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犹效之
如不少产业曾经历的一样,当前的中国叉车业已濒临烽火连城的岁月。一方面本土企业同室操戈征战不休,合力、杭叉、大叉几成鼎足之势;而那边厢一袋儿烟工夫,几乎所有外敌兵临城下,早来埋伏的,晚来抢滩的,各自预备里应外合。 洗牌在即。有人被淘汰、被收购,有人坐收利好,好比有人笑亦有人哭的一场大戏。都说当局者迷,其实各位当事人却难得清醒,他们言语节制暗自酝酿心事。不知从何时起,外资大鳄对于扩张并吞之事三缄其口,而本土品牌对于合作合资又爱又怕,不得不持谨慎的open态度。 没错,当所有顶尖高手济济一堂,倘若没有华山论剑,将是多么遗憾和不合逻辑。当风云变幻,想必没有一个人不在潜意识里忧虑,制造压力与被迫恐慌会成为下个五年、十年的行业发展代名词。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颇有杞人忧天之嫌,因为他们总是以最乐观的善良揣度形势,在粉墨登场激烈运动过后,不过是一些配角沦陷,而众位诸侯可照样相安无事,毕竟中国市场太大了,焉能没有委身之地?而的人在看惯了众多产业升级换代之后说,斗争就是你死我活非此即彼,没有中间势态。倘如后者所言,就意味着这场战国纷争中所有主角都将被推到风头浪尖上,必须面对残酷的生死局,赢或者输,主导或者屈从利益的重新分配。这似乎是任何斗争格局要达到制衡的一个必经阶段,军事抑或经济战场上概莫能外,问题是,孰去孰留? 这才是使他们忧心忡忡的沉重话题,在战斗经验丰富、对兼并整合游刃有余的外资巨擘面前,没有见过多少大风大浪的民族企业形同鸡蛋碰石头。但好在狼烟四起前还有点时间,像改制成功的杭叉已为业内同行提供了成功路径,而合力已经在国际攻略上颇有些眉目……在联合、整合中壮大也许是本土企业的唯一出路,如果一旦没有掌握好,变成被动式,便是中国民族叉车业全线陷落的时候,而给不给外资这个机会,几大家族心里都有谱。 总之,此战既然不可避免,那就来吧。 英雄不问出处,这方市场对任何人而言都有胜出机会。无论你是世界霸主,或是名不见经传的新手,为了避免被对手肃清,每个企业都有着太多的事要做。 叉车格局的踌躇未来原本一场令人期待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群英会,不料成了几个国际大腕儿的走秀台。2005年12月初结束的国内最大的物流专业展会“亚洲国际物流与运输系统展览会(CeMAT)”上,世界排名No.1、No.2的丰田、林德习惯性占据了最醒目的面对面位置,永恒力、小松、Kalmar、三菱、大宇、现代等也悉数到场造势;而相比于众外资品牌的大张旗鼓,展位不那么显眼、也没有多少兄弟厂家可以交流往来的合力与上力却显得有些落寞。 按笔者所见,此次参展商十之八九为国际叉车巨头,本土品牌除合力叉车及新秀上力叉车等在内场对望之外,杭叉、大叉、厦叉几大本土巨头及其余近40家企业集体缺席,至于原因则不得而知。不少专业观众在参观结束颇为遗憾地表示,“国内叉车品牌才来了一两个,支持民族品牌的声音很微弱,这不是在向客户暗示叉车行业已经是外国品牌的天下了吗?” 其实就产销量来说,本土品牌的压倒性优势依然不可撼动,但这次同台竞技、昭示行业发展趋势的集会上,内外力量相差悬殊的亮相却给人们一种本土企业集体失语的印象,甚至是一种隐忧重重的暗示。 “当前的行业局势像一个巨大的氢气球,在各方力量的哄抬下缓缓上升,但到了一定高度必然会挤压爆破。”一位圈内人士如此评论叉车行业的复杂现状。此话并非危言耸听,根据其他行业提供的前车之鉴,叉车格局的内外胶着过渡到破旧立新只是个时间问题。 而对于新一轮的大洗牌,好手迫不及待,弱者忧心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