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神不扰
也许是因为自己不是抱着必上的决心去准备3234313332的,所以自己开始的时候准备工作不是那么很充分。七月份我毕业了,但是直到八月份,自己才正式开始学习专业课。中间自己休息了一个月的时间,虽然中间也看了书,但是的时候,还是和工作的同学一起聊天吃饭,或者在家里上网什么的。没什么状态。为了找回自己当学生的感觉,我八月从家回到北京,在牡丹园和另一个同学一起租了一间房子准备考研,每天到北航自习。准备考研的日子无疑是非常痛苦的。这个许多人都有过共同的感受。但是对于每个人而言,这种痛苦来源可能各不相同。我觉得当时自己有两件事情比较痛苦,一件是学习起来非常累。跨专业考研的辛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跨专业跨学校考光华,对于一个连弹性这种基本的经济学概念都不懂的人来说,难度是可想而知。光华金融专业课内容是微观经济学加上金融综合。前一门虽然内容不多,但是难度很大;后一门难度虽然相对较小,但是需要看的书很多,有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财务管理学还有金融衍生工具四门。我在专业课上一共看了十本书,五本关于微观经济学的,五本关于金融专业课的。看专业书总共花了四个半月的时间,换句话说,五个月的考研准备时间,我是到还剩最后两个星期的时候才基本上看完了所有的专业课。除了专业课,数学、英语、政治这三门专业课也花了我很多时间。虽然自己的数学、英语基础比较好,但是自己还是花了很多时间在复习数学、英语上面,尤其是数学,我先用两个月时间看完了所有的数学课本,然后又做完了陈文登的数学,最后一个半月开始做真题。政治就更不要说了,因为自己整个大学,就是四门政治课一直在拖自己的后腿。北大规定,如果政治不及格,那么总分必须要高于录取线20分。为了不让政治在考研的时候拖后腿,从九月份到最后考试,我政治一直都没有丢,最后我把考纲看了四遍,真题作了三遍。因为当时学习的压力很大,所以自己通常是每天早上十一点到学校吃中饭,然后十一点半开始看书,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左右,中间吃个晚饭,每天晚上十一点半以后回到住的地方,一点左右睡觉,第二天早上十点爬起来。看书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那个时候真累啊,经常看书看到想吐,我知道很多同学有过看书想睡的感觉,但这种想吐的感觉不知道有没有同学曾经经历过。除了学习上的辛苦,更大压力和痛苦来自于孤独和对于自己选择的怀疑。毕了业的人考研是孤独的。想起去年,当整个寝室同学在努力复习,每天十一点才回来的时候,自己正在准备出国,每天呆在寝室上网。那时也曾有过这种孤独,但是现在更加难以忍受。经常是一天没有和别人说几句话,对于我这种性格外向的人来说,这种不说话的痛苦简直就是难以忍受。所以在我实在忍受不了的时候,我会给远方的朋友打个电话,发发短信。还有,在北航自习的时候,经常因为别人上课而被迫从一个教室迁徙到另一个教室,中间自然会碰到许多熟人。和熟人打招呼的时候,尤其让自己感到尴尬。看到很多以前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现在正在“合法”的在教室上课,而自己,像一个没有名分的人,从一个教室跑到另一个教室找地方自习,占用着北航有限的教学资源,就感到有点难受。这种感觉在我用完了饭卡中最后一分钱到以前熟悉的餐饮中心加饭卡而被人要求出示研究生证件的时候也曾有过。北航依然是熟悉的北航,但是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过客。还好门卫从来不查学生证,只要在他面前晃一下就可以进教学区,否则可能连个自习的地方都没有。每到这时,自己就会想,自己当时的选择是否正确,如果考不上,今后还要过这样的生活怎么办,等等。不过还好自己有记日记的习惯,在日记中可以不断鼓励自己,告诉自己,今天的痛苦是为了明天的成功等等,自己也慢慢习惯了这种过客的感觉,最后这种刺激也成为了一种动力。痛苦我想每个人都会有的,所以可能大家关心的问题并不是听我如何发牢骚,而是为什么我可以在五个月内自学完成金融系本科生四年的主要课程,并达到了考光华要求的水平,同时还保证基础课可以考那么高的分数。我自己把这种成功归结于自己大学四年在北航的努力学习。大学的努力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的英语和数学基础非常好。具体来说,我英语在大学考过GRE和TOEFL,整个考研期间,我只是把以前考试的题目全部做完,没有加什么其它的资料,听力只是把以前的TOEFL听力再重新听一遍,最后成绩还有78分。而数学,我发现数三的一般题目竟然和北航期末考试的题目难度相似,这无疑给了自己很大的信心。而在大学另一个收获,就是自己的学习能力大大提高了。这正是自己有勇气在五个月的时间里准备考研的最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