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湿灰焉
试论大众传媒的社会效益问题摘要:本文强调大众传媒作为文化产业要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大众传媒在经济协调发展、社会政治稳定、社会法律道德、社会人文关怀、社会文化引导、精神文明建设等六大方面肩负着社会责任,由此,在这六大方面产生社会效益。明晰社会效益是传媒文化产业生存发展的根本目的,经济效益是基础和手段的辩证关系,减少或避免其负面效益的产生。 关键词:大众传媒;社会效益;论述 一、大众传媒属文化产业的核心层 传统的大众传媒包括报纸、期刊、广播和电视,加之音像制品和网络新媒体等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现代传媒群体,进行信息传递、文化交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众传媒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功能日趋凸显。在“三个代表”中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2003年7月,由中宣部协调,国家统计局牵头,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文物局等部门联合参与成立“文化产业统计研究课题组”,课题组将“新闻、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电影”归为“文化产业核心层”。 大众传媒被称之为“文化产业核心层”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不仅传递、承载各种信息与经济的济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自己也生产文化产品。如,广播电视节目、电视电影作品等。大众传媒由于其性质与功能,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推动和产业规范下,已形成传媒文化产业。 二、从社会责任层面出发,探讨社会效益的内涵 人们对大众传媒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力较为关注,对其社会效益尚处在初步探讨阶段。笔者认为,社会效益建立在社会责任的基础之上。目前,人们对社会责任认识仍较为模糊。一般只局限于论及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传媒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范畴。由于传媒业的迅速发展,应该突破这种狭隘观念,本文力求从大众传媒是文化产业的角度出发,从其社会责任的层面探讨其社会效益的科学内涵。 在国外,1947年3月2日(美)新闻自由委员会组织发表的《自由和负责任的新闻界》第一期报告中确立了传媒业应具有社会责任的思想。后来,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中,彼德森撰写了其中的一种,即“社会责任传播理论”。1998年帕特里森·帕森斯等撰写的《有线与卫星电视产业》一书中阐述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传播中的社会问题。 传媒业的社会责任理念,不仅是20 世纪西方传媒的新理论,国内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中,也阐述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显然文化与经济相比,文化的影响力更大、更深远、更持久,作为文化核心产业的传媒文化产业影响面广泛、影响力巨大,传媒文化生产者其社会责任涉及面既广泛又重大。 三、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决定其对社会产生六大效益 1、经济协调发展方面的社会效益。从宏观经济的层面来看,文化消费将成为真正拉动消费结构升级的主力军。而且随着社会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越过温饱走向小康,社会对文化层面的消费还将日益增加。其中,传媒业已划归为我国最重要的文化产业,其产值已达到3千多亿元的规模,并还在不断攀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的需求正是传媒业的使命,也是评估其社会效益内涵之一。 2、社会政治稳定方面的社会效益。本世纪世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竞争都转向以文化为中心。传媒产业涵盖面广泛,影响力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加之国际形势的千变万化,传媒产业承担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防范和打击各种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的重大责任。传媒业若缺失此项责任,那将给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安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现代先进文化的建设等带来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 3、社会法律道德方面的社会效益。一是,传媒业本身要加强文化法治建设;二是,传媒业要宣传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准绳。我国有3.67亿未成年人,现阶段,在网络传播中的问题对社会影响尤其值得研究。 4、社会人文关怀方面的社会效益。传媒产品可视为公共文化产品,其内容包涵社会各阶层。如,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向,就业竞争,儿童教育,天灾人祸等,通过传媒文化产品可以形成社会舆论,引导整个社会关怀的注意力,尽到社会人文关怀责任。 5、社会文化引导(包括传统文化承传)传播方面的社会效益。随着人们的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需要,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生存质量的变化,传媒引导人们对本土文化中优秀内涵的认知和理解,树立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及先进文化的建设,由此产生文化承传与发展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