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芙莉
只要是正规的大本学历想报什么就报什么看川大的研究生招生简章人家考什么,参考书目是什么你就看什么呗英语不等于六级但是难度基本相当但是川大美术不要求60啊=\44分左右所以,大概四级水平就可以搞定了每年十月份网上报名11月份到你选择的考点交钱照相==然后等准考证一般1月份考试(都是年前的半个月左右)月份,高都录取分数线将出来,此后,莘莘学子中,有的金榜题名,有的升学无门。在这种悲伤、雀跃的交响乐中,细心的人们也许会发现,各省市自治区高考录取分数线差别很大。 例如,去年,北京市第一批文科院校最低分数控制线是466分,而湖南则是556分,湖北为544分,最高相差90分;北京市第一批理科院校最低分数控制线为460分,而湖南为537分,湖北为566分,最高相差106分;北京市第二批文科院校最低控制线为447分,而湖南为524分,湖北为523分,最高相差77分;北京市第二批理科院校最低控制线为421分,而湖南为495分,湖北为535分,最高相差114分;北京市专科第一批文科最低控制线为420分,而湖南的专科为514分,相差94分;北京市专科第一批理科最低控制线为382分,而湖南专科为482分,相差101分……从这组对比中可以发现,在湖南无论文理科连专科都上不了的许多学生,在北京却已超过第一批院校最低控制线! 甚至拿中国最穷的、1998年人均GDP只有2323元的贵州省与1998年人均GDP为1.8万元占全国第2位的北京市相比,今年贵州高考录取最低投档分数线,理工类本科重点线是480分,文史类(含外语)重点线为514分,也高于北京市!而且据报道,在湖南,今年只有一半参加高考的学生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而北京则是四个里头取三名,上海是三个里头取二名,贫富两极分化日渐加大时,这种高等教育的两极分化也愈加严重。(摘编者语:如果因高考评卷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而以录取分数线进行比较有欠科学的话,那么面对录取比例,该作何说?也许分配各省区市录取名额者会说:北京上海等地考生素质高,所以应多给名额。但最能使人信服的,只能是以公平的标准来进行公平的选拔。) 年复一年,学生们这样考着,高校这样录取着。人们更多的只是关注黑色的七月独木桥上残酷竞争的应试教育弊端丛生,而对这种现象似乎并未放在眼里,更不用说公开质疑了。在口口声声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要走法治社会的今天,从云贵高原到华北平原,从大漠西北到东海之滨,无论是乡村还是都市,不忍平等之火熄灭、效率之光黯淡的人们,又还有什么理由对这种现象保持一贯的平静冷漠而不是奔走呼号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而现在高考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却是取决于考生的户籍是在哪个省市自治区,此时,他首先只能是户籍的附属物,而不是受宪法和法律保护的中国公民,而所谓的户籍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实际上取决于他们的父母是谁。 我们很难设想,现行的这套做法能与“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样的字眼一脉相承,它实际上是置宪法和法律于我们历来所批判的那种尴尬境地:抽象地肯定而又在具体中否定!可谁又会认为这能成为我们国家立法的初衷呢?!改变这种不当的惟一出路不是修改法律,而是彻底纠正错误的行为。 我无意于激起一部分的嫉妒之意,唤起另一部分的怜悯之情,从而想方设法去实现起点的均等或一致。我们都知道,现在满足不了每个高中毕业生能上大学的要求,也满足不了都能上一流大学的愿望。教育机会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稀缺资源。因此,惟一的办法只能是平均竞争。教育的机会对每一个高中毕业生开放,而只有才智是惟一的通行证。当然,我不是说就不能对弱势群体弱势地区实行适当的倾斜照顾,但绝不能“劫贫济富”。 因此,我希望人们高谈阔论关心下一代的时候,平等的教育权利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用户籍身份来对考生区别对待时,实际上是使一部分人不能获得与其才智相称的高等教育,阻碍了他们追求知识和幸福的通途。 平等的权利能落到实处,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