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学硕士学校排名

孙绰
性知
共有70所开设教育学学科的大学排名情况,比较好的学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以下是具体榜单。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1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2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A+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A4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5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A6 10001 北京大学 A-7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8 10335 浙江大学 A-9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A-10 10635 西南大学 A-11 10003 清华大学 B+1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13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14 10384 厦门大学 B+15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16 10475 河南大学 B+1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18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1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20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21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22 10056 天津大学 B23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B24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B25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B26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27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B28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29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30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B31 10075 河北大学 B-32 10285 苏州大学 B-33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34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35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36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B-37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38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B-39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B-40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4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42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43 10108 山西大学 C+44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45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46 10247 同济大学 C+47 10295 江南大学 C+48 10351 温州大学 C+49 11078 广州大学 C+50 11646 宁波大学 C+51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C52 10167 渤海大学 C53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5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55 10418 赣南师范大学 C56 10512 湖北大学 C57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58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C59 10673 云南大学 C60 11117 扬州大学 C61 1006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62 10205 长春师范大学 C-63 10299 江苏大学 C-6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65 10451 鲁东大学 C-66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67 10590 深圳大学 C-68 10603 广西师范学院 C-69 10759 石河子大学 C-70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教育学专业相关介绍教育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的中、高等师范院校师资、中小学校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科学研究单位研究人员、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教师工作的基本技能。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通论、课程论、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测量评价、教育哲学、中小学语文或数学教学法等。

教育硕士考研院校排名公布,你有报吗

仁义多责
寒夜
上述表格中,大部分院校为师范类院校,前10名中甚至有9所师范类院校。排名第1位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第2位为天津师范,辽宁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排名第3/4位,第5名为黑龙江大学,前10名中只有这一所大学为综合类大学。教育硕士考试科目有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分析论述这三种。专业方向有教育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科学与技术教育、学科教学等,考生在报考时自己考虑学习方向。教育硕士就业方向有以下几个方向:1、高等教育机构教师。当然高校老师一般要求非常高,研究生毕业有可能还要求继续读博,考生想在高校当老师需求自身能力非常强。2、普通中小学教师。现在我国的中小学对于高学历老师,特别是专业老师,教育硕士特别受中小学的追捧。中小学老师教学压力没有那么大,老师这个职业又是非常稳定的,考生们可以着重考虑。3、特殊教育机构。特殊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毕业后主要在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4、出版社、报社等新闻机构。考生可以从事教育类书的策划和编辑工作,这个相对于教师来说没有那么稳定,但是做的好的话薪资非常高。上升空间非常大,喜欢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考生可以考虑这个方向。教育硕士就业前景好,想要考研的考生们可以考虑报考。

教育学考研排名

锄禾
及期年也
考研时,教育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是广大考研学子十分关心的问题,教育学专业考研选哪所院校?下面是教育学考研院校排名,这些院校是教育学专业的佼佼者,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酌情选择。1教育学考研学校最新排名排 序 学校名称 得 分 星 级 学校数1 北京师范大学 100 5★ 1512 华东师范大学 77.492 5★ 1513 西南大学 70.489 5★ 1514 华中师范大学 68.336 5★ 1515 陕西师范大学 62.093 5★ 1516 南京师范大学 58.103 5★ 1517 东北师范大学 57.844 5★ 1518 厦门大学 56.173 5★ 1519 浙江师范大学 52.14 4★ 15110 上海师范大学 49.044 4★ 15111 华南师范大学 45.785 4★ 15112 浙江大学 45.566 4★ 15113 西北师范大学 45.224 4★ 15114 山东师范大学 45.087 4★ 15115 湖南师范大学 44.712 4★ 15116 华中科技大学 43.955 4★ 15117 河南大学 43.579 4★ 15118 首都师范大学 43.518 4★ 15119 北京大学 41.869 4★ 15120 曲阜师范大学 40.74 4★ 15121 辽宁师范大学 40.567 4★ 15122 江西师范大学 40.136 4★ 15123 四川师范大学 38.661 4★ 15124 云南师范大学 37.318 4★ 15125 沈阳师范大学 37.117 4★ 15126 宁波大学 36.045 4★ 15127 西华师范大学 36.02 4★ 15128 福建师范大学 35.595 4★ 15129 河北大学 34.638 4★ 15130 广西师范大学 33.166 4★ 1512教育学考研就业前景教因为育学考研就业前景的不同是各位选择的教育学考研下的科目不同,具体入如下:1、普通高校这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的主要的去向,但现在硕士生进高校越来越难,基本上都要求博士学历,所以考这些方向的研究生想去高校就要做好读博士的准备了。2、中小学校随着中小学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比较稳定,越来越多教育类专业尤其是课程与教学论的硕士毕业生开始进入中小学校。3、特殊教育机构特殊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毕业后主要在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4、政府单位毕业生毕业后也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教育行政单位。5、出版社、报社出版社、报社尤其与教育相关的出版社和报社也是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去处,主要从事教育类图书的策划和编辑工作。6、新技术教育领域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包括去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授教育技术学课程以及去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做教育技术人员及网络教育。这主要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去向。

教育学311考研学校排名

称不足者
阖尝舍之
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985综合大学的教育学硕士专业是不是很抢手

往见老聃
老阿姨
985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硕士专业,是不是很抢手,得看是哪个学校。如果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这样的,那肯定是很抢手的

中国汉语言文学考研大学排名

至贵
一长一短
截至目前,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共计489所,在这些高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最好的大学有: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2年 公立 师范 教育部1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建立的,创办于1962年。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北语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特色和优势,中文、外语及相关学科协同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已成为我国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和培养涉外高级人才的摇篮。2014年,学校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语言大学的奋斗目标和构筑四大学术方阵的战略构想。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62年 公立 语言 教育部2四川大学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布局在中国西部、“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学校现任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校长谢和平院士。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896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3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2002年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启动闵行校区规划建设,2006年学校主体搬迁到闵行校区。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决定重点共建华东师范大学,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51年 公立 师范 教育部4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及其前身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又在崭新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2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5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文理科综合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建院时定名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1932年改名为国立上海医学院,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改名为上海医科大学。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5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6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一所包括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专业的综合性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北京市“省部共建大学”。建校61年来,共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十余万名,是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和培养其他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54年 公立 师范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7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中国南方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镇。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八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24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8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898年 公立 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9南开大学南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南开大学占地448.97万平方米,其中八里台校区占地122.50万平方米,津南校区占地245.89万平方米,泰达学院占地6.72万平方米。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19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10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我国建校最早的师范大学之一,前身为1907年由清朝帝师陈宝琛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7年 公立 综合 福建省人民政府11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是市重点建设的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已进入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部市共同支持的高校行列。1997年9月至2003年8月,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林师范学校黄陵卫生保健师范部、上海行知艺术师范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先后并入或划归我校管理。学校下设17个二级学院、134个研究机构。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54年 公立 综合 上海市人民政府12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简称“武大”,位于湖北武汉,是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同时是“111计划”、“珠峰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等重点建设的综合研究型大学,是与法国高校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之一,是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列出的“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武汉大学办学源头可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1913年改名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组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更名为武汉大学。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893年 公立 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3暨南大学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是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办领导。现任校长为胡军教授,校党委书记为林如鹏教授。“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6年 公立 综合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14山东大学山东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之最。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1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15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大学,其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二个门类。学校设有7个学部,36个学院(系)。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据ESI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9月,我校18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居全国高校第二;7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00位,4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897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16吉林大学吉林大学于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8月29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合并前的六所学校,都有着光荣的历史。原吉林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我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年更名为吉林大学。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46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17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学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44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18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占地面积12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在百余年的发展中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汲取了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弘扬了革命文化教育的传统,形成了“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为国家培养了近30万优秀人才。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3年 公立 师范 教育部19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原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2年 公立 综合 江苏省人民政府

读研究生是学校排名重要还是专业重要?

皇华
神臂
考研是选择学校重要还是选择专业重要,这要看两者之间专业实力的差距大小和专业的类别:1、如果差距不是很大,肯定首选985学校,其次是211,如果是非211则意义不大。因为很多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只了解学校的大致情况,一般都不清楚专业排名。2、如果差距很大,如一些照顾性的211学校或者名校的新办专业和老牌的专业学校相比,肯定首选专业强的学校,因为师资不同,将来的学习效果也不一样。3、一般来说文科类的专业建议首选学校,而理工医学农学等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则建议首选专业比较强的学校。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校排名?

雏苺
两厘米
 1.北京师范大学  北师大教育学科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是全国最早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点,最早设立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同时也是最早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的单位。北师大的教育学院拥有教育学原理、比较教育学和教育史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同时拥有比较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2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此外还拥有一个北京市重点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  在众多院校中,北师大的教育学师资力量是最强大的,例如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著名的教育学家顾明远教授,教育学原理方面有著名石中英教授等等。此外,还拥有一批年轻有创造力的优秀老师,正式由于这些老师的坐阵,才使得北师大成为教育学方面的权威学校。  北师大的优势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  2.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由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刘佛年教授所创立。该校目前拥有教育学和心理学2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同时还拥有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学科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此外,华师大拥有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育、教育史以及基础教育4个全国重点学科;拥有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育、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职业技术学、成人教育学等13个二级硕士点和博士点。华东师范大学还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和专家,例如叶澜、丁纲等,他们在教育学研究领域都有着优异的研究成果。  华师大的优势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前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技术、职业技术、特殊教育。  3.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教育学员于2000年10月成立,虽然成立的比较晚,但是由于北大在教育经济学和高等教育学方面的研究比较强劲,另外加上北大本身的名气,使得北大的教育学在全国院校中也位居前列。北大的教育院学主要是进行教育领域的理论和应用领域的研究,特别注重中国和国际教育发展中重大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同时为教育的决策部门和高校提供咨询。  目前北大设有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2个博士点,教育技术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和高等教育学3个硕士点,同时北大也开始在职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培训。其中,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北大的教师呈现年轻化、学科背景复杂化以及研究多样化,同时和国际学术界有着密切的联系。  北大的优势学科:高等教育共分11个等级,教育技术学为二级学科,二级学科的A级及其以上等级用名次加等级表示,其余用等级表示,相同等级排名不分先后等级划分A等分A++,A+ ,A三级,B,C,D,E四等也分两级,分别为B+,B,C+,C,D+,D,E+,E。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 第1名,A++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 ) 第2名,A++华东师范大学 ( 教育科学学院 ) 第3名,A+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第4名,A+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 第5名, A华中师范大学 (信息技术系 ) 第6名,A西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第7名,A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第8名,A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B+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B+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 B+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 B+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B+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B上海交通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 B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 B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 ) B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 C+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C+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 C+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C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C河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D+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D+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 D+沈阳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 D+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D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 E+哈尔滨师范大学(电教系 ) E+内蒙古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 E

大学排名前50

隆正
痴心劫
1清华大学: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A类,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强基计划”,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截至2019年底,学校占地面积442.12公顷;共设有20个学院,59个系,82个本科专业;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2个,博士后流动站50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58个;有教职工15401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0人;有在校学生50349人,其中本科生16037人,硕士生18606人,博士生15751人,港澳台侨学生845人。2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7年南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复员返回北平(现北京)。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沙滩等地迁至现址。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民主思想,是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基地之一。长期以来,北京大学始终与中国和中国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恰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3浙江大学: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简称“浙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11工程”、“985工程”,为九校联盟(C9)、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世界大学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学校前身是创立于1897年求是书院,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1937年浙江大学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中国科学院和其他高校,主体部分在杭州重组为若干所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等7个校区;设有7个学部、37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7家附属医院;占地面积6223440平方米。4上海交通大学5南京大学6复旦大学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华中科技大学9武汉大学10西安交通大学11吉林大学12 中山大学13 四川大学14 哈尔滨工业大学15 山东大学16 南开大学17 天津大学18 北京师范大学19 中南大学20 东南大学21 厦门大学22 中国人民大学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4 大连理工大学25 西北工业大学26 同济大学27 华南理工大学28 重庆大学29 华东师范大学30 兰州大学31 北京理工大学32 中国农业大学33 湖南大学34 东北大学35 郑州大学3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7 苏州大学38 华东理工大学39 武汉理工大学40 南京农业大学41 中国石油大学42 北京科技大学43 上海大学4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45 中国矿业大学46 西南大学47 暨南大学48 电子科技大学49 东北师范大学50 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中师大”或“华大”,位于湖北省会武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高校,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成员,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美国圣公会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截至2018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120余万平方米,下设30个学院,75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学科8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8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7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职工38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近32000人,其中本科生近18000人,研究生11000多人,留学生29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