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格里 斯托克简介 地方治理专家,南安普顿大学教授,求详细介绍

玄一
彩虹鱼
格里·斯托克(Gerry Stoker),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当代最负盛名的地方治理研究专家之一,英国布莱尔工党政府地方政策的主要顾问。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地方政府、多元治理、伙伴制、城市治理、公民参与等。他曾担任Strathclyde, Essex, Wayne State (Detroit) and Birmingham 等大学教授。在1992-1997年,他主持了“地方治理研究”项目(ESRC),由此名扬天下。代表性著作有: Governance as Theory:Five Propositions(1998)、The New Management of British Local Governance(1999)、The New Politics of British Local Government (2000)、British Local Government into the 21st Century(2004)、Public Value Management :A New Narrative for Networked Governance?(2006)等。他还是新地方政府网络(NLGN)的主席,以及多家国际期刊的通讯编辑。

地方政府治理的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

虞白
爱背叛
作者:刘波 李娜 彭瑾 王力立定价:3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397540  出版日期:2015.07.01 本书针对当前地方政府治理的现实需求和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教学需要,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专题的形式论述地方政府治理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全书共八个专题三十二章:专题一概述地方政府治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专题二和专题三从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进程及我国政府治理模式演进两个维度探寻地方政府治理的理论根源及发展脉络,专题四分析当前我国国家战略视域下的地方政府治理,专题五和专题六对地方政府法治化改革和地方政府治理改革分别进行分析,专题七和专题八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的治理模式——网络化治理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进行介绍,分析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未来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公共管理及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相关研究人员作为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政府工作人员和社会组织相关人员参阅。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近二十多年来,公共管理领域发生了两大革命性运动:以提高效率、效益以及注重管理结果为导向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注重多元主体参与和合作的治理运动,各国地方政府在实践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聚焦我国的治理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重要的践行者,其治理发展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也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环节。作者在长期为公共管理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MPA讲授地方政府治理相关课程的过程中发现,国内现阶段面向本科生教学的地方政府治理的相关教材数量较多、内容丰富,而面向硕士、博士研究生教学与研究的地方政府治理的相关教材则较少,故本书着眼于研究生教学和科研需求,结合当下治理理念发展的理论背景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背景,将当前国内外关于地方政府治理的研究成果与课题组多年的研究积累相结合,以专题形式对地方政府治理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阐述,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能够对公共管理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习地方政府治理的相关理论有所裨益,同时期望本书可以成为研究生对地方政府治理相关专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入门参考书目。全书共八个专题三十二章。专题一概述地方政府治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专题二和专题三从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进程及我国政府治理模式演进两个维度探寻地方政府治理的理论根源及发展脉络,专题四分析当前我国国家战略视域下的地方政府治理,专题五和专题六分别对地方政府法治化改革和地方政府治理改革进行分析,专题七和专题八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的治理模式——网络化治理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进行介绍,分析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未来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各个专题在介绍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均设置了与专题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分析,旨在运用实践案例深化和拓展读者对地方政府治理的理解,最后以专题小结总结各个专题的核心内容。我们在各个专题还为读者提供了相应的参考文献与扩展阅读,以期帮助读者对感兴趣的专题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本书得到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网络治理:面向地方政府的理论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可持续生计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创新社会治理的理论和机制研究”的共同资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本书是课题组共同努力的成果,其中王力立执笔专题一,彭瑾执笔专题二、专题四和专题八,李娜执笔专题三、专题五和专题六,刘波执笔专题七,刘波还兼任编著工作的召集人和协调人,李娜还负责全书的体例修改以及其他技术问题。同时还要感谢课题组中王彬、李巧意、郑爽、成媛、姚潇、龙彦召、杨阳等同学在资料收集和整合方面所做的工作。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已经在参考文献中标注出了所参考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对他们的贡献表示深深感谢。本书中也有可能引用了某些资料,但是由于作者的疏忽未能指出参考出处,或参考文献标注错误,在此表示万分歉意。读者是最好的裁判,本书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在许多方面尚需继续深入和完善,敬请读者批评斧正,以便我们再版时纠正错误,弥补不足。 编著者2015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 专题一地方政府治理概述1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体系1.1地方政府1.2地方政府体系2地方政府的产生及演进2.1地方政府的产生及演变过程2.2中国地方政府的产生及演变过程3地方政府权力及结构3.1地方政府权力概述3.2地方政府结构概述4地方政府职能及关系4.1地方政府职能概述4.2地方政府关系概述4.3中国地方政府的职能4.4中国地方政府的关系5地方政府治理5.1地方政府治理概述5.2基于治理理论的地方政府改革专题案例专题小结参考文献扩展阅读专题二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治理1英国地方政府治理1.1英国地方政府结构的调整1.2英国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1.3英国地方政府关系2德国地方政府治理2.1德国地方政府结构与区划改革2.2德国地方民主制度和市民社会的发展2.3德国民选议会和直选市长相结合的二元制模式2.4德国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2.5德国地方政府的行政改革3美国地方政府治理3.1为争取地方自治进行的斗争3.2美国20世纪的地方政府改革3.3美国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4北欧国家地方政府治理4.1北欧国家地方政府治理的改革4.2北欧国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5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治理变革对我国的启示5.1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治理变革的启示5.2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改革的路径专题案例专题小结参考文献扩展阅读专题三政府治理模式演进规律1政府治理模式演进过程1.1西方国家政府模式演进过程1.2中国政府模式演进过程2政府模式演进过程的内在规律2.1政府治理模式演进是一个政府逐渐放权的过程2.2政府治理模式演进是一个政府职能的公共性逐渐回归的过程2.3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与行政生态环境变迁密切相关2.4政府治理模式演进具有滞后性2.5政府治理模式演进是一个试错和渐进调适的过程3中国政府治理未来的路径选择3.1认清政府治理模式发展规律的同时重视中国国情3.2强调网络化治理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相结合3.3推进治理主体多元化和治理体系现代化3.4完善地方政府网络化治理的制度环境专题案例专题小结参考文献扩展阅读专题四国家战略视域下的地方政府治理1全面深化改革与地方政府治理1.1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1.2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1.3地方政府治理是全面深化改革成功的关键1.4全面深化改革在地方政府层面的推进路径2科学发展观与地方政府治理2.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范畴2.2科学发展观与地方政府2.3地方政府治理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与地方政府治理3.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基本范畴3.2和谐社会构建与地方政府3.3地方政府治理是实现和谐社会构建的可行途径4创新社会治理与地方政府治理4.1行政体制改革4.2公民社会培育4.3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与地方政府治理4.4实施治理是地方政府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专题案例专题小结参考文献扩展阅读专题五法治视域下的地方政府治理1地方政府权力法制化1.1地方政府权力法制化的意义1.2地方政府权力法制化的运行机制1.3地方政府权力法制化的实现路径2地方政府合作法制化2.1地方政府合作概况2.2地方政府合作的法制观察2.3我国地方政府合作存在的问题2.4地方政府合作法制化的实现路径3地方政府职能法制化3.1地方政府职能法制化的意义3.2地方政府职能的法律分析3.3地方政府职能法制化的作用3.4地方政府职能法制化的要求4地方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4.1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的内涵4.2地方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存在的问题4.3地方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的实现路径5法治政府建设:从法制化走向法治化5.1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5.2建设法治政府的实施路径专题案例专题小结参考文献扩展阅读专题六当代中国政府体制结构下的地方政府治理1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的结构1.1中国地方政府的层级结构1.2中国地方政府的治理结构2当代中国政府体制下的地方政府治理2.1中国城市政府治理2.2中国县级政府治理2.3中国乡镇政府治理3推进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路径3.1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地方政府改革3.2“大部制”与地方政府结构重组3.3省直管县与地方政府扁平化专题案例专题小结参考文献扩展阅读专题七地方政府网络化治理1地方政府网络化治理的内涵与理论基础1.1网络化治理的内涵1.2地方政府网络化治理的内涵1.3地方政府网络化治理的理论基础2地方政府网络化治理的主要内容2.1地方政府网络化治理的静态分析2.2地方政府网络化治理的动态分析3地方政府网络化治理的研究范式3.1对问题的认识3.2研究视角的引入3.3地方政府网络化治理的分析范式4地方政府网络化治理中国化4.1中国主流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及其比较4.2地方政府网络化治理的中国化问题专题案例专题小结参考文献扩展阅读专题八公共服务市场化与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1公共服务市场化与地方政府治理1.1治理视野下的公共服务市场化1.2公私伙伴相互依赖关系1.3网络主体责任1.4政府治理能力1.5不确定因素2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理论分析2.1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理论依据2.2公共服务市场化相关概念辨析2.3公共服务引入市场机制的方式3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合同外包3.1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决策3.2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服务商选择3.3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合同签订3.4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合作管理3.5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绩效考核3.6进一步研究内容专题案例专题小结参考文献扩展阅读

秦朝地方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

孜孜不倦
夜碎
共设三十六郡,其后南并五岭以南之南越地,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北取阴山以南地置九原郡,之后陆续分析出东海、常山、济北、胶东、河内和衡山等郡。秦朝首都咸阳及其附近关中平原由内史直接管理; 秦朝的郡设郡守(主持民政)、郡尉(主持军事)、郡监(主持监察事务),郡守下设郡丞,作为郡守的副职。 郡下辖县;郡(守)与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由于唯一记载秦朝的正史《史记》没有地理志书,所以秦朝的行政区划并无单一可靠的来源,除最著名的由《史记》记载的三十六郡外,还有四十郡[1]、四十八郡之类说法。甚至三十六郡的具体所指、郡治、范围也是历来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研究的课题。根据里耶古城的考古发现,秦朝还存在“洞庭郡”。黔中郡是否存在是争议话题。秦朝一级行政区 序号 郡名 治所 治所今所在地 1 内史直管 咸阳 今陕西咸阳东 2 陇西郡 狄道 今甘肃临洮县南 3 北地郡 义渠 今甘肃宁县西北 4 蜀郡 成都 今四川成都 5 巴郡 江州 今重庆市 6 汉中郡 南郑 今陕西南郑东 7 南郡 江陵 今湖北江陵 8 洞庭郡(前身为黔中郡) 临沅 今湖南常德市西 9 南阳郡 宛县 今河南南阳市 10 苍梧郡(前身为长沙郡) 湘县 今湖南长沙市 11 淮阳郡(西汉误作楚郡) 陈县 今河南淮阳 12 九江郡 寿春 今安徽寿县 13 四川郡(西汉误作泗水郡) 相县 今安徽宿县西北 14 薛郡 鲁县 今山东曲阜 15 东海郡 郯县 今山东郯城西南 16 会稽郡 吴县 今江苏苏州 17 邯郸郡 邯郸 今河北邯郸市西南 18 钜鹿郡 钜鹿 今河北平乡 19 太原郡 晋阳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20 上党郡 长子 今山西长子县 21 雁门郡 善无 今山西左云右玉镇南 22 代郡 代县 今河北尉县西南 23 云中郡 云中 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 24 河东郡 安邑 今山西夏县北 25 东郡 濮阳 今河南濮阳西南 26 砀郡 砀县 今安徽砀山县南 27 上郡 肤施 今陕西榆林东南 28 叁川郡 雒阳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29 颍川郡 阳翟 今河南禹州 30 临菑郡 临淄 今山东淄博市东 31 琅琊郡 东武 今山东诸城 32 渔阳郡 渔阳 今北京密云西南 33 上谷郡 沮阳 今河北怀来东南 34 右北平 无终 今河北蓟县 35 广阳郡 蓟县 今北京市 36 潦西郡 阳乐 今辽宁锦州市西 37 潦东郡 襄平 今辽宁辽阳市 38 九原郡 九原 今内蒙古包头西南 39 南海郡 番禺 今广东广州 40 桂林郡 桂林 今广西贵港境内 41 闽中郡 闽中 今福建福州 42 象郡 临尘 今广西崇左县境内

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初登场
其性过人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冲破不合时宜的旧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是一个民族保持其理论思维的先进性和激发其精神活力的生生不息的源泉,只有解放思想,才可能冲破传统和教条的束缚,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治理体制的改革属于政治改革的范畴,比起其他改革更具有政治敏感性,更容易使人们畏首畏尾,解放思想尤其重要。“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三中全会《决定》所说的“永无止境”不仅指时间的维度,也包括空间的维度。从时间上说,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从空间上说,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涉及各个领域,包括政治领域,特别是治理领域。判断一种新的思想、观念、制度和政策,首先应当看它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富强民主、人民的自由幸福、社会的公平正义,看它是否有利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只要有利于“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新观念和新实践,都值得重视和探索。反之,凡是束缚社会政治进步的体制机制都应当破除。  第二,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上谋划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正如《决定》指出的,我们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探索;又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宏观指导。国家的治理体系是一个制度系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必须从总体上考虑和规划各个领域的改革方案,从中央宏观层面加强对治理体制改革的领导和指导。碎片化、短期行为、政出多门以及部门主义和地方主义,是我国现行治理体制和公共政策的致命弱点,它们严重削弱了国家的治理能力。  鉴于这样一种现实情况,顶层的制度设计和宏观指导,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尤其重要。应当加强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战略研究,按照《决定》的总体目标,分阶段制定国家治理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任务表。一方面,要站在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高度,超越部门和地区利益,进行全局性的统筹规划,挣脱既得利益的束缚。另一方面,既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能草率从事,应当广泛讨论,从长计议,避免短期行为。  第三,总结地方治理改革创新经验,及时将优秀的地方治理创新做法上升为国家制度。改革开放35年来,我们在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可贵的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然而,许多好的治理改革因为没有上升为国家制度而被中止,或者仅在小范围内实施。应当系统地总结各级政府的治理改革经验,及时将成熟的改革创新政策上升为法规制度,从制度上解决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的动力问题。  从根本上说,国家治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动力源自经济发展、政治进步、人民需要和全球化冲击,但其直接动力则是压力、激励和制度,其中制度是长久性的动力所在。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改革创新,无论其效果多好,多么受到群众的拥护,如果最终不用制度的形式得以固定和推广,那么,这种创新最后都难以为继,难免“人走政息”,成为短期行为。  第四,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学习借鉴国外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好经验。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改革创新,是一种世界性的趋势,各国在这方面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深刻的教训,我们应当借鉴、汲取。从来主张要学习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当然包括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在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方面的许多进步和成就,其实也得益于向外国的先进经验学习。  例如,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听证制度”、公共服务中的“一站式服务”、责任政府建设的“政府问责”制度、司法实践中的“律师制度”、政务公开中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社会治理中的“参与式治理”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应当具有当年邓小平同志引入市场经济那样的胸怀和胆识,站在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高度,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活力为目标,认清世界发展潮流,立足中国国情,大胆借用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第五,坚决破除阻碍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国家治理体制。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最重要的还是体制机制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影响国家的治理水平和效益有两个基本因素,即治理者的素质和治理的制度,这两者都不可或缺。但比较而言,制度更具有根本性,因为制度可以改造人的素质,可以制约治理者的滥权和失职。  因此,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即制度的破与立。一方面,要像三中全会《决定》所说的那样,“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现存的不少治理体制机制不尽合理,有些违背了政治学的公理,有些则严重损害了国家和公民的利益。例如,至今仍有一些机构只有权力而几乎不承担责任,政出多门、职责不清、职能错位等现象大量存在。  另一方面,要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健全和完善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制度。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根本的和基本的政治制度。然而,这两者都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许多重要的制度机制或者仍然缺失,或者极不完善。宪法规定的许多公民权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重要的原因也在于相关执行制度的缺失。  第六,破除官本位观念,消除官本主义流毒。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官本位观念和官本位现象是影响治理者素质的重要因素。官本主义是长期支配我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和政治体制,其实质是官员的权力本位,它与建立在公民权利本位之上的现代政治文明和现代国家治理是格格不入的,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背道而驰的。改革开放35年后,我国的民主法治取得了重大进步,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但不可否认,“有权就有一切”的官本主义流毒在现实中还大量存在,在一些领域和地方,官本位现象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正式把“破除官本位观念”列为改革的重要任务,可谓切中要害。一方面,要对广大公民特别是各级党政官员进行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破除权力崇拜,牢固树立公民权利至上的观念;另一方面,要依靠制度来遏制官本位现象,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在将官员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同时,用制度来构筑保障公民权利的长城。

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人伦不饬
后世绝灭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冲破不合时宜的旧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是一个民族保持其理论思维的先进性和激发其精神活力的生生不息的源泉,只有解放思想,才可能冲破传统和教条的束缚,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治理体制的改革属于政治改革的范畴,比起其他改革更具有政治敏感性,更容易使人们畏首畏尾,解放思想尤其重要。“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三中全会《决定》所说的“永无止境”不仅指时间的维度,也包括空间的维度。从时间上说,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从空间上说,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涉及各个领域,包括政治领域,特别是治理领域。判断一种新的思想、观念、制度和政策,首先应当看它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富强民主、人民的自由幸福、社会的公平正义,看它是否有利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只要有利于“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新观念和新实践,都值得重视和探索。反之,凡是束缚社会政治进步的体制机制都应当破除。  第二,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上谋划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正如《决定》指出的,我们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探索;又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宏观指导。国家的治理体系是一个制度系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必须从总体上考虑和规划各个领域的改革方案,从中央宏观层面加强对治理体制改革的领导和指导。碎片化、短期行为、政出多门以及部门主义和地方主义,是我国现行治理体制和公共政策的致命弱点,它们严重削弱了国家的治理能力。鉴于这样一种现实情况,顶层的制度设计和宏观指导,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尤其重要。应当加强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战略研究,按照《决定》的总体目标,分阶段制定国家治理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任务表。一方面,要站在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高度,超越部门和地区利益,进行全局性的统筹规划,挣脱既得利益的束缚。另一方面,既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能草率从事,应当广泛讨论,从长计议,避免短期行为。  第三,总结地方治理改革创新经验,及时将优秀的地方治理创新做法上升为国家制度。改革开放35年来,我们在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可贵的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然而,许多好的治理改革因为没有上升为国家制度而被中止,或者仅在小范围内实施。应当系统地总结各级政府的治理改革经验,及时将成熟的改革创新政策上升为法规制度,从制度上解决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的动力问题。从根本上说,国家治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动力源自经济发展、政治进步、人民需要和全球化冲击,但其直接动力则是压力、激励和制度,其中制度是长久性的动力所在。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改革创新,无论其效果多好,多么受到群众的拥护,如果最终不用制度的形式得以固定和推广,那么,这种创新最后都难以为继,难免“人走政息”,成为短期行为。  第四,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学习借鉴国外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好经验。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改革创新,是一种世界性的趋势,各国在这方面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深刻的教训,我们应当借鉴、汲取。我们从来主张要学习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当然包括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方面的许多进步和成就,其实也得益于向外国的先进经验学习。例如,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听证制度”、公共服务中的“一站式服务”、责任政府建设的“政府问责”制度、司法实践中的“律师制度”、政务公开中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社会治理中的“参与式治理”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我们应当具有当年邓小平同志引入市场经济那样的胸怀和胆识,站在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高度,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活力为目标,认清世界发展潮流,立足中国国情,大胆借用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第五,坚决破除阻碍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国家治理体制。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最重要的还是体制机制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影响国家的治理水平和效益有两个基本因素,即治理者的素质和治理的制度,这两者都不可或缺。但比较而言,制度更具有根本性,因为制度可以改造人的素质,可以制约治理者的滥权和失职。因此,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即制度的破与立。一方面,要像三中全会《决定》所说的那样,“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现存的不少治理体制机制不尽合理,有些违背了政治学的公理,有些则严重损害了国家和公民的利益。例如,至今仍有一些机构只有权力而几乎不承担责任,政出多门、职责不清、职能错位等现象大量存在。另一方面,要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健全和完善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制度。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根本的和基本的政治制度。然而,这两者都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许多重要的制度机制或者仍然缺失,或者极不完善。宪法规定的许多公民权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重要的原因也在于相关执行制度的缺失。  第六,破除官本位观念,消除官本主义流毒。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官本位观念和官本位现象是影响治理者素质的重要因素。官本主义是长期支配我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和政治体制,其实质是官员的权力本位,它与建立在公民权利本位之上的现代政治文明和现代国家治理是格格不入的,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背道而驰的。改革开放35年后,我国的民主法治取得了重大进步,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但不可否认,“有权就有一切”的官本主义流毒在现实中还大量存在,在一些领域和地方,官本位现象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正式把“破除官本位观念”列为改革的重要任务,可谓切中要害。一方面,我们要对广大公民特别是各级党政官员进行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破除权力崇拜,牢固树立公民权利至上的观念;另一方面,要依靠制度来遏制官本位现象,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在将官员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同时,用制度来构筑保障公民权利的长城。

李同升的主要研究领域

第二人
鲁班
一 城乡关系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乡村空间类型及其综合发展模式研究——以宝鸡地区为例( 49671023 ) 1997~1999 (项目负责人)( 2 )国家教委优秀回国人员基金项目:人地关系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1995~1997 (项目负责人)( 3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宝鸡市农村社区类型及其发展模式研究( 1996D07 ) 1997~1999 (项目负责人)( 4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线两带”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2003D06)2004-2006 (项目负责人)( 5 )国土资源部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成果应用方案研究2001~2002 (项目负责人) ( 1 )李同升 . 乡村地域共同体及其结构与功能研究 . 西北大学学报, 1998 ( 5 )( 2 ) 李同升、厍向阳 .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演变分析—以宝鸡为例 . 西北大学学报, 2000 ( 3 )( 3 )李同升、刘笑明、陈大鹏 . 区域小城镇的空间类型及其发展规划研究 . 城市规划, 2002 ( 4 )( 4 )李同升、罗雅丽 .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村镇建设思考,经济研究参考, 2005 ( 70 M -5 )( 5 )罗雅丽、李同升 . 制度因素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人文地理, 2005(4)( 6 )罗雅丽、李同升 . 城乡关联性测度与协调发展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2005 ( 5 )( 7 )李慧栋、李同升 . 社区规划的发展进程与多维透视,城市发展研究, 2006 ( 6 )( 8 )沈锐、李同升 . 后现代的新城市主义与中国城市规划,城市问题, 2005 ( 4 )( 9 )李同升、程叶青 . 我国西部地区大中城市投资环境评价与分析,人文地理,2002 ( 4 )( 10 )程叶青、李同升 . 西部地区中等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3 ( 5 )( 11 )刘小鹏、李同升 . 国际 BOT 投融资方式在陕西农业建设中的应用,西北大学学报, 2003 ( 1 )( 12 )李同升等 . 乡镇社区发展与规划,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0( 13 )曹明明、李同升 . 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2 (1) 系统进行了城乡一体化的机理(动力机制)研究,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态测评体系和研究方法,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政策与制度的制约和激励研究,并以大西安地区和宝鸡市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2) 在国内地理学界较早开展了乡镇社区发展与规划研究,通过对乡镇地域系统的剖析,提出乡镇社区的理论概念,分析了其结构与功能,并从理论和实践操作两方面建立了描述其的指示因素和指标体系,以关中地区为例,进行了乡镇社区空间类型划分和发展模式研究,开展了以社区综合发展为目标的乡镇规划研究,提出了走向城乡一体化的社区发展与规划思路。二 经济地域系统演化与调控研究1 支撑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区域开发的地学基础”( 40131010 )(项目负责人为陆大道院士)之子课题:区域经济的影响因素的典型研究 2002~2005 (项目负责人)( 2 ) 973 计划项目“东北亚生态系统演化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2005CB724801 )一级子课题:西伯利亚自然-经济系统的特点及其地域开发功能和方向 2005 - 2007 (项目负责人)(3) 高等学校博士点科研基金项目:“流域 PRED 系统及其时空协同研究”( 20060697004 ) 2007-2009 (项目负责人)( 4 )陕西省科技发展计划重大项目:“陕西渭河流域综合治理战略研究”( 2003K12-G5 )之专题三 — 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时空协同及其解决方案2004-2005 (项目负责人)( 5 )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渭河流域综合治理战略研究”( 2004DGS3D026 )专题五 -- 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时空协同及其解决方案 2005-2006 (项目负责人)( 6 )陕西省政府研究项目:西部大开发中陕西重点开发区域及优先项目选择 1999~2000 (项目负责人)( 7 )西安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项目: 西安市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科技问题研究 2004—2005 (项目负责人)( 8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 西安市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创新模式和促进机制研究( HJ06005-07 ) 2006—2007 (项目负责人)2 代表性成果( 1 )李同升、徐冬平 . 基于 SD 模型的流域水资源 — 社会经济系统时空协同分析 .地理科学 2006 ( 5 )( 2 )程叶青、李同升、张平宇 . SD 模型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中的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源刊), 2004 ( 12 )( 3 )徐冬平、李同升 . 陕西关中地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系统时空协同分析,水土保持通报, 2005 ( 3 )( 4 )程叶青、李同升 . 矿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西省黄陵县为例,西北大学学报, 2004 ( 6 )( 5 )李同升、韦亚权 . 工业生态学研究现状与进展 . ,生态学报 , 2005(4)( 6 )李同升、韦亚权、周华 .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研究,经济地理, 2005 ( 5 )( 7 )李同升、陈文言 . 我国西部自然资源开发的体重创新和立法问题,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0 ( 2 )( 8 )李同升、赵荣 . 西部大开发与陕西省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水土保持通报,2000 ( 1 )( 9 )厍向阳、李同升 .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及协调度分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2000 ( 2 )( 10 )刘小鹏、李同升 .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沙产业建设综合绩效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以宁夏中北部为例,水土保持通报, 2001 ( 3 )( 11 )李同升 . 西部大开发 — 观念、政策与行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1 ( 1 )( 12 )李同升 . 西北地区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与对策,西北大学学报, 1997 ( 1 )( 13 )赵荣、李同升 . 陕西文化景观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93 学术创新( 1 ) 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立足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的陕西和黄土高原地区,在区域分析和地域经济系统动态模拟的理论与方法、渭河流域和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演化及其优化调控、陕西城乡聚落系统结构及其空间演化等研究领域有一定的特色。( 2 )在理论上,以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汲取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强调学科交叉、多视点系统解析,注重对经济地域系统的组织结构、影响因素、运行机制和演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和动态模拟,探讨其发展规律和优化调控方法措施,进而指导区域开发和区域规划的实践活动。对黄土高原经济地域系统的分析、渭河流域水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模拟、城乡聚落体系演化及其空间结构、西部大开发的地理学研究都体现了上述思想。( 3 )在实践上,重点开展了渭河流域综合治理研究、黄土高原典型县综合开发与治理规划、产业复合生态系统与生态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等研究。研究成果均被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所采用。三 科技园区及其技术扩散研究1 支撑项目(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创新扩散的机制分析及其示范推广模式研究 ( 05BJL07 ) 2005 - 2007 (项目负责人)2 代表性成果( 1 )李同升、罗雅丽 . 杨凌示范区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模式及其优化途径,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 ( 1 )( 2 )刘笑明、李同升 .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国际经验及国内趋势 ,经济地理, 2006 ( 6 )( 3 )王武科、李同升 . 农业技术水平的地区差异分析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 ( 3 )( 4 )方维慰、李同升 . 农业技术空间扩散环境的分析与评价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 ( 11 )( 5 )张建忠、李同升 . 我国农业科技园的发展现状及其动力机制,农村经济 , 2006(12)( 6 )刘笑明、李同升 . 由失败案例透视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及其改进,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7 ( 3 )( 7 )刘辉、李同升 . 农业技术扩散的因素和动力机制分析,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 ( 3 )3 学术创新( 1 )突破了传统的技术创新扩散 S 型分析的基本假设,选择典型农业科技园区作为技术创新源地,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创建了描述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多样化模式,总结了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规律。( 2 )根据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研究了公益性技术、经营性技术和中间性技术在不同地区的扩散模式,提出了相关的激励政策和措施。( 3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创新功能尚可,但技术扩散和示范推广效果则不尽人意。项目研究在国内首次针对这一问题开展实证研究,具有开拓性和前瞻性。四 产业旅游、生态旅游和景区规划研究1 支撑项目( 1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观光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2001~2002 (项目负责人)( 2 )西安市软科学项目:西安市观光农业现状调查、发展预测和政策研究 2001~2002 (项目负责人)( 3 )陕西省政府:秦岭国家级生态功能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 2002-2003 (项目负责人)( 4 )武汉三特索道公司:神农架大龙潭景区、小神农架关门山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3-2004 (项目负责人)( 5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杨凌示范区旅游业发展规划 2003-2004 (项目负责人)( 6 )山西丹朱岭旅游开发公司:丹朱岭旅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5 (项目负责人)( 7 )邯郸市人民政府:邯郸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组长郭来喜,副组长王兴中、李同升) 2006 (副组长,专题负责人)( 8 )宁夏自治区政府:宁夏金沙湾农业科技园区旅游发展规划 (组长郭来喜,副组长王兴中、李同升) 2006 (副组长,专题负责人)( 9 )西安市政府:西安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2006 (项目负责人)( 10 )西安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总公司:西安经开区现代农业主题公园项目策划 2006 (项目负责人)( 11 )西安市雁塔区旅游局:雁翔民俗旅游示范村建设规划 2007 (项目负责人)2 代表性成果( 1 )李同升、马庆斌 . 观光农业景观结构与功能研究 . 生态学杂志, 2002 ( 2 )( 2 )杨新军、李同升 . 秦岭国家级生态功能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水土保持通报, .2004(2)( 3 )刘笑明、李同升 . 西安市观光农业空间结构研究,人文地理, 2005 ( 3 )( 4 )李同升 等 . 西安市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研究,西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 5 )李同升、张洁 . 国外工业旅游及其研究进展,世界地理研究, 2006 ( 3 )( 6 )李慧栋、李同升 . 以工业旅游为主导的景区规划研究,城市规划, 2006 ( 10 )( 7 )张洁、李同升 . 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西北大学学报, 2007 ( 3 )( 8 )张洁、李同升 . 工业旅游项目策划研究,人文地理, 2007 ( 2 )( 9 )刘笑明、李同升 . 农民旅游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研究,安徽农业科学, 2005 ( 18 )( 10 )杨永波、李同升 . 基于游客心理感知评价的西安乡村旅游地开发研究,旅游学刊, 2007 ( 11 )3 学术创新( 1 ) 以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为切入点,建立起了观光农业宏观布局与微观规划设计的理论框架,指出:综合区划理论和环城游憩带理论是大中城市郊区观光休闲农业宏观布局的理论依据,而区位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和景观生态理论则可作为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理论指导;以西安市为实证对象,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资源条件和市场开发前景进行研究,对其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做出合理安排,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西安市观光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在宏观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区域进行了观光农业园区规划与设计,其中;选择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进行高科技农业观光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项目设计,选择西安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进行观光农业规划与休闲体验设计,选择西安杜陵进行皇家上林苑观光农园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 , 。该项研究获得 2005 年西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 )以山西丹朱岭旅游景区为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以工业旅游为导向的景区规划研究”,对我国正在兴起的工业旅游开发有示范指导作用。( 3 )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大都市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尤其在乡村旅游资源调查分类和评价方法、 基于游客心理感知评价的乡村旅游地开发研究方面开展了探索性工作。五 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研究1 支撑项目( 1 ) 973 计划项目“东北亚生态系统演化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2005CB724801 )一级子课题:西伯利亚自然-经济系统的特点及其地域开发功能和方向 2005 - 2007 (项目负责人)2 代表性成果( 1 )李同升、黄国胜 . 俄罗斯西伯利亚人口状况及其地理分析,人文地理, 2007 ( 3 )( 2 )李同升 . 中国与中亚国家沿桥经济合作的前景分析,经济地理, 1998 ( 3 )( 3 )李同升 . 迈向 21 世纪的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地理, 1997 ( 2 )( 4 )李同升、陈宗兴 . 关于我国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规划与建设的若干思考,经济地理, 1997 ( 1 )( 5 )李同升 . 原苏联地区新的政治地图,人文地理, 1997 ( 3 )( 6 )李同升 . 原苏联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及其演变分析,世界地理研究, 1997 ( 2 )( 7 )李同升 . 莫斯科大都市地区的空间结构与发展特点,人文地理, 1995 ( 1 )( 8 )杜德斌、李同升、冯春萍、赵媛 . 世界经济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六 高等教育和教学研究1 支撑项目( 1 )陕西省高等教育面向 21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地理类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982029 ), 1999-2001 (项目负责人)( 2 )陕西省 21 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研究项目:基于能力和素质的考试改革研究( 0204003 ) 2003-2005 (项目负责人)( 3 )陕西省精品课程:人文地理学, 2004-2006 (项目负责人)2 代表性成果( 1 )李同升、赵荣 . 国内外人文地理学教材的特点分析 — 兼论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改革问题,人文地理, 2000 ( 4 )( 2 )李同升 . 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高等理科教育, 2002 ( 2 )( 3 )李同升 . 基于能力和素质的考试改革探讨,高等理科教育, 2005 ( 6 )( 4 )李同升 等 . 《人文地理学》省级精品课程, 3 学术创新( 1 )提出了研究生教育的“道德素养 + 创新能力 + 交流能力”的综合培养模式,该研究获得了 2001 年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 )提出了本科生 “过程考核+资格考试 + 口试+项目训练”的课程考试新模式。( 3 )提出了地理学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思路和实施方案,该研究获得了 2005 年西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夫妻之间遇到了灾难,如何共渡难关

心疑
六极
1.鼎足而立: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众多的山峰,高峰俊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2.一劳永逸:劳苦一次就可以永远安逸。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誉之为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3.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和遭遇灾难。——第二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五。----------如果把我们班的男生一字排开,那他便首当其冲地映入你的眼帘。 4.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精妙。大多指工艺美术、园林等。——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5.颐指气使:说话只用面部表情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态。——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认真仔细地进行讲解,而且还颐指气使,示意大家积极发言。 6.炙手可热:意思是刚一挨近就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接近。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近几年,"知识经济"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7.倾巢而出:全体出动。多用于贬义。——在澳门回归祖国的日子里,许多单位的干部都倾巢而出,参加清洁马路的活动。 8.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也续写作 升堂入室。——当这名小偷登堂入室,准备再次盗窃王云家的财物时,被刑警当场逮个正着。 9.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走出了巷子和胡同。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轰动一时 的情景。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10..耳熟能详: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说出来。 ——好的文章只要读得多了便耳熟能详。 11.万马齐喑:比喻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沉闷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不少单位引进了竞争机制,使很多人才脱颖而出,万马齐喑,可喜可贺。 12.莘莘学子:莘莘,众多。——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13.深孚众望:很使人信服。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进来的所作所为深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14.梁上君子:躲在屋梁上的先生。窃贼的代称。——李登辉妄言台湾与大陆是"国与国"关系,并说这是代表"民意",企图将自己装扮成梁上君子,真是无耻到极点。 15.休戚相关: 休,喜悦。戚,忧愁。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休戚相关,紧密相联的。 ——在茫茫沙漠中,缺粮少水,我们大家只有休戚与共才能共渡难关。 16.美轮美奂:形容华丽的房屋高大而众多。——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17.始作俑者:第一个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 气的开创者。——谭嗣同愿作为变法牺牲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有为梁启超二人确乎少些刚烈。——他为邀请外国俱乐部队来访的始作俑者,该公司担心客队不能尽遣主力上阵。 18讳莫如深:隐瞒得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美国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 19.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他写稿子常常是文不加点,笔走龙蛇,简直使人无法卒读。 20.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和不可磨灭的言论。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 21.弹冠相庆:弹去帽子上的灰尘,表示庆贺。形容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也指坏 人准备上台。——斯韦思林杯终于回到了我们的怀抱。当普天弹冠相庆里,人们不由得不佩服蔡振华在用人上的眼光和胆量。——今年学校又新建住房4栋,"五一"前后又有一百二十六名青年教师将乔迁新居,个个都弹冠相庆。 22.涣然冰释: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冰一样消融。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 完全消除。 ——诚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烦恼只需哈哈一笑便能涣然冰释,笑只不过是改变情绪的一种方法。 23.大方之家: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来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 24.不耻下问:是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辱。 ——他是个计算机专家,又会两种外国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认真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把工作做得更好。 25.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的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去。——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正道沧桑》演出后,一时间观众趋之若鹜,报刊好评如潮。 26.苦心孤诣:苦心是指费尽心思。孤诣指独到之处,别人所达不到的境地。整个成 语的意思是指费尽心思,刻苦钻研,在学问技艺等方面达到别人所不及的境地。——《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之作,作者真可谓苦心孤诣,呕心沥血。 27.明日黄花:过了重阳节的菊花。意思是即将枯萎,没有什么可赏玩了。比喻过时 的事物。——李大伯拍着孩子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读书啊。" 28.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美玉。比喻精美的物品,美好的文章或有用的人才很多。 29.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项,脖子。背,脊背。一般用于否定形式。 30.比翼双飞:特指夫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比翼双飞两状元——记我市理科最高分获得者吕静姝、王晓波 31.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凑近他的耳朵他讲。形容严厉而又恳切地教导。 ——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能够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官僚作风。 32.不易之论:不可更改的言论、说法。形容言论、意见非常正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的确是不易之论。 33.豆蔻年华:专指代女子十三十四岁。——这位老人唯一的儿子正值豆蔻年华,却因盗窃和打架斗殴而被判刑4年。 34.青梅竹马: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一起游戏。 35.自食其果:自己吃下自己种出来的果子。比喻自作自受。——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36.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毫发,毫毛和头发,形容极其细微。 ——小王今天淋了雨,周身湿透,毫发不爽,应赶快吃点防感冒的药。 38.首鼠两端:形容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首鼠:犹豫,进退两难。 ——1999年产值要超历史,创税也要超历史,长江机床厂确立的这个目标,真可谓是首鼠两端,不同凡响。 39.如蚁附膻:就像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比喻臭味相投的人追逐某种丑恶、 污秽的事物。也用来指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卑劣行径。 ——一曲曲古老的音乐带着古文明的气息在大厅里回旋,满座的听众如醉如痴,如蚁附膻。 40.气冲斗牛:形容精神旺盛,意气高昂,或非常生气,愤慨之极。——西湖胜景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气冲斗牛的,是白堤和苏堤。 41.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是如坐春风。 42.不以为然:是含有认为不是、不对的否定的意思。——某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朝汽车撞,总会没事的。 43.鼎力相助:敬辞,大力帮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44.醍醐灌顶: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比喻以智慧灌输于人,使人彻底醒悟。——一番耐心的开导如醍醐灌顶,许队长心头的种种疑虑全都消释了。 45.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8.19"大火。——这点小错误还算不上什么,不足为训,您不要老记在心上,畏首畏尾是干不好工作的。 46.暴虎冯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打仗需要有勇有谋,切不可暴虎冯河。 47.付之梨枣:指刻板刊印书籍。——别人投我以木瓜,我们也要付之梨枣。 48.耳熟能详: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说出来。 ——好的文章只要读得多了便耳熟能详。 49.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我们中学生要宵衣旰食,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将来为祖国建设作出贡献。 ——专家们特别指出,推广普通话是我们目前当务之急的大事。 50.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如今,他的脸上早已没有了刚下岗时期期艾艾的神情,浑身上下都透着成功者的自信。 51.抵掌而谈:形容高谈阔论,话极投机。抵掌:击掌,鼓掌。 52.官样文章:指有固定套式的例行公文。引申为没有实际意义的虚文滥调。——应用文,比如"合同""调查报告""总结"等官样文章,一般不使用文学语言。 53.丁公凿井:春秋时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凿了一口井,可以省出一个劳力,就对人 说:吾穿井得一人。话传来传去就变成了凿井时在井里得到一个人。 54.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55.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 ——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汗牛充栋,比比皆是,根本算不得什么。 56.对床夜雨:风雨之夜,两人对床共语。形容亲友或兄弟久别相聚,倾心交谈。 57.去天尺五:比喻离宫廷极近。天,指宫廷。 58.二三其德:形容没有一定的主张,三心二意。 59.方外之士:超然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也指僧人、道人。方外:世外。 60.非池中物:不是久居池水中的东西。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61.不名一钱: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名:占有。 62.美女簪花:形容书法的 隽秀多姿,如同美女戴花。 63.千载一时:一千年才有这样一次时机。形容很难遇到的机会。 64.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异后重又团聚。 65.牝鸡司晨 :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掌权当政。 66.藕断丝连:莲藕已经折断,丝还连着。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 多指男女之间情意未断。 67罄竹难书:磬,尽。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罪行多,写不完。——他自从去年到任以来,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好事,其政绩可谓罄竹难书。 68.囊中盛锥:口袋里藏锥子,藏不住。比喻硬出头,管闲事。 69.合浦珠还:比喻人去而复回或东西失而复得。 70.差强人意:差,稍微,比较的。强,振奋。原来指能振奋人的意思。现在形容某 人某事大体能使人满意。 71.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往不绝,连续不断。——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救灾物资络绎不绝地到达灾区,灾民们终于有了欢声和笑语。 72.评头品足:原来指无聊的人评论妇女的容貌。现在泛指对人对事说长道短,挑剔 毛病。 ——文艺晚会结束后,评委们经过一番评头品足,反复比较,终于确定了获奖名单。 73.半青半黄:是指庄稼半熟半不熟,也可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74.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我们对入校新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结果是成绩悬殊,良莠不齐。 75.祸起萧墙:祸乱从内部发生。——没想到,由于楼房的工程质量不过关,结果造成严重事故,真是祸起萧墙。 76.见异思迁:形容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也指不安心工作,见到别的工作就想 改行。 ——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又想报北京大学,又想报南京理工学院,真是见异思迁。 77.亦步亦趋:意思是老师走学生也走,老师跑学生也跑。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 件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正视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亦步亦趋,博采众长,为的是发展自己。 78.指手画脚:原来指一边说话,一边做各种动作。现在多指不负责任地乱加指点、 批评,或任意发号施令。 ——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79.付之一笑:用一笑来对待它。形容不屑于理会。——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80.一蹴而就:一抬脚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吴教授真不愧为丹青妙手,在他的笔下,一幅画三下两下便一蹴而就了。 81.屡试不爽:多次试验都不错。爽:差错。——在最近十多年里,各种语文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的却屡试不爽,效果不尽如人意。 82. 耳熟能详: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说出来。 ——好的文章只要读得多了便耳熟能详。 83.脍炙人口:原来比喻美味人人爱吃,后来比喻美好的诗文人人称赞传颂。 ——反对腐败的口号一经提出,就产生了脍炙人口的影响。 84.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例句所谈的是久别重逢,并不是彼此素不 相识,不应当使用萍水相逢来形容,可以改为不期而遇。——我们俩分别将近十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85.正襟危坐:的确是形容恭敬严肃的样子。但由于它的字面意思是正正衣襟,端正地 坐着,因而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坐着的人,不能形容人的站相或者走相。 ——铃声一响,欧阳教授便正襟危坐地走上讲台。 86.励精图治:形容振奋精神,力求把国家和地方治理好。主要指精心治理国家,适用对象极为有限。 ——我国历史学家励精图治,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历史著作。 87.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帮助别人,要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不能暴风骤雨般生吞活剥地去解决问题。 88.倾巢而出:全体出动。多用于贬义。——在澳门回归祖国的日子里,许多单位的干部都倾巢而出,参加清洁马路的活动。出轨?装作不知道,静静的等待TA路出马脚,之后再用一颗宽容的心让TA知道,你才是TA永远的归宿!

如何加强地方政府的职能和职权?

先祖
办公室
须创新思维。地方公共性问题产生和演变的方式显现出新特征,曾经行之有效的做法无法有效应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地方政府只有创新治理方式和治理工具,才能有效提升应对能力。一是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来实施,使地方治理能力创新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学习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按科学的思路进行。在新问题不断出现的同时,关于这些新问题以及政府如何通过自身改革和创新来提升应对能力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进行,有些研究成果值得借鉴、参考。扩展资料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拓展,以及国家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和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地方遇到并面临的问题日益增多,这对承担着地方治理责任的地方政府提出了严峻挑战:一是社会凸显并需要政府应对的问题日益复杂;二是群众的公共参与意识逐渐增强,社会力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公共事务之中;三是地方政府在改革中逐渐转变职能,把注意力地转向公共服务。在此情况下,地方政府在辖区内包揽解决所有公共性问题的做法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改变自身的治理方式和运行方式,并通过沟通、协商等方式动员和协调社会力量来共同应对面临的问题。这样一来,地方政府的能力建设就应从“政府能力”转向“治理能力”。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地方政府能力建设必须创新思维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科研情况

其生之时
别怕我
近年来全院教师完成了大量的科研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五年,我院已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纵向研究课题18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1项,广西教育厅重大研究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0多项,横向项目及其它科研课题100多项;近三年,我院教师出版学术专著40多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79多篇,其中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10多部,在《中国行政管理》、《哲学动态》、《社会学》、《自然辩证法研究》、《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等权威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7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多篇;成果获得广西自治区社会科学成果奖33多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其它各级各类教学和科研奖励50多项。社会影响力迅速提升,为地方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这些成果展示了公共管理学院拥有一支业务精、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学院有科技哲学研究所和社会问题研究所两个研究所;挂靠有广西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广西社会学研究会、广西创造学会三个省级研究会(学会)。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图书资料较为丰富,现有各类图书17807种共计25500册,过刊364种合订本4315册,现刊174种,报纸15种。使用总面积达480平米,阅览室座位32个。拥有一个由计算机网络室、公共管理实验室、课件制作室组成的,面积达530平米的实验中心,其中各类仪器设备总值达220多万元。学院教职工积极进行科学研究活动,近3年共发表 论文384篇,出版专著、教材31部(本),承担的科研课题达122项,荣获各级各类教学和科研奖励64项。公共管理学院拥有首批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东盟社会组织与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广西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所、社会发展问题研究所、广西大学国土资源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等科研平台或机构;两个挂牌的省级研究会(学会),即广西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广西社会学学会。科研平台(机构)介绍一、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研究方向)非政府组织与社会管理创新团队带头人(卓越学者):谢舜“非政府组织发展与管理研究”子方向骨干人员:谢舜 王玉生 傅金鹏“政府治理与创新研究”子方向骨干人员:蒋永甫 李小文 曾凡军其他研究人员:闭伟宁 罗树杰 黎昌珍 汤玉权 魏万青 聂鑫 汪晗 盛志宏 漆贤军 雷文艳二、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负责人:谢舜“社会组织与区域社会治理创新”方向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谢舜 王玉生 傅金鹏 李小文 魏万青“公共政策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方向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蒋永甫 曾冬梅 曾凡军 任初明 黎昌珍 汤玉权“管理思想与民族文化创新”方向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郑朝晖 闭伟宁李红波 徐秦法 陈立言 陆秀红三、社会发展问题研究所所 长: 谢舜研究人员:谢舜 李小文 王玉生 闭伟宁 罗树杰 马亮 盛志宏缑文学 周文栋 魏万青 牟坚四、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所所 长:蒙绍荣研究人员:蒙绍荣 陆秀红 张锐 李传新 卢永欣 黄小洲五、广西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 任:蒋永甫研究人员:蒋永甫 杨欣 黄建荣 汤玉权 曾凡军六、中国东盟社会组织与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 任:谢舜研究人员:谢舜 蒋永甫 李小文 谢清 傅金鹏 吴凡 叶大凤七、广西大学国土资源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所 长:聂鑫研究人员:谢舜、叶大凤、汤玉权、汪晗、高伟、韦彩玲科研项目介绍近年来,我院已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2项,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1项,广西教育厅重大研究项目1项,省级科研研究项目60多项,横向课题100多项,科研数量、质量和社会影响力迅速提升,为地方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以下为部分科研项目列表。公共管理学院近几年来国家级项目列表 序号 姓 名 来源级别 项目名称 时 间 经费(万元) 1 马 亮 国家社科 卡尔纳普语义理论及其当代发展 2005-2007 7 2 谢 清 国家社科 现状、对策:西南民族地区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的人文条件研究 2006-2008 8 3 刘 汶 国家社科 政治道德实现论——转型期中国从政者政治道德实效性研究 2007-2009 7.5 4 陆秀红 国家社科 文化软实力的历史探究与现实建构 2008-2011 8 5 黄勇荣 国家社科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区域性和谐发展研究——以广西为例 2008-2010 9 6 肖德生 国家社科 胡塞尔时间意识现象学研究 2010-2012 12 7 闭伟宁 国家社科 中国现代化研究 2011-2013 15 8 袁经文 国家社科 东盟佛教人文价值研究 2011-2013 15 9 罗树杰 国家社科 云桂妇女流动与边疆长治久安研究 2011-2013 15 10 黎昌珍 国家自科 基于Vague集理论的政府灾难承保预警主导机制研究 2011-2015 34 11 曾凡军 国家社科 中越跨界民族地区基层整体性治理研究 2012-2015 15 12 李红波 国家社科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文化影响力研究 2012-2014 15 13 漆贤军 国家自科 基于云计算的公共信息服务机制研究 2013-2016 37 14 谢 舜 国家社科 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本土化”路径研究 2013-2016 18 15 李小文 国家社科 历史上壮族的国家认同与社会治理研究 2013-2016 18 16 汤玉权 国家社科 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与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政策研究 2013-2016 18 17 盛志宏 国家社科 我国社会政策议程设置研究 2013-2016 18 18 汪 晗 国家社科 民族地区主体功能区国土空间管制下土地发展权受限与空间转移研究 2013-2016 18 19 聂 鑫 国家自科 主体功能区规划框架下国土资源空间开发强度差异化策略与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2013-2017 34 20 傅金鹏 国家社科 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的问责机制研究 2014-2017 20 21 蓝波涛 国家社科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 2014-2017 20 22 聂鑫 国家自科 农地城市流转中失地农民多维福利变化及可行性能力构建研究 2014-2017 22 公共管理学院近几年来获教育部项目列表 序号 负责人 项目名称 立项时间 经费(万元) 1 李小文 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明清广西地方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研究" 2009 5 2 肖德生 朝向赫拉克立特之流——论胡塞尔在贝尔瑙手稿中对时间意识的分析 2009 5 3 汤玉权 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研究 2010 7 4 王玉生 网络草根组织运行机制研究 2010 9 5 蒋永甫 集体产权视角下的农地流转机制主体创新研究 2011 9 6 罗树杰 少数民族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2011 9 7 曾凡军 边疆多民族地区基层整体性治理机制研究 2011 7 8 聂 鑫 公益性和非公益性土地征收失地农民社会经济福利变化测度及补偿政策:广西南宁市政研究 2012 7 9 郑朝晖 朴学的言语方式变革 2012 9 10 魏万青 社会转型与城市居民住房不平等的机制研究 2013 8 11 黄小洲 伽达默尔教化解释学研究 2013 8 12 李海波 高校毕业生创业者成长规律及培育机制研究——以广西已创业成功的50名毕业生为个案 2013 1 公共管理学院近几年来获省级项目列表 序号 负责人 项目来源 项目名称 立项时间 经费(万元) 1 郑朝晖 区社科 朴学影响下的广西学术 2008 1.5 2 许素菊 区社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哲学审思——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哲学的建构 2009 2.5 3 董莲荣 区社科 广西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2011 1.8 4 蒋永甫 区社科 广西民族地区农民组织化发展对策研究 2011 1.8 5 黎昌珍 区社科 广西边远地区惠农政策的减贫效应研究 2011 自筹 6 漆贤军 区社科 电子政务环境下广西公共信息服务研究 2011 1.6 7 卢 露 区社科 广西壮族民族识别工作者口述史研究 2013 2 8 卢永欣 区社科 语言学视阈下的意识形态研究 2013 自筹 9 吴惠红 区社科 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2013 2.5 10 许素菊 区社科 那文化生态哲学研究 2013 2.5 11 叶大凤 区社科 ‘双核’驱动背景下的广西地方公共政策冲突及其治理研究 2013 2.5 12 聂 鑫 区自科 国土资源空间开发强度差异化策略与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生态旅游区和生态保育区为例 2012 5 13 汪 晗 区自科 城市用地扩张过程中土地类型转换碳储碳排放效应的管控研究——以广西南宁市城乡交错区为例 2012 5 14 程 跃 区自科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演化及运行模式研究——以广西生物医药产业为例 2015 5 15 谢 舜 区教育厅 广西农村科技传播的组织问题研究 2009 1.5 16 谢 舜 区教育厅 中国东盟背景下的广西社会管理研究 2011 4.5 17 曾凡军 区教育厅 整体性治理视域下的边疆多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研究 2011 2 18 谢 舜 区教育厅 中国-东盟科技传播组织体系的比较研究 2012 20 19 肖德生 区教育厅 胡塞尔印象性理论研究 2012 2 20 李国梁 区教育厅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非正式组织显性化研究 2013 自筹 21 叶大凤 区教育厅 民族地区科技决策中公民参与有效性研究 2013 2 22 谢 舜 区教育厅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背景下国际边境城乡统筹发展研究 2014 4 23 傅金鹏 区教育厅 社社会管理体系建构与广西管理创新研究 2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