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一水
根据调研数据分析,我国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占59.16%。年龄主要分布在23岁到33岁之间,占95%。留学回国就业人员的平均年龄为27.04岁,其中硕士为26.56岁、博士为32.09岁。80.70%的留学回国就业人员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9.49%为博士研究生学历,9.81%具有本科和专科学历。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是最为热门学科方向,其次是工学、文学和法学。不同学历背景的人群专业方向存在较大差异,博士学位的主要专业方向有化学、材料、经济学、电子与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科学。而硕士研究生学历人群中,人数比例较高的专业方向为金融、会计、工商管理、管理学和国际商务等。本科和专科的专业构成接近于硕士研究生学历组,主要为工商管理、经济学、会计等。留学回国就业情况从北京地区就业落户的留学回国人员就业机构类型数据分析,留学回国人员在京就业的主要机构类型为国有企业(23.85%)和民办企业(19.40%)。其次为外资企业、国家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硕士学历留学回国人员的就业机构类型分布规律和总体分布情况基本一致,但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主要选择大专院校和国家事业单位就业。和前两年情况对比,进入国有企业的人数比例有下降趋势,而进入外资企业的人数比例有所提高。留学回国在京就业人员仍然首先选择北京城区入职,包括海淀、朝阳和西城,直接入职郊县机构的人数比例很小,甚至没有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在远郊县入职。和前两年相比,进入北京昌平区的留学回国人员比例有上升趋势。留学回国就业意向参与留学回国意向调查的人员中,接近一半(49.34%)的留学回国人员期望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地区寻找职业发展机会,这个比例比2013年下降了8个百分比。就工作期望的区域来说,75%的受访者愿意在东部沿海城市发展,其次是中部地区(15%)。留学回国人员期望工作的行业主要为金融业(30.01%)、教育(9.88%)、文化(7.8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69%)。企业仍为留学回国人员青睐的就职目标机构,有29%的受访者选择了外资企业、20%选择了国有企业、17%选择了民办企业,即三分之二的留学回国人员期望在企业机构入职。其次是事业单位(14%)、高校和科研(11%)。仅3.32%的留学回国人员期望自主创业,但和上一年相比,增加了一个百分点。职业发展空间是所有留学回国人员就业决策过程中考虑最多的因素(68.41%),其次是工作地点(60.20%)和薪酬福利(41.51%)。留学英国硕士好就业的专业介绍英国高等教育HESA做了调查,在硕士毕业后6个月时汇总了英国大学毕业生全职就业情况。所以今天我们就按照这份报告,排列出了10个就业率最高的英国研究生专业。1.复合学科就业率:100%顾名思义,符合学科需要学习的专业科目不止一种,这种专业一般由于知识面广泛,较为适合实际工作,因此就业更加容易。但相对应的就是,你在学习期间需要更加刻苦。2.教育就业率:92%推荐院校:剑桥大学、杜伦大学、伯明翰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斯特林大学等。3.建筑、建造和规划就业率:79%建筑类专业包括建造、规划和房屋设计等内容。不过,这门专业的申请要求很高,申请者必须拿到相关专业的荣誉学位,即平均绩点必须达到良好甚至优秀。4.医疗相关专业就业率:77%解剖学、眼科、医疗器材等专业都是医学相关的专业。因为现代社会对医疗和养生的关注与日俱增,这些专业的研究生都非常容易找到工作。但是,想要申请医疗类专业,你需要首先有一个相关的学士学位。院校推荐: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阿斯顿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剑桥大学和南安普顿大学等。5.工程和技术就业率:72%工程技术的专业包括电子、机械、汽车、化工和航空等。在各行各业都有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而且总体来说需求会越来越高。想申请工程技术硕士就必须首先有一个相关的本科学术背景。院校推荐: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诺丁汉大学、和杜伦大学等。6.大众传媒和档案学就业率:71%我们常见的大众传媒专业包括新闻学、出版学、媒体研究学等等。该类的研究生需要拥有教育或者媒体的工作经验或者学术背景。7.物理就业率:70%这个领域有很多分支,例如物理学、天文学、化学和地球科学。如果你要申请物理科学的研究生,一般来说,你都必须有相关的学士学位,而且本科时的成绩需要达到良好的程度。院校推荐:剑桥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牛津大学、杜伦大学和华威大学等。8.计算机科学就业率:70%由于计算机运用范围极其广泛,学计算机科学的同学们在毕业后几乎在任何一个行业里都能找到工作。院校推荐: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圣安德鲁斯大学和杜伦大学等。9.医学与牙医学就业率:68%10.社会类学科就业率:68%这里的社会科学是与社会及个体关系相关的一门学科,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工作和人类学。对申请者的学术背景要求低,很多其他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