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谁有2011年单晶硅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三材
祖甲
需要的话,来中国行业信息研究网,我们可以帮您做

光伏产业的定义

突鬓
祖庚
中国太阳能电池硅材料行业调研报告 完成时间:2006年8月 本报告从太阳能电池的整个产业链进行分析,通过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分析和产品市场的需求分析,并结合历年的需求数据和新发展趋势,对未来太阳能电池的市场需求量进行预测分析和未来展望。详细统计并分析了国内外太阳能电池硅材料行业现状,国内外市场及需求状况、业内生产企业状况,生产技术工艺,技术水平等,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给出行业建议。该调研报告的目录如下:一、太阳能光伏产业前景展望(一)太阳能产业综述(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三)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四)光伏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二、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一)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概述(二)太阳能电池硅材料企业在产业链中重要地位(三)太阳能电池产业对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影响三、太阳能电池概况(一)太阳能电池定义(二)太阳能电池发展简史(三)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四)太阳能电池的制作过程四、太阳能电池分类及简介(一)太阳能电池分类(二)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三)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四)多晶硅和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五)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五、太阳能电池应用(一)太阳能电池的应用(二)太阳能光电板、板阵、光电系统及应用(三)光伏与建筑照明一体化六、国内外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及分析(一)国际硅太阳能电池发展状况及主流趋势(二)国内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七、国内外太阳能电池主要生产企业及市场分额(一)全球主要太阳能电池企业及所占市场分额(二)我国太阳能电池企业生产量及产能统计(二)国内太阳能电池主要生产企业情况八、中国太阳能电池用硅材料行业状况(一)国内太阳能用多晶硅原料的行业现状(二)国内太阳能用单晶硅材料的行业现状(三)国内太阳能电池用单晶硅片、铸造多晶硅片生产现状九、太阳能电池硅材料市场状况及需求分析(一)世界太阳能电池硅材料市场状况及需求分析1、世界太阳能电池用硅原材料总消耗量2、世界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材料供应与市场需求分析3、世界太阳能电池用单晶硅材料需求分析(二)我国太阳能电池硅材料市场状况及需求分析1、我国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市场状况及需求分析2、我国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市场状况及需求分析(三)太阳能用硅材料的市场供应及价格变化十、中国对太阳能利用的政策(一)我国太阳能利用发展历程及出台的相关政策(二)我国太阳能发电的成果及现状(三)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及市场前景十一、太阳能电池及材料生产工艺及技术发展趋势(一)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及技术发展趋势1、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及材料工艺与技术2、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材料工艺与技术3、高效率低成本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趋势(二)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及材料工艺与技术1、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及材料生产工艺与技术发展2、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工艺及技术发展3、碲化镉(CdTe)系薄膜太阳能电池4、硒铟铜(CIS)系薄膜太阳能电池十二、太阳能电池未来发展趋势前途分析(一)硅系结晶类太阳能电池发展前途分析(二)薄膜类太阳能电池发展前途分析(三)新材料太阳能电池发展前途分析十三、太阳能电池硅材料企业投资建议(一)投资分析(二)技术风险(三)市场风险表目录:表1.1 1995~2004年全世界太阳电池累计安装量表1.2 预测2010~2030年主要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表6.1 2004-2005年世界硅太阳能市场构成表7.1 2001~2005年全球前10太阳能电池厂商产量及排名表7.2 2005年国内太阳能电池主要生产企业产品生产量表7.3 国内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企业2004年~2006年产能统计及预测表8.1 2002年~2005年中国硅材料企业多晶硅产能与产量表8.2 2001~2005年国内太阳能用硅单晶生产状况表8.3 2005年底国内太阳能电池硅切片企业生产量及能力状况一览表表9.1 2005年全球主要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产能状况统计表9.2 全球1998年到2005年太阳能电池产量变化表9.3 2003~2005年全球结晶硅太阳能电池产量与所用硅材料表9.4 2002-2005年全球太阳能电池级多晶硅的主要生产厂商及产量表9.5 2004年世界太阳能级硅供应情况表9.6 2005~2008年世界多晶硅供需预测表表9.7 2002年至2005年世界各种太阳能电池的产量和构成比例表9.8 2000~2010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生产与多晶硅需求量表9.9 2004~2005年我国太阳能用单晶硅消耗量表12.1 硅基太阳能电池效率、成本、寿命预测表12.2 世界主要太阳电池的最高转换效率图目录:图2.1 硅系太阳能电池产业链图3.1 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光电效应图3.2 不同光线强度下一个太阳能电池的电流强度和电压曲线图图3.3(a)单晶体太阳能电池板图3.3(b)多晶太阳能板图3.3 (c) 非晶态硅电池太阳能板图4.1 块状太阳能电池分类图4.2 薄膜太阳能电池分类图图5.1 太阳能电池应用分布图图5.2 卡尔巴里光电装置图5.4 光电系统的组成图图6.1 太阳能电池主要种类及市场分额图7.1 2005年全球主要太阳能电池厂商产量及占全球的市场份额图8.1 国内硅单晶总产量及太阳能用硅单晶产量图8.2(a) 国内太阳能用硅单晶生产增长速率图8.2(b) 国内太阳能用硅单晶与硅单晶总量的比图9.1 2000-2005全球太阳能电池市场消耗硅材料量图9.2 2005年全球太阳能电池用单晶硅供需对比图图9.3 2005年国内太阳能用多晶硅总产量与市场需要量对比图11.1 PERL太阳能电池图11.2 BCSC太阳能电池图11.3 背面反射器太阳能电池和普通硅太阳能电池的反射率与光波波长的关系图11.4 非晶硅薄膜电池结构图11.5 PECVD装置示意图 2 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特点2.1 光伏产业日益集中 2001年世界光伏电池组件产量达到390.54MW(见表1),其中欧、美、日等十大厂家生产的光伏电池和组件达到336.24MW(见表2),大约有86%的产品集中在10家大生产厂家手中[1],日本夏普产量达到75.02MW,居世界第一位。2.2 光伏联网市场增长迅猛 光伏市场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光伏联网市场增长迅猛。据有关方面调查[2],世界联网市场用户从2000年的120MW增长到2001年的200MW。表3可以看出光伏市场应用领域的分布情况。参考资料:http://www.c-e-m.com/report/solarcell.htm

硅片的用处是什么?

冉有
再接再厉
在硅片上制造微电路是成批地制造,在微小的面积上制出晶体管、电阻、电容而且按要求连成电路已属不易,而在一定面积的硅片上制造出性能一致的芯片则更加困难。集成电路的生产,大多是从硅片制备开始的,硅片的制备需要专门的设备和严格的生产条件。集成电路的制作过程更加复杂,为了保证工艺质量需使用大量昂贵的设备。仅以光刻机为例,我们从国外购买一台光刻机的价格就是2000万美金,而光刻机的型号升级诸如从5000型升级到6000型,则要投入上亿美金。而且,集成电路的制作对生产厂房的温度、湿度、空气的清洁度都有很高的要求,集成电路的生产一般都要在超净车间中进行,这种厂房的基本建设投资也大大高于一般厂房,相对于0.25微米6英寸的生产线建设投资2亿美金,建设一条0.25微米8英寸的线则需投入10到15亿美金。 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设备不仅非常复杂、昂贵,更需要不断创新。英特尔近来已经宣布将投入75亿美元改造它目前的0.18微米生产技术和设备,以采用0.13微米的制造工艺,并在这一工艺制造的集成电路芯片上采用铜线技术而非目前的铝线技术,因为铜线技术可以使芯片的运转速度更快、成本更低而且使用时升温幅度更小。 当我们在某种程度上逾越了技术封锁与设备禁运的时候,使我们掣肘的是我国技术工业的基础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举一个例子,光刻机的研制需要光学、精密仪器、机械、计算机控制等多种学科的知识,我们虽然可以把光刻机的原型器械和原理搞得一清二楚,但是经过材料、加工到生产的一系列环节之后,就是无法做出大规模生产的这种机器来。我们可以从美国买来光刻机,从意大利买来刻蚀机等等,但是我们很难把这些设备配置在一起,我国在集成电路工艺上的研究还没有大突破,集成电路工艺是设计和设备的桥梁和基础,设计与工艺不结合,设计做不上去,设备也做不出来。 还有一个值得指出的是,技术引进不等于自主技术的提升。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经济环境的日益宽松,现在技术、资本、设备都成套地被引进来,这在促进我国设备和材料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于其它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影响,因为这种引进并没有改变我国集成电路的技术工业基础,在核心技术层面上并没有使我们与先进水平缩短什么差距。 讲一个我们亲身经历的事儿。首钢 N EC最初引进的是6英寸、0.5微米(部分是0.35微米)的生产工艺,开始由 N EC负责管理生产、产品销售,日子很好的时候,我们提出想与他们进行研发合作,但颇受冷落。可是几年以后他们引进的技术落后了,外方也放手许可他们做“代工”,但是没有技术支撑,能做什么呢?后来他们回过头来又找我们合作;最近我们还听到华虹 N EC传出巨额亏损的消息,于是也有人反问:如果像华虹 N EC有关人士介绍的,它的亏损缘自世界半导体需求的下降以及 D RAM价格的暴跌,那么 D RAM卖不动了可不可以做些别的?我们没有这样的开发能力,不可能进行产品转型。

太阳能发电的现状

鬼见愁
生物哀之
太阳能发电主要分为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能发电两种,2011年全球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280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6900万千瓦,当年全球太阳能产值为930亿美元。欧盟在太阳能发电方面居于领先地位,但美国和中国的发展势头迅猛。今 年3月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和GTM市场调研公司共同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16年美国占全球太阳能板市场的份额将由2011年7%提升至15%。届时,美国与中国可能将成为全球两大领先的太阳能市场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蓄电池、控制器和逆变器组成,其中太阳能电池是光伏发电系统的关键部分,太阳能电池板的质量和成本将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质量和成本。太阳能电池主要分为晶体硅电池和薄膜电池两类,前者包括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两种,后者主要包括非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和碲化镉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5%左右,最高可达23%,在太阳能电池中光电转换效率最高,但其制造成本高。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可达15年,最高可达25年。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4%到16%,其制作成本低于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因此得到大量发展,但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要比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要短。提高太阳能发电竞争力的途径,就是要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因此,硅太阳能电池的研发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提高太阳光辐照能转化为电能的光电转换效率;二是大幅度降低单瓦成本。2010年美国能源部启动了“太阳计划”,旨在降低太阳能发电的均化成本,计划到2020年在没有补贴的前提下将其降为每千瓦50到60美元。就公用事业电站项目的太阳能发电而言,其安装成本必须降至每瓦1美元,其中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成本为每瓦0.5美元,并入常规电网的成本为每瓦0.1美元,软性成本(包括安装、许可证的获取和其他成本等)为每瓦0.4美元。据美国SunRun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地方审批流程这一项就使每户住宅的光伏安装成本增加2500多美元,降低这类软性成本也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的竞争优势,而“太阳计划”的目标之一就是致力于降低软性成本以降低模块成本。由于产能过剩、全球经济不景气,以及工程和制造技术的创新,硅太阳能模块的售价自2008年第2季度以来大幅降低:从原来的每瓦4美元降为每瓦1美元。随着未来技术创新步伐的加快,其售价将会降为每瓦0.8美元,2020年将降为每瓦0.5美元。相比之下,软性成本的降幅不大。薄膜太阳能电池是用硅、硫化镉、砷化镓等薄膜为基体材料的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可以使用质轻、价低的基底材料(如玻璃、塑料、陶瓷等)来制造,形成可产生电压的薄膜厚度不到1微米,便于运输和安装。然而,沉淀在异质基底上的薄膜会产生一些缺陷,因此现有的碲化镉和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的规模化量产转换效率只有12%到14%,而其理论上限可达29%。如果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减少碲化镉的缺陷,将会增加电池的寿命,并提高其转化效率。这就需要研究缺陷产生的原因,以及减少缺陷和控制质量的途径。太阳能电池界面也很关键,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此外,也需要设计一套在线监测和控制系统,以改进生产质量控制,并将之作为一种长期性措施。目 前,碲化镉薄膜太阳能板的成本最低(大约为每瓦0.7美元)。未来20到25年,所有新型太阳能发电技术都将受惠于财政贴息政策,因此光伏发电技术必将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这将增强该项技术的市场竞争力。如果能够将光电转化率从17%提高到20%,太阳能电板的成本和某些软性成本将会大幅度降低,这将会给未来的市场带来变革性的重大影响,其影响可以与将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提高到18%以上相媲美。高效多结太阳能电池技术也非常引人注目。高效多结太阳能电池是指针对太阳光谱,在不同的波段选取不同带宽的半导体材料做成多个太阳能子电池,最后将这些子电池串联形成多结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竞争异常激烈,从经济性的角度考虑,任何一项技术只有在商业化规模上能将太阳电池板的成本降为每瓦0.5美元,才有实际应用价值。太阳热能发电是利用集热器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热能,并通过热力循环过程进行发电,其均化成本可以降为每千瓦时50到60美元。太阳热能发电系统有三类:抛物槽式聚焦系统、塔式聚焦系统和碟式系统,转换效率大约为30%到35%。聚焦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传热工质主要是水、水蒸汽和熔盐等,这些传热工质在接收器内可以加热到摄氏450度然后用于发电。此外,该发电方式的储热系统可以将热能暂时储存数小时,以备用电高峰时之需。抛物槽式聚焦系统是利用抛物柱面槽式发射镜将阳光聚集到管形的接收器上,并将管内传热工质加热,在热换气器内产生蒸汽,推动常规汽轮机发电。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利用一组独立跟踪太阳的定日镜,将阳光聚集到一个固定塔顶部的接收器上以产生高温。为了实现均化成本为每千瓦时50到60美元的目标,必须提高热机的效率。这需要将传热工质的温度加热到摄氏600度,需要研制性能更好的抛物柱面太阳能反射镜和发电塔。此外,也需要研发太阳能聚热器使用的低成本、耐高温新型材料。如果能将太阳聚热器内传热工质的温度加热到摄氏600度以上,太阳热能发电将能与天然气混合循环发电技术相媲美。另一个有潜力的途径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和热能发电有机地结合起来。可将聚光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谱过滤出来用于光伏发电,其余光谱用于热能发电;此外,由于太阳热能发电极少能完全利用聚光太阳辐射,这也为光伏发电和太阳能聚热器的有机整合提供了可能性。利用太阳热能发电需要及时准确预测太阳辐射量的变化情况,以适应计划配电的需要。同时还需要开发相应的电力储能技术,以克服太阳能发电波动性所带来的诸多不便。

光伏发电单晶发的多还是多晶发的多

变更易常
戴震
选择单晶还是多晶不重要,选择综合收益最重要! 产品的质量是决定电站收益最重要的因素。换句话说,发电量差距的决定因素不是单晶多晶的区别,而是产品质量高低的差别。好的组件和坏的组件,天差地别!西安都安太阳发电总结了网络上的一些关于单晶和多晶的对比,可以参考下:光伏组件(也被人们叫作太阳能板、光伏板)主要包括多晶组件、多晶组件,还有薄膜组件。目前市场的现状是,多晶组件产品在市场占有率方面仍然是主导地位。单晶组件比多晶组件市场份额小有历史原因:单晶生产工艺比多晶复杂,成本比多晶高。在光伏行业迅猛发展的初期,产能为王,精耕细作的单晶产能在扩张速度上难以满足市场需求。2005~2010年间,多晶电池技术基于相对便宜的成本快速扩大份额,从而成为主导。但是,单晶有很优秀的性能。超过30年应用实践证明了单晶技术路线的可靠性。1982年,欧洲第一个上网光伏系统在瑞士建成,采用的就是单晶系统;上世纪80年代国内的一些电站也采用了单晶系统。数据显示,建于1994年的我国宁波单晶光伏系统21年的总衰减率仅为3.1%,建于1997年的德国慕尼黑的单晶屋顶光伏平均年衰减率是0.4%,在衰减率指标上明显优于多晶光伏电站。据业内人士介绍,多晶材料晶体排列无规律,电站在长期高低温交替中容易出现隐裂。单晶晶体结构具备比多晶更好的机械性能,抗隐列更好一些。综合来看,单晶的单位发电量比多晶高5%左右。单晶的发电优势,源于其低工作温度、弱光响应、低线损、低衰减等特性。高温下单多晶组件温度差3~5摄氏度,而温度每升高一度,组件功率会下降0.4~0.45%。从长期衰减率看来,第二年起单晶组件年平均衰减0.55%,而多晶是0.73%。此外,单晶的经济性还体现在能显着节约土地、建材、工程、安装成本等方面。据测算,50兆瓦的单晶光伏项目比多晶光伏项目可节约土地100亩,可节约160吨钢材和40千米长的线缆,还可节省50%的人工成本。2013年,松下HIT单晶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5.6%,突破了光伏产业界最高理论效率极限,人们再次评估各种技术的性能和成本区间。2013~2015年,连续快速拉晶技术和金刚线切片技术的导入使得单晶组件成本与多晶组件成本差距缩小到3%以内,采用单晶组件与采用多晶组件的电站单位投资成本进一步缩小。伴随技术的突破、单晶产品自身成本的降低,其特性优势将更好地发挥出来。业内预计到2016年,随着PERC等高效技术的应用,单晶组件与多晶组件成本将基本持平。更有乐观的预测称,至2018年,单晶组件、多晶组件市场占比有望各达50%。2015年6月1日,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意见》,国家能源局每年安排专门的市场规模实施“领跑者”计划,要求项目采用先进技术产品。2015年,“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应达到以下指标: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达到16.5%和17%以上。根据该要求,多晶组件分别对应到270瓦(60~156片)和325瓦(72~156片),单晶为275瓦(60~156片)和330瓦(72~156片)。该政策被业内认为,或将进一步激活单晶市场。市场调研显示,目前国内一线厂家生产的单晶产品80%以上均可满足“领跑者”计划的指标要求;而多晶生产商达到“领跑者”计划的指标要求则难度较大。达到“领跑者”要求不只是说产品达到采购指标的要求,而且要去核实是否用先进的技术生产出来,产品是否代表了行业技术的先进性。长期以来,多晶比单晶更具成本优势,过去建设光伏电站更看重初始投资,因此,成本低的多晶产品自然更受青睐,而现在大家的观念也在转变,更加注重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的平均度电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单晶的性能优势会更加突显出来。考虑单晶、多晶的转换效率和制造成本,从目前来看,单晶、多晶都具有比较成熟的技术。2016年,单晶组件生产成本将与多晶组件相差无几,争论单晶好还是多晶好就像当年争论晶硅好还是薄膜好一样,不是哪一个企业决定的,最终还是由市场选择,也不能说谁一定替代谁。1、看历史,单晶光伏板应用早于多晶光伏板,单晶是大哥,多晶是小弟,小弟后来发展比较快。2、看用量,多晶硅在电站的应用远远高于单晶硅;单晶占20%,多晶占80%。市场选择最能反映真实情况。3、看外观,单晶硅深蓝色,近乎黑色;多晶硅天蓝色,颜色鲜艳;单晶电池片四角圆弧状,多晶电池片正方形。4、看转化率,理论上单晶效率略微高于多晶,有数据显示1%,也有数据3%,但这仅仅是理论而已,影响实际发电量因素非常多,转化效率的作用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小。5、看成本,单晶成本稍微贵于多晶,不同厂家成本不同,市场价一瓦高5分至1毛钱;6、看衰减度实测数据显示:单晶和多晶各有千秋,无法单从单晶、多晶角度辨别衰减快慢。相对来说产品质量(密封度、有无杂志、是否隐裂),对衰减影响更大。7、看发电量,影响发电最大的不是单晶和多晶,而是封装、工艺、材质和应用环境。8、看性价比,目前来说多晶性价比略高于多晶,仅仅是目前而已,过几年发生逆转也有可能。9、看未来,单晶和多晶,谁的综合成本更低,性价比更好,谁就会占有更大份额。如果你是普通户用客户,不用考虑组件是单晶还是多晶,只要考虑怎么买到高质量的光伏组件就能保证收益。对于小白客户,高质量的组件就是大牌厂家的组件。总结:1. 从不同厂家的归一化发电量来看,多晶光伏组件比单晶平均高2.2%。2. 从同一厂家归一化发电量来看,多晶光伏组件比单晶平均分别高2.9%(Sungrid)和2.4%(BP Solar)。3. 更高的初始光致衰减(LID)可能是造成单晶光伏发电量偏低的主要原因,也可能还有其他机理,六到八年仍不能恢复。4. 光伏业界应立即出台新的标准,加严测试硅片的氧含量,以及电池片和组件的‘初始光致衰减’,即Light Inced Degradation (LID)。

什么叫太阳能级硅片

存神
百日红
是晶片中轻量级的太阳能级硅片单晶太阳能硅片 质量标准 1 材料 物理法高纯硅及原生多晶硅 2 生长方法 使用柴氏法生长钒酸钇和掺钕钒酸钇,可得到可到大面积单晶片直径30 mm至 35 mm,长40 mm晶体,:硅片 , 单晶硅片 , 硅棒 .生长方法 柴氏法CZ 柴氏法CZ 型号掺杂 P/N型掺硼/磷 P/N型掺硼/磷 晶向偏差 <100>±2° <100>±2° 氧含量 ≤1.0×1018 atoms/cm3 ≤1.0×1018 atoms/cm3 碳含量 ≤5.0×1016 atoms/cm3 ≤5.0×1016 atoms/cm3 http://www.wecan21.net/proct_silicon_002.html 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crystal/44.html http://www.cnpatent.com/zl/C30B/1994/94120719.html http://jaje.b17.23dns.net/jj/tyndczj.html普通半导体器件用的硅片纯度是99.9999999999%,俗称12个9.而太阳能级硅片的纯度只要达到99.9999%,即6个9即可。可以参考以下链接的内容:http://www.taiyanggonggong.com/news/content/2008/3/3786.html太阳能光伏产业调研报告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长期以来,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不但迅速消耗着地球亿万年积存下的宝贵资源,同时也带来了气候变化、生态破坏等严重的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的认识不断深化。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利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成为世界能源领域的一大亮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一、国外太阳能光伏产业基本情况 日本、德国和美国是推动光伏发电系统最有力的国家。资料显示,欧盟希望在2010年安装3GW的光伏发电装置,2030年增加到200GW左右。美国预计2020年光伏发电累计安装量达到36GW。日本计划到2010年安装近5GW。 日本1994年实施“朝日七年计划”,目前已安装了近7万个太阳能屋顶,预计到2010年要安装100万个太阳能屋顶。德国2000年通过可再生能源法,以固定优惠收购电价鼓励可再生能源,并于2004年4月进一步补充修订可再生能源法,使得德国2004年光伏发电系统设备大幅增加,并一举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光伏发电系统装设地区。根据Solarbuzz提供的数据,2004年,德国光伏发电系统装设容量为361MW,同比增长152%,已占全球总量的39%;日本以278MW的装设容量占全球30%。德日两国装设容量占了全球2/3以上。目前我国电池产品也主要出口到上述两国。美国于1997年宣布百万屋顶计划,计划到2010年在100万座屋顶上安装光伏发电和光热系统。 过去十年,随着世界光伏市场需求量大幅增加,加上大规模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推动了世界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光伏电池产量从1995年的78.6MW,提高到2005年的1727MW,年均增幅达到32.4%。可以预见,未来15年世界光伏生产规模将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甚至有更为乐观地估计,到2010年,全球太阳能产量将增长4倍,销售收入增长3倍,利润增长3倍。 世界光伏电池制造主要集中在日本、德国、美国、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其中日本2005年光伏电池产量达到833MW,占据了世界光伏市场份额的近半壁江山,中国大陆进入了世界光伏制造十大国之一,2005年光伏电池产量为128MW,列世界第四位,占世界市场分额7.4%。年度统计表:1995-2005年世界太阳能电池产量和增长率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产量(MW) 78.6 89.6 125.8 153 201.4 278 395 536 742 1194 1727 增长率(%) 12.6 14 40.4 21.5 31.8 38 42.1 35.7 38.4 60.9 44.6 99-05年增长率 2005年世界主要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产量产能和市场份额一览表公司名称 产品类型 国别/地区 产量(MW) 产能(MW) 市场份额 产量排名 Sharp(夏普) 单/多晶硅非晶硅 日本 428 600 24.78% 1 Q-Cells 单/多晶硅 德国 160 300 9.26% 2 Kyocera(京瓷) 多晶硅 日本 142 240 8.22% 3 Sanyo(三洋) a-Si/sc-Si*非晶硅 日本 125 158 7.24% 4 Mitsubishi(三菱电子) 多晶硅 日本 100 135 5.79% 5 Schott Solar 多晶硅EFG带硅非晶硅 德国 95 113 5.50% 6 BP Solar 单/多晶硅非晶硅 美国 90 157 5.21% 7 尚德太阳能 单/多晶硅 中国无锡 85 120 4.92% 8 Motech(茂迪) 单/多晶硅 中国台湾 60 100 3.47% 9 Shell Solar 单/多晶硅 CIS 薄膜 德国 59 110 3.42% 10 Isofoton 单晶硅 西班牙 53 90 3.07% 11 Deutsche Cell 多晶硅 德国 38 40 2.20% 12 Photowatt 多晶硅 法国 24 30 1.39% 13 United SolarOvonic 非晶硅 美国 22 30 1.27% 14 KanekaSolartech 非晶硅 日本 21 23 1.22% 15 SunPower 单晶硅 美国 20 50 1.16% 16 Ersol Solar Energy 多晶硅 德国 20 25 1.16% 17 E-Ton Solar (益通) 单/多晶硅 中国台湾 20 28 1.16% 18 First Solar CdTe 美国 20 25 1.16% 19 GE Energy(原Astropower) 单晶硅 美国 18 25 1.04% 20 Sunways 多晶硅 德国 16 42 0.93% 21 Evergreen Solar 带硅(String Ribbon) 美国 14 15 0.81% 22 MHI(三菱重工) 非晶硅 日本 12 12 0.69% 23 宁波太阳能 单晶硅 中国 12 16 0.69% 24 天达光伏 CdTe薄膜 德国 10 30 0.58 35 世界总计 1727 - 100% 二、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和应用情况(一)光伏产业情况1、硅材料和硅片目前太阳能电池厂家广泛采用的原料是多晶硅,多晶硅同时还是半导体的原料。多晶硅由硅纯度较低的冶金级硅提炼而来,太阳能级硅纯度要达到99.9999%,即6个9,而半导体用硅要求硅纯度达到99.9999999999%,即12个9。 光伏产业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得主要依赖半导体工业用硅的头尾料、废料和剩余产能已经不能满足光伏市场的需求,光伏和半导体产业对硅料的竞争需求直接造成目前硅料的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2003年每公斤24美元,2004年涨到32美元,目前市场价格正逼进100美元。尽管目前各主要硅料制造商都在扩充产能,而且新增产能基本都用于满足光伏产业的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主要硅料供应商未来供应能力方面的数据分析,到2008年硅料供应紧张的状况有所缓解。世界多晶硅原料光伏供应与需求关系 供应紧张的后果不仅是价格疯涨,部分电池企业根本就无法获得硅料,我国电池企业所用硅料90%以上靠进口,不少电池企业由于没有充足硅料,电池生产能力被放空,甚至处于“等米下锅”的境地。迄今为止,生产高纯度多晶硅提炼技术还掌握在发达国家的少数企业手中。下表给出了包括SGS、Hemlock、Wacker、Tokuyama、AsiMI等在内的8家世界主要高纯多晶硅原料制造商产量及其光伏供应量数据。 世界晶硅原料制造商产量及其光伏供应量一览表制造商名称 国别 2004年 2005年预测 总产量(吨) 光伏供应量(吨) 总产量(吨) 光伏供应量(吨) SGS(与AsiMI合资) 美国 2100 2100 2300 2300 Hemlock 美国 7000 2700 7400 2700 Wacker 德国 5000 2400 5000 2400 Tokuyama(德山) 日本 5200 2000 5200 2000 ASiMI 美国 2200 0 3000 200 MEMC 意大利 2500 0 3700 700 住友 Sitix Sumitomo Titanium 日本 700 0 700 0 三菱* 日本 2800 300 2800 300 其它 500 0 2000 1000 合计 28000 9500 32100 11600 其它光伏用硅原料供应商(含半导体工业的边角料,废料以及库存用量等) 4000 4000 光伏应用合计 13500 15600 *三菱产量为三菱材料和三菱多晶两家总产量 国外硅料生产商意识到这是一轮大牛市,纷纷行动起来,积极扩大产能。例如,全球最大硅料供应商Hemlock于今年11月中旬宣布,计划在美国投资4-5亿美元扩充产能,将现有产能扩充50%。全球第三大硅料生产商Wacker也有宏伟扩产计划,2007年将其产能从目前的5000吨扩充到9000吨。 由于当前国际硅料供应的紧张,给迅速升温的国内光伏产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然而,投资硅料比投资太阳能电池生产将面临更高的资金、技术及人才的门槛,但最重要的门槛还不是资本,而是技术。目前国内掌握硅料生产技术的主要有新光硅业、洛阳半导体厂。洛阳半导体厂以及作为新光硅业科研生产基地的峨嵋半导体厂的项目此前都已建设多年,但由于受技术水平较低、资金不足、规模小等限制,根本无法与国际巨头竞争。为了尽快摆脱受制于国外硅材料的被动局面,国内有条件的企业也在加快提高多晶硅产量。新光硅业引进俄罗斯技术,投资12亿元建设1200吨多晶硅项目。洛阳中硅以峨嵋半导体材料厂的技术班底为依托,300吨多晶硅项目已投产并在建设二期工程。以生产电池和组件为主的天威公司,也在加快向产业上游扩张,2005年收购了四川峨嵋半导体材料厂,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太阳能电池用硅锭/硅片生产主要包括单晶硅棒拉制和多晶硅铸锭制造以及切片。2003年前,我国硅锭/硅片生产规模较小,成本优势不明显。经过2004年以来两年的发展,生产企业增多,产量得到提高,硅锭/硅片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硅片生产能力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中国晶硅材料的生产供应情况企业名称 目前产能(吨) 新建和扩产后产能(吨) 技术来源 投产时间 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公司 0 1200 峨嵋半导体材料厂,引进部分俄罗斯技术和国外设备 2007年初 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 30 一期 300二期 3000 洛阳单晶硅公司,中国有色工程设计总院 一期2005年底,二期2007年 宁夏石嘴山市 0 5000 俄罗斯稀有金属研究院 筹建 云南爱信硅科技有限公司 0 一期3000总一万吨 引进德国生产线技术 一期投资25亿,2007年底 江苏顺大半导体发展有限公司 0 一期1500吨总3000吨 美国Hemlock 总投资30亿,一期2007 辽宁凌海市 0 1000 引进美国生产线生产 投资11亿 招商当中 四川超磊实业 0 1000 与美国公司合作引进技术产品外销模式 筹建 峨嵋半导体材料厂 100 220 自主技术 2006年 2、光伏电池和组件近几年,我国的光伏制造能力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特别是2002年以来,随着无锡尚德、保定天威英利等新建规模企业的陆续建成投产和原有主要企业天达光伏和宁波太阳能等企业的产能扩张,我国的光伏电池生产能力迅速提升。此外,一大批规模光伏组件封装企业涌现出来,典型的包括上海太阳能科技、佳阳新能源、京瓷(天津)和力诺桑普等,使得我国无论是组件还是电池生产迅速向世界光伏制造大国迈进。近三年,中国的光伏制造一步一个台阶,处于年均增幅超过100%的高增长期。2002年中国光伏制造首次跻身世界10强,组件和电池产量均位居世界第7;2003年中国电池产量和组件产量分别排名世界第6和第5;2005年中国光伏电池和组件制造又全面跻身世界四强,电池、组件产量排名第4。尽管2003年底以来上游硅片的短缺多少影响了中国光伏产量的进一步放 中国光伏硅片制造产量和产能一览表企业名称 产品类型 2004年(MW) 2005年(MW) 产量 年底产能 产量 年底产能 保定天威英利 多晶硅片 4.7 6.0 15 70 宁波晶元太阳能(中意太阳能) 多晶硅片 2 2 3 5 河北晶龙集团 单晶硅棒单晶硅片 800吨20MW 800吨20MW 1000吨24MW 1000吨25MW 镇江环太硅 单晶硅片 200万片(4MW) 600万片(15MW) 700万片(17MW) 1000万片(25MW) 海润科技 单晶硅片 100万片(3MW) 1000万片(30MW) 600万片(15MW) 1500万片(40MW) 鑫日硅 单晶硅棒 10吨 30吨 40吨 400吨 锦州新华石英玻璃集团公司 单晶硅棒 - 188吨 - 200吨 宁波太阳能 单晶硅片 1MW 1MW 1MW 1MW 西安骊晶电子 单晶硅片 1MW 1MW 1MW 1MW 昆明天达光伏 单晶硅片 0.5MW 0.5MW 0.5MW 0.5MW 新疆新能源 单晶硅片 2006年2月试产成功,产能100MW 顺大半导体 单晶硅棒单晶硅片 2005年初开始量产单晶硅棒,2005年产量约300吨,目前年产能约450吨,到2006年底将形成800吨的产能。硅片产品已于2006年3月开始投产 精功绍兴太阳能 多晶硅片 2005年底投产,一期产能10MW,2006年将达产300万片 常州天合光能 单晶硅片 2005年底投产,产能30MW,正扩建产能到100MW 塞维LDK 多晶硅片 已经于2006年3月投产,产能75MW,07年形成200MW产能,2008年达到400MW产能 洛阳单晶硅 单晶硅片 目前供应半导体应用为主,未来形成年100MW光伏硅片 高佳太阳能 单晶硅片 2005年年底量产,一期加工产能800万片(20MW)二期投产后全部加工产能2400万片 合计 多晶硅片单晶硅片硅片 6.7MW29.5MW36.2MW 8MW68.5MW76.5MW 18.5MW63.5MW82.0MW 85MW140MW225MW 大。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光伏行业,到2005年底中国光伏电池总产能将达到250MW,组件总产能超过400MW。目前中国总体上已经成为仅次于日德的第三大光伏制造国。 中国光伏电池和组件产量和增长率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组件产量(MW) 1.8 2 2.1 2.5 3.1 4.1 14.9 24.8 88.8 210 增长率(%) 50.1 10.5 5 24 19 32.3 263 66.4 258 136 电池产量(MW) 1.8 2 2.1 2.5 3.1 4.3 11.9 19 52.8 150 增长率(%) 50.1 10.5 5 24 19 32.3 190 59.7 178 185 中国主要光伏电池和组件制造商产量一览表制造商 产品类型 2004年产量(MW) 2005年产量(MW) 电池 组件 电池 组件 尚德太阳能 单晶硅多晶硅 35 40 85 85 天威英利 多晶硅 4 5 4 17 中电光伏 单晶硅多晶硅 - - 5- - 上海太阳能 多晶硅单晶硅 - 10 - 30 京瓷(天津) 多晶硅 - 10 - 15 天达光伏 单晶硅 4 3 10 9 宁波太阳能 单晶硅 5 4.5 12 12 创益科技 非晶硅多晶硅 2.5 5.5 3 7 哈克新能源 非晶硅 0.8 0.8 0.8 0.8 力诺桑普 多晶硅 - 1.0 - 3 津能电池 非晶硅 0.5 0.5 3.5 3.5 林洋新能源 单晶硅多晶硅 - 0.1 - 7.5 佳阳新能源 单晶硅多晶硅 - 2.4 - 6.5 交大泰阳 单晶硅 - 0.5 3 5 玄中新能源(奥奇太阳能) 单晶硅多晶硅 - 0.5 - 2 世华创新 单晶硅多晶硅 - - - 6 其他 - 1.0 5 2 10 总计 52.8 88.8 128.3 219.3 光伏总产能 至2005年底中国电池总产能420MW,组件总产能450MW,硅片总产能225MW。 (二)光伏发电应用在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方面,目前我国主要以解决西部无电地区应用为主,国内市场并不足以消化制造商不断增加的产能,目前中国光伏产品90%以上出口欧洲、日本等国际市场。 中国光伏发电重大项目一览表 项目名称 出资方 支持力度 主要内容 执行期 执行地域 “光明工程”先导项目 国家发改委,地方政府 400万人民币 建立村落电站和户用系统,帮助建立销售网络和加强机构能力建设 2000- 西藏、内蒙古、甘肃 “送电到乡”工程 原国家计委,地方政府 26亿人民币 建立集中电站 2002-2003 新疆、西藏、甘肃、陕西、内蒙古、四川、青海 内蒙古新能源通电计划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2.25亿人民币 补贴农村户用系统 2001- 内蒙古 世行、全球环境基金REDP项目 全球环境基金 2550万美元 补贴农村户用系统销售,帮助机构能力建设和技术进步 2002-2007 新疆、西藏、甘肃、内蒙古、四川、青海 丝绸之路照明计划 荷兰政府 1379万欧元 补贴农村户用系统 2002-2006 新疆 德援KFW项目* 德国政府 2600万欧元 建立村落电站 2003-2005 新疆、云南、青海、甘肃 德援GTZ项目** 德国政府 约460万欧元 技术支持与培训 2003- 青海、云南、西藏、甘肃 加拿大太阳能项目 加拿大政府 343万加元 建立示范电站及管理培训 2003-2005 内蒙古 日本援助NEDO项目 日本政府 3853万人民币 建立示范电站;实验室建设 1998-2002 新疆、西藏、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古、四川,青海、云南、广东、浙江、河北 *KFW项目的全称为:中德财政合作西部太阳能项目**GTZ项目的全称为:中德技术合作在农村地区应用可再生能源改善当地发展机遇项目随着世界光伏市场需求持续高速增长以及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中国在光伏制造快速增长的同时,光伏应用的步伐也将加快。根据我国初步完成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光伏发电将达到2GW。虽然与发达国家有差距,但跟2004年我国光伏发电仅65MW的基础相比,未来20年的增幅也将相当可观。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着手研究制定光伏发电的扶持政策。下表在国内外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对未来五年中国光伏产业从组件价格(元/Wp)、组件产量(MW)、组件产值(亿元)、年度并网安装份额(%)、累积安装容量(MW)等几个方面的数据进行了分析预测。2005-2010年中国光伏产业主要数据预测 年份 组件价格(元/Wp) 组件产量(MW) 组件产值(亿元) 年度并网安装份额(%) 年度并网安装份额(%) 累积安装容量(MW) 2005 37 200 74 8 8 104 2006 37 300 111 13 13 150 2007 35 400 140 21 21 <DIV参考资料:http://www.taiyanggonggong.com/news/content/2008/3/3786.html

榆神工业区“十三五”起步年忙些啥

暮栖木上
三婶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榆神工业区将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工业总产值260亿元、生产总值135亿元,实现税金25亿元,本级财政收入达到1亿元。为此,园区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导,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坚持以产业项目建设为核心,狠抓招商引资工作,推动能源科技自主研发,加快镇园一体化建设,全面提高工业区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将工业区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全力引资40亿元再添发展活力招商引资是园区发展的活水之源。多年来,榆神工业区得以保持较快稳步增长,贴合园区发展实际的引资项目当记首功。今年,园区将进一步加强同各科技研发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的对接,建立同潜在投资对象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行定期沟通,了解项目的最新走向,掌握最前沿的技术,实现信息资源优先共享。进一步改善投资综合服务环境,切实推进在建企业、意向合作企业的行政审批工作,加大项目协调服务力度,把提高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作为增强招商实效的主要手段来抓,同时做好重点项目的建档、统计工作,做到多惦记、常联系。加强项目调研,储备包装10余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术成熟可靠、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项目。力争5个项目年内落实业主,并签订投资协议,落实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0亿元。力促项目建设引领全市发展项目建设的成功与否是园区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榆神工业区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园区,其项目建设进度是否如期推进,是全市翘首以盼的焦点所在。今年,该园区将积极跟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协调沟通,全面推进清水工业园中小项目的建设进度;延长西湾煤化工项目、西湾露天煤矿项目、陕煤煤炭分质利用项目、上海航天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陕煤矿山救援基地项目、天波宇碳酸二甲酯项目等按计划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维远光伏单晶硅项目、欧斯特装备制造项目、长天液化天然气项目、奥城环保12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尽快复工建设;中电投200兆瓦光电农业互补、东投能源100兆瓦光伏发电、锦阳100兆瓦光伏发电、浙江昱辉50兆瓦太阳能电站、榆林恒久20兆瓦光伏地面电站、衡溢集团西部机电设备城、金世源矿用液压支架乳化油、香港昊通氯酸钠、海南际中玉皇生物制药、大辰木塑复合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全方位升级打造企业创业乐园生产要素保障、基础设施完备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得以落地生根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榆神工业区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成功让大批项目如期推进,为园区乃至全市发展不断添加新动力。今年,榆神工业区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等要素和后勤保障工作。在道路及管网建设工作中,投资1.53亿元,完成清水工业园及移民安置区20.771公里的路基及部分路面工程,完成清水工业园及移民安置区内环西路(南区)、清水二路、北河沿路、步行街东段等7条道路的路基工程,汉城路、西环线、机电路等9条道路的路面工程;投资1.59亿元完成清水工业园2013年市政给水管网剩余工程、清水工业园雨水收口工程以及北纬四路南段污水管网工程,经一路北侧(创业广场东侧)、移民安置区西环线等10条道路的给排水管网工程。在供水、环保及土地统征工作中,万镇引水工程完成初步设计及评审工作,完成各专项报告的编制、审批、备案工作,完善项目前期手续;清水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工业渣场投入运营;推进工业区循环经济科技园建设,落实规范性监管和提供指导服务;妥善完成已征地范围内90%以上房屋拆迁和95%以上坟宇搬迁工作;严格执行园区用地管理办法,做好项目入园用地预审及建设用地报批工作,全年供地率不低于70%,完成土地收益1亿元。针对当期企业发展资金受限难题,园区将全面深化政银企合作,搭建金融机构与园区企业的对接平台,促进园区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与省级金融及北上广等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进一步推动“双推双增”融资工程,推进园区有条件的中小微、民营企业依托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私募债券、集合票据发行工作;向市财政争取新发行政府债券,完成国债置换任务,加强协调省、市财政部门,争取基础设施建设贴息专项资金。此外,园区还将进一步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将全面加快与清华大学的合作,解决粉煤干馏中粉尘与尾气分离不彻底的问题;完成年产6000吨三筒式旋转炉粉煤干馏中试装置的试验数据监测;完成年产3000吨低灰煤制备铸造焦中试项目热解、炭化装置建设和年产1万吨煤气化炉渣高效利用中试项目建设,并完成试验数据监测;建设完成兰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实验室主体工程,准备实验室设备采购工作。

LED发展前景

今者阙然
辞郎洲
  中国LED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随着全球LED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加大,未来我国LED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然而,目前LED核心技术和专利基本被国外垄断,国内企业在"快乐"中"痛苦"前行--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神奇的“画卷”彩屏出自中国金立翔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式,天安门广场上的巨幅彩屏出自中国利亚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1万平米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下称LED)大屏幕出自中国锐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在这一个个看似风光无限的企业背后,隐藏着中国LED产业发展的巨大隐患。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全球LED领域的技术和专利,一半以上被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少数大公司所占有。这些专利多为核心技术专利,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很难寻找到突破口。此外,这些国外企业已在全球,尤其是中国,精心部署了专利网,犹如头悬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国LED产业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必须突破这些专利的层层包围。  现状  发展迅速,但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链不完整  作为目前全球最受瞩目的新一代光源,LED因其高亮度、低热量、长寿命、无毒、可回收再利用等优点,被称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绿色照明光源。我国的LED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近40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上海、大连、南昌、厦门、深圳、扬州和石家庄7个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产品广泛应用于景观照明和普通照明领域,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照明电器生产国和第二大照明电器出口国。  然而,LED产业研究机构--集邦LED中国在线(LEDinside)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LED企业3000余家,其中,年产值上亿的只有140家。然而,在这140家企业中,没有一家企业的产品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超过5亿元的也只有少数几家,大部分在1亿元至2亿元之间。可见,虽然我国LED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普遍偏小。  记者在国内随机选择了一家LED企业进行采访。广东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勤上光电)创建于1993年,是国内较早从事LED产品生产的企业,并与清华大学共同组建了LED照明技术研究院,国内许多项目如国家大剧院照明、北京绿色奥运道路照明、上海F1赛车场照明、清华大学奥运场馆照明等都出自该企业。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国内LED产业发展的“探路者”,在遭遇日本、美国、德国的专利“围堵”时,也不得不绕道以避之。  “勤上光电的研发主要集中在下游的应用领域,在上、中游的研发投入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国外大公司和我国台湾的一些企业已经垄断了大部分LED核心技术,国内企业只能把目光转向技术含量较低的下游应用市场。”勤上光电知识产权专员万伟在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对国内LED企业的现状直言不讳。  据记者了解,目前全球已初步形成以亚洲、北美、欧洲三大区域为中心的产业格局,以日本的日亚化工、丰田合成,美国的克里、通用电器和德国的欧司朗为专利核心的技术竞争格局。美、日企业在外延片、芯片技术、设备方面具有垄断优势,欧洲企业在应用技术领域优势突出,而我国的LED还处于较低端的水平,80%左右的产品集中在景观照明、交通信号灯等应用市场,在汽车照明、大屏幕等高端产品方面涉及的比较少。  症结  缺乏核心专利,产学研合作松散  “来自日、美、欧的五大国际厂商代表了当今LED的最高水平,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产品和收入上,更重要的是对技术的垄断,50%以上的核心专利都掌握在这五大厂商手中。”一位业内分析师向本报记者介绍。  随着国内LED市场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把目光转向中国,尤其近几年,我国受理的LED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显著增加。记者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展研究中心提供的一份《半导体照明专利风险分析研究报告》中看到,截至2008年底,全球已有22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申请了专利,技术优势明显的国家在我国的专利申请比例较高,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日本、韩国、美国、德国和荷兰。其中,日本以1306件专利申请的数量遥遥领先,占申请总量的24%,其余四国分别占申请总量的7%、5%、4%、和3%。  在有效专利方面,国内专利申请与国外来华专利申请的比例约为4比5。但在这些国内专利申请中,台湾地区占据了大量的份额,其有效发明专利占到了53%。换句话说,如果除去台湾地区,大陆与国外在专利数量、专利含金量方面的差距将会更大。  此外,从产业链的分布来看,国外公司主要在芯片、封装领域的专利布局较多,有一半的LED核心发明在我国提出了专利申请,日亚化工、欧司朗、拉米尔德、克里、通用电气等公司掌握了绝大多数的核心专利技术。其中,日亚化工的核心专利最多,涉及除封装外的所有产业链。  与上述外国公司相比,我国LED专利申请明显处于劣势。据高工LED产业研究所调查,截至2008年底,中国的LED相关专利申请共2.6071万件,其中处于产业中游和下游的封装与应用方面的专利接近50%。尽管我国在电极、微结构、反射层、衬底剥离/健合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大多属于外围专利,发明专利只占60%,且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和向国外申请的专利不多。  据了解,我国LED行业除了核心技术竞争力不强之外,产学研结合比较松散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的LED专利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科研院所,例如,在外延领域,专利拥有量排前三名的分别是中科院半导体所、中科院物理所和北京工业大学;在芯片领域,排前三位的分别是中科院半导体所、北京工业大学和北京大学。与科研院校相比,国内企业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较多。  缺乏核心专利、产学研合作松散,已成为悬在中国企业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随之而来的是企业随时面临的专利侵权风险。  “2008年2月,一名美国老妇以专利侵权为由,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对日立、三星、东芝等34家企业进行337调查,其中包括广州鸿利光电子有限公司、深圳洲磊电子有限公司等6家中国企业。这一案件为我国LED产业敲响了警钟。”一位业内专家向记者介绍,随着LED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中国企业面临的专利风险将越来越高。  对策  加强自主研发,重视专利的重要作用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赛事活动对LED照明的集中展示让人们对其有了全新的认识,有力推动了中国LED产业的发展。但对国内企业而言,加强自主研发、壮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中心专利开发和授权许可部部长王华钧向记者表示:“面对国外公司的‘虎视眈眈’,国内企业更应苦练‘内功’,加大自主创新力度,重点研发能够被市场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新技术,并以此为基础,与国外公司展开许可、合作。”  另外,“可以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强模仿创新,通过对竞争对手的核心专利进行改进,提高其技术效果,申请改进型专利,这是规避专利侵权风险的一条有效途径。”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毛金生指出。  对此,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律师谢冠斌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他认为,企业要学会合法利用先进技术,跟踪即将到期的专利,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反垄断许可、交叉许可、授权生产,还可以到专利未覆盖的国家开拓市场。  对于国内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纠纷,尤其是涉外专利诉讼,王华钧建议:“企业在接到跨国公司的专利侵权诉讼时,选择积极应诉才是上策,要学会巧妙运用各国不同的专利制度和法律诉讼程序。”他进一步解释说,以美国为例,利用美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交换程序,国内企业可以要求原告提供与涉案专利有关的所有技术资料,包括技术秘密。  此外,加强企业与研究机构的产学研合作也是促进我国LED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毛金生表示,国内有些研究机构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而有些企业则具有较强的加工制造能力,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要强化合作意识,促进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向企业转移,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龙头”企业。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尽管我国LED产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情况目前已有逐渐好转的趋势,而且,我国在衬底、外延、封装以及芯片的部分领域内的优势是不容忽视的,一些科研院所拥有的专利技术世界领先,已经具备了与跨国公司抗衡的能力和实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产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滕飞向记者表示,我国LED企业的观念在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了战略性部署,逐渐重视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前期积累,学习运用科学技术武装自己,运用专利开拓国内外市场,把一个个“陷阱”变成了良好的市场前景,“有了好的试验田和突破方向,企业应该多总结经验教训,这样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背景链接  什么叫LED?  LED(LightEmittingDiode),中文含义是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具有体积小、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亮度高、热量低、环保、耐用等特点。主要应用于各种室内、户外显示屏,汽车内部的仪表板、刹车灯、尾灯,电子手表,手机等。  LED产业链包括哪几部分?  LED产业链主要包括4个部分:LED外延片、LED芯片制造、LED器件封装和产品应用,此外,还包括相关配套产业。  一般来说,外延属于LED产业链的上游,芯片属于中游,封装和应用属于下游。上游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领域,而中游和下游的进入门槛则相对较低。  什么叫LED外延片?  LED外延片生长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块加热至适当温度的衬底基片主要有蓝宝石和、SiC、Si上,气态物质InGaAlP有控制的输送到衬底表面,生长出特定单晶薄膜。目前LED外延片生长技术主要采用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方法。  LED外延片衬底材料是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发展的基石。不同的衬底材料,需要不同的LED外延片生长技术、芯片加工技术和器件封装技术,衬底材料决定了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发展路线。  当前,能用于商品化的衬底只有两种,即蓝宝石和碳化硅,其他诸如GaN、Si、ZnO衬底,还处于研发阶段,离产业化仍有一段距离。  什么是LED芯片?  LED芯片也称为LED发光芯片,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其主要功能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芯片的主要材料为单晶硅。  半导体晶片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P型半导体,在它里面空穴占主导地位,另一端是N型半导体,在这边主要是电子。但这两种半导体连接起来的时候,它们之间就形成一个P-N结。当电流通过导线作用于这个晶片的时候,电子就会被推向P区,在P区里电子跟空穴复合,然后就会以光子的形式发出能量,这就是LED发光的原理。而光的波长也就是光的颜色,是由形成P-N结的材料决定的。  什么叫LED封装?  LED封装是指发光芯片的封装,与集成电路封装有较大不同,不仅要求能够保护灯芯,而且还要能够透光。所以,LED封装对封装材料有特殊要求。  LED封装技术大都是在分立器件封装技术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但却有很大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分立器件的管芯被密封在封装体内,封装的作用主要是保护管芯和完成电气互连。而LED封装则是完成输出电信号,保护管芯正常工作,输出可见光的功能,既有电参数,又有光参数的设计及技术要求,无法简单地将分立器件的封装用于LED。  LED封装包括引脚式封装、表面贴装封装、功率型封装等多种形式。  LED应用产品包括哪些?  信息显示。电子仪器、设备、家用电器等的信息显示、数码显示和各种显示器以及LED显示屏信息显示、广告、记分牌等。  交通信号灯。城市交通、高速公路、铁路、机场、航海和江河航运用的信号灯等。  汽车用灯。汽车内外灯、转向灯、刹车灯、雾灯、前照灯、车内仪表显示及照明等。  LED背光源。小尺寸背光源:小于10英寸,主要用于手机、MP3、MP4、PDA、数码相机、摄像机和健身器材等;中等尺寸背光源:10英寸至20英寸之间,主要用于手提电脑、计算机显示器和各种监视器;大尺寸背光源:大于20英寸,主要用于彩色电视的显示屏。  (信息来源:中研网)  2010-08-20目前,中国LED产业发展正逐渐迈入成熟阶段。在这渐趋“成熟”的过程中,“整合”成为LED行业的一个重要关键词。LED行业整合分为“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两大类。“横向”整合主要表现为LED大企业运用资本势力(采用并购、联合等方式)扩大营运规模以降低成本,“纵向”整合主要表现为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LED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数据显示,2014年1-6月,中国内地LED照明企业完成了11起并购交易,交易总金额约为35亿元,平均每起案例资金规模约3亿元。新一轮行业并购整合潮不同于前几年的产能扩张,此轮并购相对理性,主导力量都是行业龙头企业,且差异化竞争态势明显,行业将进入“后竞争时代”。同时,在政策大力扶持、上游技术突破、价格下降、市场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推动下,LED行业起飞已无疑,未来十年则是黄金发展期。

以云南东盟贸易数据为基础分析云南在东盟市场中的比较优势和形成原因

明乎鬼者
橙路
  统计显示,云南外贸受惠于东盟协议优惠税率的进口货物总值为1.6亿美元,同比增长23%,税款优惠总额为1.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共有74个税号的商品享受东盟协定税率。受惠货值虽仅占进口东盟原产货物总值的9.5%,但与2009年相比,在政府、商务、海关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云南企业已基本能运用东盟原产地规则,享受自贸区带来的优惠政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共有91个进口企业享受了东盟优惠协定税率,其中云南本省企业为85个,占到进口企业总数的93.4%。  自贸区的建成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利用自贸区优惠政策开发东盟贸易大市场的热情。全年,云南省共有1309家企业和东盟国家建立了进出口业务。其中,民营企业占有东盟市场的绝对优势,累计外贸额34亿美元,同比增长62%,外贸比重74.2%。国有企业增势相对平稳,累计贸易额10.5亿美元,增长10%,外贸比重23%。  在产业结构方面,东盟国家在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上比较优势明显,云南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有比较优势,显示了良好的互补性。统计显示,云南对东盟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农产品、化肥和有色金属。机电产品出口7.5亿美元,同比增长43.4%,增速接近5成。农产品出口6.4亿美元,同比增长53.8%,其中,“云花”出口1722万美元,“云茶”出口1197万美元,“云烟”出口1.5亿美元,蔬菜出口5.1亿美元,水果出口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2.6%、25.9%、24.7%、96.1%、41.6%。进口方面主要是农产品、金属矿砂和木材。其中,农产品进口增幅明显,累计进口农产品6.2亿美元,同比增长91%,主要以棕榈油、干、鲜木薯、谷物、大米。资源性商品进口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累计向东盟国家进口金属矿砂447.3万吨,3.5亿美元,量值同比分别增长增长70.3%和25.9%;进口木材51.4万立方米,1.8亿美元,量值同比分别增长11.3%和8.6%。  在一方面大力提高通关效率的同时,另外昆明海关也依法加强减免税审批,大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和云南骨干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及产业升级。针对云南省2010年开展的一些重点大型项目,如云南冶研新材料有限公司的6英寸单晶硅项目、多晶硅项目、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6万吨/粗铅、10吨电锌及渣综合利用工程、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腾冲古林木业有限责任公司21万平米中高密度纤维板等,昆明海关提前介入服务,主动送政策上门,进行了零距离的宣传、答疑,为项目可行性论证提供了减免税政策的咨询讲解。其中,仅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就在进口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中享受减免税款7738.62万元,降低了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的进口件采购成本,有效促进大型养路机械产业的发展。此外,昆明关区减免税备案中凸现出“农林牧副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适用该条目的减免税项目主要集中在制茶和咖啡深加工行业,促进了云南省的特色绿色农业加快转型、升级。全年,关区共审批进出口货物征免税证明4781份,审批总货值4.24亿美元,减免税款合计7.2亿元人民币。  昆明海关表示,自2002年11月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始,至2010年1月1日中国对东盟93%产品的贸易关税降为零,是自贸区建设的第一阶段。2011年至2015年,东盟越、老、柬、缅四国与中国贸易的绝大多数产品亦实现零关税,与此同时,双方实现更广泛深入的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和投资市场。这为云南企业开拓东盟市场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不知道对你有没帮助,申请加精,多多加分,创建团队中,急需大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