状玄武岩;新疆西准噶尔北部谢米斯台山南坡新厘定出一套蛇绿岩;在铜陵钻孔取得的岩心中发现了石炭纪辉绿岩,年龄为304Ma。多瘤齿兽类哺乳动物化石在《PLOS ONE》报道基干镰刀龙类恐龙化石发现在《Nature》发表迷你豫龙发现同位素技术应用及标准物质研究有新进展。完成了我国主要类型地质体的铁同位素组成调查,查明了不同圈层和主要岩石类型的铁同位素分布特征,初步建立了铁同位素示踪的参考体系;对代表性矿床进行了地质地球化学及铁同位素解剖,揭示了各类铁矿不同含铁矿物的铁同位素组成特征,提出运用铁同位素示踪铁矿化的理论模型。成功选定了用于研制氩同位素定年标准物质的样品源;制备了TG1104白云母样品备选标准物质;完成了钕同位素备选标准物质研制,并申报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积极参与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普兰岩体中首次发现了同时存在的高铬型和高铝型铬铁矿。在天津蓟县发现原生菱铁矿。指导青海多才玛铅锌矿取得找矿突破,通过开展构造岩相填图,解决了赋矿规律问题,通过大地音频地矿测深,解决了矿体定位,提交了“钻探建议报告”,该矿段的铅锌资源量由原来的76万吨增至259万吨,新增铅锌资源量181万吨。此外,利用多深度地震观测设备,在东海地壳运动长期观测站观监测到朝鲜第三次核试验的地震记录。国际矿物学会2013年新批准氮化硼(BN)新矿物,命名为青松矿(青松矿(Qingsongite)是为了纪念方青松研究员(1939-2010)而命名)。青松矿显微结构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深部资源研究体系

红炉火
荷兰版
以前人类获取地壳深部和上地幔信息的主要方法是深部地震探测和大地电磁探测,超深钻探的出现开辟了可直接研究地壳深部地层的崭新途径。多年来,苏联地质部和苏联科学院的遥感、航空物探、地震地质和地球动力学等研究单位为促进苏联深部地质研究做出过重大贡献。在他们积累的地壳和上地幔综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苏联地质部“深部联合体”根据地质学家、钻井专家和其他工程专家的建议,为深部资源研究计划选定了一批分布在不同地质区块的深井和超深井井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深部资源研究体系。以该体系内各深井和超深井得出的资料为骨架,辅以相关的地球物理资料,便可生成苏联领土的地球物理剖面分布网络(见图5.8)。图5.8 依据深井、超深井体系生成的苏联领土区域性地球物理剖面分布图1—地盾;2、3—古地台和年轻地台;4—中间地块;5—褶皱区;6—火山岩地带;7—深钻和超深钻井位;8、9—已完成和计划完成的深部地震剖面深部研究计划的主要任务是:沿着漫长的地质剖面研究地壳大型地块的构造差异,确定处于不同地球动力学状态下的岩石圈物质组成。在构造相同的地块范围内,如果出现被分隔或异常的区域,则再做第二级的地球物理补充剖面。其目的在于了解更局部的结构-构造并解决其他问题。在深井和超深井的现场曾建立了地球动力学实验场,在其范围内进行更详细的地表研究和地下资源研究。被深钻详尽揭示的地质剖面和获得的岩心将对解释前人的地球物理资料起着重要的信息支撑作用。我们制定的地质学与地球物理研究体系属于世界首创,是研究岩石圈现有体系中最先进的。该体系的特点在于:(1)可获得贯穿不同类型巨型地块的大跨度地质剖面和地球物理剖面,获取不同层次的结构-构造要素。(2)可同时利用来自各个层次(卫星、遥测、低空航测、地面勘查和井内)的各类地质-地球物理信息。(3)为生成地质图和地质剖面图,为查明矿产资源的分布新规律,提高矿物原料预测评价的可信度及其储量计算的可靠性,创建了统一的基本方法。前期获得的工作成果已详细地发表在杂志上和一系列国际、国内会议上,成了世界地质学界的共同财富。近年来,又在一些超大规模地质剖面的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中获得了重要的补充信息(其中包括从地下核爆炸获取的数据信息)。一条特别长的地质剖面(4320千米)由科拉超深井经季曼-伯朝拉超深井,贯穿东欧地台、乌拉尔褶皱、东西伯利亚地台和阿尔泰-萨彦岭褶皱区,在这个剖面发现了地台和褶皱区地壳构造上的本质区别。证实了在地壳深处埋藏着更老的构造,并且明显分层的假设。还完成了从谢米巴拉丁斯克市到地克西市总长4280千米的剖面,该剖面贯穿了阿尔泰-萨彦岭褶皱区、西西伯利亚地坪、西伯利亚地台和勒拿-阿拿巴尔坳陷。上述地质剖面中,有的还与中国领土上的类似横向构造带相连。这些工作都大大增加了深部研究的信息量。综合处理地球物理剖面的资料,可在大范围内得出深部地壳构造的重要信息。第一次跟踪到了位于地壳中部和沉积盖层中的莫霍面的高程情况及轮廓:从实质上更明确了地台结晶基底和褶皱基底的地层深度,以及相邻地质构造的深度。根据在苏联若干地区和其他领土上获得的数据,可完整地编制出深度和容量足够大的地壳表层和上地幔的构造与地球动力学模型,并使矿产资源的预报精度有所提高。还编制了一套反映地下深部构造界线的图,对于研究苏联各油气产区和矿业大省的地质特征具有实际意义。第一次进行的深部地震记录不仅揭示了地壳和地幔垂直方向上的不均匀性,而且发现了其沿线水平方向的不均匀性。地震声学的研究得出了非常典型的结果,丰富了我们关于深部地震波反射特性的概念。开发了以地球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对地震声学数据进行综合解释的方法,该方法可帮助我们按照新思路——沿深部剖面去寻找关键地球物理问题的解。深钻和超深钻井是苏联深部资源研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按计划付诸实施,证明了苏联实现超深钻井的技术可行性。深钻和超深钻井的新阶段始于科拉半岛和萨阿特累井的开钻。科拉半岛钻井达到了创纪录的深度12262米,在深部资源研究计划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地质学家工资

方向盘
从事研究形成地球的物质和地球构造、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且成绩卓越的科学工作者,称地质学家。目录著名地质学家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展开著名地质学家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展开编辑本段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今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的一个贫寒人家。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东大学教务长兼地矿系主任。刘东生刘东生,中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 地质学家刘东生院院士,1917年11月22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南开大学学籍)地质地理气象系,后来又旁听生物系的课程。1944年先后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和地质部工程师,从事矿产勘探和工程地质工作。1949年南京大学生物系肄业(原中央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吉林大学兼职教授。1958年,他从黄土地层研究中根据黄土与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发现第四纪气候冷暖交替远不止四次,发展了传统的四次冰期学说,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转折,奠基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学说”。李捷(1894~1977),中国地质学家。号月三。1894年4月29日生于河北成安县,1977年1月30日卒于宁夏银川。1916年毕业于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曾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湖北省矿产调查队队长,河北建设厅厅长,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总工程师,水利部勘测设计管理局地质总工程师,水电建设总局副总工程师等职。早年李捷在华北、鄂北、豫南、陕南从事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他是周口店北京猿人发掘工作最早的主持人,1927年著有《周口店之化石层》等文。30年代他先后在湖南、广西、贵州、湖北和江西等省进行地质矿产调查。为中国早期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在《鄂西第四纪冰川初步研究》(1940)一文中划分了鄂西山区的冰期,至今仍被沿用。1949年以后,他主要从事水利电力建设中的工程地质工作,为国内众多水库、水坝、水电站的建设作出了贡献。他的主要著作有:《直隶易、唐、蔚等县地质矿产》(1919)、《秦岭中段南部地质》(合著,1930)、《广西罗城黄金寺附近地质》(合著,1936)和《河南陕县三门峡第四纪冰川遗迹》(1959)等。张宏仁高级工程师。江苏镇江人。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毕业于苏联第聂伯罗波得罗夫斯克矿业学院地质系。历任云南省地质厅地质队技术负责,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副主任工程师,北京市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副队长、副局长、高级工程师,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司司长、部总工程师,地质矿产部副部长。撰有论文《解渗流问题数值方法对比》等中国代表、地质学家张宏仁教授当选为新一届国际地科联主席。这是中国地质学家首次担任这一职务。张宏仁教授曾任中国原地质矿产部副部长、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组委会秘书长,现任国际地科联提名委员会、出版咨询委员会委员和国际地科联杂志《地质幕》主编。中国代表当选为国际地科联的主席,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国际地质大国的地位,说明了国际地学界对中国地质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视。赵金科地质学、古生物学家。河北曲阳人。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 30年代,提出震旦纪地槽呈环状分布于极区泛大陆周围和内部的理论。30年代后期对广西西部开展区域地质调查,证实地质力学理论阐述的广西山字型构造的位置及形迹。40~50年代,研究头足类化石和二叠、三叠纪地层,取得突破性进展。晚年领导并具体参与对华南二叠系最高层位长兴阶的层型以及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的专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编辑本段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地球包括固体地球及其外部的大气。固体地球包括最外层的地壳、中间的地幔及地核三个主要的层圈。目前,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上层,即地壳和地幔的上部。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公里 。其核心可能是以铁、镍为主的金属,称为地核,半径约3400公里。在地核之外,是厚度近2900公里的地幔。地幔之外是薄厚不一的地壳,已知最厚处为75公里,最薄处仅5公里左右,平均厚度约35公里。地核的内层是固体,也有科学家认为是在强大压力下原子壳层已被破坏的超固体。外层是具有液体性质的物质,还推测有电流在其中运动,被认为是地球磁场的本原。外层的厚度约为2220公里。地幔下部是含有较多金属硫化物和氧化物的非晶体固体物质;地幔上部成份与橄榄岩大致相当;与地壳相接部分和地壳均具有刚硬的性质,合称为岩石圈,厚度约为60~120公里;在岩石圈之下为一层具有可塑性、可以缓慢流动、厚度约为100公里的软流圈。地壳表面的海洋、湖泊、河流等水体约占地表总面积的74%。呈液态的地表水与冻结在两极地区和高山上的冰川,以及土壤、岩石中的地下水,组成地球的水圈。地球的外层是大气圈。大气主要集中于高度不超过16公里的近地面中,成份以氮和氧为主。离地越远,大气越稀薄,而且成份也有变化。在100公里外,大气逐渐不能保持分子状态,而以带电粒子的形态出现,其稀薄程度超过人造的真空。带电粒子受到地球磁场的控制,形成能够阻挡来自太阳和宇宙带电粒子流冲击的电磁层。地球的水圈和大气圈通过水的蒸发、凝结、降水和气体的溶解、挥发等方式互相渗透和影响。固体的地球界面上下,是大气和水活动的场所。岩石圈的物质也不断运动 ,并通过火山喷发的形式进入水圈和大气圈。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不断改变着地球的面貌。地球的这些圈层,是由于其组成物质的重力差异作用而逐渐形成的。地球上的任何质点均受到地球引力和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这两种力的合力就是重力。地球表面重力吸住了大气和水,并对他们的运动产生了影响。矿物和岩石在地球的化学成分中,铁的含量最高(35%),其他元素依次为氧(30%)、硅(15%)、镁(13%)等。如果按地壳中所含元素计算,氧最多(46%),其他依次为硅(28%)、铝(8%)、铁(6%)、镁(4%)等。这些元素多形成化合物,少量为单质,它们的天然存在形式即为矿物。矿物具有确定的或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组成矿物的元素,如果其原子多是按一定的形式在三维空间内周期性重复排列,并具有自己的结构,那么就是晶体。晶体在外界条件适合的时候,其形态多表现为规则的几何多面体,但这种情况很少。矿物在地壳中常以集合的形态存在,这种集合体可以由一种,也可以由多种矿物组成,这在地质学中被称为岩石。地球中的矿物已知的有3300多种,常见的只有20多种,其中又以长石、石英、辉石、闪石、云母、橄榄石、方解石、磁铁矿和粘土矿物最最多,除方解石和磁铁矿外,它们的化学成分都以二氧化硅为主,石英全为二氧化硅组成,其余则均为硅酸盐矿物。由硅酸盐溶浆凝结而成的火成岩构成了地壳的主体,按体积和重量计都最多。但地面最常见到的则是沉积岩,它是早先形成的岩石破坏后,又经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在地球表面的低凹部位沉积,经过压实、胶结再次硬化,形成具有层状结构特征的岩石。在地壳中,在大大高于地表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岩石的结构、构造或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形成不同于火成岩和沉积岩的变质岩。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是地球上岩石的三大类别。火成岩中的玄武岩、花岗岩是地球中最具代表性的岩石,是构成大陆的主要岩石。形成时代最早的花岗岩,年龄达39亿年,而玄武岩是构成海洋所覆盖的地壳的主要物质,均比较“年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地层和古生物地层是以成层的岩石为主体,随时间推移而在地表低凹处形成的构造,是地质历史的重要纪录。狭义的地层专指已固结的成层的岩石,有时也包括尚未固结成岩的松散沉积物。依照沉积的先后,早形成的地层居下,晚形成的地层在上,这是地层层序关系的基本原理,称为地层层序律。地层在形成以后,由于受到地壳剧烈运动的影响,改变原来的位置,会产生倾斜甚至倒转,但只要能查明其形成和变形的时间,仍可以恢复其原始的层序。在同一时间,地球上各处环境不同,在不同环境中形成的地层各有特点。在地表的隆起部位,不仅不能形成新的地层,还会因受到剥蚀而使已经形成的地层消失。因此,地层学是研究各地区地层的划分,确定地层的顺序和相邻地区地层在时间上的对比关系的专门学科。它是地质学的基础,也是地质学中最早形成的学科。古生物是指在地质历史时期,在地球上生存过的各类生物,一般已经绝灭,它们的少量遗体和遗迹形成化石保存在地层中。 通过研究这些化石,可以了解地质历史上生物的形态、构造和活动情况。对各种古生物进行分类,可以认识生物的演化关系;依据地层中所含化石,可以断定地层的层序,生物演化的不可逆性和阶段性,使这种判断具有可靠的根据;古生物的分布和生活习性,还反映出当时地理环境的特点。古生物的研究是地质学也是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地球表层的岩层和岩体,在形成过程及形成以后,都会受到各种地质作用力的影响,有的大体上保持了形成时的原始状态,有的则产生了形变。它们具有复杂的空间组合形态,即各种地质构造。断裂和褶皱是地质构造的两种最基本形式。地球的岩石圈,已经并还在发生着全球规模的板块运动。板块构造学是 二十世纪地质学对地质构造及地质作用的新认识。其基本内容是,岩石圈是地球中最刚硬的部分,它飘浮在地幔中具有塑性、局部熔融、密度较大的软流圈之上。岩石圈中存在着许多很深很大的断裂,这些断裂把岩石圈分割成被称为板块的巨大块体,全球可分为六大板块。一般认为,主要是地球内部热的不均匀分布引起了物质对流运动,使岩石圈破裂成为板块。板块形成后继续运动,发生分离、碰撞等事件。地幔中的熔融物质沿板块间的拉张断裂带挤入,并不断向断裂两侧扩展,形成新的洋壳,而部分板块则随着载荷它的软流圈物质向下移动而消失于地幔之中。板块运动被认为是使地壳表层发生位置移动,出现断裂、褶皱以及引起地震、岩浆活动和岩石变质等地质作用的总原因,这些地质作用总称为内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改变着地壳的构造,同时为地貌的形成打下基础。地质作用强烈地影响着气候以及水资源与土壤的分布,创造出了适于人类生存的环境。这种良好环境的出现,是地球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地球形成的初期,大气圈和水圈的成分、质量都和现代大不相同。例如,大气曾经历以二氧化碳为主的阶段,海水是约在10亿年前才具有今天的含盐度,生物最早出现在地球形成约10亿年以后等等。地质作用也会给人带来危害,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水泛滥等。人类无力改变地质作用的规律,但可以认识和运用这些规律,使之向有利于人的方向发展,防患于未然。如预报、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就有可能减轻损失。中国在古代就有“束水攻沙”,引黄河水灌溉淤田压碱等经验,是利用河流的地质作用取得成功的例子。编辑本段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奖项介绍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是中国地质行业最高层次的荣誉奖,1989年1月设立,这一奖励以世界著名科学家、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名字命名,是为了纪念他创立地质力学,从理论上推翻“中国贫油”的谬论,对我国科学和地质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励中国的地质工作者献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共有四个奖项:李四光野外地质工作者奖、李四光地质科学研究者奖、李四光地质教师奖和李四光特别奖。  李四光野外地质工作者奖用来奖励在野外地质工作中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员,包括长期从事野外地质勘查工作,在工作中有重大新发现、重要新认识,或出色完成某项地质找矿任务,并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者;通过野外地质工作对国家及地区经济建设提出建议,经实践证明具有重大社会或经济效益者;创造性地组织和领导野外地质工作,并卓有成效者。李四光地质科学研究者奖用来奖励在地质科学研究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包括在地质学某学科蜮领域中,有重要的新创见或发现,或经总结后丰富、发展和提高了某项地质学科领域理论者;在地质实验工作中,有新的发明创造、改革仪器设备并取得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或提出某种新技术、方法和理论者;通过科研工作,对地质工作及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提出重要建议,并取得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者;创造性开展科研组织管理工作,并做出重要贡献者。李四光地质教师奖用来奖励长期从事地质教育工作,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方面表现突出,并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者。李四光特别奖。专门用来奖励对地质工作有特殊贡献的地质工作者,由“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颁发。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的获奖候选人先由基层推荐,报各自所属主管部门初评后在颁奖前6个月,也就是4月26日之前向委员会提供申报推荐材料,由委员会下设的野外地质、地质科研、地质教师三个评奖小组进行分组评审,提出候选人名单,报委员会评选,确定获奖者。  李四光奖每两年评定一次,一人只能被授予一次,并作为终身荣誉奖。每次奖励人数控制在15人左右,其中野外工作者获奖人数不得少于50%。由“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委员会负责颁奖,奖品包括证书、奖章和奖金,奖金额度由委员会确定。颁奖日期定于李四光诞辰日,也就是10月26日。1989年李四光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时首次颁奖。该奖自设立以来截至2001年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第七届颁奖止,共有117位地质科技工作者获得这一荣誉。历届获奖情况中国科学院院士於崇文教授1991年被授予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01年度第七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有17位获奖者。叶连俊、杨起、张彭熹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获得了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奖;潘元林、蒋炳南、潘龙驹、王启民、吴奇之、骆耀南、姜剑虹、王福同等8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王铁冠、龚再升、廖椿庭、蒋志等4位教授、高级工程师或研究员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地质科技研究者奖;杜汝霖、何国琦2位教授获得李四光地质教师奖。

为新中国做出贡献的地质学家

无毁无誉
钱穆
李四光 不介绍 此外还有几个:★李捷(1894~1977),中国地质学家。号月三。1894年4月29日生于河北成安县,1977年1月30日卒于宁夏银川。1916年毕业于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曾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湖北省矿产调查队队长,河北建设厅厅长,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总工程师,水利部勘测设计管理局地质总工程师,水电建设总局副总工程师等职。早年李捷在华北、鄂北、豫南、陕南从事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他是周口店北京猿人发掘工作最早的主持人,1927年著有《周口店之化石层》等文。30年代他先后在湖南、广西、贵州、湖北和江西等省进行地质矿产调查。为中国早期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在《鄂西第四纪冰川初步研究》(1940)一文中划分了鄂西山区的冰期,至今仍被沿用。1949年以后,他主要从事水利电力建设中的工程地质工作,为国内众多水库、水坝、水电站的建设作出了贡献。他的主要著作有:《直隶易、唐、蔚等县地质矿产》(1919)、《秦岭中段南部地质》(合著,1930)、《广西罗城黄金寺附近地质》(合著,1936)和《河南陕县三门峡第四纪冰川遗迹》(1959)等。http://ke..com/view/1225707.htm★张宏仁张宏仁,高级工程师。江苏镇江人。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毕业于苏联第聂伯罗波得罗夫斯克矿业学院地质系。历任云南省地质厅地质队技术负责,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副主任工程师,北京市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副队长、副局长、高级工程师,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司司长、部总工程师,地质矿产部副部长。撰有论文《解渗流问题数值方法对比》等中国代表、地质学家张宏仁教授当选为新一届国际地科联主席。这是中国地质学家首次担任这一职务。 张宏仁教授曾任中国原地质矿产部副部长、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组委会秘书长,现任国际地科联提名委员会、出版咨询委员会委员和国际地科联杂志《地质幕》主编。中国代表当选为国际地科联的主席,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国际地质大国的地位,说明了国际地学界对中国地质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视。★赵金科 地质学、古生物学家。河北曲阳人。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 30年代,提出震旦纪地槽呈环状分布于极区泛大陆周围和内部的理论。30年代后期对广西西部开展区域地质调查,证实地质力学理论阐述的广西山字型构造的位置及形迹。40~50年代,研究头足类化石和二叠、三叠纪地层,取得突破性进展。晚年领导并具体参与对华南二叠系最高层位长兴阶的层型以及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的专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