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降低物流成本研究 开题报告怎么写啊? 急求,谢谢!

国风
而弃规矩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降低物流成本是现代物流管理的首要任务。从我国加入WTO开始,做出了承渃2003年允许外商独资在货运代理方面。这些承诺直接影响到了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国内物流企业要及时调整战略目标,提高物流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物流管理的本质就是以最低的成本来完成最优的服务,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积极而有效的物流管理就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经济效益,可以合理的配送运输,使中间的装卸,仓储费用降低,损失减少,从而提高物流经济效益的目标;降低物流成本也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本文试从根据我国的物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分析并提出了适当的解决方案从10个方面进行论述的A加强物流成本核算管理制度;B降低采购成本;C配送成本;D运输成本;E库存成本;F采用供应链的管理模式;G控制退货成本;H提高客户服务水平;I采用现代化信息系统技术;J加强人员成本管理意思等。降低物流成本是为了提高企业利润从而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实现我国现代物流可持续稳定发展。

招标控制价开题报告

野马
招投标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背景 随着建筑工程市场的发展和日益繁荣,对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规范化的要求越来越紧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相继颁布,全国各省市的建筑工程招投标交易中心也相继成立,社会迫切的要求建筑工程招标活动能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要求,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进行,一避免“权利工程”“贿赂工程”“裙带工程”等造成的“豆腐渣工程”,从而规范现有的建筑工程招投标市场。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我选择了招投标作为我这次毕业实习的方向。招投标的优点有:1)有利于贯彻“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招投标双方在统一的工程量清单基础上进行招标和投标,承发包工作更易于操作,有利于防止建筑领域的腐败行为。2)工程量清单报价可以在设计中期进行,缩短了建设周期,为业主带来明显经济效益。3)要求投标方编制企业定额,进行项目成本核算,提高其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4)清单条目简洁明了,有利于监理工程师进行工程计量,造价工程师进行工程结算,加快结算进度。2、意义以《鹤壁市天城小区6#住宅楼施工投标》为毕业设计课题,按此建筑项目工程为编制对象,在充分调查、研究、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该项目施工招标文件,设计成果要详细、完整和实用。在毕业设计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熟悉建设工程招投标程序和合同管理,掌握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方法,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经济技术分析和建设项目组织及管理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巩固和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成为工程管理专业合格毕业生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投标文件的组成内容: 第一部分 商务标(经济标),其投标文件格式:⑴ 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书;⑵ 投标文件签署授权委托书;⑶ 投标书;⑷工程量清单报价书;⑸投标人综合业绩资料;⑹招标文件要求提供的其他投标资料。要求: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实物工程量,进行钢筋等主要材料的工料分析,初算工程造价,调整价格,确定符合工程量清单要求的最终报价。第二部分 技术标,其投标文件格式:⑴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进度网络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等);⑵ 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⑶ 工期优化后的技术经济指标对比分析。。要求:制定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准备工作计划、资源需要量计划及保证措施;各阶段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各种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进度、成本目标及控制措施;文明施工措施等。第三部分 工程量清单报价书,其格式:投标总价:封-3总说明:表-01工程项目投标报价汇总表:表-02单项工程投标报价汇总表:表-03单位工程投标报价汇总表:表-04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与计价表:表-08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表-09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一):表-10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二):表-11其他项目清单与计价汇总表:表-12暂列金额明细表:表-12-1材料暂估单价表:表-12-2专业工程暂估价表:表-12-3计日工表:表-12-4总承包服务费计价表:表-12-5投标文件密封和标记如下:投标方应准备正本一份和副本若于,用信封分别把正本和副本密封,每一封注明何时之前不准启封。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了解投标文件的内容,掌握关于投标的一些知识,熟悉投标的程序;2、工程量清单的计算;3、标底的编制。三、研究的主要方法及预期的研究成果:主要方法: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GB 50500-200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3、参照《投标文件范本》编制投标文件4、依据国家颁布的统一工程项目划分,统一计量单位和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并提供招标单位投标报价,来参与竞标。研究成果:《鹤壁市天城小区6#住宅楼投标文件》一份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第一周:选题、开题,收集资料,熟悉工程项目图纸、资料,查询相关规范及标准,撰写设计提纲;第二周:工程量计算及复核,编制工程量清单;第三周:编制商务标、技术标、工程量清单报价书;第四周:编制项目施工投标文件;第五周:整理、完善、审阅、打印、装订。答辩。参考资料:www.chinaqzj.com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分析开题报告

两家人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肖炳花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1.选题依据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界和实务界开始研究并推广了一种新的成本会计制度——作业成本法( ActivityBased cost ingsystem)简称ABC法。它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进行计算产品成本的科学方法。它的基本理念是产品消费作业,作业消费间接成本,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作业导致间接成本发生,作业是产品和间接成本的中介。ABC法不仅是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同时也是实现成本控制与成本计算相结合的全面成本管理制度。作业成本会计,就是要力求消灭非增值作业的一种系统管理活动。它所关注的是怎样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以便能在企业决策、控制的管理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业成本法在中国现阶段还是刚刚起步阶段,还不是很成熟,并且对其应用仍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中。而在国内作业成本法在学术上的研究虽然涉及面很广,但是缺乏系统性,研究的深度不够,缺乏实证研究。故在此探讨此课题。2.意义作业成本法在中国现阶段还是刚刚起步阶段,还不是很成熟。但是作业成本法在我国船舶工业上的意义是十分显著的。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正处于百年不遇的战略机遇期,并有望成为世界船舶制造业的中心。我国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要提高我国造船的国际竞争能力二、23[2][15]

应付账款管理开题报告怎么写? 最好详细些

曼陀罗
后世之乱
关于应付账款管理的调查报告

浅析(某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 开题报告如何写!

佞也
狼雨
XXXX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名称: 浅析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 学 院: XXX学院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会计方向) 学 号: 123456789 学生姓名: XXX 指导教师: XXX2010 年 3 月一、论文选题的动因(背景或意义)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企业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理财目标的情况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具有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企业财务管理造成了一定影响,我国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资金管理、建立财务监督制度、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全面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论文拟阐明的主要问题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企业在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方法,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论文的构思建立在现代企业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的理解基础上,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探讨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功能及原则,指出企业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再着重分析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多种方法,并对它们的适用性和现实中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试图提出作者自己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本论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逻辑方法,同时结合案例分析进行了论证。本文的基本观点是选择合适的财务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的管理效率,有利于解决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三、论文提纲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功能及原则 1.企业财务管理的定义; 2.企业财务管理的功能; 3.企业财务管理的原则;二、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1.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企业财务管理造成的影响2.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 3.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地位; 三、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四、解决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四、主要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 [2]伍柏麟.中国企业集团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3]袁琳.论企业集团化与财务管理集中化.[J],《会计之友》,2000年第9期. [4].李道明.财务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5]陈欣.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木管理模式探析[J].财会月刊,1999,(12) [6].马敬民,刘志勇.经商理财[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 [7].周桂云.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行政论坛,2001,(06) [8].李强.现代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J].税收与企业,2003,(08) [9].任常军.论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J].企业活力,2002,(09) [10]张芳.论企业集团的未来财务管理模式.[J],《上海会计》,2001年第4期. [11]陆正飞.论企业集团化与财务管理集中化.[J],《财会通讯》,2000年第9期. [12]Charles T.Horngren,Gary L.Sundem.William O.Stratton. Introction to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entice Hall, 12th Edition [13]Scoot Besley,Eugene F.Brigham.Essentials of Managerial Finance,Thomson Learning,12th Edition 五、指导教师意见 是否同意学生进入论文写作阶段指导教师(签名):20 年 月

论文的开题报告

大辩
莫富于地
  【摘要】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机构投资者更是超常规发展。随着其规模的扩大和影响的加强,机构投资者的持股行为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回顾了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内在动因;借鉴美国经验提出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可行方式;阐述了我国资本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治理的积极作用;从机构投资者本身、法律角度等提出发挥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作用的建议。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资本市场  2008年2月28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主办的“2008年养老金国际研讨会”上指出,目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重已占A股流通市值近50%的份额,截至2007年底,我国已有基金公司59家,管理基金346只,资产管理规模为  22 339亿份,基金净值为32 762亿元,基金持股市值占流通市值的比重达到28%。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持股市值约占流通市值的3.34%。截至2008年1月底,我国已经有52家境外金融机构获批QFII资格,核准外汇额度99.95亿美元,QFII持股市值占股票流通市值的比重约为1.7%。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参与者,机构投资者在改善投资主体结构、稳定市场、活跃交易、推进公司治理乃至促进金融体系竞争与效率等方面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我国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历程  中国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2—1997年),共同基金在一种缺乏规章制度、监管不力、地方政府各自为政、投机盛行的状态中发展,最终以中国证监会“规范老基金”而告终;第二阶段(1997—2000年),中国证监会颁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参照主要发达国家基金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引进了托管等制度框架,使得中国基金业逐渐步入了规范发展的轨道,但是,由于市场整体规范程度等原因,基金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发展的速度和规范的程度仍然差强人意,这一阶段的发展由于2000年的“基金黑幕”事件而告一段落;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2001年,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发行成功。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在监管层大力推动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基金业开始了超常规发展的历程。机构投资者的规模迅速增加,成为市场不可忽视的一支主流力量,在2002年中兴通讯(000063,SZ)增发H股的事项中,机构投资者显示出了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  2002年8月20日,尽管遭到众多基金和中小股东的强烈反对,中兴通讯临时股东大会仍以90%以上的赞成票通过了H股发行计划。虽然大局已定,汉唐证券、申银万国、长盛基金等数十家机构投资者仍联名上书证监会要求审慎看待中兴通讯发行 H股,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众多的基金公司之所以反对中兴通讯的增发H股方案,是认为该公司增发 H 股导致现有股东的股东权利全面摊薄,侵害了现有股东的权利。“中兴事件”是大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博弈,传递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机构投资者开始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  二、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原因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是出于信托责任以及持股比例的增加,与中小股东相比,他们更有动机参与公司治理、监督管理层,此时他们在监督活动中获得的好处远远超过他们承担的成本。  (一)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所持有的资本总额逐渐增加  这种增加的结果是促使机构投资者的规模壮大,他们再运用传统“行走于华尔街”的方式显然不便。“他们持股量大,一旦套牢,必定开口说话,不然割肉就成本太高,况且,机构投资者大量抛售股票,必然会冲击市场并使股价猛跌,反而使自己受损。”相反,正因为他们所占资本市场中资本总额的量大,他们有能力参与公司治理,而参与的利益往往高于不参与的利益。  (二)管理学中的实证分析研究也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提供了有利的证明  频繁的买卖股票并不能获得市场平均水平以上的收益,长时间的持有增长型的股票所获得的收益更高。  (三)机构参与公司治理有利于解决公司控制权、公司股权机构等关系公司长远利益的问题  公司长远利益的实现必然也会给机构投资者带来实在的利益,从而形成作为股东的机构投资者与公司的长远利益的有机结合。  三、我国资本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可行方式  美国是世界上资本市场最成熟的国家之一,美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程度也走在世界的前列,对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具有借鉴意义。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特点,我国资本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可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行使股东投票权  机构投资者凭借自己拥有的股票份额参加股东大会,并行使表决权。  (二)召集临时股东大会和临时董事会,提出股东议案  机构投资者对公司出现的重大问题召集临时股东大会和临时董事会进行讨论,并向董事会或管理层递交一些能对解决其问题有益的股东提案。  (三)行使代理投票权  机构投资者代理其他股东在股东大会上行使代理投票权,获得的表决权份额,提高“说话”的声音,这也要求机构投资者在行使代理投票权时要积极且谨慎。  (四)对被投资公司实施监控  美国机构投资者通常聘请财会、审计、法律等方面的专家担任被投资公司的独立董事,以加强其对公司经营管理和控制。  (五)私下交谈  美国机构投资者经常采用非正式对话方式向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就公司的业绩问题提出质疑,并进行讨论。  四、我国资本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  (一)完善股东会职能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表现在3个方面。1.控股股东股权比例过高;2.流通股股东股权比例低,而且过于分散;3.国有股比例偏高,出现国有股股东虚位的情况,造成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正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改革完成后将实现股票全流通,股票同股不同权的现象将不会存在。机构投资者作为出资人,在股东大会上凭借自己持有的股票份额,成为能够制约大股东的力量,监督损害中小股东的关联交易行为。此外,可弥补国有股股东虚位,有效发挥股东会的权力,监督经理层的经营决策,减少“内部人控制”问题。  (二)提高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  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关注有助于提高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独立董事的存在有利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提升企业价值。反之,内部人所控制的董事会则容易作出不当的决策,损害股东的利益。在机构投资者的大力推动下,董事会的独立性将不断提高。  (三)减少经营者的短期行为  大量持股以及成熟的机构投资者会监督和约束管理层,确保他们选择的投资水平能最大化企业的长期价值而不只是满足短期收益目标。布什(Bushee)的实证研究发现,当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时,管理者不太会通过减少研发支出来扭转盈余下降,这意味着机构投资者是成熟型投资者并担负着减少管理者短视行为的监督角色。  (四)为公司决策提供建议  机构投资者集中了治理方面的专业人才,能更好地履行治理职能,增加公司决策的专业性与科学性。Pound(1995)指出:“在很多公司中,公司的管理者并不缺乏激励,而缺乏的是选择更优策略的能力。”Pound认为,因为管理者缺乏这种选择更优策略的能力,往往会作出错误决策,结果使得公司陷入危机。他认为,防止这种错误的决策需要一套体制,在这一体制中,高层经理和董事会在决策上可实现真正合作。另外他认为,董事和经理应该积极寻求机构股东的参与。可见,机构投资者不再是管理型公司模式的消极组成部分,在公司治理中,他们成了积极的参与者。因为他们的加入,能影响管理者策略的制定,完善公司的治理。  五、我国资本市场中发挥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积极作用的建议  (一)机构投资者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及完善机构投资者内部法律制度  我国机构投资者要大力引进产业经营人才。在投资上市公司之后,对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进行长远规划,不能把眼光始终集中在资本重组和金融投资上,而应该引导企业长期经营的经营方向。要积极完善机构投资者内部法律制度构建,使得机构投资者内部组织结构合理,以解决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中监督者的监督问题。  (二)放宽对机构投资者介入公司治理的限制  世界银行研究报告小组(2001)研究表明,当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股票达到某个临界值(占股票市场总额20%)时,他们才有可能积极地参与公司治理。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有一定的限制,比如规定一个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不得超过该基金净值的10%;同一基金管理人持有某证券比例不得超过该证券的10%。这些限制目的在于分散机构投资者的风险,但也造成机构投资者投资过度分散,使他们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应适当放宽这些限制,使机构投资者成为公司的积极投资者和大股东,并真正关注公司的长久发展,深入、积极地参与公司的治理工作。  (三)大力扶持并培育多元化、大规模的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种类应该多样化,以便能够促使不同种类机构投资者为牟取利益而积极参与公司治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险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养老基金、金融投资公司的规模会越来越大。这些机构的发展为壮大机构投资者的队伍提供了可能性。加入WTO后,我国逐步开放了国内证券市场,引进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金雄厚,参与公司治理经验丰富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活跃,将对机构投资者参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产生积极影响和示范作用。法律必须逐渐放松他们参与投资活动的限制,使得他们参与公司治理具有合法依据。  (四)完善投票权委托征集制度  投票权委托征集制度是小股东在股东大会上对抗公司经营者和大股东的有效手段,它对凸现小股东公司地位、实现股份民主和保护投资者利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投票权委托征集制度的完善能够减少机构参与公司治理的成本。而机构参与公司治理的成本能够决定公司是否作为积极投资者。成本过高时机构投资者往往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但我国至今尚未建立完善的投票权委托征集制度。为鼓励机构投资者用手投票,我国法律应该完善投票权委托征集制度。  (五)建立机构投资者组织  建立机构投资者自律性组织有利于解决机构投资者集体协商成本问题和搭便车问题。机构投资者组织为各类机构投资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和集体行动提供平台,其调查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情况,为机构投资者了解公司的信息提供了一种便利。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公布,督促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我国尚缺乏这样的自律性组织。为了促进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我国管理部门可以尝试指导建立机构投资者的自律性组织。同时,可以指导证券交易所或民间研究机构建立一些调查中心,组织协调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舫.公司控制的理论与实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Pound著.孙经纬译.公司治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W.T.Carleton,J.A.Nelson,M.S.Weisbach.TheInfluenceofInstitutions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through Private Negotiations:Evidence from Tiaa2cref 〔J〕.Journal of Finance,1998,(53):1 335-13 621.  〔4〕S.G.Monk,N.Minow.CorporateGovernance〔M〕. Malden,MA:Blackwell Publishers,1995.  〔5〕 B.J.Bushee.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on Myopic R&D Investment Behavior〔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8,Vol173,(3):305-3 331

我的毕业论文是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现在也写开题报告,请高手帮个忙!!急啊

听乎无声
虑求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摘要:中小企业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一些中小企业由于没有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  度,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  当今,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发  展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存在着内部管理薄弱、经济效益较  差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致  使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  制制度的建设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负责人内部控制观念淡薄  很多中小企业负责人轻视内部控制,习惯于行政指挥,  家长式管理、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现阶段由于企业外部监  督比较薄弱,一些中小企业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  不足或者说不愿意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他们认为自己足可  以保证财产的安全,制定内部控制就是对管理经营权的干  预。因此,往往不愿去关心,更不愿带头执行。中小企业家  长式的管理特点,使得负责人任人唯亲,为自己谋取利益带  来更大的方便。可见,有些企业是不愿对自己进行控制的,  其对内部控制的理解是对下不对上。管理者对自我控制的  排斥使得内部控制无法有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环境,从而  也影响了企业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执行。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基础薄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1.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设置不符合会计规范,会计人员  综合素质偏低。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员工较少,有  的企业干脆不设会计机构,有的即使设置但也是层次不清,  分工不明确,有的企业会计兼任出纳或保管员。在会计人员  的任用上,有的会计人员无证上岗,有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  老化、专业水平较低,使得许多理论上完善的会计方法与会  计技术无法实施。中小企业常见的做法是任用自己的亲属,  完全依领导的意愿做帐;  2.财产清查没有形成制度,清查期限不明确,清查程序  不规范,企业资产长期不对账,不盘点,既造成了会计信息失  真,又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  3.部分中小企业内部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发挥出来。会  计的日常控制依赖于会计的日常监督,内部会计监督要求会  计人员对本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但是一些企  业的管理者经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到管理者干预或  利益的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办事,使会计的监督职能  无法履行。  (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失或不完善  目前中小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企业那  么明显,尤其中小企业中的民营企业,投资者就是经营者。  因此,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  全或虽有几项制度,实际工作却从未实行内部控制,个别企  业甚至没有书面的内控制度。他们认为,中小企业规模较  小、组织简单,一个人往往要做多项工作,不需要内部控制,  或也不宜有完善的内控制度。这些片面的观念使得他们不  重视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即使建立了内部控制,有的也  只是流于形式。远远达不到《会计法》及财政部颁发的示范  性文件提出的系统化、规范化的要求,致使企业不能实现内  部控制的目标,给企业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四)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执行没有很好地分离制约  现阶段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运作仍沿用过去的传统  管理方式,一人说了算,存在“重大”无标准,“决策”无民主的  领导独断专行的现象,由于权利高度集中,排斥了集体领导  决策的优势,加大了企业经营决策的风险。当今社会大凡出  现重大舞弊行为的企业,基本上均是授权不当、权力过大且  控制不力引起的,给企业长期发展埋下了隐患。  (五)风险意识差,内部压力不足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  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然而从我国中小企业现状来看,其风  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中  第20卷第5期  2007年10月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Journal of Jiangxi Finance College  Vol.20 No.5  Oct.2007  没有经营风险的概念,更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因  此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  以上种种问题使得中小企业资信度较差、经营能力低  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乏。因此,中小企业为了迎接新经济  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自身的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内部  控制制度。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原则  随着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  中小企业内控制度的设计必须依据政府法令、会计法规和企  业会计准则,根据单位所处的经济背景、单位管理的需要,以  及内部控制的要求与处理方法等进行设计。内控制度的设  计前提和基础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内控制  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企业的根本利益和理财目标。基  于以上要求,中小企业内控制度设计应当考虑以下原则:  (一)遵循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切合中小企业实际情  况的原则  企业内控制度设计要遵循国家统一的规定,以要充分考  虑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要求,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  性。凡是可由企业自主选择的财务事项,企业应根据国家统  一规定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组织形式等  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规定。有的中小企业业务量较小,  会计核算只能采用集中核算方式,即会计机构统一办理。在  职责划分上应注意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如出纳与稽核的分  离,出纳与总帐、明细帐的分离。  (二)岗位责任原则  内部控制的设立是与企业管理模式紧密联系的,企业按  照其推行的管理模式设立岗位。因此,体现这一原则首先将  经营管理活动划分为若干具体的工作岗位,并根据岗位相应  赋予工作任务和职责权限,规定操作规程和处理程序,明确  纪律、规则和检查标准,以使责、权、利相结合,做到事事有人  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以此来增强每个  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原则性和灵活性协调配合  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时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  策,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企业运转特点,即企业人、财、物、信  息各种因素,产、供、销各个过程,筹资、投资、收入与分配各  个环节,都要综合发挥作用。协调配合原则是指各项经营管  理活动中,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  协调同步,各项业务程序需要紧密衔接,从而避免相互扯皮  和脱节现象,以保证经济管理活动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因  此,中小企业内控制度的设计不仅要有原则性,而且还应根  据其目标、任务、环境、人员素质的高低等因素的变动而具  有灵活性。  (四)讲究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是体现企业成果和竞争力的主要目标,内部控  制设计目的就是要规范企业经济行为,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目  标的实现。贯彻成本效益原则,即要求企业必须科学地进行  经营管理,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  业只有在其提供特定数量与质量的会计信息所带来的效益  大于其提供会计信息的耗费的情况下,才是有必要的。因  此,在设计内部控制时要考虑其设计和运行成本与效益的关  系,才能实现成本与效益的最佳组合。对重要经济业务活动  要进行重点控制,对一项经济业务活动的关键环节实行重点  控制。选择关键控制点是实现少花费而高效率控制的重要  途径。  三、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效实现企业经营管理  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有效的内部控制关键是对人的控制  “权力制衡,以人为本”,要想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  企业就要着重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因此健  全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必须要从“人”这一要素入手。  1.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关注观念的变革  与创新。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内部控制的法制宣传和  学习,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防止高度集权,僵化的经营运  作,增强自我约束力,提高自觉执行内控制度的意识,并创造  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保证内部控度的有效执行。  2.激发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的热情。内部控制的建立是  一项系统工程,从本质上讲,企业员工既是内部控制的主体  也是内部控制的客体,他们的理解和参与对企业内部控制的  完善和执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  础。要让员工热爱企业,企业的成败与他们息息相关,这样  他们才有参与企业管理的热情,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员  工的内部控制意识。  (二)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建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其基本目标  是查错防弊,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会计控制构成了内部控制的关键和核心,会计控制在内部控  制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具有独立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1.适合中小企业的岗位特点。由于中小企业业务量较  少,会计核算宜采用集中核算的方式,即由会计机构统一办  理,一般可由会计主管兼总帐会计,明细帐会计兼稽核。在  职责划分上应注意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财会人员与经济  业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  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2.抓原始凭证,从源头上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在经济活  动中,如会计人员依据不真实的原始凭证进行核算,会导致  一系列的会计信息失真,因此,企业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必须  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并送交财务部门,会计人员按国家统一  的财务制度进行审核,以保证每项经济业务入帐的正确性及  合法性。  3.加强日常的核对制度,包括帐证核对,帐帐核对,帐表  核对,帐实核对等,日常核对制度对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完  75第5期刘海明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整、正确,保证会计控制的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和  积极性调动如何,直接影响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要建立一  个科学合理的培养、评价、选拔会计人才的机制,调动他们的  积极性。同时制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并进行这方面的宣传、  教育,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三)加强对关键点的控制  中小企业由于人员较少,机构设置简单,不像大企业职  能划分明确,设置的职能部门较多,有利于采取授权控制、会  计系统控制、内部审计监督等控制方法,内部控制相对较完  善。而中小企业应加强对关键点的控制,在实施企业内部控  制时,如何找到关键点,通过点的控制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作用,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企业内部控制点应该设在  三个方面上:  1.资金。对企业资金筹集、调度、使用、分配等实行严格  的控制,进行全程监控,防止资金体外循环。  2.成本费用。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实施严格  的监管,防止出现舞弊行为。  3.权力使用。对企业各经营环节、经济活动操作者的权  力实施有效监控,要注意是否经过授权,权责是否明确,是否  进行了不相容职务的划分,相关的监督人员是否进行了检查  和审核。以防止权力滥用,造成经济损失。只有抓住了控制  关键点,才能达到内部控制的目标。  (四)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管理体制的核心,企业要从所  有者立场出发,不但要把企业最高管理者行使权利的过程纳  入内部控制的监控范围,而且要将其作为内部控制的重点监  控对象,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责,使  决策系统、管理系统和监控系统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制  衡。  (五)强化风险意识,增强企业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企业将面临  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面临着成功的挑战和失败的风  险,风险影响着每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小企业一般没有  投资的风险,但存在着较大的经营风险。中小企业产品单  一,资金不雄厚,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企业管理者风险意识  普遍淡薄,生产经营的许多方面都会受到来自企业内外诸多  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原材料供应、产品的销  售市场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可预见的自然因素的变化等都会  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很大风险,中小企业更有必要强化风险意  识,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等措施,对财务风险  和经营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在未来企业激烈的竞争中求  得生存和发展。  此外,还有诸如建立检查考核和评价机制、有效的激励  和约束机制、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等,总之,建立健全中小企  业内部控制,要立足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既要突出控制的重  点,改进控制的弱点,又要通盘考虑,不留空白,达到内部有  效控制的目的。  (责任编辑:黎 芳)  (上接第53页)  参考文献:  [1]经庭如、许文.优化我国地方税体系的战略性思考.税务  研究[J]. 2002.5.  [2]单学勇.合理分权:中央与地方税收关系的必然选择.改  革[J]. 2001.6.  [3]巩晖.应进一步完善地方税收体系.河南财政税务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J]. 2005.2.  [4]贾康、刘军民.非税收入规范化管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 2005.5.  [5]周鹏、詹耀文.论分税制条件下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关  系的嬗变.上饶师范学院学报[J]. 2003.2.

关于如何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的开题报告

天行
市日
百度hi联系我就ok

开题报告中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怎么写,感觉无从下手。题目是“XX公司在房地产开发中的成本控制分析

对争
卦辞
况和发展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