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导师不管怎么办

倒见
家书
你好:读研和读高中、本科可大不一样的。读研基本靠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学业的,绝对不像高中那样,全靠老师整天督促来学习的。导师有课题,平时跟着去做可以,遇到不懂得东西,先是自己琢磨,不行再问同学,最后实在不行了再请导师指导。导师跟老师还是有区别的,导师告诉你时,只是原则的告诉你,不可能的像高中老师那样的去告诉你的!读研再很大程度上是靠自己去学习的。如果读硕士,第一年还有老师给上课,以后基本靠自己去学了,如果读博士,主要靠自己去学习,老师哪有时间去管你呀,只要你不也麻烦,没有人去找你的!

我现在研二,导师不管我怎么办呢?

娓娓动听
传染病
你的导师应该不止一个学生,所以你可以询问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他们遇到这种事情怎么处理。另外,也可以直接到导师办公室或导师上课的班级去堵门,当面请教和询问。

研究生期间,导师完全不管自己,怎么办

阿佤山
猗嗟
可以主动联系导师,跟他多交流交流,如果实在是因为某些地方得罪了老师,一定要诚恳的道歉,或者是跟其他同学问一下,了解一下具体原因。

研究生导师导师不管,怎么给自己找研究方向

能所
商贾不齿
我跟你情况差不多,但是感觉没你那么糟。我建议你多上上你所学专业的一些权威论坛,从里面了解你所报考导师所研究的行业现状。导师都有他的方向,向你的师兄师姐多多了解,学好你们专业的知识需要一些什么必备的技能,这些技能就是你学习的方向,千万要记住你所学的一定要根据实际结合,不要学了几年下来出来之后,发现你学到的东西对你工作一点帮助都没有,所以最主要的是了解你所学的,导师不管,自己去找上网问,问师兄师姐,问其他学校的有什么资源都问,即使导师没有方向,你这样确定你自己的研究方向就很容易了~个人认为研究生必须要懂得怎么去学吧要先有自己的想法,靠导师是第二选择~希望对你有帮助。

读研期间跟着一个什么都不管你的导师是什么体验?

惊棘鸟
解其长剑
思考下我提出的以下问题:你的导师带几个研究生?一届一个还是多个?带不带博士研究生?有无在外校带博士、硕士研究生?跟同门聚过吗?你读研几了?导师主动联系过你几回?你主动联系过导师几回?怎么联系的?导师是什么反应?导师上几门课?是什么课?给哪个层次的学生上课?在哪里上课?导师最近取得了哪些成果(论文、著作、项目)?你有无参与其中,比如科研项目。你去过导师的公司吗?公司业务与你的专业契合度有多高?你有在其公司实习的意向吗?考虑考虑上面的问题吧,多跟同门师姐师兄聊聊,汲取经验教训。多主动联系导师,方式很多,表明自己的意愿。总之,不要浪费自己的研究生学习时光。

导师对硕士生很失望表现是什么?

时隐时现
穷达富贵
刚来有点迷茫是正常的,其实,人生有许许多多的选择,或许我们此刻很迷茫,那只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出路。所以请不要沮丧,也无需恐惧,每一个人都有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能力,只是生活得好与坏罢了。要想生活得好,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提升自己、改变自己,人一定要成长,要有向上的心态。既然你现在已经是研究生了,那就先做好本职,搞好专业学习,培养自己的学习力,学习之余可以看看书、交交朋友,开拓视野、积累人脉,当然最重要的是把人生格局打开,修心比学知更重要。人生格局一打开,无论你以后做什么,都会有很好的结局。另外,我看了一篇写给研究生的文章,很好,摘抄部分给你:当你上课感觉就像打酱油时,当你对研究生很迷茫时,当你坐在电脑前孜孜不倦时,请看下面的文章,很受用,至少我心里现在没有以前浮躁。好的文章有时能改变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下面就是其中之一。上海大学一位老师说:“不可否认的是,研究生面临着比较大的生存压力,但是要平衡自己的方向,在没有生存威胁的情况下,要专注于学习。”他表示,在社会心理普遍比较浮躁的情况下,就要求研究生要拿出宽广的视野来,权衡自己眼前的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基础,“疯狂做兼职是没有自信的表现。”他认为,研究生要从长远来看,看到社会整体的发展趋势,坚定发展的信念,不为暂时的困难所束缚,尤其是不要被眼前一时的较小的物质利益所蒙蔽。“在校研究生100万,在我国整个人口结构中占的比例是非常低的。研究生仍然是社会的精英群体,既然是精英群体,就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读研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的心理状态,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很困难。不过既然已经上了研,就不要抱怨了,努力想想自己该干啥才是王道。首先需要明确几种好的心态。1. 无论做研究还是做工程,不要期待导师给你太多的指导,这点全世界都一样,不要抱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好的导师能够在大方向上给一些意见,但具体的工作是需要自己去做的。2. 别人没有义务来帮助你,不管是师兄或同学,最可靠的人永远是自己。别人帮助你,要表示感谢,并努力帮助别人。别人不帮助你,也不要抱怨。3. 不要抱怨课程无聊,老师讲的不好。读到研究生,自学能力没有的话不如退学。4. 研究生毕业不见得能找到好工作,好工作是给能力强的人,不是给学历高的人,见到nb的本科生,也要虚心学习。

研究生导师带研究生需要尽什么义务吗?

始吾弗信
托宿于义
  一、前言我对国内研究生教育机制的了解并不多。之所以对这题目感兴趣是因为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些有关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共同署名发文章的报道。有的报道指责研究生导师欺世盗名,在学生的论文上署名,当成自己的研究成果。 有的文章意在揭示这种现象后面的原因。比如,期刊杂志社根本不会刊登不见经传的研究生的论文,为此导师署名会有助于学生达到发表文章的数量要求。这类潜规则的确令人为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感到担忧。华中科技大学的做法更是干脆,将潜规则变成显规则,将导师署名的做法用明文规定下来。不过,本文的中心不是有关导师署名这类潜规则。而是一个更严肃的问题:。有一位北方某大学的博士导师,因在学生的论文上署名被他人在网上撰文指责为巧取豪夺。这位教授的反驳文章中有如下一段解释:“……我培养研究生,是将合作撰写论文作为锻炼学员的方法之一,选题、主要观点、直至写作提纲多是由我确定,资料也是大多我早掌握。这种方法没有什么不妥,今后还会坚持,……。” 这段话应该可以最后解决这桩导师署名的“公案”了。但也就是这段话驱使我动笔撰写此文。  二、何为研究生的学习?高等教育的内容可以粗粗地被分为两大块:教学和学术研究。教学就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即教内容,又教方法。所谓内容,就是“是什么”,方法就是“如何”发现是什么。高等教育将大学学习按照内容和研究程度的深浅分为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不同层次。本科学习的目的意在使学生对某一领域中的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系有较普遍的理解。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知道有什么”。硕士阶段的学习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掌握专业中的原理,进行开发或者描述性研究,寻找答案来。也用一句话来总结呢,就是知道“为什么”。博士阶段学习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探寻、发现并解释物质或者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换言之,博士阶段的学习目的是要发现新的“是什么”并解释“为什么”。高校的学生只有到了研究生阶段才能真正接触学术研究层面的活动。本科生的学习基本上还是在某个领域中打底子。到了硕士生学习期间,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仍然是教的比重大于学生的独立研究。导师的作用还是集中在观点介绍,文献引用和综合讨论的方法上。学习的目的是将所学专业中的问题搞精通,达到能够解释的水平。但是这并不排除硕士学习中发现新关系的可能。美国学术界就不乏这样的例子,一篇硕士论文揭示了一个新的因果关系。因篇幅所限,在此就不引用具体例子了。博士学习与硕士学习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博士学习的目的是要在专业领域中发现并证明一种新关系的存在。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这个“新”字。被前人发现而且已经证明存在的关系没有任新的何学术价值。在另一类研究中,博士论文的目的是要证明一个被前人认为是存在的关系并不存在(推翻)。这里提到的“关系”是什么?就是两个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学术研究可以被分为三大类,一是描述性研究,指的是对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将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以它们之间的关系系统地加以描述就是描述性研究。二是开发性研究。开发性研究是将一个新的研究对象概念化、系统化的研究。这类研究在将直观的观察上升到系统研究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是解释性研究。解释性研究的目的是在事物之间发现并建立因果性关系。博士阶段的学习是一个为解释性研究做准备的过程,最后的博士论文也因该是解释性研究。建立一个新的因果关系(或者推翻一个被公认的因果关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这正是为什么博士学位会怎么难读的原因。从观察到一个值得研究的关系,到确认其学术价值,课题的建立,等等,都需要大量的工作。所有的困难之处都源于这个“新”字。正是由于博士研究中的“新”字,导师的“教”的工作越来越少,“导”的工作越来越多。  三、博导都“导”些什么?导师的作用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题。导师必须能够为学生指出学术兴趣中的问题是否有人研究过。既然有导师之称,那么博导就应该对自己的专业领域中的各种研究的主要成果,派别,主要观点,研究状况的过去、现在、发展趋势等问题了如指掌。所以,当学生开始考虑一个博士论文课题的时候,博导就应该帮助学生弄清楚计划中议题的“新”的程度,在理论上对该领域的贡献。在选题上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在美国的博士学习中,博士生在通过博士资格的总考后才真正成为“博士候选人”。其中许多人在成为博士候选人时都还没将博士论文的题目确定下来。没有确定的题目,就提不上有自己博导了。这是美国的体制。中国的博士培养体制基本上是“作坊师徒”方式。导师挑选学生,进校后就跟着导师“学艺”。学术上的独立性可能会较差。博导在学术选题的问题上的主要角色是建议和帮助。如果在快毕业时学生都不能自行找到感兴趣的博士论文议题,需要导师为自己选题,那导师带研究生的水平就值得怀疑了。第二,导师应该能够为学生指出文献的范围、阅读重点。文献的阅读实际上涉及到如何从理论上对所选议题的支持。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因为要确定博士论文选题是否“新”,完全依靠对相关文献的熟悉程度。作为博导,对本领域中文献应该十分熟悉。在这个阶段中,从学生的水平来看,虽然尚未像自己的导师那样读书破万卷,但在博士阶段的学习中,应该能够在文献研究中将本领域各个学派的观点加以分类和综合,用以支持自己的观点,最终建立新的因果关系。如果一个博士生到开始写博士论文时都还没具有自行对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导师要负责任。换言之,导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所能教给学生的东西中,重要的东西莫过于教学生如何读书。本科生和硕士生读书,目的还倾向于汲取和理解。

在读硕士和导师师关系不好,导师基夲不管我,现在文章发不了,毕不了业怎么办?

简单人
蓼莪
好的心情就是天堂,愤怒的情绪就是地狱、要想快乐的事,忘记不愉快的事,不愉快的事过去就是过去了,不要再去想它了,就像日历翻过去就不要再翻回来了。去爬爬山,看看蓝天、白云,听听音乐,跳跳舞。时间会冲淡一切,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雨过天晴会出彩虹。只要你调好心态,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研究生一定是跟已选导师做项目吗?会不会跟其他导师学习?

天君
瓜祭
当然可能,情况有好多种。比如说你们导师和另一个或几个导师关系好,而且是大项目一起做,混着带也是可能的。或是你的导师是院长,平时事儿多,院长把带你的任务交给其他的老师了,他只是挂了个名平时管管你而已。就是这样了。当然名义上不管谁带,最后是跟你已选导师的。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