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山东省地质勘查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习常
史凯力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88号)的有关精神,2007年2月8日~11日,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组织由行业处、地质处以及经研院有关同志参加的调研组,赴山东省济南市,就山东省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召集了由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中国建材中心山东总队、山东省化工地质勘查院、山东省地调院、山东省地科院、山东省第一地矿勘查院、山东省第六地矿勘查院、中国冶勘总局山东局山东正元公司(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院)等几个单位参加的关于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情况的座谈会。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近几年来,随着全球矿业大环境的改善、矿业市场的复苏,山东省的矿产勘查开发局面逐渐好转,尤其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以及一系列关于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更使得山东省地质勘查行业逐渐走出低谷,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勘查投入保持强劲发展山东省各地勘单位认清形势,纷纷加大了勘查投入力度,仅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06年度就投入了钻探工作量20多万米,山东省煤田地质局更是达到了41.68万米。初步统计,仅到会的8家地勘单位2006年投入的总钻探工作量即逾百万米,相当于2005年全国固体矿产总钻探工作量的1/4强(2005年,全国固体矿产机械岩心钻探工作量为4398152万米——引自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年报),同时其他地勘主业投入也均呈现跨越式发展势头。2.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2006年,山东省各地勘单位在省内及省外都取得了一定的找矿突破。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在山东省莱州市寺庄矿区深部探明金资源储量44.585吨,加上前期浅部探明的资源储量,该矿床规模已达大型。另外,该院在焦家金矿深部也探明了储量为25.6吨的金资源量,招平带南段的勘查也取得了一定突破。山东省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在苍山地区找到了1.4亿吨的低品位铁矿。山东省地科院发现了近10亿吨的煤田。此外,各地勘单位积极开发省外及境外市场,在新疆、内蒙古及非洲、东亚等地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成果。3.经济总量实现迅速增长随着地勘主业的快速发展,山东省各地勘单位经济总量也迅速地增长。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自2002年起,始终保持着40%的发展速度,2006年更是创记录地达到了18亿元的收入,其中,仅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2006年即实现总收入17763万元。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从2006年经济增长率达40.9%,资产总额达到10.32亿元。中国冶勘总局山东局山东正元公司(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院)2006年总收入也达到了1亿元以上。经济总量的增长带来了职工收入的增加,2006年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在册职工工资平均2.9万元,在岗职工工资为3.6万~4.8万元;中国冶勘总局山东局山东正元公司(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院)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也达3万元以上;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4.32万元,其中从事地勘主业的技术人员工资更是达到5万元以上;山东省地科院人均工资5万元左右,退休职工月工资达4000元以上。4.不断推进科学创新、技术进步在经济收入取得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各地勘单位也非常注重科技投资,不断更新技术设备,引进专业技术人才。2006年,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投资8000万元用于更新设备,自2003年起,已累计投资1.6亿,基本实现了全局所有技术设备的更新。近期又投资1200多万元,购置了最大孔深达3000米的石油钻机,并在新疆引进了日本的先进技术进行煤化油,化油比率达1:0.6。中国冶勘总局山东局山东正元公司(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院)2006年也投入500多万元进行了设备更新,并进行技术人员培训,提高了人员素质。5.开拓进取,探索自身发展方向山东省各地勘单位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谋求发展,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针对当前山东省地质工作基础较好的有利条件,各地勘单位在原有地质资料基础上,积极进行深部及外围找矿,部分重点矿区普查深度已经达到了1800米,极大地缓解了省内资源紧张的局面。同时,各地勘单位积极开拓省外、海外市场,并积极向下游发展,参与矿产开发,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在广泛参与新疆、内蒙古等地勘探开发的同时,积极参与埃塞俄比亚、几内亚及印度尼西亚的铝土矿勘探开发,并在加纳进行水文地质勘查、阿尔及利亚从事工程勘察施工,取得了较大进展;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也在阿尔及利亚注册了勘查公司,正在积极努力拓展海外市场;中国冶勘总局山东局山东正元公司(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院)在蒙古、哈萨克斯坦取得了一些找矿突破,并通过合作的方式,以矿权入股开发矿山。另一方面,各地勘单位积极拓展服务领域,由单一的资源勘查向机械加工、商贸、建筑等多方面发展。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在稳步发展地勘主业的同时,积极开拓工程勘察施工及工贸产业,2006年全院实现工程施工收入1616万元,工贸产业收入1049万元,地勘主业与勘查施工业、其他产业的经营收入比例达到10.11:1.54:1;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不断增强基础地质、工程地质的服务范围,并根据自身优势,开展机械加工维修、商贸、建筑等工程施工服务,其“地源空调”施工安装已经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山东省地勘单位改革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原因和机制体制问题,山东省的各地勘单位发展很不平衡,局局之间、队队之间差异都比较大。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于1998以10亿元的价格,将手中的矿权全部转让,导致了目前手中没有矿权,只能靠承担社会工程来维持发展;中国建材中心山东总队、山东省化工地质勘查院和中国冶勘总局山东局山东正元公司(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院)等单位反映由于未属地化,无法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等地方政策,同时受体制制约,资金紧缺,无法与属地化的地勘单位竞争;化工、建材等勘查单位受技术力量的限制,无法参与重点矿种的勘查开发。2.人才短缺调研中各地勘单位最集中反映就是人才的短缺问题。由于近几年地质勘查投入加大,人才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加之几年前矿产勘查低谷时期的人才流失,所以目前各单位的地质勘查技术人员都呈紧缺状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档情况,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地勘单位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3.研究少通过调研了解到,由于目前市场情况较好,各地勘单位过分注重眼前利益,重勘查轻研究,地勘单位的技术能力和竞争力有所下降。4.地方政府干预现象严重各地勘单位在进行矿产勘查开发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遇到过所在市、县,甚至镇、村政府的干扰。对此,各地勘单位只能运用各种非常规手段进行协调,严重影响了勘查施工的进程,影响了地勘单位的找矿积极性。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西藏自治区地质勘查行业情况调查报告

不道之道
其往无穷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以及《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藏政办发〔2001〕14号),西藏地勘局明确为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有: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研究制订地质勘查行业改革与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组织实施国家和自治区安排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和战略性勘探任务。为国家和自治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地质矿产资料和服务。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安排和社会需求,进行全区地质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和自治区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地质工作。负责国拨地勘费、地质勘查基金的使用、管理;负责全局国有资产的管理;负责对所属单位的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加强“二个文明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和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属地化以来,我局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局党委和领导班子认真贯彻国家和自治区关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法律法规和指示精神,严格按照地质规律和地质规范科学部署各类地质工作,带领全局广大职工发扬艰苦奋斗和“三光荣”传统,促进了我区地质工作发展,稳定了队伍,为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现就我局属地化后改革与发展情况报告如下:一、西藏地勘局经济发展状况(1)西藏地勘局是西藏唯一的国有地勘单位管理部门,由局机关、地质二队、五队、六队、区调队、地热队、地调院、中心实验室、西勘集团、物资公司、培训中心、西藏山水宾馆、林芝山水宾馆、山水旅行社等14个地质勘查单位构成。截至2006年12月31日,局属地勘单位具有勘查资质的情况如下:区调地质调查:甲级1个、乙级2个;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乙级3个、丙级2个;固体矿产勘查:甲级5个、乙级1个、丙级1个;液体矿产:乙级2个、丙级2个;地球物理:乙级1个;地球化学:甲级1个、乙级1个、丙级2个;勘查工程施工:甲级2个、乙级2个、丙级1个;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甲级1个、乙级1个;选冶加工试验:甲级1个。从业人员1356人,其中地质勘查从业人员1001人,占74%;工程勘察与施工从业人员147人,占11%;矿产开发从业人员118人,占9%;其他产业从业人员91人,占6%。在地质勘查从业人员中,地学专业 437人,占从业人数的44%。在各类地学专业人员中,获得高级职称的118人,占27%;获得中级职称的175人,占40%;获得初级职称的 144 人,占33%。离退休人员2020人。2006年度,从业人员的年平均收入为37463元;离退休人员的年平均收入为35366元。与2005年度相比,从业人员减少1%,其中地质勘查从业人员减少8%;工程勘察与施工从业人员减少5%;矿产开发从业人员减少5%;其他产业从业人员增加52%。在地质勘查从业人员中,地学专业增加3%。在各类地学专业人员中,获得高级职称的增加8%;获得中级职称的增加9%;获得初级职称的减少7%;离退休人员减少1%。2006年度,从业人员的年平均收入增长8%;离退休人员的年平均收入增长10%(政策性调资)。(2)2006年度,西藏国有地勘单位拥有的总资产为89200.19万元(其中,生产性资产原值15414.84万元,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原值2425.17万元)、总负债37377.35万元、总收入36131.33万元、总支出29742.22万元。与2005年相比,总资产增长17.84%(生产性资产原值增长25.12%,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原值增长28.51%)、总负债增长10.45%、总收入增长6.54%、总支出增长2.11%。(3)2006年度,西藏国有地勘单位获得国土资源大调查费3115万元,比2005年度增长89.48%。(4)我局商业性矿产工作主要含两个方面,一是承担社会矿业权人的商业性矿产的地质工作,涉及项目费用350多万元,折合钻探工作量2800米;二是引进资金联合风险勘查费用13500万元(含驱龙矿区),折合钻探工作量10万米。(5)2006年度,国有地勘单位在西藏境内的矿业开发投资55万元,矿业开发收入368.90万元。与2005年相比,矿业开发投资增长-92.38%;矿产开发收入增长-85.52%(因自治区实行砂金禁采)。(6)国有地勘单位主要在西藏本地开展工程勘察施工,2006年度工程勘察施工总投资3700万元(含本年度购置设备798万元),总收入4840.52万元(与2005年相比减少28.57%)。(7)其他产业主要包括宾馆、旅行社及多种经营活动所形成的收入,2006年度实际投入4700万元(包括股份制改造后职工入股2000万元),其中,2006年新增投资4200万元,实现收入5404.66万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4.47%)。二、我局地勘单位改革取得的主要经验我局地勘单位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在经济改革方面,先后进行了队长负责制、行政首长任期经济目标责任制、地勘和经营项目承包制、经营项目合作制、股份制等改革试点;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方面,先后开展了集体劳动合同、干部聘任制、效益工资制、下浮工资制等改革试点;在地质项目管理、矿权运作等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通过改革,地勘单位职工改革意识普遍增强,各项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每一项改革都不同程度地触及到了地勘队伍和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但所有改革还没有完全形成一种成熟或成功的模式,大多还在探索、总结、完善阶段。总体而言,改革有成效也有教训,其经验和教训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立足稳定,探索改革稳定是西藏也是我局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始终是我区也是地勘行业各族干部、职工首要的政治职责,事关中华民族和我区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事关全国和西藏工作大局。我局地勘队伍改革、发展所取得的一切成果,最主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始终不懈地狠抓队伍稳定工作,在稳定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改革、聚精会神谋发展,有效推进地勘工作、大力发展地勘经济、积极探索各项改革。(二)立足发展,推进改革改革的目的是发展,发展是所有改革的基础。立足经济发展,推进各项改革,改革才可以取得成效,否则改革就成了无源之水。我区地勘行业历经近20年的改革,促进了地勘经济的长足进步。尤其属地化管理以来,通过不断推进地勘项目管理以及地勘经济运行机制改革,使地勘产业经济持续保持了12%以上的增长速度。经济的发展,不仅弥补了国拨地勘费的不足,保证了地勘工作的有效推进,而且有效促进了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改革和发展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好局面。(三)改革不能脱离主业我区地勘行业的主业是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因此,必须立足加强地勘主业推进各项改革。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受大气候影响,倾向于搞多种经营,一度开办了许多小公司、小作坊,形式上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但实质上却脱离了西藏和我区地勘行业的实际,偏离了地勘工作主业,不但职工没有从改革中受益,而且也给地勘事业带来了负面影响,不少职工不得不去从事自己并不熟悉的经营工作,有的只能靠养鸡养鸭种菜等维持生计,其结果是造成了人才流失、单位萧条、事业停顿。个别二级经营实体,形成经营-亏损-经营的恶性循环,给加强地质工作留下隐患。(四)国家政策是改革取得成效的保障国家和自治区对地勘行业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地勘行业改革的成效,国家和自治区对地勘行业的有关政策对改革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20世纪50~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国家对我区地勘行业非常重视,地勘行业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地质和找矿成果;2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化、企业化呼声的日益高涨,我区地勘行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队伍规模大幅缩减,找矿成果不够明显,队伍面临“不事不企”的尴尬局面,人心思走,队伍不稳;新世纪初,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对矿产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强,地勘事业又面临一个“新的春天”,地勘职工正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加强地质工作的宏伟事业中,同时也极度企盼政策稳定。可见,国家和自治区对地勘事业的重视程度及其政策,是地勘行业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也决定了地勘行业的命运。(五)加大引进资金力度是做好做强地勘工作的助推器近年来,经过各方积极努力,引资参与地勘工作力度加大,大大加快了地勘工作进程,如驱龙、玉龙矿区勘查和建设,推动了全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六)在事业单位的体制下有序推进改革这是我局地勘单位改革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我局地勘单位改革应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是由地勘行业本身的基础性、公益性性质和地位以及我区地勘行业自身特点所决定的,符合我区地勘单位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好地勘工作,是国有地勘单位发展改革的根本。目前,我局属地化后的地勘单位仍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只在内部少数二级单位实行了企业化管理。地质工作艰苦,西藏的地质工作比全国兄弟省(区)更为艰苦,西藏地质工作者长期奋战在“生命禁区”战风雪、斗严寒,克服高原缺氧,开展野外工作实为不易;我区国土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在全区乃至全国战略地位非常明显;相对于矿产资源的丰富性、国家对资源的迫切需求而言,我区地勘工作则严重滞后。一个重要原因,是地勘队伍规模过小、技术力量和国家投入严重不足。从队伍规模上看,我区国有地勘队伍规模相对内地省市而言明显偏小,与所承担的任务不相适应;从地勘费投入上看,近20年来,国家和自治区仅仅保证了地勘队伍正常人员经费,而地勘工作经费投入则明显不足。为了加强地勘工作,保证完成国家、自治区交办的“摸清资源家底、加大优势资源转化力度”的任务,地勘队伍克服重重困难,从有限的人头经费(工资)中挤出部分资金用于开展基础地质和找矿工作,并通过开展多种经营、吸收社会资金等多种方式筹措地勘经费,才取得了较好的地勘成果并积累了一定的矿业权,为今后改革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稳住西藏唯有的这支国有地勘队伍,最为根本的是保证其事业单位性质,在此基础上推进改革。(七)抓党建、带队伍,以党建促改革属地化以来,我区地勘行业改革之所以取得一定成效,得益于始终不渝地紧紧抓住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个关键,立足党的建设,促进各项改革,以党务管理干部、管理干部队伍和专业技术干部队伍这“三支队伍”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全行业人员综合素质,提高队伍整体工作能力和水平。党的建设成果,有效辐射了地勘工作的方方面面。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的实践中得到磨炼,在严格自律中得到升华,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全行业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改革氛围。尽管属地化后我局地勘单位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管理体制不顺,地勘队伍改革发展难度加大;二是地勘工作法制、法律、法规的宣传不到位,封建迷信和地方保护的过度影响,行政管理欠规范,导致开展地质工作的难度加大;三是由于受资金、区域环境的影响,地质勘查的运转机制不灵,主要表现在地勘工作经费来源不畅、投入严重不足,股份制、承包制、合作制等改革试点举步维艰,经常为保证职工工资、保证职工岗位而费尽心机,影响了地质工作的有效开展;四是争取项目难,加之矿产资源开发的迫切性,导致个别项目管理不够到位,技术不够规范;五是职工住房、子女就学就业难、基地建设滞后、地质装备不适应加强地质工作新要求等历史遗留问题日积月累越来越多;六是地勘行业经常在高山狭谷、戈壁沙滩的艰苦环境下从事野外工作,造成行业社会地位低下,难以补充后生力量,影响到西藏地勘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上述问题需要得到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扶持。三、我局国有地勘单位“十一五”改革发展的设想(一)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我局地勘工作要在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和即将召开的全区地质工作大会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和“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张庆黎书记提出的“二产抓重点,就是要依托优势资源,瞄准市场需求,集中做大做强有特色、有前景的优势矿产业,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步伐”的总要求,紧紧抓住我区加快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步伐的历史机遇,切实加强地质工作,提高后续资源储备和保障能力,强化地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为我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做出新贡献。(二)工作目标我局“十一五”工作目标是:围绕国家和自治区发展对矿产资源的迫切需求,通过争取国土资源大调查投入、国家和自治区地勘资金、社会地勘投入、局自筹资金投入等方式,合理安排大调查项目和找矿项目,加强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力度,加快摸清资源家底进程。围绕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新要求,围绕“让群众住上安全适用的房、喝上干净卫生的水”的要求,切实加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加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农业地质等工作,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自治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拿出一定资金安排缺水地区找水、环境治理等工作,充分发挥地质工作在建设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中的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为动力,抓住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力争地勘产业经济继续保持12%以上的增长速度,力争在新发现矿产地、提交资源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持队伍稳定、加强党的建设和构建和谐、平安、小康地勘等方面有新突破、新进展。到“十一五”期末,计划提交进一步勘查和开发的矿产地及资源储量:铜矿3~5处,资源量1400万吨,玉龙铜矿基础储量200万吨;铬铁矿1~2处,资源量30万吨;金矿3~5处,资源量50吨;铅锌矿3~4处,资源量300万吨;铁矿3处,资源量10000万吨;锑矿2处,锑资源量10万吨;硼、锂矿1~2处;矿泉水2~3处;宝玉石1~2处;地热2处。到2010年,我局计划实现地勘经济总产值达到83000万元,实现收入与支出的基本平衡。为了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十一五”期间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地勘投入53000万元,自筹和引进矿产勘查项目经费12000万元。通过努力,每年地勘项目的投入增长不低于10%,各类地质矿产项目年度工作经费达到4000万元以上。此外,还要积极向国家申请《西藏自治区优势矿产资源加速勘查及开发利用可行性研究》等重大地勘专项项目。(三)工作重点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即将召开的全区地质工作大会精神,提高对地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提升地质工作“三服务”功能,确保各项目标和任务圆满完成,努力构建小康、平安、和谐地勘。2.加强地质工作,强化服务功能做大做强地勘主业。根据自治区“二产抓重点”的经济发展战略,紧紧围绕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部署和实施地质矿产工作,以促进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促进新农村和新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坚持集中力量、集中地勘经费,投入重点区域、重点矿区、优势矿种的勘查,提高勘查程度。地勘项目优先布置在青藏铁路沿线、藏中南“一江两河”及藏东“三江”等交通和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优选勘查国家紧缺矿种和西藏目前能开发利用的矿种。进一步加强雅鲁藏布江成矿区东段铜多金属矿勘查、班公错—怒江成矿带西段铜多金属资源调查、战略性矿产资源远景调查评价专项,优先部署近期有可能取得找矿突破的重要成矿带及工作程度极低区的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工作,为国家及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证。积极探寻市场急需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地,找大矿、找好矿,重点寻找铜、铬、岩金、铅、锌、铁、锑、油气、盐湖和非金属等矿产资源,扩大找矿成果,发挥我区地质部门主力军作用,达到摸清资源家底的目的。同时要切实加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农业地质、灾害地质和城镇地质等为社会服务的公益性地质工作。加强地勘科研工作。重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提升地质工作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大对可供开发或合作的矿种、新发现的矿点以及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区的成矿理论研究;加强对高原重大地质问题的科学研究,提升我区在青藏高原地学研究领域的水平,为我区矿业勘查开发和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发挥地学科研对优势矿产勘查开发以及服务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加大风险、合作勘查工作力度。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多渠道引进资金、先进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进行矿产勘查和开发,特别是引进诚信好、实力强的国内大型骨干企业,进行联合勘查开发,攥紧拳头,打出品牌。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矿产勘查引资项目,逐步加大引资合作风险勘查力度,力争在矿业勘查与开发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上有进一步的提升。把握市场信息动态,建设好业已合作的蒙亚啊、索打、拉诺玛、邦布、日那等矿山的合作勘查开发公司。积极谋划建设新矿山,开发市场需求、经济价值较高的矿种,着力培育好我局产业经济项目工程。逐步调整地勘产业结构,做到矿业勘查开发、关联产业共同发展,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打造产业经济发展平台,确保地勘经济快速发展,更好地为我区经济发展服务。拓展地质工作领域,强化服务功能。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思想,自觉服务于地方各级政府工作的大局,加强协调与沟通,处理好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农牧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寻求支持和理解。尽快争取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积极开展重要经济区、青藏铁路沿线及缺水地区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找水示范工程工作,积极拓展水、工、环、灾害地质、旅游地质、农业地质、藏医药地质等工作,为我区“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战略实施及其他支柱产业服务,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农牧民增收致富和提高生活水平。提高地质工作质量,强化诚信意识。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要求,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着力提升地勘工作技术水平、科技含量和工作质量;以信誉强队伍、塑形象,着力打造社会责任感强、技术水平一流、诚实守信、充满活力的地勘单位新形象。3.努力构建小康、平安、和谐地勘加强地质工作,让职工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关心职工包括离退休人员生活,努力改善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构建和谐地勘。切实为地方政府分忧解难,提高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水平。在地勘工作中,积极融入小康、平安、和谐西藏建设,做好为地方发展的服务工作,合理安排使用农牧民工,通过技能培训、转变意识等手段,为农牧民增收致富创造条件,为地方财政增收做出贡献,为地方政府分忧解难。切实保持队伍稳定。坚定不移地贯彻对达赖集团的斗争方针,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提高反分裂斗争的自觉性、坚定性,全力维护地勘队伍政治稳定。加强对干部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民主法制、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和“三个离不开”教育,增强荣辱意识、道德素养和法制观念,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4.深入开展地勘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弘扬和光大“老西藏”精神、地勘系统“三光荣”传统以及独具我区地勘行业特色的“1243高原英雄钻井队”精神,培育和提炼先进的地勘文化,为我区地质事业再度辉煌提供精神动力。认真开展“文明大院”、“文明机台”、“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努力创建文明地勘单位。努力改善工作条件,继续加强基地绿化建设,进一步改善局、队机关环境,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树立整洁、文明的局机关、队大院形象,建设环境优美型、节约型单位。发挥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作用,促进他们在精神文明和地勘文化建设中建功立业。5.切实加强党对地勘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确保党对地勘事业的领导。把坚持党对地勘工作的领导、职工当家作主和依法开展地勘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组织始终成为干部职工的主心骨,成为领导地质事业的核心力量。结合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地勘工作的新要求,突出先进性建设主题,着力加强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强化基层,打牢基础,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教育全局党员干部做到廉洁自律、洁身自好、率先垂范。五、对策建议完成上述目标和任务,需要我局付出巨大努力。为此建议以下几点。(一)高度重视地质工作,十分珍惜地勘队伍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地质工作和地质工作者,这是我区地勘队伍存在并得以发展的根本所在。我区地勘单位和广大地质工作者过去曾经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现在仍然在无私地奉献着。新形势下,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全社会,都应从战略全局的高度;从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高度;从事关国计民生、产业建设、结构调整的高度;从建设和谐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高度看待地质工作和地勘队伍,继续支持地勘工作、关怀地勘队伍,确保国有地勘事业单位的地位不断巩固,作用得到发挥。地质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地勘单位不同于私营企业;地勘工作者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先行军,是创造社会财富的生力军,其地位和作用应得到社会的认可。希望对国有地勘队伍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对地质工作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怀,对地质工作者应给予必要的关心、关爱。(二)建立健全加强地质工作的保障措施1.建精建强国家公益性地勘队伍,确立国有地勘单位职责地位依据我区实际,要建设一支规模适度、专业齐全、业务精湛、装备先进、管理科学的国有地勘队伍(人员最少2000人),突出其国家事业单位性质和我区地勘主力军地位。同时赋予地勘单位劳动用工、效益奖惩等方面的自主权。2.建立地质勘查单位管理制度严格资质管理,规范行业准入,优先保证区内地勘事业单位承担全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和全区地质勘查行业业务技术管理相关工作。3.加强法制建设切实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有关法规宣传工作,创造稳定的法制和政策环境,依法维护地质勘查秩序,依法保护探矿权、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4.完善地质勘查投入和运行的良性循环机制足额保证地勘工作经费和项目经费,公益性地勘队伍经常性支出和专项支出等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政府主导、资金整合、良性循环、规范管理的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投融资体系。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主要由政府出资实施,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逐步提高地质工作者的工资福利水平,切实保障队伍正常运行和工作开展,逐步让地勘单位从繁重的多种经营活动中退出,专心致志开展地质工作。同时探索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机制,建立机制灵活的找矿企业,为地勘单位逐步转换机制奠定基础。5.加强地质找矿能力建设以提高地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推进地质科技进步,以科技进步促进能力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地质专业人才培养。逐步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的新机制。充分调动地质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地勘单位和广大地质工作者的作用。6.解决地勘单位后顾之忧主要有:职工住房难、子女就学就业难、基地建设滞后、装备落后等历史遗留问题,使地勘单位轻装上阵,以保证地质工作有序开展。(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勘处)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广东省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浪荡子
白色蛙
一、地质勘查行业队伍基本情况(一)从业人员基本情况截止到2006年12月底,在我省注册登记的地质勘查单位有54家。职工总人数30149人(其中在职职工13708人,比2005年减少98人;离退休人员16441人,比2005年增加2328人)。地质勘查从业人员7295人,比2005年增加138人,增长1.9%;技术人员4292人,比2005年增加175人,增长4.3%;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23人,比2005年增加71人,增长8.3%;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403人,比2005年减少31人,减少2.2%。在职人员年均收入约3.32万元,比2005年增加0.61万元,增长22.5%;离退休人员年均收入2.42万元,比2005年减少0.42万元。技术人员占地质勘查从业人员的58.8%,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12.7%,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19.2%。(二)地勘单位资质基本情况全省地勘单位资质情况:甲级资质76个,乙级资质87个,丙级资质89个。其中:(1)区域地质调查甲级5个,乙级11个;(2)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甲级15个,乙级14个,丙级12个;(3)固体矿产勘查甲级19个,乙级11个,丙级16个;(4)液体矿产勘查甲级5个,乙级14个,丙级14个;(5)气体矿产勘查乙级2个;(6)地球物理勘查甲级7个,乙级11个,丙级9个;(7)地球化学勘查甲级5个,乙级1个,丙级12个;(8)遥感地质勘查甲级3个,乙级3个;(9)勘查工程施工甲级13个,乙级10个,丙级11个;(10)岩矿鉴定岩矿测试甲级3个,乙级10个,丙级15个;(11)选冶加工试验甲级1个。二、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经济发展状况(一)国有地质勘查单位基本情况截止到2006年12月底,在我省注册登记的国有地质勘查单位有49家,职工总人数12251人,比2005年减少91人,其中地质勘查从业人员6806人,比2005年增加138人,增长2.1%;技术人员4053人,比2005年增加352人,增长9.51%;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07人,比2005年增加69人,增长9.3%;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246人,与2005年基本持平。在职人员年均收入约3.29万元,比2005年增加0.63万元,增长23.7%;离退休人员16402人,比2005年增加2334人,年均收入约2.43万元,比2005年减少0.42万元。技术人员占地质勘查从业人员的60%,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11.9%,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18.3%。国有地质勘查单位从业人员占全行业的90%以上(93.3%),仍占地勘行业主体地位。(二)地质勘查单位经济发展状况2006年资产总额386720万元,其中生产性资产159939万元,专用仪器设备54033万元,总负债185845万元,净资产216486万元,总收入186028万元,总支出157203万元,资产负债率48%。2006年资产总额比2005年减少2306万元,减少0.59%;生产性资产比2005年增加359万元,增长0.22%;专用仪器设备比2005年增加3080万元,增长6%;总负债比2005年减少13202万元,减少6.6%;净资产比2005年增加15342万元,增长7.6%。总资产比2005年有所减少,但生产性资产、专用仪器设备、净资产均比2005年有所增加。专用仪器设备、净资产增加还比较多,说明经济实力有所增强。负债率虽然比2005年减少3%,但总体来说,负债率仍然比较高。(三)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基本情况我省2006年承担的公益性地质工作任务,主要来源于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地质勘探费、国土资源大调查经费和中央地方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其中国家财政资金投入22112万元,比2005年减少2633万元(减少10.6%),地方财政资金投入56952万元,比2005年增加3433万元(增长6.4%)。(四)从事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基本情况我省2006年从事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总收入13231万元,比2005年增加1974万元,增长17.5%。矿业权转让收入1008万元。矿产开发收入1858万元,与2005年基本持平。工程勘察施工收入59394万元,比2005年增加7789万元,增长15.1%。其他产业收入20902万元,比2005年增加2906万元,增长16.1%。2006年我省从事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总收入超过财政拨给的地质勘探费和地质专项拨款,收益占总收入的51.8%,比2005年增长4%。三、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取得的主要经验(一)以改革促发展,成果显著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我省地勘单位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经验和实用技术,拥有地质矿产信息资源的优势,不仅已经占有许多矿业权,而且还具备有较强竞争力的找矿技能和勘查施工技术。此外,我省地勘单位的结构调整也取得一定进展。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完成了由单一的地质找矿向地质矿产勘查、工程勘察与施工、矿产开发与矿产品加工销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机械制造、地质技术咨询服务、房地产等多种经营的转变。大多数地勘队伍已进入市场,成为商业性地质工作的主体,商业性收入已超过国家拨给地质勘查经费。(二)初步树立“大地质”观念在地质找矿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基础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在开展与地质勘查相关产业上取得较大发展,增强地质勘查的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省外、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中也取得一定进展。四、国有地质勘查单位“十一五”改革发展设想(一)把地勘体制改革与地勘事业单位改革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一并解决目前省编制部门正在拟定我省地勘体制改革的工作方案,其他相关部门也正在为地勘单位改革制定有关措施,出台有关住房、社保和离退休人员待遇等优惠政策,将为地勘体制改革提供政策保障。(二)加强矿产资源勘查,突出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的勘查工作在粤北、粤东、粤西等地区的主要成矿带开展新一轮固体矿产资源的远景勘查工作,快速筛选靶区和找矿后备基地并进行矿产勘查评价,重点开展油页岩、地下热水等非常规能源勘查。针对我省现有部分大宗矿产资源缺乏和找矿潜力差的特点,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开展境外周边国家及国内其他省份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扩大我省矿业对外开放,建立境外、省外矿产资源基地。(三)加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培育地质勘查市场,增强地质工作的服务功能。认真抓好区域性的地质调查工作,全面推进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及省内地级城市的地质调查;在完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逐步向全省其他重要农业种植区推进。同时,根据省情,重点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工作。五、存在问题和建议(一)存在问题1.观念相对滞后,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部分地勘单位思想未转变,仍把发展寄托在财政和国家投资,没有积极开拓市场,与广东经济发展脱节。一方面坚持保留事业单位的“帽子”,保留现有的财政拨款扶持;另一方面又参与商业性地质工作,通过市场获取利润。在这种心态下,改革的主动性不强,面向市场、开拓市场的积极性不高。地质勘查管理方式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国家已不再下达计划找矿任务,但地质勘查队伍运作方式没有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公益性地质调查和商业性地质勘查还没有分体运行,地勘工作机制转型较慢。2.管理体制不顺,资源配置不合理在管理上仍沿袭了属地化之前按矿种组队、按部门管理的体制,导致分工过细、业务交叉、勘查资源配置不合理。各部门在某些地区都设置队伍,比如韶关市就有3个部门5支地勘野外队,队伍、设备、技术、任务大多相近,造成工作重复,勘查资源浪费,恶性竞争难以避免。3.人员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高素质人才难以补充。造成地勘单位人员总体素质不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一是岗位结构中,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偏低,占从业人员的58.8%,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12.6%,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19.2%。二是学历水平总体不高,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2%,本科占17%,高中以下却占53%。三是年龄结构不合理,由于地勘行业属于野外作业的艰苦行业,人员明显老化,45岁以上工作人员占了30%,后备力量缺乏。四是人员专业结构单一,“余缺”并存的矛盾突出,特别缺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经营型、管理型及复合型人才,这是当前大多数地勘单位竞争能力弱的一个主要原因。4.历史包袱沉重(1)离退休人员负担重。一方面,地勘单位历史长,离退休人员众多,超过在职人数,有的地勘单位离退休人员是在职人数的2.3倍。另一方面,地勘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尚未出台,与地方养老保险未能很好地衔接。事业单位离退休费与企业养老保险存在一个差额,仍需财政补足。这些负担对地勘单位来讲过于沉重,是推进企业化改革的最大困难。(2)资产总量小,质量差。非经营性资产所占比重偏大,经营性资产质量差,是地勘单位的共症。地勘单位现有闲置多年甚至毁损的资产以及长期积累的死账、呆账仍虚充国有资产。以广东核工业地质局为例,全局共有净资产15247万元,人均占有3.4万元,只有一般国有企业的1/30,一般事业单位的1/10。(3)职业病问题突出。地质勘查队伍属于特殊艰苦行业,长年从事野外工作,条件艰苦,职业病发病率高,特别是从事核原料勘查的单位,放射性职业病的情况尤为突出,其医疗、保健、抚恤费支出负担沉重。(二)对策、措施和建议(1)尽快出台住房、医保、社保等各项改革配套政策,以解决地勘单位历史遗留问题,为地勘体制改革提供政策保障。(2)深化改革、加快地勘队伍企业化进程。地勘队伍尽管面临许多问题,但总体上,深化改革、加快企业化进程的基本条件是具备的:一是外部发展环境较好。我省经济发展迅猛,地质勘查相关产业的市场化程度高,如工程勘察与施工市场状况比全国要好,而这方面正是地勘队伍的优势所在,地勘单位实现企业化经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近几年我省地勘队伍在市场化、企业化道路方面,尤其是在队伍自身建设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三是省政府在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扶持。目前,省财政给省地勘单位年度拨款已达5亿多元,为地勘单位的结构调整、发展经济、实行改制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条件。(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地勘环境处)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青海省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天网
掘墓人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地质勘查行业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5号)要求,我省组织开展了地质勘查行业调查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全省地质勘查行业队伍基本情况(一)地质勘查行业队伍及机构情况我省地质勘查行业主要包括属地化改革中划归我省管理的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省测绘局、省核工业地质局、省环境地质局,未属地化管理的青海煤炭地质局和中国建材工业中心青海总队,具有勘查资质的公司及矿山企业等。本次调查不包括未属地化管理的单位。截至2006年12月底,全省地质勘查行业人员5240人,其中地质勘查从业人员3297人,工程勘察与施工从业人员391人,矿业开发从业人员225人,其他产业731人。全省专业技术人员192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351人,具有中级职称的有809人。(二)勘查资质分布情况全省颁发勘查资质证书共26个,按单位取得的最高资质统计,其中≥1类甲级资质单位有11个,占总数42.3%;≥1类乙级资质单位有7个,占总数26.9%;≥1类丙级资质单位有8个,占总数30.8%。全省国有地勘单位共18个,其资质级别相对较高,全部为乙级以上资质。全省11个甲级单位全部为国有地勘单位,另外7个为乙级单位,分别占全省甲乙级资质级别的100%、87.5%。全省核定颁发的11个资质类别甲、乙、丙级资质共112个。其中区域地质调查8个,占总数的7.1%;水工环调查15个,占总数的13.4%;固体矿产勘查25个,占总数的22.3%;液体矿产勘查13个,占总数的11.6%;气体矿产勘查1个,占总数的0.86%;物探14个,占总数的12.5%;化探9个,占总数的6.0%;遥感3个,占总数的2.8%;工程施工13个,占总数的11.6%;岩矿鉴定与测试11个,占总数的9.8%;选冶试验2个,占总数的1.8%。二、国有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状况(一)国有地勘单位基本情况截至2006年12月底,全省国有地勘单位在职职工4965人,其中从事矿产勘查的3067人(专业技术人员1773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314人,中级技术人员728人);从事工程勘察的职工有369人;从事矿业开发的职工225人;其他产业从业人员719人。全省从事地质勘查业人均年工资2.38万元,退休人员共7640人,人均年工资2.33万元。与2005年同期相比,全省国有地勘单位职工人数增加了7%。在职职工年工资收入与2005年相比基本持平,离退休人员工资略有增加,增资比例为4.6%。(二)国有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状况2006年地勘行业经济运行平稳,地质勘查开发主业地位进一步巩固,较之2005年保持了既好又快的发展势头。2006年全省国有地勘单位总收入6.28亿元,与2005年相比,总收入增加25.6%。全省国有地勘单位总资产增加了38.12%,生产性资产增加了68.3%,专用仪器设备净值增加了45.03%;2006年市场经营收入达2.49亿元,比2005年增长21.38%。有力地推进了整个地质勘查开发主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在地质勘查方面投资增加较快,全省各国有地勘单位及大型矿山企业所属的勘查资质单位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国有地勘单位的技术装备及野外工作条件较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生产性资产大幅增加。2006年全年地勘投入达2.81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是“十五”期间全部地勘投入的近一半。其中省地勘项目资金支出为10317.7万元(省财政4683.1万元,矿产资源补偿费889万元,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及使用费4745.2万元);争取国家资金4475万元;地勘系统投入资金5442.8万元;重要商业性地勘项目资金7864.5万元。实际完成地勘投入2.35亿元。2006年我省共安排和落实各类地勘项目137项。其中省地勘项目50项;国家地勘项目32项(其中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6项,矿产资源补偿费战略性矿产资源远景调查项目5项,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勘查项目6项,中央财政专项补助项目4个,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1项);各地勘主管局安排项目42项(其中地矿局21项,有色地勘局8项,煤炭地质局4项,核工业地质局5项,环境地质局2项,建材地质总队2项);重点商业性地勘项目13项。集中资金,捆绑使用,加大重要成矿区带、重点矿种的勘查力度。重点加大了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江仓矿区,格尔木市卡而却卡铜矿,都兰县果洛龙洼金矿、泽库县瓦勒根金矿、都兰县五龙沟金矿区、格尔木市驼路沟钴矿、杂多县纳日贡玛(铜)钼矿区、格尔木市尕林格铁矿区、曲麻莱县加给龙洼金矿、杂多县东莫扎抓铅锌银矿等一批我省重点矿区的勘查投入力度。同时有计划地安排了一批1:5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调查工作,以提高我省基础地质研究程度,为下一步安排部署地质工作提供依据。(三)公益性地质工作基本情况2006年中央财政出资进行的公益性地质工作投入1817万元,省财政出资进行的公益性地质工作投入3103万元。由于我省地质工作程度较低,近年来,省财政安排的地质勘查专项资金20%~30%是用于基础性和公益性地质勘查工作的。省财政出资进行的基础性和公益性地质工作以1:5万矿产地质调查为主,兼顾重要成矿带地质科研和水工环等基础工作。(四)商业性勘查工作情况商业性矿产勘查市场日趋活跃,联合勘查及市场项目资金投入不断加大。我省国有地勘单位在完成计划内地质勘查工作的前提下,积极争取市场项目,加大联合勘查力度。2006年度我省国有地勘单位承担市场地勘项目经费超过1亿元(含省外招标项目)。其中,曲麻莱县大场金矿勘查和祁连县红川金矿勘查与加拿大有关矿业公司联合勘查,引进外资近3000万元。(五)矿产开发及工程勘查施工基本情况国有地勘单位不断开辟新的矿产开发基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多元化产业结构。推动工程勘察、基础测绘、化验测试、房地产开发、建筑设计等其他产业发展,各类产业在市场中努力发挥各自的优势,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在地勘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一是支柱性产业建设进度加快。依托本省优势资源,以钾肥生产为主的察尔汉盐湖霍布逊钾肥生产线年产6万吨KCl项目已竣工投产,加上原有的格尔木地矿化工总厂,察尔汉盐湖矿山企业钾肥生产能力可达到8万吨/年。二是以黄金生产为主的五龙沟金矿、果洛龙洼金矿及松树南沟金矿勘查开发项目矿山筹建全面推进。与外资企业合作的滩间山岩金矿于2006年11月正式投产,设计年产黄金2.6吨。三是工程勘察施工市场项目进展顺利。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地勘单位承接岩土工程勘察等项目,合同总价值8000余万元。三、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取得的主要经验近几年,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地勘工作,把地勘工作与国家和本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产业经济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市场经济意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发展产业经济,壮大整体经济实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地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按地质勘查、矿业开发、地勘延伸产业及服务业分体运行与分块管理,增强了发展活力和后劲。地勘主业有了快速发展。(一)公益性地质工作发展势头良好,地质找矿成果显著2006年在基础地质调查中基本查明了调查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圈定了一批具有找矿价值的物、化探异常,确定一批成矿远景区,为进一步进行矿产勘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水工环地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三江源1:2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完成4.2万平方千米,为该地区环境保护移民工程提供了基础资料;柴达木盆地环境水文地质调查为该地区查明了一批有开采价值的水源地;贵德盆地地方病改水项目,结束了4万人吃高氟缺碘水的历史;工程地质提供了大批建设工程资料,保证了全省道路、房地产、基本建设项目的开工需要。(二)矿产勘查工作成果凸现提交了多处可供勘查或开发的矿产地。省重点勘查项目均取得较好成果,各矿区资源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控制程度进一步提高,评价速度明显加快。加大对外引资合作勘查力度,多渠道引进资金,按市场经济运作方式进行商业性矿产勘查与开发取得成效。(三)矿业权管理进一步规范、经营收益有所增加为充分发挥现有探矿权的潜力,通过各种方式招商引资,吸收社会资金联合勘查,进一步做大做强了地勘主业,加快了我省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的步伐。(四)基地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平安基地与和谐地矿建设取得新进展2006年是我省地矿局开展“创建平安基地、构建和谐青海地矿”活动五年规划的第一年,按照“服务第一”理念,大力推行“以人为本,亲情服务”,进一步完善制度,细化服务内容,职工服务满意率达到90%以上。省有色地勘局、省核工业局近几年在加强基地建设中也有突出成绩,职工的居住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队伍安定,单位凝聚力增强,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与和谐的发展局面。四、“十一五”改革发展设想(一)加强地质勘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以地质勘查开发为主导产业,重点做好勘查工作,实现年均增长速度10%以上,“十一五”末地勘经济生产总值在2005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番;利润年均增长6%以上,人均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为契机,以青海省“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指导,面向社会需求,统筹规划,集中力量加强矿产资源勘查,突出国家急需矿种和重点区带,强化找矿意识,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以找大矿、找好矿,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为奋斗目标。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商业性地质勘查,拓宽找矿空间,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勘查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发展和壮大主业,实现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十一五”期间,重点安排东昆仑成矿带、北祁连成矿带、青藏铁路沿线、柴达木盆地、“三江”成矿带北段的勘查评价工作;兼顾鄂拉山地区;适当安排青海东部、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的矿产勘查评价工作;提交可供开发的矿产地26处。进一步发挥地质工作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牧业产业优化、生态环境治理、地下水(热水)、地质灾害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参与重大工程建设、防灾减灾、环境治理与保护工程等;充分发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特长,为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二)稳步推进对外合作,扩大找矿空间在做好省内、外已有地勘项目的同时,积极稳步地推进“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战略,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引进国外有实力的矿业公司进行联合风险勘查,加强境外周边地区的矿产勘查与技术服务工作。建立国内、国外矿产资源勘查基地,壮大经济实力。(三)加大矿业开发力度,壮大矿业经济在已有的基础上,培育3~4个年产值在千万元以上的重点开发项目。延长矿业开发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原有的小矿山要加强管理,通过挖掘潜力,扩大资源,完善工艺技术,保证正常生产,增产增效。(四)扩展地勘延伸产业“十一五”期间要加强地勘延伸产业建设,对现有的地勘延伸产业(钻探及工勘、测试、测绘),要积极开拓市场,稳定发展,同时不断拓宽其他业务,积极承揽工程建筑、测绘、土地测量等任务。五、存在问题一是国有地勘单位属地化管理时,我省各地勘单位地勘费的预算基数是以中央政府主管部门下达的地勘费计划为基础。而当时原地勘费计划在核定经常性费用、增资以及执行地区性补贴资金方面,未能充分考虑我省实际情况和青海省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欠发达等具体情况,未全额下达经常性费用计划和增资等资金计划,导致我省地勘单位地勘费资金缺口巨大、地勘费的预算基数严重偏低,影响地勘经济持续发展。二是地质专业技术人才不足,专业技术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人才供需矛盾等问题突出,严重困扰着地勘产业经济的发展。地质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不足,特别是野外一线技术力量严重短缺;专业技术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高层次高素质能够承担大型综合、重点项目的领军人才;在专业技术队伍学历结构上,高层次高学历比例严重偏低。因此难以满足地勘经济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三是离退休人数较多,负担重。我省离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的比例为1:1.65。离退休人员至今未进社会养老统筹,全部费用均从地勘费用基数中承担,造成国拨地勘费60%以上用于发放离退休人员生活费。四是内部下岗、待岗人员多,经济负担过重。他们中大多数是原从事野外生产的各类生产工人,技能单一,职工下岗后无技能参加市场竞争。五是大调查项目中,对青海省困难因素诸如海拔高,交通差,干旱缺水,施工不便等省情考虑不充分,造成整个项目费用不足。六是《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深化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国有地勘单位可继续执行将价款转增国家资本金的政策,但实际办理转增国家资本金手续困难。六、对策建议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精神和青海省委、省政府“依托优势资源,实施资源转换战略”总体部署,按照“一业为主、两翼延伸”的发展思路,在做大做强勘查开发主导产业的同时,大力培育其他相关产业,夯实发展基础,保持地勘行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一)提高地质矿产勘查技术和科学研究水平以寻找大中型矿床为主攻目标,突出重点项目的安排,寻求地质找矿新的突破。加速对资源潜力大、开发条件相对较好的重要矿床的勘查评价,做到统筹安排,发挥勘查资金的最大效益,提高地质成果质量。(二)创新体制,搞活机制,增强地勘单位发展活力不断探索体制、机制改革的新路子,大力推进资产多元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搞好股份制运作,使产权制度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在企业经营上,可实行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实行经营方式多元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效率优先,注重公平的原则,理顺分配关系,合理调整分配格局,形成正确的利益分配导向机制,努力向生产一线、野外倾斜。建立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多种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新机制,规范和完善津贴、补贴。进一步改革人事、劳动用工制度,积极推行职工、干部竞聘、竞争上岗,建立合理有效的竞争、激励与约束机制,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一心一意谋发展,团结拼搏奔小康。(三)加强技术队伍建设,改善装备,提高工作保障能力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各项培养培训计划。围绕地勘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和优势,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认真研究人才建设规划,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为保证地勘工作健康发展奠定了一定的人才基础。加强在职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造就一批品德优良、专业过硬的业务骨干和管理人才,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要制定相应的内部优惠政策,如工资、住房、使用等方面的政策,积极引进和吸收大专院校毕业生,广泛吸纳各方面的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加大地质设备更新力度,不断提高装备水平,积极促进地质工作信息化,加快推进地质工作现代化建设。建立一支素质优秀、结构合理、装备精良、不畏艰苦、勇于奉献的地勘队伍,不断提高找矿能力和为社会经济服务的能力。(四)积极拓展地质工作领域积极拓展地质工作领域,为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牧业产业优化、生态环境治理等服务。积极参与重大工程建设、环境治理与保护工程。(五)明确权益分配国家勘查资金项目的权益分配中应充分体现物化劳动过程中地勘单位的利益,尽快明确权益比例。(六)集中资金建设骨干产业项目通过产权多元化的混合制股份公司融集大量资金,引进资金、技术、管理,集中资金培育上规模的骨干产业项目,实行规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快速提升经济总量。(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处)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湖北省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行气
夏树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地质勘查行业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5号)要求,我厅组织对我省地勘单位的基本情况、改革发展情况及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现将调查的情况报告如下:一、我省地质勘查行业队伍基本情况截至2006年12月31日,我省共有地勘单位48个,年末在职职工人数 12288 人(其中,从事地质勘查有6725人;从事工程勘察与施工的有4195人;从事矿产开发的有603人,其他产业从业人员有3061人),较2005年职工人数9472人增加2816人。全省专业技术人员有414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936人;具有中级职称的1583人),较2005年专业技术人数387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843人;具有中级职称的1752人),增加268人。在职职工劳动报酬为18073.47元,较2005年的14882.29万元增加3191.18万元,增幅21.44%。截至2006年12月31日止,全省离退休人员为14662人,比较2005年离退休人员14535人增加127人;离退休费用21695.91万元,比较2005年离退休费用20658.11万元增加1037.79万元,增幅5.02%。截至2006年12月31日止,我省具备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共有42个,比2005年增加3个,资质类别包括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固体矿产勘查、液体矿产勘查、气体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勘查、勘查工程施工、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选冶加工试验等11类。全省地质勘查单位拥有各类单项资质总数为155个,其中甲级资质62个,乙级资质54个,丙级资质39个,其中具有最高资质为甲级的单位有28个,最高资质为乙级的单位有1个,最高资质为丙级的单位有13个。二、我省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经济发展状况(一)基本情况截至2006年12月31日止,我省国有地勘单位已属地化的有3个(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湖北省核工业队、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中央直属地勘单位有5个(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北省地质勘查院、湖北煤炭地质勘查院、中国建材地质勘查中心湖北总队、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截至2006年12月31日止,我省具备地质勘查资质的国有地勘单位共有25个,资质类别包括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固体矿产勘查、液体矿产勘查、气体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勘查、勘查工程施工、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选冶加工试验等11类。全省国有地勘单位拥有各类单项资质总数为117个,其中甲级资质50个,乙级资质48个,丙级资质19个,其中具有最高资质为甲级的单位有24个,最高资质为乙级的单位有1个。(二)经济发展状况近几年来,我省国有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状况趋好,效益呈较快增长势头。现将省内主要国有地勘单位经济状况简述如下:1.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是我省地质勘查工作主力军之一。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该局资产总额达16.12亿元,比2005年的15亿元增加了1.12亿元,总资产增长率达7.5%。其中,生产性资产9.75亿元,与上年度相比,增加7622万元,增长8.5%,生产性资产中的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原值1.47亿元,比上年度增加1816万元,增长14.1%。全局净资产总额达6.9亿元,比上年增加4441万元,增长6.9%。全局负债总额9.22亿元,资产负债率与2005年相当。2006年,该局全年实现总收入达14.67亿元,比上年度的11.19亿元增加3.47亿元,增长31.1%。总收入中,地质勘探业收入从2005年的2.71亿元增加到3.43亿元,其中,地质勘探费由上年的1.95亿元提高到2.53亿元,增长了29.8%(主要为政策性增资);地质专项拨款从2005年的4454万元增加到5163万元;矿业权转让收入430万元;矿产开发收入从2005年的796万元增加到951万元;工程勘察施工收入从2005年的6.41亿元增加到8.71亿元;其他产业收入2.22亿元,比上年增加4960万元。2006年度全局支出总额为14.32亿元,比上年度的10.85亿元增加3.34亿元,增长31.99%。其中,地质找矿支出6549万元,矿产开发支出806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610万元和76万元。2.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截至2006年12月31日,该局资产总额达5.39亿元,比2005年的4.7亿元增加了0.69亿元,总资产增长率达14.7%。其中,生产性资产7309.6万元,与上年度相比,增加了688.39万元,增长10.4%,生产性资产中的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原值6120.69万元,比上年度增加 481.21万元,增长8.53%。全局净资产总额达4327.78万元,比上年增加220万元,增长5.36%。全局负债总额3.23亿元,资产负债率与2005年相比增长14.07%。2006年该局总收入2.77亿元,与2005年同比增长14.04%。其中:地勘业收入2.12亿元,工程勘察施工收入2717.77万元,其他产业收入5287.73万元。地勘收入中,地质勘探费1.01亿元,地质专项拨款3020万元,矿产资源补偿费1780万元,矿产勘查劳务收入8107.61万元。2006年,该局总支出26776.42万元,同比增长14.03%。其中,地质找矿支出11605.86万元,同比增长52.47%。3.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该所资产总额达8444万元,比2005年的6770万元增加了1674万元,总资产增长率达24.7%。其中,生产性资产5332万元,与上年度相比,增加了1036万元,增长24.1%,生产性资产中的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原值3055万元,比上年度增加了1036万元,增长51.3%。2006年全所负债总额342万元,比上年增加了 77万元。2006年该所实现总收入(产值)6282万元,较2005年增长21.8%;2006年总支出4460万元,较2005年增长11%。(三)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基本情况我省公益性地质工作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央和省两级财政预算支出。2006年本省地勘单位争取投入公益性地质项目资金共计达1.39亿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地质项目资金1.29亿元,获得省级财政地质勘查专项资金11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包括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经费4411万元;国家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勘查项目经费5135万元;地方财政拨款984万元。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勘查开发局和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是我省勘查工作的两支主力军,2006年他们认真研究把握国家和本省加强地质工作的政策及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加强联系沟通,协调各方关系,调整立项思路,积极组织申报和落实各类国家资金地勘项目,争取国家和本省财政资金项目54项,经费达7520万元。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勘查开发局争取国家和本省财政资金项目实际投入突破4000万元预期目标,达到4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29项,经费2747万元;国家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6项,经费900万元;省级地质勘查基金项目15项,经费680万元;省国土厅技术支撑服务项目13项,约150万元。此外,部分下年度新上和续作项目资金已争取到位或申报待批。其中已批准到位中央财政地勘项目和国家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有8项,经费990万元;已申报审查待批的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和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有20余项;区域地质调查在全国首批实现数字化填图并顺利通过野外验收。1:25万十堰—襄樊幅地质修测统一了该地区地层系统,总结了区内火山岩、侵入岩时空分布规律,提出了区内基本构造格架新认识;1:5万金牛幅、高桥幅区域地质调查初步划分出区内火山岩岩相体,新发现膨润土、珍珠岩等矿(化)点;1:20万神农架幅巫溪幅区域重力调查完成面积4500 平方千米,800个物理点。湖北省江汉流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项目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阶段工作全面展开,通过横向协作和产学研相结合方式实施的沿江镉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城市矿山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洪湖湿地生态评价及数据库信息系统建设等各子项目野外工作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资料。(四)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情况抓住地质勘查工作社会需求增长的有利时机,全省商业性地质勘查技术劳务经济规模稳步扩大,服务地域逐步拓宽,经济效益保持增长,社会影响得到提升。2006年,全省地勘单位签订商业性地质勘查技术劳务项目数百项,合同额2亿多元。所承接的项目类型主要为矿产勘查、矿产资源储量检测、地区矿产资源规划、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矿山技术咨询服务、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调查、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程建设前期地质调查、地质遗迹调查与地质公园规划等,但技术含量较高、单项合同额较大的矿产勘查项目比例增大。同时,省外、国外地质勘查技术服务市场也逐步得到拓展,省外主要瞄准西部市场,国外主要推进周边国家和非洲国家市场。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2006年度从事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资金276万元。开展了“援埃塞俄比亚矿产地质调查”项目,编写的《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矿产地质调查前期考察报告》通过了评审,并提交商务部和埃塞俄比亚矿业能源部;编制的《埃塞俄比亚Gimbi-Nejo地区1:25万地球化学调查总体设计》向商务部、国土资源部科技司和湖北省国土资源局作了汇报,正在根据专家组意见进行修改。提交了湖北省郧西县周公山锑矿、郧西县西沟锰矿、竹山县牌楼锑矿等一批矿权登记申请,完成了鹤峰县向家山—九台山锰矿地质预查等8个矿权申报资料的修改、踏勘检查、延续申请等工作,为开展矿产勘查工作奠定了基础。(五)矿产开发工作情况本省地勘单位矿产开发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是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所属地勘单位通过探矿权折价入股方式参与矿山开发,年收益在1000万元左右。在矿产品加工贸易方面,省地矿局实验研究所矿产开发公司研发生产的环粘土、铸造涂料、水性保温隔热涂料、耐火原料等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市场逐渐打开,目前年矿产品产值在1000万元左右。(六)工程勘察施工基本情况2006年,全省工程勘察施工完成产值约9.28亿元,其中属地化地勘单位完成产值8.9亿元,占总产值的95.91%;中央直属地勘单位完成产值3549万元,占总产值的3.82%;其他地勘单位完成产值136万元,占总产值的0.27%。2006年,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工程勘察施工共完成产值7.31亿元(包括岩土工程勘察、工程施工、地质灾害防治施工等)、实现收入6.36亿元。其中:省内完成产值4.85亿元、实现收入4.42亿元,省外完成产值2.28亿元、实现收入1.85亿元,境外完成产值人民币0.18亿元、实现收入人民币0.09亿元。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北省地质勘查院是我省以磷化工为主产业的勘查单位,“十五”期间地质工作开始走向市场获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5年完成工勘项目110个,产值400万元,较上年增加50%,完成的“石油学院南区”项目获荆州市优秀勘察成果三等奖,获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三等奖,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2006年完成项目129个,合同总额450万元。从业人员年均收入2.5万元,在岗率达到90%,比2005年均有增加。三、我省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取得的主要经验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地质勘查队伍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3〕76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的相继出台,我省各地勘单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深化改革,突出加强地质工作,加快地矿经济发展,积极推进湖北地质事业全面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可取经验。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富民、强队、兴局”为目标,以“调整结构、强化主业、培育主体”为主线,以地质工作为立局之本,以矿产开发为强局之路、以科技创新为兴局之策,实施“一主三化”发展战略,壮大核心产业、巩固优势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开辟新的服务领域,推动地质工作和地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所谓“一主三化”,就是坚持以地质勘查为主业,加快推进矿产开发产业化、建设工程集约化、多种经营产权多元化。通过有效整合全局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理顺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形成以地调院、环境总站为龙头,以地区性、专业性地勘单位为重要支撑的以局为单元的地勘主业队伍,充分发挥专业技术整体优势,突出矿产资源勘查,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以及地质环境调查,积极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做优做强地勘主业;以局矿业公司为投资经营主体,大力加强矿业权经营和矿产品开发,新增、运作一批探矿权,控股、参股一批矿山企业,实现矿产开发产业化;以地建集团为龙头,以高资质企业为支撑,调整经营策略,瞄准重点项目,立足国内市场、拓展海外业务,实行专业化分工、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要努力盘活地产资源,适度发展制造加工业,精心培育服务业,改革多种经营产权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将股份制作为放开搞活多种经营企业的主要实现形式。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该局的队伍结构更趋合理、专业特色和优势更加凸现、市场竞争力更强,地勘队伍正向主业现代化、辅业企业化和管理科学化加速迈进。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求生存、谋发展、带队伍,一是在“三个不变”,即保持地勘事业性质不变、保持地勘主业不变、保持地勘单位建制不变的前提下,局、队两级分流部分人员组建工程勘察、岩土施工、地理信息等地勘延伸产业公司开展相关业务,以解决人员安置压力,弥补事业经费不足。二是保持行业特色,稳定地勘主业,在国家地质任务不饱和,商业地质市场发育不充分的情况下,面向公益性地质和商业性地质两个市场,大力开拓地质勘查工作领域。经过艰苦努力,该局不仅保留了原有地勘工作体系、单位建制、保存了地勘队伍基干力量,保留提升了地勘及相关资质,保证了地勘主业稳步较快发展,并取得了丰富成果和良好效益。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抓住国家加强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的有利时机,通过积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推进学科建设,加大先进装备引进管理,大力推进基地建设,队伍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力量进一步增强,在地质科研及地质生产市场中的竞争能力稳步提高,国家地质调查工作骨干队伍的职能和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总结我省地勘单位改革经验,有以下体会:一是有一个团结战斗、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特别是在行业不景气,单位生存发展困难的情况下搞改革要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主心骨作用。二是坚持从一切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改革。三是注重在改革中妥善处理国家、集体和职工个人的利益关系,兼顾各方利益。四是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特别是妥善处理好保持地勘工作体系与在市场中求生存的关系,实现两者同步协调发展。五是按照有利于生存、有利于发展、有利于保持主业的原则,推进地勘单位的改革。四、我省国有地勘单位“十一五”改革发展的设想(一)加强省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由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按照人员精干、结构合理、装备精良、能承担重大任务的要求,以所属地勘单位为主体,引进急需的专业技术骨干,充实野外地质调查技术力量,加强装备和基地建设,建实建强省级地质调查队伍。省级地质调查队伍经常性支出等有关经费列为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切实保障其运行和工作的开展;项目经费按实际工作量核定。(二)深化国有地质勘查单位改革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推进国有地质勘查单位改革。根据国家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关规定,研究解决国有地质勘查单位属地化管理改革进程中的问题。按照全省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统一政策,落实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离退休人员及在职职工社会保障政策、地方性补贴和住房改革政策;帮助国有地质勘查单位解决职工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过多问题;加快分离地勘单位办社会职能的改革。(三)完善省级地质勘查基金制度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矿业(山)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多渠道投入地质勘查的机制。加大财政对矿产资源勘查的投入力度,突出发挥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省级地质勘查基金制度,主要用于重点矿种、重点成矿区带的前期勘查及找矿综合研究工作。逐步扩大基金规模,省级财政分成所得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业权使用费、矿业权价款等收益,主要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四)引导国有地勘单位进行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积极培育商业性地质勘查市场主体,积极探索以公益性地质工作为先导,以商业性地质工作为主体,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地质勘查发展道路。鼓励支持国有地勘单位获取运作矿业权,承担投资风险,享受投资权益;鼓励国有地勘单位与社会资本及外资合资、合作组建矿业公司或地质技术服务公司,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的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公司和机制灵活的找矿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矿业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培育壮大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的市场主体。(五)加快地质人才队伍建设将地质教育纳入全省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大对地质类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依托我省地质院校,加强与部属院校的合作和共建。全面实施地质职工全员教育,推进在职职工的岗位培训和青年职工的学历教育,有计划地选送各类地质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地质队伍总体素质,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加快培养高层次的地质专业技术骨干和复合型人才。建立我省地质杰出人才、地质找矿成果、地质科技进步等奖励制度,激励地质科技创新,形成地质找矿不断取得成果、地质科技水平不断创新、地质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大力改善野外地质工作条件,提高野外地质工作人员待遇,完善津补贴政策,进一步完善地质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专家选拔机制。逐步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勘查开发项目收益分配的新机制。(六)推动地质科技创新编制全省地质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实施科技兴地战略,建立健全鼓励创新的机制,营造良好的地质科研环境。健全地质科技多渠道投入体系,逐步加大地质科技投入,合理安排重大地质科技问题研究和新技术引进推广的经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计划对重要地质科技项目倾斜。积极开展重大地质问题科技攻关,突出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地质问题研究;组织运用新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开展重要矿产的成矿条件、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研究;大力推进成矿理论、找矿方法、地质勘查与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的创新;积极开展非常规油气资源、尾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以及矿山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地下水资源和地热资源开发、农业地质和城市地质环境等课题的综合研究。加强省级重点地质实验室的建设,有计划有重点地提升地质装备水平,采取措施提高现有地质装备的利用效率,加快深部探测、分析测试等高新技术及先进设备的引进、开发与应用。(七)扩大地质领域对外开放积极推进省外、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重点到资源勘查开发潜力大、资源互补性强、有一定投资环境的国家和地区开展我省严重短缺或投资收益显著矿种的风险勘查工作。鼓励国有地勘单位和有条件的企业以资源条件较好、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西部省份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开展省外、国外地质勘查和矿产开发。创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制和政策环境,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广泛开展地质勘查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五、对策建议地质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地勘单位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和基础服务,任务光荣而艰巨,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革发展步伐。针对当前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及建议如下:(1)进一步落实加强省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的有关政策。尽快落实将省级地质调查队伍经常性支出等有关经费列为本级财政支出重点内容的政策。按照国务院批准的2007年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将这支队伍经常性支出纳入“一般公共事务”类级科目。同时,每年度相应固定安排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和环境地质等公益性地质工作专项经费,适应地质工作信息化、现代化进程需要的地质装备更新专项经费,地质成果数字化建设与地质资料保护专项经费以及基本建设专项经费支出。建议中央财政对省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安排一定的专项补贴。(2)长期以来,因政策缘由,多数地勘单位未能纳入社保体系,职工后顾之忧没有解决,单位负担较重。因此,争取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解决职工(含离退休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和地质队进城及各种政策性补贴等问题。(3)建议加快地勘单位资本积累和职工生活条件改善的步伐,通过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地质勘查队伍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3〕76号),对地勘单位所持有的划拨土地给予优惠政策,使之成为地勘单位能够经营开发的商业用地,作为资源经营,以解决地勘单位经济积累不足的问题,同时,针对地勘单位的实际困难,给予地勘单位职工集资解决居住条件的政策。切实解决职工住房货币化所需的补贴资金。(4)在全面落实《关于深化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建〔2006〕694号)和《关于印发〈以折股方式缴纳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管理办法〉(试行)》(财建〔2006〕695号)所给予地勘单位在矿权经营方面的政策基础上,对国有地勘单位获取经营矿权和矿山开发给予进一步倾斜政策。中央、省级基金矿产勘查项目形成的探矿权出让收益分配比例向承担项目的国有地勘单位倾斜,建议为转让价款的30%。(5)以野外一线为重点,切实增加省级地质勘查队伍的装备投入,改善地质装备条件。此类经费根据实际需要,中央财政予以专项补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补助经费,帮助省级地质勘查队伍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过多的问题。(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处)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湖南省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相分
六合之内
一、地质勘查全行业队伍基本情况湖南省地质勘查行业队伍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四个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局所属队伍,包括具有地质勘查资质和不具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二是中央在湘地勘单位;三是其他具有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一)队伍构成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下同),全省地质勘查行业队伍共有117家单位,其中具有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97家,不具有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21家。具体分布如下: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8家,其中具有地勘资质的单位20家,不具地勘资质的8家;省有色地质勘查局12家,其中具有地勘资质的单位7家,不具地勘资质的5家;省核工业地质局10家,其中具有地勘资质的单位7家,不具地勘资质的3家;省煤田地质局12家,其中具有地勘资质的单位7家,不具地勘资质的5家;中央在湘地勘单位6家,均具有地质勘查资质。其他具有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49家,其中2006年新注册1家。(二)人员结构与技术水平全省地质勘查行业从业人员有21678人(其中地质勘查从业人员为12110人),离退休人员为23605人。拥有地质技术人员7188人,其中中级职称技术人员2632人,高级及以上职称技术人员1564人。与2005年相比,从业人员增加732人,增长3.49%;地质勘查从业人员增加299人,增长2.53%;离退休人员增加112人,增长0.48%。地质技术人员增加405人,增长5.97%;其中中级职称技术人员增加79人,增长3.09%;高级及以上职称技术人员增加181人,增长13.09%。(三)经营状况与职工收入全省地质勘查行业总收入为248642.52万元,总资产为272459.78万元,总负债为168783.82万元。总支出235454.5万元,节余与收益为亏损1761.01万元。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16451元;离退休人员人均年离退休费15740元。与2005年相比,总收入增加30024.15万元,增长13.85%;总资产增加27220.96万元,增长11.1%;总负债增加45643.73万元,增长37.06%。总支出增加21984.64万元,增长10.3%;节余与收益减亏839.01万元。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增加2006元,增长13.89%;离退休人员人均年离退休费增加2492元,增长18.81%。(四)技术专业与资质全省具有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有97家,拥有11类勘查资质共303项。按专业分,区域地质调查7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49项,固体矿产勘查93项,液体矿产勘查21项,气体矿产勘查1项,地球物理勘查29项,地球化学勘查20项,遥感地质勘查3项,勘查工程施工54项,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22项,选冶加工试验4项。按级别分,甲级资质49项,乙级资质95项,丙级资质159项。按单位分,具有甲级资质的单位有35个,最高为乙级资质的单位为18个,只有丙级资质的单位为43个。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家,拥有8类勘查资质共101项。其中甲级资质21项,乙级资质38项,丙级资质42项。省有色地质勘查局7家,拥有7类勘查资质共39项。其中甲级资质9项,乙级资质11项,丙级资质19项。省核工业地质局共7家,拥有7类勘查资质共29项。其中甲级资质5项,乙级资质16项,丙级资质8项。省煤田地质局7家,拥有6类勘查资质共28项。其中甲级资质5项,乙级资质9项,丙级资质14项。中央在湘地勘单位6家,其中在我省注册地质勘查资质的有5家,它们是: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南地质勘查院、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湖南总队、中国盐业总公司盐业地质勘查大队、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南局长沙地质调查所、核工业230研究所等,拥有9类勘查资质共21项。其中甲级资质4项,乙级资质9项,丙级资质8项。武警黄金十一支队没在我省单独注册地勘资质,其从事地勘工作使用上级主管单位武警黄金三总队的地勘资质。二、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经济发展状况为便于调查研究传统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问题,本报告下文中除特别注明的外,所称“国有地质勘查单位”是指四个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局所属单位和中央在湘地质勘查单位。(一)基本概况1.从业人员构成职工总数18676人,离退休人员20271人。其中地勘从业人员6807人,工程勘查与施工从业人员3713人,矿产开发从业人员551人,其他产业从业人员4810人。有技术人员4642人,其中地学专业技术人员2799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1942人,高级及以上职称技术人员1016人。与2005年相比,职工总数减少39人,减幅2.1%;离退休人员增加351人,增幅1.76%;地勘从业人员增加144人,增幅2.2%;工程勘查与施工从业人员减少89人,减幅2.3%;矿产开发从业人员增加35人,增幅6.78%;其他产业从业人员减少238人,减幅4.7%;技术人员增加122人,增幅2.7%;其中地学专业技术人员减少18,减幅0.64%;中级职称技术人员增加271人,增幅16.22%;高级及以上职称技术人员增加112人,增幅12.4%。2.经营状况与职工收入年度总收入208538.58万元,总资产187721.53万元,生产性资产67503.87万元,专用设备原值17601.5万元,专用设备净值10545.1万元,总负债为103436.58万元。总支出199627.58万元,节余与收益亏损1065.05万元。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12990元;离退休人员人均年离退休费14903元。与2005年相比,总收入增加32675.83万元,增幅18.58%;总资产增加22969.39万元,增长13.94%;生产性资产增加8591.21万元,增长14.58%;专用设备原值增加2091.88万元,增长13.49%;专用设备净值增加1147.47万元,增长12.21%;总负债增加15658.59万元,增幅17.84%;总支出增加28819.02万元,增长16.87%;节余与收益减亏1178.1万元。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增加1844元,增幅14.12%;离退休人员人均年离退休费增加1936元,增幅14.93%。3.资质情况四个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局和中央在湘地勘单位中有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47家。拥有11类勘查资质共210项,其中甲级资质43项,乙级资质79项,丙级资质88项。具有甲级资质的单位31家,最高资质为乙级的单位14家。(二)各地勘局经济发展状况1.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概况。全局20家地勘单位年末职工总数6283人,地勘从业人员4242人,离退休人员7891人。其中技术人员1695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884人,高级及以上职称技术人员413人。和2005年相比,地勘单位总数没变,职工人数增加12人,增幅0.15%;地勘从业人员增加87人,增幅4.00%;离退休人员增加379人,增幅5%。技术人员增加30人,增幅2%;中级职称技术人员增加236人,增幅36.42%;高级及以上职称技术人员增加32人,增幅8.40%。(2)经济发展状况。总资产73723.35万元(其中生产性资产21778.62万元,地勘设备原值7603.98万元,专用设备净值4526.6万元),总负债43203.26万元。总收入74499.8万元,总支出66997万元。节余与收益亏损196.73万元。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12512元,离退休人员人均年离退休费16485元。和2005年相比,总资产增加8649.94万元,增幅13.29%;生产性资产增加3272.26万元,增幅17.68%;地勘设备原值增加913.67万元,增幅13.66%;专用设备净值增加709.58万元,增幅18.59%;总负债增加7520.84万元,增幅21.08%;总收入增加13658.1万元,增幅22.45%;总支出增加6262万元,增幅10.31%;节余与收益为减亏672.19万元。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增加2580元,增幅26%;离退休人员人均年离退休费增加 2578元,增幅 18.54%。2.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1)概况。全局7家地勘单位在职职工2893人,离退休人员为3832名。地质勘查从业人员1087人。有技术人员790人,高级及以上职称人员178名,中级职称人员388名。和2005年相比,地勘单位总数没变,职工总数减少16人,降幅0.55%。地勘从业人员增加35人,增幅3.33%;离退休人员减少30人,降幅0.78%。技术人员增加25人,增幅3.27%;高级及以上职称技术人员增加27人,增幅17.88%;中级职称技术人员增加43人,增幅12.46%。(2)经济发展状况。总资产30099.22万元(其中生产性资产为11278.05万元,地勘设备原值为2693.67万元,专用设备净值为1628.02万元),总负债12648.34万元。总收入25629.67万元,总支出为25222.03万元。节余与收益为亏损1233.74万元。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13904元,离退休人员人均年离退休费12801元。和2005年相比,总资产增加3816.73万元,增幅14.52%;生产性资产增加2717.7万元,增幅31.75%;地勘设备原值增加320.86万元,增幅13.52%;专用设备净值增加111.52万元,增幅7.35%;总负债增加2868.63万元,增幅29.33%;总收入增加7320.99万元,增幅39.99%;总支出增加7854.23万元,增幅45.22%;节余与收益为减亏278.25万元。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增加1556元,增幅12.60%;离退休人员人均年离退休费增加1118元,增幅9.57%。3.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1)概况。全局7家地勘单位在职职工3775人,从事地质勘查及其延伸业的人员1189人,其中地学专业人数556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78人,中级职称人员325人。离退休人员4876人。与2005年相比:在职职工增加70人,增幅1.89%;从事地质勘查及其延伸业的人员增加3人,增幅0.25%;地学专业人数增加4人,增幅0.72%;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增加2人,增幅1.14%;中级职称人员增加14人,增幅4.50%;离退休人员增加16人,增幅0.33%。(2)经济发展状况。总资产45390.10万元(其中生产性资产原值为20908.15万元,专用仪器设备原值为1640.67万元),总负债30878.80万元,总收入为76933.07万元、总支出79698.47万元,节余与收益537.31万元。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11936元,离退休人员人均年离退休费14645元。较2005年,总资产增加6429万元,增长16.50%;其中生产性资产原值增加793.98万元,增长3.95%;专用仪器设备原值为234.44万元,增幅16.67%。总负债增加2768.8万元,增幅9.85%。总收入增加9492.39万元,总支出增加10159.67万元,增幅分别为14.08%和14.61%。节余与收益增加184万元,增幅52.1%。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增加168元,增长1.43%;离退休人员人均年离退休费增加935元,增长6.82%。4.湖南省煤田地质局(1)概况。全局7家地勘单位在册职工2312人,离退休职工2863人。地学专业人员383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36 人,中级技术职称227人。与2005年相比:在册职工减少32人,降幅1.37%。离退休职工增加14人,增幅0.49%。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增加13 人,增幅10.57%。中级技术职称增加16人,增幅7.58%。(2)经济发展状况。总资产27443.57万元(其中生产性资产原值7105.85万元,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原值2167.36万元,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净值1260.4万元),总负债12693.08万元,总收入21648.39万元,总支出21436.98万元。节余与收益为亏损389.24万元。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13773元,离退休人员人均年离退休费13747元。和2005年相比,总资产增加3218.81万元,增幅13.29%(其中生产性资产增加980.84万元,增幅16.01%;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原值增加482.36万元,增幅28.63%;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净值增加264.86万元,增幅26.60%);总负债增加2193.47万元,增幅20.89%;总收入增加2293.53万元,增幅11.85%;总支出增加2460.17万元,增幅12.96%。节余与收益为减亏4.55万元。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增加2916元,增幅26.86%;离退休人员人均年离退休费增加2069元,增幅17.72%。(三)从事公益性地质调查的基本情况2006年度,在省内开展了13个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项目经费2411万元。其中: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承担12项,经费2211万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承担1项,经费200万元。公益性地质调查中,中央财政出资项目11个,投入经费2088万元,包括:1个1:2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80万元)、1个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116万元)、1个1:20万区域重力调查项目(90万元)、4个1:5万矿产资源远景调查项目(730万元)等共7个基础地质调查项目,经费1016万元;4个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经费1072万元;省级财政出资项目2个,分别为“湖南省1:20万区域化探遗留问题成果报告编制及印刷”(223万元)和“1:5万湘幅、横溪幅矿产资源远景调查”(100万元),投入经费323万元。我省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具有以下三大特点:一是以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为主体,所有13个项目均为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二是以矿产资源为主线,13个项目均为地质找矿服务;三是投资渠道多元化,以中央财政为主,占全部投资的86.6%,省级财政开始加大投入,为全面加强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提供经费保证。(四)从事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基本情况2006年度,四个地勘局所属地勘单位完成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58个,经费9141.17万元。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钻探61253.46米,槽探94451.04立方米。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完成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30项,经费5523万元,其中吸收外资合作勘查经费882万元。完成主要工作量钻探21509.7米,槽探48819立方米。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17项,经费1974万元,完成主要工作量为钻探16132.09米,槽探23054.01立方米。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6项,经费1146万元。完成主要工作量钻探15429米,槽探5984立方米。湖南省煤田地质局: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5个,经费498.17万元。完成主要工作量钻探8182.67米,槽探16594.03立方米。(五)矿产开发基本情况2006年度,全省国有地勘单位基本上没有从事大规模的矿产开发工作。其中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矿产开发支出为1965.3万元,收入为1104.7万元;省核工业地质局矿产开发支出为184万元,收入235万元。总体看来,投资规模小,经济效益不佳。(六)工程勘查施工基本情况四个地勘局所属单位均从事工程勘查施工,年度实现结算总收入104726.3万元。其中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5亿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1.67亿元;省核工业地质局5.5亿元;省煤田地质局0.71亿元。各地勘局充分发挥在工程地质、桩基础施工等领域的技术优势,积极承揽项目,安置了大量职工,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七)其他产业基本情况2006年度,各地勘局在机械制造、物业、教育、医疗、房地产、园林和服务等产业上均奠定了一定基础,并有较大的发展。其中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经营收入同比增长达22.5%;省核工业地质局经营收入为4773万元;省煤田地质局经营收入4164万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经营收入1.67亿元,比2005年增加0.18亿元,增幅12.1%。三、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取得的主要经验近些年来,我省国有地勘单位根据国家政策和自身特点,进行了多项卓有成效的改革。通过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内部挖潜,苦练内功,初步实现了地勘队伍全面脱贫解困,各单位基本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生存和竞争能力。(一)整合资源,同城合并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率先实施同城合并,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也启动队伍重组工作,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整合资源为重点,将同一城市内的所属地勘单位进行合并,全面整合了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资质资源,减少了内部无序竞争,简化了行政管理,提高了工作效能。通过队伍重组,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发展较快的单位人力资源不足,发展较慢的单位市场竞争能力较差的问题,以一个品牌带动一片,达到了强强联合、以强扶弱的目标,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拓宽了发展空间。(二)事企分开,做大实业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大力推行“产业兴局、实业兴局”的发展战略,引进企业机制,将事业管理和企业运作分开进行。抓住地矿业、建筑业和物业三大产业系统,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行“资本真实化,产权人格化,运作规范化”,在全局范围内进行人财物的资源重组,分别组建江山地矿集团公司、中南市政建设集团公司和江山物业集团公司。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以地质工程施工的专业优势资源,组建湖南省地质建设(集团)总公司,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以工程勘查施工为重点,以树立品牌为兴业之本,以省内扩展、省外扎根为发展思路,优势进市场,强势创市场。2006年度工程勘查经营收入达4.5亿元,成为了局内龙头企业。(三)产业分离,加强勘查为做大做强地质勘查,四大地勘局分别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地质调查(勘查)院。通过项目运作,留住了一批地质技术人员,培养了一批地质勘查骨干,较好地完成了国家和社会出资的各类地质工作。(四)单位进城,稳定队伍为稳定地勘队伍,改善职工生活、工作、学习条件,更好地盘活各地勘单位的知识、技术等优势资源,各局努力创造条件,争取政策,大力推进地勘队伍就近向地级市和省会城市搬迁工程。省有色地质勘查局所属地质勘查单位均已进城;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全面加快了进城速度,目前只有一家单位仍在县城,正在实施搬迁工作;省煤田地质局和核工业地质局的进城速度也在全面加快。地勘单位进城,全面改变了地勘队伍的精神面貌和市场形象,过去萎靡不振、破烂不堪、人心涣散的局面大为改善,增强了地勘单位和职工的自信心与创造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效益。(五)创新机制,加快发展省煤田地质局积极探索体制改革,通过机制创新,按市场规律调整分配制度,全面调动了地勘单位和职工的积极性,为下步发展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和环境。近年来,该局按照“小局大公司、小队大企业”的思路,在保存事业性单位的基础上,推行内部股份制,主体向企业化过渡。收益80%由投资人享有,按投资额进行分配;20%归局或队。省核工业地质局也全面完善和推行了“资质公有化,资产私有化,项目责任化,人员社会化”的管理制度,力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出台新政策,逐年核减局属各单位不良资产,促使局属二级单位轻装前进,集中精力搞经营,一心一意谋发展。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也采取措施,主动关停一些经营不善、市场不好、资不抵债的单位和企业,核减二级单位的不良资产,让困难企业逐步退出市场。各局在改革过程中,均充分考虑了稳定的因素,采取分别对待、分步实施、稳中求进的策略。有色地质勘查局实行了内部经费分开,改善保障制度的政策。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确保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则针对不同改革内容,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区别处理。既保持稳定,又推进改革,促进发展。四、国有地勘单位“十一五”改革发展的设想(一)以局为单元,深化改革各地勘局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组织机构,人、财、物各自独立,在地质勘查、工程施工和多种经营三大领域各具特色,在产业经济发展和改革重点上也不尽相同。以局为单元推进改革,符合湖南的实际,也是客观形势的需要。(二)做产业文章,发展实体各局及其所属地勘单位,均在一定领域有较优势的产业和相应的经济实体,这是企业化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必须进一步做强做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致力于做强三大集团总公司,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在进一步促进地质建设总公司发展的基础上,加强房地产、物业等的发展,做强实体。(三)向企业过渡,明晰权属企事分离,事业管理一块按事业体制运行,企业经营一块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规则运行,建立统一、协调、有序、高效的管理体制,形成充满活力、具有竞争力的社会经济组织和市场主体。省煤田地质局明晰经营者、管理者、投资者的身份,重组力量,实行专业化改造;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以企业集团公司的方式,分解企业和事业;省核工业局以建立混合制经济形式,以“脱钩、分类、放权、搞活”为手段,明析权属,企事分离,发展外向型、自主型企业,这些做法均值得借鉴。五、对策建议(一)给足改革成本国有地勘单位资产较少,除少量的固定资产外,几乎没有其他资产,形成的地质成果资料也基本进入社会共享体系。国有地勘单位原来是小社会,与外界接触较少,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差,进入市场的成本较高,压力较大。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比国有企业改制难度更大。建议进一步采取措施,向国有地勘单位注入改革成本,进一步为国有地勘单位减负,推动改革进程。(二)落实优惠政策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和发展,先后出台了一些优惠扶助政策。但多数政策以导向性为主,不够具体,没有配套的办法和措施。相关部门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优惠政策往往难以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建议中央政府及有关部委就地勘单位享受的优惠政策进一步逐项制订具体办法和措施;出台激励政策,调动地勘单位和广大地质工作者从事地质找矿的积极性、主动性。(三)大力培养人才人才始终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人才紧缺,尤其是技术人才和综合性人才的紧缺,是当前困扰和阻碍地勘单位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建议从高等教育入手,加大地质类人员的培养;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地质队工作;完善政策措施,提高野外一线工作人员的待遇。(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处)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中国冶金地质改革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恶女帮
马德琳
一、中国冶金地质队伍基本情况截至2006年12月31日,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系统勘查单位共有68个(含三级单位),年末职工人数11688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145人。其中地质勘查业从业人员中技术人员5492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61人,占职工总数的比例提高了1.7个百分点。在地质勘查从业人员中,从事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技术人员和辅助工种近1700人。地质勘查业专业技术人员中地学专业人数为2447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08人;地质勘查业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51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9人;地质勘查业中级技术人员1197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40人。2006年职工人均年收入为21431元,比2005年增加了2624元,提高了14%;离退休职工为17529人,年人均离退休费14678元,比2005年减少了157人,年人均离退休费增加了1218元,提高了9%。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直属的8个局院共有9个地质勘查院,加上总局控股的1个矿业公司,共具有甲级勘查资质29个,乙级30个,丙级27个。另外,各局所属的矿业公司、地质队也具有勘查资质。二、中国冶金地质经济发展状况(一)经济发展状况中国冶金地质总局2006年末总资产211962.28万元,其中生产性设备67586.00万元,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原值20494.13万元,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净值13420.08万元。生产性资产占总资产的31.89%,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占生产性资产的30.32%,专用仪器设备的平均成新率65.48%。与2005年末对应指标比较见表1。从表1看,2006年与2005年相比,生产性固定资产增加1723.29万元;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增加741.47万元,仅占新增资产(9684.86万元)的7.66%;2006年末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平均成新率较上年降低2.54个百分点。表1 资产负债对比表中国冶金地质总局2006年度实现总收入93858.28万元,总支出82529.02万元。与2005年度相应指标对比见表2。表2 收入支出构成及对比表从表2看,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出台,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增加,特别是中央专项拨款,较上年同期增加了4594万元,增长比率为69.85%。同时随着地质勘查行业的回暖,其延伸产业的收入增长较快,工程勘察施工收入增加额较大(2390.75万元),矿业权转让的收入增幅较大(190.56%)。(二)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基本情况2006年共承担国土资源大调查、资源补偿费、中央财政补助、危机矿山等国家各类地质勘查项目67个(其中矿产勘查项目55个),完成国家各类勘查经费近1.5亿元。其中承担公益性地质工作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项目1个,下设8个工作项目,总费用800万元。2006年共实施钻探245330米,坑探13126米,浅井3297米,槽探143368立方米。2006年,度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局院共取得地方财政地质项目资金1208万元。(三)从事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的基本情况从事的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包括大中型矿山生产勘探、深部找矿等社会地质勘查、地灾评估与治理等诸多领域。尤其是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评价、治理施工方面成效显著。(四)勘查工作区域及勘查成果国内矿产勘查项目主要分布在阿勒泰铁金成矿带、冈底斯铜矿成矿带、天山铁铜多金属矿成矿带、大兴安岭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冀东铁矿成矿带、胶东金矿成矿带、吕梁铜矿成矿带、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闽中金多金属矿成矿带、南岭成矿带、桂西南锰矿成矿带、三江金铅锌多金属成矿带等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带上。国外项目主要分布在蒙古、马来西亚、加蓬、秘鲁等国。勘查的矿种主要为:铁、锰、铜、铅锌、金、煤等。通过2006年的矿产勘查工作,共探获333+334类资源量铁矿7170万吨,锰矿5367万吨,铜70万吨,铅锌76万吨,金57吨,银885吨,煤矿15000万吨,新发现矿产地31处。一批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果。(五)矿产开发基本情况2006年度,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业开发取得新进展。新疆托库孜巴依金矿投产试车,中南局、山东局、二局参股矿山获得了较好收益。(六)工程勘察施工基本情况2006年度,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实现工程勘察施工收入11424.59万元。本年投入固定资产1753.09万元,本年新签合同金额21071.78万元,新开在建工程986个。(七)其他产业基本情况2006年度,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其他产业收入6387.43万元,主要为商贸服务、物业开发收入。三、中国冶金地质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回顾中国冶金地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艰辛历程,尤其是总结“十五”后三年以来,推动中国冶金地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成功实践,不仅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必胜信念,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增强了我们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驾驭中国冶金地质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本领,在取得丰硕物质成果的同时,我们也积累了宝贵的改革发展经验,这就是:(1)坚持把更新思想观念、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取向;(2)坚持把推进事企分离和产权制度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措施;(3)坚持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市场竞争主体,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4)坚持把加强管理,认真履行出资人职责,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制度保障;(5)坚持把改善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维护职工切身利益,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上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是中国冶金地质3万余名职工共同努力、大胆探索智慧的结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必将对中国冶金地质未来改革与发展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四、中国冶金地质“十一五”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设想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突破“资源短缺、技术滞后、事企交织、管理粗放”等发展瓶颈,必须紧紧抓住深化改革这个“牛鼻子”,为实现经济协调持续超常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源泉。(一)深化改革的三项工程1.推进事企分离完善事企分离体制,既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打造市场竞争主体的战略选择,也是推进事企体制平稳转换,保持队伍稳定的客观要求,更是一项事关中国冶金地质发展全局十分艰巨的改革任务。在总结“十五”地质队层面上推进事企分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总局和局院在事企分离上的基本职责,完善管理模式,真正做到“该稳定的稳定好,该发展的发展好”。总局作为集团化发展的管理中心、决策中心和资本运营中心,承担国家商业性矿产地质勘查任务,履行出资人职责,管理、协调控股公司和局院级区域性集团公司的发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局院一方面要充分用好事业单位的政策,另一方面要在事企两种体制分开的基础上,按“大企业、小事业”的格局推进分离。2.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变革单一产权关系,激活存量资产,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核心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十一五”期间,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一是在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进一步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条件相对成熟的黑旋风锯业公司要推进资本经营,加快上市步伐,力争用2~3年的时间成为社会公众公司,完成二次创业;二是在工勘等充分市场竞争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和企业,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革;三是市场竞争尚不充分的地矿业领域,要抢抓机遇,加快矿权流转,具备条件的矿权区,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总局、局院投入为主,地质技术人员以技术、资金投入为辅,收益风险共担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引进社会资本,走联合勘查开发的路子;四是基地管理的小厂点,要彻底放开搞活,可实行职工持股经营或在自愿的前提下,按法律法规规定程序,在置换职工身份的同时,出售给职工。产权制度改革,是政策性极强、牵动面极广的改革工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有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和制度,认真履行程序,自觉接受监督,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要坚持有利于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打造市场竞争主体的原则,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运行模式;要以市场手段优化配置资源、解放和促进生产力发展作为改革的落脚点,充分调动经营管理者、科技工作者和技术工人各层面职工自觉投身改革的积极性。3.打造市场竞争主体事企分离目的在于为打造市场竞争主体铺平道路,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市场竞争主体的活力。要在发挥优势、找准定位的前提下,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策略,在总局和局院两个层面上分别构建重点企业和区域性集团公司。总局重点培育专业性强、技术领先、人员精干、制度先进为特征的重点企业,使之逐步成为产业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拥有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实力雄厚的产业核心企业。局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市场,重点构建市场地域性鲜明的骨干企业,并以优势产业为基础,通过产业调整归并、资源整合优化,打造竞争优势明显、管理扁平高效、品牌效应优良的区域性集团公司。市场主体是适应市场的产物,打造市场竞争主体,要以产权关联为纽带,以做优、做大、做强为目标,符合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经得起市场的严酷考验,做到循序渐进,扶优扶强,优胜劣汰。三大改革工程,核心在产权制度改革,前提是事企分离体制建立,目的是打造有活力的市场竞争主体,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完成这项艰巨的工程,要正确处理事业体制和企业体制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总局构建专业化重点企业与局院发展区域性多元化集团公司或区域性专业公司之间的关系,确保改革任务整体协调、有序高效地推进。(二)加快发展的三大任务1.突出加强矿产地质勘查地质勘查作为中国冶金地质第一主业中的重中之重,肩负着为国民经济建设提高资源保障力的神圣使命。高起点,大手笔,充分发挥中国冶金地质的整体优势,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最大限度地占有矿产资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强化中国冶金地质的经济基础,实现资本积累和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是“十一五”地质工作的中心任务。一要进一步调整地质工作布局,突出加强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成矿区带和重点矿种的地质勘查工作。针对经济建设紧缺的铁、锰、铜、铝土矿、铅锌、镍、钨、锡、金等大宗支柱性矿产,重点在大兴安岭、阿尔泰、东西天山、雅鲁藏布江、中蒙边境、长江中下游等重要成矿区带,开展大、中比例尺的矿产勘查和区带物化探工作,广泛获取有效找矿信息,在此基础上开展区域评价、成矿预测、选区选点,择优开展勘查工作,力争取得地质找矿新突破。同时根据地质找矿战略西移的实际,适时建立西部地质工作协调机构。二要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地勘投入产出回报机制和风险投资主体。高风险、大投入是地勘工作的产业属性。加快矿产资源快速评价步伐,获得有价值的矿权,必须加大地质勘查投资力度,一方面,总局和各局院要适时培育好地矿风险投资主体,充分发挥有限的地勘事业费的作用,按市场方式,投向有望矿区,形成投入、回报、再投入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联合勘查,引入实力雄厚的中外公司的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既可化解地勘投资风险,也可加快勘查步伐,实现矿权增值,走矿产勘查开发一体化的路子。三要突出加强列入国家计划的资源枯竭矿山地质工作,全面推进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以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为切入点,积极承揽矿山生产勘探,以技术进步为先导,探边摸底及寻找新的原料基地,在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的同时,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四要针对地质找矿难度加大的客观实际,提高地质科技创新水平,总局拟在适当时候,组建矿产资源勘查研究院,增强地勘业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矿产资源勘查研究院的核心任务是为总局地质找矿战略决策提供依据,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为市场主体在重点成矿区带,实现找矿突破提供有偿技术智力支持。五要围绕国家重点建设领域、重大建设项目和地质灾害多发区、生态脆弱区,开展包括环境地质评价、地质灾害治理、水文地质评价、工程地质评价等,不断拓展地勘业的经营领域和产业链。六要实施“走出去”战略,以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越南、缅甸、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等睦邻友好国家为重点,以铁、锰、铬、铜、金等矿种为主,以融资或合资组建公司的方式,开展周边国家重点成矿区带的调查与评价,选择合适矿区进行勘查开发。2.规模发展地质技术服务业发展以工勘、地理信息为主体的地质技术服务业,是中国冶金地质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优势服务功能的要求,也是稳定队伍、发展主业的客观要求。工勘重点是打造中基发展、山东正元建设、中南勘基、中冶地勘、山西冶金岩土等资质较高、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专业公司,在做大规模的同时,做强做实,形成一批在国内业界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形象;切实加强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测的核心技术研究,全方位引进、吸收并消化再创新国内外先进技术、装备,注重加强地下空间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密切关注国家城市建设、地质灾害治理、水工环工程建设及特殊工程领域的有关市场和技术服务,以先进的思想,先进的技术、装备最大限度地拓展市场,不断壮大规模和提高效益;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有条件的施工企业,要由生产组织型逐步转向经营管理咨询型,最大限度地发挥经营效能,深入研究工艺、工序体现在价值链上的比较优势和竞争方式,以实现做规模、提效益的目的。地理信息业要重点打造山东正元、武汉科岛、河北天元等,以“3S”技术,努力培育各自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矿产资源勘查、通信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找准服务领域,将技术服务做精做优;要构建研发和应用两级平台,以世界先进技术水平为目标,加大应用软件和技术开发的力度,通过合作、提炼和创新,使地理信息产业的技术和服务跃居国内领先地位。要积极创造条件,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以产权为纽带、利益为杠杆,联合打造高端技术研发支持平台,下决心改造和提升现有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坚决扭转高端技术低端操作的被动局面。3.重点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超硬材料生产和机械装备制造既是支撑中国冶金地质经济发展的两大主业之一,也是颇具比较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一是着力加强黑旋风投资公司平台的功能与建设,推进制造业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有效整合,延伸产业发展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在完善黑旋风科技园一期建设的基础上,及时展开二期建设,增强制造业的市场扩张能力和产业吸附能力。三是黑旋风锯业公司,要继续向亚洲最大、国际一流企业战略目标迈进,进一步完善市场拓展战略,调整市场布局,规范市场运作,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扩大激光锯片、框架锯、超大型锯片和复合锯片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提升市场竞争力;四是机械公司要以世界先进机械制造业为目标,选择高附加值的产品,建立完善CAD系统、机械加工系统和销售系统,加快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五是中印合资晶日公司要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继续实施产品结构调整,按“精干单晶,壮大工具,稳定材料”的发展思路,实现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一体化和上下游产业链延伸,继续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力度,使金刚石合成和金刚石工具制造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和产品结构、企业发展战略。六是黑旋风、晶日两企业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要重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决策机制,规范策划行为,加速成为中国冶金地质技术先进、管理规范、品牌知名的工业企业。中国冶金地质初具规模的地质技术服务和超硬材料生产及机械装备制造,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要求的产物。这些产业的形成,深深根植于我们的专业技术优势;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牢牢顺应了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我们要站在宏观经济整体的高度,以国际化视野,研究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思路和经营策略;要从各局院、各重点企业的具体实际出发,正确处理产业发展间的关系,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主业突出、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推进战略性结构调整的进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闲置地物、地产的利用和开发,使之成为中国冶金地质经济跨越式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对策与建议(一)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政策问题《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按照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关规定,尽快落实国有地勘单位离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社会保障政策;加快落实有关住房改革所需经费,解决职工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过多等问题;继续实行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地方政府在已增加属地化地勘单位执行地方政策投入的基础上,正在抓紧落实《决定》精神,加大措施落实上述规定。按《决定》要求,作为中央管理的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应比照上述规定执行,目前,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门正在制定落实《决定》的相关配套政策。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希望能与属地化地勘单位一样执行国务院的上述规定,也希望国土资源部予以关注、反映和支持。(二)地质勘查能力建设问题一是地质找矿难度加大,必须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和装备,现有的技术和装备远不能满足地质勘查工作的需求。急需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引进新技术、新方法,以提高地质勘查效果,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决定》明确指出了要加强地勘单位地质勘查能力建设,希望国家继续加大对中央管理地勘单位的资金投入,改善装备水平,增强地质勘查能力。二是由于地勘单位成立时间长,多年来国家投入不足,在职工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欠账过多,部分基地仍处偏僻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急需改善。为此,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在2003年12月13日向国资委、财政部报送的《关于执行国办发〔2003〕76号文等有关情况汇报》材料中,提出了对远离城镇、职工生活和工作相当困难、严重影响稳定和发展的14个野外地质队基地实施搬迁改造。对此,《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也专门提出要求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快步伐。三是产业集团化运作、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资源配置不够合理,有限的资源分散在非常雷同的产业,小而散,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缺乏长期发展战略和市场战略。风险防范和管理方面还比较薄弱,资产负债率高位运行,半数以上的单位负债率超过60%,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地勘单位资本金问题资本金不足是地勘单位的共性问题,地勘单位转企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必然结果,在国家多年没有对地勘单位进行资本投入的情况下,改制很难实现。建议考虑采取政策优惠方式,予以解决地勘单位资本金不足的问题。一是将地勘单位转让矿业权的收入全额转增资本金;二是对地勘单位经营收入实行减免税政策,将减免税金全额转作资本金;三是国家投入资金形成的矿业权,免交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将免交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全额转增资本金;四是允许地勘单位占用的划拨土地无偿变性并进行商业开发。运用多种方式为地勘查单位积累资本金,创造条件实现改制。(四)中央和地方地勘单位待遇差距继续加大的问题近年来,各地针对地勘单位出台了多项地方性补贴,同处一地的中央地勘单位一直未能享受,中央和地方同样性质单位职工待遇差距逐年拉大,离退休职工屡有上访。2006年国家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体现了国家对地质勘查单位的重视和关怀,但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但没有考虑原有差距,反而对地质勘查单位在职职工增资费用只安排70%,其余30%由单位自行解决,这更拉大了与地方地勘单位之间的差距,加剧了分配不公平程度,增加了不稳定因素。(五)地勘单位矿业权的权益没有保障的问题管理矿业权的政府部门经常政企不分。政府审批权限过大,造成一级市场活跃,二级市场不发育。各级政府热衷于用行政权力运作矿权并出资设立项目控制矿业权。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矿业权市场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比例还很大,远没有形成由市场配置资源的格局。由于多级审批、层层设障,加上勘查登记操作不规范,造成地勘单位勘查成本加大,矿业权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在勘查登记和办理矿权延续等环节受隶属关系的影响,矿权管理部门对中央地勘单位和属地化管理地勘单位分别对待,使中央地勘单位遭到不公平的待遇,中央地勘单位的地质勘查工作受此制约并逐渐被边缘化。建议尽快修订矿产资源法和相关的配套法规,明确国有地勘单位作为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载体;政府部门从矿业权市场中退出,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矿权交易平台;确保勘查单位通过市场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获取风险勘查的最大利益。(六)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我们虽然抓住了市场机遇,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制定了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使长期以来积累的先进生产力得到一定释放。但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中国冶金地质深层次的改革和发展矛盾更加突出和尖锐。在思维方式、经营理念、工作方法等方面,目前还没有跳出地勘单位的圈子,仍然是以事业的理念管理企业,以行政的手段配置生产要素;经济总量规模不大,经营资产存量少,底子薄,负担重,且发展不平衡;职工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匮乏,产业科技带头人短缺等是长期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已改制的企业,改制不彻底,治理不规范,企业责权利不清晰,活力不强,产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也是造成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方面。这些将通过持之不懈地推进改革逐步深化。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目前虽然还存在很多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制约着我们的发展,但作为中央管理的主要从事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事业单位,深感自身责任重大。我们将在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全社会对地质勘查工作需要并积极寻找国家急需矿物资源,争取矿产勘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和找矿突破,在推进地勘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勘体制改革以及在拓宽地质勘查工作领域并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将逐步增强自身能力建设,努力营造各种条件和环境并克服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资源保障作出新的贡献。(中国冶金地质勘查总局地质处)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地面塌陷调查评价成果资料整理

君乎
相济
地面塌陷调查工作完成后,要对所取得的各类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编写报告。地面塌陷成果资料包括地面调查资料、工程地质测绘资料、钻探物探资料和监测资料。地面调查资料整理内容有:地形地貌资料(重点岩溶地貌资料、地下河或溶洞的地表标志资料),第四系地层岩性资料,地下水的储量、开采量、补给量资料,基岩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其与区域地质构造的关系资料,第四纪地质发展史和新构造运动情况资料,水文气象资料,建筑物破坏、地表开裂资料,人类经济活动情况和经济发展趋势等资料。同时提交地面塌陷调查报告,评价地面塌陷危害等级,提出防治方案。工程地质测绘资料包括:设计书,测绘方法,使用仪器,工程进度,地形图,宏观地形地貌和微观地形地貌资料,岩性工程地质图,开展抽、渗水试验、渗透系数、第四系水文地质图,基岩水文地质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和岩溶水径流图等资料。勘探与测试资料包括:勘探点线的布置,钻孔编录和钻孔柱状图资料,物探方法、仪器及成果(平剖面图及物探解译)资料,第四纪地层资料,隐伏断裂资料,抽注水试验资料,地下水基本特征资料和岩溶率资料。监测资料整理的内容包括:地质雷达、浅层地震、电磁波、声波透视(CT)监测资料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资料等。地面塌陷勘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序言,所处地貌单元,第四纪地层岩性及发展史,新构造运动,水文地质条件,经济发展现状及经济发展趋势,地面塌陷历史及成因机制,地面塌陷危险性评价(评价方法、危害等级及分区),地面塌陷易损性评价(承灾体分类及价值、地面塌陷灾害易损性分区),地面塌陷破坏损失评价,地面塌陷防治方案。附图包括:地形图,地貌图,第四系水文地质图,基岩水文地质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基岩工程地质图,钻孔柱状图,地质剖面图,重要断裂横剖面图,物探平剖面图,基岩等高线图和地面沉降危害分区图等。附件包括调查报告、工程地质测绘报告、勘探与试验报告和监测报告。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十二年地质大调查成果回顾“十二五”期间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部署建议

鬼畜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一、十二年地质大调查成果回顾1999年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以来,水工环地质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获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广泛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1.水文地质调查完成了全国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按省区评价了地下水资源量和质量状况,为国家水资源综合规划和宏观决策提供了依据。在鄂尔多斯盆地、华北平原、松嫩平原等我国北方11个主要平原(盆地)开展了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进一步查明了含水层结构和地下水循环规律,初步掌握了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以及环境效应,为我国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含水层保护提供了科学的技术平台。基本查明了西南8省(区、市)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特征及石漠化状况,完成了1:5万重点岩溶流域水文地质调查15万平方千米,建立了380处地下水开发和石漠化综合整治示范工程,解决了30余万人饮用水、20余万亩耕地的灌溉用水问题,为2010年西南抗旱提供了地下水开发基础资料和示范经验,为国家实施西南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图1)。启动了全国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初步完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淮河流域平原区、华北平原区及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面积约43万平方千米,基本查明了调查区的区域地下水质量与污染状况,为制定《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开展西部干旱区、西南红层区严重缺水地区和地方病严重地区地下水勘查,在西部干旱和地方病严重地区成井470眼,为330万人解决了饮水困难问题,通过省部合作,在四川红层丘陵山区实施小口径浅井180万眼,解决了700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图1 皮家寨岩溶大泉束流调压壅水开发示范工程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区、市)、地(市)三级地下水监测网络。目前共有各类地下水监测点23800余个,其中国家级点1422个,控制国土面积近100万平方千米,在北京、济南、乌鲁木齐等地下水监测示范区和华北平原共有300余个地下水监测点实现了自动监测、无线传输与网上发布。近年来,通过中国地下水信息网每年向社会公开发布地下水监测信息,为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提供了基础资料。2.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完成了1640个山区丘陵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覆盖面积约650万平方千米,涉及人口约7.9亿,调查并确定地质灾害及地质灾害隐患点10余万处,基本摸清了我国山区丘陵区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发育分布现状;针对查出的重要隐患点,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责任制的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为国家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在黄土高原区、秦巴山区、川滇山地区、湘鄂桂山地区、新疆伊犁谷地等地质灾害高发区完成127个县近40万平方千米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初步建立了四川雅安、重庆巫山、云南哀牢山等8个代表不同突发性地质灾害类型的监测预警示范区,为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示范。初步完成长江三角洲地区、华北平原、汾渭盆地等重点地区地面沉降和地裂缝调查10万平方千米,基本建立以基岩标、分层标和GPS、水准测量为主的区域地面沉降立体监测网络,为我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提供了基础依据。全国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成效显著。2003年以来,成功避让地质灾害近5000起,安全转移20余万人,避免财产损失近30亿元。3.环境地质调查完成全国1:50万以地质灾害为主要调查内容的环境地质调查,基本查明了我国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分布以及危害程度,进行了地质灾害的多发区、易发区的分区,获得了区域环境地质基础资料,为国土资源宏观规划管理提供了技术资料。开展了环渤海、东南沿海等沿海地区环境地质调查,基本查明了区域地壳稳定性、海岸侵蚀和淤积、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状况,并对重点港口和城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专项调查,为制定该地区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划提供了地质依据。开展了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流域环境地质调查,初步查明上游源区生态地质环境变化状况和中下游地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为我国大江大河源区生态环境治理和中下游地区水患和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完成了181个地级以上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基本摸清了这些城市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分布状况,对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措施,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完成了全国以省(区、市)为单元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共调查矿山11万余个,调查矿山面积580余万公顷,初步摸清了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基本查明了我国主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为国家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宏观决策提供了基本依据。开展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区活动断裂调查和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为国家重大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安全运营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4.应急救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近年来,我国突发性地质灾害和极端干旱频繁发生,在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领导下,广大地质工作者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打井找水工作。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0年“4·14”玉树地震发生后,全国地质系统迅速开展航空遥感解译、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及评估、灾后重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积极服务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在重庆武隆、贵州关岭、甘肃舟曲等特大突发性地质灾害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抢险救灾、灾害排查评估、应急处置等。2010年春夏,云南、贵州、广西部分地区遭受百年罕见干旱,国土资源系统紧急动员抗旱找水打井人员上万名,钻机上千台,物探设备上百套。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完成勘探钻孔2703口,成井2348口,总出水量36万立方米/日,解决了520余万人的饮水困难。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全面估算了我国地热资源潜力,分析了开发利用前景,完成了北京、天津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和开发利用规划,全面启动全国省会城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工作。全国陆域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估算初步完成,鄂尔多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进展顺利。与神华集团合作在鄂尔多斯能源基地成功实施了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建设,首次在中国建立了深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监测体系。地质碳汇调查研究得出新的岩溶和矿物碳汇能力估算数据。全球气候变化地质记录研究取得新认识。编制完成了中国国土资源领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报告,为中国政府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供了基础资料。二、“十二五”期间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围绕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按照“夯实基础,强化应用,着力构建以服务为导向的水工环地质工作新格局”的基本要求,统筹部署国家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综合研究,构建区域地质环境综合信息平台,进一步增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和提高地质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水平,为国土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撑服务。主要工作目标如下:(1)重点加强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地下水主要开发利用区、重要经济区等地区中比例尺基础水工环地质调查,显著提高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程度;(2)积极推进城市地质、地热资源调查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响应研究,进一步拓展水工环地质服务领域;(3)完善国家地下水和地质灾害监测网络,综合集成水工环地质调查和监测资料,构建数字地质环境信息平台,进一步提升水工环地质工作对国土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三、重点工作部署建议1.重点地区基础水文地质调查在我国主要平原(盆地)、岩溶石山地区和国家大型能源基地,开展区域水文地质基础调查,查明区域含水层系统的空间分布与结构及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提出含水层保护建议,构建区域水文地质基础资料信息平台,为国土资源规划以及含水层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决策支撑服务。2.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在我国东部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完成中西部和东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查明平原(盆地)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状况,综合评价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程度及变化趋势,为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水资源保护以及保障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3.严重缺水和劣质水地区水文地质勘查示范在以往严重缺水地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北方缺水区、饮水型地方病区、南方红层缺水区及水污染区水文地质勘查示范,解决450万~55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为不同缺水类型地区提供找水方向与勘查经验,探索地质环境与地方病关系,提出解决缺水区人畜饮用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为推进解决群众安全饮水问题提供技术支持。4.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基本建成较完善的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站网、北方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动态评价体系和国家地下水监测试验与科学研究基地,有效提升国家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满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对地下水环境的要求,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提供支撑。5.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在我国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查清滑坡、崩塌、泥石流发生的基础地质条件,阐明其发育、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评价和预测其发展趋势;结合防灾规划,推荐应急搬迁避让新址,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和建设适宜性初步评估;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地质灾害分区评价,圈定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和完善的群测群防的地质灾害预警体系。6.全国地面沉降、岩溶塌陷调查继续进行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地面沉降监测,完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强化InSAR监测技术应用,优化基岩标、分层标和地下水分层监测孔等设施。开展珠江三角洲、东北平原等地区地面沉降调查。开展高速铁路沿线地面沉降与地裂缝详细调查与监测。继续开展武汉、广州等重点地区岩溶地面塌陷调查和监测示范。7.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发与预警示范区建设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仪器研发和防治关键技术研发工作,选择辽东南中低山泥石流区、浙东南低山丘陵滑坡泥石流区、陇中黄土高原滑坡泥石流区、秦巴山地滑坡泥石流区、滇南哀牢山滑坡泥石流区、新疆伊犁河谷滑坡泥石流区,藏东南高山峡谷区开展地质灾害早期预警区建设。8.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地质环境综合调查选择我国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开展环境地质调查,查明区域构造格架和地壳稳定性以及城市群核心区断裂带活动性、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重点城市环境地质安全评价,开展重大环境地质问题专题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建立环境地质可视化信息平台,为我国主要城市群规划、建设和安全运行等提供决策支持。9.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开展我国重要矿产资源集中开发区和潜在的矿业基地或重要成矿区(带)的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与评价,开展重点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示范,监测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及闭坑后所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建立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信息系统,为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10.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响应研究继续实施地热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工程、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调查与示范工程、地质碳汇潜力评价与固碳示范工程和全球气候变化地质记录研究,摸清国土资源领域节能减排潜力,提高气候变化规律认识,提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力,服务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战略。官方服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