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
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及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地方都推出了“人才引进”计划。各地区人才引进计划都非常优厚:给待遇、给安家费、给科研经费。但待遇标准却不尽相同。通过对比发现,广东汕尾“人才引进”,个人觉得还不错,充分的体现了当地吸引人才的诚意和态度,具体如下:细细算一笔账,博士给75万元生活和住房补贴,可以解决吃、住两大难题,人才就能在当地留得住,起码不会因为没有房、没有存款而流失。对于硕士而言,20万也还算不错的,其他地方未必有这么好的待遇。在毕业季、求职季,尤其是是疫情影响,大学生求职就业问题变得异常艰难,这是事实。有广东或者有志向前往广东发展的青年硕博朋友,可以考虑一下汕尾,毕竟这个好的待遇,你在其他地方是找不到的原来这是余杭区2018年专门面向清华、北大毕业生招聘的党政机关储备人才。2018年,余杭区分两批开展了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硕士以上毕业生专场招聘党政机关储备人才工作。两批次“清北招聘”累计接受报名555人次,共接待来自全国18个地区的面试考生359人次。其中余杭区委组织部计划招聘4人,报名人数107人,报录比达1:27。我倒觉得,这条新闻能上热搜,无疑是因为,这条新闻具备了两大焦虑触发点。1.清北硕博都去了街道办当公务员。街道办啊,是中国最普通的基层单位,而清华北大啊,却是中国最高端的顶级名校。注意这个逻辑的引申,你看,最高端的名校生都去了最基层的街道办工作。那么说明什么?说明好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少,存量竞争残酷啊,你焦虑不焦虑?说明就业门槛越来越高,清北博士都只能委身于街道办,这些平常属于本科生,或者专科生就业的岗位,现在被清北博士降维打击,你那些非名校生,还有本科生,甚至专科生,那些学生及家庭,你们焦虑不焦虑?2.清北硕博都去了街道办当公务员。清北生啊,是顶级名校,可以从事复杂的高端科研,而街道办呢,干的只是琐碎的日常事务性工作。注意这个逻辑的引申,街道办的工作,没有名校生来,普通人也可以做啊。而那些高大上的科研工作,名校生不去做,普通人可能做不来或做不好。这叫什么,这叫资源错配,人才错配,这会导致我们的科研实力下降,进而导致……总之,忧国忧民意识强烈的吃瓜群众,又似乎有足够的理由为祖国科的技事业人才流失而感到焦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