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不选择考研的原因?

广成子曰
方珍珠
我是计算机的抄女生,硕士在读,但是我很讨厌男生考研,在考研的时候看那些男生就是一个比一个挫,看来是不好去社会上混才继续读书的,现在虽然在重点大学读研,也遇到了不少大神,但那些人都很眼高于顶的样子,根本不懂为人处世。我觉得男生的话还是早点去工作历练一番,女生的话可以读个硕士,博士就不要了。不过这是对于我们计算机专业,中文的我不太懂了。不论抄你考研还是不考研袭,最后都是要工作的。现在的就业压力你也知道,可以根据自己具体情况权衡一下3年工作经验和3年研究生生活。今年考研人数比往年是有下降的,看新闻你也应该知道。最好先想想自己以后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如果心仪的工作需要研究生学历作为基础,那么考研是个不错的选择,也可以丰富自己的阅历。另,我在知乎上看了下,给你两个链接,自己去看看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http://www.hu.com/topic/19563107/top-answershttp://www.hu.com/question/20086987

公大研究生毕业就业怎样?选择公务员还是考研

神思
万物虽多
选择考公务员的同学,大部分都在追求稳定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公务员的工作通常都是事务性的工作,不需要深入地研究,只需要准确地执行。或许会有那么一部分人,他们会将公务员的看成一种事业,对仕途的发展非常感兴趣,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如果你是后者,你可以选择考选调生,因为选调生是国家专门在高校里择优挑选的储备干部。考公务员不需要离家太远,有很多人考公务员是因为父母年纪大,不想离开父母,选择在家从事一份公职工作,更何况工资不低、福利多样,也算是很多人所说的"活少钱多离家近"了。总的来说,选择公务员之路以后可以过上一种幸福生活,问题应该不大。考研是一条艰难的路程,考研绝对是对体力、脑力、意志力的综合考验,短则花费三个月,长则将近一年的时间,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每天至少要花八个小时在自习室内备考,要顶得住压力,耐得住寂寞。可能你的身边人都在玩,各种嗨,但只要你自选择考研,你需要一个人走过漫漫长路,无数本的参考书,每个考研的学生用过的书堆起来至少有半人高,如果你要考热门学校热门专业,竞争惨烈无比,更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但是考研是有前途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可以从事和自己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做高级的研发工作,收入可观。当然研究生和考公务员之间也是有联系的,研究生选择考公务员,报考省级热门的单位就很有优势,尽管公务员考试竞争惨烈,但你能挺过研究生的选拔,那你考公务员就没有问题了。研究生的起薪较高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不少人选择考研的动力之一,在一线城市研究生平均薪资已达6500元以。名校的硕士学位更是堪称:金字招牌,bat等大型企业更是为了硕士毕业生,开出了20w+的起薪,但受国内整体就业形势影响,如果在读研期间未收获什么真本事的话,想要找到一份工作也不是容易的。做公务员就意味着与高薪无缘,尽管前些年,国家提高了公务员工资标准,但同时也砍去了大量补贴,折算下来,基础公务员平均仅仅涨薪了300元,但做公务员就意味着有一份铁饭碗,旱涝保收。此外,公务员的消息灵敏度和人脉广泛度普遍出色,对于寻常人能收获的机遇。总之,进入了体制虽然难以大富大贵,但也意味着不必再为生计而奔波。随着研究生的招录比例连年提高,研究生也开始变得"廉价",但应届研究生肯定会比,应届本科生更受重视,得到的机会也相对,所以尽管就业时间较晚,但如果能把握好机会的话,研究生的前途无疑是光明的。体制内的竞争情况与企业内有很大差别,很多时候能力并不是晋升的唯一标准。此外,公务员清闲的工作内容也很容易令人懈怠,不少公务员在辞职后都陷入了就业难题。但公职内也有很多机会,有些单位还会进行一些独家技能培训。另外,如果能有幸晋升到领导阶级,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生活水平,都有机会得到质的飞跃。其实,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公务员,都是一个的普通选择。的确,它们可能会改变人生的轨道。但人类的命运本来就充满不确定,谁能又能预言出自己本来的命运呢?

现在大学生考研的原因

法眼
和气
考研的十个理由 1.学术追求。对所学专业由入门到入迷,觉得大有继续研究下去的必要,因而考3234326363研,期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这是研究生的本来含义,也是最原始意义上的考研动机。 2.逃避就业。校园里舒适安逸的日子过惯了,哪里忍受得了找工作的纷乱复杂,悲悲喜喜。大学生就业难又是不可否认的现实。既然年龄尚小,不如考研,既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学历,又能逃避严峻的就业形势,多过几年逍遥自在的校园生活。 3.为了好就业。专科生供大于求,本科生供需持平,研究生供不应求,这是今年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谁都看得出来,如今研究生是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而且,拿到硕士文凭,便等于有了一块进入大城市工作的敲门砖。为了日后选择工作的自由,牺牲眼前的这点自由算什么? 4.无奈之举。梅小姐本科毕业以后选择了“漂”在北京,户口被“打”回原籍。不久,她便在北京恋爱结婚,本来并不在意的户口问题成了婆婆家接纳她的一个障碍。考研,也许是取得北京市户口相对最容易的一条途径。 5.改换专业。小林从大学二年级便开始准备考研,考研辅导书陪伴了他整整3年。因为他上了一个冷门专业,就业前景不好。考研可以带给他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6.为未来增加一个筹码。人才高消费是未来的趋势,今天的人才市场上还是本科毕业生在“扛大头”,也许明天就会演变成硕士学历者的天下,还是趁着年轻,多拿一个学历在手里,未来更有保障。 7.升职发展。高学历者更容易得到提拔,不能说这是百分百的规律,却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一些试图工作充电两不误的人选择了读在职研究生,另外一些有魄力的人则干脆去考研。 8.回归校园。已经工作了4年的赵先生3个月前辞了职,全力以赴准备考研。他说,大学毕业后几年来的职场打拼让他感到累极了,他想暂时躲回到校园里,让身心都得到休整。3年后还能有一个在更高起点上的新的开始。 9.无事找事。小吴在某机关有一份清闲的工作,上班期间有足够的时间来喝茶看报,但是小吴不甘心这样无所事事下去。决心考研以后,他的生活变得充实了许多,对于人生也有了的期待。 10.学历情结。因为这个原因选择考研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其中许多人是因为背负着父辈的希望。

毕业后你选择考研还是直接就业?

偶而应之
假大侠
就业吧!不想花家里钱了,父母在农村赚钱不容易,想早点出来工作,减轻负担,我该好好赚钱养活自己了。

又是一个关于"就业还是考研"的大抉择(答得好的追加分)

黑磨坊
嗅之
对于你已经把你的就业定格在会计这个行业上了,那么这个专业重在资格以及内经验,所以我觉容得你如果能够顺利就业当然就选择这个了。考研后有利于晋升只是在国企或事业单位罢了,对于大型私企或是外企,看重的是你的能力,如果你有能力他们对你的职业发展都是会支持的,在那时你想考研都行。就如你说的,读一个你不喜欢的专业或是根本与你工作不相关的,那你读研的目的在于什么呢?不如在你工作的时候考注会,提高你的资格,这些对你这行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你自己的事

为什么好多应届毕业生都选择考研?

见过不更
兄弟们
个人看法,各有各的利弊,关键是看自己怎么想

为什么应届本科生都选择考研?

和同
恒转
网友一:考研当然很重要。但是,这种考研几乎是属于被逼无奈的考研、沦为“后高考”是极不正常的。从现在的招聘信息看,几乎没有不缺人的企业,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考研人数逐年高企的现状呢?这种双输的局面,因素是很复杂的,很多职场专家、教育专家、高校及科研机构都有过分析,这里就不一一复述了。客观地说,做为企业招聘方,每年秋招和春招时,稍微不够知名的企业联系学校985、211学校就业办时,可以实话实说,不是十分受待见,别说宣讲的机会,甚至连个招聘的展台校方都不愿意提供。原因很简单,用人单位太多,学生不够。这里就体现出一个问题,就是名校的学生相对来说就业并不十分困难。如果说名校中仍然大量考研的,是自我追求深造的结果,不属于就业难。还有一部分人员因为招聘信息不足、面试经验不够等原因面试不成功,也去考研。网友二:2018年的报名人数238万,不仅仅是应届毕业生,而是包括了以往毕业来考研的往届毕业生。每年考研大概有15%的弃考人数。但总体是人数是增长的,具体考研为什么会热,原因很多,也有很多人分析过。依据问题,从用人单位角度分析。用人单位标准高吗?大部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其实大头在本科,研究生需求的量并不大。毕竟800万毕业生,50万研究生,研究生数量是绝对少数。对研究生有需求的单位都是知名大企业。普通企业招本科生都只能在很一般的本科院校招聘,对研究生也就不想了。因此,对研究生有需求的是大企业,因为可以改善企业的人员结构,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考研热对于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影响,对学校是好事。学校要吸引生源,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是升学率,的学生考研也会提升学校的学风,大家都去考研,管理也方便,学风在外人来看也正。所以,很多学校会把考研率作为硬性指标。网友三:现在,学校考察就业率时都把考研率算进去,每年也会举办考研动员会,鼓励大家考研,特别是本三的学生,除了创业的之外几乎个个考研。为什么呢,就我所教的广电专业,市一级的电视台不招本三的学生,但除去传统媒体,新媒体也需要大量的新鲜血液,很多的传媒公司对学历并没有那么看重,其实是很好对专业上对自我提升,但就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大学四年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实践成果,另一方面这样的新媒体公司在北上广较多,很多学生害怕去北上广闯荡,对他们而言较为安全的去向就是考研。但事实上,即使考上了研究生,很多学校都是研一上完大部分课程,研二、研三以导师带学生做研究为主,这部分不是硬性的规定,毕业的时候交上一篇能过关的毕业论文就行,因此很多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到了研二研三的时候也并没有在做研究出报告,而是在宿舍度过了两年的时间,毕业了之后一样的找工作,这样的学生在用人单位来看,除了要价可能比本科毕业的时候高了,其他的地方和本科毕业生无异了。网友四:我本科同专业的两个同学,毕业后就直接工作了。但她们后来通过努力考上了在职研究生,并利用周末和平时晚上的时间完成学时,通过论文答辩后拿到了硕士学位,工作经验和深造学历两不误。当然两不误的前提一定是双倍的付出和努力。我也见过有些职场人读在职研究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少,最终没有修完学分或者是迟迟通不过论文答辩,很遗憾拿不到学历证明。网友五:每个人的教育背景、职场经历不同,对读研的观点就会不同。就我而言,我自己本科毕业后继续读研,硕士毕业后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一直工作至今。我觉得硕士研究生文凭还是很重要的。首先,学历一定不代表能力,但学历是门槛。高学历低能力的人并不少见,低学历高能力的人也大有人在。学历和能力并不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但学历有时是门槛,有时是敲门砖,没有它可能连应聘的机会都没有资格拥有,更甭提和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去竞争了。有些企业在招聘启事中的岗位任职资格中,会明确要求是硕士学历,那这类岗位如果是本科学历的话在简历筛选关就会被刷下去。网友六:在历年的考研大军中,有人是想走学术道路而必须读研、读博,有人是想在本科所学基础上再深入研究、学习从而求得更理想的职位。就我接触的人来说,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逃避就业而考研,即是题中所说的这种。经过研究生三年的学习,学历自然是提高了,但是那时所面临的就业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读了研之后的就业竞争力是否就一定强过本科生了?这些是选择考研的人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因为,后悔读研、退学、求职时被本科生挤下去等现象屡见不鲜。所以,如果仅仅是为了逃避暂时的就业压力而考研,首先应该想一想三年研究生毕业又怎么办?谁敢保证三年后就一定比现在好呢?

选择考研还是就业

肩高于顶
福轻乎羽
对于大四学生来说,现在他们最为关心的一个话题便是选择就业还是3335333131考研。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2005届毕业生的就业招聘已拉开了序幕,而研究生考试的报名也已开始。一边是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一边是日趋激烈的考研竞争,那么究竟哪个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呢? “就业还是考研”难取舍 目前应届毕业生之所以选择考研,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首先,目前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不容乐观,考研能够暂缓就业压力、扩大就业门路和增加就业砝码;其次,考研是提高学历和自身能力的一种方式,便于以后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是直接就业好,还是考研好呢?对于这个问题,相当一部分大四学生实在是难以选择。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的大四女生胡隽永道出了其中的苦衷:如果现在选择就业,单单一个本科学历含金量实在不是很高,能否成功地敲开意向的用人单位的大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现在只做考研的打算和准备,两三年后再就业的形势可能就不同了,会有什么样的变数谁也无法预测。在采访中笔者发现,大多数本科生在面临毕业时都存在这样一种两难的境地。 考研能规避就业风险吗?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都考虑到了用考研的方式来减少和规避就业风险。一份初步意向统计表明: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中,有86%的人表示曾经考虑过要考研。面对如此庞大的“研民”队伍,就业指导专家表示此情形并不容乐观。他们解释道,虽然从2000年起,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如此快速的增长不可能满足更快增长速度的考研队伍,因为我国现有的研究生教育毕竟是高级别的精英教育,不可能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义务教育。这就意味着必定会有一部分一门心思想通过考研的大学生最终无法考上,从而也就错过了就业的机会。 再者,即使有一部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研究生,那么两三年以后他们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式与现在一样吗?事物总在千变万化,这种变化谁也不可能很准确地预料到。 第三,研究生毕业后即使起点高了,但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与已经就业数年的同行比起来,必定会显得单薄些,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利于就业。 考研需要具备的条件 一位已经参加工作的毕业生结合自己的事例建议说:考研前,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自己的优势,认识自己的劣势,充分评估自己勤奋、吃苦等各方面的情况。如果自己确实没有与别人竞争的优势和实力,那就不要错过现有的就业机会。 两年前,他对自己认识不足,加上自己自制力不强和身体等原因,不仅在考研队伍中名落孙山,而且还因为考研错过了许多次比较好的就业机会,结果是既丢了西瓜,又没有捡到芝麻。直到今年年初才找到工作,说到这里他后悔不迭。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考研,这需要具备以下素质: 身体素质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做任何事情的先决条件。考研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付出充沛的精力。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做保障,就等于说在起跑线上就输了别人一程。 精神素质 考研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超出常人的毅力意志。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精神素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就很难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研民”队伍中胜出。 经济后盾 考研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复习资料名目繁多,目前图书的价格又普遍偏高,是一笔不能小视的数目;而且即使考上了研究生,其学费也是比较高的。这就要求必须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否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将前功尽弃。这一点对于那些经济尚有困难的学子来说也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 先就业再考研两全齐美 在如此庞大的考研队伍中,外语系的大四女生郑同学选择了暂时放弃考研而先就业,她的理由是,现在考研的人如此之多,竞争如此之激烈,倒不如先就业。在工作的过程中如果觉得知识累积不够,发展受到限制,再来考研也不迟。 不少专家称,“先就业再考研”也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在有较好就业机会的条件下就先就业,经过几年的职场历练后,就可了解目前的市场所需,市场缺什么样的人才,自己考研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造成人力资源浪费;而且此时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不用太担心考研而带来的经济压力。 究竟是选择考研好还是就业好呢,就业指导专家指出这一点要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学习、身体和经济等方面的条件都是不同的,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而考研是否利于就业,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你是选择就业还选择考研,都必须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认清自己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有利于自身特点的结果。 ---------------------------------------------------------------------------------------------------- 先看一组数据: 2003年中国十大著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调查(节选): 复旦大学:2003年本科生人数为3019人,其中20%考研,11%出国深造,65%左右参加就业, 浙江大学:2003年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6600人,其中考研的占3%,出国深造的占5%,参加就业的占92% 上海交通大学:2003年本科毕业生总数为3507人,其中当年考取研究生的占15%。准备明年考研的占3%左右,其余82%的学生就业。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以上各校本科毕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并不是很高,而这个比例在其它非重点类院校可以达到60%-70%,有的甚至百分之八、九十之多。 所以要说出身,光从数量一项,就已经说明不了问题了。而名校的学生如果考取研究生,一般情况下也只有一些大的研究所,中科院或者十来所名牌学校可供选择。这是人之常情和一个基本的事实。 如此一来,最后录取的结果好象是自家人收自家人,名校收名校学生。但这个过程是公正和公平的,结果必将公正和公平。 狭路相逢勇者胜。问题的关键在于考生自己的正确努力和合理付出。而非这些托词或貌似有理有据的理由。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大四毕业直接考研和工作后再考研有什么区别?

厉与西施
两种学位是一样的,不过这两类考研情况就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5663564不一样了。先说大四直接考研的好处:年轻,精力充沛,目标单一,干扰少,容易做到心无旁骛。缺点是没有离开过学校,缺乏专业经验,尤其对于工科类学生来说尤为明显,专业知识几乎都是来源于课本,对行业缺乏感性的认识,这样在做课题的时候容易天马行空,不接地气,研究目标也容易缺乏针对性,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较欠缺。几年后再考研的缺点是这时候很可能心态发生了变化,或者生活状态发生了改变,如果结婚生子了的话,学习起来就很难做到专心,考研的难度会更大。但是也有一些好处,比如你有几年的工作经验, 对本专业领域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动手能力也更强。还是以工科为例,很多导师愿意招收有工作经验的学生,这些学生一般比本科毕业直接考研的同学有更强的动手能力,其他方面也更加成熟。在做研究课题的时候,导师更容易发挥引导作用,学生也更容易上手。拓展资料:研究生(Postgraate)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学历,一般由拥有硕士点、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和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科研机构开展,以研究生为最高学历,研究生毕业后,也可称研究生,含义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在中国,研究生主要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研究生是通过拥有各高等院校举办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学制最少为2年或3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在2017年以前主要是指在职研究生,主要通过十月联考、同等学历申硕、一月统招在职研究生等方式进行招生;从2017年(包括2017年)起,双证在职研究生统一命名为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一同参加12月底的全国统考,划定相同分数线,毕业时同样获得双证。招收与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单位既有拥有硕士点和博士点的高等院校,也有相关科研机构。在中国大陆地区,普通民众习惯将硕士研究生称为“研究生”,将博士研究生称为“博士”。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