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之畅然
文/宋双辉疫情对国内汽车行业的影响还在持续,虽然绝大部分省市的企业已经逐步恢复生产,不过在汽车重镇湖北省,企业复工还要等到3月10日之后,意味着包括东风本田在内的许多企业位于湖北的工厂停产期将超过40天。目前在湖北设有生产基地的企业包括东风本田、东风日产、神龙汽车、东风雷诺、东风英菲尼迪、东风风神、东风小康和上汽通用武汉分公司,这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东风本田,它有三座工厂位于武汉,总产能60万辆。其中武汉一工厂年产24万辆,主要生产CR-V、思铂睿、艾力绅;武汉二工厂年产24万辆,主要生产XR-V、思域、杰徳、哥瑞、竞瑞;武汉三工厂一期产能12万辆,目前主要生产CR-V,也负责混动、插电式混动和纯电动车型生产。2019年这三座工厂的产能利用率超过了100%,也就是说工厂本身都是在超负荷运转。如今停产时间超过一个月,即便复产后继续加班加点,落下的产能也很难弥补回来。所以如果打算入手CR-V、思域这些东本热销车,最好早下手,否则可能很难买到。相对来说同样在国内销量很猛的东风日产境况要好得多,它的生产基地遍布广州、河南、辽宁和湖北,目前还未复工的湖北襄阳工厂主要生产日产高端车型和英菲尼迪车型,包括天籁、楼兰、英菲尼迪Q50L,不过整体产能只有18万辆,受影响程度较小,看来分散的产能布局也有好处。虽然业内都在讨论疫情导致的停产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不过我们也不能忽略另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年中国汽车产能始终存在过剩问题,而且越来越严重,所以停产的影响也有两面性。根据乘联会统计的数据,国内车企中产能利用率大于100%的只有8家,而产能利用率不足60%的企业却有103家,占车企总数的80%以上。按照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此前接受采访时的说法,“制造业产能达到60%不赚不亏,超过60%才能赚钱,低于60%别想赚”,也就是说国内绝大多数车企的工厂是在赔钱状态。除了上面提到的东风本田和东风日产,产能利用率超过100%的企业还有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一汽丰田、华晨宝马和北京奔驰,这些也都是销量榜上常年占据前排的企业,对他们来说停工一天心都在滴血,难怪之前北京奔驰强烈要求地方政府允许他们提前复工,一天损失4个亿真不是在夸张。此外,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等7家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在80%到100%,运行状况比较好;上汽乘用车、吉利集团、长城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安马自达、广汽三菱、奇瑞汽车等10家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在60%~80%之间,也都属于运转正常的。而剩下那100多家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的企业,即便没有公布名称大家也都能猜到有谁,对于这些车企来说,相比尽快复产,他们可能更着急如何尽快消化库存,或者如何把限制的产能转换成续命的钱。关注完汽车企业,我们再来关注一下零部件企业。作为汽车大省,湖北省内规模以上(主营业务年收入超过2千万元)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多达1300余家,迟迟无法复工对这些企业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博世集团在武汉有两家生产转向系统和热技术的工厂,目前都已停摆;法雷奥在武汉拥有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和三座工厂,它们贡献的销售额占全国的10%,目前也在停摆中;佛吉亚国内58家工厂中6家位于湖北省,仍在停工中;伟巴斯特位于武汉的天窗生产基地去年9月才建成,200万套天窗产能如今也在停工状态。对于这些零部件巨头们来说,停工影响的是全球供应链,收入也将蒙受损失,但是并不至于伤筋动骨,而还有成百上千家中小型的本土零部件企业,它们面临的可能就是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如果供应持续无法恢复,很可能就被替换掉了。在这场疫情面前,国内汽车行业还将受到怎样的影响,我们也将持续关注。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