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

楠桂
妇人见之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不同的院校考试科目略有不同的,但是只是专业课上内的差异,容以北师大的为例: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23中国文学史④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一般有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两大类专业,其余就是学校自己的特色专业了内,至于考试科目容古代、现代、当代文学史是必考的,其他就视学校而定了,前景还好,文员、公务员、教师都不错吧,最好的学校是北师大~好运

中国民俗文化试卷

刘基
夫子时也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考研试题(98-07)  1998年试卷  民间文艺学(含民俗学)  一、3238636666 填空  1.北京大学于------年创办《歌谣》周刊,1928年广州中山大学创办-------周刊。  2.民间传说可分为------传说,史事传说和--------传说。  3.民间寓言是具有明显-------寓意的故事,民间笑话是具有---------性和幽默意味的故事。  4.《西游记》的蓝本是宋末元初间写成的话本--------,《水浒传》的蓝本是宋元年间的讲史话本--------------。  5.《格萨尔王传》是藏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是-----族英雄史诗,《玛那斯》是-------族的英雄史诗。  二、判断对错  1.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的《叶限》属于灰姑娘型故事。  2. 中国汉族民间叙事诗历史上曾经想讲唱的道路上发展。  3. 端阳节吃粽子、划龙舟的风俗与关于屈原的传说相联系。  4. 在民间传说中一般将李耳视为木匠行业的祖师爷。  5. 我国广大的农村节日中演出的戏剧,主要是民间小戏,一般很少有大戏。  三、 名词解释  1. 口头性  2. 谚语  3. 儿歌  4. 创世史诗  5. 人生礼仪  四、 简答题  1. 幻想故事所表现出来的古老观念主要有哪些?  2. 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五、 问答题  1. 什么是神话?神话有哪几类内容?试举例说明。  2. 中国文学史上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发生过怎么样的影响?  1999年试卷  民俗学(含民间文艺学)  一、 名词解释  模式性 创世史诗 民间历法  二、 判断对错  1. 家族村落的结构要素之一是辈谱。  2. 坐商招徕顾客的主要标志是商幌。  3. 刘德培是湖北五家沟一带的著名民间艺人。  4. 春节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5. 《一千零一夜》在汉、回、哈萨克等民族的民间文学中都有一定影响。  6. 傩戏表演的主要功能是民间娱乐。  7. 《妙峰山》是我国现代民俗学史上第一部田野考察著作。  8. 歌墟是甘肃、青海一带民间的传统歌节。  9. 我国西南地区各民族的创世史诗最为丰富。  10. 神话的神都是由历史人物演变而来的。  11. “打春牛”是我国各省沿袭已久的开耕习俗。  12. 阿凡提是新疆各地广泛流传的机智人物故事。  13. 杭州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于1930年。  14. 牌匾的主要特征是一写二画。  三、 论述题  1. 分析孟姜女与杞良妻的关系与区别。  2. 以四合院为例,略谈北方民居的特点。  3. 民间信仰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对民众发生意义的。  社会学  一、 名词解释  1. 依附理论  2. 社会角色  3. 制度  4. 社会变迁  5. 阶级  6. 象征符号  二、 简答题  1. 人类对自然界的关系经历哪四个阶段。  2. 马克斯。韦伯社会分层理论的三重标准。  3. 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的区别是什么。  三、 论述题  1. 社会学如何看待文化?你怎样看待社会与文化的关系。  2. 从我国国情出发,如何选择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中国文化史  一、名词解释(24分,每题4分)  1、“三礼”  2、宋明理学  3、 纬  4、五服  5、诸宫调  6、干栏式建筑  二、简答题(24分,每题8分)  1、简述《山海经》的主要内容  2、简述中国古代的冠礼和笄礼  3、简述科举制的兴衰历程  三、论述题(52分,每题26分)  1、试述宋代以来的家族制度  2、试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2000年试卷  民俗学  一、 名词解释  1. 士昏礼  2. 女人社  3. 庙市  4. 春官歌  5. 社火  6. 行话  7. 祭祖  8. 干亲  9. 字辈谱  10.撒帐  二、 简答题(二选一)  1. 以工匠集团为例,简论民间组织的“局内意识”。  2. 以文人传说为例,简论民间集团的“局外意识”。  三、 论述题  1. 论民俗的传承性、现代民俗传承的类型与功能。  2. 概述在你身边发生的春节民俗的变迁,并谈谈你个人对这种变迁的含义和趋势的认识。  社会学  一、 名词解释  1. 社区  2. 边界文化  3. 组织目标  4. 社会设置(社会制度)  5. 社会现代化  二、 简答题  1. 初级群体的基本特征。  2. “社会角色”的具体含义包括哪几个方面?  3. 关于“社会问题”,国外社会学家提出过什么理论?  4. 社会互动的情境,根据互动目的可分为几种?  三、 论述题  1.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论的前提下,如何借鉴西方社会学的分层论?  2.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民俗文化为何重新表现出它的作用和价值?  民间文艺学  一、 名词解释  1. 口头性  2. 幻想故事  3. 创世史诗  4. 民间说唱  5. 民间道具戏  二、 简答题  1. 为什么说民间传说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它与信史有什么区别?  2. 举例说明民间歌谣的艺术特色。  3. 坚持“忠实记录”的原则对民间文艺学有什么重要意义。  三、 论述题  1. 神话、传说、故事的主要区别的什么?  2. 你怎样理解民间文艺学是一门特殊的文艺学?  北师大历年民俗学考研试题集萃]  2001年试卷  考试科目: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24分)  血缘关系 文化丛 初级群体 城市化 社会流动 社会保障  二、简答题(24分)  1、简要说明“社会角色”这一概念之所指。  2、与其他社会控制手段相比较,文化控制手段有哪些特征?  3、“社区”概念的基本含义,一般认为是什么?  三、论述题(52分)  1、社会学为什么要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现象?  2、试概述学习社会学理论对研究民俗有哪些帮助作用?  考试科目:民间文艺学  一、回答问题(30分)  (一)指出下列作品的作者(10分)  述异记 搜神记 黄山谜 古谣谚 中国农谚 粤风 天籁集 山海经 古今谚 吴歌甲集  (二)指出下列作品中具有变形情节的篇目(6分)  叶限 白水素女 狗耕田 十兄弟 蛇郎 老鼠嫁女 青蛙骑手  虎媪 兔子判官 狼外婆  (三)指出下列史诗或民间叙事诗的族属(10分)  格萨尔王传 江格尔 鹅并与桑洛 玛纳斯 嘎达梅林 崇阳双合莲  阿诗玛 孔雀东南飞 马五哥与尕豆妹 创世纪  (四)指出下列作品中的中国四大传说(4分)  女娲补天 牛郎织女 巧媳妇 孟姜女 夸父追日 虎媪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传 大禹治水  二、简答题(10分)  (一)你怎样看待谜语的测验、锻炼智慧的功能?  (二)谈谈仪式歌的特征和你对仪式歌发展趋势的看法?  三、论述题(30分)  论传说的历史性特征  考试科目:民俗学  一、名词解释(20分)  历史地理学派 叶限 遗留物说 禁忌 成年礼  二、论述题  1、论述民俗文化与上层文化的差异。  2、分析汉魏时期的民俗理论。  3、试论民俗的社会功能。  4、解释民俗的“民”是什么,并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评述。  2002年试卷  考试科目: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24分)  初级群体 中性文化(非评比性文化) 社会指标 社会流动 社会化 自致角色  二、简答题(24分)  1、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的分化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2、与其他社会控制手段相比较,文化控制手段有哪些特征?  3、我国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包括哪四组关系的协调?  三、论述题(52分)  1、婚姻家庭社会学宏观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是什么?  2、社会学理论对研究民俗有哪些帮助作用?  考试科目:民间文艺学  一、名词解释(28分)  母题 墨册 鼓词 故事形态理论 召树屯 异文 《民间文艺周刊》  二、简答题(42分)  1、幻想故事与传说在艺术形式方面的区别。  2、蛇郎故事的主要情节。  3、史诗与神话的关系。  4、写出5篇以上钟敬文早期研究民间文学的论文名称。  5、讲手的作用。  6、汉族古代寓言的特点。  三、论述题(30分)  1、为什么说各种文学体裁大都来自民间?  2、我国民间小戏的发展与宗教的关系  考试科目:民俗学  一、名词解释(24分)  民俗 图腾 通过仪式 民间熟语 干栏式建筑 民间工艺美术  二、简答题(36分)  1、为什么说庙会“可谓是社区文化的大展示”?它具有哪些功能?  2、工匠民俗有哪些重要特点?  3、说一说北大时期中国民俗学的创建情况及其意义。  三、论述题(40分)  1、为什么说“田野作业是民俗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2、你怎样理解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  2003年试卷  民俗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  1、《梅葛》  2、文人竹枝词  3、“重出立证法”  4、安德鲁 郎  5、高煤(其实应该是衣旁,一下找不到)  6、“洗三”  7、《中华全国风俗志》  8、王少堂  9、悬棺葬  10、诀术歌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家族祭祀的功能  2、四合院的人文特点  3、成年礼中考验所具有的意义  4、为什么钟敬文先生提出要“建立中国民俗学派”?  5、传说与严格意义 的历史有什么不同?  6、英雄史诗的特点  7、忠实记录的基本要求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民间口传文学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  社会学:  一、理论阐述题(每题25分,共100分)  1、涂尔干(杜尔克姆)的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2、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3、文学现象和社会现象  4、社区和民俗  二、社会学研究方法(每题15分,共30分)  1、定量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2、如何测量社会态度  三、应用题(20分)  分析文化分层的理论传统  2004年试卷  04年文学院试题  科目:社会学  一、名词(5分×10=50分)  1、非物质文化  2、谣言  3、社会角色  4、核心家庭  5、大众传播媒介  6、失范  7、社区  8、城市化过程  9、社会地位  10、社会整合  二、简答(10分×6=60分)  1、全世界范围内社会现代化的三次高潮。  2、角色确定不当的主要表现。  3、戈夫曼的印象管理理论。  4、社会舆论的作用。  5、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的主要渠道。  6、为什么说社会学的产生是时代的需要。  三、论述(20分×2=40分)  1、举例论述习俗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  2、为什么说社会需要是社会运行的动力。  科目:民俗学(含民间文艺学)  一、名词解释(5分×6=30分)  1、民俗  2、巫术  3、成年礼  4、宗族  5、神话  6、民间叙事诗  二、简答(15分×4=60分)  1、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  2、为什么说民间语言是民俗的重要载体?  3、民间故事讲述家在故事的传承和发展上的作用。  4、为什么说田野作业是民俗学最重要、最有效的研究方法?  三、论述(20分×3=60分)  1、谈谈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  2、汉代有哪些重要的民俗著述?体现了何种民俗观?  3、什么是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如何理解它与民间文学书面传承的关系?  04年哲学系——民俗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民俗  2、行商  3、宗族  4、巫觋  5、民间歌谣  6、神话  二、简答题(任选其中两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简述中国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  2、请简要说明影响传统节日民俗形态的主要文化因素  3、民俗研究过程中需要哪些研究方法?  三、论述题(任选其中两题,每题35分,共70分)  1、何谓成年礼?当代社会是否还需要举行成年仪式?  2、举例论述民俗的传承性与变异性特征?  3、如何理解田野资料与文献资料在民俗研究中的关系?  04年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试题(部分)  社会学  第一部分(25分×4=100分)  1 社会精英  2 职业分层与社会分层  3 民俗现象与社会现象  4 财产与收入  第二部分(20分)  如何研究集体传播意识(可结合田野作业实践论述)  第三部分(30分)  试述中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特点  民俗学  一、名词解释(6分×5=30分)  1 民俗  2 巫觋  3 神话  4 歌谣  5 宗族  二、简答(25分×2=50分)(三题中选做两题)  1 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  2 影响节日风俗流变的因素  三、论述(35分×2=70分)(三题中选做两题)  1 什么叫成年礼?你认为当代社会是否还需要举行成年礼?为什么?  2 试述在研究中田野作业收集资料与文献资料的关系。  05年文学院民俗学试卷  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50分,每题5分)  1、失范 2、社会指标 3、马克斯 韦伯 4、美国芝加哥学派 5、“二元”社会结构  6、宗教 7、性社会学 8、流行 9、符号 10、物质文化  二、简答题(60分,每题10分)  1、权威的两种特征  2、社会分层研究主要有哪两大理论传统?  3、习惯或常规有哪些特征?  4、民俗与人的社会化的关系  5、社会运行机制  6、社会越轨的类型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民俗在社会控制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举例阐释文化的功能  民俗学:  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小题5分)  民俗 岁时节日 流行语 宗族 幻想故事 创世史诗  二、简答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1、谈谈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之间的关系  2、民间故事讲述家在故事的传承和发展上起着什么作用?  3、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族是基本的社会单位吗?为什么?  4、说说巫的种类及其职能  三、论述题(共60分,每小题20分)  1、你怎样认识大众传媒对民间文学的应用?  2、谈谈五四前后歌谣学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对中国现代民俗学史的意义  3、田野作业方法对于民俗研究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05年社哲院试题  民俗学  一、名词解释(6*5=30)  1、 仪式歌  2、酉阳杂俎  3、报丁  4、招幌  5、驱傩  二、简答题(三选二25*2=50)  1、如何理解并实现民间文学搜集过程中的“忠实记录”原则?  2、何谓“历史地理研究方法”?  3、简述宗族组织的民俗要素?  三、论述题(任选二35*2=70)  1、请举出三部你认为重要的中国古代民俗文献,并予以简要述评?  2、请以民俗学的知识分析当代民俗信仰问题。  3、如何看待中国传统节日。  社会学  一、简答题(8*5)  1、三农与民俗  2、马泰效应  3、传统民俗学  4、社会流动  5、公平与效率  二 、举例说明社会测量的方法。15分  三、民俗对社会制度的作用。20分  四、社会学与民俗学研究对象的联系和区别。35分  五、试从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谈谈多民族一国民俗学的内容、特征、和独具性格。 40分  06年文学院民俗学试卷  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50分)  社会 规范性角色 初级社会群体 社会工作 权威 家庭 社会化 社会价值观 评比性文化 内群体  二、简答(60分)  1、本土方法论 2、举例说明民俗对确定社会角色的作用 3、民俗文化是先进文化吗?  4、和其他社会控制相比,民俗有何独特之处? 5、民工流动对社会运行的协调作用  三、论述(40分)  1、运用社会运行理论,举例说明民俗文化的认同功能  2、民俗学专业为何学社会学?  民俗学(含民间文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30分)  民俗的传承性 社区组织 成年礼 田野作业 民间叙事 史诗  二、简答(60分)  1、举例说明民俗的类型性  2、农业民俗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和形式?  3、谈谈历史地理学派的主要主张,你认为这一学派的长处与局限体现在哪些地方?  4、神话对起源的解释与民间传说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论述题(60分)  1、你怎么认识个人在民俗传承和变迁中的作用?  2、谈谈五四前后歌谣学运动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对中国现代民俗学史的意义  3、为什么民间文学又被称作“口头文学”或“口头传统”?其口头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06年社哲院试卷  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3个,共30分)  定性与定量 社会团结 公平与效率  二、谈谈三农与民俗传承的关系(30分)  三、社会分层对中餐文化的影响(45分)  四、人生仪礼的社会化内涵(45分)  民俗学  一、名词解释(7个,共35分)  民俗传承 社日 歌谣周刊 六礼 民俗主义 百工五法 民间组织  二、我国四大传说是什么,各属什么类型,分别说明(20分)  三、民俗学研究方法,试举二三例加,并说明各自的优缺点(25分)  四、传统工艺所包物质民俗内涵,结合具体物品加以说明及其含义??(30分)  五、民俗与民族文化遗产的关系(40分)  2007  五大题  一、什么是故事类型?什么是故事类型学派?试谈两者的关系?(20分)  二、民俗与宗教的关系。(25分)  三、民间组织对传统节日的作用。(30分)  四、五四时期民俗学运动的特点。(35分)

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考研专业有哪些?

一板一眼
静则无为
问候朋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方向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古典学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简介: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一)培养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二)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2.掌握该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3.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4.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6.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三)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四)主干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影视文学、文学概论、美学、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中国文化概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写作、中国古典文献学、民俗学、逻辑学、书法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哪个学校好考一些?

隐隐约约
革命篇
应该向你喜欢的专业去发展 我也是自考按计划也是14年拿到证书 我是本内科修的双学位 但是现在有没坚容持考下去了 因为我大三开始考研了考的也是汉语言 只是 没考上 我考的是安徽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 现在的文学类都要靠大综合 就是十几本参考书全部看完 我的专业课考的还可以只是挂在英语上了 你要是想要考研 有空可以交流一下 至于你说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 可以这样说你想往哪个方向 你就去朝那个方向发展 我现在也工作 只是做的是本科第一专业的事情 现在虽然有时也很困惑 但是我总觉得自己不应该放弃自己的梦想 你应该去坚持 到最好肯定会有好的结果 加油相信你自己

北京大学中文系指定教材

学也
钉子户
一. 北大中文系概况 北大中文系已发展成为全国中文学科中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一个系。拥有3个专业(中国文学、汉语、古典文献)、2个研究所(古文献与比较文学)、2个研究中心(汉语语言学与20世纪中国文化)、2个国家级教学科研重点基地(中文基础学科基地与古典文献科研基地)、5个全国重点学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史、现代汉语、古典文献学)和7个博士点(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汉语史、现代汉语、古文献、比较文学)、11个硕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 2000年在编的教工有126人,其中教授51人,有博士学位教员39人,45岁以下教员58人。本科生359人,留学生147人,研究生330人,其中博士生155人。北大中文系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学术界、教育界的高度评价。我系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教授副教授与硕士研究生人数比例大于一,即一位老师带一个同学都绰绰有余,在全国高校中文系中首屈一指。附1: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中文系05年)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系所名称 中国语言文学系 招生总数 70人。 系所说明 其中拟推荐免试:24人,往年保留录取资格,2004年返回:0人。本系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提供复习资料和往年试题。 招 生 专 业 及 人 数 050101 文艺学 8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6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16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8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10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17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5 招生专业:文艺学 (050101) 人数:8 研究方向 01.文艺学02.文艺美学03.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和文艺学专业基础,考生根据报考方向选做。 1 101政治 2 201英、202俄、203日、210法、211德任选一门 3 339文学理论 4 471文艺学专业基础 招生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2) 人数:6 研究方向 01.理论语言学02.对外汉语教学考试科目 1 101政治 2 201英、202俄、203日、210法、211德任选一门 3 336语言学理论 4 475语言学专业基础 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字学 (050103) 人数:16 研究方向 01.现代汉语02.汉语方言03.汉语史04.古文字学05.中文信息处理06.对外汉语教学考试科目 本专业考试科目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课试卷中包括现代汉语、汉语史、汉语方言、古文字学、中文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六部分,考生根据报考方向选做。 1 101政治 2 201英、202俄、203日、210法、211德任选一门 3 338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课 4 477汉语言文字学基础课 招生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4) 人数:8 研究方向 01.中国古典文献学考试科目 1 101政治 2 201英、202俄、203日、210法、211德任选一门 3 335古文献学 4 474古文献学专业基础 招生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050105) 人数:10 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02.魏晋隋唐文学03.宋元文学04.明清近代文学考试科目 1 101政治 2 201英、202俄、203日、210法、211德任选一门 3 334中国古代文学 4 473古代文学专业基础 招生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6) 人数:17 研究方向 01.现代文学02.当代文学03.民间文学04.新闻与媒体研究05.文学创作与研究考试科目 本专业考试科目③中国现当代文学试卷中包括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民间文学、新闻与媒体研究、文学创作与研究五部分,考生根据报考方向选做。 1 101政治 2 201英、202俄、203日、210法、211德任选一门 3 333中国现当代文学 4 472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 招生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50108) 人数:5 研究方向 01.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2.国外中国学考试科目 1 101政治 2 201英、202俄、203日、210法、211德任选一门 3 337中外文学 4 476中外文论 附2: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 《儒藏》编纂与研究是一项巨大的学术工程,预计10-15年才能完成。为了此项工程得以持续进行,并将完成课题与培养人才紧密结合起来,我校特招收“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方向研究生,由北大“《儒藏》编纂工作小组”主办,由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和中文系古典文献研究中心组织教学,聘请汤一介、安平秋、孙钦善、李中华、吴荣曾、庞朴担任导师,实行集体指导。2005年将招收8-10名硕、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可申请连读博士,入学后一边参与《儒藏》编纂工作,一边系统学习。除选修中国哲学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和中国古代史专业的课程外,还将由“《儒藏》编纂工作小组”的教授开设少量必要的课程供学生选修。第一年不分导师,主要选修课程,由“《儒藏》编纂工作小组”选派一名教授负责指导学习,自第二年起根据研究方向确定导师。硕、博士生学制均为3年,硕博连读生学制6年。欢迎文、史、哲及考古专业(也可兼及其它学科)的考生报考。考生可选择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的任一组考试科目应试,提交报考信息时填写以上院系、专业、研究方向,并在备注中注明“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考试科目设置请见哲学系、中文系、历史系招生专业目录。二.北京大学中文系近两年招生情况2004年北大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统计表一:各专业成绩统计表二: 专业一,专业二最高分表三:英语.政治成绩统计 表四:专业名次统计北大中文05年考研成绩统计复试分数线55 90 340 共有601名考生报考北大中文系考生政治有效人数576人(不含缺考),平均分62.20分考生英语有效人数564人(不含小语种考生和缺考),平均分48.50分各专业报考情况如下:专业 报考人数 340分以上 最高分现当代 206 37 383古代文学 183 10 368比较文学 30 2 357文艺学 44 13 412文献学 28 1 364语言学 19 3 393文字学 77 6 371附3:北师大中文系2004年考研情况统计复试分数线:55 90 32550 90 345报名人数1604 录取人数225 录取率13.1%三.中文系资料文学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史 游国恩等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史 袁行霈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 中华书局 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 中华书局 中国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陈思和 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 谢冕、洪子诚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作品精选 谢冕、洪子诚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台湾文学史 刘登翰 海峡文艺出版社 元代戏曲史稿 天津古籍出版社 中国戏剧史长编 周贻白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俗文学史 郑振铎 上海书店 文学原理 董学文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学理论新编 陈传才 人民大学出版社 文学理论学习资料 北大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学概论 蔡仪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艺美学 胡经之 语言专业: 古汉语词汇纲要 蒋绍愚 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 中华书局 说文解字 许慎 中华书局 汉语史稿 王力 中华书局 音韵通讲 耿振生 河北教育出版社 现代汉语 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 商务出版社 语法答问 朱德熙 商务出版社 词汇的分析与描写 符淮青 语文出版社 语言学概论(语音、词汇) 贺阳、沈阳 语文出版社 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徐通锵 北京大学出版社 汉语方言概括 袁家骅 语文出版社 汉语方言导论 游汝杰 上海教育出版社 语音学教程 林焘、王理嘉 北京大学出版社 简明汉语史 向熹 高等教育出版社 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 詹伯慧 湖北教育出版社 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 中华书局 文献专业: 中文工具书教程 文史工具书手册 朱天俊、陈宏天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文工具书参考资料 朱天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史部要籍题解 王树民 中华书局 中国文化史 阴法鲁 中国历史文献简明教程 张传玺 北京大学出版社 校勘学 钱玄 江苏古籍出版社 校勘学释例 陈垣 中华书局 古书版本学概论 李致忠 书目文献出版社 中国古籍版本学 曹之 武汉大学出版社 古籍版本学概论 严佐之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本学 姚伯岳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文献学史 清华学术概论 梁启超四.复习计划现在距离06年的研究生考试入学还有9个多月,与公共课的复习结合起来,大概是如下几个阶段:1.4月-7月底(或8月中旬):主攻专业课的基础部分。包括各门课的教材、笔记,熟悉各科的基本体系、基本内容、基本概念等;最好结合北大中文系的指定教材和课堂笔记;这一部分记忆的东西比较多,但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北大的考试很重视基础,所以这个阶段的复习非常重要,并且要为后面的复习打好基础;2.8月初(或中旬)-10月底:主要了解各科经典著作、最新的学术发展、比较前沿方法和理论;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有所深入,对同一问题要多了解几家的看法,并有自己的观点,认识到每种意见的发展和不足,了解各个问题目前大致的研究状况;3.11月:对前面两个阶段的复习内容进行整合,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不仅在每个学科内部,在各个学科之间也要形成联系,学科的交叉点是容易被关注的地方,也经常是新的学术增长点。根据这种整合,也可以发现前两个阶段的遗漏之处;4.12月以后:大概就要集中看公共课了,可能没有时间系统地看专业课,其实也已经看烦了。这时候,只要每天翻看前面的笔记,不要让自己有大的遗忘,不回生,就可以了。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经过前面的三个阶段,已经没有完全的盲点了。不要再看很多新的内容,否则容易心绪不宁,况且即使出到偏僻的题,也绝对不是你一个人答不出来。每天复习以前的笔记或卡片,既熟悉内容,也给自己增长信心。需要注意的问题:1.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以上的计划仅供参考。大家的情况都有不同,因人而异。计划应该有宏观的和微观的两部分,宏观的是整个复习分为哪几个阶段,微观的要具体到每天复习多长时间等问题。制定以后,先试行几天,考察一下计划的可行性,如果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要赶紧调整。计划制订以后,就要比较严格的执行下去;2.如果可以全天复习,建议按照考试的时间进行,即早上看政治和专业,下午看英语和综合,这样既可以避免看一门功课时间太长过于疲劳,又可以把兴奋点调整到考试的步伐上;3.要跟别人交流,但是不要盲从。很多考研的同学都有研友,每天以其复习,可以相互监督,效果不错。不过个人认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保证步调一致,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考研的时候,心理压力很大,容易盲目跟从,其实没有这个必要,按照自己订的计划来,没问题的;4.看到一定的阶段,视觉刺激可能已经不敏感了,可以听课,既包括专业课、专业讲座,也包括辅导班,量力而行。

我是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想要报考2015年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但在院校选择方面有一些迷惑,求指导。

兴趣
汉语言文学即我们一般所说的“中文”。这个学科看似很普通,与我们工作、生活的关系也很密切,但由于它下属的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非常多,每个高校的专业、方向设置又很不一样,所以往往令很多研友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然而据跨考网咨询师反应,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也是报考咨询的一大热门,正因为如此,在报考之前,理清头绪、把握好中文这个一级学科下属的专业设置、分布情况显得十分重要。   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这些“面目相似”的学科到底有什么特点和区别,下面跨考网高级辅导咨询专家将一一为考生加以介绍。 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专业简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以中国境内语言为研究重点,分析、归纳人类语言的发生学关系和内在规律。该学科可分为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两大块,理论语言学倾向于理论研究,探讨特定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的共时结构和历史演变规律;应用语言学泛指语言学理论或方法运用在其他领域及学科而产生的应用性交叉学科,如语料库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教学语言学等,实用性更强。对外汉语在某些高校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方言学、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测试、文化语言学、语音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所学课程:汉语语言学史、语言学概论、语言变异研究、语言与文化、中国语言学史、语言统计学、汉语方言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实验语音学、语法专题研究、修辞专题研究、语体学研究、文字音韵训诂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参考书目:《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   《语言学概论》高名凯、石安石,中华书局。   就业前景:多在高校、科研单位、对外汉语培训机构、新闻出版机构以及中学、国家机关从事教学、研究、培训等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广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   报考热度:★★★★  现在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缺口上百万,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各院校相继开设了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同时增加了对外汉语方向,报考热度由此可见一斑。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报考人数达到891人,创历年新高,录取比例一般低于10%。 2、汉语言文字学   专业简介:汉语言文字学为语言类的传统学科,分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个大方向。它包括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以及现代汉字学、汉语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修辞学等一系列学科,主要研究从上古到现代的汉语的口语系统与文字系统的演变规律、结构特征和现实状况。现代汉语侧重于研究现代普通话和方言,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联系紧密;古代汉语侧重研究古文字(甲骨文、金文、隶书等)、古音韵、训诂、词汇等,与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和古代文学关系密切。   研究方向:汉语方言、汉语史、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语法修辞、音韵文字训诂、中古汉语词汇语法、汉语语音学、汉语发展史、汉字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等。 所学课程:古代汉语语法学、汉语语音史、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汉语修辞学、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语法学、中国语言学史、汉语史料学、方言专题研究、词汇学专题研究等。   参考书目: 《基础语言学教程》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语言问题》赵元任,商务印书馆;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商务印书馆;   《修辞学发凡》陈望道,上海教育出版社;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   《说文解字》许慎,中华书局。   就业前景:一般就职于高等院校、国家文化出版部门、中学、对外汉语培训机构等。   推荐院校: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   报考热度:★★★   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基础学科,其专业性质突出,名校名师众多,就业和深造的出路较好,研究生毕业进高校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历年来报考人数也十分稳定。 3、文艺学   专业简介:文艺学也叫文学学,是研究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给文学实践以指导的学科。文艺学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现象以及文学史等,当今的研究者还将视角转向了新兴的、颇具活力的文化研究方面。该专业与哲学联系紧密,理论性、思辨性较强。   研究方向:文学理论、文艺美学、文学批评、文化与诗学、西方文论、中西比较诗学、中国古典诗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所学课程:文艺学的方法与体系、西方古典美学、西方现当代美学、中国古代美学史专题研究、文艺心理学、文艺学方法论、马列文论文艺思潮研究、形式美学、西方文学与文化理论、中国诗学研究、当代人类学美学、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等。   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美学史(上、下)》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伍蠡甫、胡经之,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学》朱立元,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   就业前景:多进入文化机构、新闻媒体单位,从事文学评论、编辑、宣传策划等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   报考热度:★★   文艺学专业由于理论性非常强,学科内容抽象,所以在文学类专业中报考热度一般。选择此专业的考生,大多是出于兴趣和爱好,因此报考人数虽然不多,却是精英云集。同时,由于各院校招生人数较少,录取比例通常在15%左右。 4、中国古典文献学   专业简介:中国古典文献学以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典籍、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很“年轻”,仅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个专业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与整理,如文学作品总集、历代作家别集的校点、笺注、辑佚、编著,作家、作品基本史料的整理研究,撰写作家传记、文学活动编年、作品系年以及写作本事、流派演变的记述与考证等。   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献、唐宋文学文献、元明清文学文献等。   所学课程:古籍校释学、古籍版本学、古籍整理实践、古代专书研究、中国目录学史、古典文献形态学、古籍考证学、古籍辨伪学、古籍辑佚学、古籍编纂学、古籍检索学等。   参考书目:《中国古文献学》孙钦善,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人民出版社;   《文献学》王欣夫,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献学概要》杜泽逊,中华书局。   就业前景:可以进入大学、科研机构、出版社、图书馆、文化产业等相关部门从事古典文献研究及教学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等。   报考热度:★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性强,研究内容较为冷僻,就业受到一定的限制。且一直以来招生人数不多,报考者大多是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考生,其硕士点大多设在研究所,因此每年的报考人数相对较少。 5、中国古代文学   专业简介: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专业以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典籍、文论、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系等为研究对象,因而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熟悉某一段历史阶段的文学发展情况。   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魏晋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及近代文学、分体文学史、古代文论等。   所学课程:校雠学、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史记研究、杜诗研究、先秦两汉文学史、六朝诗歌流变、唐代文学研究、宋代文学研究、元明清小说史、近代文学研究、近代学者治学方法、中国戏剧史、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罗宗强、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就业前景: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使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重新焕发活力,此专业招生人数较多,毕业生多从事教学、文化宣传、学术科研、新闻出版采编等方面的工作。   推荐院校: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   报考热度:★★★★   很多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认为,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兴趣,而不是它的实用价值。事实上,从近几年的形势来看,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似乎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取向。这使原本热度稳定的古代文学专业越来越火,2007年北京大学的录取比例高达3∶100。 6、中国现当代文学   专业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注重学理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它主要是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思潮予以重审,对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思潮流变、文学群体、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文学与乡土文化、启蒙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以开阔的视野,结合新兴的研究方法,将传统的文学研究置于不断加剧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来思考,以此来认识和回应当代社会巨变所带来的新的文学、文化问题。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科幻文学、民间文学、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乡土文化等。   所学课程: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中国现代作家论、中国现代文学论争、现代台港文学史、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文学经典导读、当代文学通论、当代各体文学专题等。   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中国文学史略》刘锡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就业前景:一般就职于企业、高等院校、文化单位、新闻出版机构。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河南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   报考热度:★★★★   由于现当代文学招生人数多,时代感强,知识涵盖时间段较短,便于入门和复习,成为众多跨考生的首选。加之本专业继续深造的空间广阔,该专业的报考人数一直居高不下,近两年的情况尤为突出,2007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比例分别为6%、9%和7%,其热门程度由此可见。 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专业简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系统知识,能在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和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翻译、文学创作、新闻等工作的专门人才。该专业主要学习有关民族的语言、文献,了解相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情况,并接受从事专业工作所需业务能力的训练。该专业地域性较强,仅有少数高校开设。   研究方向: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文献研究、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关系史、中国少数民族族别史、藏族语言文学研究、维吾尔语研究与应用、文献翻译研究等。   所学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有关民族语言史、有关民族文学史、有关民族现代语言、汉语—民族语语法对比、有关民族历史等。   就业前景:主要就职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   推荐院校: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科院、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贵州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   报考热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特色鲜明,兼具语言与文学两方面的专业性质。开设院校少且多在西部地区,由于语言的限制,报考者大多为本地或本民族考生。其学术研究专业性强,招生人数非常有限,因此其报考人数也相对较少。 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专业简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其研究立足于吸收传统世界文学研究的成果,打破固有的学科界限,把世界文学、欧美文学纳入全球整体格局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该专业要求考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中外文学功底和开阔的文化视野,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能够熟练阅读外文文献。   研究方向: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与文论、世界华人文学研究、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理论、西方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东方文学与东方比较文学、比较诗学、欧美文学、国外中国学等。   所学课程: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导论、西方文艺理论专题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西方文学专题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中西比较诗学、中日文学研究、比较美学、比较文艺学、英美文学原著、中西美学比较研究、中外现代文学、西方现代文学等。   参考书目:《比较文学概论》陈敦、刘象愚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东方文学史通论》王向远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就业前景:主要就职于高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行业、涉外企业等。   推荐院校: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   报考热度:★★★   这个专业的优势体现在它的开阔度和开放性上,但对外语的要求很高。外国语言系也有类似的专业,更适合对外国文学研究本身有兴趣的报考者,其报考热度一直稳定适中。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中国现当代文学有那些研究方向?

风起北方
大酒楼
不同的学校研究方向也不一样,比如北师大的研究方向是中国当代文学和中国近代文学,北大的研究方向就是: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民间文学,文学创作与研究。

民间文学考研考哪些科目?哪些学校比较合适?

古镇情
大雷雨
云南大学民俗学专业,民间文学方向比较好。云南大学(Yunnan University),简称云大(YNU),原名私立东陆大学,始建于1922年12月,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

有没有不需要考中国文学史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好学校啊? 书太多了,看不过来。

收养昆弟
关云长
没有,因为历史作为世界主流不可不考