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无不理
我国对于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是从1978年开始起步的,是世界上研究传媒经济最早的国家之一,现在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在这三十年间,就传媒经济这个学科的建立,主要研究了三个大课题: 一是对传媒经济基础理论的研究;二是对传媒经济理论的应用,即传媒经济的应用理论的研究;三是对传媒市场营销的研究,是从纯操作层面寻找传媒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的途径和应用。 一、传媒经济学的现状 自1978年至2002年的20多年间,很少有人研究传媒经济,即使研究也仅仅是就事论事,不会触及其本质性问题。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后,研究传媒经济的人多了起来,但是立足点差异较大。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类型: 一种类型是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传媒经济,认为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有经济问题,但是就其本质来说,是应用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中国传媒经济理论的创始者。 一种类型是从纯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传媒经济,认为传媒经济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种经济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人较多,其代表人物主要是从事传统经济学研究的一部分学者。 一种类型是从其他角度研究传媒经济,认为传媒经济学是从任何一种学科“变异”过来的,是一种“非牛非马”的东西,可以随便“研究”。持这种观点的人多是在传媒经济“热”的环境下从其它学科转向对传媒经济研究的人,他们仅仅是把传媒经济学当作一个“外壳”,其内容仍然是“研究者”原来所研究的学科内容。 1978-2002年的20多年间是传媒经济学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拨乱反正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主要解决了科学认知传媒性质和功能问题,其核心是创造性地提出了传媒的两重性和两种功能理论,即传媒“二重性”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解决了以下十一个重要问题: 第一,传媒具有政治属性,行使宣传功能,可以进行事业化运营;第二,传媒具有经济属性,行使产业功能,可以进行产业化运营;第三,为广播电视媒介实施制播分离制度、纸媒介实施三分开制度(产政分开、产事分开、管办分开)、网络媒介实施产业化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四,为市场机制进入媒介领域提供里了理论支撑;第五,为媒介产业的资本运营寻找到了理论途径;第六,为媒介产业资源的科学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七,为科学界定媒介经营和管理寻找到了理论标准;第八,为建立科学的媒介机构(产业机构)寻找到了可遵循的规律;第九,为建立科学认知媒介行政(事业行政和产业行政)管理、财务(事业财务和产业财务)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第十,为媒介整合,寻找媒介发展的持久性的基础推动力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十一,为媒介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寻找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对象。 上述十一个问题的解决,为传媒经济的发展消除了一定的思想障碍。所谓“一定的”,意味着还有一些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它还需要一个过程。 2002年以后,由于发展传媒经济的基本政策已经明确,所以拨乱反正的重点是如何认知传媒经济问题。现在在传媒经济的认知上,从表面上看是理论界的分歧,但是就实质来说,它直接影响着决策。 现在,我国理论界对传媒的看法可集中在三点上: 其一,传媒是一个纯政治问题,不存在经济问题;其二,传媒是一个纯经济问题,不存在政治问题;其三,传媒是一个多元性质的信息传播工具,只讲政治或只讲经济,很难说清楚传媒的本质。纯政治化、纯经济化已被媒介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也不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所谓的多元性质,是一种江湖理论的观点,对于传媒经济的发展以及传媒整体的发展都是不利的,甚至是可怕的。 传媒经济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它是由经济学、新闻学、信息学等学科的元素相融合而形成的具有传媒经济学特质元素的一门新学科。传媒二重性理论是传媒经济学的灵魂或基础。 在传媒经济学特质元素中,传媒经济论、传媒产业论、传媒生产力论等理论是构成传媒经济学要素中的核心性经济元素,其他内容都是由经济、政治、文化和传播业务等学科细胞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性的新学科元素,即传媒经济学基础元素。根据传媒二重性理论的要求和传媒经济学要素构成现状,传媒经济学是应用传播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研究经济、政治、文化、区域等诸多方面信息的运营活动规律和技巧的科学。传媒经济的运营活动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交融在一起进行的,企图把它们的运营活动分开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分开了,也就失去了研究传媒经济学的意义。 总之,传媒经济学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是一门尚未成熟的新学科,有待于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